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精彩生本课堂(案例)
我的精彩生本课堂
我记得是在检测勾股定理知识出题时,课代表龚选靖同学给大家出了这题:某会展中心高5米,长13米,宽2米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每平方米18元,铺完楼道要多少钱?很多学生知道用勾股定理来解决,求出了楼道的水平长为12米,然后计算的答案就出现多种情况。全班只有胡家星和龚选靖两个同学满分。讲评试卷前一晚,我先让学生自己想好哪些是易错题,哪些是中等题,哪些是难题?你可以选择哪一种题来说。
第二天的讲评课上,易错题、中等题一下子被同学们抢着讲光了,只剩下这道题没有人认领,我又问一下,哪个高手出的题,来吧把它“宰”了与同学们分享。同学们把目光一下转到课代表龚选靖和数学高手胡家星那里并哈哈大笑。只见这两个同学毫不犹豫地走上讲台,胡家星手中还拿着一张小纸条朝大家挥一挥,说:“同学们魔术表演马上开始。请注意观看,注意倾听。”只见他把纸条一甩,马上出现一张带有折痕的长方形白纸,再把折痕整理一下,眼前出现了一个楼道台阶,龚选靖这时把一个直角摆在下面。空中的楼道台阶筑成了。接着龚选靖主讲解题的关键是:运用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仔细观察图形,不难发现,所有台阶的高度之和恰好是直角三角形的高度,所有台阶的宽度之和恰好是直角三角形的水平长度。
所以地毯的长度为12+5=17,宽度2米不变
地毯面积为: 17 ×2 = 34(平方米)
价钱为:34 ×18 = 612元
刚讲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给予两位魔术师激烈的掌声。
第二篇:生本课堂学生精彩语句
生本课堂学生精彩用语汇集
1、请同学们坐端正,用心听我发言。
2、我愿意把课文精彩部分给大家读一读。
4、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
5、某某同学,我想跟你比一比。
6、谢谢你帮我解答了这个疑问,以后我也要多读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是从读书过程中,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开展了它的意思。
9、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11、请你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12、前面的同学讲得很好,我的观点和他的很接近,或许我的发言更完整。
15、请你听我把话说完整,再来给我补充。
16、你很会思考,能够把课文和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我要向你学习。
17、刚才某某同学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18、同学们的看法各有不同,现在我想把大家的看法总结一下。
20、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他的想法与我非常相似,但还有一些不完整,就让我帮他补充一下吧!
22、他的发言真是令我茅塞顿开,我一下又有了新的想法,就让我和同学们分享我的想法吧。
24、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你有勇气发言,希望你继续努力。
25、“所谓,学问、学问、勤学好问”。我想请教一下同学们一个问题。
26、谢谢你给我的帮助,我听明白了。
27、我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说明白没有,如果我表达的不清楚,你可以再问。
28、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声,还读出了情。
29、努力改正缺点,你可是个很出色的人。
30、说错了没关系,我会帮助你。
31、请你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要说重复的内容。
32、请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小组的想法。
33、这节课你很棒,说得非常好就像陆九渊说的那样“学而疑之,疑而问之,我问而知之”,我要向你学习。
34、自信可以让我们走向成功,请大胆说出你的想法吧!
35、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大胆地交流,敞开你的心扉做一个爱发言的。
36、老师,你每次先锋组都是他们组,这次能不能给别的组一次机会呢?
37、思想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请你用心思考好吗?
38、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求人不如求己”,如果你们小组也出现了争议,不妨可以查查书,书中没有,小组也解决不了,再请求大家的帮助,这样不是更好吗?
