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生情因理生悟——谈哲理古诗教学的策略

时间:2019-05-15 08:0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因文生情因理生悟——谈哲理古诗教学的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因文生情因理生悟——谈哲理古诗教学的策略》。

第一篇:因文生情因理生悟——谈哲理古诗教学的策略

江苏南通市鹤涛小学(226000)钱美玉

哲理古诗深沉浑厚、含蓄隽永,言近而旨远,它洞悉着世事的奥妙,阐释了人生的哲理,让人们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获得了理性的启迪,在冷静的思辨中, 体悟出人生的真谛, 感知到世界的规律。然而,古诗本身就具有意象的朦胧、模糊、多解与象征等特征,哲理古诗更有其深刻的哲理韵味,这些无疑加大了学生理解哲理古诗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给他们指出一条终南捷径, 帮助他们去阅读、理解、鉴赏哲理古诗, 使他们能深刻体味诗中之“理”、“理”中之“情”、“情”中之“趣”,深入“有理趣而无理障”(清·刘熙载《艺概·诗论》)的境界。

一、重现诗中形象,感知哲理古诗形象之优美

诗歌往往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就是要把诗中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脑海中。要理解哲理古诗中深邃的哲理,必须借助这些形象, 沟通读者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搭建起一座通向哲理深处的桥梁。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杏花春雨、山水田园、广袤大漠等物象世界, 重现那些或庄严、或雅致、或小巧、或博大的形象,让学生去领悟哲理古诗所包含的人生意义,激发学生理性地思考人生和世界。1.讲述故事,突出形象

以听故事、说感受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理解诗的内涵做好巧妙铺垫。例如,在教学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时,教师先给学生们讲《纸上谈兵》的故事,故事讲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听了故事后的感受,接着过渡到我国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儿子应该怎样读书,从而揭示出本节课的诗题。这样,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起来,突出了古诗中的形象,营造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境。教师努力用形象的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具体化,为加深学生对古诗哲理的理解做好了铺垫。2.反复诵读,再现形象

让学生自己读古诗,读准、读通、读懂,这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哲理诗同样有诗的特性,它们音韵优美,意象鲜活,含义深长。因而反复吟诵,不仅能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形象,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例如,在讲授《观书有感》时,我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就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现。这“方塘”能反映出“天光云影”的特点,就说明塘水深而且清。在学生们反复地诵读中,美丽的景物画面就如同画卷一样在他们的眼前呈现出来,让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3.品字析词,整合形象

哲理诗词中所描绘的图景画面,常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蕴涵着理趣。想象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诗歌的画面,对于学生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将起到搭桥建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哲理诗中的关键字词,咀嚼、品味、整合,再现诗中的景象。例如,在讲授《渔歌子》时,我让学生读一读,抓住关键字词,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山清水秀、白鹭翩飞、桃花流水、斜风细雨„„一幕幕美丽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我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写写脑海里看到的画面。这样,把这一组组形象进行整合、重组,把单个的形象变成连贯、丰满的形象群组,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纵情山水、自然恬淡的词人形象。

二、感悟诗人情感,体味哲理古诗情感之深沉 “诗言情”,诗歌的魅力是永远给读者最美丽的情感空间。一首好的哲理诗既洋溢着睿智的哲思, 又蕴藏着作者深沉的情感。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哲理的挖掘上,从而忽略了对诗歌深层情感的揣摩。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智慧地捕捉激情点,敲击出诗中沉潜的情味,将“情”的体验灵活地贯穿于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动情、悟情、达情,从而使教学过程迸发出耀眼而迷人的情感火花。1.诵读诗句,体悟情感

