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记教学总结
《史记》选读教学总结
一、《史记》选读与文言知识的积累
《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广阔、见识超群的百科式的历史巨著,是“文”与“言”结合最完美的高中古文阅读典范之作,无论怎么授课,都不能脱离这两者,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天才的语言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再从历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来看,《史记》的文与言都倍受青睐,比如《滑稽列传》、《管仲列传》、《李将军列传》等都被选用过,这说明《史记》蕴涵着丰富的语言矿产,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备课组特别注重语言点的归纳、提炼和积累,具体做法如下: 1. 编写文言知识手册。
把以前高考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和15个虚词的义项和用法用表格的形式编写成小册子,发到每一个同学的手中,体例上包括词语的义项、典型例句、出处、常见的现代短语,然后把任务分给学生,由他们在《史记》的学习过程中归纳、提炼出来,抄写在黑板上,供其他同学积累借鉴,老师作适当的讲解和补充。
2.课课练,堂堂清。目前我们的配套练习只有一本《学习与评价》,学一课,练一课。但是,这个练习尚有点单薄,于是备课组发动每一位老师,再次编写一课一练的练习题要求立足文本,精要简化,题小面大,把每一位老师每一课教学中遇到的典型而又普遍的语言点集中起来,落实到位,练到位,掌握到位。
3.开展语文小活动。为了提高积累的热情和兴趣,备课组开展了几次有意义的竞赛活动。比如《史记》成语知多少,我说《史记》成语典故,句子翻译比赛,手册使用评比等,学生都乐于参加,效果良好。
二、《史记》选读与文学鉴赏的结合。
史记》用传神的笔墨写活了一个个历史人物,比如刘邦、项羽、李广、荆轲、蔺相如等,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为此,备课组为学生播放了电影《西楚霸王》、《荆轲刺秦王》,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然后组织学生写读后感,围绕“刘邦和项羽谁是真正的英雄”展开辩论,学生反响很大,这些形式有力地推动了《史记》选读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史记》选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
《史记》蕴涵着深邃的哲理,融会着民族的精神。`从近几年的高考阅卷实践来看,《史记》有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是万能的写作素材,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把文本内容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在写作中延伸对文本的理解,在文本的学习中积累写作素材,具体做法如下:
1. 坚持每日练笔。每日练笔,即每天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不限内容,不限体裁,让学生独抒性灵,轻松地感悟生活真谛,在自由地诉说中训练表达能力,加之高二学生正处在批判思维的形成时期,对人对事又有发表看法的愿望,坚持每日练笔,既能培养人文情怀,又能积淀语文素养。本学期我们有效地把每日练笔和《史记》选读结合起来,边学边写,边写边悟。像这样的所感所悟,讲自己的所思所得,既起到相互教育、榜样示范的作用,又激励学生积淀语感,完成由意到文,又由“文”到“言”的演化.写作素材的积淀和引导。
2. 许多同学写作时,常常为找不到材料而苦恼,其实啊,只要我们从《史记》教材中挖掘材料,学会分析材料,是不难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来的。话题作文的题材,关键是找准角度,瞄准切入点,以便融会贯通,巧妙运用。为此,我在引导学生积累《史记》素材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引导学生积累典型的词句。
(1)名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等句子,在平时背诵默写的过程中检查、落实。
(2)名段。《太史公自序》第11段精辟的举例,《管仲列传》第2段深情的述说,《屈原列传》第3段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引导学生积累典范的事迹。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周公吐哺、廉颇负荆请罪、孔子四教、胡服骑射等。
3.引导学生积累典型的历史人物。如屈原、项羽、孔子、管仲、蔺相如等,学习作者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刻画艺术,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思想、人格,以便在写作中运用。以上是我关于《史记》选读教学的几点粗浅做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第二篇:史记教学反思
史记教学反思
史记教学反思1
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我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作业,在上课时给学生讲解了汉朝和匈奴的关系,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质疑课题,然后筛选出了两个问题统领全文,第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第二: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交流他们所理解的“发愤”的意思,在学生理解了发愤的意思是“振作起来,下决心努力”后,我问学生:“司马迁是遭受了什么打击呢?”然后直奔第三段,引导学生了解“飞来横祸”这个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交流他们搜集到的资料。