39、这位同学朗读得抑扬顿挫,有时如高山流水,有时平静如西湖,我在他的朗读中,仿佛身临其境,细细的领略了其中的美。
40、你读得太美了,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1、某某同学的朗读很有感情,我被他的朗读感动了。
42、你们组汇报得真棒!我们组也要向你们组学习,但希望你们组不要骄傲,俗话说: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44、这是我们小组共同研究的结果。
45、你的建议很好,我虚心接受。
47、不知道我的解释是否令你满意,大家如果对我的解释有疑议,请及时提出,让我们共同讨论。
49、关于这个问题,我查到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第三篇:我的生本课堂
我与“生本课堂”
文章摘录:
几个月的生本课堂改革,其实还只是处在起步的阶段。就我的自身实践,从班级小组建设和导学案的设计两方面谈谈自己参与生本课堂改革的过程,虽然农村小学孩子视野狭窄,知识面不宽,获取课堂外知识几乎没有渠道,生本课堂达不到我们理想中的高效,但是孩子也有了很多进步,比如他们学会了合作和互助,前置性学习主动参与,对文字的理解思路比以前清晰,组织语言的能力有所提高。所以,我坚信生本课堂,我会一直努力地走下去。关键词:生本 农村 小组 导学案
今年二月份,我有幸作为学校的一名代表,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召开的生本课堂改革动员会,聆听了区教研室领导和教科局领导的讲话,特别是李川老师的《广安区中小学课堂现状及课改思路》,让我认清了当前我们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明确了生本课堂改革的势在必行以及作为一名中年教师肩上的担子与责任。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花了3元多从当当网买来了郭思乐教授的《谛听教育的春天》的电子版,首先我便被扉页上的富有诗意的话吸引了----“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他们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是哦,教育的春天何时来临?只要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让他们自由地呼吸,还给他们成长的空间,让他们的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教育才会呈现出五彩缤纷和欣欣向荣的春天般的美景。
回想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我们 每天都在认真的编写教案,批改作业,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我们总是在课堂上夸奖某某孩子听话,乖巧,不淘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我们往往批评那么一个或两个孩子,说他们总在捣蛋,今天扯女孩子的头发,昨天把黑板戳了一个洞……我们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定好的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我们的课堂也从来都是在我们自己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往前走,编写的教案甚至连孩子的回答都会规范在我们的预料之内,连体会感悟都告诉孩子怎么说怎么写…..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育,它不是百花齐放的春天,更不是杂草丛生的秋天,教育,它成了教育者设计的蓝图,一笔一画,画出的是没有灵魂没有灵气的没有生命的物体。想到这里,心底里突然泛出一阵悲哀和难过,我们还是合格的教育者吗?
真的很庆幸,我比其他的同仁更早地接触了生本课堂的理念,我也一定比他们更早地走进生本课堂。于是,我在网上搜索更多的有关生本课堂的一篇篇理论文章,我仔细地研读,从四个突出三个转变到生本课堂的流程,我一边读一边记录一边思考,我自己的语文课堂该如何来实现四个突出三个转变呢?
几天之后,我开始了我的生本课堂改革的第一步-----学习小组的建设。本班共68人,考虑到其他科任老师对生本课堂还没有了解也暂时不会实施生本课堂,我不改变原来的坐法,组成四人一个小组,前后两桌一组,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男女相对搭配,爱发言的和相对胆小的搭配,每组一个成绩优异的和一个学困生,两个中等成绩搭配,成绩优异者或管理能力强的担任小组长,他的旁边就安排一名学困生,无论是学习讨论还是纪律方面可以及时监管。但是这样搭配下来,问题就出来了,本班孩子成绩好的个子相对矮小,而高个子大多成绩一般或差点,还有成绩好的眼睛也近视,他们的座位也比较靠前(我一直催孩子的家长带孩子检查视力,可是他们的父母都大多不在家,爷爷奶奶总不愿意孩子佩戴眼镜,使得好些个孩子的视力越来越差了,我也为他们着急啊!)所以,至今班上的小组建设也差强人意,后面几个高个子组实力相对较弱,所以我平时关注的时间也相对较多一些。小组建设,不仅仅是组员的搭配,还有小组长的培训和小组文化建设,小组长的培训我采取的是先培训大组长,班上共四个大组,大组长一般都是由能力强的孩子担任,我先给他们讲清生本课堂改革中他们需要干些什么工作,如何督促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该如何协调组员之间的合作以及讨论时发言的顺序和相互的补充指点等等,然后由他们去培训小组长,小组长实在有困难的,我再出面培训,甚至带着小组长适应几周的工作后才放手。至于小组文化建设,我也采用了网上同仁的做法,每个小组一个名称和口号,由他们先自己拟定然后我再和他们一起斟酌,孩子们非常踊跃,名称也取得很有意思,如“天马组“----口号是”天马行空,任我翱翔!“”妙思组“----口号是”我的思想我做主。“还有”悟空组“”慧星组“,还有揉合小组孩子名字的小组名称----”晨星组“”振华组“”翔宇组“等等,真的是百花齐放,妙趣横生呢。然后就是导学案的编写,每上一堂新课,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备课,把每一个环节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回答都备得有条不紊了。我先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通读一遍,然后找出他们在写作手法上和表达情感上的共同点,然后再制定一个适合本班孩子学习的一个方法,再针对每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编写导学案。我编写的导学案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主预习,包括识记生字词和通读课文以及对课文内容的基本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质疑,生字词着重在容易错的字音和字形上,词语重在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可以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者是拟小标题或者是给老师拟好的小标题进行排序等等,关于质疑的问题,能在小组解决的就不再在全班解决。这部分作业要求自己独立完成,由小组检测修订后综合评价并给予等级评定,等级分为“优、良、一般“,正确率高字迹工整的就是”优“,错较少的就是”良“,错得较多的为”一般“。因为我设计的这部分题目难度一般不高,绝大多数孩子能完成,所以每次评价后很多孩子都能得到”优“,即使学困生他们也能得到”一般“的评价,有时甚至能得到”良“,所以明显地能感觉到他们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和积极性的提升。导学案的第二部分为小组合作探究,这部分一般三到四个问题,设计的问题都是围绕课文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有时也会针对孩子的质疑临时修改问题,)有问题讨论也有重点语句的赏析。这一部分对于农村小学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一是他们平时的阅读量不大,对于文章的理解往往不深刻,无法深层次的挖掘文本的内涵,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显得肤浅粗糙,还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心中所想未必就是口里所说。