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DTT与PRT两种干预模式的对比研究(5篇)

时间:2019-05-15 08:0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闭症儿童DTT与PRT两种干预模式的对比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闭症儿童DTT与PRT两种干预模式的对比研究》。

第一篇:自闭症儿童DTT与PRT两种干预模式的对比研究

自闭症儿童DTT与PRT干预模式的对比研究

王振洲

(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 400047)

摘要:应用行为分析(ABA)是公认的干预自闭症儿童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在应用层面上, ABA 有不同的干预方法, 其中包括单元教法或分段回合教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 简称DTT)和关键性技能训练法(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 简称PRT)。本文系统地分析自闭症儿童DTT干预模式的主要操作技巧,以及PRT的理论特色及主要操作技巧,从而明确PRT与DTT关系,为自闭症儿童教学者及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DTT PRT 干预模式

一、引言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简称ABA)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社会科学,其基本原理是:ABA是将行为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应用,以达到理解行为和环境之间功能性的关系。干预者根据个案的行为问题向其提供刺激,个案由于刺激会做出一定的反应,干预者对个案的正确的反应给予强化,以使正向行为养成。ABA是刺激——反应——强化——停顿的一个过程,旨在改善行为问题,使行为具有社会意义。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ABA的理论与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对发展性障碍(如自闭症和智能障碍)、情绪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和行为障碍(如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等有关问题的教育干预, 其良好效果得到了科学的检验和证实。ABA具体的训练方法有单元教法或分段回合教法、塑造法和连环法,这些具体的方法的实施都是以遵循反复的“刺激——反应——强化”的原则来进行的,以达到建立行为和环境间的功能性关系。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解决相关领域的所有问题,洛瓦斯(Lovass)和凯格尔(Koegel)提出的DTT也不例外。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中最常用的以ABA为理论基础的DTT,它也只能使47%的接受干预的自闭症儿童各方面达到接进正常水平[1]。DTT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习得行为目标,但是这种策略在操作程序上较为机械不够灵活;整个过程基本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在干预,家长参与度有限;个案被动授受,治疗师操纵整个活动等,DTT的弊端日益凸显。洛瓦斯(Lovass)和凯格尔(Koegel)随后提出应当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关键性反应”(Pivotal Response),并发展出了更有效的关键性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Treatment,PRT)。PRT的目的在于正向改变核心行为,进而增强儿童的沟通技巧、游戏技能、社交行为及自我监控能力,随着关键领域的发展,实现流畅的融合发展目标[2]。PRT的干预模式在操作情景、家长参与、师生关系方面相对于DTT有了改变。

二、DTT干预模式的主要操作技巧

DTT是ABA的核心技术,旨在通过一对一的行为训练模式,改善自闭症儿童的障碍症状,比如增加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中的目光对视、增强表达能力、动作模仿能力、提高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需求等。DTT是由教学者主导一切的教学方法,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高度结构化的学习情境,将学习内容切割为最小的教学单位目标在于教会儿童掌握“刺激——反应(辅助)——强化——停顿”的连结原则。DTT干预模式包括指令、反应(辅助)、强化、停顿4个基本的元素。教学者指令发出后,儿童出现正确反应立即给予后强化,然后停顿,预示着一个回合的结束。如果在指令发后个案出现错误反应,停顿。进入下一个回合:重新发指令→辅助→强化→停顿。如果儿童在指令发出后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如果仍然失败,第三次发出指令后则立刻给予辅助。关于DTT的目的,Lovass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DTT可以帮助孩子注意到刺激,使教学者和儿童马上知道反应是否正确,DTT帮助教学者以始终一致的方式刺激和要求孩子,避免引起个案理解上的混乱,引发个案的情绪与行为,影响干预效果。

DTT的主要操作技巧:

(一)1、指令

Lovass认为自闭症儿童可能同时存在外界刺激输入和大脑信息加工的问题。自闭症儿童往往不了解自己的交往行为可以影响他人的行为和周围环境, 同时别人的对他交往行为的喜好或厌恶的情绪也很难去感知,在日常生活中,自闭症儿童通常具有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倾向[3]。外界刺激进入到大脑以后不能进行有效地加工。因此,教学者发指令时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教学者的声音要大且自信以确保儿童能接收到,做出我们所期望的反应。其次,指令要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个案的接受能力,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要避免重复指令,因为重复指令是一种指令无效性的表现,也是很多教学者新手最容易出现的错误。

2、反应

教学者发出指令后要给儿童一定的反应思考时间。等待的过程是期待儿童独立做出反应的过程。而对指令的重复,是剥夺了儿童的反应思考时间,干扰了儿童的信息加工过程。指令的有效性强调反应是功能性的反应。例如:当你喊儿童的名字时,儿童的回答可是“哎”,也可是指令后的眼神对视。指令训练,不仅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他们明白指令是自己和别人发生关系的信号,并对别人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功能性的反应。如果儿童在指令发出后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如果儿童仍然没有反应,第三次发出指令后则立刻给予辅助。

3、强化(结果)

