《广播电视新闻学》(路金辉老师 2009级 教案)

时间:2019-05-15 07:2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播电视新闻学》(路金辉老师 2009级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播电视新闻学》(路金辉老师 2009级 教案)》。

第一篇:《广播电视新闻学》(路金辉老师 2009级 教案)

一、广播电视

(一)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的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声音广播(radio)电视广播(television)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则指电视。按传输方式分,无线广播/开路广播

有线广播/闭路广播 按覆盖范围,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国际广播 按技术标准,模拟广播、数字广播

(二)广播电视的历史地位

人类信息传播发展史上的五次革命

语言——文字——印刷——电子媒介(19世纪以后的电报、电话、无线电、电影;20世纪的广播、电视、现代通讯技术等;)——数字网络传播技术

(二)广播电视的历史地位 

1、广播电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与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形态。广播电视改变生活

2、广播电视在媒介格局中的地位 广播在大众传媒中的独特地位 电视在大众传媒中的核心地位

与广播、报纸、互联网的比较,就影响力、动员能力、整合能力而言,电视达到了大众传播的顶峰。

“广电病”——广播电视负面的社会效应

广播电视学:是研究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考核方法:考试

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

①、从传播的内容看

新闻学少于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学又少于传播学。②、从传播的媒介看

广播电视学少于新闻学,新闻学又少于传播学。

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社会实际、媒介发展实际

广播电视史略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要求:

掌握对相关概念的描述 了解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了解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一、广播的产生与发展

(一)初创时期(1865---1928)

无线电波的发现 电学和电磁学的发展:

1、法拉第和亨利:发现了电生磁、磁生电的电磁感应现象

2、马克斯威尔(麦克斯威):论证了电波传播的可能性;

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

“无线电之父”

3、赫兹 :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鉴于赫兹对电磁学的特殊贡献,1965年,国际无线电协会通过了以“赫兹”为无线电波波长计算单位的名称,以纪念赫兹。

实现信息的远距离无线传播

马可尼:

无线电信号的远程传递预示着无线电广播即将诞生。

费森登:拉开了无线电广播的序幕

1906年12月24日,费森登首次用调制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完成了人类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实验。

费森登就是利用电磁波,将人类的声音首次实现了无导线的远距离传播,从而揭开了无线电广播的序幕。

德福雷斯特:改进了无线电接收设备

从矿石收音机到电子管收音机

广播电台的产生:KDKA

1920西屋公司的KDKA电台,这就是第—家获得政府许可的商业广播电台,这家电台直到现在还在播音,是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广播电台。

(二)成熟期(1930---1970)

为战争服务、为政治服务、对外广播、(三)竞争期(1970年以后)

广播会消亡吗?

(四)中国广播的诞生与发展

1923年美国人奥斯邦在时的开放口岸城市之一的上海开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1926年10月1日,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

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为了推销矿石收音机,建立了一座小型广播电台,这是中国人自办的民营广播电台,主要播放唱片,同时也转播剧场的游艺节目。

中国广播的发展

1928年8月l日,国民政府的官办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首都南京开播。主要内容有新闻、演讲、音乐等。1932年,中央广捅电台发射功率扩大到75千瓦,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的一个小窑洞里开始播音,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始。

二、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电视的出现标志着一次传播革命

“电视”这个词来自英文“Television”的翻译。而英文中的television一词来自希腊语,是“tele”(远处)和“vision”(景象)两个部分的结合。

电视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传播媒介。

(一)电视技术的发明

第一是视觉原理的发现和视觉器具的发明;照相术的发明,使人们可以以便利的方式纪录人类的经历的图像,而一旦人们把早就已经发现的视觉暂留现象的原理和照相结合起来,电影诞生了。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技术——这是跟电视关系最密切的技术。

第二,是图像分解与扫描技术的发明,这是图形传送的关键技术。图像分解和扫描技术将图像分解成很多象素,就用能一根电线把它们按顺序传送出去,图像同时展示的空间方式就变成象素线性传递的时间方式了。

1884年,德国工程师尼普可夫(Paul Nipkow)用一个布满螺旋状的小洞的圆盘传送图像成功。这一技术被用于早期的机械电视。

第三,是机械电视发明。机械电视的发明者是英国的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英国他被称为“电视之父”。

1925年4月,贝尔德在伦敦的一家百货商店里,向公众展示了一台用尼普可夫原理制造的机械电视。

最后,是全电子电视的发明。全电子电视的发明也是多个发明家在科学上的接力过程。世界主要国家电视开播时间表

1934(德国)1936(德国)1936(英国)1936(法国)1937(英国)1938(苏联)

1946 1948 1953 1958 •手机电视

便携电视 等离子电视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这一天被公认为电视诞生之日。

1954年开始有彩色电视。

中国电视事业的开始:1958年5月1日,当时北京只有30多台电视机。

1973年8月1日,上海电视台正式开播彩色电视节目,PAL制为中国电视的制式。

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曾阻碍过广播事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电视事业亦发生了阻碍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电视事业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

三、电视的制式(教材27)

电视制式是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一)模拟彩色电视的制式:(1)NTSC制(美国)

NTSC制又称为恩制。是以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缩写命名。

(2)PAL制(德国)PAL制又称为帕尔制。(3)SECAM制(法国)SECAM制即塞康制

世界各国使用的彩色电视制式

(二)数字电视的制式:

国际电信联盟(ITU)已经批准了数字电视传输的三项提案,并公布为国际标准:即美国高级电视制式委员会提出的ATSC标准、欧洲数字电视广播联盟提出的DVB标准、日本综合业务数字广播组织提出的ISDB标准。我国自主研发自己的数字电视制式:DTMB

2006年8月,我国颁布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DTMB。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发展的当代特征 发展现状之一:

广播电视的技术更新与传播形态多样化

一、电缆技术与有线广播电视 有线传播的途径:

有线传播的电波是沿着导线传送出去的。

(一)有线广播:既旧又新的事物 •辉煌的历史 •惨淡的现在 •重建的未来? •特点在哪?

最后一公里 被动性收听

•价值在哪?

小范围内的服务媒介 灾难的动员与疏导工具

(二)有线电视(CATV)又称电缆电视、共用天线电视。它是用电缆或光缆做导线把电视节目输送给用户的电视接受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因为电缆形成闭路传输系统有线电视又被称为闭路电视。因为早期的传输线都是采用电缆,所以也称为电缆电视。有线电视的优点:

1、削减了干扰因素,图像清晰度高。

2、节省了空中资源

3、频道多、选择性强

二、卫星技术与卫星广播电视

(一)卫星技术 同步卫星 卫星设备

卫星广播示意图

(二)卫星广播

直播卫星:(教材30)(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DBS)通过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将视像、图文和声音等节目进行点对面的传播,实现广播电视、多媒体数据通讯直接向小团体及个人传送的一种卫星传输模式。

1、卫星直播广播:

优点: 解决覆盖问题:广播要发展,覆盖是关键。跨地域收听。

2、卫星数字广播:

21世纪广播发展最具有前景的领域

数字音频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结合产生了数字卫星广播。

5、卫星广播发展现状:世广集团卫星系统为例

目前全世界有两大的卫星广播集团,分别是世广卫星集团、Sirius XM广播公司。

世广卫星系统的特点 :

1)大范围覆盖。每颗卫星3个波束,每个波束覆盖1400万平方公里。2)小巧灵便的便携式接收机移动接收

3)全世界制造成本最低的卫星接收设备。

4)卫星信号直接被个人接收机接收 世广收音机

世广卫星集团在中国:

一是价格问题。目前,世广卫星接收机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为200美元左右。世广准备在国内生产这种专用卫星接收机,目标是将接收机的价格降至50美元左右。但对此项技术应用最有前景的边远地区来讲,这个价格还是偏高。

二是标准问题。到现在,国内还未制定出卫星直播系统的相关标准和卫星接收机的相关标准。

三是卫星转发器租用价格。

(三)卫星电视: 私装卫星接受器未经过批准是违法的。

国务院《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 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如有特殊情况,个人确实需要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并符合国务院广播 电影电视行政部门规定的许可条件的,必须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当地县、市人 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批。

•对于这种违法行为的处罚,该《规定》第十一条:违反本规定,擅自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由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没收 其安装和使用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对个人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高清晰度技术(教材31)

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高清晰度电视

行:525 625

1125 1250

四、数字技术与数字广播电视

(一)数字广播

1、调幅(AM)广播:

优点:接收调幅广播一般不需要很长的伸缩天线就能收到较好的信号、即使收音机在运动中也不例外,因此比较适合车载收音机。

缺点:高音不丰富,音色也不太好。容易受干扰。

调幅广播的分类:

长波(LW)早期广播制式,传播距离远,昼夜变化大,易受干扰。

中波(MW)目前世界各地和地区广泛采用的民间广播波段。主要用于国内、省内、地区性等

中等距离广播。节目丰富。

短波(SW)广播覆盖距离远。被世界各国采用作为国际广播波段,同时,又广泛地用于军事、民用及业余无线电通讯。

2、调频(FM)广播

优点:高保真广播制式,声音质量好。

缺点: FM广播对于多径干扰缺乏抵抗力

调频收音机一般需要较长的天线,而且为获得最佳收听效果,天线必须是定向的。传播距离短

3、数字广播

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是在数字状态下进行编码、调制、发送、传递和接收音频信号及各种数据业务信号的新一代广播方式。

优点:一是音质纯净,如同激光唱盘一样。

二是抗干扰能力强。

三是节约频率资源。

四是自主控制播放的进程。

五是能够提供传送数据等多种新业务。问题:一是资金问题

二是接收机的普及问题

三是节目内容问题 中国:

全数字化广播:节目制作、节目播出、传输覆盖、节目接收。

1996年12月16日,我国广东佛山广播电视中心进行了国内首次数宇音频广播试播。

北京电台数字音频广播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两套广播节目已于2005年4月18日开始试播。

(二)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DTV:Digital Television)是指采用数字技术将活动图像和声音等信号进行编码、压缩等处理,经存储或实时广播后,供用户接收、播放的电视系统。

•根据清晰度可分为: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高清晰度的电视画面:数字电视的画面的高清晰度可与DVD相媲美。

优质的音响效果:由于采用了数字技术,使得数字电视的伴音更趋逼真。数字电视节目的传输和模拟电视相比更节省频带资源,更多的频道供选择。

可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的视频服务,如交互电视、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电视商务、影视点播(VOD)等。

目前中国数字电视的现状:

最霸道:强制转换,不给消费者以选择权

青岛模式:整体转换 最烦人:遥控器左右开弓

最难受:换台速度缓慢

最扰民:各台音量不统一 最郁闷:频繁出现“马赛克” 最可气:钱交多了节目看少了 最失望:高清节目成“水中月” 最可恨:死机成为寻常事

五、网络技术与网络广播电视

(一)网络广播

网络广播(Internet Broadcasting),也可以称之为网上广播或在线广播,主要是指以因特网为传播介质提供音频服务的广播,既是网络传播多媒体形态的重要体现,也是广播媒体网上发展的重要体现。

形式(教材78页)

(1)传统电台的网络版

(2)网络电台

实质是提供音频内容服务的互联网网站。(3)播客

网络广播的优势:传输方式的变化(1)扩大了受众的选择空间(2)扩展了广播的传播空间

(3)广播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

(二)网络电视(教材32页)

网络电视又称IPTV(InteractivePersonalityTV),它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数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的一种电视形式。

网络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观看方法,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以网络为基础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方式。网络电视的功能:(1)高清晰度的画面

(2)多功能:电视机功能 网络功能 专业化的信息服务(3)互动性:想看就看、想停就停(4)时移功能:(5)点播功能: 六、三维技术与3D电视 •立体效果

•拍摄三维立体画面使用的两台摄像机

•3D电视频道: •跃跃欲试 •时机未到:初步测试性阶段 •价格、内容

发展现状之二:

广播电视频道(频率)的专业化发展 广播电视媒体两种经营形态 综合台——节目的多样性取胜

专业台——某一类型或主体的节目为主打节目 专业化发展的原因:

第一、实行频道(频率)专业化、对象化,是电视技术发展的自然要求。

第二、实行频道(频率)专业化、对象化,是适应受众市场不断分化演变的必然结果。

自主性、分群化社会的形成 兴趣多元化、更关注自身的利益 受众细分的历史过程:

1、混沌的大众

2、分众:美国市场学家温得尔·斯密“市场细分”

3、适位受众(小众)

4、一对一受众

•大众化专业频道;

如新闻、电影、电视剧、娱乐、体育等频道; •分众化专业频道:

如财经、历史、探索、国家地理等频道; •小众化专业频道:

如机场、高尔夫、园艺、食品、喜剧、动作片、香奈儿服装等频道

目前我国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低水平重复

首先:多数台自制节目的节目制作能力与投入不足,而外购节目亦存在节目源不足资金不足等问题。

其次:我国电视频道市场细分还远远不够,如多数台的影视频道播放的内容大致雷同,很难引起观众的偏爱,2、收入渠道单一

目前国内的专业频道的节目吸引力不足,收费的底气不足。

发展现状之三:

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制播分离

定义——制播分离的发展与现状——为什么实行制播分离——制播分离后的节目管理 节目生产机制:

节目生产机制指的是节目由谁制作、供谁播出及制作者和播出者的关系如何。

节目制作和节目播出的关系

制播合一 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节目生产方式。

制播分离最早起源于英国,英文单词Commission的原意,主要是指在电视台策划、投资并拥有版权的前提下,将节目制作业务委托给外部制作机构或独立制片人完成。英国、美国、日本、我国节目生产机制的改革:节目生产社会化多样化 制播合一 ——制播分离 制播合一体制缺陷 :

首先,自产自销——必然缺乏创新激励机制,最终导致节目质量的下滑。

其次:本身创造性力量的缺乏必然带来节目的专业化水平低下

最后:大量人才物,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直接影响了电视台有限资源的高效运转。

一波三折、双重制约的“制播分离”

电视广告——电视剧——娱乐、社教节目

1998年央视改革。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 第一次尝试:民营节目制作公司的大量涌现 •一样的娱乐圈,不一样的角度和观点

四大民营节目制作公司: 《娱乐现场》

《中国兄弟连》、《张礼红的现代生活》、《落地请开手机》、《闲人马大姐》

欢乐传媒——董朝晖 《欢乐总动员》

唐龙国际——陆兴东

日供8小时成品节目及5小时素材节目的能力。派格太合环球传媒——孙健君

《共和国外交风云录 〉 《东方夜谭》

广播领域:星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的音乐节目制作公司、•文艺节目制作公司、•广播剧制作公司

电台与电台之间的交换节目

•第二次尝试:广电集团的内部分离、节目制作的整体分离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卫视:蓝巨星国际传媒公司

•上海广播电视台与宁夏广播电视总台签署协议,合办宁夏卫视频道。•青海卫视:

制播分离的必要性:

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在功能上和组织上的分离,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

2、制播分离是防止和消除广播电视机构臃肿的出路。

3、制播分离能够降低电视台、电台成本。

4、制播分离能够弥补电视台、电台节目缺口。

5、制播分离能够为观(听)众提供更多好节目。

垄断——竞争 一是新闻节目。

二是特色精品节目。

赢利模式单一,电视台和制片公司都主要依靠广告来维持生存与赢利。

新闻节目不能社会化、市场化 •制播分离后如何实现节目管理 第三章广播电视制度与节目规范

第一节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

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所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广播电视体制主要取决于广播电视事业的所有权和国家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和行政规定,它也是媒介组成的方法和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和。

广播电视体制最根本的区别是所有制,依据广播电视事业所有制的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大致存在三种不同模式的广播电视体制。

一、广播电视的体制

(一)国营型

1、代表国家:前苏联、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与许多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采用这种制度。

2、思想基础:

集体主义、集权主义

3、基本特点

所有权:国家所有 经济来源:国家拨款 性质:宣传工具

4、优势:

(1)可以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促进广电事业的发展

(2)有利于政府和国家需要的重大宣传和动员

(3)节目安排可以从单纯追求收视率的压力下解放出来

5、不足:

垄断——缺乏竞争——不利于发挥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机构臃肿、人员冗杂 中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变化:

单纯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1979年 广告 1985年 第三产业

1998年 逐年减少拨款、三年自收自支

(二)、商业型(私营型)1.思想根基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思想是一种崇尚个人自由的意识形态。

2、基本特点

所有权:私人所有 经费来源:广告 性质:赢利的工具

优势:

高度自由——新闻节目力争迅速,消息来源多样,报道面开阔,由于立场、观点不受政府控制。高度竞争——媒介机构效率较高 劣势:

商业广播电台、电视台为了追求高收听率和高广告收入,便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节目的质量,降低标准以迎合听众、观众。媚俗倾向比较严重,尤其是娱乐节目,格调低下的甚多,犯罪、色情和暴力内容盛行,一定程度上污染社会空气,危害青少年的成长。

娱乐性节目的比例高于新闻、教育节目,品位不高的娱乐性节目的比例高于趣味高雅的娱乐性节目,甚至大量播出黄色、暴力节目,广告达到法规所容许的最高限度,对市场的追求压倒对节目社会影响的考虑;

(三)公共型(公营型)

1、思想根基

一个是电子传播事业的公用事业起源及其政策——“限制”

2、基本特点:

所有权:公共所有。

广播电台(公司)由国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

经济来源:主要是视听费、执照费 性质:公共服务工具

独立——在政治上不为政府或其他利益集团所左右

平等——观众不分等级享受同样的服务

全面——反映不同的观点,照顾少数人的兴趣

优点:

新闻节目强调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以公众代言人自居;就社会舆论表达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具有多样化、普遍化和广泛性的特点。娱乐节目比较健康干净,严格控制广告数量。缺点:

由于它不播或较少播广告,全部、或大部依靠收听收视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众的经济负担;

缺少选择 过多说教:“正统权威”的节目内容和单调死板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观众的收视兴趣;缺少竞争缺少活力:在全部实行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的国家,由于没有商业电视的竞争压力,广播电视缺乏活力和进取精神,决策迟缓,弱于应变。公共型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变化:

1、背景:(1)、技术发展——无线电资源——打破公有性、稀缺性(2)、高成本——视听费——难以为继

2、表现:

自由化 :引入竞争者

商业化:强调市场因素、盈利倾向。

国家拨款和视听费比例下降

广告和其他商业性收入增多

非规则化:放宽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内容方面的限制。

国别来说,广播电视公、私兼营,即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并存是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最主要的类型。在这种体制中,服务于“全体人民的共同福利”的公共广播电视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广播电视同时并存,相互竞争。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宏观管理

一.党委政治领导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及各级党委,是广播电视媒介的最高决策机关。同时,中宣部和各级党委宣传部受委托具体领导各级广播电视机构,通过党的政治文件领导广播电视媒介实现思想宣传及舆论导向作用。党委政治领导体现在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体制上,就是坚持党管宣传的原则。

一般而言,在中央中宣部部长是中从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地方,从省委宣传部到县委宣传部,各级宣传部部长都是同级党委的常务委员,宣传部的工作受上级宣传部和同级党委的领导。

