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孩子小故事
孩子受到伤害怎么办?
在前几天陕西省“教学能手”培训中,一位女教师向我讲了她教育孩子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儿子四岁那年,从幼儿园回家,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我觉得蹊跷,就问儿子:“怎么啦?今天为什么这么不高兴?” “老师给别人发糖,没给我!” “那你犯什么错误了吗?” “没有!”
“发糖的时候是不是大家都抢着要?你伸手要了吗?” “没有,我不爱吃糖,你说吃糖对身体不好!” “那为什么没领到糖又不高兴呢?” “别人都有,我没有,说 明老师不爱我!”
“噢!老师已经说过这个事了!她说你这几天喉咙发炎,嗓子红肿,害怕加重你的病情才没给你发糖。说明老师最关心、最爱你呀!”
孩子释然,高高兴兴去玩了!
体会: 不要当着孩子面责备老师,也不要让孩子觉得老师冷落他!这是教育智慧。
粗暴与残忍:谁之错?
过去家里很贫穷,东凑西借买了一只优良品种的奶山羊,希望它能够繁殖小羊,也能够挤奶。我给孩子们描绘了一只羊变成一群羊的美好未来,也告诉他们以后能每天喝上羊奶。
上小学的儿子每天给羊割草,有时候还把羊牵到河道里去放牧。孩子时常让羊吃着草,自己在河沟里捉鱼、摸螃蟹或者看书。
他很爱那只羊,经常坐在草地上与羊说话。
有一天,孩子躺在草地上睡着了!醒来一看,羊不见了,孩子到处找也没找着。
天快黑了,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我:爸爸!爸爸!羊不见了。我当时很生气,骂道:“你光知道玩,一个羊都管不好,要你有什么用?”
“我又不是故意的!羊跑了我也到处找,可是没找到!” “自己不小心,还敢反嘴!家里就这只羊值钱,不把它找到,你就别回来!”
我当时在气头上,拿起树枝一顿暴打,孩子被打得身上出血,鼻青脸肿,跑出门去。
孩子难过极了,独自在黄昏的河道里奔跑着找羊。我和孩子母亲也跟着到河沟里去找羊!
当我循着“咩——咩——”的羊叫声来到一段矮墙后面的时候,我惊呆了„„
孩子把羊拴在树上,拿着树枝凶狠地抽打,嘴里还在骂:都怪你!都怪你!害得我被爸爸一顿暴打!
我震撼了!我打了孩子,他就迁怒于心爱的羊而不计后果的暴打,以后他再迁怒于其它东西,甚至迁怒于我们怎么得了!
我赶紧制止孩子,说羊肚子里有羊羔,不敢打。
我回到家就向孩子认错。孩子说出心里话。他说当时自己很害怕也很委屈!——爸爸明明知道我也很爱羊!可为了羊,你就那么凶狠地打我、骂我,还不让我回家,难道我还不如一只羊!爸爸其实一点也不爱我呀!
孩子的话让我豁然顿悟,流出眼泪。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打孩子了!
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苗!
有些出身贫困、幼年受尽磨难的父母,一旦有了权、有了钱以后,就从贫困的经历走向极端而对孩子疼爱有加,尽心竭力地一切为孩子着想。无论衣食住行所需还是学习用具,都要努力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条件,最高的待遇。他们为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孩子吃苦精神和自尊心的培养。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和学者,长期高高在上,于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有,什么都懂,什么都行。往往把孩子当作完全不懂事的人,任何事情都要替孩子做主,替孩子考虑,既不信任孩子,也不鼓励孩子信任自己!孩子如何玩耍,如何花钱,如何学习;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甚至车子、房子、位子、妻子、孩子等,都要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说了算,他们的字典里只有“不许这个、不许那个”,甚至还要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有些做领导干部和做生意比较成功的家长,特别是父亲,一到吃饭时间就数落和训斥孩子,进行各式各样的教育和批评,长期让孩子生活在一无是处的自卑感中,孩子不仅吃不好饭,还损害了他的食欲。有孩子说:他觉得吃饭就是忍受指责,餐桌就是地狱!
