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反思托班

时间:2019-05-15 08:3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教学反思托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教学反思托班》。

第一篇:幼儿园教学反思托班

小班看图讲述活动《爱唱歌的大恐龙》

小班孩子在进行看图讲述时,习惯于看图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体,特别是图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在进行活动《爱唱歌的大恐龙》时,我就关注到了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引导孩子们学习看图片。图一,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图片最明显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几个小朋友。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了?注意观察小朋友的表情,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他们在做什么动作?你在什么时候会做这样的动作?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以后,就马上能明白,原来是恐龙在发出不好听的声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觉得声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后一幅图,孩子们只是说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顶上,可是她要干什么呢?孩子们都不明白了。我提醒孩子们想想,结合前面发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会做什么事情,一下子,朱悦小朋友猜到了,小姑娘说:大恐龙,你的声音太响了,请你轻点吧!

这个活动孩子们说的特别棒,我也很轻松、快乐的参与着孩子们的描述。看图讲述就要让孩子们学会关注整体,同时要结合其他的图片去发现图画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只要合适的引导,小班孩子的看图讲述一样会很出彩的。

从孩子都画西瓜想艺术活动的示范

绘画活动要不要示范,是幼教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前些日子在听随堂课,艺术活动有趣的圆引发了对此问题的思考。有趣的圆是让幼儿对圆进行想象添画。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有的说圆是泡泡,有的说是盖子,有的说是西瓜,有的说是太阳圆可以变成小猪、小鸡、太阳、花孩子们想得很多。在孩子想象的过程中,老师让两个孩子进行了一个想象的示范画,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西瓜,另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小鸡。由于孩子的经验问题,示范小鸡时出现了一只小鸡两张嘴的现象。接下来在幼儿的添画中,发现了几乎每个孩子都画了西瓜,也有不少的孩子画了小鸡,而且翻版了两张嘴的小鸡呢。

我想,假如今天的活动不让孩子来示范画西瓜,那么会不会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出现西瓜呢?假如老师能利用两张嘴的小鸡示范画,引导孩子明白正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及侧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孩子的作品中也许就不会再出现两张嘴的小鸡了。孩子们个个画西瓜,说明了示范确实存在着框住孩子思维的现象,孩子们照画两张嘴的小鸡,说明了示范是孩子积累作画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径。那美术活动到底要不要示范呢?

从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方面来说,尽量不要示范作画,通过欣赏等其他途径来让幼儿感受,以期待不出现统一模式的幼儿作品。从积累绘画技能方面来说,一定的示范画是要的,美术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的,这是孩子创新作画的基础,只有肚中有货,才能创新。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个人认为,简单的就不要示范。示范是要让孩子学新的技能,要与创新相结合,示范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创新。

不知大家怎么认为呢?

第二篇: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

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经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经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似乎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有些家长便会担心起来,猜忌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其实,这是儿童正常的行为表示,这里的“不同角色”是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游戏言语。

一、幼儿的游戏言语

三口之家的现代家庭结构,决定了大部分孩子在童年时期往往有较多时间是独安闲家里游戏,这时就经常会呈现年轻家长担心的幼儿游戏言语。皮亚杰认为,这是幼儿的一种自我中心言语。正确地理解幼儿的游戏言语,能帮助家长更直接更清楚地了解到幼儿的内心需要。在结构游戏和绘画活动中,经常可以听到幼儿边玩边说:“这是把大手枪,‘叭叭叭’„„”“哎呀,坏蛋被我打死啦!”“小朋友在过生日呢,祝你生日快乐„„”儿童经常用这种言语来表达他难以用动作表达的内容,这种言语往往比较完整,富有情感和表示力。皮亚杰指出:“幼儿游戏言语是内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有外部语言的特点,又有内部语言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幼儿的游戏言语是其思维的有声表示,它伴随着游戏进行,反映行为过程中的问题和行动成果。家长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幼儿的外部行为。

