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牛津英语2A自评课
2A Story评课
本节课的主题是“A story”,新授句型There is , There are 并要求学生能利用这些句型进行交流操练。整节课教师很好地贯彻了英语教学提倡的交际性原则,并且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下面我谈一下对这节课的看法,首先谈一下这节课中的亮点:
教师的教学热情很高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通过师生间相互作用和同学间的相互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心理状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优化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课堂人际关系的主要方面。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对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袁老师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就很好体现了这点,她与学生打招呼的方式以及语气非常热情,把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一下子就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了,形成了个良好的开端。而且这种热情教师能带入每个教学环节,使得课堂的气氛变的较为轻松。导入部分新颖自然,易让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起着“引子”的作用。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可以抓住学生、控制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本课袁老师没有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出新句型,而是用了一个短小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听,学生听上一两遍就能会说几句。之后学生利用There is , There are看图操练句型,在一位学生说出该句型后,教师马上用比较夸张的语气说出How nice!在之后的操练句型中,教师并没有采用单一的同桌操练的形式,而是分组学生互相讲故事,把整个故事讲完整。袁老师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如让学生扮演角色,带着头饰进入情景,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练习巩固的时候,袁老师用情景图片,让学生进行操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最后老师用了一张图片让学生看图填充,完成句子,对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有点难度,但是在袁老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达到了教学目的,效果很好。
需探讨的地方: 在教学新单词table, floor时,可以举例让学生理解单词的意思,或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重点拼读新授的单词。
第二篇:小学牛津英语4A unit4 评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今天我有幸听到了冯老师的英语课,内容是4A第四单元的A部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关注高年级语篇教学,而对中年级语篇教学却存在着很多的困惑,不知道该怎么教,听了这节课收获真的很多。首先在课前的备课和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了课是怎么备的,上课就是怎么上的,教案里的提问是怎么写的,课堂上就是怎么问的。课堂生成的问题也基本在预设之中,课堂上没有随意的废话。下面,我从教案设计、课堂实践、学生反馈、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来评一评这堂课。
一、教学设计:脉络清晰、内容紧密。
教案分了五个版块:版块一,出示课题,朗读课题,介绍课文所需单词。版块二,学习单词的复数变化。版块三,学习句型Do you like...? I like...版块四,看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巩固句型。指读、评价、齐读。版块五,多种操练形式。
二、课堂实践:分析到位、朗读扎实。
在版块一的教学中,多种形式介绍课文所需单词:puppet, puzzle, doll, car, bike, kite, like, English。冯老师开始创设了一种开放的、平等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因而较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她由Guess游戏引入新单词的教学,通过puzzle(拼图)把本课的几个新单词串联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猜的过程中兴奋起来,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又自然地引入新句型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紧扣这个句型进行拓展练习,词、句、对话的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新授内容。冯老师则是
通过学生学过的单词引出句型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的学习,再由句型引出本课的新单词,在句型中学习了生词,又复习巩固了新句型,做到了词不离句。
三、学生反馈:思维活跃、参与主动。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检测”和“反馈”作用,要根据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并将问题情境转化为活动情境。冯老师的课文教学层层递进,通过看动画初步感知,再自读完成相应的习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能力。冯老师则据实际生活设计了“调查同学喜欢的东西”这一调查表,把生活化的场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冯老师关注生活资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语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这一个班的学生平时训练有素,学生思维活跃,举手的同学较多,频率较高,在老师的启发和调动下更是场面热烈。
四、教学效果:双基训练、落到实处。
一堂课,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口,笔)时间至少要占三分之二。每堂课必须有明确的训练主项,充实的内容,紧凑的环节、有效的方法,要正确把握教学的三度(深度、广度和密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在这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冯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了guessing game、chant、以及最后的对话表演等活动,在活动中,积极有效地使用pair
work和group work,使活动有效的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在版块三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更是真正地读出了欢乐、幸福的感情,连在场的老师都被感染了。另外在写的方面,老师板书正确规范,写生写得也十分认真,如果时间宽裕再把学生的练笔用实物投影分析、评价一下,那效果肯定会更好!
