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语文《春》教案
《春》
一、教学目标
1.赏析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技巧,学会并运用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赏析其对称排比的短句短语和叠词的运用;
2.品味语言,感受其轻巧,活泼,清新,童趣的语言特色;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赞美春,热爱春的情感; 4.通读文本,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景物图;
5.学习本文写景的方式,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触嗅听觉结合的手法 6.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赏析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技巧,学会并运用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赏析其对称排比的短句短语和叠词的运用
2.学习本文写景的方式,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触嗅听觉结合的手法
三、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感受其轻巧,活泼,清新,童趣的语言特色; 2.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
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请同学们赏析
师:同学们,在欢快的儿童歌曲中,我们走进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印象,在老师眼里呀,春天就是烦人的牛毛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好久不见阳光,天气的糟糕甚至影响心情的舒畅。你们说说,在你们印象当中,春天是怎样的呢?
生:······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作者朱自清先生眼中的春,请同学们带着开头咱们欣赏的歌曲那种欢快的童心一起大声地朗读文本。
(二)整体感知,明确情感基调 1.了解作者
师:同学们,欢快么?开心么?高兴么?是不是像春游一样让人激动呢?没错,这就是朱自清笔下的春。你们看看(出示朱自清的头像),这么一个大孩子,竟在心里藏着如此可爱的童心呢!
朱自清,咱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作者,同学们通过预习,谁能给老师介绍一下他,大家来说一说。
生:······
明确: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名)
浙江绍兴人(地)
1898-1948(时)
作家、诗人、学者、教授、民主战士(评)
参加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事)
《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作)
师:是的没错,这就是大文豪朱自清。本文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朱自清写于1932年,这个时候的朱自清,漫游欧洲归来,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夫妻,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心境非常愉悦,所以,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总是能感受到轻快活泼的气息以及作者内心乐观向上的情绪。2.听读课文,感知情感
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想象着小学时候大家春游的场景,认真地聆听课文录音。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学校组织一场春游,同学们可开心了。闹的闹,笑的笑,不等老师宣布组织队伍,就聒聒躁躁地嚷起来,想着带什么零食去,带什么手游去。春天可真让人激动呀!
(播放课文录音)
(1)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欢快、活泼、轻盈、清新、童趣 感受到朱自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三)细读文本,感受语言
(1)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等会大家来说一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作者的欢快、活泼和童趣 明确关键词:
① 盼望着(引导学生们联想小时候对春游的渴望,春游前一晚睡不着的激动)
② 脚步,睡醒(运用拟人,从孩子的视角写春天)③ 欣欣然(心情愉悦,充满期待地张开双眼)(拓展美剧西部世界主人公醒来的瞬间,满脸对世界满是期待享受的表情“有些人选择看到世界的丑恶,我选择看到美”)
④ 朗润,涨,红(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三个简洁的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景色特点,紧凑的排比句更表达内心向上昂扬的心情)
(2)自由读三、四、五、六自然段,说说哪些语言最使你感到春的愉悦,应该要怎么读,更能表达出愉悦的情感? 指名学生自由回答,注意如下朗读指导 明确:
① 排比短语的节奏要读的紧凑,增加情绪的活跃感和欢快感
② 排比短语的语音语调要逐步加重,表现情绪的向上昂扬,欢快激动 ③ 拟人字词要读出生动活泼,稍微重音,带有感情,读出字词的含义(如:钻、抚摸)
(3)哪些关键词让你觉得写的特别好?