二、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

假想的游戏伙伴是儿童游戏的精神伴侣,无形的朋友。据研究,约有15%~3O%的儿童会呈现这种现象,一般在2.5~6岁之间发生。一般地说,这个现象到了入学年龄,随着幼儿社会交往的增多会渐渐消失,个别也可能延续至10岁左右。按皮亚杰的理论,这时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特点是幼儿的思维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慢慢地过渡到开始利用表象进行思维。幼儿与假想伙伴的游戏,正是头脑中伙伴表象的再现。

正因为如此,不少儿童都有假想伙伴、无形朋友。这些假想伙伴、无形朋友也许是以前和他一起玩耍过的,但眼前不在身边的朋友;也许是记忆深刻的画报杂志中的偶像;也许是某个动物或某个卡通人物形象。当孩子独处时,为了解除孤独感,头脑中就会发生这些伙伴形象,并且把想像中的人或动物当作真实存在,与“他”说话,和“他”一起玩,还会在谈话中提及“他们”。有假想伙伴的儿童,通常也能和其他儿童玩得很好,他们在和其他儿童玩耍时,就不再带上他们的假想伙伴了。

在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独生子女更有可能有假想伙伴。这表明他们找到了排除孤独和寂寞的巧妙方法。与缺乏创见的儿童相比,富有发明性的儿童更可能有假想伙伴。

幼儿的游戏体验是愉快的。虽然幼儿盼望与人交往,但不能简略地认为孩子一个人玩是可怜的。幼儿独自游戏也可以是愉快的。那些具有假想能力的幼儿正体味着独自玩的快乐。随着意志能力的静静萌发,你会惊喜地发现他正集中注重力独自思考或是和他的假想伙伴开心地交流呢。此时,家长直在一旁暗中保护和观察,给幼儿一个独立游戏思考的空间,在他精彩地完成游戏后再加以表彰鼓励。

当然,家长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条件,促使其与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事实证实,现实中“受欢迎的儿童”,多是在交往中主动、独立的幼儿,他们往往表示出较强的能动性和适应能力。当然,有独自游戏经验,并在游戏中有假想能力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也往往表示得更主动、更积极。

第三篇:幼儿园教学反思-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学反思-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有些父母便会担心起来,怀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其实,这是儿童正常的行为表现,这里的“不同角色”是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游戏言语。

一、幼儿的游戏言语

三口之家的现代家庭结构,决定了大部分孩子在童年时期往往有较多时间是独自在家里游戏,这时就常常会出现年轻父母担心的幼儿游戏言语。皮亚杰认为,这是幼儿的一种自我中心言语。正确地理解幼儿的游戏言语,能帮助家长更直接更清晰地了解到幼儿的内心需要。在结构游戏和绘画活动中,经常可以听到幼儿边玩边说:“这是把大手枪,‘叭叭叭’„„”“哎呀,坏蛋被我打死啦!”“小朋友在过生日呢,祝你生日快乐„„”儿童常常用这种言语来表达他难以用动作表达的内容,这种言语往往比较完整,富有情感和表现力。皮亚杰指出:“幼儿游戏言语是内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有外部语言的特点,又有内部语言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幼儿的游戏言语是其思维的有声表现,它伴随着游戏进行,反映行为过程中的问题和行动结果。家长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幼儿的外部行为。

二、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

假想的游戏伙伴是儿童游戏的精神伴侣,无形的朋友。据研究,约有15%~3O%的儿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般在2.5~6岁之间发生。一般地说,这个现象到了入学年龄,随着幼儿社会交往的增多会渐渐消失,个别也可能延续至10岁左右。按皮亚杰的理论,这时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特点是幼儿的思维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慢慢地过渡到开始利用表象进行思维。幼儿与假想伙伴的游戏,正是头脑中伙伴表象的再现。

正因为如此,不少儿童都有假想伙伴、无形朋友。这些假想伙伴、无形朋友也许是以前和他一起玩耍过的,但眼前不在身边的朋友;也许是记忆深刻的画报杂志中的偶像;也许是某个动物或某个卡通人物形象。当孩子独处时,为了解除孤独感,头脑中就会产生这些伙伴形象,并且把想像中的人或动物当作真实存在,与“他”说话,和“他”一起玩,还会在谈话中提及“他们”。有假想伙伴的儿童,通常也能和其他儿童玩得很好,他们在和其他儿童玩耍时,就不再带上他们的假想伙伴了。