接着,老师补充有关司马迁受酷刑的资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学生明白了司马迁是为了让事实真相大白而蒙冤,他为李陵的辩护使得他受腐刑,对他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打击。我接着说:在“横祸”面前,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是他最终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是什么原因使司马迁选择了“忍辱偷生”呢?这个问题,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了前面的段落。是第二段中“父亲的临终嘱托”,是第一段里“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在读到“父亲的临终嘱托”这一段的`时候,我指导学生读好司马迁父亲的话,师生共同读书感悟,如果就此选择一死,九泉之下如何去见父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这就是“发愤”!教学中,我反复出示“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这句话,学生一次又一次,一层又一层地体会着“发愤”的内涵,每读一次,都会受到心灵的震撼。在最后,我还让学生比较“发奋”与“发愤”的不同,让学生明白编者用“发愤”这个词是恰当的。
这节课总的感觉是教学环节设计得还比较满意,课前的准备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对课外资料的整合也比较成功,如果从一课一得的最基本的角度来衡量,我认为,这节课最起码让学生记住了“发愤”这个词在本课的深刻内涵。
但是,所有的课堂都不是完美的,有几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一,自己说得过多。虽然我在提醒着自己,当学生回答得不准确的时候引导得还不是很到位,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干脆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回过头来想想这节课,教师的话语过于臃肿,今后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第二,没有照顾到全体,虽然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想让后进生和不爱发言的同学多表现,但是由于他们回答问题不准确,而且耗时较多,所以给他们的机会还不是很多,相反,那些平时回答问题较多的学生这次又成为“主力军”了。今后要多给那些不经常发言的学生一些机会,让全班同学均衡地发展。
史记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时间,完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理解什么是“发愤”?
从一开始出示课题,就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发愤是什么意思?”学生查字典后,理解“发愤”就是振作起来,努力地去做。司马迁究竟遭受了什么而要振作起来呢?这一问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第二个问题。
二、明白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要解决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这个问题,就要让学生知道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品读了课文,一下子就找到了因为“父亲的遗愿”。仅仅是因为父亲的遗愿吗?学生很快又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中“受父亲的影响……”是呀,因为父亲,司马迁也喜欢历史,他努力学习,积累历史资料,早就和父亲一起准备编写《史记》呀!更有一位聪慧的同学给了我一个惊喜:“我发现司马迁从小就喜欢历史,因为他小时候听父老乡亲讲英雄故事的时候,心里特激动,说明他在那时候就对历史很感兴趣。”是呀,司马迁在小的.时候就受到过乡亲父老的影响,古代英雄的故事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我很高兴,学生的语言表达虽然比较简单,但他是真正理解文章语句所蕴藏的内涵的。
我又这样引导学生:“是呀,司马迁小时候就对历史故事特感兴趣。长大后,受父亲的影响,他努力读书,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也许那时候,他就帮助父亲一起编写史书吧。父亲临终时的遗愿更坚定了他编写史书的决心,他放下失去亲人的痛苦,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资料,发愤写《史记》。可他又遭遇了什么?而后又发愤写《史记》呢?”学生都找到了“飞来横祸”“入狱受刑”。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体悟司马迁所受的耻辱、痛苦,我让学生当堂阅读了《补充习题》上的短文“司马迁为什么会入狱”,了解了司马迁的为人,更清楚地了解了司马迁受辱之事,了解了宫刑的残酷、可怕,深入地感受到了司马迁的悲愤、耻辱、痛苦,再结合对司马迁的想法的理解品读,学生对“发愤”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三、知道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重点让学生品读了两段话。在丧父之痛之后发愤地写“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在遭受飞来横祸之后发愤地写“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四、感悟发愤的结果。
感悟司马迁发愤的结果,我让学生重点品读了“13年”、“52万字”、“前无古人”、“毕生的心血”、“用生命写成的”,让学生感受到《史记》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的史书。
让学生围绕“发愤”,去品读课文,去感悟人物品质,从整体上去把握,我相信学生能理解了。
史记教学反思3
师:板书课题: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问:“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
生2:司马迁怎么写《史记》的?结果怎样?
