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老年人中医养生讲座的通知 2.5
开展老年人中医养生讲座的通知
为了增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挥中医中药养生保健的优势,我院决定开展一次关于老年人中医养生的讲座,提高老年人对中医养生自我防病知识的了解,请各位老年朋友踊跃参加。
活动时间:2015年02月10日上午9:30-11:00 活动地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活动方式:免费健康指导讲座 活动组织:社区工作科
讲座内容:向老年人讲解和分析关于中医养生对防病的作用
2015年02月05日
第二篇:关于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讲座的通知
关于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讲座的通知
各位员工:
中医养生,就是通过饮食、运动及中药调理等综合手段来增强体质、维持健康和预防疾病。为了传授更多的中医保健知识,提高科学健康的保健意识,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并做好自我保健和防护,我单位将特邀中医名家****先生来我中心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讲座。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讲座时间:**月**日(周***)***** 开始签到 讲座地点:****** 出席对象:全体员工
**********
******
第三篇:中医养生讲座策划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拟)
中医养生讲座策划书
--------###社区中医养生系列讲座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进社区”工作的不断推广和深化,为使更多的群众及居民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体验中医,让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贴近百姓人家,以及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多样化开展,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营造有利于健康的社区环境和社区意识,激发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我院将组织“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中医健康系列讲座等社区公益活动。同时,这也是为我院即将开展的“博士养生讲堂”项目,做好准备,打好基础,积累经验,探索出长效、简约的运作模式。
二、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1、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提高我院的知名度。
2、转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
3、普及自我保健知识。
4、激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5、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需要和需求。
6、积累讲座开展经验,以及积累稳定听众。
三、资源需要:
1、已有资源:
(1)中医讲师:张长安教授(中医知识渊博)、(2)讲座场所:华发2楼会议大厅。
(3)院门口电子屏、门口流动性宣传栏。
(4)参加过免费体检的老年人名单及电话号码。
2、需要资源:
首先争取得到领导的支持,以及各部门的协助。
(1)工作小组:陆、谭、杨、雒、曹、安、(2)宣传物资:横幅、社区居民楼电子屏的租用、宣传单、海报、红纸、墨水等。
(3)教授讲课所需工具:课件、电子笔、扩音器、麦克风。
(4)礼品:简单实用的生活用品:毛巾、手帕、扇子等,可选择性的印上我院的宣传资料、健康知识、社保政策等。
四、活动开展:
时间:第一讲初步定为2010年8月10日 15:00-----17:00第二讲以后时间须在第一讲
结束时发出预告通知。地点:华发2楼会议大厅 主题:中医养生
主讲人:中医教授张##
嘉宾:社区热心老人、##物业领导、居委会领导、格力嘉宾、兄弟机构嘉宾等。听众:##社区居民、##村居民、##居委居民、就诊患者朋友等。主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预防保健科
活动工作及人员安排:前期工作:
1、讲座课件制作,依据张教授的主题、主要内容,先行制作,再让张教授修改、补充、完
善。负责人员:
2、宣传工作:(重点环节)
1)宣传单的制作:标题醒目、内容吸引、适合目标听众的口味,并定好具体时间地点。发放地点:a)华发新城社区商业街、活动中心,可邀请社区热心老人帮忙宣传通知。b)东桥村(居委会附近),街派。
c)廉泉居委,街派。
目标人群:华发居民,特别是距离我院稍远的3期和4期居民。负责人员:防保科(谭)。
2)社区电子屏的租用、海报/红纸(院门口、会议室门口、华发1~4期主楼群、商业