二.政府依法管理。教材90页。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双重领导 管理主体:

广播(电影)电视局: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管理的最高行政部门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广播电视媒体传播活动的领导和管理。

从中央到地方,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都直接受党的宣传部门领导。

国家广电总局的局长,由中宣部副部长兼任。

法: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唯一一部行政法规。法规是由国务院颁发的条例、章程、办法、命令。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法律。

是现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广播电视管理法规。

1997年8月由国务院颁布,同年9月1日实施,共分为六章55条。3.行业规范协调

通过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相关组织对广播电视行业实施软性或曰柔性管理。

第三节

广播电视机构管理

一、广播电视机构:广播电台、电视台(教材75页)

(一)概念 广播电台: 电视台:

广播电视事业:

(二)电台和电视台的类型:76页、82页 

(三)电台和电视台的组织结构 

1、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标识 声音标识 台标

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FM106.1)

二、广播电视结构管理

(一)、创办主体:

广播电台与电视台只能由代表国家和政府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创办与管理。

国家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创办电台和电视台。

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电台、电视台。青海卫视 

(二)、创办条件

符合规划 人才

经费、设备 场所

(三)、创办程序

(四)、审批内容

第四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

一、法规规定或政令提倡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

1、舆论引导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2.必须转播的广播电视节目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合、转播站、电视差转站以及有线电视台(站)和有线广播台(站)都必须以专用频道完整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有条件的还应转播中央台的其他节目。3.法规规定必须播出的内容

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强制刊登的内容,主要是政府指定播出的特定内容.以及共他法规规定的内容。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做出停止播出、更换特定节目或者指定转播特定节目的决定。”可以视为政府有关部门指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特定内容的法规依据。4.更正性内容

因媒体播出失实或不适当内容,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有权要求媒体予以更正或答辩。5.对广播电视节目使用的语言文字的规定

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广播电视节目使用语言文字作了原则性规定,即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并且“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限制规定

1.特定节目比例及播出方式。

2004年10月23日起开始实行的《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中规定,未经广电总局批准,不得在黄金时段(19:00-22:00)播出境外影视剧,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二十五;每天播出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十五。

2008年5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以及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的时段,由原来的17:00-20:00延长至17:00-21:00。

《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七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套节目每天播放广播电视广告的比例,不得超过该套节目每天播出总量的20%。其中,广播电台在11:00至13:00之间、电视台在19:00至21:00之间,其每套节目中每小时的广告播出总量不得超过节目播出总量的15%,即9分钟。办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套节目中每天播放公益广告的数量不得少于广告总播出量的3%”。2.对特定内容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限制(1)涉及保密问题的新闻报道。

(2)天气预报、重大灾情、震情、疫情的发布。

(3)灾发事件的报道。

(4)司法报道。

三、禁止播出的广播电视内容 1禁止播出的一般原则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以正面列表的方式详细列出被禁止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2.禁止播出的特定广播电视广告

(1)烟草广告或者烟草生产企业的形象广告;

(2)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会产生药痛的药品或含毒性、放射性等特种药品的广告;(3)性病治疗或含有色情、性暗示内容的广告;(4)非正式或内部出版物的广告;

(5)其他法规、政令禁止在广播电视媒体播出的广告。

第四章

广播电视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一新闻伦理的原则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一)、新闻伦理原则

在西方古典学哲学中,伦理是指关于道德的基本原则,道德则是指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标准。

生命、真实、正义、仁爱

(二)、职业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 道德——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互相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已学)更新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2、《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自学)

3、《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自学)

二、新闻职业道德实践中的问题

1、摄像的偏见:处理好画面的选择性与真实性的关系

2、组接的不公正

画面与画面 画面与声音

3、灾难新闻造成的曲解

4、图像造成的冒犯

5、对弱势群体的轻视

6、滥用隐性采访

三、造成传媒业职业道德滑坡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原因:社会转型期的普遍的道德失范 社会准则缺乏、无规范的含糊不清的状态 同源性

2.历史的原因:政治因素是新闻道德滑坡的关键因素

“报纸不仅是积极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积极的组织者”。

3.现实的原因:经济因素是新闻道德滑坡的直接原因。

公共服务与市场竞争

职业意识的混乱

4.机制的原因:混编混岗机制。

编辑部和经营、广告、发行等部门混岗。

四、如何提高广电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1、制定和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法(政府)有法可依

违法的惩罚力度:经济的职业的(资格的)

2、建立有效的媒介批评体制(受众)

媒介的监督机制:构建监督媒介的社会控制体系

党:

政府:媒介行政管理部门: 行业监督:行业协会

第三方监督 :媒介批评与投诉委员会 新闻评议会

受众的监督:监督的意识、监督的能力、监督的机制 监督、批评——执行

3、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媒介)道德自律主要表现在自我的日常性的道德审视、道德批评方面。

尤其是职业需要与道德要求矛盾时,能够自觉用道德的标准约束非道德的行为,就是成功的道德自律。

自律: 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时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

道德只有由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德,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实现.第一节观(听)众调查的理念

一、受众调查兴起的背景 “受众调查”的观念的引进:

1982年 全国首次大规模受众调查

20世纪90年代后

商业性调查公司大量出现 传播者本位的传播模式——受众本位的传播模式(1)从传播组成的要素来看:

受众传播主体之

一、形成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2)从传播效果的形成来看: 受众的决定性作用 一厢情愿——俩情相悦

第一阶段是受众观念萌芽阶段,以1950年《关于改进报纸工作决定》的发表和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群众路线。

第二阶段是绝对的传者本位阶段,以“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为标志。

第三阶段是重视受众阶段,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

第四阶段是受众中心论阶段,以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

评价标准的转变

一、观(听)众调查的意义

1、获得收听与收视率,分析收听与收视情况。

2、关注舆论焦点

3、提高业务水平

4、加强与观(听)众的联系

5、提高调查成果的应用率

二、观(听)众的基本构成

1、地域的区别

2、特征、兴趣的区别

3、需要的区别

4、收听(视)状态的区别

第二节观(听)众调查的主要形式

大同大学校园广播听众调查 基本情况:我现在校学生2万人 大一学生:8000人 大二学生:6000人 大三学生:4000人 大四学生:2000人 女生:12000人 男生:8000人

确定调查方法——确定抽样人数

200人

一、样本的选择 普查:对研究总体中的每一个体逐一进行考察。

抽查:从总体中抽出一定的个体(样本)作为考察对象。确定抽查数量: 抽样方法:

1、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总体中的个体编号后,从中抽取一个个体作为起点,然后依次按某一确定的规则抽出其他个体,形成样本。20000/200=100 每隔100人抽一个(3)分层抽样:

根据总体中的某一特征(或标准)将总体分为若干层次,然后从每一层次里随机抽取若干个体组成样本。

同一层次个体差别较小、不同层次之间差别较大 按年级分层、按学科分层(4)整群抽样:

当总体中的个体可以分为许多个整群时,首先随机抽取若干个整群,然后再以它们包括的个体作为研究样本。

每一个整群之间的差异要大、群与群之间的差异要小(5)多级抽样 :多阶段抽样

即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实现的抽样。

第一阶段:可先将总体分为若干个一级单位,抽取若干个一阶单位入样。

第二阶段:将入样的每一个一级单位分成若干个二级单位,再从入样的每一个一级单位中各抽取若干个二级单位入样。

依次类推,直到抽取最终样本。

2非随机抽样(1)、立意抽样:根据研究者的主观标准,针对具有某种特性的对象,从中抽取他认为具有典型性的个体。(2)、便利抽样:

研究者就自己碰巧接触到或者容易接触到的对象进行调查。(3)、配额抽样:

按照某些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层次,然后采用立意抽样或便利抽样方法从每层中选取个体样本。

三、观(听)众调查的主要形式

1、分析视(听)众来信 : 热心受众——一般受众

2、个人访问法:入户访问 缺点:调查成本较高、拒访率较高

3、召开座谈会:

4、问卷调查法

以问卷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问卷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新闻调查》栏目受众基本情况调查 1.您的性别是?

女 2.您的年龄是:

4-14 15-24 25-34 35-44 45-5455-64 65以上

3.您的受教育程度为:

未受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研究生以上

4.您的职业是:

学生 工人 农民(农民工)私营业主 政府公务员 职员 无业 其它

5.您所在的区域为:

城市

城乡结合部 农村

其它

节目满意度调查

1.您对该节目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2.您认为该节目内容是否值得新闻调查关注?

非常值得

值得

一般

不值得

非常不值得

3.您认为该节目是否客观?