生3:司马迁如何“发愤”写《史记》的?
师:你从课题中获得什么信息?
生1:我知道这篇文章写“司马迁”(人),他写《史记》(事),重点是围绕“发愤”二字来写的。
师:我们曾经学过一个词“发奋”你知道它的意思吗?题目中的“发愤”改成“发奋”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理由?请把你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等会儿我在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代表发表你们小组交流后观点。
(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七嘴八舌的交流)
八个小组一致认为课题中用“发愤“一词好。
陆文蔚:“发愤” “发奋”它们是近义词可以通用,都含有努力去做的意思。但我感觉用“愤”字,可以看出司马迁发了狠去做,程度还要深一些。
李嘉诚:我也感觉用“愤”看出司马迁非常勤奋地去写《史记》。
蔡广益:昨天我在网上看到,司马迁在写《史记》时遭到了灭顶之灾,被汉武帝判了“腐刑”,那种刑法对于司马迁来说,比判死刑还重。课文中也讲到“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迁还记得写《史记》,最终《史记》用了司马迁13年时间,写成了52万字。用“发愤”作为课题,可以显出司马迁写《史记》时是卯足了劲,排除了一切困难的。
黄伊然:古话说,“大丈夫宁被杀不可辱”,司马迁经受如此奇耻大辱后还坚持活着,他就是记着父亲的嘱托,想到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完成。他是克服了外界的重重困难,尤其是战胜了自己的思想顾虑后再去写《史记》的,所以用“发愤”。
陆婓怡:“发愤”还有克服困难努力去做的'意思,“发奋”我觉得只有自己思想上努力去做。
蔡子扬:我同意刚才蔡广益、黄伊然的说法。用“发愤”一词好,体现了司马迁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坚强不屈的品质。
反思:
“好一个体现了司马迁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的品质”我为孩子们这样的辩解喝彩!
我们实施“学程导航”的范式已经二年了。孩子们已经有了“先学”垫底了,教师何不把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提前让学生交流呢。课堂上,在揭示课题环节,我用了10分钟时间没和学生讨论了“发愤”一词。我觉得值得,因为孩子们在这一环节,对课文内容较为熟悉,很想“一吐为快”。第二课时,我决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品读司马迁立志写《史记》,及有关《史记》故事的赏读上。
农村的孩子课程资源有限,我就在课堂上为学生读几则《史记》故事吧,孩子们喜欢听故事,也更会体会《史记》是一部“前无古人”的鸿篇巨制的力量。
史记教学反思4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不仅仅具有工具性,同时还具有人文性。而上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在人文性方面我认为有所偏失。
一、注重全面解读。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对教材解读到何种程度决定着课堂的走向。课堂上洋溢美感,是因为教者首先感受到了美;课堂上充满睿智,是因为教者挖掘到了深层内涵;课堂上体现创新,是因为教者做到了别具一格。作为一名教师,应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文章介绍的是司马迁的事迹,司马迁是伟大的,这一点学生已经体会到。可学生能体会到何种程度呢?有一位高中生的话最具有代表性“我以为你会玉与石俱焚,血与火共熔;我以为你最后留下的文字会是名与节同在,士可杀不可辱。”在世人看来,遭受如此大的侮辱,愤恨是必然的。的确,司马迁曾经愤恨,但那只是曾经。司马迁的伟大超越了学生的理解,他的伟大“已经超越了世间的荣与辱,情与志,义与愤,生与死。”他在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时是坦荡的,他在写《史记》时内心是平静的,只有做到这一点,《史记》才能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进行有效拓展。课本只是一个载体,作为教师应围绕这个载体进行资源开发,使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中教师已注意依托文本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一次写话练习,这便是在语文工具性方面的一个资源开发,这能使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但不能忽视的是,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还承担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的作用。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情感态度、气质性格、思想修养、心理品质在熏陶渐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过程。关于司马迁伟大的认识正是在语文人文性方面的.资源开发。不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司马迁的伟大,那他们的情感态度还是停留在课前水平,他们可能超越不了“玉石俱焚”、“士可杀不可辱”的意气用事,而不会认识到世间的另一种伟大:坦然地面对个人的荣与辱;为了毕生的追求,甚至能可观的评定仇人的功过,不引导学生认识司马迁的伟大,他们失去了一次使心灵受到震撼的机会。