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小草儿也清得逼你的眼: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的青。(4)大家觉得这段写景的语言描写有哪些特点?思考一下 明确:
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
运用大量的叠词,欢快,活泼,灵动
运用大量对称或排比的短句、短语,节奏欢快、活泼
(5)大家有没有发现文中哪个虚词用的特别多?删去好不好?加入中心语好不好? 明确:的
嫩嫩的、绿绿的(删去,体会表达效果不同,明确节奏的停顿和强调意味)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删去,体会表达效果不同,明确节奏的停顿)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删去,体会表达效果不同,明确节奏的停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加入中心语,“花”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明确排比中的字短语省去中心语,强调突出的重心在花色,简洁轻快的节奏)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加入中心语,“花”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明确简洁轻快的节奏)
(6)用上老师指导的朗读技巧,再次朗读课文,表达出春天的轻快、活泼,感受作者愉悦、欢快的心情。
师指名学生朗读,点评,再读,评出优秀朗读之星。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带着春游的心情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来一场美好的邂逅,我们感受到春天里的欢快,春天里的愉悦,春天在哪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句话说的特别好,当我们怀着一颗纯真美好的童心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一切都是美好的。就像在朱自清笔下的雨,他叫你别恼,叫你用孩子般的好奇心去体会,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下节课呢,老师与想与大家一起,带着这般童心,架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去看待世界。
第二课时
(一)旧课导入 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品味了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了朱自清清新、活泼、轻盈、童趣的笔调下描绘的春景。那么老师说了,这节课,想和大家继续带着这般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谁能猜猜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 比喻拟人句
(二)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拟人句
(1)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5)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6)“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了引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温暖。“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7)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细密。
(三)即学即练
改写下面“老掉牙”的比喻句,使它有创意。1.那些树像一排士兵。
(那些树孤独地守候在村口,如一位慈祥而又温和的长者,怀着旧,默默地等待着人们的归来。)
(那些树犹如奇妙导弹爆炸后的一朵朵绿色的蘑菇云。)
(那些树像一群小学生,站得端端正正的,原来它们被“老师”叫罚站啦!)2.太阳像个大火球。
(太阳是天空的伤口,过于灼热,而久久无法愈合。)
(太阳是蓝天送给我热情的吻,被它亲了一下,我害羞得整个脸都红了。)(太阳像不停转动的轮子,每天都在为下一个明天不知疲倦地奔波着。)3.花儿在向我招手。
(花儿伸展着四肢,从花苞中害羞地探出头来。我来到花旁,花儿发现了我,不好意思地对我笑了笑。)
(花儿被风吹得无可奈何,有气无力地对着我苦笑。)(花儿仰目朝天,在向天空许愿。)
(四)分析写景角度
1.第三自然段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明确:第一句是从“点”上描绘;第二句是从“面”上描绘;第三句写孩子们的游戏,侧面写春草带给人的欢乐;第四句以风衬草,从感受的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正面到侧面)2.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明确: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3.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感官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明确: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引用诗句,又打一比方,让人感觉到春风是温暖的。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鸟鸣的清脆、宛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仿佛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
4.作者绘“春雨图”时,写景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段在写景的层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远,由静到动,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情的江南春雨图,流露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四)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概括总结
1.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春”的?你能划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吗? 明确: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作者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至二自然段盼春,第三至七自然段绘春,第八至十自然段赞春。
2.细读第三至七自然段,交流讨论: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如果将这些景物看成一幅幅的春景图,你能不能分别给它们拟一个恰当的三个字的小标题?
明确:作者分别从草、花、风、雨、人五个方面具体描绘春天,这五幅画面分别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五)教师板书总结
春草图
春花图比喻
点面 春
(二)绘春春风图春回大地 生机勃勃 拟人
虚实
反复
触嗅听觉 春雨图
排比
动静 迎春图
(三)赞春——新、美、力
(六)布置作业
本文是一篇春意盎然的写景美文,怎样描写景物,本文第四自然段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既有实写,又有虚写,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仿照课文,自选景物,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300字左右。
(一)盼春——东风报春
第二篇:初一语文 《春》教案1
《春》教案1 创意说明:《春》这篇写景抒情散文内容浅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宜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又因该篇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的美感,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诵读上,以读带赏,读赏结合,便于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初步奠定初一学生的鉴赏基础,通过对《春》示范性的阅读教学带动其他篇的学习。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由朱自清的配乐散文《匆匆》引入,让学生简单概括作者的写作风格,如:清新淡雅,语言优美。由此引入另一篇具有此种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春》。
2.亦可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春的音乐CD、图片、flash欣赏等。
如:可播放班德瑞的CD《寂静山林》,音乐声响起,伴着溪水淙淙、小鸟啁啾。微风拂过树林哗哗作响,画外音:春来了。引入课文。
二、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全文,尝试欣赏本文,此处可分小组进行。
1.轻声读课文,熟读后,放声朗读。
借助工具书读准全文,散(sàn)在草丛里,跟轻风流水应和(hè)着,在空气里酝(yùn)酿(niàng)。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读全文,注意语速、语气、语调、重音等。
(1)指导朗读开头部分,学生轻声吟诵,然后说出朗读感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朗读时,要表达出“盼”的感情。“盼望着”“盼望着”用渐强的语气、渐快的语速。“来了”“近了”用重音强调。
(2)指导学生结合朗读,边读边鉴赏春草、春风、春雨、春人等画面,不拘泥诵读,读中赏,赏中读,以读代赏,读赏结合。让学生在充分领会作者意图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细描部分。
例如:①“钻”“嫩嫩的”“绿绿的”写出春草怎样的特点?应当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些词语?②“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出春草怎样的特点?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句话?③写孩子们草地上嬉戏与写春草有什么关系?朗读时应当强调哪些词语?④写风与写草有什么关系?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朗读“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两句?