哲理诗同样具有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古人做诗“贵在含蓄”“意在言外”。所以,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反复诵读、品悟鉴赏、熟读成诵之外,还要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比如,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时,引导学生对诗句细细品味,反复诵读,诗人的惊喜之情便会跃然纸上。学生既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又能体会到诗人对新生事物由衷的热爱之情,达到“情感与理趣齐飞”的境界。2.品读诗眼,碰撞情感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解读诗眼,可以举一纲而张万目,让人体会到诗句的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体会到古诗深沉的情感。如教一年级学生学习《锄禾》这首哲理诗时,可以抓住 “辛苦”这个诗眼:首先,“辛”是个象形字,表示古代用刑的刀,像刀割一样难受,当然十分辛苦。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天空中的烈日和农民伯伯的脸、手、额头的汗滴,并让学生说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他是怎样锄草的,他干活干得怎样„„把农民辛苦的样子记在心里。最后,指导学生写好“辛苦”这两个字。这样,抓住诗眼,以诗中的形象为依托, 以情感的揣摩、接纳为切入点,学生与诗人进行了情感的碰撞,把握了诗中潜在的情感信息,得到了哲理的启迪,“辛苦”两个字不仅写在了本子上,也写进了学生的心里。

三、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哲理古诗理性之深远

哲理诗往往将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韵、深邃的哲理与诗味的语言融为一体,能增长智慧,启迪人心。哲理诗一般都从眼前景、身边事、寻常物写起,对普通平凡的生活作永恒的哲理的探索。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不多,情感体验相对较少,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就成了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背诵、积累。1.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哲理诗同样是源于生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能让他们更好地感悟诗中的哲理。如教学《观书有感》时,我就引导学生在“死水”与“活水”的对比品读中,深刻领会了“清如许”与“活水来”的关系,明白了“源头活水”的重要意义,为学生领会读书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小小的池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会想到“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碧波荡漾”等。我再让学生读读闻一多的《死水》,让他们谈谈:这“死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两个水塘的水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因为前者不断有源头活水的注入,所以才会非常清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了。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学生反复诵读诗句,在美的熏陶中就能感受到诗人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阐明的道理:塘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人要知事明理,就得靠认真读书学习。2.生活叙事,以事推理

哲理诗中从生活里抽象出来的哲理具有普适性。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的积累,推出哲理。如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如何让学生明白陆游究竟要告诫儿子要怎样读书呢?教师可以借用成语故事,让学生说说哪些古人做学问是“无遗力”的,读着 “少壮功夫”这个词会想起什么诗句,又会想起曾经学过的哪些人物,在什么情景下可以用诗中的诗句来告诫自己„„诗从生活中来,又返回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诗人从“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中得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3.学以致用,指导生活

由学到悟,由悟到用,将诗中得来的哲理和生活匹配起来,成为活性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在学生与他人的交际中,指导学生的生活,这是我们教学哲理诗的终极目的。教完了一组哲理诗后,我们可以在赏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现实生活中古诗的运用:当同学遇到困难,伤心失望、一蹶不振的时候,我们可以送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他朝着希望前进;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成天得过且过,我们可以送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激励他珍惜时光,发奋学习;教师节可以送给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诗句,这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来勉励自己,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做的贺卡或书签中写下警句,赠送给同学、教师或自己。哲理诗启迪着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生活的真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活学活用、读书明理。

四、激发想象空间,赏鉴哲理古诗意境之幽渺

重视意境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点。宋代的严羽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诗歌幽渺迷离、灵动玄远的意境。哲理诗和叙事抒情、写景状物的诗歌相比,更具有独特的意境。它既有依托于形象与情感的象外之境、韵外之致,更有哲理所生成的思维之光、逻辑之慧。

那么, 如何帮助学生把握哲理诗的意境呢? 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开辟以形象为核心的审美通道, 启发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纵横驰骋,神携物游,感知诗中丰富的、美的形象,走进诗人的情感思维世界,从而品鉴出哲理古诗意境的幽渺空灵。如学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可引导学生想象霞光万里、斜阳远照、满天铺锦的景象„„学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可引导学生想象那重峦叠嶂、绵绵山岭、幽幽深林„„融理入景, 理与景化, 就能使哲理与诗情画意融合无间, 浑然一体, 意蕴天成。哲理诗借助形象当诗句,表述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赋理于形,形理一体,将理织进画面,融入形象,深入意境。在哲理诗的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起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力。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还原形象;品读诗句,体会情感;诵读诗文,感悟意境;联系生活,阐明哲理。这样由表及里,“因文入情”,品味诗中特有的意境,把握诗中蓄积的理思特质,“因理生悟”,引导学生领悟、品味、辨别、消化,情理相携,哲思交辉,就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学生美的灵魂。