在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独生子女更有可能有假想伙伴。这表明他们找到了排除孤独和寂寞的巧妙方法。与缺乏创见的儿童相比,富有创造性的儿童更可能有假想伙伴。幼儿的游戏体验是愉快的。虽然幼儿渴望与人交往,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一个人玩是可怜的。幼儿独自游戏也可以是愉快的。那些具有假想能力的幼儿正体味着独自玩的快乐。随着意志能力的悄悄萌发,你会惊喜地发现他正集中注意力独自思考或是和他的假想伙伴开心地交流呢。此时,家长直在一旁暗中保护和观察,给幼儿一个独立游戏思考的空间,在他出色地完成游戏后再加以表扬鼓励。当然,家长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条件,促使其与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事实证明,现实中“受欢迎的儿童”,多是在交往中主动、独立的幼儿,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能动性和适应能力。当然,有独自游戏经验,并在游戏中有假想能力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也往往表现得更主动、更积极。

第四篇: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1

分析教材:讲故事是托班幼儿喜爱的活动,通过故事讲述,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故事《快乐的小乌龟》讲述的是小乌龟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这对刚入园不久的孩子来说,内容非常贴切,而且故事中的结构和对话都是重覆的形式,也符合托班幼儿“喜欢重复”的心理特点,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也比较简单,非常适合幼儿学习。

教学策略:托班幼儿注意力时间较短,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一些策略,在富有变化的故事讲述中,在游戏的情境里,让幼儿学习对话。

1、直观形象的导入

活动一开始,我便出示指偶“小乌龟”,让孩子们与小乌龟打招呼、问好,既引出了故事的主角,也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2、几遍故事讲述注意方式的变换,每一遍有不同的重点,层层递进。

①在倾听第一遍故事时,借助单个的动物图片,帮助孩子熟悉并记忆故事中的角色。

因为故事对托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长,所以完整倾听后再提问对他们有难度,于是在第一次倾听故事的时候,我就边放故事录音,边配合出示了动物的角色图片,孩子们一下子就认识并记住了这些小动物。

②第二遍分段听故事时,重点请幼儿跟学动物的对话。

在熟悉角色的基础上,第二遍听故事的时候,就很自然地请孩子们学说对话“小乌龟,你去哪里啊?”“我去上幼儿园,等你长大了,也可以上幼儿园。”

③第三遍出示挂图,再次完整讲述故事。

因为挂图上有很多的背景,对幼儿来说有很多的干扰,因此,没有在开始欣赏故事时出示,而是在最后一次完整欣赏时出示。这即有利于幼儿梳理故事情节,更容易把幼儿带入情境中。

3、跟老师一起表演

在几遍故事欣赏后,孩子们对故事的内容已经熟悉了,这时候让他们由语言“出入”变为语言“输出”的时机到了,但由于孩子们之前没有表演的经验,这时候需要老师带领他们一起表演,老师也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每个表演的人带上动物角色胸牌,跟老师一起表演,收到较好的效果。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2

一、故事教学在语言训练中的教育作用。

众所周知,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从学习语言开始的,及时对孩子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有利于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1.故事教学能启动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故事有着生动有趣的情节,对幼儿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这种教学形式,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满足其心理需要。幼儿在听故事中获得语言锻炼,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听了《长长和圆圆》的故事后,我们常常听到孩子们说:“你再不吃菜,就会变成长长”“他吃得太多了,会变成圆圆”;在听了“黑猫警长”的故事后,幼儿会发出赞扬的笑声,会鼓掌叫好“黑猫警长真厉害!”故事启动了幼儿的语言思维,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说出故事中的话,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故事教学能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语言丰富、感染力强,借助故事教学能有序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讲述故事中,我经常引导幼儿在听完故事后用完整的语言回答我的问题。无论是集体教学还是随机教育,我都采用故事的形式。这些故事我都是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的教育思想随机编的。久而久之,讲得多了,有些孩子也学会了自编故事,而且还编得有条有理,简直出乎我的预料。故事教学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故事教学在生活中的教育作用。