非常客观

客观

一般

不客观

非常不客观

您对该节目或《新闻调查》栏目还有哪些宝贵意见、建议请留言。

5、日记调查法

优势:样本代表性好、费用低廉、反馈信息比较丰富 劣势:时效性较差、准确性较低。

6、电话调查法 电话回忆法

克罗斯利

1930年广播分析合作社 黄金时间

电话同步调查法

每隔15分钟一次

电脑辅助电话访问系统

优势:快速便捷、准确性较好、费用较省、反馈信息比较丰富。劣势:样本具有一定排除性、受作息时间限制、问题难以深入

7、装置计量法

受众测量仪:1936年 艾尔德

纸带、胶片 尼尔森:

瞬间存储受众测量仪:电话线进行连接 人员测量仪:1987年

手控器

优势:准确性好、测量精确、时效性好

劣势:成本较高、样本排除性大、反馈信息不够丰富、按键的正确性难以保证。第三节观(听)众调查的研究方法

一、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

二、观(听)众调查的主要术语 潜在观(听)众

开机率

观(听)众调查的主要术语

1、潜在观(听)众 指抽样地区内有接收机(电视机或收音机)的所有家庭。潜在的市场规模 覆盖率 接收能力

2、开机率是在一特定时段内处于开机状态的户数与拥有电视机、收音机的户数的百分比。

3、观(听)众份额比率指在某一特定时段收看(听)节目的户数与处于开机状态的户数的百分比。

4、节目收视(听)率指收视(听)某一节目的户数与所有拥有收音机、电视机的户数之间的百分比。

80%的观众认为央视春晚办得好 收视率超95%

5、累计观(听)众指在特定时段内至少看了一次某个节目的不相重复的户数或人数。

累计收视(听)率表示在一个调查区内不相重复的观(听)众数量相对与调查区内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一段时间内收视率的变化情况。

6、集中度指数:

一般来说以100为基础,高于100集中程度高,低于100集中度程度低。

第四节观(听)众调查及研究观念的变化

一、应该关注“谁”在看(听)而不是多少人在看(听)

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受众市场上一个不断增加的重要特征是广告商在对待媒介受众的不同成员时会使用不同的价值观。

二、应该了解观(听)众“为什么”在收看(听)而不是“是否”在收看(听)

收视率调查不能反映观众对节目的评价。收视率调查不能反映观众的收视行为。

收视率调查不能说明,看的人为什么看,不看的人为什么不看。

收视率调查只说“有多少人看”,不能显示对节目的评价。

欣赏指数也称做满意度指数,在美国又被称为“吸引指数”,在日本则被称为“品质评比”,在法国被称为“兴趣指数”。

五级量表法,即“完全不欣赏”、“不很欣赏”、“中立”、“颇欣赏”和“非常欣赏”,了解观众对节目的评价。

百分制,请观众用0~100的分数对节目进行直接评分。

欣赏指数是用以认定听众或观众(以下统称为受众)对节目素质的评价,并以此考核节目是否满足受众需求的一种指针。

一般包括受众对节目认知度、认可度、了解度、喜欢度和推荐度等多项评价指针,通过受众打分,加权而得。

欣赏指数是以节目效果或节目质量为主要追求目标的。之所以在受众量化调查方法中增加欣赏指数,是由于它和收视率之间的确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它们的追求目标不一样。

收视率所追求的是对收视状态的最基本了解,要解决的是最直接的表层现象描述; 而欣赏指数所追求的是对受众的需求及满足程度的了解,要解决的是深层的心态和需求的解释。由此可见,欣赏指数是对收视率指数的弥补和深化,是对受众量化调查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欣赏指数被认为并不依收视率而定。收视率高的节目,欣赏指数不一定高,收视率低的节目,欣赏指数也不一定低。

收视率的高低并不影响人们对节目的评价,欣赏指数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能够测量节目品质的指标。

收视率:通用货币

欣赏指数:行业标准、量化标准 绿色收视率:满意度与收视率的融合

收视率里面包含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和贡献才叫绿色 绿色收视率不同于常规的收视率,它应当从常规收视率中扣除对资源消耗和对社会文化破坏等因素,是对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起正面作用的收视率。

“绿色收视率”实质上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协调发展。

绿色收视率提出的背景:

追求收视率导致节目庸俗化和媚俗化

积极意义:

有利于电视荧屏、电视媒体传播环境的的净化 消费者也从“绿色收视率”获得了更多的“实惠”。节目的评介机制:

三、从“泛”观(听)众群转为“窄”观(听)众群 二八原则

老顾客——忠实受众 广播电视专业化发展

四、预测未来的收视(听)率而不是过去的

收视率预测是播前研究,收视率评价是播后研究、可以为新节目的推出和节目的改版,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广告代理商在策划广告的投放计划时,要根据预测收视率和收视观众的分布来决定购买 不同的广告时段或特定的电视节目,或投放不同的电视频道,并且可以由此测算预定投放的 广告信息可传达到多少人,以及测算出这些人接触该广告信息的次数,以减少广告投放的盲 目性。例如:

权威预测称北京奥运电视收视率将创历史新高 样片的收视率测量

第六章 广播电视新闻

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和内涵

一、广播电视新闻定义

广播新闻是运用广播媒介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新近事实的适时报道。

电视新闻是运用电视媒介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新近事实的适时报道。

二、广播电视新闻定义的说明

1、关于新闻事实的“发生”

2、关于新闻传播的“适时” 本质性含义:过去 现在 未来 延伸性含义:时新性

时宜性

时新性是指在新闻时限内实现新闻本体所规定的对新闻本质的要求,以赢得更多的受众.时宜性是指对发布新闻时机的把握,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对适当的新闻予以报道,才能产生预期的社会效果。

提前传播:

当即将出现的事件具有令人不快的性质时,如战争、地震、经济危机、流感等,提前给人以信息,即可以提前传播。

延时传播:

需要延时传播的信息,通常是不太适合当时政治形势、舆论氛围和当时公众需要的信息,或者是非重大的、非事件性的信息,也可能是因一时无法得到事情的真正经过和原因。

内参:提供特权信息服务的刊物统称内部参考数据,简称内参.其是专门供领导机关参阅的非公开出版物。

新闻报道必须尽力缩小事实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间性),讲究新鲜(时新性);但不是任何新闻都是越快越好,要讲究新闻发布的最佳时机(时宜性)。但时间性是决定性的,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3、关于新闻传播的“报道” 公开的传播

4、警惕媒介“假事件”

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与传播共性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一)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播的快捷性

无线电传输、制作播出环节简单

2、内容的简洁性:

听觉符号的易逝性、伴随性收听的状态

3、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声音符号、(二)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现场的证实价值

一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直观性。

声音与图像

直观性

二是指声音元素的直接表现。

三是保持被摄物的现在时态。

2、画面情节的片断性

电视新闻画面情节的片断性,是指画面在一篇新闻作品中呈不连贯状态,一般不具备叙述新闻事件变化和经过的能力。

(1)电视新闻以声音为主线 基于声音的叙述主线作用,电视新闻的画面任务是以准确的画面内容证实新闻事件中涉及的人、物体、地域、时间等新闻要素的可信性,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中的“不确定性”成分。(2)“新闻时间因素”是形成情节不完整性的重要因素。单条电视新闻时间较短,电视画面出现不了几个镜头,形不成完整的情节叙述,无法胜任对事件的完整传播。3传播的及时性

时效新闻的第二次生命 传输方式决定的 4内容的易受性

传播符号的多元性,可以将观众接受信息时的费力程度减小到最小.面对面的交流,使得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具备了人际交流的特性.二、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

(一)传播的快速性与声画阅听的易逝性·

传输方式 传播符号: 英尼斯:

传媒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

(二)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

(三)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四)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第七章

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 第一节

声音符号的特征

一、声音的物理性

响度: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声波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大、声音强;振幅小,声音弱。音调:频率决定。

高音、中音、低音 130260 音色:声音的特征。不同发声体的特点决定。

二、声音的生理性

人的声带不完全相同,有长短、松紧、薄厚的区别。长、松、厚的音就低,短、紧、薄的音就高。

三、声音的心理性

声音是物质载体、情感是心理内容。

一般说来,人的听觉器官是最敏感、最易被激发的感觉器官,声音相对于“观看”来说,也要亲切得多,这就比较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接近。发出声音的一方:不同心理、情绪下的不同发生 感觉声音的一方:同一声音的不同感受

四、声音的表情性。

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的不同组合作用于人们的心理,可以使声音产生丰富的内涵,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广播声音中的语言来说,常用的声音就能表达这样几组不同的感情: 严肃——亲切

刚劲——柔和 庄重——欢快

激动——平静 真诚——虚伪

粗犷——温柔 喜悦——悲哀

第二节 广播的声音符号构成

一、语言符号

语言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语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广播新闻主要靠有声语言来传播。其语言又分播音语言与现场语言。

播音语言是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口述语言。

现场语言是电台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录制的人物讲话声。

平行律

是广播信息传播与听众收听是平行的和同步进行的规律。

(一)规范化

语音:港台腔、词汇:“撒鸭子”

“埋汰”、“老鼻子”

生造词 语法:

(1)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2)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知识分子的充分作用。句子成分残缺,结构不完整: 词汇搭配不当:

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进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我的身体和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语序安排不当:

思想和语言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二)口语化、通俗化 原因:听觉文本 口语化——书面化 通俗化——晦涩

浅显的,适合于一般文化程度的。专业化词汇的通俗解读

“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一条潺潺的溪水从鹅卵石中间川流而过,鹅卵石在清澈的水中忽隐忽现,清晰可见,溪边端坐着一位老人,面孔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改成:嚄,这天真蓝哪!一点云彩也没有。有一条小河哗哗啦啦地流着。这水可清亮啦,水里有好些圆石头,像蛋似的,人们都管它叫鹅卵石,这些鹅卵石在水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河边儿坐着一个老头儿。长的虽然瘦,可是挺结实,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对象为儿童)口语化:书面语言

通俗化:专业化词汇的通俗解读

二、非语言符号

(一)音乐

当音乐经过电子技术处理,并列入广播电视节目序列时,就成为我们常说的音乐节目。

而它与语言、图像、音响相互融合,并充当某个具体节目的表现手段时,它自身固有的独立性被取消了,而成为该节目系统的一部分,这种音乐形式叫做节目音乐。作用:1.充当节目的开始曲或标识音乐

标识乐——指电台的标志音乐或节目(栏目)的开始曲

2、作为节目的内容的间隔与过渡

间奏乐——节目(栏目)之间的过渡音乐或填补音乐.3、渲染情绪,烘托气氛

背景配乐——节目中的背景乐或配乐,主要用于烘托气氛,渲染情绪.(二)音响 写实音响 模拟音响

作用:

1、音响增强内容的真实感

2、运用音响表现时间和空间

3、渲染、烘托环境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及其心理

第八章 广播新闻采访与写作

采访——写作——编辑与制作——评论

第一节广播新闻采访

一、广播新闻采访与录音采访

1、广播新闻采访

是为写作或制作广播新闻报道而采集新闻事实的活动。

①需要遵循新闻采访的基本准则;

②坚持按广播的传播特点采集新闻事实(为便于听,抓最重要、形象的新闻事实);

③务必像重视录音采访一样重视非录音采访。

广播新闻采访包括录音采访和非录音采访两种方式。

2、广播录音采访(1)定义

录音采访是为运用音响表现内容、制作各种录音报道而采集音响素材和其他新闻事实的广播新闻采访活动。

该定义包含三个要点:

①录音采访是广播采访的一种方式,主要为制作各种形式的录音报道采集音响和其他事实;

②它采集音响是为了用来表现内容,而不是单纯记录素材;

③在采访的过程中,既运用录音手段,也兼用一般的访问和观察方法。

录音采访区别于其他采访方式的基本界限在于:采录音响和运用音响

二、带机采访:

即电子媒介记录与采访共生的采访形式。带机采访所获得的信息可以通过声音和影像的方式直接进入新闻节目进行传播。

带机采访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采集,而且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传达。因此,它不仅涉及到采集新闻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也涉及到所采集新闻信息形式的表现性。

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三、电话录音采访

电话采访 电话录音采访 自己看5分钟:

提问的艺术:与一般采访过程不同的一点?

第二节广播新闻写作

一、广播新闻写作的演变与特性

(一)广播新闻写作的演变

1、照搬报纸新闻写作模式

2、开始发展自己的新闻文体

3、广播文体丰富并成熟

(二)特性——为听而写 符号——声音 传播与接受

二、广播新闻的口语化写作

(一)遣词——选择适合听的词汇

1、多用双音词,少用单音词

口头语言使用双音词,一来在时间上比单字多了一倍,放慢了语言的节奏,便于听清楚,二是两个字可以互相印证,避免同音异字混听。

2、多用异音词,少用同音异义词。公式一公事—攻势、记忆一计议一技艺、治癌一致癌

每到三月桑事繁忙

切忌——切记

期中考试——期终考试

产品全部合格——产品全不合格

长命——偿命

3、多用语气词,少用关联词

由于这座水库位置较高,而且沟通官厅、密云两大水库,所以不仅有防洪、拦沙、灌溉、养鱼、发电、旅游等多种作用,并且还是合理调配首都水资源的重要枢纽。

改为:

这座水库位置较高,它沟通了官厅、密云两大水库,能够防洪、拦沙、灌溉、养鱼、发电,还可以发展旅游事业。这座水库是调配首都水资源的重要枢纽。

4、用简称要慎重

5、普通话广播要少用方言土语

6、慎用代词

7、简化数字报道

8、使用象声词

9、运用有活力的动词,少用形容词和副词。171

(二)造句——尽量使句子口语化

1、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弗雷奇的易读性测量公式

R.E=206.835-0.846 wl-1.015sl

此处R.E.=易读性的分数,wl=每100字的音节数,sl=每一个句子中的平均字数

台湾陈世敏:

含雾指数=(每句平均字数+难字数)× 0·7(常数)Y(易读性分数)=0·8X1(每句平均字数)+ X2(难字百分比)

口语句式比较松散,简短,灵活,基本成分联系紧密。

中美双方同意尽快恢复关于中国在今年年底以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的谈判。把句子的附加成分变成独立的短句。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

改为:中美双方同意尽快恢复谈判,争取在今年年底以前达成协议,让中国能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少用倒装句和倒装结构 谁 说什么

3、多用设问句?

4、避免使用被动句式 练习:

练习一:

自从1我省西部2地区发生强烈地震3以来,本市各界4对震灾5以后人民的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6,捐款累计7已逾100万元之巨8。我厂原来已经捐款8万(包括衣物、物品着款9),昨日又捐款2万元。

练习二:

长江今年第二次洪峰昨日凌晨已过汉,百里长堤巍然屹立,武汉三镇安然无恙。(报纸新闻)长江今年第二次洪峰昨天已经顺利通过我市,百里长堤没有受到一点损害。(广播新闻)我们六个人均属申花队的球迷 我们六个人都是申花队的球迷

部队出发了,副指导员检查纪律,楼上的东西丝毫未动,那只钢壳表依然放在桌子上,滴滴答答地走着。

部队出发了,副指导员检查纪律,楼上的东西一点也没动,那只钢壳表还是放在桌子上,滴滴答答地走着。

遣词——造句——谋篇(结构)

三、文本的结构——合理安排文本的结构

(一)广播新闻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1、以线性结构为主,力求主线单

一、清晰。长消息《劳模楼里无劳模》 劳模楼.doc

2、叙述事件的顺序与事件发生的顺序大体一致

3、逻辑关系简洁、清晰。

(二)广播新闻几种常用结构

1、“倒金字塔”式结构 肯尼迪遇刺丧命 [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 ] 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

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

副总统约翰逊继任总统。

2、时序结构:这种结构又称为“金字塔”式结构。

3、逻辑结构 :

是按新闻事实的内部逻辑关系安排素材的,便于人们理解新闻的内在含义,多用于报道非事件性新闻。抹黄油.doc

大体须有

定体则无

第三节 导语的处理

(一)广播消息导语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1、广播消息的导语兼有新闻标题的功能

广播消息的标题在报道时是不播出的。消息的提要在新闻节目的开头播出,离新闻有较大的距离。

广播消息的导语要兼有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用精练的文字概述新闻的最主要的内容。引题是:“本市昨日召开入会宣判12起大案要案“ 主题是:“严惩破坏改革和建设的严重经济罪犯”

副题是:“在被判刑的30名罪犯中,投机倒把、诈骗犯吴胜明与盗窃犯纪永合处死刑;盗窃犯唐一呜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投机倒把、受贿犯陶仲林、王亨铬与诈骗犯陈志林处无期徒刑。”

导语:昨天,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命委政法委员会在市体育馆联合召开严惩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大会。

导语:昨天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市委政法委员会召开宣判大会,对30名经济罪犯进行判决,有两名经济罪犯被判处死刑。

2、广播消息的导语要突出最新事态。突出一个重要的事实。5w,1h 今天上午,“联想”向社会各界宣布,他们已经收购了IBM的全球个人计算机业务。

3、广播消息导语的语言要朴实平易,少用复合句,不用倒装句:

4、导语一开头尽量不要使用名字(名人除外)、数字

(二)广播导语的基本类型:

1、综述性导语:

2、伞形导语:

如何看待这种提法? 作业

作业一: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的对比分析 找同一事件的广播报道与报纸报道。下节课提问。

第四节、名字、引言、出处的使用

(一)名字的使用规则

名字推迟播出、突出名人的名字、突出与本地有关的名字、陌生的名字反复播出

(二)引言和出处的说明 短、分段、新情况

第五节、必要的重复

(一)声音符号的信息冗余度控制 信息与冗余

信息冗余度:指不携带信息的符号量与总符号量的比率。

(二)保持必要冗余的原因

加深听众的记忆、强调主要内容、方便听众收听

(三)重复——保持冗余的一个方法 新闻内重复 重点新闻的重播 第六节、生动与情趣(一)细节

(二)要有生动的形象 人物形象 个性特征

(三)恰当的比喻 抽象——形象 深奥——浅显

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人头攒动,像金刚石的原子一样紧密排列。广播新闻专稿的概念

一是与“通稿”对应的“专稿”。这里的通稿即通用稿,指通讯社向所有用户提供的各种新闻稿件,在国际广播中则指各种语言广播共用的稿件;专稿即专用稿,指通讯社专为某个新闻单位提供的或新闻单位自己采写的稿件,以及国际广播中专供某一语言广播的稿件。

另一种是与消息、新闻评论相对应的专稿,是属于体裁范畴的一个概念。西方新闻界把新闻稿件分为简体新闻和繁体新闻,前者相当于消息,后者则称专稿或新闻专稿(News Feature)在我国,作为体裁概念的专稿或新闻专稿,实际上是除消息、新闻评论以外的一切新闻报道体裁的总称。

定义:由电台记者、特约人员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或任务为电台专门撰写的稿件。

第七节连续报道与现场报道 第八节、现场报道

一、现场报道的产生:

(二)现场报道的定义:

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边观察、边采访、边口述、边录音的而制作成的一种广播新闻报道形式。《漫长的瞬间》:2001年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三)、现场报道的特点:

1、报道的现场性

2、述说的即兴式

3、结构的时序性

4、情感的起伏性

(四)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1、提高了新闻时效,使听众产生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现场录播报道

现场直播报道 减少了节目制作流程

2、现场报道的过程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进行,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以典型音响为条件

音响的作用

3、直接传播,使听众产生信任感。新闻事件的权威信源

当事人和目击者

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

一般新闻报道:记者、文字、播音员

现场记者直接播出。适用的范围:

形式与内容相适应 :打一成语 反过来,那形式去套内容:打一成语

1、重要的、受众普遍关心的题材。

2、比较集中稳定的活动空间。

3、适当的时间跨度。

4、一定素质的现场实况音响。

(二)采制

1、采访前的准备。

2、记者的任务(功能)。导游——盲人(1)位置和视角:

空间位置:介绍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方位,由近及远。报道视角:

(2)提供现场感: 音响与语言

一篇理想的现场报道应该把读者、听众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现场语言:

A、符合现场时空条件的语言。

不是无所不知的第三人称叙述、事件的动态影响叙述的流畅 B、语言的感染力 C、色彩感 D、节奏感

四、广播特写的制作 专稿: 放大的镜头 广播特写 新闻特写:

是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件中最富有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报道体裁。

窥一斑而知全豹

以小见大

见微知著 广播特写的特点:

1、瞬时性:有典型意义的画面 选材高度集中

时间上追求短暂的一瞬 消息:

通讯:典型情节、有形象? 通讯 一串葡萄

特写 一粒葡萄

2、细腻性:

时间上追求短,内容上追求细

3、描绘性:

(二)采制要求

1、捕捉细节、突出一点

2、简笔白描、浓墨细描

基本手法:描写

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描: 用极简洁的文字,贴切自然地勾画出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的面貌。细描: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细节鼻息笔墨地描绘,务求写深、写透。对新闻人物的动作进行细描,借以刻画人物形象和心理特征。对人物的语言进行细描,借以揭示人物的心灵。

对新闻现场的气氛或景物进行细描,借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和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

3、动静结合、以动为主。静态刻画,给人以画面感。动态刻画,使人物活起来。

4、采集典型音响: 广播特写最辉煌的部分 广播特写的心脏

记者的要求:深刻的观察力、极强的表现力 缺乏观察力——抓不住典型细节 缺乏表现力——细节表达不出来 准确取决于记者的观察力 生动取决于记者的表现力 清楚取决于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九章

广播节目的编辑

记者中心制

编辑中心制

编辑记者的关系 编辑:狭义——采访与播出的中间环节

广义——节目前期的策划者、中期的组织者、最后成为把关者。负责整个节目,对整个节目进行编辑。第一节单篇新闻编辑

一、文字稿的编辑

1、获得新闻稿

2、组织报道

3、选择稿件: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选择。选择的标准:

社会角色定位:宣传、舆论监督、守望 专业角色定位:业务标准

传播对象定位:新闻信息的需求的服务性

4、改编稿件:

半成品素材——深加工——符合播出的要求

二、音响的编辑

(一)音响的类型:实况音响、口头报道、诱发音响 音响选择与编辑的原则:

真实性、可信性、典型性、清晰度、《挤水份》

(二)音响采录的技巧:

1、室内采访:

选择好录音场所:

放好录音设备:

10----30厘米、两个人中间、圆形或方形、主控音箱

固定手持话筒:避免摇动或者不稳,2、室外:注意防风——防风罩、大场面喜庆热闹对着天空

(三)如何剪辑:教材198 每段音响的长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曹仁义——45秒原则。分段、间接引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0秒左右

(四)如何组接:

切换

淡入淡出

混播:压混

(五)音响片段的开始语与结束语: 融合内容逻辑的本身

文字与音响互相照应:高兴得说、激动地说、文字与音响避免重复:

第二节广播栏目编排

一、制作片头、片花

二、精心选择头条:

首因效应:先入为主效应

45秒

时政新闻——新闻价值大小和受众关注程度——扩大头条选择范围 地方台:先地方、后国内、再国际 18届二等奖:北京台《新闻大视野》

三、撰写新闻提要

(一)新闻提要及其功能:

新闻提要: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揭示和评议,用于提示新闻节目要点的一种配套性稿件,一般放在节目内容之前。通常用于时间较长、内容较多的综合性新闻节目,有时也用于多篇稿件组成的专题节目。新闻提要的功能:

1、提示新闻内容

2、评价新闻内容

3、弥补广播的弱点

(二)如何选择上提要的新闻 三分之一 新闻价值

尽可能涵盖多方面的报道

(三)新闻提要的写作

概括式:最精炼的语言陈述最主要的事实

类似于一句话新闻

引语式:新闻人物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话语作为新闻提要。集纳式:一条提要概括一组内容详尽的几天新闻 “五一长假,红红色旅游成为黄金周新热点” 有意识地使用带音响的提要。

五、有序编排新闻:

(一)新闻编排的一般原则:

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体新闻——社会新闻 地方——国内——国际

(一)新闻编排的具体原则:

同类原则——即把同一领域的报道适当集中在一起,然后按题材重要性或内容的逻辑联系安排播出顺序。这既有利于比较充分地反映某一领域的发展状况、增强接收印象,也有利于改善节目的结构、增强节目的节奏感。

集中编排:

相关原则——事物的相关性多种多样,如相近、相似,同向、异向,同质异向、同向异质,相伴相生、相反相成等等。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新闻也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按它们固有的关系组织在一起,往往可以收到诸如启发联想、触类旁通、加深印象等效果。

相关编排、对比编排、对等编排

间隔原则——也就是在同类相关的基础上,运用“峰谷”编排手法,对重要与次要、长与短、口播新闻与运用音响的新闻等不同稿件进行适当搭配,使节目形成一定的波澜,达到持续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目的。交叉编排

峰谷技巧:保持受众兴趣高峰的技巧 分段:子栏目、板块式 节奏:起伏与变化

案例分析:北京交通广播

二十届一等奖

《909早新闻》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2009 年 11月18日

串联词:播音员或主持人为承转上下新闻进行的简短介绍、议论或提示。

编排思想的外化。

点评法(对上一条新闻事件进行点评)、并列法(把有共同点的事物并列陈述)、转折法(通过上下内容的转折关系进行连接)。

第三节 新闻频率编排

类型化广播:又名格式化电台,国际上称为Format Radio。与它相对的概念是栏目化电台,或称堆砌栏目的电台(Block Programming Radio)。类型化新闻广播:

全新闻电台、新闻谈话类台 1010wins、WCBS新闻台

滚轮式(轮盘式)编排:如车轮滚动般的一次次连续播报实时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运作方式。

一、中国之声的节目编排

(一)基本节目架构:早、中、晚板块+轮盘

(二)具体节目编排:

中国之声已呈现出专业的新闻台形象,部分采用了格式化的模式。除了20:00—20:30之间的《小喇叭》节目和总体风格格格不入之外,节目总体几乎都是新闻节目

板块节目更占分量,早间6:00—9:00三个小时的大容量板块节目,中午12:00—13:00有1小时的板块节目,晚间18:30—21:00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板块和专题节目。

其他时段有五档《央广新闻》,均为新闻轮盘,这五档《央广新闻》采用了格式化模式。

06:00—06:30国防时空

06:30—07:00新闻和报纸摘要 07:00—09:00新闻纵横 09:00—09:30报摘(更新版)09:30—12:00央广新闻

12:00—13:00全球华语广播网 13:00—16:30央广新闻

16:30—18:30央广新闻·晚高峰 18:30—19:00全国新闻联播 19:00—20:00央广新闻 20:00—20:30小喇叭

20:30—21:00直播中国(含福彩)21:00—00:00央广新闻·夜间版 00:00—02:00千里共良宵 02:00-04:00昨日新闻重现 04:00—04:30养生大讲堂

04:30—05:00中央农业广播学校 05:00-05:30祥康健康早班车 05:30—06:00专题广告

(三)编排模式分析:

优势:早、中、晚板块新闻满足了传统收听习惯。板块节目丰富有深度有策划,满足受众对于信息深度挖掘的渴求。新闻轮盘重时效和连线,满足受众及时获取信息的需求。

二、上海东广新闻资讯频率节目编排

(一)节目架构:时钟滚动框架 东广早新闻+20分钟滚动新闻

(二)具体节目编排为:6点到9点,安排大板块新闻节目——《东广早新闻》;从上午9点开始,直到深夜0点,以20分钟为一个单元进行滚动新闻资讯不间断播报,提供最新的气象、要闻、体育、财经和交通路况信息。每逢重大事件,还打破版面进行第一时间全程直播。

1010wins:

“给我们20分钟,我们给你整个世界。”

(三)编排模式分析:

1、优势:

结构简单清楚,听众容易获取到新闻和信息,听众不需等待,随时进,随时听。架构具有高度开放性,可以随时插播突发新闻和重大事件,实现第一时间的报道权。

2、劣势:

内容周期重复性较大。

单为篇幅受限,播报形式固定,连续收听会感到重复,内容深度受限,内容耐听度较差。

第九章 电视新闻符号系统 视听结合声画并茂

传播符号的综合性

•第一节:电视新闻传播的视觉符号 •第二节:电视新闻传播的听觉符号 •第三节:电视新闻传播的声画关系

第一节电视新闻传播的视觉符号

一、视觉语言符号: 屏幕文字 画面文字

二、视觉非语言符号: 影像(造型符号)图表

照片与图片

一、视觉语言符号:文字 •

(一)屏幕文字:

•又称字幕是指根据节目信息传达的需要,在后期制作或播出时加在影像、屏幕上的文字。

1、屏幕文字的分类:作用 6抒情议论性字幕

2、屏幕文字的特点:(1)、过时不候——压迫感(2)、阅读距离较远,相对较费力,相对接受不方便的符号。(3)、与声音、画面等配合使用或同时出现,因此语境比较复杂,使用中受各个方面的制约。

3、使用字幕的基本要求

(二)画面文字:指摄录的影像内存在的文字如会议的横幅、单位的牌匾等。

二、视觉非语言符号—— 图像(画面)

(一)影像

影像是通过摄录和播放被显现出来的物质实际存在的形态。1、形体符号:

2、表情符号:

3、服饰符号:

4、色彩符号:

5、空间符号

影像的传播特点:感性的符号形式

直观性、形象性、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库里肖夫效果” 并且具有局限性:

抽象的怎么办?图像没有记录下来怎么办?有歧异的怎么办? 电视影像传播信息时的先天不足:

第一,只能纪录和再现正在发生的事件,而无法复现已经发生的或显示尚未发生的事件。第二,影像具有多义性,若无语言同期声的配合,则较难于传达具有确定性意义的信息。第三,影像具有时空一体性,虽然善于呈现动念的、感性的现象,却难于准确表现无空间形态的心理内容和理性内容。