三、实现同生共构。注重语文工具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注重人文性,则能使学生人格趋向完美。因此,作为教师应追求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生共构。在本课中,如何实现两者的同生共构呢?在学生将自己对司马迁的认识融入小练笔之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比较“怀着激与愤,含着血与泪写《史记》”与“坦荡,平静地写《史记》”有什么不同。相信这种比较不仅能使学生对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及其作者有更深的认识。内心深处更会生成一种近乎激动的崇敬来……
总而言之,要落实语文课的人文性,便要注意文本的解读、拓展、整合。
史记教学反思5
教学本课时,我抓住了两个问题统领全文:
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二: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对于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学生们通过阅读很快找到原因:
1、家乡黄河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从小对他的熏陶;
2、父亲的影响让他喜欢历史;
3、父亲临终的嘱托让他想要完成父亲的遗愿。以此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喜欢历史,要尽孝道。
对于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通过与“发奋”的比较,学生理解为“一场飞来横祸”造成。通过补充“李陵事件”,使学生了解司马迁是一个正直勇敢,不同流合污的硬汉子,是个是非分明的客观的'史官;接着抓住“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理解司马迁所受的屈辱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他想像一个男子汉一样光明磊落地活着,可是现实却不容他如此;他想像男子汉一样壮烈地死去,可是父亲的遗志没有完成,理想没有实现,他只能忍受着悲愤苟活着,他是一个伟丈夫。
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潜心会文和表情朗读课文,感悟、体验司马谈临终时“泪流满面”的遗嘱,司马迁受酷刑时“悲愤交加”的情景,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司马迁的形象在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史记教学反思6
“父亲的嘱托”在文中一目了然,学生无须费力即找到。“黄河的熏陶、英雄的感染”隐藏于文字之中。哇!好陌生的字眼。
我不能不承认,学生是理解文章语句所蕴藏的内涵的。不然,他们是发现不了这些语句的。可发现了重点语句,心中有认识,言语上却无法表达,能算作真正的'语文吗?我们的课堂需要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吗?语文课堂要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有了内心感受,人文表现了出来;可缺少了语言表达,工具就无从谈起了。
再往深了想,学生缺少了自己的言语,从中表露出的难道不是自我意识的缺失吗?正是长久以来缺乏自我意识,才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忘我”。这种“忘我精神”是很可怕的。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仅是丧失语言表达能力,它更可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以本为本”的习惯,更严重的是,学生将可能丧失思考的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严正面对这一严峻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将“以书籍为平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进行到底。首先,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只有多看书,学生才能积累相关的知识、信息,才能打下一个扎实的文化底蕴。其次,要教育学生会看书。看书不等于读文字,单个文字是的死物,而文字后面所包涵的意义才是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的。要引导去思考、去发现文本的内涵。再次,要教育学生会迁移。“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话其实也在告诉我们,天下的文章在文理上是相通的。读文章、思文章不能只局限于一篇之中,要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教育学生时要做到“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不能因为要完成任务,要赶时间而剥夺学生思考、表达的权力。即使思考的最终结果仍然是“0”,学生至少有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多了一次思考的经验。切记、切记!