自以为成功的家长须知: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苗!有些家长则相反,自己职业生活比较压抑,特别害怕孩子看不起自己,就故意让孩子畏惧和胆怯,不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认为自己辛辛苦苦赚钱,孩子就应该服服帖帖,惟命是从。他们回到家就发泄、抱怨、指责,认为孩子不知道感恩,不珍惜自己的血汗钱。须知道这种感恩教育,其实是在培养懦弱的弱者和乞怜者。
孩子一旦长期生活在父亲、母亲的过度呵护和高压之下,就会逐渐失去做人的信心和决断的能力与勇气,会把自己当成“父母亲豢养的宠物,是完全无能和不断犯错的人”以至丧失自信和自尊,他们就只能永远生活在父母亲的特权和财富阴影之下。
不得志的家长,要避免把社会的阴影投射到孩子身上。
第二篇:教育孩子的七个小故事
教育孩子的七个小故事
教育故事之一
有一道测试题,从下面3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位能造福人类的,你会选谁?第一个,他信巫医和占卜,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第二个,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来,读大学时曾经吸过毒,每晚都要喝许多白兰地;第三个,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从不吸烟,也不喝酒,年轻时没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个,但没想到却是错的。有史料记载: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二个是丘吉尔,第三个是希特勒。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索,没有想到,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样的大好人,身上还有这样的缺点;而希特勒,这个杀人的魔鬼,他的身竟还有如此多的闪光点。由此我们想到了孩子,如果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成功者,如后来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他们所谓的一些缺点怎么也比不过早先的罗丘两人吧。所以孩子一时错误,不代表会什么,我们对孩子要增加信任和期待,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教育故事之二教育从尊重开始
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 美分,而这辆小汽车至少也要值20多美元。开始她以为儿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和德国小孩的妈妈时,这位德**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样的蠢事了。”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干预、不阻止,也不单纯批评孩子的做法,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正是缺少了对孩子的这种尊重。尊重孩子的选权,并不能保证孩子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但他们毕竟还小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摔几个跟头,走一段弯路,但孩子的选择能力却在一次次尝试中得以提高。让我们在教育中少一分盲目和粗野,多一份理智和科学,把爱变得更深沉一些、艺术一些。
教育故事之三让教育多份选择和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在处理4个放学后贪玩抓虾的“小调皮”时,用了如下方法:袁老师事先对他们捉虾的地点做了了解,发现了那个“清浅的小溪”是没有危险的。于是当4个“小调皮”耷拉着脑袋,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批时,袁老师只是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喜欢虾子,这好啊!大科学家达尔文、法布尔从小不都是昆虫迷吗?你们谁能告诉我,虾子喜欢歇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抓着的?抓虾用什么办法最好?虾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头上有什么?脚有多少只?尾巴呢……”小调皮们傻了眼,只顾着抓,谁会注意到底是什么模样?看到孩子们傻了眼,袁老师又拍拍他们的肩膀说:“我本想让你们明天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的,可是你们……这样吧,你们再去抓一次,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好想想,回来再讲给我听听,好不好?”孩子们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这事若换了我们父母,通常会一顿批评,把孩子说得眼泪汪汪!因为我们所关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学不回家捉虾”这个事情的性质,至于孩子们捉虾的危险大不大,坏事能不能变成好事,我们很少会去关心和注意的。在这一点上,袁老师做了有心人。他通过孩子们对虾的特殊“情结”,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探索、教孩子们如何玩得更有意义。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只要我们的多些了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选择和智慧。
教育故事之四两种思维的碰撞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儿子从城里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在农场一户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样?”“好极了!”“这回你应该知道穷人是什么样了吧?”儿子回答:“是的,我知道了”。“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吗?”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夜里我们的花园里只能看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上面却有千万颗星星;还有,我们院子里只能停几辆小汽车,可他们院子里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接着儿子又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过上和他们一样富裕的生活。”孩子心中富有和成人心中的富有是不同的,正像孩子心中的快乐和成人心中的快乐不同一样。
虽然孩子的看法有点天真,却也是一份纯真的美好!让孩子开阔眼界,了解不同人的生活,丰富生命,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人生一课。我们父母不要一味用成人世界的成功标准去纠正孩子,与其说教孩子还不如让孩子对生活心存美好,顺便告诉他过什么样的生活都要勤劳和努力!这才是明智之举.