所以,这个时候,我这个”导演“就不能完全闲下来了,我会时时提示他们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如何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哪怕从嘴里蹦出的一个好词,我都不时地加以好评和鼓励,虽然至今的课堂,我还听不到他们的滔滔不绝,我还看不到他们的精彩辩论,但是我也很欣喜地看到了他们身上的进步----很多孩子敢于大胆地举手了,很多孩子学会了合作和互助,很多孩子敢于质疑了,很多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了……进步,已经在悄悄地走进我们的课堂;变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春天,总会在我们的期盼中悄然来临。导学案的第三部分是综合检测,最后检测孩子通过学习到底掌握了多少,达到教学目标没有,这部分也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和小组长一起检测评价,最后由小组同学合作修改,这样既检测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时间的安排也很灵活,可以是下课时间也可以是午休时间,自由安排。当然在开始阶段,总有个别小组不能按规定完成,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老师的监督和引导的,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多花费一些精力和时间,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宽容,老师的认可和赏识,小组长的成长和磨练,会带领小组进步的。
实施生本课堂改革,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且行且思,还很肤浅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但是我不会放弃也从没后悔过,因为我坚信,只要坚持只要愿意总结,生本课堂改革的路会越走越宽,我们的孩子也会越走越快乐越自信。只要孩子是快乐地学习着收获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第四篇: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善待学生的差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实践证明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教育专家顾泠沅曾说过:“只有学生愿意学、学得起劲,这才是课堂最大的增值点”。一.“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内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进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是确保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和重点内容。用充满活力的简单方式取代严苛繁杂的课堂设计,把追求短期指标的课堂转变为“追求人的发展”的课堂,把控制生命的教学坚决地转变为“激扬生命”的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的生命课堂、生活课堂、生成课堂、自主实践,主动预习、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合作、主动延伸的课堂。(一)生本课堂首先应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二)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超越教材,积极审视、科学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预设内容+生成资源”,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三)生本课堂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眼中有学生”,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共振共鸣,实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四大关注点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以激扬生命的方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在每一个45分里落实低负高效。(一)关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学生积累知识的量,更要看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多少知识是通过自己探究建构的。因而学生有无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课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教师是否关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①学生参与的方式:个别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实质性的思考表达、讨论与交流。②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包括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人次等;③参与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维能力的开发程度及情感态度的提升效果。(二)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本课堂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位置,要善于创设探究情景,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主生成,规律让学生自主归纳,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评课时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在一节课中,教师提出了多少个开放性问题?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是否有意识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有多少?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有多少?学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多少人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新意和灵活性?(三)关注让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过程,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是不是“生本课堂”,教师能否使课堂保持有效和深层互动是一条重要指标。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是教师拥有“言语霸权”还是“民主协商”?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是“示范模仿、讲解接受”还是“自主探究、参与体验”?是教师的“包办代替”还是学生的“自主建构”?是仅重视“知识结果”还是“过程与结果”并重?(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本课堂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落实;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能否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条件。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①教师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情景的程度:教师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课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是否善于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是否善于体察学生的变化,恰当调控教学;是否善待、宽容和欣赏学生。②