第四,影像组合受被传播对象的现实性制约,不能像语言那样灵活变换位置,因而其概括叙事也不可能无限度地简约,因而难于适应短消息类新闻在有限时间内概括报道的需要。所以,在这类报道中,影像往往只起印证事实的作用辅助语言叙事。

作为新闻影像,受新闻传播目的的限制,除非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它一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影像的逻辑系统来叙述一般新闻事件。

因而它通常与抽象语言系统配合象的语言系统配合,向人们传播相对完整的信息,在其中发挥其提供新闻的感性真实性的佐证与感染等作用。

(二)图表

1、图表传播信息的特点:

图表在传达信息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是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繁杂关系条理化的能力;简化、形象、直观是传播的优势。

2、适合的范围

适合表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的信息。例如:地图,数据图表,示意图

第二节电视新闻传播的听觉符号

一、播音语言 •

二、同期声

一、播音语言

二、现场语言(同期声)

(一)地位:主线、脉络 传播信息:

画面叙事、语言叙事

(二)作用:

1、简洁地提供新闻信息。

2、提供未采录到、无法采录到或难于找寻到影像的信息.3、传达影像难以表达的主观形态的信息

影像善于表现具体的、可感的、外在的、动作性强的。

首先,影像传达人类的心理活动,只能通过而部表情等作模糊的展示,而无法细致人微地加以刻画与描绘,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而“言为心声”,语言能够很好地承但描摩人物心理活动的任务。

“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

4、引导受众理解影像信息的意义

5、灵活实现结构性转接过渡 组织结构、协调视听

二、同期声(207)

(一)概念:现场语言、现场音响

现场语言:新闻拍摄现场有实质性内容的有声语言。现场音响: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发出的各种音响.信源——减少信息转换层次

(二)作用:

增强真实性和信任度。提高权威性和客观性。加强参与感与融合感。突出节奏感和层次感。烘托氛围和气氛。

(三)使用同期声注意的问题:

1、不是一种点缀,并不是所有的同期声都是必需的。

2、忌冗长和杂乱。

3、同期声中讲话的人态度要自然、现场环境气氛要真实,反对人为地制造同期声。

4、尽量淡化记者上镜意识,删除记者提问过程,只将被采访者的同期声编入。

(四)在同期声的运用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为用而用,徒有形式。

二、人为导演,矫揉造作。

三、游离主题,画蛇添足。

四、冗长罗嗦,拖泥带水。

五、“三多三少”,不够贴近。

同期声采访表现为上层多、基层少,官员多、百姓少,旁观者多、当事人少。第三节电视新闻传播的声画关系

一、声画双主体

二、声画符号的结构功能

一、声画双主体

电视声音和画面两大符号系统,一个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一个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它们在电视新闻中哪个更重要?

以画面为主 vs以声音为主 以画面为主:

电视新闻的主要特性就是形象传播的实证性现场感,以活动的画面为主体。报道词只是解说词,是为画面服务的。以声音为主:

光是图像信息,情节不完整

抹去画面,光听有声语言也能获得完整信息 贬低画面,突出声音的地位。

在我们电视界,电视传播以画面为主的观念贯穿于80年代,而且一直影响到90年代。“画面为主论”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它源于情节性电影观念。

电影艺术大师伊文思说过,“画面是电影的主体,解说词只是加强画面效果”。

电视“画面崇拜”的理论依据。“一幅画就是一个完整的传播”

电视节目是视听语言,是视听形象同时发生作用的表意系统,人们只有从节目的整体功能中才能正确把握其声画关系。、声画符号的结构功能

(一)声画符号的结构形式 《新闻联播》华国锋逝世

2、声画对位 声画对立

(二)声画传播的不同效应

1、共振效应:1+1>2 立体传播效应

即整体符号的传播效果强于单类符号传播效果的和。

2、互消效应:1+1<2 相互干扰

即整体符号的传播效果弱于单类传播效果的和,甚至小于其中某一类传播符号的传播效果 所谓互消效应就是指各个符号不对位,不兼容,使得符号与符号之间相互干扰,结构无序导致传播功能衰减。

第十一章 电视新闻节目

第一节:电视新闻节目系统 第二节:电视时政会议新闻 第三节:电视经济新闻 第四节:电视民生新闻

第五节:电视的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系统意识 电视节目——电视新闻节目

新闻类节目、教育类节目、文艺类节目、服务类节目。体育、电视剧。热点链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新闻立台、限娱令

《意见》要求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加大新闻类节目播出比例,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至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18:00-23:30必须有两档以上自办新闻类节目,每档新闻节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电视的娱乐化?

电视和娱乐的亲密接触。

限制娱乐类节目?娱乐——泛娱乐

1各卫视频道在晚上7:30-10:00的黄金时间,娱乐节目每周不能超过两档;

2全国卫视选秀节目一年加起来总量不超过10档,类型不得重复;

3每个卫视频道必须设一档道德类栏目;

4减少台湾艺人内地上节目的数量,加强审批控制。

一、电视新闻节目系统的组成 消息类新闻节目

专题类新闻节目

新闻评论类节目

1、口播新闻

口播新闻是以播音员出图像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报道形式。口播新闻没有新闻现场的图像,以有声语言为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

2、文字新闻(字幕新闻)

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以最简洁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这是电视新闻最简便的消息报道形式。

3、图片新闻

这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新闻照片并配以文字解说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把报纸、杂志的新闻图片报道形式移植到了电视新闻中来。

4、图像新闻:318 图像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新闻现场生动形象的画面,较之口播、字幕、图片新闻,更能体现电视新闻形象直观的优势,有人也称之为“纯电视新闻”。

(二)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专题,也称新闻性电视专题,是指对某一个新闻题材作比较深人、具体、详尽的报道,是电视新闻作深度报道的重要形式。是电视新闻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体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主要手段,比消息报道更详细、透彻、容易使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专题类电视新闻可分为专题新闻、专题报道、电视访问三种形式。

1、专题新闻

2、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是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详尽而有深度的一种报道形式。

从题材来看他可以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二 电视新闻节目系统的优化

(一)、从新闻节目类型看优化:多种类型共存。三类节目的特点: 消息新闻:快、短、新 专题新闻:深、针对性、新闻评论:引导性。◆ 增加评和论的力度

◆ 突出评论的个性色彩,培养专业评论员。

1、消息与专题新闻配合

要设置好电视新闻栏目,抓好两头: 一头是电视消息、特别是电视短消息(通称电视短新闻),另一头抓电视专题报道。

从新闻内容看优化:内容的相互衔接 有点——有面 有面——有深

2、事实报道型与事实评论型相结合 缺乏专职而权威的评论员

解读新闻信息的关键就是新闻评论员

(二)、从报道形式看优化:报道形式的多样化 电视新闻的直播化 现场连线报道

新闻叙事结构故事化

第一节 电视时政会议新闻 内容导读:

1、电视时政会议新闻传播价值

2、电视时政会议新闻传播技巧

改革势在必行,怎么办?

一、定义:

教材:322 受众对国内时政会议新闻的印象 重要而不好看 严肃而不活泼 板着面孔说教 电视会海 人头画面 长串名单 空话套话

百姓想看的没有

播出的大家又不感兴趣

我们是否要还需要他在电视上出现呢? 现象背后的原因

1、时政新闻事件本身的特点:

程序性,缺少故事情节

预知性,缺少新鲜感

规范性,规定比较严格

2、部分新闻工作者,狭隘理解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违背新闻工作规律:

违背“受众本位”的传播规律,以奉行“传者本位”的宣传观;

将宣传价值凌驾于新闻价值之上

违背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主观倾向明显

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二、时政会议新闻的传播价值

1、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重大性、广泛性、显著性

2、是政府利用媒介进行“公众议题设置”的,传达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的重要渠道,是造成舆论、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3、满足受众对时政类信息需求的重要途径。

三、电视时政会议新闻传播技巧

1、协调关系、沟通认识、创造良好的摄制前提。抓重要会议

2、立足新闻、寻找角度、发掘观众需要的信息。抓受众需要的信息 站在两头说话:宣传、新闻信息

3、积累素材、精心编辑,创造个性。丰富报道形式、第三节 电视经济新闻 定义:教材326 财经?

业内人士不愿看 业外人士看不懂

经济新闻报道的“三难”现象:(1)难写(2)难懂

(3)难记

一、当前电视经济新闻存在的问题

1.经济新闻报道语言枯燥、乏味; 形式呆板、拘谨;

模式刻板:专业术语+ 数字十图表

数据多、术语多、概念多

2.经济新闻报道频繁出错

3.前瞻性预测的报道把握不当,误导读者

二、电视经济新闻给谁看

准确定位电视经济新闻的目标观众: 经济新闻的专业性与观众的普片性

关心经济动态和发展的普通观众——一般经济新闻 专业人士和投资意向者——专业财经报道

三、电视经济新闻看什么? 电视经济新闻的内容选择

1、经济政策等宏观信息。

1、抓住客观数据:六率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利息率、税率、汇率。

2、普通人的经济生活等微观信息。四大件

70年代: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

80年代:黑白电视机、电冰箱、石英手表、收录机;

90年代: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

新世纪:手机、电脑、小汽车、住房。

三、电视经济新闻怎么做?