第二篇:因言悟意生本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原则

因言悟意生本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原则

何谓“言”?“言”即辞、文、句、论、叙、告等言语形式的总称。具体到语文教学,“言”主要指文章的语言形式,包括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现方式、思维形式等。

何谓“意”?“意”即心意、意义、意象、寓意等,是人类对自身及周遭世界的意识。具体到语文教学,“意”主要是文章的内在意旨,包括文章传达出的情感意蕴、个性意志、审美元素、文化理解等。

因言悟意,就是由“言”入手,在文本言语的载体中,铸炼学生的思维,陶冶审美情趣,积淀民族文化,形成语用能力。这是生本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

一、品味语言: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意图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于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发现它的语言特征。因此,生本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就是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对文章语言进行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情达意的。从而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意图。例如阅读《爱莲说》我们可以这样来比较:

课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改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既然课文前两次都是按照朝代顺序呈现对菊花、牡丹和莲花的描写,为什么第三次呈现时,把“牡丹之爱”放到最后?按照改文改动的顺序可以吗?

经过点拨,学生就可能明白:不可以。其一,课文更多的是对世人追名逐利的世态人情的批判,是伤心、失望和警示;而改文则更注重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的表明,是知音难遇的伤感。其二,课文直指社会弊端,而改文重在抒发个人情感。这样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他们对文章的写作意图就会一目了然,并且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就表现在这样的句序安排上。

再如,学习《陋室铭》,学生明白文章是骈文。骈文应该讲究句式的整饬,音韵的谐和,那么我们将用比兴手法引出陋室的句子改成整饬的句式结构可不可以?例如:

课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改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明白了作者之所以不运用整饬的句式,是因为不同句式表达蕴含着作者的深意。第一,“我”不是写其他人的陋室,“我”只是突出我的陋室。第二,刘禹锡在情操高洁、独善其身的背后,隐藏着讽刺现实和愤怒不平的情感需求。这样的写作意图决定了他对句式表达的选择。

二、铸炼思维:在发散和聚合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思辨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往往忽视这一点。

语文阅读教学铸炼学生的思维主要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发散思维,就是引领学生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其二是聚合思维,就是启发学生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生本语文课堂是这样操作的。

例如,阅读《石壕吏》,诗歌中有这么一句总括:“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究竟是什么样的“怒”态、为何发“怒”,诗歌只字未提,这就给我们提供了铸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好机会。我们要求学生一是用成语来想象石壕吏发“怒”的情态,学生的联想十分丰富:怒气冲冲、气急败坏、雷霆震怒、凶神恶煞、大发雷霆、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暴跳如雷、声嘶力竭、气势汹汹……二是让学生推想石壕吏为何而“怒”,学生的推想也是合情合理:夜里被驱使来抓丁;小吏在石壕村没有发现一个男人;老妇人家里没有男丁可抓;老夫人家没有年轻的可以充丁的人……这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这就是让学生联想和

想象。

例如,阅读《陋室铭》,我结合《〈论语〉十二章》设计了一个问题: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阅读《爱莲说》,我设计了这样写话的活动: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这就是比较和归纳的聚合思维,就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辩证思维。

如果能在阅读散文中聚焦一个描写对象,那么我们的思维一定会向纵深处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就会得到铸炼。例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就引导学生将思维聚焦到父亲的那封信上: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

远矣。”

这封信前后龃龉,自相矛盾,为什么?那是父亲在向儿子示弱。正是父亲向儿子示弱,朱自清才会理解、感激父亲,心疼、怜悯父亲,为父亲的奔波感到心酸,为父亲的老境颓唐潸然泪下;才会有文章那四次“背影”的深刻印象;才会有文章四次流泪的隐隐苦楚。朱自清曾说过:“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爱的表达和期待,又是儿子爱的理解和延续。又说:“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了。他没有半分的遗憾。”这是多么动情的父子矛盾的化解啊!