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学生放声朗读。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头脑中映现出作者描绘的画面,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其余几幅画面的朗读,鉴赏的过程也大体按如上安排。亦可让学生自己有创意地朗读。
(3)结尾部分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讨论下列问题:
①结尾三段各赞美了春天怎样的特点?②这些特点通过哪些词语来表现?③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三段话?④朗读时,哪些词语应当用重音强调?在讨论解决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反复放声朗读。
三、熟读全文后,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整体风格——柔性之美,而“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臂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的刚性结尾,与全文的整体风格颇不谐调。因此,出示探究练习:你能用另外一种表达方法为文章写一个结尾吗?
此练习可分小组进行,每小组选出最佳的两三个结尾在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第三篇:人教版初一语文《春》详细教案
《春》的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教学重点: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
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导入: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春天给人以温暖,春天给人以力量,春天更给人以希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通过预习,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朱自清呢?好,希望同学们能记住。
接下来呢,请同学们把你在预习环节当中向同学们提示的字词准备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下,看我们这节课要积累哪些字词。又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多音字、形近字、难理解的词语注释等等)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提示?(酝酿 散多音 混一种读音 嘹亮-獠牙-撩拨-潦草-缭乱 蓑衣-衰 静默 呼朋引伴)
那么大家在家里面读了几遍课文?
接下来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比较喜欢的段落,读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条:
1、读音正确,声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
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准备好了吗?谁先来?这一部分写得是作者对春天的?那你能不能概括这一自然段描述的是一副什么样的图景呢?(概括、起名字)
大家看题目,本文以“春”为线索,作者表达了对春天的盼望、描绘、和赞美。
在读的时候,大家也可以感觉到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那么除了刚刚这些大家看看还有什么图面?
这部分作者用了五幅图来描绘美丽的春景。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进一步思考,刚刚你们已经读出喜欢的段落,再讨论一下,你喜欢这些段落的理由,和同学也和老师一起交流交流。(把语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其实风是最难写的。风有什么特点呢?没有特点。无形、无色、无味,那你看作者怎么把这一段写得这样的完美?他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的?直接写风,风有特点吗?所以你看作者在这里通过各种各样的感觉器官来表现,借助其他的事物把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温暖而又和悦。大家看第一句,„„哪种感觉器官让我们感觉到的?母亲的手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温暖而又亲切是吧?这里也用了诗句。还有„„是从?的角度来写的。大家在春天的时候尤其去原野上有没有感受过这种体验,一种清新的味道扑面而来。除了这些,还写了鸟儿,这一部分作者是从„„角度来写的,这样子就先前的宁静一下子增添了一种热闹,通过春风中景象的描写,把无形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那么通过刚才老师这种示范性的分析,同学们想一想,再去分析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入手?
从不同的感觉器官,还可以从修辞方法,生动的词语的角度去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等等,那么这一类的写景的散文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如果我们每个段落都用同一种方法来表现,你们觉得好吗?你读起来是不是就觉得比较单一了?那刚才这一段老师帮你们分析了春风图当中作者最重要的是运用了各种感觉器官来把置身于春风中的景物描写得有声有色,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无声无色的春风也是那样的温暖、和煦、可人。
那么我们现在看看春草图好吗?你看看作者在写它的时候抓住它怎样的特点?