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否保持内在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三.我校“生本课堂”理论下特色化、校本化的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模式尝试与探索: “生本课堂”理论是支撑新课堂的灵魂,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学情不同,方法不同,用“生本课堂“的特色化、校本化去解决“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我校自2012年结合昆铜中学、北蝉中学、干览中学的教学模式,开始尝试用“生本课堂”的理念在七、八年级进行教学模式探索: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班级展示,教师少教甚至不教,让学生主动学习,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法。
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法(注:参考其他学校实行的有效教学模式,并结合我校特点进行合理整合)分为先学后教--再学后比--整理检测--预引对接四个主要环节;七步教学操作环节如下:
1、自主学习(先学),2、课堂探讨(后教);
3、合作探究(再学),4、展示评比(后比);
5、学习整理即课堂小结(整理),6、当堂检测(检测);
7、预引对接(预引)。(注:前5个环节在前期实施过程中作为考查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必须具备的项目,后两个环节允许教师根据教学进程与时间合理安排。)四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及要求见下表
2011年以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校本学习为契机,在七年级对数学、科学两门理科进行师生共用“导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试点:结合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个人主备先行,组内集体研讨、优化教学案,教学后反思并进行第二次备课;于新课前一天印发给学生,由学生根据导学稿提供的预习流程自学,完成旧知回顾与新知探索(以填空形式出现),理顺知识结构体系;教师批阅导学稿(可集体批阅也可抽样进行),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便于教师在课堂上集中精力与教学时间重点突破。
“导学稿”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中上生能及时完成,对这些学生学习方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多数中下生显然缺少必要的影响与促进,这些学生较少完成,有的只是当作任务,在未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导学稿中新知的填空,导致预习质量低下,教师第二天的批阅无法从各层次学生预习情况中找出共性问题,也就无法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同时由于只是两门理科进行“导学稿”的教学尝试,学生的作业量相对实施前略有增加,这也是导致学生不认真对待每天必须完成的预习工作的一个原因,而各班级同一学科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性,一年试行效果不理想,对其他学科其他年级的任课教师没有一定的观念影响,“导学稿”教学模式整体推进有一定困难,但从另一方面也为我校尝试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法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借鉴经验,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方面的。鉴于导学稿教学法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缺少学生自主参与性,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少等多方面问题,而我校学生厌学情绪居高不下,各年级段各学科成绩在我区各初中学校排名中多居八、九位,个别学科成绩略有下滑,“优生不优,后进生增多、中间生减少,整体成绩呈前低中平尾翘”,陷于农村初中“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尴尬局面。为了全面提升我校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吸收我东乡片两所小规模农村学生实施的小班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效经验,以学生学习合作小组建设和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抓手,在七、八年级尝试“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实施多年并逐步凸显教育价值的协商教育,从德育和教学两方面同时推进。
经过三、四两月不到的推门听课,大部分教师已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正悄悄发生转变,这一教学模式也逐步被多数学生接受,从随机调查看,课堂学习小组中编号为“2”、“3”、“4”的学生影响较大,“2”认为以前自己学习中遇到问题,没人给予帮助,现在能很快在组内得到解决,因为教师明确规定“4”或“5”有义务帮助自己;“3”认为以前课堂学习中自己容易走神,听课不专心,现在组内同学会提醒自己认真听讲;“4”觉得自己在组内合作中获得进步的同时,通过帮助别人也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对自己学习信心有很大帮助与提升,各层学生“动起来”的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践中我们确实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虽然我们的课堂学生看上去是“动”起来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动的多,“神”动的少,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课堂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摆脱短期指标的影响,仅仅满足于课堂形式的转变,为了知识点和分数的问题,特别是把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课堂后,并没有让学生在“根本处”真正自主,仅仅用一些固定的书面安排去束缚学生的问题,导致我们各备课组研讨形成的详尽的导学案与似乎“热闹”的小组讨论,“精彩”的班级展示都只是载体和形式上的东西,教学进度的影响促使教师走回头路的意识随着教学模式的推进越来越多,个别教师习惯性与学生争抢课堂主权,“复辟”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四.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环七步教学模式实践中的问题及反思与进一步的设想
(一)从七八年级各学科教师的交流中,多数教师认为“不是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型、所有的班级、所有的学生适用现推行的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模式”。从随堂听课与教师课堂观察,部分班级中的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缺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对该教学模式的兴趣仅能持续前几天,小组集体意识淡薄,小组合作讨论不愿参与,总把自己当作旁观者,个别学科45分钟内不愿主动回答一个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八年级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八年级教师普遍认同“在八下学期快结束时才尝试这一教法,从让学生适应并接受这一教法的时间上来说,有种一再“亡羊”后才考虑“补牢”的味道,现采用的小组激励机制对这些多次经历学习上失败,父母和自己都已麻木、放弃的后进生来说,已没有多大的触动,我课题组曾找过部分学生交流,部分后进生对自己能否加分,能否为小组加分,能否通过自己努力与小组一起成长,成为某个比赛项目优胜之星,他们多流露出“无所谓”;同时这些后进生正成为他们所在组在各科课堂教学各项目比赛垫底的主要原因,小组成员逐步丧失对他们帮助共同提高的意愿,而其他组多不愿接纳,就算碍于教师面子勉强接受,过不了几天仍会因这些学生课堂上不良、无用表现在其他组成员一致要求下被“退货”。如何转变这部分后进生仍成为教师深化、推行教学改革最头疼的问题。