每天的常规教育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有时候即使你喊破嗓子也不会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力。如果这时把一些枯燥的内容或是生活中的思想教育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班里有些孩子喜欢撕纸,把地板弄得脏乎乎的,不管怎样教育都不见起色。于是我灵机一动编了一个《小白兔请客》的故事。孩子们听的特别认真,而且也明白了脏乎乎的小老鼠不讨人喜欢,干净的小花猫大家都愿意和它做朋友的道理。像生活中这样的事太多了,我们都可以把它编成故事。孩子们听着喜欢,也得到了教育,老师们不用费多大的气力就达到了教育目的,这样有益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故事教学的灵活应用。

随机编故事,应是每个幼儿老师的长项。如果把教学内容也变成讲故事,岂不是更好?在科学活动《灯的世界》中,有一个无影灯,由于孩子们没见过,老师也不好实物讲解,这时我就编了一个《熊猫医生看病》的故事。故事中讲了小花猫的伤势、夜晚的灯光、熊猫医生是怎样做的、这时无影灯的用处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中,故事教学同样能发挥它的神奇功效!我想,如果我们长期用下去,长期研究下去一定会把它的更大的神奇性发挥出来。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要多注意观察孩子,注意观察身边的事,注意材料的积累,只有这样我们的故事才会编得得心应手。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3

富有情境性和趣味性的投掷游戏不仅能提高托班孩子的运动能力,帮助他们获得轻松、快乐的情绪体验,还能让他们在快乐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消除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感。与水相关的各种投掷游戏,看似简单有趣,却对肢体动作的协调配合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通过开展这一类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孩子在水中自然地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自主积累运动经验,获得快乐体验。

一、婴幼儿行为分析

●丫丫在水池里玩海洋球,她看到水池中有些球浮在水面,有些球沉在池底。丫丫捏住一个红色的海洋球用力把它按下去,手一放开,海洋球又浮到了水面上。丫丫看了看,又拿起一个沉在池底的海洋球,再把手放开,海洋球就沉了下去。

分析:托班孩子在水中玩球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发现不同材质的球在水中发生沉浮的有趣现象,并对此产生好奇。在反复的操作摆弄中,孩子的动作表现看似在试图改变或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但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这些动作仅仅是一种游戏行为而已。

●宝宝来到了“滑滑乐”,他拿起一个海洋球放到滑梯轨道上,球从上面滑下去,轻轻落到水里,溅起了一点小水花。宝宝又拿起两个海洋球,同时放到滑梯轨道上,两个球落到水里,溅起的水花比刚才更高。甜甜看见了,她拿起一个沙球也放到滑梯轨道上,沙球快速从滑梯轨道上滑下去,“咚”的一声,球沉了下去,溅起很高的水花,甜甜开心地笑了起来。

分析:在考虑发展托班孩子运动能力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和参与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模仿,在模仿同伴和尝试新玩法获得成功后,就会有快乐的情绪表现。

●然然从筐里拿起海洋球,对准“小河”的“球门”投过去,海洋球在离“球门"很远的地方掉了下来,没有投准。恒恒看到了,他一只手拿起一个沙球,朝“球门”投过去,沙球在“球门”前碰了一下,沉了下去。恒恒又拿起一个大一点的沙球,双手举起沙球用力朝“球门”投去,球投到“球门”里并快速沉了下去。

分析:在动作技能发展上,随着托班孩子投掷动作的不断重复和熟练,孩子的手眼协调与平衡能力随之提升,自信心也增强了。孩子将投掷物投入“球门”时发出的声响、激起的水波,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快乐的成功体验。