(钻)在哪里体现的? 多软 覆盖面是非常广的,既写出质地又写出颜色,那整个这一段你读起来是不是非常的轻快而活泼呀,因为他运用了生动的动词、形容词写出了小草生机勃发的特点。那么运用这些词语来描写写作的对象可以表现得更加生动,比如说写草生机勃勃,写人写出内心的喜悦和高兴。
接下来我们来看春花图,春花图中作者最突出的是从全方位来描写春花,可以说写得非常立体而有层次,大家看看这四个结合,„„你能不能在文中找出他是怎么表现这四个方面的特点的?首先来看看高低结合,„„从高到低,中间有没有写?介乎他俩之间有没有描写?显得比较有层次了。虚实结合,哪些是实写?„„这些是实写,睁开眼睛能看到的是吧?那闭了眼呢?作者的一种想象,在盼望着。由春花想到了秋实,是吧?在这里面融入了作者的想象,由眼前花的争春到想象中的果实的累累,这是虚实结合的描写。来看下一部分,色味结合,有事怎么表现出来的呢?颜色,大家一起说哪一句?味道呢?„„这就是花的味道。最后一个最难,明暗结合,这里的明指的是明写,暗指的是暗写,字面写出来的东西,除了字面之外还写出来字面没有表现出来的内容,„„能不能解释一下这里怎么体现了明暗的结合,首先看描写对象,是在写野花,明写的是野花,暗写的是什么就是说小草挡住了花,那怎么还像星星呢?亮在哪?通过这句的分析,虽然没有写风却暗含了风,有层次,立体。
刚才呢,我们通过对春风图的分析,提示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运用多种感觉,抓住景物的特点
春雨这幅图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时间绵长,细密中的亮晶晶,一层薄烟,除了写雨,还写了雨中的人,„„人们珍惜大好的春光,即便下了雨,也不忍心误了农时依旧在劳作。正面与侧面的描写,景物的变化,在时间的推移下把景物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副连续的画面,写出了春雨当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给我们一种美好的感受。
最后一幅,迎春图。哪些体现人精神气儿的词?„„写出了人们在春天当中的喜悦。那么通过以上文章主体部分“绘春”的描写,我们掌握了一些景物描写的方法,在以后的作文当中呢大家可以运用:
1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描写景物,可以是景物描写更加细腻
2选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生动化、形象化。(点亮你的文章)3细心观察景物的特点,选用准确体现景物特点的动词、形容词。
文章的最后三节,连用了三个排比句,写出了春天什么样的特点?最后在赞春部分作者写出春天的新、美、力。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就像是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写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景。作者就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感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力量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第四篇:初一语文课文《春》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第五篇:18春初一语文期末试卷
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2018春期末考试
初一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小蕾深藏数点红。(2),长郊草色绿无涯。(3)无丝竹之乱耳。(4),寒光照铁衣。
(5)不畏浮云遮望眼。(6)此夜曲中闻折柳。
(7)陆游《游山西村》中抒写诗人对前途抱有希望,也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哲理的诗句是。
(8)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借助动作描写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怅惘无奈情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______。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
春天的荷兰花海简直就是郁金香的美丽海洋。瞧!一朵朵、一排排、一垄垄、一片片满是的。红的热情似火,白的洁白如雪,粉的柔媚若霞。两百多种近三万株郁金香在春风中竟相绽放、摇曳生姿,令人目不瑕接,让人美不胜收。游人们cháng()徉在花海.中,怎么也看不够,怎么也拍不够。黄昏时分,游人渐少,此时的花海别有一番静mì()和美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摇曳()cháng()徉 静mì().(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改为 改为(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分)
美不胜收:
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演绎了《明日歌》《将进酒》等观众耳濡目染的诗词。....B.语文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投机取巧、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C.漫步盐城水街,我们用相机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民俗风貌。....D.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迎考,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于网络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D.我原打算介绍李瑞向宋宇航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初一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6页 家探亲去了。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6、名著阅读。(7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在这部作品中,凡尔纳借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之口表达了对海洋的赞美和热爱:“我爱大海!大海就是一切!” B、《骆驼祥子》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C、《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来到北平后,卖掉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买了第一辆车。D、《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在过生日那天收的礼很多,又知道自己是外场人,不能在亲友面前出丑,他愿意愉快地把这一天过去。于是一整天他都非常的欢喜,他大模大样地承受着大家给他的祝福。