(二)如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导学稿,如何发挥导学稿的有效指导价值仍是教师关注并无法解决的问题
1.有教师提出:新课中部分重点、难点,特别是一些知识的细节内容,学生不可能通过预习解决,有的连组长都出现理解上的错误(从课前导学稿的批阅中多有发现),而部分知识的错误理解对学生学习新知又容易“先入为主”,对课堂教师的讲解修正造成一定阻碍。
2.一般导学稿中都明确指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学生在预习时多不去阅读,让自己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前或知识整理环节让通过集体阅读或讲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而对于导学稿中教师出示的书中例题,学生多采用简单抄袭解答过程,并没有真正理解,展示环节只是书上过程的简单搬用,如果教师缺少进一步对解答过程的提问,学生理解上的问题教师确实一时无法发现。在八年级数学导学稿中,曾采用以书中例题类似的变式题作为例题,要求学生在书中例题理解的基础上类似解答,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与变通能力,以变式题组训练学生的思维。而在八年级科学中,有教师提出在预习环节必须完成两个任务:①是导学稿中的“自主学习”内容必须完成,对学生预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教师可提前给予指导;②课堂中的探究内容(导学稿中出示)要求学生先看过、了解过,初步数学探究内容与问题;但从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再发现,多数学生没有按教师一再强调的操作方式进行,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合上书参与思考时多无从下手。教师最担心的是:对多数学生来说,预习仅成为流于形式上的教学环节,没有多少实际的教学价值。
(三)在让学生对先学内容与再学内容进行展示的环节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让实践中的教师彷徨、忧虑而有些无所适从
1.口头表述的学生表达声音不够响亮,不规范,有些问题组内虽经过集体讨论,但表述的同学未真正理解,表述过程仍有多个问题,教师不得不随时通过当堂指导提醒表述的同学注意表述方式才有所改观。
2.其他组学生在展示或表述时,其他组学生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未认真倾听或观察板演过程,或做导学稿下面环节的练习、或做作业,有的甚至表面上讨论问题趁机聊天说笑;整个课堂似乎学生“积极参与”,但真正“有效参与”的很少。
3.为加分环节的公平性,让更多小组都有机会参与展示,教师不得不安排较多教学时间进行展示、点评,有些一题多解,学生为本组能多获得分值,提出自己的解法,有时因为没有认真倾听或组内交流不充分,解答思路断断续续,需要本组同学相互补充完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进度有序展开,以前一节课通过师生互动教学能完成的教学内容被拖成一课时仅完成一半多,应该说进度问题是教师最纠结,也是教师想走回头路的重要原因。有心的教师曾采用根据学习内容预先把问题或活动分配到各组,由组内商议并指定由谁完成展示,少用抢答方式,减少展示时间,推进教学流程。
4.生本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而在对“合作学习任务”(探究有价值意义的内容)进行组内讨论环节中,讨论多停留在表面,有的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小组为了获得发言的机会,对所学的内容不求甚解,没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当教师举出反例时就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学习问题没有更深入的发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小组合作效率确实不高。
5.现推行的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有一定负面影响,学生的单词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缺乏一定的语境,教学环节未能环环相扣,对学生阅读、口语能力的提升带来相当困难。(四)教师的担心
若把课堂较多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通过组内合作的方式学习新知,容易造成在交流展示时学生只关心问题的答案,而缺少对知识来龙去脉的深入理解,缺少对知识与例习题的变式、拓展延伸;就连优等生对学科中难度以上的问题思考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分析,若教师对新知识讲解分析过少,课堂容量大量减少,是否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优等生的思维的培养会成为另一无法避免的问题,这一点从北蝉、干览两所中学的教师交流中得到验证。而我校必须尽快解决的“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目标又如何得以实现?优等生的进一步缺少是否会影响我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与优生的流失?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一时也无法有效解决。而从各组优等生的交流中可知,多数优等生对自己在课堂上担负的帮教任务不喜欢、不愿花精力去做,这从另一方面导致小组合作多停留在表面。(五)小组座位安排带来的弊端
小组座位的安排与加分竞赛机制对部分学生缺少诱惑,在某一方面却为这些学生抄袭作业提供便利,部分学生抄袭作业现象重复发生,而部分组长为避免本组“1”、“2”学生因旧有不良学习习惯常忘做作业或不做作业导致本组被扣分,往往默许甚至提供抄袭作业的便利,而这些学生还理直气壮解释为“组长给予指导”。组长的职责与各小组的监督机制仍有待今后教学模式深化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与完善。另一方面,教室内座位的安排也让我们教师很纠结:八年级各班人数多为32~36人,无法以每组4人或5人安排,6人组(5人组、6人组座位编排如图所示)多常见于现行座位安排中,于是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6人组)不得不面临背对或侧对黑板听讲的局面。一段时间后,教师麻烦于集体讲解或展示点评时一再提醒“请看黑板”,学生麻烦于一堂45分钟课堂内必须多次转身或转头看黑板,有的时间一长出现颈部酸麻现象或不注意听讲;而各段3、4、5班级教室面积小,座位安排空隙少,教师巡视不方便,却让学生讲空话更方便。(六)在“合作学习展示”环节中,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的评价缺乏策略
1.没有对学生提出的与之不同或与之相近的答案给予肯定,接受那些意料之外但却言之有理的答案;直接否定了学生的错误的观点,没有让学生说明其中的理由。有时也没有问一些补充性的问题:你为什么那么想等等。
2.教师往往急于呈现自己的观点,没有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进行,在什么情况下介入没有把握好,没有给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学习留出足够多的空间,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⑶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课堂教学中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没有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无形中又走回旧途,又在牵着学生走,最终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部分感悟与反思
1.生本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功夫在课下,精彩在课上”,老师的角色就是如何组织学生精彩展示,如何给小组活动搭建平台。