当儿童对指令做出正确反应后,我们要及时给予强化。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就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重复发生。教育干预中常用的强化有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通过奖励性刺激,促进正向行为的增加以达到帮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的愉快,建立自信、体验成就感的目的。例如:有的家长反应孩子强烈反抗学习。如果,我们当初在孩子出现一点点能力哪怕是一点点配合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孩子就不会表现出对学习的反抗。负强化就是通过移去孩子不喜欢的刺激物,促进正向行为的增加以达到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是非感,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的目的。如有的自闭症儿童害怕气球,当他表现不好时,通过气球约束他的行为。一旦表现好了,气球就被拿走。

运用强化时的刺激物我们称为强化物。强化物按照其属性分一般强化有三类:生理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自然性强化物。生理性强化物包括食品、饮料、游戏活动、感统刺激等;社会性强化物包括夸奖、微笑、亲吻、拥抱等与人有关的社会性行为;自然性强化物就是使儿童的行为在行为的自然后果中得到奖励。自闭儿童儿童正确反应的强化往往是从生理性强化开始,逐渐过渡到社会性强化,最终实现自然性强化的的过程。

4、停顿

结果出现后,下一个回合开始前,要稍微暂停几秒钟。作用是:使儿童对刚才的反应与结果的关系有一个记忆的过程;给干预者一个思考的时间,思考上一个回合个案的反应以决定下一个回合如何处理;区别两个回合,使得对下一个指令更加清晰的判断。

三、PRT干预模式的理论特色和主要操作技巧

PRT是一种源自DTT 但又不同于DTT的对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的新方法,其理论基础是ABA,是罗伯特.凯格尔(Rebert Koegel)等研究者在加洲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发展出的干预方法,其前身是自然语言范式(Natural Language Paradigm,NLP),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后来凯格尔把所干预的目标从语言领域扩展到沟通、社交和行为兴趣等关键领域,凯格尔的PRT教学体系得到了科学论证,被美国科学界与政府有关部门评为自闭症干预中最具有科学实证的一种方法[ 4]。在近三十年的实践中PRT又汲取了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情景教育方法的有关内容, 在理论上表现出如下特色:

(一)在自然情境中执行DTT DTT的实施都是以遵循反复的“刺激——反应(辅助)——强化——停顿”的原则来进行的,以达到建立行为和环境间的功能性关系。DTT是由教学者主导一切的教学方法,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高度结构化的学习情境,将学习内容切割为最小的教学单位目标在于教会儿童掌握“刺激——反应(辅助)——强化——停顿”的连结原则,其类化效果较差。与DTT不同的是,PRT是以儿童为主导的,强调通过自然情境(家庭环境、学校以及社区环境)以及提高动机来帮助自闭症儿童习得关键性技能,进行多重线索的分辨,并融入对自然事件的反馈,引导儿童以主动方式提升自我能力,进而促进泛化,以应对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者要根据情况需要创设自然情境,例子:自闭症儿童想要玩他喜欢的玩具时,这时干预者要故意把他喜欢的玩具放在他可望不可及的地方,这时干预者装作做其他事情,等待个案寻求帮助,只有个案开口寻求帮助时,干预者才能把玩具给他玩,以此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主动表达要求的能力。

(二)尊重儿童兴趣

DTT是教学者主导一切的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在训练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儿童没有或者很少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品或训练活动的权利。在PRT训练中,强调是以儿童为主导,是由教学者和儿童共同选择符合儿童兴趣的、能够激发动机的物品和训练活动,而不是按照已经设定好的课程强行对儿童进行训练,更关注儿童内部的需求。儿童感兴趣的物品或活动才能够激发儿童参与训练的动机,以主动的方式回应外界的刺激,融入对自然的反馈,引导儿童以主动的方式提升自我能力。

(三)家庭的参与

传统的DTT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一般是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来操作的,干预儿童的整个过程自闭症儿童家长所能做的少之又少。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比较了解自己的孩子,且想要孩子进步的动机水平也较高,又是自闭症儿童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所以在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必不可少。PRT 是为了对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ABA培训而设计发展出来的,PRT注重干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所以凯格尔强调, PRT不仅要注重专业人员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 而且也要注重专业人员对儿童家长进行有关教育方法的训练。在干预方案的制订方面,也有家长的参与,不仅要制订关于儿童的具体发展目标,同时也要制订出有关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具体培训目标。家长的参与,是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国际趋势,也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比如吉尔利特(Gillett)和勒布朗(LeBlanc)等研究者先对家长进行PRT干预模式的培训,然后由家长应用PRT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和游戏技能[5].凯格尔等人对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式的PRT训练,然后由其在家庭自然情境中对儿童进行干预[6]。

(四)注重关键性行为的训练

洛瓦斯(Lovass)认为自闭症儿童是一组候群。自闭症儿童都有一系列的技能缺陷和行为障碍。凯格尔(Koegel)根据行为心理学关于行为群(Response Classes)和行为泛化(Response Generalization)的理论, 提出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 要着重于关键性行为(PivotaResponse)的训练, 因为对关键性行为的掌握有可能扩展到该行为群中的其他技能上去,这样儿童的总体能力就会提升上去。PRT干预的首要目标是关键性行为,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沟通上。根据凯格尔(Koegel)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应掌握的关键性技能主要包括四个领域:

1、学习动力。这里我所强调的是自闭症儿童普遍缺乏与他人沟通与交往的动力,主要体现在许多自闭症儿童都缺乏学习语言和技能的动力。如能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动力, 语言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沟通与交往的能力自然也会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的也会提高,环环相扣。