(2)下述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2分)A.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B.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C.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3)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3分)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A 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 A 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上面文段中“A”处的“她”的名字是
。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这个人的死对祥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综合性学习。(6分)
海盐中学七(3)班的同学正在举行“关注家乡发展,我为高铁点赞”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材料我来析】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十三五”期间,盐城境内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及快速铁路共约300公里。为了实现“高铁梦”,盐城市正在加快构筑纵贯南北、横贯东西、内联外通的“5+1”高速铁路网。今年1—4月,盐城铁路建设共投资8.66亿元,在建铁路已经接近200公里。盐通、盐徐、盐连高铁……各项工程项目均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实施中。
材料二:高铁时代的“盐城速度”助推我市在复兴之路上展现出新图景、新气象。沿初一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6页 线广大干部群众对征拆工作的支持确保了我市铁路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施工单位进场主动搬迁、主动让地的事例不胜枚举,各部门各单位开通的绿色通道方便了施工单位办理相关施工手续。
【活动二:喜讯我来传】盐城即将迎来高铁时代,你想将这一喜讯告诉家住上海的叔叔,你会怎么说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宣传我来做】为向社会各界宣传盐城“高铁”之事,请你写一则标语。(2分)
高铁助力盐城,______ 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7分)
桑茶坑①道中 【南宋】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注】①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
8、描述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9、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4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薄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薄: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香远益清()②不蔓不枝()..③亭亭孤绝()④斯独茂于苍翠()...
11、用“/”标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朗读停顿。(断一处)(2分)
初一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6页 松
之
生
也
于
岩
之
侧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流俗不顾,匠人未识。
13、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这两篇文章分别借助于“莲”和“松”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题。(14分)
说朋友之道
冯英子
“朋友”这个名称,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是古已有之的,古代的“五伦”中间,就有“朋友”这一伦。据后汉的郑玄说:“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看来朋与友之间,还有一点儿区别。不过时移世迁,现在我们讲的朋友,大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已经有些“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味道了。
交朋友要讲一个“信”字。《论语》讲到“吾日三省吾身”时,第二条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个“信”,就是诚实、不欺之解。朋友能成为诤友,就要能诚实、不欺,知无不言,言无不直。因为诤者,争也。能够在朋友面前以言相争,争出一个是非,希望朋友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始称得上诤友。
可是要所有的朋友诚实、不欺,也非易事。因为人的地位不断变化,友谊也常常随之升降。刘邦在泅水做亭长的时候,当然同萧何、樊哙之流很有一点儿友谊,但一旦身登九五,他还是相信叔孙通的办法,要大讲“君臣之义”了。陈余、张耳,落魄时患难与共,休戚相关,总算够得上朋友了吧。但后来却变成你死我活的对头冤家。一面信誓旦旦,一面翻脸不认人,“当面输心背面笑,翻手为云覆手雨”,你得意时锦上添花,你倒霉时落井下石,渐渐变成了后来的朋友之道。无怪乎《今古奇观》中描写的那位楚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老早就有“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之叹了。有人讲了一句“贫贱之交不可忘”,史家就大书特书,好像从沙子中淘出了黄金一样,也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我以为倘要真正“信于朋友”,使朋友成为诤友,第一条是大家要有点儿雅量。“闻过则喜”,这样的要求不免太高了一点儿,但闻过则思,不勃然变色,过后算账,这是应当做得到的。尽管朋友们的直言有的偏激,有的片面,是否也想一想他们善良的出发点呢?李逵砍倒了忠义堂前那面“替天行道”的杏黄旗,由于听了不正确的情况,当然是错误的。但原其心迹,他倒是真正维护梁山泊的正义事业的。“梁山泊里无奸佞,忠义堂前有诤臣;留得李逵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水浒》作者的这首诗,很有一点儿道理。