教育故事之五 潜能
传说苏格兰北部的古城堡和蓦地经常闹鬼。有一个人因为公务繁忙半夜时分才回家,而他又必须经过地墓。墓地里尔偶尔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号叫,蝙蝠幽灵一样飞来飞去,枯枝像鬼怪的手爪伸向暗黑的天空。走着走着,这个人他一不小心就掉进一个新挖的墓坑里。这个坑太深太大了,人高马大的他几经努力还是爬不出去。他索性坐在那里,等天亮再说吧。这时,又有一个人经过这里,也不小心掉了下去,这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也爬不出去。先掉下来的人实在看不过去,开口说:“别费力气了,你是爬不出去的。”那人忽然听到说话声以为是遇到了鬼,吓得魂不附体,手脚并用,没想到三两下竟然爬了上去,然后惨叫着逃得无影无踪。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给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谁知道一个人的潜能在什么时候爆发出来呢?值得思考的是,在平常的生活里,“平庸”的人很少爆发自己潜能因而显得平庸,“聪明”的人则会让自己的潜能像山泉一样长流常新地表现出来,因而不同凡响。其实,我们全部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事,因为我们的潜能就像埋藏起来的石油,一直没有得到开发。作为父母就是要作这种“潜能”的挖掘者、激发者,使每一个孩子身体里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打破平庸,走向卓越! 教育故事之六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他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它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前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惟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无缘。
现在的青少年就需要这种磨练,他们惧怕那黑黑的隧道,总是渴望有一双援助的手将他们一路护送;现在的家长也多是“怀了爱怜之心”的父母,总是怕孩子吃苦受累,于是把孩子的“生命通道”修得特别宽畅,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现在的老师也大有“怀了恻隐之心”的,他们怕学生做不出“标准答案”,怕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要求相差太远,居然把答案一字不差地读给学生!这样下去,将来的社会上,会有多少能够展翅飞翔的“帝王蛾”呢?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今天的青少年吃点苦不算什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父母和老师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给他们锻炼的空间,这样他们才会在未来的社会上凭借自己的能力占据一席之地,这样他们才能用坚强的臂膀托起未来中国绚丽的朝阳!
教育故事之七头鱼
这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鱼儿,很瘦小孤单。
主人喂食时它总也抢不到,最多只能吃些别的鱼剩下的残渣碎末。平时它常孤零零地在鱼外游荡,似乎谁都可以欺负它。万幸的是,终于有一天主人发现它是如此可怜,打那以后喂食时都先在它身边撒些饵料。不想这一些微不足道的举动,竟改变了小鱼的命运,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因为聪明的鱼儿们渐渐地发现:只要在小鱼的周边就一定能得到食物。于是一星期以后一个颇为壮观的场面出现了:一条不起眼的小鱼,领着一个偌大的鱼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条小鱼儿竟然成了“头鱼”。从此它再也不会以自卑的神色黯然地徘徊在池边、角落,而是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地做着“领头鱼”,俨然开始统帅起整个鱼群。 主人不是教育学家,他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任何一条鱼都培养成“头鱼”“统帅”。同样道理,如果我们家长对孩子多一些关注,哪怕他是一个“差生”,也很有可能让他走出困境、窘界。能否创造出更大奇迹,在孩子本身,更在于你我的关注。
第三篇:小故事---鱼孩子
小故事---鱼孩子
鱼孩子有一个五颜六色的补丁口袋。
这个大口袋是他用捡回的各种塑料,由细软的绿水草缝制而成的,上面还贴着五彩的贝壳。其他小鱼儿都说它像个垃圾箱,鱼孩子说它是个万宝箱,能装许多宝贝。
鱼孩子外出的时候,身后总背着补丁口袋,遇到他人丢弃的东西,都要捡起来,装进口袋,说这叫寻宝,还环保。他喜欢集物,就像你喜欢集邮一样。
每天,鱼孩子都会捡回一满满口袋的宝,直到袋子再也装不下,星星出来了,他才肯回家。
一天,鱼村收到珊瑚岛主小丑鱼的邀请,请鱼儿们去做客。要知道,珊瑚岛每十年才举行一次盛宴,对鱼来说太难得了。有幸赶上盛宴的举行,那将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啊!鱼孩子们高兴地吹起泡泡。
鱼村最最年长,胡子最最长的鱼爷爷,带着鱼群出发了。鱼群很快游过水母湾,再绕过水藻林,就到了珊瑚岛了。
“孩子们,注意绕开水藻林!”鱼爷爷一想到许多儿女游进水藻林,就再也没出来过就心痛。
鱼孩子看到那片水藻林,像泼了墨不见一点儿光,便悄悄离开鱼群。谁也没注意,鱼群少了一尾小鱼。
“哇,好大一面鼓!”鱼孩子从一株水藻上清理出一听空易拉罐。他用鱼鳍擦着罐口,里面传来咚咚好听的声音。后来,鱼村逢年过节的时候,他总要拿出来敲上一通。
“十件救生衣耶!”鱼孩子又清理出一块白色泡沫,如果遇到不会游泳落水者,刚好用得着。
“二十面小红旗!”他又拽出一块一面带有薄塑料的红纸,刚好可以做红旗,插在海里危险的地方。
“一口大钟!”鱼孩子有些头晕,恶心,它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怪味,上面粘满了很难洗的油漆。他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太阳出来的时候,才擦亮那把钢勺。挂在村口老海带身上,会是一口不错的集合钟。
“哦,是把小号吗?”鱼孩子看到一个锈迹斑斑,带喇叭的弯弯管,等他擦出来一看,好亮一把金色的小号,声音宏亮清澈。
……
东西真是太多,太多啦!