1、电视化、形象化

经济新闻的抽象性与电视的形象化 视觉符号的应用:

2、人本化:

人物及其经济行为成为报道的主题

3、通俗化:

专业化的特点与受众目标

尽量不使用“行话”、“专业术语”,对于一般读者看不懂的地方,包括实在不能避免的专业名词,进行必要的解释。

第四节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的特点

民生新闻在实践中的误区 什么是民生新闻

1、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民

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主要集中在社会中下层和下层这一阶层,工薪市民和农民是其显著代表。

以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人员、工薪市民、农民为主。他们拥有少量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人均月收入较低,不足千元教育程度主要为初中、小学基础教育层,消费水平基本上处于生存消费层次。

2、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生

关注衣食住行、收入分配、休闲娱乐、就业谋职、物价变动、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教育学习、权益保障等;

关注民众的生存空间—政治权利、人格权利、婚恋权利、劳动权利、集体权利、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等。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把民生作为新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法治新闻,只要从民众关心或反映民众生活的角度,都可以写成关怀民生的新闻。民生新闻的特征

接近性:身边事、平民主播、说新闻、平民视角、平民参与 真实性:老百姓成为主角,鲜活朴实的语言 趣味性:有趣的内容、故事化的叙述

服务性:提供实用的信息,帮助解决老百姓的困难。警惕实践中的一些误区 报道对象上农民的缺失

内容琐碎化,新闻价值含量不断降低

充斥“新、奇、特、星、腥、性”的内容,走向低俗,忽视了人文关怀。平民评论中理性缺失,走向恶俗 同质化严重

航空母舰、重磅炸弹

调查报道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形式,也是最能体现新闻社会舆论监督功能的新闻形态。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鲍勃格林将调查报道定义为“调查报道是对某人或某集团力图保密问题的报道。报道的事实必须是你自己发掘出来的”

根据西方新闻界的解释,所谓的调查性报道就是指那种揭丑报道,它的内容一定要揭露一种损害公众利益而且被某些个人或组织故意掩盖起来的内幕。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这个栏目就“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探寻事实的真相

《新闻调查》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却提出了另一种观念有所不同的口号——探寻事实真相。而探寻事实的真相不仅包括所谓的内幕调查,同时也应该包括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探究。

口号——探寻事实的真相

《新闻调查》制片人赛纳说:“所谓真相就是正在或一直被遮蔽的事实;有的真相被权利遮蔽;有的被利益者遮蔽;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有的被我们狭窄的生活圈子和集体无意识遮蔽。如果仔细分析,这些真相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属于通常所说的内幕和黑幕,那就是被权力和利益遮蔽的真相;另一种是复杂事物的混沌状态,那是被道德观念和认识水平所遮蔽的真相。

对第一种真相的调查,就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的一种反证,也就是对假相的揭露。而对第二种真相的调查,则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的一种澄清,也就是反映事物存在的复杂状态。” 电视新闻调查的特点

新闻性——注重what(发生了什么)和why(为什么),而对when(什么时间)不会过分苛求。

调查性——体现在过程性、客观性和开放性。

所谓的过程性就是说电视新闻调查一定要展现记者的调查采访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候和新闻事件自身的发展过程是同步的,有时候是不同步的。《新闻调查》

电视调查性报道有四个特点:

第一,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第二,个性化的调查记者。(无畏、坚韧、睿智))第三,深入的独家发现。第四,完整的调查过程。(调查过程的展现是其魅力所在)

所谓的客观性则指的是调查要用事实说话,也就是要通过具体的情节、细节、采访对话、人物神态表情等生动鲜活的声画语言来展现事实的真相。

所谓的开放性,指的是记者的调查并不是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也并不是一定要调查出个是非对错,它有时也可以没有明确的结论或结果,只需把一个客观真实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发现呈现给观众即可。

电视新闻调查的题材除了要有新闻性之外,同时还要具有较大的调查空间。比如事件的发展过程要比较曲折复杂,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具有张力的事件空间;或者说某个事件或某类问题具有较大的认识与思考的空间。

一个选题能否算得上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

第三,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电视调查报道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电视调查报道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第十一章电视新闻实务 第一节 电视新闻采访

一、电视新闻采访的形式 •教材349 •

二、电视新闻采访顺利进行的要点 •

1、巧取画面角度,保证信息容量

•明确的信息、饱满的信息(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生动的信息 •

2、坚持现场采访,保证时空一致 •

3、尊重采访对象,保证过程真实 •

4、小组系统出击,保证配合默契

三、电视新闻采访的方法

1、紧扣报道思想,确立新闻主题

2、扬弃“摆、导、补”,坚持“挑、等、抢”

3、现场报道及其采访提问的方法 对象、环境、内容、心理情绪 第二节电视新闻画面

一、电视新闻画面的传播价值: 纪实认同价值、移情审美价值、二、电视新闻画面构成的三大要素

(一)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基础因素

1、线条:画面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分界线,形象之间的连接线.线条

•水平式:其心理效果是稳定,平淡。

线条

•垂直式:挺拔,威严

线条

•S型:动感、美妙、柔和。沿对角线构图。线条

•斜线式:动感 活泼 不稳定

2、光线:教材359页。

3、色彩:教材359页。色彩的基调与主题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色彩与光的配合

4、影调:教材360页。

三、电视新闻画面摄影的三大角度 拍摄方向、拍摄高度、景别(拍摄距离)构成电视造型三要素。

1、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方向

(1)

正面角度: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正面方向,谓之正面角度。

它能展现对象的正面全貌,产生对称、均衡、稳重的效果。

不足:透视感差,主体效果不明显、呆板。

(2)侧面角度。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正侧方向,与被摄体正侧面成90度角,谓之侧面角度。

斜侧角度。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侧面方向谓之斜侧角度。这个角度使画面的横向线条发生斜侧,造成画面的深度感和立体层次感。这种线条结构无限增大了“画面容量”,同时,斜侧线条变化多端的动势给画面渲染了一种活泼生动的气氛。

•(3)反拍角度。这是影视摄影角度的一种,处于前一个镜头拍摄方向的反面或反侧面角度,也称“反打”。

•反侧面拍摄人物,这个角度常常产生奇妙的感觉。“回眸一笑百媚生”就是一种写照。

•反拍角度还有利于全面介绍现场场景,同时还有助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多方面和立体形态。

以上四个角度的变化主要是摄像机围绕被摄体产生的方向的变化。2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高度

•(1)平角度。是指摄像机处于与人眼相等的高度。平角度镜头因接近人眼的平视,人物或建筑物很少变形,产生画面平稳的效果。

•(2)俯角度。又称“俯拍”,是指摄像机视轴偏向视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

这个角度有利于交代画内景物的层次、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可以展示出完整的布局,显得宽广,气势宏伟;其次,画面中竖向线条有向下透视集中的趋势,有“配景缩小”的效果;再者,拍摄环境与人的关系时,可以造成孤单、渺小、茫然、压抑的心理效应。(3)仰视角。又称“仰拍”,是指摄像机视轴偏向视平线上方的拍摄方式。

这个角度使主题鲜明突出,将次要的物体、背景降于画面下部,使画面显得干净,富于抒情意味。拍摄人物,产生崇高伟岸感;拍摄建筑则产生巍峨、雄伟的气势。注意中、近距离拍摄时若注意中、近距离拍摄时若角度过仰,易产生变形。

以上三个角度变化主要是改变摄像机机位与被摄体之间的水平高低关系产生的高度变化。

3、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距离

•景别决定观众看什么

•景别的大小由视觉距离决定 •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景别

诗歌中的“景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近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

全景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特写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全景

白居易《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特写)

六宫粉黛无颜色(全景)春寒赐浴华清池(全景)温泉水滑洗凝脂(近景)

侍儿扶起娇无力(全景)古代画论:

近取其神、远取其势 远 景

•通常摄像:选景别→选方向→选高度(初学者要掌握好画面造型的“三要素”从固定入手)。

四、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镜头运动

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调度是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而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调度是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通过摄影机机位、镜头光轴和焦距的变化,有意思地调整观众视觉注意的重点,以完成介绍环境、描写动作、表现情感、把握节奏等作用。

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镜头的运动

•推拉镜头

•摇拍镜头 •移拍镜头

•跟拍镜头

•升降镜头

• 少用运动镜头,多用固定镜头 •少用长镜头,多用短镜头 •少用大景别,多用小景别

五、电视新闻画面的用光控制 •白平衡:教材367.• 拍摄要领

一、平: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

要平。

二、稳:所有镜头都力求消除不必要的晃动

三、清:电视图象力求清晰

四、匀:技巧施加速度要匀,不能忽快忽慢。

第三节电视新闻文本写作(消息)文字——声音 画面、同期声

立体的新闻

电视新闻稿件的构成:

•标题:屏幕下方标题字幕,包括标题、副题、采访记者姓名及电视台名。

•导语:主持人导语(演播室)、现场记者导语(外景)

•新闻正文:画面加解说、同期声采访、记者现场报道;

• 文字稿拉紧和画面的距离 •

文字稿保持与画面的距离

不要简单地重复画面的内容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

一、电视新闻的导语的写作

告诉观众消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使观众感兴趣愿意看下去。

必要时制造适当的气氛。文字导语——画面导语

画面导语:紧扣报道的主题,突现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典型事态。文字导语:

一般突出三个新闻要素,何人、何事、何地

三、电视新闻的主体 导语的深化 具体的要求: 不重复 背景精 少描写

现场报道、解说、同期声有机结构。

三、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结尾:

第四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

一、对声画的组合,要实行“模式”控制 •量的控制:240——270,10个,3个 •两个模式:教材386页。

二、电视新闻的画面编辑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画面的编辑。电视新闻画面的组接,要根据新闻事实的需要,抛开主观臆断的思想,按照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来客观、准确地排列画面,佐证新闻内容。

三、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辑与编排

下载《广播电视新闻学》(路金辉老师 2009级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播电视新闻学》(路金辉老师 2009级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