三、注重审美:让体验与欣赏成就学生高雅的情趣和品位

阅读理解和阅读评价离不开审美。美,就是对形式的一种观照。当我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抛却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它触动了你,感染了你,令你愉快,这便是审美。生本语文课堂的审美重在体验和欣赏课文的画面美、音律美、意

蕴美。

例如,阅读《醉翁亭记》,那画面美令人心醉。其美有四: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其二,朝暮变化之美;其三,四季流转之美;其四,动静对比之美。例如,山水相映之美,我们可以这样引领学生欣赏:《醉翁亭记》的描写有山,有泉,有林,有亭,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琅琊群山是背景,酿泉环绕。泉流淙淙,有亭高踞。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有泉,则亭台增趣。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山水亭台,辉映生色,美丽如画。

再如,阅读《陋室铭》,为了让学生体验课文词工句丽的骈文韵律之美,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首先呈现清代李渔《笠翁对韵》中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的句子,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仗的字、词、句,模仿示例,重组课文,写后朗诵,效果奇妙。例如:

(1)调素琴,阅金经,乱耳对劳形。鸿儒对白丁。山名有仙不在高,水灵有龙不在深。

(2)山对水,仙对龙,草亭对茅庐。苔痕对草色,丝竹对案牍。阶绿绿,帘青青,南阳对西蜀。谈笑鸿儒有,往来白丁无。

(3)苔对草,绿对青,鸿儒对白丁。丝竹对案牍,素琴对金经。仙对名,龙对灵,乱耳对劳形。南阳对西蜀,陋室对华庭。丞相也住陋茅庐,学者亦居破草亭。

这样的文字通过学生的琅琅诵读,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久而久之,情趣自会高雅。

又如教学《〈论语〉十二章》,其第一章的意蕴之美就耐人寻味,久而弥笃。生本语文课堂不可能一带而过,一定会启发学生反复咀嚼。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实,《论语》第一章的意蕴就是一个“和谐之美”,它阐释了人们掌握真理、应用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五种层次,阐述了人实现自身价值的不同情感体验,同时也在不经意之间,解释了人们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即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是学习知识;“习”,是实践运用。这一句讲的是做学问,做事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讲的是做人,讲的是生活、生存。有朋友,就有了被认同感,“人不知”,你就更要适应环境。“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的是做自己,讲的是精神境界。于是乎,“说(悦)”是发自内“心”的愉悦;“乐”是产生影响,与“朋”切磋所表现于外的快乐;“君子”是温润如玉的境界,是立于天地之间大写的人。

这样引导启发学生感悟文字的意蕴之美,久而久之,学生做人、生活的品位何愁不高?

四、积淀文化:在拓展与理解中让学生深植民族文化生命的根柢

何谓文化?文化即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所以,生本语文课堂一定会在阅读中拓展延伸,让学生理解文化,让民族文化生命的根柢深植学生心灵。

鲁迅先生曾对汉字之美作过阐释,他说,汉字之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所以,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就汉字的形美对“闲”字作了一个别解,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阅读

活动。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集中体现了文章的情思。请你用“闲”组词,来说一说作者的情感。

学生说的很多:空闲、清闲、悠闲、闲适,谪居无事之闲、去职无权之闲、赏月悦心之闲、漫步自在之闲、朋友小聚之闲……

我说,中国汉字中,“闲”与“闹”相对。“闹”字中间是个“市”,心里一片市尘嘈杂喧闹,如何安放心灵?“闲”(?f)字中间是一个“月”,苏轼被贬黄州,倚门望月,聚友赏月,心中有一幅月光,空明如水,涤去俗尘,滤了喧嚣,世界就变得清明静谧了。这就是“闲”。

这就是文化的理解和积淀。

例如,教学《世说新语》选文《咏雪》,我就在阅读中拓展链接阅读材料,让学生理解“名士文化”。

(1)《世说新语》,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美学家李泽厚将魏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魏晋风度”。

(2)《世说新语》中王孝伯有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3)宋代诗人蒲寿?k曾赞扬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说:“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

(4)时文《谢道韫:她身后,众神喧哗》评价:女人走出闺房,与男子侃侃而辩;义正词严,敌将手下全身而退;素颜素服,坦然待客,赢得异性敬服……谢道韫一反封建社会女性保守刻板的印象,展现出洒脱不群的个性风采。

这样,学生对“名士文化”就有一个较好的理解,也会保持和张扬自己良好的个性品格。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cn

下载因文生情因理生悟——谈哲理古诗教学的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因文生情因理生悟——谈哲理古诗教学的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