天渐渐黑了,星星都出来了,从珊瑚岛做客的鱼群回来啦,鱼孩子背着大口袋,跟着鱼群回村啦,谁也没注意,他背后的口袋鼓起来了。
鱼孩子在水藻林整整清理了九十九天,集到的宝贝,比九千九百九十九件还多。水藻林变得亮堂起来,鱼群可以自由从藻林穿过啦!
鱼爷爷发现,凡是有危险的地方,都多了一面小红旗,漩涡谷的四周,各插着一面小红旗,旗子上写着:前方危险,请绕行!落款是“漩涡谷”。
后来,有人发现,大海的深处,有一个身后背着个补丁口袋,挂着一把小号,还带着一件迷你救生衣的鱼。
第四篇:教育孩子的故事
一个爸爸告诉儿子:顶撞妈妈是 有条件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妈妈们看完欣慰的转走了,爸爸们看完默默的转发了,孩子们看了懂了很多…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已经高中的儿子因 为妈妈总是唠叨,不耐烦的顶撞了母亲,母亲气得半死。
当晚,父亲便约儿子一起出门散步。
两人走了好久,父亲说道,顶撞妈妈时,下列的事任选一样,做到后,才有顶撞的 权利:
1.连续3个月每吃完一餐就须催吐(孕吐)
2.乳头被别人吸到破皮达一个月(喂奶)
3.肚子塞一颗篮球达10个月(怀孕)
4.接受皮鞭抽打达48小时(生小孩)
5.10个月不能喝冰水、咖啡、茶
6.5个月睡觉不能翻身
7.10个月不能出游远行,不能跑跳
8.10个月不能生病,实在要是病了,生病 不能吃药
9.生完孩子把屎把尿一个月
10.晚上睡觉每二个小时起床一次,清醒 30分钟达一个月
一直到要进家门口时,父亲拍拍儿子的肩 膀,以男人对男人的语气说:『等一下进 去时,给我女人一点面子!』儿子惊讶于 老爸用哥儿们的语气对他说话,并因男人 跟男人之间的义气,从此对母亲毕恭毕敬 的。
看完这个故事,想起一个高中同学他说: 有一次顶撞母亲,父亲把他从椅子上踹下 来,斥责他:你妈是我捧在手心的宝,我 呵护她,照顾她,对她轻声细语,你凭什 麽对他大声喊叫!我的同学再也不敢顶撞 母亲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 我一哥们的妻子生孩子,那哥们一家子高兴得坐立不安。好不容易出来后,全家大小围上去看小孩,关心着是男孩还是女孩。只有哥们第一时候走到妻子身边,说了句:宝贝,辛苦了。他妻子瞬间泪如雨下。这才是爱…… 知道剖腹产要缝几层么?答案:是八层!知道母乳是由什么产生的么?答案是:妈妈的血!知道顺产有多疼么?答案是:世界上疼痛的最高值; 相当于二十根骨头同时骨折!所以男人请记得,好好珍惜你的老婆。你没有理由不心疼!
对于孩子来说,“疼爱妈 妈”的爸爸,是个值得尊敬的好爸爸,也 必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父亲”。这样的 父亲才会给孩子更多安全感。这么多年来有谁会忍受着一辈子付出没有回报的?恐怕除了父母没有别人了吧?我们平时总是抱怨自己没有好背景,好父母,可生活在物质条件比父母强百倍的我们为什么不努力拼搏一把,成为父母的骄傲呢?或许我们觉得父母给予我们的不够多,请记住,那已经是他们的全部了!
据统计98%的孩子看完这篇文章转给了父母,99% 的爸爸看完这篇文章转到了朋友圈,100%的妈妈转发给了老公。
第五篇:教育孩子的故事
教育孩子的故事
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雕塑石头答道:“老兄,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看完这个故事,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想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孩子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孩子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做法孩子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难怪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教育要考虑到孩子的可接受性。以关爱孩子的态度教育,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孩子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家长给予孩子一分关爱,燃起孩子一分自信。
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