史记教学反思7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课文写了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学习本文的重点是读懂第二,三自然段,理解哪些地方突出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以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这是历史故事,课文内容离学生的认识和实际都非常远,学生又不熟悉《史记》的故事,很难感受西汉时期的司马迁遇到飞来横祸遭受酷刑后的内心世界,因此读懂课文内容是有难度的。
教学前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住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
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2、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的?对于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书中所讲到的知识,司马迁受到母亲河的熏陶;源于历史故事的感染;受到父亲的影响。而第二个问题,则需要针对文中的重点句子对司马迁的内心进行细致的分析,司马迁受到了酷刑,在当时对他的内心遭到了极大的残害;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忍辱完成了《史记》。
教学时,虽然我激励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中心进行分析,但是学生始终把思想集中在了司马迁的身世上,而忽略了《史记》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价值,于是,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感,得不到很好的深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塑造人物的性格,完美的人物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怀着对司马迁的无限敬佩结束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堂课,感觉有以下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第一,用好教材,适当拓展: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秘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鉴于学生历史知识贫乏,对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司马迁辛酸坎坷的一生及《史记》内容都知之甚少。教学前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司马迁有《史记》。通过课前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较好的理解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可贵品质。在课前给予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充分阅读,学生心中的司马迁形象渐趋生动,引起情感的共鸣,教学效果好。课后推荐相关读物或指导课外活动或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练笔,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以情促读,以情感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注重教师语言,以情促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情节感人,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为此,我设计了煽情的教师过渡语,旨在带领学生进入情节,进入人物的内心!比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司马迁入狱受了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我插入了一段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有许多残酷的刑罚,而宫刑是其中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它带给受刑者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使其心灵蒙受了永远的耻辱,它使正常人身体残缺,心理残缺,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听了我动情的话语,学生的朗读一个比一个激动,这时的朗读,学生们已经进入了司马迁的内心!因为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心声,他们也愤怒了!
第三,精心设计,整体把握:在“横祸”面前,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是他最终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是什么原因使司马迁选择了“忍辱偷生”呢?这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了前面的段落。是第二段中“父亲的临终嘱托”,是第一段里“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我并没有就此打住,继续追问学生:“除此以外,司马迁可能还想到了什么呢?”这时,我又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周文王被关在羑里(yǒu,古地名),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居然写了《国语》;孙膑被剜(wān)掉膝盖骨,竟写了《兵法》……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感悟到了“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这就是“发愤”!化屈辱为动力,化悲伤为动力,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史记》。这样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教学过程也行云流水。
史记教学反思8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需要诸多要素构成的。我以为,教师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夫在诗外”。“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教师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占据更多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呼之欲出时,上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其次,教师要有善于驾驭课堂、调控课堂的能力,能够将几十个小脑袋集中“管理”,协调他们的思维步伐,调整他们的思维节奏,促进他们由不同步,到同步,再到不同步。也就是将学习的过程按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成若干单元组合,按其单元类别因材施教,逐步达到教学的目标。