2、注意力。相关的比较研究认为(Schaffer,1984),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表现出定向发射的迟钝,缺乏对一这对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组织和维持作用差,也不能产生共同注意[7]。自闭症儿童在注意方面的表现往往是比较矛盾的,有时对外界的刺激表现出漠不关心,比如拒绝和父母拥抱和亲吻,对他人的微笑和夸赞表现出无动于衷及缺乏同情心,对周边发生的事情麻木不仁等待;有时过度专注于物体的部分特征,比如,在玩玩具汽车时,有的儿童只注意玩具汽车的颜色,有的过度关注于玩具汽车的部分特征(比如,汽车方向盘或轮子)。对儿童注意力的训练,既要训练他们对人的情感(喜怒哀乐)的注意,也要训练他们对物品的总体特征和部分特征的注意,这样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际能力的提升及刻板行为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3、自我控制能力。大多自闭症儿童伴有情绪与行为特征,尤其是丧失语言功能的自闭症儿童,他们的情绪与行为有其功能和动机,自闭症儿童作出挑战性的情绪与行为大多表达某种需求、身体不适、拒绝物品或要求的方式,这种情绪与行为的发生一般有一定的情景、时间和地点。对自闭症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重点不在“控制”,在于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始于自我的观察能力,通过教育训练,自闭症儿童可以根据外界刺激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被肯定与否定的初步判断,并逐渐形成情绪与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闭症儿童一旦形成了自我控制能力,会大大改善他的情绪与行为的表达能力,直接提升他的社会交往能力。

4、自我主动。由于在社交方面存在质的缺陷,自闭症儿童普遍缺乏主动发起社交互动的能力。教他们学着主动发起社交互动,比如,训练他们根据他人兴趣主动提出问题。有些自闭症儿童也刻板地重复某个问题,但他没有沟通的愿望,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训练自闭症儿童根据他人兴趣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也是提升与他人沟通能力关键。

(五)充分运用自然强化物

强化物按照其属性分一般强化有三类:生理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自然性强化物。生理性强化物是强化自闭症儿童正向行为,满足其生理需求的强化物,这种强化物不具有分享性,且它的有效时间比较短暂;社会性强化物,这种强化物更高一级,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的精神需求,具有沟通性和分享性,比如微笑、拥抱、亲吻具有沟通性,娱乐性活动则兼具沟通性和分享性;自然性强化物是在实际生活中行为的自然后果得到奖励,比如,自闭症儿童想要喝水,但是水杯放在他够不着的地方,这时他就主动向你求助(语言或行为),他得到的强化物就是你的帮助。这种强化最能建立行为与环境间的功能性关系,情景类化比较强,这种强化物之所以在PRT干预模式中得到充分运用,就是因为PRT干预模式强调在自然情景中执行。实证研究表明, 以上领域是自闭症儿童的重要问题所在, 而自闭症儿童通过干预后在这些领域中所取得的进步, 完全有可能泛化或影响其它领域的技能和行为[ 8]。

四、PRT的评析

PRT 作为一种注重实效验证的自闭症干预模式,它的理论基础仍然是行为主义理论。PRT干预模式虽然运用了类似ABA的步骤,但是PRT并非是对DTT的机械继承,它更强调学生的兴趣、家长的参与、干预模式的情景化等,家长和干预者与自闭症儿童进行互动的瞬间都可以成为应用PRT技术的机会。PRT干预模式是对DTT模式的继承与发展,二者是相融相通的,没有截然的分界线,更不存在矛盾与对立。所以自闭症干预者要避免一味的追求新颖,而脱离了ABA的理论基础,脱离行为主义理论基础的PRT干预模式无疑于空中楼阁。PRT干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1、PRT干预模式强调关键性技能的训练,关键性技能的获得会影响到自闭症儿童其他技能的发展,从而会提升自闭症儿童总体能力。这会使一些自闭症干预者误认为,关键性技能对其他技能的影响完全是自动的,从而忽略了其他技能的训练。关键性技能对自闭症儿童的其他的技能只是起来辅助的作用,并非起决定作用,更不是因果效应。

2、PRT干预模式要求在自然情景中执行,这就意味着,干预者之前的那一套事先安排的好,结构化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要根据儿童的兴趣为主导,干预者大多是起辅助和配合的作用,要根据儿童的兴趣随时拿出教学方案,对教学者的教学技巧要求比较高,要有很高的处理教学事件的能力,对教学者新手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3、容易走向两个极端。DTT干预模式是非常结构化,教学者主导一切的教学方法,教学者为安排好一切,自闭症儿童只是听众指令就行。PRT是要求以儿童的兴趣为导的,教学者要根据儿童的兴趣来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什么都由着儿童的极端。教学者对教学过程还是要有一定的控制,比如,教学者要尽量参与到儿童活动中去,与他分享活动的快乐,并加入一些语言的描述,尽而来增加对儿童的语言刺激和提高社交能力。如果儿童的活动只是单纯刻板行为或者自我刺激,那么教学者要立马中断儿童的行为,如把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有意义的活动上。