街)、横幅的制作。负责人员:营销部(曹)。
3)导诊预约登记:现场就医人群,留下姓名、电话等,并派发宣传资料,做好解析、邀请工作。
负责人员:护理部()
4)电话预约邀请:免费体检的老年人群;就诊的华发居民群; 负责人员:防保科(谭)。5)格力部分管理层人员邀请;
负责人员:待定。6)兄弟机构的邀请。
负责人员:防保科(陆)
3、张长安教授简介海报的制作。负责人员:营销部(曹)。
活动当天工作:
1、会场布置、接待室、嘉宾座次;负责人员:
2、礼品、食品的购买;负责人员:
3、主持、领导讲话、司仪、会场服务;负责人员:
4、电脑、灯光、音响、摄像;负责人员:
5、秩序维持、现场气氛调节(领掌人、托儿、活跃气氛)负责人员:
6、接送车辆、活动后清理人员、合影、餐饮招待、后续联络等。负责人员:
活动流程
1.8月7日前,和教授商量、共同制作好讲座课件内容。
2.讲座前三天,制作出横幅和宣传海报,在院内外作好宣传工作。
4.讲座前三天,联系嘉宾:热心老人、总部人员、我院中级干部及各科科长、各科医生。5.讲座前两天,发邀请函,居委领导、物业领导。
6.讲座前一天,所有组织人员和工作人员开会,安排讲座现场的人员分工。
7.讲座当天,讲座开始前三个小时,所有工作人员到位,按照既定人员分工,各负其责。
讲座流程
1.主持人介绍主讲人、领导和到场嘉宾。2.领导讲话3.讲座开始4.提问环节
5.讲座结束,主讲人和领导及活动负责人合影6.恭送主讲人和领导7.收拾整理会场
五、经费预算:
六、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听众不足问题:
解决办法: 首先:确保院内医务人员全体参加,包括休息人员。邀请总部人员参加。其次:导诊现场预约的听众,活动前一天电话再次通知。再次:电话邀请的社区老年人(免费体检),确保每个人通知1次以上。
2、活动当天一楼秩序问题,应避免影响到门诊正常秩序。
解决办法:导诊岗位,适当增加人手。
3、现场接待:应把握好我院社区公卫宣传的时机。
实施办法:专人接待嘉宾,介绍我院特色,以及门统政策的宣传。
4、现场布置:应适当宣传我院其他专家,以及其他健康知识的宣传。
陈列我院专家简介,摆设健康资料自取架。
5、现场问卷调查:了解听众的需求,讲座效果信息反馈。
6、人员分工,落实到人头上。
七、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组织者:陆
参与者姓名:杨、谭、曹、雒、安、嘉宾:热心老人、院长、总部人员、我院中级干部及各科科长、各科医生、居委领导、物业领导、
第四篇:健康养生讲座通知
健康养生讲座通知
社区定于2017年3月4日下午2点举办老年健康养生讲座,凡参加讲座的居民每人有一份小礼品,请积极参加,报名截止:3月4日上午
刘家窑第三社区 2017年2月29日
第五篇: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
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见中老年人在家里面的重要性。所以中老人养生保健常识也备受关注,就此分享一些中老人养生保健常识方面的知识。合理膳食是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关乎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其中,“合理膳食”是基础。中国营养学会新近制定了中国居民健康饮食原则,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类热源营养素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70%、脂肪占20%、蛋白质占10%。老年人体质较弱,总体机能下降,决定了他们所需的营养素与年轻时有所不同。
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应注意以下情况:
一、食物宜粗细搭配。因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牙齿不好,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其消化吸收。
二、营养成分宜合理,以提高机体代谢能力。充足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使各种代谢酶的功能加强。特别是维生素E、C和胡萝卜素,有抗氧化作用,能消除有害的自由基,防止和减少细胞受损,推迟衰老。海带不仅含有大量的碘元素,还含有钙、磷、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纤维素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花生、芝麻、核桃是老年人补脑护脑的三大营养食品,可多食用。
三、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可以抑制细胞脂质的氧化,抵抗人体衰老,是餐桌上必备的食品。骨头汤还能缓解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预防筋骨挛痛和膝脊痛,防止人体老化。此外,老年人代谢机能降低,体力活动较少,以每餐八九分饱为度,七成饱为佳。
老年人应该怎样养生保健:
现在,很多老年朋友对自己的健康特别在意,毕竟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不少老年人在保健养生方面仍存在很多健康误区。老年人根本就没有留意到这些养生误区。那么,老年人如何养生才更健康科学呢?