五、进一步修改的建议
这节课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比较多,完成得也比较好。相对而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明显欠缺了,在各个环节的设计上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增加学生之间练习的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会更高,课堂气氛就有可能更活跃一些,也更加能够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三篇:牛津小学英语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到了赵玲老师执教的牛津小学英语3A的一堂公开课,受益匪浅。
赵玲老师执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英语,对英语非常感兴趣,但于此同时存在的是他们的基础还非常薄弱,还不会说很多的英语句子。这一节课上的是询问身体状况的日常用语。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会显得枯燥乏味,并略显简单。在本课中,赵老师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大胆实践,把重点放在互动交际的运用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赵老师的导入设计了不同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求知兴趣。课堂的一开始赵老师就请同学们主动向听课的老师们打招呼,然后请同学们向老师用简单的语句介绍自己。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生动有趣,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展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新知识的训练,形象而直观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英语教学以听、说、读为主的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快速地记忆单词,进入情景进行对话练习。
三、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内容
赵老师的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达到了英语教学口语化的目的。从熟悉的小动物都为它们起名字,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从生活需要出发,使英语知识生活化,口语化。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培养了学生说英语的意识,用英语的能力。
四.教态亲切,语言流利。
赵玲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英语口语流利,给学生创造了良好说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语音,体验英语语音。本课赵老师在教授句子的过程中认真而且有耐心,反复带读并且细化至每个单词,起了较好的示范作用,这点值得我学习。
总之,赵老师执教的这堂课以实际运用为出发点,在学中用,用中学,上得很成功。
第四篇:牛津小学英语3A-6B自评综合练习题
牛津小学英语3A-6B自评综合练习题1、3A---6B 四会单词的掌握情况()复习要点:请注意一些易混淆的单词和单词意思。在形容词或副词翻译时“…的地”
在方位介词翻译时“在…”
在名词性物主代词时“…的(东西)”
2、3A---6B四会句型的掌握情况()复习要点:请注意一些时态的正确运用。
四种时态的正确构成情态动词的正确运用3、3A---6B各单元的知识点的掌握()
4、各种练习,试卷的错题的整理,查漏补缺。()
第五篇:牛津英语阅读课评课常用语
牛津英语阅读课评课常用语
亮点:
1.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具体表现在:
1).通过提问的方式,用图片视频导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活了学生已有的图式,为阅读教学进一步的铺垫。
2).能设计多种题型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学生的实际。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利用已知信息构想和创设新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情感教学的渗透,及时的小结和反馈是另一个亮点。
2.本节课符合本学科的教学要求及阅读课型。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及开展教学。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激起学习兴趣,采取了分层教学,由浅入深,结构合理,面向全体学生并照顾差异,重难点突出,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踊跃回答问题。教学效果良好,目标达成。这节阅读课教学目标明确,能够根据学情来设计,切合学生实际。总体来说有:
1).课堂以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以及视频动画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阅读课型特征明显,并进行分层阅读,整节课的教学策略都是以任务型教学为主,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目的。
3).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有一些微技能的渗透,且不停提示学生解题技巧。4).注重学生的反馈(学生举手;利用不同颜色的字母卡)。
3.这一堂课是一堂实在,系统扎实,动静结合的英语课。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视频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视频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2.本堂课上,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的在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的交织在一起。
4.老师成功地给我们上了一节优秀的示范课.她的成功之处有下面几点: 1).整节课的教学流程非常的流畅,教学环节很紧凑.2).在warming-up 这个环节,老师首先是播放了一段视频<
5.教学设计的评价
本课大教学设计构思精巧,体现师生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大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的评价
1.新课的引入好。
教师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及让学生观看“Tom and Jerry”的视频片段引入新课文,衔接自然。
2.教学方法和手段分析