自闭症PRT干预模式机械主义逐渐淡化,儿童的兴趣和意识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PRT不再仅仅关注于外显行为的改变,而是转向对儿童内部需求的重视。我国自闭症研究近年来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自闭症的评估体系与干预模式十分单一,缺乏综合性的评估体系和系统的干预方法。PRT对我国自闭儿童的评估和干预方法具有借鉴价值。应用PRT在家庭生活和游戏活动等自然情境下,开展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系统和密集训练,是自闭症干预模式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黄伟合.现代行为心理学对幼儿自闭症的治疗及疗效.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10(4): 380-382。

[2]http://www.xiexiebang.com/ABA_1.aspx,2012-04-10 [3]黄伟合 陈夏尧 李 丹.关键性技能训练法: ABA 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的新方向.中国特殊教育,2010,124(10):63—68.[4]Simpson R L.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Focus on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5, 20: 140-149 [5]Gillett,J.N.LeBlanc,L.A.Parent-implemented natural language paradigm to increase language and play in children with autism.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07,1(3):247-255 [6]Koegel ,R.L.,Symon,J.B.,Koegel,L.K.Parent education for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living in geographically distant areas.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2002,(4):88-103 [7]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97.[8]Koegel R L, Koegel L K.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 for autism: Communication, social , & academic development.Baltimore MD: Brookes, 2006.3-30

第二篇:儿童自闭症研究现状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儿童自闭症研究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摘要:这样一群孩子,不会说话,不会表达,他们终日沉默,他们形影单只,他们是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患了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又被称为儿童自闭症,作为一种婴幼儿发育障碍,自闭症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它严重危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且极易造成他们的终身残疾。当前孤独症儿童的康复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旨在概述国内外近年来相关领域对于儿童自闭症研究的基本现状,并提供社会工作者如何将专业技巧运用到自闭症儿童康复过程中的相关工作模式

关键词:孤独症 儿童 研究现状 社会工作 介入

一儿童自闭症研究现状

1,自闭症的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是儿童自闭症主要的临床表现,又称为“Kanner三联症” 同时伴有智力异常、感知觉异常、兴趣单调、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自伤行为及情绪方面等特征。(1)

2,诊断

孤独症是以行为特征来诊断的一组症候群,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因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行为观察和量表评定尤为重要,量表评定对临床诊断和评估有辅助和指导价值。李建华等(2对临床常用的ABC量表、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对18个月以内可疑儿童进行筛查。由美国斯普勒等编制的心理教育量表(PEP),对孤独症儿童在模仿、感知、大小肌肉能力、手眼协调、认知理解、语言表现及行为病态可以直观地指导个别化训练方案的制定和行为矫正,比较适合于个体差异极大、能力发展高度不均衡的孤独症儿童的评估。但目前尚未推广使用。

3,治疗

①行为矫正治疗

行为矫正治疗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治疗的重点是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和言语发育。依据发展正常行为、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父母亲参与等主要治疗原则。不同家庭精神环境对学龄期儿童行为的影响不同,在进行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干预时,必须重视家庭精神环境的作用和干预。家庭心理治疗目的在于满足患儿心理需要,掌握正确的科学教育方法,给予患儿鼓励、解释、纠正异常行为,耐心配合语言训练,避免对患儿冷淡、打骂、责罚或厌弃(19)我国目前现有的孤独症机构康复资源现状还不能满足孤独症患者的康复需要,要让更多的孤独症患儿得到有效的康复,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患儿家长的积极参与,进行家庭治疗的患儿家长,应定期到孤独症康复机构进行家庭治疗的询问和评估,以保障家庭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②特殊教育训练

国内外的经验,金字塔式的教育组织即主任医师1人、主管培训师1}2人、培训师若干名是比较好的方式。有研究表明,随着对孤独症的全面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专业人事和家长正逐步接受“全方位教育干预”的理念,综合使用各种有益的教育干预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训练。结构化教学法是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精神学系首创提出的,是以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立为目标,综合诊断、评量、早期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发展出的一套教育治疗方法。在孤独症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是引导和维持孤独症进行书本知识的自我学习的有效方法。

③综合干预治疗

有研究显示采用由医生、治疗师与家长共同参与的因人而异的心理行为干预及药物治疗等综

合疗法使孤独症患儿智商在短期内(3-6个月)显著提高,使患儿在智力测验过程中对主试者的要求的接受及理解能力增强从而使交流好转。

④中医疗法

吴晖等(3运用针灸穴位封闭、推拿和口服中药的中医“三位一体”疗法治疗400余例儿童孤独症患儿临床结果显示,经3个月治疗,90%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坚持9个月 治疗,有34%可入正常小学,另10%主要为重度智力低下或年龄偏大的患儿无效。

二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介入

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社会工作,它是面向儿童的社会工作,目的是激发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儿童社会工作需要运用专业手段,辅之以非专业手段,需要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结合。社会工作介人自闭症儿童康复,作为儿童社会工作的一个切人点,能够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及实务加以运用。

1矫治的目标

①促进正常的发展

孤独症患者,由于先生脑部功能的受损伤,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不同,例如,大多数孤独症的患者在幼儿时期便出现少发声,对人不理,不看等现象。因此

对孤独症的儿童早期矫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针对一般儿童会而他们不会的行为,予以弥补加强,也就是说一般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应有的知识与技巧,让孤独症的儿童也能正常发展出来。

③回归社会

自闭症儿童作为特殊儿童群体,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很难融人正常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相脱节,对其自身成长及将来发展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社会工作介入脑瘫自闭症儿童康复的过程中需要帮助该类型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完成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化。