第三,教师要有几招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妙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即时性的发展评价。这对于教学活动实在是太重要啦!因为,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在积极的心理体验中,学生能够轻松地接受学习任务,并视学习为快乐之事。而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与满足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
第四,教学中对学生的训练应贯穿始终,将教学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与学两股力量整合起来,就能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全神贯注地关注,注视着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纠正学生每一个你能发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点滴的进步。由于,长期不在教学第一线教书了,对教学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处理上有欠妥当的地方,当堂专项的书写强化训练还不够。担心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一时还难以达到。
史记教学反思9
很幸运,从年龄上来说,我赶上了一课三议的末班车,课上得虽不怎么样,可是在磨课中进行了思考,同时还得到了同事们真诚地帮助。接下来,我就一分为二说说我在这课教学中的一些反思:
一、思路清晰,放手不够。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酷刑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编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第一次试上,我以“发愤”为线索,首先读读写发愤的句子,感受“发愤”,再探究发愤原因,然后想象怎样发愤写作,最后交代的发愤结果。第二次上课我主要抓住“为什么发愤?”“在什么情况下发愤?”“怎样发愤?”三个问题展开,比第一次少了一些重复的地方应该说两次上课思路都较清晰,可是这样的设计还不够开放,略显陈旧,也缺少了一些灵动,于是学生的思维相对受到一定的束缚,怎样设计更合理,愿与大家探讨。
二、重朗读感悟,缺乏深层理解。
这篇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西汉时期,学生对当时的背景及人物不够了解,于是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圈圈划划有关词语、句子,说说感受体会”和“走进人物内心,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中读。第一次上课,学生的感受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切身的体会,读时也有些“无病呻吟”。第二次上课我对教案进行了再修改,尽可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和生活化理解,可是我对学生的`朗读还缺乏具体地指导,课件制作得有些粗糙,关键处缺少一些音乐渲染,使学生感悟到的感情不能得到很好地提升,我想如果这些方面再加以改进,应该效果会好些。
三、试图把语文较“厚”,但课堂过满。
这篇课文语言较平淡,在教学中,为了加深理解,我在重点处提供了一些补充资料,如对“飞来横祸”“酷刑”的介绍,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史记》的资料,课堂播放有关《史记》价值的录象;对于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可是课文留给我们的画面太少了,于是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资料加以想象来写一写。可是整课安排的内容较多,如发愤的原因该略的没有略,对《史记》的介绍也完全可以放在第一课时上完,安排的不合理造成“写一写”变成了“说一说”,而且学生考虑的时间不够充裕,本来的亮点因为课堂过满,缺少取舍而没能“亮”起来。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多思考,多向大家请教,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篇:史记教学反思
《<史记>选读》教学反思与构想
高二语文组:宋美红
关于选修教材《<史记>选读》在高二年级正式启用至今不过短短几年。没有很多现成的经验可循,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这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首先要做的便是听老教师的课,以此一步一步摸索《〈史记〉选读》课的教学方式,然后加入自己对史记的了解,多方面搜寻资料,为史记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以此让学生对《〈史记〉选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下面总结了《<史记>选读》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违背了新课改理念及教材设置的初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现有高考文言阅读的要求设计教学,重文言字词,轻阅读理解;重视工具性、功利性,轻视思想性、人文性。将《<史记>选读》处理成一般的文言语段阅读,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及教材设置的初衷,使得思想艺术的目标无以落实,人生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落空。
二、教学方法上,重视讲读,重视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与探究,忽视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不能真切感受到《史记》的思想艺术魅力,学生兴趣索然,探究能力得不到培养。
三、没能合理处置课时较少而内容庞杂的矛盾,没能合理地选择。为了应对考试,一味贪多求全,吃隔生饭,食而不化,效果适得其反。基于以上的反思与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师对《史记》内容要有整体的了解,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史记》内容“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计篇”,内容庞杂,如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的了解,对《史记》的解读是片面、孤立的。另外,教材中大部分与篇章均是节选,施教者如果对相关内容不够了解,教学中就会出现衔接不当,背景不明,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司马迁常采用“互现法”呈现史实,有些人物的事迹,要若干相关篇目互补,才能了解全部内容。因此,作为施教者,有必要通读《史记》全篇,做到胸有成竹,才会有备无患。