2.突出学生主体不等于放任学生自己学,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应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应助之;学生力所不能及的,教师应为之。其实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绝大多数是取决于主导的催化能力的高低,那种淡化或否定课堂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恰恰是“主导作用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有效发挥,教师可以根据课型、课标、学情积极探索“讲”与 “学”的“黄金分割点”,而不是每节课过多地纠缠在时间的多与少,更不应用时间占用的多少来衡量课堂45分钟效益!3.反思为本,优化“生本课堂“:“名师==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研究表明教师的经验源于时间的积累。⑴生本课堂应具有什么的形态,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有何区别,如何去建构,哪些理论可指导生本课堂的建构,生本教育应具备什么样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等,我们只能从阅读学习和案例分析中寻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习来引领导航生本课堂。⑵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当作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让学习研究成为习惯、反思交流变成常规;要学会在言谈和行动中思考生本教育,以三尺讲台为舞台,努力探索、不断实践、优化完善生本课堂,从而建构出不同学科和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新形态;学会在撰写与生本课堂有关的教育叙事、案例和课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课堂,学会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
4.郭思乐教授说过:“比起学生能做的事情来,我们需做和可做的并不多”。新课堂的成功,需要我们把“核心性”的学习交还给学生,而面对学生的学习,我们要有“静待花开”的心态,即“读和做、缓说破”,“先成长、后成绩”,“素质好、何愁考”,在痛定思痛后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为使教学改革继续深入推行,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把教学模式的探索引向课题化发展,决定成立白泉初级中学课堂改革研究小组:(一)研究小组办公室:
第五篇:生本课堂
什么是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
生本课堂的特点
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其次是生本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呢?要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智慧上的挑战,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三是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最后生本课堂善待了学生差异。正是因为学生学业的参差不齐、兴趣爱好有别、个性价值多元,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色彩斑斓,纷繁复杂。若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每个同学都会被过早地贴上好中差的标签。但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学生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形成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怎样逐步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1、学习为先,导航“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应具有什么的形态,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有何区别,如何去建构,哪些理论可指导生本课堂的建构,生本教育应具备什么样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一系列问题时只能从阅读学习和案例分析中寻找到答案。我们要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当作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让学习研究成为习惯、反思交流变成常规。“养其根侍其实,加其膏希其光”,唯有阅读学习才能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才能充盈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通过阅读学习来引领导航生本课堂。
2、实践为基,践行“生本课堂”
教育理念只有根植于课堂实践的这片土壤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唯有教学实践才能检验生本理念是否内化、生本课堂是否构建、生本发展性评价是否建立。每位教师要以三尺讲台为舞台,努力探索、不断实践、优化完善生本课堂,从而建构出不同学科和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新形态;同时学校要“五课并举”即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研组长的研究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和达标课、教研组内的公开课,为教师搭建践行生本课堂的平台,力促生本课堂的建构。
3、反思为本,优化“生本课堂”
名师==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研究表明教师的经验源于时间的积累,一般在10--15年可成为一个富有经验的教师,但大部分不能超越经验型教师而成为名师和研究型教师,其原因是缺乏反思。“吾每日三省吾身”。每位教师要学会在言谈和行动中思考生本教育,学会在撰写与生本课堂有关的教育叙事、案例和课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课堂,学会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
发展性评价指标
“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指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学生积累知识的量,更要看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多少知识是通过自己探究建构的。因而学生有无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课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参与的方式:个别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实质性的思考、表达、讨论与交流。2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包括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人次等;3参与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维能力的开发程度及情感态度的提升效果。
2、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本课堂”应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台,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主生成,规律让学生自主归纳,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教师是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节课中,教师提出了多少个开放性问题?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是否有意识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有多少?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有多少?学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多少人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新意和灵活性?