喜鹊容易讨人欢喜,因为它带来的据说都是喜讯;乌鸦总是使人讨厌,因为它哇哇叫得刺耳。其实一个人陶醉于自己的盖世功业之时,听几声乌鸦叫,也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不无裨益。倘若查查历史,有些伟大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失败于他踌躇满志、忘乎所以的时候? 当然,一个朋友能否成为诤友,还有他另外的一面,也就是自己有没有勇气。祸从口出,好像已是我们历史的传统。宋末的蒋捷和清代的顾贞观,他们各写过一阙《贺新郎》,初一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6页 一个劝人“节饮食,慎言语”。一个劝人“辞赋从今须少作”。他们这两位先生,一在南宋亡之后,一在清严酷的文字狱时,噤若寒蝉,自可想见。不过今天仍然如此,岂不弄错了时代?我们今天要广开言路,人人献策,倘讲朋友之道,那么人人应当以诤友自任,诚实不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我们当然不讲封建道德规范,不讲资本主义那一套,我们应当讲我们的朋友之道。但诚实、不欺这两条,恐怕仍然是重要的。
(选自《冯英子杂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删改。)
14.作者所说的“朋友之道”有哪些?(3分)
15.根据要求答题。(5分)
(1)第三段中加点的“这种情况”具体指什么?(2分)
(2)理解第五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其实一个人陶醉于自己的盖世功业之时,听几声乌鸦叫,也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不无裨益。
16.简要概述第四段的论证思路。(3分)
17.文章第六段为何要列举蒋捷和顾贞观的例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回 家 丁立梅
①父亲生日的这一天,我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②父亲有些意外,他根本没想到我能记着他的生日。他高兴得手足无措,在家门口转来转去,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挥手去赶来凑热闹的鸡。我把买给他的礼物——一件外套拿出来,让他穿上试试,他不好意思起来,装作不在意地说:“不就是个闲生日嘛,买什么衣裳。”
③我说:“爸,闲生日也要过,以后每年我都会给你过。”心下却黯然,父亲都72岁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
④父亲却满足得“呵呵”笑起来。我看到他浑浊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闪现,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万顷波澜。我和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他在外面大着嗓门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的二丫头特地请假回来给我过生日。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
⑤母亲不屑,说:“你爸就爱吹牛。”母亲的脸上,却堆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⑥饭桌上,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多了,他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
⑦我笑看可爱的老父亲,心里惭愧,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好在还有当下的日子,我可以弥补。
⑧出门去,微风轻拂。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初一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6页 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⑨我去田间转悠。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时的光阴。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掰过玉米,拾过棉花。我熟悉很多植物:车前子、牛耳朵、婆婆丁、野蒿、黄花菜、苜蓿、葛蒲和苦艾。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很久。
⑩一个妇人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了。她头上花头巾的一角被风撩起,露出里面灰白的发来——竟是那么的老!记忆中,她辫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⑪我站定看她,她也看我,许久,她“哎呀”一声:“这不是梅吗?” ⑫我看着她笑,在心里找着话。说点什么好呢?我没找着。她大概也找不着要说的话,就从地里拔一棵白萝卜给我,说:“没有空心呢。”我接过,摘了路边的蚕豆叶子擦了擦,“咔嚓”咬了两口——小时候,我都是这么干的。我们一村的人,也都是这么干的。
⑬她呵呵笑起来,很开心的样子。“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⑭我赧颜,又有些伤感。我听说过她的两个儿子。一个远去云南,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一个常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地里的荠菜花开得星星点点,奔放灿烂是春天的事。麦苗儿却绿油油的,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把吃。
⑮望见麦田中的坟,这儿一座,那儿一座。那里住着我熟悉的村人。我祖父祖母的坟也在,隔着不远的距离,我在心里向他们致敬。
⑯有他们在,村庄便永远在。
18.文章第⑥段中,父亲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幸福体现在哪里?(4分)
19.面对父亲的高兴、欢喜,我为什么“黯然”、“惭愧”?(4分)
20.赏析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4分)
只有几只狗,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
21.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流露了“她”(妇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22.文章题目若改成“父亲的生日”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写作(60分)
23.生活之中,忙碌之余,我们总会有一些闲散的碎时光。阅读、运动、琴棋书画、音乐舞蹈、旅游、养宠物……这些碎时光,很惬意,很美妙,使我们的生活摇曳多姿,温润多彩。请以“美妙的碎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初一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