④建设和谐的家庭

自闭症儿童所在的家庭,家长们长期以来承受巨大的经济、社会以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有的家长因家中孩子患有自闭症,羞于向外人启齿,自卑感、自责感强烈,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自闭症儿童区别于正常的儿童,需长一直有人照料看管,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很多家庭因此导致贫困,家庭矛盾突出,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增加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家庭状况,并试图 减轻家庭的心理,物质负担。

2矫治的原则

①建立适合矫治的环境与气氛

孤独症儿童在学习新的事物时,如果用不一致的方法教,孩子容易产生不适应的行为,效果也打了折扣,因此教导孤独症儿童时,应该针对孩子的需要,创造适合的学习情境,主动制造机会,激发他的学习动机

②实用与生活化的原则

孤独症的儿童在抽象理解和弹性运用上的能力有些困难,因此在教导的过程中,要尽量透过实物的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与学习,此外,孤独症的儿童在沟通和人与人之间互相乖关系的学习上有困难,因此在教导时,便应将要教的事物应用到与人的互动关系上,从生活的实用例子中,加强其语言、人际关系及相关技巧的学习

③反复练习原则

对于孩子不会的技巧与行为,可以用逐步养成及增强原理,将该行为设计在前后关联的事件中,反复的练习,来帮助孩子学习,以训练洗手为例,可以每天吃饭前或吃点心前练习,而养成洗手的习惯

④多变、多样化的安排

孤独症儿童的矫治,不一定只限于家中与教室来教他,相关的人、事、物可以作为计划的变化组合,使内容具多样化,例如,对于会走固定路线的孩子,可以常换不同的路线回家,让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

⑤用药的原则

如果孤独症患者有相关的疾病需要用药物治疗,必须请医生做适当的安排处理,如果孩子有情绪不稳,注意力太短及活动量过大的行为而影响他的学习时,也可以考虑请医生使用药物。

三 总结

儿童自闭症的康复,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努力,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发挥大家的爱心才可以帮助这群不会说话的天使,社会工作者在其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作为资源的联系者和整合者,更是一个专业的工作者,需要借鉴医学,心理学等综合研究成果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自闭症儿童服务中。

参考文献

(1)刘志云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8,第一期

(2)李建华.钟建民.蔡兰云.等.三种儿童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当

代儿科杂志,2005,7(1):59-62.(3)吴晖,吴忠义“.三位一体”中医疗法治疗孤独症〔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1):116-117.;

(4)王庆凯;脑瘫、自闭症儿童康复社会工作介入培训,民政部培训中心

(5)孙永珍 傅根跃 我国孤独症的研究现状《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第5期

(6)刘建霞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千预 黄山学院学报第12卷第4期

(7)周杨 今日中国(中文版), China Today, 编辑部邮箱 , 2002年06期

(8)曾晨 孤独症儿童社会性特征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5 期

第三篇: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的鉴别与干预研究

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的鉴别与干预研究(东方沙游)

二十世纪初期以来,攻击性行为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学者的极大关注。然而,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事实上,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儿童间的消极冲突早在两岁时就已经出现,并在整个学前期迅速增多。研究显示,童年和青春期的攻击性是成年期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很好的预测。基于此,本研究以4-6岁攻击性儿童为研究对象,试图找出鉴别攻击性儿童的有效方法和对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的实用策略。沙箱游戏疗法现在已经广泛运用于欧洲、北美、环太平洋地区。已有研究表明,沙游疗法的弱语化等特点对儿童具有独特的适用性,借用生动的模具使潜意识内容成为可视性也有助于儿童宣泄不良情绪,增强自我力量。因此,本研究尝试运用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进行鉴别及干预。本研究包括两个研究内容,以验证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的鉴别及干预效果。研究一以4-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选取上海市六所幼儿园里的38名儿童(其中19名攻击性儿童和19名社会性发展正常的儿童)进行沙箱操作,期望通过对攻击性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沙箱作品的对比,获得攻击性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沙游中的区别体现,试图找出攻击性儿童沙箱作品的独特表现特征。研究二在尽量匹配年龄、性别、教育环境等前提下,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两名攻击性儿童进行干预,从而检验沙游疗法干预的有效性,为教师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两组儿童沙箱操作过程的对比,发现攻击组儿童在选取具有负面意义的玩具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多伴随消极情绪情感的表达、作品场景呈现对抗气氛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并与正常组儿童呈现鲜明对比;

2、通过两组儿童沙箱主题的对比,发现攻击组儿童在攻击主题、受伤主题、倒置主题、倾斜主题、限制主题、受阻主题、分裂主题、缓和主题这八个主题上显示出组内儿童较高的一致性和组间儿童较好的差异性,研究一的结果表明,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具有一定的鉴别功能,并可将上述的八个主题作为鉴别攻击性儿童的参考指标;

3、通过对每个个案二十次的沙游干预的分析,发现儿童的作品情节围绕几个主要内容演绎,如打斗、比赛、沙滩等,但随着干预的进行,情节发展呈现螺旋前进的状态,即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发展趋势,如打斗更具有秩序性、正义力量逐步强大、获胜;比赛中规则感增强等,说明儿童具有自我成长和自我治愈的潜能;两个个案均经历了问题呈现—冲突激化—进入转化—获得治愈的阶段,但各阶段出现的早晚和持续时间有明显不同,导致了干预效果的不同;