教师注重阅读技能的指导,通过分段阅读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巧,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教师注重细节,能及时纠正学生的朗诵发音错误。在教学的最后,教师渗透了德育教育,通过小组讨论“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6.本节符合阅读课型教学模式。整堂课以任务型教学方式展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从课堂预设到动态形成。优点如下:
1).从本课的整个环节来看,知识梯度由低到高,活动安排一环扣一环,环节紧凑步步深入,使人感觉思路清楚,便于学生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亲切,具有良好的教师形象和个性魅力,有感染力。
2)、新课导入新颖,紧扣新授内容,具有铺垫作用。老师采用的导入是一段动画视频,一来令整节课气氛轻松,二则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打下铺垫。3)、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7.本节阅读课设计合理,课型特征很明显。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由于教师能以图片和视频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通过看完视频回答问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归纳和组织能力。阅读过程中,注意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并及时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阅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读后,通常老师都会马上进入一个讨论话题,但老师敢于创新,穿插了一个听力练习,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觉得,这个环节值得我学习。同时,值得肯定的一点是,老师课前能很好地备学生,在设计阅读练习题目时,能有梯度和由浅入深。
8.本节阅读课教学目标突出,符合学生实际,整个课堂学生参与度较高,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紧凑,教学课件精心设计。我觉得本节课的亮点如下:
1)、导入部分引用一个“猫和老鼠”的卡通片视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个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教学;
2)、阅读题型设计层层深入,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加入阅读微技能渗透,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3)、能注重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技能,在读后设计了讨论环节,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9.本节课是一节阅读课,它符合阅读课课型特征,教学目标完整,教学环节清晰且过度自然,通过完成一定量的联系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练习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良好。其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是:
1).课堂通过一段视频引入很好,很快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节课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
B 学习环境。
2).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3).最后一个讨论环节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10.老师的课符合阅读课型,教学目标明确,各环节安排合理,容量恰当,以卡通人物引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能注意学生的反馈,实行分层教学;教学知识能由浅入深并能突出重难点,教师教态自然,课堂气氛活跃,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11.本节课为阅读课,课型设计符合阅读课的要求,也符合本校本班的学生特点。同时,它也符合新课程新标准的教学新理念。一节课下来,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练习内容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启发引导得当,学生学有所获,是一节实实在在的有效的公开课。具体表现在:
1).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视听结合,说写兼顾,容量较大,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知识传授方面,逐层深入,符合教学规律。3).提问面广,学生参与面大,师生配合。
4).最为亮点的是,教师能通过课文内容发掘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做到德育与教学同步。12.从本节课体现出老师:
1).课前认真准备,认真研读教材,能根据学生实际,重整教材,设计有关练习的内容与形式。
2).整节课架构完整。
3).有效组织课堂每个环节。4).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欲。
5).说话环节的话题与形式较好。6).作业的布置能体现出课堂的延伸。
13.老师上的这节课阅读课型明显,教学设计和目标切合学生实际,内容设计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设计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流畅。阅读前以卡通片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为阅读内容主题做了很好的铺垫。在阅读解答时,能够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的支持句子,学生从而养成比较好的阅读习惯。读后的讨论拓展部分让学生得到思想上的提升,是本节课的亮点。在课堂中,学生反馈积极,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能、技巧,效果良好。
14.老师这本节阅读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适当。优点:
1).上课时能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这一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2).课型特征明显,符合阅读课上课模式。
3).设计的问题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学生做完所有练习后能很好地了解篇课文的内容。