2、对教材体例要有透彻的研究,明确每一专题的学习目标,抓住关键,有取有舍,不能一味贪多求全,重点不明确,食而不化,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史记>选读》,共分 八个专题:
一、司马迁其人其事;
二、《史记》的体例;
三、《史记》的史家传统;
四、《史记》的理想人格;
五、《史记》的人物刻艺术;
六、《史记》的叙事艺术;
七、《史记》的影响;
八、关于《史记》研究的参考选题、活动建议等。在实施教学中,除必要的文言字词句外,每一专题条目,无疑是每专题研讨的重点,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使这些目标得以落实。另外,由于教材内容较多,而一般选修课时有限,如一味采用讲读法,枯燥耗时,效率较低。宜根据教材安排及内容特点,采用讲读、自读、专题研讨、活动等相结合的办法。宜采用以学生自我研讨为主体,教师整理归纳点拔为辅的教学策略。
3、充分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资源,重视探究课、活动课的开设。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之一,《史记》作为一部经典的史学巨著,有相当多的一有研究成果可资借鉴,尤其是网络的普通使用,为这种借鉴提供了方便。另外,一些电视传媒的图文资料,也可利用。例如,我们在研读《淮阴侯列传》一文时,设计了我读《韩信》这一研讨题目,为了解更广阔的背景,拓展学生思路,我们选播了央视“百家讲坛”易中天的“韩信的功过是非”电视片段,通过名家的解读,学生视野开阔了,思路活跃了,使得专题研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从《史记》选读的教材体例看,每一专题均附有探讨题型,第八专题,还设置了探究选题及活动建议。《〈史记〉选读》教学中探究及活动的实施,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对“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宜创设一切条件,尽可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及开设活动型课,以达成教材设置的目标。以实际实施角度而言,这类课型的开设,以少而精为原则,并且教师要为此作好背景材料的准备,或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查资料,并且不能忽视评价这一环节,有时可利用网络,看看网络的评价。
第四篇:《史记》教学反思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需要诸多要素构成的。我以为,教师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夫在诗外”。“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教师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占据更多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呼之欲出时,上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其次,教师要有善于驾驭课堂、调控课堂的能力,能够将几十个小脑袋集中“管理”,协调他们的思维步伐,调整他们的思维节奏,促进他们由不同步,到同步,再到不同步。也就是将学习的过程按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成若干单元组合,按其单元类别因材施教,逐步达到教学的目标。
第三,教师要有几招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妙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即时性的发展评价。这对于教学活动实在是太重要啦!因为,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在积极的心理体验中,学生能够轻松地接受学习任务,并视学习为快乐之事。而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与满足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
第四,教学中对学生的训练应贯穿始终,将教学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与学两股力量整合起来,就能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全神贯注地关注,注视着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纠正学生每一个你能发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点滴的进步。由于,长期不在教学第一线教书了,对教学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处理上有欠妥当的地方,当堂专项的书写强化训练还不够。担心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一时还难以达到。
第五篇:《史记》选读-教学教案
一、导入
二、诵读指导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感知,是品味语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最好手段。
经过两年半的高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这三篇史传应以指导学生自读为主。
要求:①注意生字的读音;②注意古今异义的词;③归纳多义词的词义及词类活用的现象;④归纳通假字;⑤注意文言句式
三、鉴赏评价
方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过蔺相如和廉颇形象的塑造,颂扬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主义精神。
蔺相如的高尚情操和他的大智大勇,是通过一组生动的故事表现出来的,完璧归赵、渑池会是集中地表现他建立在爱国思想基础上的勇和智,将相和则是集中表现他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尚境界。
秦昭王以十五城易赵国和氏璧,这一悬殊的不等价交换出于强秦之口,显然不是出于诚意。赵国答应易璧,等于自甘屈服;如不答应,秦国就可以借口出兵侵赵。赵国君臣十分清楚秦国的这种政治阴谋。经过权衡之后,他们决定通过外交斗争以求得解决,争取化被动为主动。但是谁可以为此出使呢?在这紧急关头,宦者令缀贤推荐了蔺相如。