●轩轩和天天在投掷区“打怪兽”,只剩下一个球了,轩轩和天天抢了起来,轩轩用力把天天推倒拿到了球,天天坐在地上哭了……

分析:托班孩子交往能力弱,容易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在交往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靠“武力”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满足其所需时会立刻忘记不愉快,迅速投入游戏中。

二、教师的支持行为

1.在户外一角创设安全、有序、宽松的玩水环境,如干净整洁的玩水池,并提供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塑料球和防水的沙球,便于孩子观察沉浮现象,有助于孩子积累有益的前期经验。

2.创设“滑滑乐”的玩水环境,提供不同材质的球(如海洋球、防水的沙球等)作为玩“滑滑乐”的材料,材料的大小要便于孩子抓握,摆放的位置要便于孩子取放。在玩“滑滑乐”时,借助滑梯轨道玩球、滚球,孩子能直观地观察球从高处滑向低处溅起不同水花的有趣现象。

3.教师应参与孩子的游戏,通过自身正确的示范引导、语言提示,鼓励孩子在投掷时能将手臂举得高些再投掷,较好地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其精细动作的发展。

4.为使孩子能尽情游戏,避免争抢,在打水球游戏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数量充足、相同的玩具或材料,满足小年龄孩子平行游戏的需求。

5.教师应根据孩子活动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球门”的远近。

三、活动建议

第一,打水球活动需要依据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首先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和参与兴趣,创设温馨、色彩鲜艳的活动场景,提供适宜、有趣的游戏材料,让孩子在快乐游戏中发展运动能力。

第二,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先观察孩子喜欢选择何种投掷材料,了解其喜好和需求,以便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进行适时调整。此外,应选择大小、轻重适宜的投掷材料,过大或过重的材料都不利于活动的开展。

第三,可以充分利用打水球活动培养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秩序感。建议将打水球的辅助材料放置在相对固定的地方,并贴上相应的图片标签,便于取放和收拾整理。

第四,教师要注意投掷目标的摆放位置,引导孩子始终朝一个方向或中央位置进行投掷,相互分散确保活动安全,并为孩子创设足够大的游戏活动空间区域。活动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孩子是否出现疲劳或过度兴奋的状态,控制好运动量。

第五,建议在适宜玩水的季节进行打水球游戏,避免因为水温过低导致孩子感冒。在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更换衣服避免着凉,做好保育工作。教师还应时刻观察和提醒孩子活动时的安全,可以鼓励家长多陪同孩子共同参与游戏,帮助孩子发展运动技能,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附环境创设:

◆材料准备:在户外放置若干个置水的塑料水池(远近不一)、滑梯勒道:提供一定数量的海洋球、沙球(用防水材料制成)、橡皮球、小皮球等。

◆观察要点:观察孩子是否会使用各种材料与水产生互动(将球按入水中、从高处滚球、扔水球等);观察孩子玩水球时是否伴有语言,能否与同伴交流;观察球在水中发生沉浮现象或球投入水池溅起水花时,孩子的情绪反应;观察孩子在打水球时手臂是否能举高并尝试举过头顶。

附游戏活动:

活动1:沉浮游戏

◆材料准备:塑料水池中置少量的水、海洋球、沙球、橡皮球等。

◆观察要点:观察孩子在水池中用手向下按球时有何发现:当出现沉浮现象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反应。

活动2:滚球游戏

◆材料准备:滑梯轨道、置水容器、海洋球、小皮球、沙球等。

◆观察要点:观察孩子最喜欢把哪种材料滚入水池中;当材料滚入水中溅起水花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反应。

活动3:投掷游戏

◆材料准备:置水容器、小沙球、海洋球、纸球等。

◆观察要点:观察孩子投掷时是否将手臂举高;观察孩子投水球时是否伴有语言,能否与同伴交流;观察孩子在打水球的过程中又生成了哪些新的行为。

附小集体活动:

打水球

活动目标

喜欢用各种材料玩打水球的投掷游戏,感受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型塑料箱内置水,箱子外壳贴有卡通“家”的图案或标记。