3、是否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过程,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是不是“生本课堂”,教师能否使课堂保持有效和深层互动是一条重要指标。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是教师拥有“言语霸权”还是“民主协商”?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是“示范模仿、讲解接受”还是“自主探究、参与体验”?是教师的“包办代替”还是学生的“自主建构”?是仅重视“知识结果”还是“过程与结果”并重?
4、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本课堂”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分层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以过
程和方法为核心,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不断的成功和进步之上,因此教师能否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条件。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1教师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情景的程度:教师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课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是否善于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是否善于体察学生的变化,恰当调控教学;是否善待、宽容和欣赏学生。2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否保持内在的学习兴趣和需要。“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指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学生积累知识的量,更要看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多少知识是通过自己探究建构的。因而学生有无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课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参与的方式:个别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实质性的思考、表达、讨论与交流。2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包括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人次等;3参与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维能力的开发程度及情感态度的提升效果。
2、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本课堂”应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台,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主生成,规律让学生自主归纳,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教师是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节课中,教师提出了多少个开放性问题?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是否有意识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有多少?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有多少?学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多少人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新意和灵活性?
3、是否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过程,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是不是“生本课堂”,教师能否使课堂保持有效和深层互动是一条重要指标。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是教师拥有“言语霸权”还是“民主协商”?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是“示范模仿、讲解接受”还是“自主探究、参与体验”?是教师的“包办代替”还是学生的“自主建构”?是仅重视“知识结果”还是“过程与结果”并重?
4、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本课堂”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分层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不断的成功和进步之上,因此教师能否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条件。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1教师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情景的程度:教师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课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是否善于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是否善于体察学生的变化,恰当调控教学;是否善待、宽容和欣赏学生。2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否保持内在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生本课堂发展历程
中小学个性化教育[生本课程]是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十二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小学个性化教育“生本课堂”行动研究总课题组的科研课题。[生本课程]的“生本课堂”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早在2003年,[生本课程]科研小组就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开展了教育教学研究。在近10年时间里,科研组在全国各地不同区域的30多座城市开展了教学实验,近万名小学生参加了“生本课堂”的学习和训练,近千名一线教师参加了教学技能培训或进行了理论学习。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生本课程]专家和一线科研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总结提炼出[生本课程]的“7·3黄金法则、6大系统板块和5大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生本课程]导学理论和“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2011年3月,项目正式立项国家“十二五”课题。课题开题后,总课题开始有计划的在全国各地发展实验校区,目前北京总部导学馆已经为推进中国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做出革命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