4、通过对个案自身系列沙游主题的纵向对比分析,发现个案的创伤性主题随着干预的进行越来越少,转化主题和治愈主题越来越明显,两个个案在攻击主题、受伤主题、受阻主题、分裂主题、缓和主题、转化主题、能量主题、整合主题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进步体现,因此可将这八个主题的变化作为干预效果的衡量标准;

5、通过干预前后的教师评定分值的对比,说明了个案在游戏室内获得的进步顺利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两个个案的得分均低于临界值。研究二表明,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具有理想的干预效果,可为教师提供借鉴。最后,对于在本研究中发现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存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借以希望本研究能对教师和家长提供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第四篇:国家“十一五”课题·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

【原创】国家“十一五”课题·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实验学校子课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

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镇级中心小学,学生大都来自集镇周边农村,国家“十一五”课题·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由于大量学生父母外出务工,近几年来,我校留守儿童均在20%以上,而且目前比例仍在呈上升趋势。由于外出务工父母长期与子女隔离,交往、交流较少,这些“留守儿童”因而缺乏家庭温暖和亲情教育,导致其在思想情绪,人际交往,个性人格和心理表象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偏离常态的变化。为此我们在2007年春,针对这一特殊问题,申报立项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研究》子课题。

在近四年的研究与再实践中,我们在市、县教科所的精心指导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潜心研究下,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于2010年底结束研究本课题的工作。现将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对象、方法与原则:

(一)研究目标

1.育人目标:通过对学生心理个案资料的收集、分类,对问题的诊断及根源的分析,探究行之有效的矫正途径与辅导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防范能力和自我矫正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能力。

2.研究目标: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通过认真观察与分析,及时制定相应的辅导策略与方法,并通过对个案的全程跟踪,全程监管,全程干预,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问题学生个体咨询、辅导、教育的方法和操作模式。

(二)研究内容

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不同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2.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采用的不同心理辅导策略。

3.符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个案辅导及管理评价的操作模式。

(三)研究设计

1.研究者。个案研究以第一线教师为主,要求他们有爱心、有一定教育教学水平、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有责任心和事业心。

2.样本选择。本研究的样本主要在雁门口镇小学“留守儿童”中进行。选取有代表性的三类留守儿童,一是随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二是随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三是托管在其他亲戚朋友家庭的“留守儿童”。个案研究要求每位教师重点跟踪1-2名学生,约15至20名学生做详细的个案跟踪记载。要求所选取的样本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个性特征等方面有代表性。

(四)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我校134名“留守儿童”中出现心理偏常倾向较为严重的18名学生。

(五)研究的方法:有:1.问卷法: 2.观察法;3.行动研究法: 4.文献研究法:5.个案研究预法。

本课题主要以个体诊断与干预研究策略统领课题的研究全局。即根据“留守儿童”出现的个体心理问题,分别采取个体干预辅导的策略,开展心理矫正活动、总结反思活动和宣判推广活。并通过研究、总结,再研究,再总结,再反思,完善个体心理障碍干预与矫正策略,直至推广应用。

为让课题研究有序进行,我们将课题研究设置为四个阶段,即:1.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07年4月—2007年6月);2.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7年6月—2009年12月);3.课题研究深入阶段(2010年1月—2010年8月);4.课题研究总结思考、结题阶段:(2010年9月—2011年9月)。

(六)研究的原则: 原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纲领。紧紧依靠这些原则,将有利于我们进行科学、有序的心理教育研究。同时,也为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发展教育注入活力。具体有:1.发展性原则。2.理解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针对性原则。5.保密性原则。6.持续性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07年4月—2007年6月)

1.成立课题研究专班,提出研究问题,草理研究方案,理清研究思路。在课题立项之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张春清为组长,副校长刘勋华为副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专班。校长张春清亲自挂帅为课题负责人,副校长刘勋华为课题实施负责人,并在全校37名一线教师中,精选了15名有爱心、有一定教育科研水平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刘勋华副校长草拟调查问卷与实验方案。校长张春清审阅。

2.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工,依据方案制定课题研究日程和相关计划与规章制度,对课题运行提供组织保障、经济支持和人员保障。

3.聘请县教科所领导和专家到学校组织课题论证,制定实施计划。①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难度、研究范围;②修订研究措施、方案,调整科研人员的具体分工,培训教师。

为了提高全体研究人员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实际科研能力,学校先后多次邀请县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涂学昌,罗来成,刘经斌,龚怀忠等来学校作学术讲座,上心理活动示范课,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特别是游银菊、董丽、杨春霞等教师通过市县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后,我校的个体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矫正水平更上一层楼,学生的心理行为偏差的诊断与干预效果更为显著。

4.问卷调查。即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和留守儿童心及心理健康调查。通过对当时在校学习的67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了本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表一)

表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统计表 全校 总人 数 留守儿童 其中: 人 数 占全 校总数% 女 生 占 % 父亲外出 母亲外出 父母外父母监护 外祖父母监护 亲戚监护 单亲家庭 679 134 20% 84 63% 32 28 74 85 32 17 11 和“留守儿童”表现出的心理偏常倾向,工作报告《国家“十一五”课题·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