2.海洋球、小沙球、塑料纸球等投掷材料(颜色鲜艳并丰富)。

3.热身律动音乐和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1.“小花狗学做操”的热身律动:运用儿歌引发兴趣,初步进行全身活动。(律动儿歌《小花狗学做操》戴上帽子真神气,两只胳膊有力气,抓起骨头举一举,弯下腰来吃东西,小脚累了踢一踢,蹦蹦跳跳真欢喜。)

2.“小花狗打水球”的情境游戏:初步尝试练习肩上投掷的动作。

3.和“花狗妈妈”送球宝宝回家:自由选择喜欢的球再次练习肩上投掷。

4.“变远的小水池”:适度增加游戏难度,鼓励孩子尝试挑战。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4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孩子对教师直接一句一句的教唱不感兴趣,幼儿感到很被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就是我能够借助米老鼠手偶吸引孩子的兴趣,并用肢体动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自始至终的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班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以有趣的游戏形式或创设游戏情境,来贯穿活动的始末,而且,老师在活动中尽量要运用丰富、夸张的体态语言,语言要浅显、易懂,易于幼儿理解。那会,幼儿刚入园还没几天,许多孩子的情绪还不稳定,所以,要顺利地开展好教学活动,还需要我们老师在每个活动的教法上下功夫。

记忆歌词方面,对于孩子来说也比较难,因为他们还不识字,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在活动中,除了要吸引孩子参与学习的兴趣外。

在本次活动前,我经常领幼儿做拍手、拍肩朗诵儿歌的活动。课间休息时,我打开录音机和幼儿一起欣赏歌曲;在组织纪律时,我以简单的旋律加上肢体动作调动幼儿的注意,几天下来,幼儿对乐曲的前奏、间奏有了初步的感受。这些为本次活动打下来基础。

由于幼儿熟悉《我上幼儿园》的儿歌,活动中我加入了声势练习,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学唱歌曲就变得轻松快乐,给幼儿宽松的集体生活的氛围,减轻幼儿活动的紧张程度,让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5

托班幼儿难带,这似乎已成为幼师们达成的共识。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已经尿裤子了;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

刚拉开一对打架的,那头又多了两排牙齿印,问题接连不断的发生,让幼师们每天都在手忙脚乱中度过,很多幼师都害怕这门苦差事。

为了让这门苦差事变得不再苦,本文对“幼儿园教师怎样带好托班”的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托班幼儿的这些行为,你了解吗?

一提到托班,幼师们就会想到,托班幼儿难带,干的事也是最多,最杂的。不仅要哄哭鼻子的幼儿,也要帮幼儿换尿裤、还要给幼儿喂饭,可是,你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藏在托班幼儿心里的秘密”,在有的放矢的对其进行引导,比单纯被动的哄孩子,可谓事半功倍。

1、哭哭啼啼托班幼儿,第一次离开亲人,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开始过集体生活,难免会有哭哭啼啼的表现,这是很正常的。

不过,幼儿的哭也有很多种,幼师们要辨别不同哭声,找到让幼儿停止啼哭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 期待性的哭声解读:期待老师注意,希望老师抱抱、搂搂、亲亲自己;担心妈妈不要自己,盼望家长早点接他回家。

对策:幼师要多抱抱、多搂搂、多关心幼儿,说:“××乖,妈妈会早点来接××。”幼儿得到了满足,知道妈妈还会来接他/她,就会慢慢平静下来。

②哭声解读:有些孩子试图摆脱在幼儿园所处的孤立境地,继续保持原来那种被家人照顾的家庭生活,向老师家长表示。

常表现为:在家长送入园的一刹那,高声喊叫、搂住脖子、撕扯衣服……而当家长一旦离开,他却马上停止喊叫,不哭也不闹。

请输入标题对策:这样的孩子比较灵活,一旦发现这种方法不灵,他会把依赖转向老师。因此,针对这样的孩子,幼儿园老师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他们放心的离开幼儿园,不要回头看孩子,更不要留在幼儿园。