误区一:习惯“闻鸡起舞”
中国人较勤奋,受“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影响,大多数爱锻炼的人都有晨练的习惯。但是清晨并不是中老年人较适宜的锻炼时间。
首先来看外界因素:一是植物在夜间吸氧,呼出二氧化碳。因此,树木多的地方,早晨集聚二氧化碳较多。二是夜间逆温层出现较多,致使清晨空气不佳。在夜间,风速较小,近地面数百米的空中出现逆温层,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滞留在地表上方,难以扩散。秋、冬、春三季,近地面逆温层使得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左右最不易扩散。三是寒冷刺激本身可诱发血管痉挛,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引发血管栓塞或梗死。
其次再来看人体内在因素:由于一夜没有饮水,清晨血液很粘稠,增加了血管堵塞的危险性;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心脏本身需要更多的血液;早晨9~10时还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刻,因而早晨是中风、梗死的好发时间,医学上称之为“魔鬼时间”。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具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宜在早晨做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早晨可做较轻量的锻炼,如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舞剑、散步等。
那么,什么时候是适宜的锻炼时间?下午4~5时左右最佳,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因为此时人体的适应能力和全身协调能力均较强,尤其是心率、血压都较稳定,最适宜进行体育锻炼。从外界环境讲,此时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氧气含量比较充足,气温也比较适中,利于锻炼。
上班族如不能在下午锻炼,可在晚上9~10点左右锻炼。此时锻炼,可使大脑彻底放松,缓解精神紧张。晚间锻炼还可消耗多摄入的热量,减少夜间脂肪的储存。
误区二:爬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爬山对人的呼吸、心血管系统虽有很好的作用,但对中老年人膝关节的不利影响较大。“人老先老腿”。年过40岁的人,大多都有髌骨软骨软化。据调查,55~64岁的人85%都有一个或多个关节的老年性骨关节病,其最基本的发病原因是关节软骨的老化和磨损。腿弯曲时,膝关节所负重量是身体重量的3~5倍。在关节软骨已发生退化的情况下,过多负重屈伸活动,会加剧关节软骨的磨损。
因此,中老年人应采取既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有较好锻炼作用,又不加重关节负担和磨损的运动形式。
误区三:身体不胖不瘦,不需要锻炼
身材看上去比较标准的一部分中老年人往往自以为身体健康,加上有了年纪自然产生惰性,不大高兴“动”,很容易就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专家指出,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人,体成分或其他健康指标如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骨密度等可能不正常。
体成分的不正常即体内脂肪的比重不合适。有些女同志外形看上去挺苗条,但一测成分,体脂占的比例仍过高。体脂比例过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脂肪的绝对量较高,另一方面是肌肉成分少,因而脂肪相对含量较高。而苗条的女同志主要是属于后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锻炼不够和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以后肌纤维逐渐减少造成的。
对体重指数正常者,锻炼可改变体成分及肌肉脂肪结构比,并提高身体各方面的机能。
误区四:鸡蛋内含有大量胆固醇,不宜食用
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人们对这点了解较多,但对胆固醇是维持人体生存的必需物质缺乏了解,所以出现了不吃鸡蛋的误区。
人体每日要有大量的细胞死亡和新生。以血液中红细胞为例,每天要更新0.8%.组成这些新生红细胞的细胞膜,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胆固醇还是合成肾上腺素、性激素的主要原料并参与维生素D的合成,因此,胆固醇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对于膳食中胆固醇的含量不要限制过严。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正常人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以不超过300毫克为宜;低密度脂蛋白高和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克。
鸡蛋内虽然胆固醇的含量较高,但它也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建议正常人每天吃一个鸡蛋;低密度脂蛋白高、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者每两天吃一个鸡蛋比较合适。误区五:植物油是“素油”,多吃点没关系
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营养过剩,摄入热量过多。许多人知道不能多吃肉,却忽略了过多食用植物油造成的问题。王陇德副部长说,其实,相同重量的植物油所提供的热量高于猪肉一倍多,是圆白菜的40倍。有专家做过测算,如每天多摄入5克(1/10两)油而不被消耗掉,10年后则多长10公斤。平均每年多长1公斤。
有位糖尿病患者,家属为其准备夜宵,为了让他少吃半个馒头,给他煎了两个荷包蛋。其实,这两个油煎荷包蛋比那半个馒头要多出500千卡的热量。使用这种食谱,糖尿病就无法控制。因此,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油脂类在最顶层,每天每人不应超过25克(半两)。
据北京市调查,北京居民平均每天食用植物油83克,大大超过了推荐的摄入量。按此统计,北京的居民每天从植物油中多摄入500千卡的热量,而要消耗掉这500千卡的热量,每天必须快走一个半小时或慢跑一个小时,否则,这些多余的热量就会变为脂肪储存起来,引致肥胖。因此,必须格外注意植物油的摄入量。
膳食宝塔还显示,碳水化合物(粮食)应是人类最基本的食物,是每天食物结构的主要成分。即使是糖尿病患者,每天进食谷物仍应占其摄入总热量的50%~60%。粮食吃得越少,食用肉类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越多,供给的热量越多,心、脑血管并发症就越多。
养生的十六字方针: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戒酒
心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