通过分析回收的调查问卷,我们得知:在全校679名学生中有“留守儿童”134名,占全校总人数的20%还略高一点。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其中女生为84人,占“留守儿童”的63%。在134名留守儿童中,竟有85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留守儿童的60%以上。此外,还有一部分非“留守儿童”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其问题共分四大类11个方面:一是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主要表现为孤僻、冷淡、独处,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流交往(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有,但主要集中在中低年级);二是行为乖张,在校神情恍惚,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家不服爷爷奶奶管教,我行我素,老子天下第一;三是经不住社会“小混混”的引诱,参与吸烟饮酒,小偷小摸,逃学上网玩游戏;四是极少数留守儿童行为走极端,怨恨父母长年在外不顾自己,或想私自出走,或虐待年迈的爷爷奶奶,甚至出现在爷爷奶奶饭菜里下毒的事情(好在还没毒死爷爷奶奶)。后两大类问题主要集中在五六年级学生中。

5.筛选研究对象。针对以上触目惊心的问题,我们课题小组在学校的支持下,以班级为单位,分门别类由课题组教师与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一道组成联合跟踪辅导小组,在逐人建立个人档案,逐人制定干预计划的同时,分别对比较突出或带普遍性倾向的问题选择了1至2名同学(计18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重点研究,并在研究之前对这18名研究对象的心理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获得了研究对象的第一份资料。

表二:各类心理偏常倾向在18名研究对象身上的分布情况统计表 项 目 次 数 调查人数 内向 冷淡 孤僻独居 精神恍惚 自暴自弃 不服管教 迟到逃学 上网游戏 吸烟饮酒 贪图便宜 曾想出走 任性顶撞 报复他人 第一次 18 14 10 5 12 5 7 12 7 9 5 4 2 6.聘请专家指导课题开题报告会。在各项前期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我们聘请了县教科所领导、专家,县内同类课题的负责人和周边学校的教育科研骨干进行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

(二)研究实施阶段:(2007年6月—2009年12月)

1.宣传动员,培训家长。主要以家长学校为阵地,开展以《学生心理与家长对策》为主题的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印发资料;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办《儿童心理》手抄报和板报,创办“都来关心儿童”沙龙,开通“校园之声”广播,架设“心理直通车”热线电话等一系列活动,初步形成了一种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2.筛选对象,确立个案。15名课题组研究教师自主筛选,共确立了18名重点研究个体。他们的心理障碍问题大致包括:①.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的学生5名。其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冷淡,喜独处,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流交往,② 行为乖张,在校神情恍惚,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家不服爷爷奶奶管教,我行我素,老子天下第一的学生5名,③经不住社会“小混混”的引诱,参与吸烟饮酒,小偷小摸,逃学上网玩游戏的5名;④行为走极端,怨恨父母长年在外不顾自己,或想私自出走,或虐待年迈的爷爷奶奶,甚至出现在爷爷奶奶饭菜里下毒的事情的3名。

3.建立档案,跟踪管理。档案内容包括①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结构、父母的爱教育程度、职业状况、;②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身高、体重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和重要生长史; ③问题发展史:包括问题类别、首发时间、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当时学校与家庭的背景事件、问题的处理与效果; ④其它的影响:如饮食、睡眠、情绪、行为; ⑤家庭适应:如亲子关系、手足关系、父母(祖父母)管教的态度与技巧;⑥ 学校适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态度、学习成绩;⑦社会适应:如交友、休闲、社区活动等。

4.针对个案,实施研究。针对不同的个案,对症下药。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家庭走访,个别谈心,教师引导,同伴互助,环境熏陶,亲情感化——开通“亲情热线”定时让部分“留守儿童”通过学校开通的“亲情热线”与远在千里之遥打工的父母通话交流等形式进行教育与转化。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对18名研究对象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见统计表)

表三:18名研究对象心理偏常倾向研究前后对照表 项 目 次 数 内向 冷淡 孤僻独居 精神恍惚 自暴自弃 不服管教 迟到逃学 上网游戏 吸烟饮酒 贪图便宜 曾想出走 任性顶撞 报复他人 第一次 14 10 5 12 5 7 12 7 9 5 4 2 第二次 4 3 1 2 0 0 2 0 1 0 1 0 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分析,这18名研究对象的心理障碍明显得到矫正,他们不但消除了潜意识中的自卑、极端等意识,就连原先经不住社会上那些“小混混”引诱参与小偷小摸、逃学上网的“害群之马”也悬崖勒马了。我们的研究初步取得成功。

5.补充完善,深化研究。我们的具体作法是在总结对18名研究对象进行干预与矫正的经验与教训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干预措施,完善矫正方法,并推广运用到所有“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干预研究中。