③感染性的哭声解读:有的孩子看到别人哭,他也跟着哭;看到大家玩,他也跟着玩;听到别人说的话,他也有同感,继而跟着小声哼哼。对策:这样的孩子模仿力强,创新意识差。

那就发挥他的特长,暂且不去管他,让他模仿一会儿。一般只要控制好上面这两种孩子,第三种孩子会自然适应园中生活。

④大哭大闹的哭声解读:这类孩子一离开亲人就大哭,还大叫“宝宝要妈妈,要外婆”“宝宝要回家”,甚至躺在地上撒野,即便老师抱着他安慰他,他仍拼命挣脱。

对策:这就需要家长狠下心来,还有很多知识分享陆柒叁柒壹叁叁壹玖,不管幼儿哭得有多厉害,都要离开幼儿园。另外,幼师除了哄幼儿外,还要陪幼儿玩一些小游戏,让幼儿感到快乐,自然就好了。

⑤断断续续的哭声解读:这类孩子哭哭停停,午餐时哭哭,午睡起床后哭哭。

对策:针对这种类型的幼儿,幼师要及时稳定幼儿的情绪,有时侯要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比如:孩子哭着找妈妈,就可以说,恩,好,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一会儿就来,咱们先喝完水,在这坐着等妈妈好不好。

哭声停了,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幼儿的哭声好不容易平息了,这是,幼儿教师也不能闲着,得“趁热打铁”,赶紧进入下一环节的工作,让幼儿开始进入新的玩乐环节,让幼儿有得玩,玩得高兴,让他们忘记那不开心的一幕。2孤独郁闷这种孩子与上一种相比恰恰相反,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孩子有的天生内向,不爱说话,性格孤僻。

有的则是父母工作太忙,疏忽了与孩子间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这种性格。

对策: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配合找到主心结,然后对症下药,使其慢慢变得活泼起来,逐渐摆脱那种孤单,忧郁的心理。

3唯我独尊这种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家里说一不二,动不动就大哭大闹,爷爷奶奶都俯首称臣,在幼儿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组织性,没有集体的概念,和小朋友也不团结,特别霸道,而且有一点“破坏性”行为。

如:老师搭建好的房子故意推倒,同伴制作的东西喜欢拆掉。对策: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正确的引导,教他们适应集体生活,懂得团结小朋友,让他们养成尊敬老人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幼小的心灵里懂得孝敬老人是一种传统美德,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的形成引导他们。

同时,也要做好家长工作,提醒他们过分溺爱孩子的严重性,只要家园配合好。孩子很快就会向正确方向发展的。

4、过于好动这些幼儿比较活泼好动,其中,男宝宝较多见。幼师们常常说,这样的幼儿聪明,长大了能出人头地。聪明好动的幼儿,人见人爱,但过于好动,一刻也不消停也是件麻烦事。

对策: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与家长沟通,同时也需要对孩子的表现作纵向比较,要耐心地与孩子多沟通,交流,使其有静有动,使其知道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不能碰的,并通过故事,动画片等举例,使其真正了解,并能够健康活泼的成长。

二、带好

托班,要掌握这些技巧托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脱衣服,面对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的幼儿,幼师们总是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其实,带托班也和带小班、中班、大班一样,无非就是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学,只不过托班幼儿需要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宽容,需要幼师更有耐心的引导。

因此,从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学等多方面制定托班计划,掌握带托班的一些技巧,会让你带托班变得得心应手!

(一)生活习惯方面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家教也不一样,使得幼儿的生活能力参差不齐,更有不少幼儿还养成了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这给他们入园后适应集体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

2.5岁的幼儿,正处在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托班保教保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1、饮食习惯的培养

①树立榜样作用:托班幼儿的吃饭问题,不仅令家长们担心,也让幼师们揪心。针对不同幼儿的吃饭问题,幼师要采用不用的应对方式。幼儿饭量小,不强迫;幼儿挑食,不责怪,不强行制止,而是顺其自然,逐步指导。

