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游戏《手指歌》1
音乐游戏《手指歌》
设计意图:由于幼班幼儿的年龄较小,选择的活动内容应该是幼儿日常中比较常见的,歌曲《手指歌》的内容是宝宝们比较熟悉的,里面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宝宝,都是宝宝每天都要接触的。在本活动中采用音乐游戏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让宝宝们通过自己扮演角色更深刻的记忆歌词,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根据歌词分角色进行表演。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准备:
家庭成员指偶、教学cd、键盘、螺丝钉、小鼓等 重点: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手指歌》
教师出示指偶,让宝宝说出分别是那些人?我们也学过一首里面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宝宝的歌曲,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啊?我们一起把它唱出来吧。
二、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边做动作边复习歌曲。刚才我们唱出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宝宝,现在啊我们要把他们分别作的动作给表现出来,宝宝们会不会啊?
三、进行角色游戏的扮演
今天我们要和音乐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啊?
1、分别选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宝宝五个角色。
教师:想当爷爷的宝宝举手?(选出爷爷)想当奶奶的呢?用同样的方法选出爸爸妈妈和宝宝。
2、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及规则。
让五组宝宝在他们自己的位置上,交代游戏规则:(游戏没开始的时候宝宝不能摸任何的玩具)当音乐响起时,我们一起跟着唱歌,唱到爸爸时当爸爸的宝宝要拿起键盘做动作,唱到妈妈时妈妈要做洗衣服的动作;爷爷则要修玩具;奶奶要炒菜;宝宝自己则要敲小鼓。(可以进行互换角色再进行)
四、活动延伸:
请宝宝们回到家以后邀请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进行这个游戏。
第二篇:音乐教案“手指游戏歌”
音乐活动:歌曲《手指游戏歌》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感受歌曲安静优美的情绪。
2、迁移生活中的经验,表现音乐中的强弱变化。
3、在演唱过程中学习控制声音的大小。活动准备:
1、熟练地掌握五个手指的名称。
2、感受、体验过摇篮曲。
3、五个手指、五个摇篮图片。活动过程:
1、倾听《手指游戏歌》音乐,导入课题。教师: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听了音乐想干什么?手指娃娃也在听,它们听了以后要睡觉了。
2、学唱第一段。(1)、教师随音乐有节奏地朗诵歌词。(2)、请幼儿伸出右手,随音乐边轻声朗诵边做动作。请幼儿伸出左手再来一次。(3)、教师出示图片:五个手指、五个摇篮 提问:五个手指娃娃该睡在哪里呢?
将手指娃娃分别放进摇篮里,每放一个钢琴配合音乐,边朗诵歌词。(4)、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幼儿跟唱。(5)、幼儿随伴奏演唱第一段。
3、学唱第二段。(1)、教师:天亮了,你们看手指娃娃醒了。(2)、教师范唱第二段,教师边唱边用手指动作表示。(3)、教师:再听听,手指娃娃醒了以后怎么样?(4)、幼儿完整学唱。
4、幼儿集体演唱《手指游戏歌》。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面对面演唱歌曲。
第三篇:小班音乐游戏:手指游戏歌
小班音乐游戏:手指游戏歌
小班音乐游戏:手指游戏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舒缓的特点。
2、在认识五个手指的基础上玩手指游戏歌。
活动准备:
歌曲的配套自制可活动图谱,歌曲录音带等。
活动过程:
一、在巩固对五指认识的基础上熟悉歌词内容;
1、教师出示五指,分别指着不同的手指,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
2、出示歌词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天黑了,手指们要睡了,你看他们是怎么睡的?