在延用以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经的基础上,我们又借鉴外地经验开设了学生心理咨询(阳光小屋)室,公布了教师电话号码,开通了爱心电话,让学生或到阳光小屋咨询、发泄,或通过爱心电话同心理辅导老师交流。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咨询意识和害怕同学议论自己患有心理疾患,不敢到阳光小屋咨询或发泄,爱心电话颇受欢迎(因为在电话交流中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我们又利用网络媒体组织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建立了“三人行”网络班级、班级QQ群和学生博客,让学生通过电话、网络同教师或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都乐于在班级网络、QQ群和博客上与老师、同学和父母交流。在网上留言交流时,他们都能敞开心扉,吐露真实感受,倾诉困惑与困难。同时他们也在网上或QQ上及时得到了我们教师的热心帮助,及时化解了他们的困惑,排除了他们的困难,使其受伤的幼小心灵得到及时的抚慰,形同扭曲的心理得到及时得到矫正。对于居住在边远山区,家庭条件较差没有安装电话和网络的孩子,我们学校对其登记造册,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在学校“爱心电话”上与远在异乡的父母单独(当然,我们教师也在分机上跟听(跟听并非监听),记录,分析,对症制定干预方案)电话交流,让父母配合学校共同做孩子的干预与矫正工作。

6.总结成果,推广应用。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成功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让其在研究中发挥更大效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的老师结合这次课题研究个案,相继写出了不少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论文、研究案例和工作随笔,受到上级科研主管部门的鉴定和认可,还有不少论文和案例在国家和省、市重点期刊上发表。如课题负责人刘勋华老师撰写的《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与反思》、课题组成员、心理辅导教师游银菊与王文斌老师合著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被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集结成书,面向全国公开发表(该书统一书号为ISBN978-0896-50180-9/G·10197),校长毛光荣与班主任黄元清撰写的《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的成因与矫正个案分析》荣获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奖赛壹等奖,并公开发表(该书统一刊号IS8N978-7-80196-700-8)。

为了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们一是将研究对象由留守儿童发展到全校所有学生,二是将这些获奖成果和我们的实验方案、具体作法汇编成册免费印发全镇中小学教师(计240余册),为兄弟学校的研究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案例(但也文明“不可全单照搬”),三是选派课题组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到村级小学指导相关类型课题的研究,推广我们的成功经验。面对全镇下辖的五所管理区完小,我们先后累计下派指导教师130多人次,每学期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一次,培训村级小学心理骨干教师13人,挽救濒临失足青少年30多名,较好地让我们研究的成果在诊断和干预学生心理障碍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并得到上级科研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三、今后的设想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他们正处在人格、理想、志向、兴趣、爱好的接触与形成初期。学校、家庭和社会如果能够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良好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学生和生活环境,及时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在良好氛围的熏陶和优雅环境的约束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就会逐渐养成健康的人格,树立崇高的理想,立下宏伟的志向,就会兴趣广泛,喜好健康,就会常怀一颗健康的心理。即使当这些“幼苗”在某一个时期,遭到“病菌”的侵蚀,只要我们稍加修整,依然会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当然,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和事也是一样,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也许我们今天获得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在某校、某人身上行之有效,但不一定运用到另一所学校或另一同学身上仍然有效。因为世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万能的灵丹妙药。尤其是发展变化中的幼小的儿童心理。因此,我们设想:

1.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创新研究方法,继续将课题研究引向深入,继续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研究,将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

2.加强与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经验、总结提升,充分发挥科研兴教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总之,我们将在完善现有课题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的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积极做好申报的“十二五”课题,求真务实,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展翅腾飞!

第五篇: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

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成为学前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有利于促进学前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简要分析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更好地促进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顺利地开展。

关键词:中职 幼师专业 学前儿童 语言教育 活动指导 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背景下,教育改革对学前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之一,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工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这门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有效的满足为社会实践工作的发展。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的理论讲解占据了大部分课时,导致学生缺少一定的岗位实践操作机会,对于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的形成造成了不利影响。

一、以任务为载体,积极地调整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是学前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根据幼儿教育对培养幼儿教师的要求,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职业能力为培养导向,以任务为载体,积极的调整教学内容,使幼儿教师专业的学生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其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化技能训练,凸显教学中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因此,在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中,应重视以任务为载体,积极地调整教学内容这一有效的方式。

二、构建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

在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中,结合实际的教学状况,构建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构建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需要在案例导入、明确学习任务、探究思考、模拟训练、汇报展示以及互评小结等几个方面。在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问题,构建合理的项目模块、任务驱动最终达到能力训练的发展目的。其次,在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方面,我们还应在模块教学中,注意构建模式的合理性,以便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提高专业技能。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是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只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促进技能训练与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以及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交流,力争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学生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因此,在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重视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加强教育实习,提高专业技能

为了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在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中,加强教育实习,提高专业技能非常重要,这也是关系着学生在进入社会是否能胜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中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在见习阶段、实习阶段以及定岗实训阶段的学习状况。在见习阶段,学校应在每学期安排一次为期一周的见习,并在见习活动之前,邀请优秀的教师进行示范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的体会见习活动的重要性。其次,在顶岗实训的阶段,组织学生到指定的或者自己联系的幼儿园进行实习,引导学生独立带班和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提高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结合实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深入探究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成为中职幼师专业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因此,在中职幼师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研究,并结合社会实践发展的变化,增加学生参与实践岗位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中职幼师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如何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法的有效教学[J].大众文艺,2012,(04).[2]张建锋.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生理卫生类课程教学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5).[3]曾冠群.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职业能力――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为例[J].教师,2013,(07):114-115.[4]邹丽君,苏俭.中职幼师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模式探讨[J].广西教育,2015,(04):121-122.

下载自闭症儿童DTT与PRT两种干预模式的对比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闭症儿童DTT与PRT两种干预模式的对比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