4).通过导入图片和视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很感兴趣。5).在教学过程中能渗透情感教学。15.老师的课有4个亮点:
1).很符合阅读课的课型,整个课堂结构很完整。
C 2).各环节衔接自然,练习的设计有梯度,适合各层次的学生。3).渗透阅读的微技能。
4).精心设计,插入卡通图片和影片。
16.首先感谢老师能在短时间内勇于承担本科组本学期的第一堂公开课,并且她在备课、制作课件过程中认真、严谨的态度非常值得我去学习。17.老师的课我认为有以下亮点: 1).以图片、视频引入新课,既起到“导”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设计符合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2).反馈形式多样(提问、举手、巡视、举牌),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3).善于追问,深化知识。
4).讲练结合,能及时调动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
18.综合各老师评课意见,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1).以直观的图片以及视频动画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生动,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课型特征明显,注重阅读任务设计层层深入,符合本班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阅读微技能的指导,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并及时做出教学调整,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3).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技能,在读后设计了讨论环节,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最后教师还能结合本课主题进行课外延伸,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建议:
1.练习时,题目设计的层次感不够强,题目设计的难度应有浅到深,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2.要加强对易错题的纠正分析,及时点拨。
3.导入部分可以先呈现问题,然后看视频,效果会更好。4.各个教学环节的检查和反馈,可否尽可能面广一些。5.阅读教学中,听力的环节是否有效,值得探讨!6.给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7.注意课堂指令的正确性。
1).本堂课中,老师在布置fill the blanks while listening时,未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导致学生操练时有难度。
2).教师的指示不是很清晰。其实这也是我们较多老师的一个毛病。我们说当我们老师有足够多的input(输入)的时候,学生才能有output(输入)。
8.视频引入时,教师应先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充分发挥视频的作用。9.最后一次阅读只播放一次录音,难度较大。
10.最后小组讨论的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提问不贴切.课文只是介绍“Tom
D and Jerry”的背景知识,并没有提到Jerry通过计谋逃脱Tom的追捕。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完全出于本身已对该剧的了解,与本课内容无关。
11.阅读过程中,加入听的环节,是否有必要?如果要,应如何处理?
12.每一环节的转接,老师给出的指令应清晰明确,让学生明确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13.如果时间允许,把学生讨论的结果即堂形成文字,然后老师马上点评,可能效果更好。14.引入部分的卡通角色图片可以放在讨论部分作为一个提示,课前直接由视频引入话题会更加明了;
15.在post-reading部分,让学生先听后做或先做后听或跟读会比较好,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
16.课前的引入环节中的图片可以放到讨论之前会更好。
17.某些题目的设计须谨慎,如在阅读的第一环节中的第二小题。
18.给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一定的鼓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会更好。19.导入部分设计上可以多纬度一点,不要明知故问,力求高效。
20.最后讨论部分和总结部分,可以给学生更明确的指示,在学生难以拓展话题时,给学生一些模式或参考答案
21.热身环节里的观看卡通人物环节可以放在说的环节,那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并利于学生展开话题。
22.PPT的字体较小,最好用36号字,以照顾全体学生。
23.在核对写的练习答案时,最好能让个别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以便于核准、提点和照顾全体学生。
24.教师的课堂组织语言,尤其是指令还应提炼一下,使表达更清晰。25.应设计一个全体开口朗读的环节。26.提问可以用多种形式。
27.听力环节如果先让学生对着课文听并跟读,然后再做练习效果会好一些。28.导入视频前可以先呈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
29.老师的语言指令不够准确,导致学生的思路不够顺畅,难以回答。如:学生看了图片后老师问“What is it about ?" 讨论部分老师问What is your favourite cartoon? what does it look like? 30.读后的fill in 练习形式:边听边写,这部分应该先让学生跟读课文一次,再做fill in 练习,锦一步熟悉内容,形成较强的语感,有助于retell的顺利进行。
31.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影片。如What's the name of the cartoon?
Who are the cartoon characters in it? 32.呈现卡通图片时,可以问:What can you se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33.教师的课堂指令语言有时不够清晰明白,应注意简洁、明确。34.引入部分的卡通角色图片可以放在讨论部分作为一个提示,课前直接由视频引入更能直奔主题。
35.最后的笔头练习(综合填空),听中完成对短文的理解并完成10个单词填空的处理方法,未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学生答对率不高。本人对这类题型平时的处理方法是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全文,使他们有一个通篇认识,然后再合书完成这题(较差学生可考虑打开书E 找寻答案),评讲完毕,再把短文读一遍,加深印象。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