教师边念歌词,边把相应的手指弯下来表示睡了。
3、幼儿跟着教师有节奏的学念歌词。
重点多练第三、第四两句,注意节奏。
二、学唱歌曲《手指游戏歌》。
1、教师清唱歌曲两三遍,幼儿欣赏。
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大拇指睡了以后,老师是怎么做的?((给他轻轻的拍了两下)(这一环节解决间奏的问题)。
2、幼儿跟着教师和琴声轻轻的学唱,边唱边配上动作。(动作可以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3、幼儿进行歌表演。请部分孩子到上面来表演,节奏出现错误教师及时纠正。
三、复习歌曲。
1、和孩子一起复习歌曲《摸耳朵》、《快来拍拍》、《小手爬》等。
2、请部分幼儿来表演,锻炼孩子的勇敢技能。
第四篇:小班音乐《手指歌》说课稿
《手指歌》音乐活动说课稿
设计意图:
《手指歌》活动选材来源于小班幼儿活动课程用书。结合新《纲要》中“能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我设计了本次教育活动《手指歌》,目的在于让幼儿能认识手并知道每个手指的名称,能够用音乐来表达手指之间的“感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我选择了游戏导入、故事情节等活动形式,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儿歌。
一、说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分辨大拇指和小拇指,并熟悉它们的名称。2.初步学习跟唱歌曲,幼儿能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活动重点:学会唱《手指歌》。
活动难点:知道每个手指的名称,并能为小拇指创编儿歌。
二、说教学准备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 物质准备:大拇指手偶、大拇指和小拇指图片、钢琴伴奏
三、说教法
1.游戏法: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本次活动的开始部分,我用幼儿感兴趣的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
2.问题设置法:适当地提问,有助于儿童的思维,启发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进取。
3.提问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整个教学中将此方法贯穿到每个环节。
4.情景表演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看看、玩玩想想、说说的氛围中主动探索。从而轻松地掌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游戏法、操作法、情景表演法等学法达到教学目标。
五、活动过程
为了本次活动充满趣味,更能吸引幼儿,使整个活动自然流畅。层层递进达到教学目标,整个活动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部分导入活动,手指游戏《变变变》。
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变变变》,让幼儿知道手指的名字。从而引出大拇指。
第二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学唱歌曲《手指歌》,并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在此过程中,我用大拇指手偶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三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引导幼儿为小拇指创编歌曲和动作,培养幼儿的创新的思维能力。
第四部分是练习歌曲《手指歌》。温故今天所学歌曲。活动延伸: 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歌曲《手指歌》。
六、自我评价
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活动中的游戏、情景表演为本节课增添了趣味性。幼儿从学会歌曲到创编歌曲整个过程都能体现出教师是引导者,以幼儿为主体。有效贯穿了《纲要》的精神,真正做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
第五篇:中班手指音乐游戏简
中班手指音乐游戏《小鱼快跑》
肖家桥幼儿园 潘盼盼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中展现的活泼又紧张的情绪。
2、能够掌握歌词中“抓”之前的空拍节奏,并通过语气词使节奏自然连接。
3、在抓鱼的游戏中,感受“渔夫”和“鱼”合作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小鱼胸饰若干,鱼塘布置若干,自制PPT,活动重点:熟悉歌曲旋律,学习手指游戏。
活动难点:在抓鱼的游戏中感受手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过程:
一、进场
师带着幼儿做小鱼游的动作进场。
二、故事导入:
1、PPT讲故事
2、提问:
师:故事里有谁? 师:发生了什么事?
三、手指帮唱,完整欣赏。
1、教师进行手指游戏示范,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2、寻找自己身上的小鱼和渔夫。
3、问答方式,完整跟唱歌曲 师:几条小鱼又在水里? 师:谁来了?
师:我们叫小鱼快跑吧。师:抓住了吗?
师:那我们叫小鱼再跑。师:抓住了吗?
师:几条小鱼游在水里?(同上)
三、难点前置,节奏掌控。
1、提问1:
师:渔夫每次抓一条小鱼要抓几次才能真的抓到鱼?(2次)师:渔夫用什么动作来表示?(第一次抓空,第二次抓住手指)
2、师幼跟音乐手指游戏若干遍。
3、提问2:
师:渔夫第一次没有抓到小鱼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师:你们难过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师:第二次成功抓住小鱼渔夫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师:你们高兴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
师:我们来看看渔夫第一次没有抓到鱼和第二次抓到鱼是这么表现的。
4、师配乐手指游戏“引导幼儿完成“失败——唉”,“成功——耶”两个语气词的节奏把握点。
5、引导幼儿发现“抓”与语气词的节点和动作。
6、幼儿尝试练习在“抓”后加上“唉”“耶”的语气词和动作演绎。
四、角色分配,演绎歌曲。
1、师:你们想不想到鱼塘里玩一玩这个游戏呀?
2、讲解游戏规则:一个人表演渔夫,5个人表演小鱼,小鱼在鱼塘里一边游一边唱歌,当渔夫听到第一个抓时,渔夫抓空了,渔夫听到第二个抓时,双手抱住小鱼抓住,就被渔夫晒鱼干了哦!
3、教师扮演渔夫,5名幼儿上台扮演小鱼,边唱遍表演歌曲内容。
教师在表演后简单讲评幼儿的表现,并提出进一步要求:渔夫积极寻找下一条小鱼在哪儿?小鱼则在鱼塘里快乐的唱着歌游来游去。师:我刚才是怎么抓鱼的?
(引导幼儿观察小鱼身上的数字:5、4、3、2、1的顺序)2、1名幼儿扮演渔夫,5名幼儿扮演小鱼,再次边唱遍表演歌曲内容。
师幼一起点评表演情况,根据情况决定表演的次数。可设计2、3个池塘进行表演游戏。
六、结束活动:师:小鱼们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