秦国历来贪暴无信,人们称之为“虎狼之国”,蔺相如的使命是十分艰巨的。但是,由于他事前有周密的考虑、充分的准备和明确的斗争目的,所以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处处争取主动。秦王在离宫中的章台接见蔺相如,传璧以示美人及左右,没有举行隆重的接见礼,完全暴露了无意偿赵城的企图。蔺相如当机立断,他机智地诓回和氏璧,并以身死玉碎威慑秦国君臣,迫使秦王不得不“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装出一副真想偿还赵城的样子。这种无可奈何的表演,不管其真意如何,本身就宣告了秦王第一场外交斗争的失败。
在“渑地斗智”中,相如请秦王击缻,召入御史书之,请以咸阳为赵王寿,一次又一次狠挫秦王的锐气,直到盟会结束,秦王“终不能加胜于赵”。蔺相如以他的机智再次取得了外交斗争的胜利。
廉颇与蔺相如相较,资格老,建功早,他有“攻城野战之功,以勇气闻于诸侯”,位为国家的上卿。对于蔺相如由一个布衣之上一跃而为上卿,且“位居我上”,廉颇颇不服气。他认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声言要当众“辱之”。一个是勇将,一个是智士。蔺相如深知,“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个在也”。而今二人相斗,如两虎相朴,“其势不俱生”,这将危及国家的安危。于是他顾全大局,称病不朝,“不欲与廉颇争列”。道遇廉颇,“引车避匿”。相比之下,廉颇意气用事,争个人名位,太渺小了。但廉颇毕竟是一位忠心耿耿的社稷之臣,他的争胜,无非是争个人的面子。后来当他一旦明白过来,立刻悔愧交加,立即负荆请罪,肉袒谢相如。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同样是出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就是廉蔺交欢的思想基础。
《屈原列传》
司马迁在这篇史传中,记载了屈原的生平事迹,阐明了他的思想言行,评述了他的代表作《离骚》,著录了他的《怀沙》。目的之一是推崇屈原正确的政治主张和伟大的人格。
1.司马迁认为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是正确的。叙述楚国和齐奏的关系,是以历史的教训来证明屈原主张的正确。楚怀王重用屈原为左徒时,齐楚从亲,秦不敢侵犯。楚怀王听信上官大夫的毁谤疏远屈原后,秦国就令张仪来离间齐楚的关系,破坏两国的同盟,以便各个击破。从此,楚怀王一次次上秦国的当,终至客死于秦。楚顷襄王继位后,仍向秦屈膝,放逐屈原,楚竟为秦所灭。楚国亲齐,秦不敢侵犯;亲秦,则吃秦的大亏。
2.司马迁对屈原的政治才能异常推崇。他认为屈原所理想的政治就是唐虞三代那样的政治,以为屈原的主张是举贤授能。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还称赞《离骚》“明道德之广崇,治礼之条贯,靡不毕见”。
3.司马迁赞扬屈原的高尚人格和斗争精神。楚怀王昏庸贪婪,对外亲齐亲秦摇摆不定,对内宠任奸佞,听信谗言。屈原虽不被重用,仍坚持自己的理想,为挽救楚国危亡坚持斗争。司马迁认为屈原“志洁”“行廉”,“皭然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在叙述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时,称“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司马迁称信陵君为“魏公子”,表现出司马迁对信陵君的敬仰。魏公子礼贤下土,所养士人如侯嬴、朱亥都是不平凡的人。信陵君窃符救赵,全赖乎客。写客是为了衬托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和急人之难的高尚品德。信陵君礼贤以国事为重,这是司马迁的理想。这篇文章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
侯赢隐身在看门人中,偏偏信陵君知道他是贤者,而且精心设计了礼请侯赢的场面。魏公子举行宴会,高朋毕至,贵宾满堂。公子本人率众多人马车辆,亲自去迎接侯赢赴会,这给了侯赢很大的面子。而侯赢穿戴着破旧的衣帽,表露出满不在乎的轻慢。公子亲自驾车,他却傲然直登上座。车到半途,他又下车去访问自己的朋友朱亥,站在喧闹的街市,故意和朱亥谈论了很久,倒把公子冷落在一边。但公子的态度却越来越温和,没有丝毫愠色。宴会上,公子当着满堂贵宾,赞誉侯生,又亲自问候生祝酒。末了,侯生却对公子说:“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用侯生在大庭广众之中故意用自己的倔傲放诞来反衬公子的礼贤下士和虚己待人,是不同寻常的举动。后来信陵君在窃符救赵的非常壮举中完全得力于侯生的策划,这才使读者明白“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其意是“今日我侯嬴也够难为公子了”,表示要以身相许了。侯生后来果然以死励军,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信陵君是个理想化的人物。
四、品味语言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大量的对话描写,《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人物各自的言行,《屈原列传》中的人物对话,都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三篇文章记事写人的语言都十分丰富和精当,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的形象性。
结合三篇课文后面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来品味。
五、拓展训练
(一)按《廉颇蔺相如列传》书后练习四的要求,让学生读读史论,学习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质疑问难。
(二)读下面两段文字
1.《史记·益尝君列传》节文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素相。人或说秦阳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奏,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益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人奉献之昭王,更无他袭。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抓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储藏室)中,取所献狐王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益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更通行证),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驿车)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果追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益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差之,及孟尝君有案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2.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亡所以不至也。
练习:
1.两篇短文译成现代汉语。
2.你对王安石《谈〈孟尝君传〉》一文的看法写成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