如:幼儿不爱吃青菜,可在平时用餐时,通过树立榜样示范的作用——“表扬别的小朋友,你看xxx也吃青菜,多香呀,因为xxx爱吃青菜才长得高,你想不想也长得高高的呀?”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些也变得喜欢吃青菜了。

②物资奖励:托班幼儿特别喜欢老师奖励的小粘贴,不爱吃菜的时候,比如说:有的孩子不爱吃胡萝卜,我就把即时贴剪成胡萝卜的形状,当他把胡萝卜都吃了的时候,我就把胡萝卜粘贴奖励给他,孩子特别高兴,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吃胡萝卜的味道,也就改掉了拒绝吃胡萝卜的习惯。

因此,幼师们要好好利用小粘贴的吸引力,帮助孩子克服了挑食、偏食的毛病哦!

③学会正确咀嚼:在托班,常常看到幼儿不会嚼饭,嘴张不开,或者只用前门牙嚼饭,不仅影响幼儿吃饭的速度,还对幼儿的口腔发展不利,长大后会影响面部美观。

这时,幼师们可在饭前和幼儿玩“咬一咬,嚼一嚼”的小游戏,让幼儿夸张的张大嘴巴,嚼一嚼,以训练幼儿的打开口腔,用大牙咀嚼。

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学会了正确的咀嚼方法,进餐速度变得快多了。

④定时、定位进餐:幼儿定位进餐的习惯,不仅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吃饭时集中注意力,促进胃肠分泌活动。

⑤安静进餐:吃饭时,托班幼儿爱讲话,喜欢交头接耳。幼师不妨给幼儿将《漏嘴巴》的故事,教育幼儿向故事中的小妹妹学习,不做漏嘴巴的孩子。

此外,在托班,也时常看到狼吞虎咽的幼儿,幼师可通过表演游戏“我这样吃饭”,教会幼儿吃饭时细嚼慢咽,以提高幼儿的进餐质量。

⑥不浪费粮食:在进餐活动中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估计他们的食量进行盛饭也能使幼儿进餐信心大增,第一碗不宜过多,若一碗吃不饱,要举手添饭。

避免幼儿看到太多的饭菜产生畏难情绪而影响食欲。此外,还要告诉幼儿,每次要把碗里的饭吃完,才能离开桌子。平时,可让幼儿欣赏《悯农》,教育幼儿爱惜粮食,不把饭粒弄到桌子上、或地上,也不留剩饭。

⑦学会自己吃饭:有的孩子故意不吃就等着老师喂,这就不能顺着他的脾气,要培养他独立吃饭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创设相应的环境供幼儿参与操作。

比如:《娃娃家》游戏,用废旧雪碧瓶,制成可爱的张嘴娃娃,再提供小勺,小豆,米粒等,幼儿在喂娃娃的同时,使用小勺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知道用正确姿势吃饭,可提高幼儿吃饭的速度,也可逐步改善幼儿吃饭掉饭粒的不良习惯。

⑧养成爱喝白开水的习惯:班上幼儿不爱喝白开水,着实令人头疼。幼师要想让幼儿喝水,对幼儿说不喝水会生病等,往往说服不了幼儿,这还得多动动脑筋。

如:“你现在不喝水,我们给肚子里的“大口袋”喝水好吗?等他喝了水以后,我就让他鼓起小肚皮,然后我轻轻地拍拍他的小肚皮,竖起大拇指,夸你真棒,这样他既把水喝了,又觉得自己真能干。

⑨读懂幼儿的行为:有的孩子吃饭慢,就去喂喂他,但有的孩子吃饭慢,也许是碗里面有些食物他不想吃,要告诉他不能挑食,或让他说出不想吃的原因。

有时吃饭时一拍肚子,说明他要去小便,有时喂他饭,好好的他就吐了出来,这就表明他已经吃饱了。有时,幼儿的一个动作,就能表达他/她的需求,因此,幼师们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要学会读懂幼儿的每一个动作,让带班更顺利。

2、卫生习惯的培养

①饭前便后要洗手:幼儿在家里是由家长帮助他们洗手,入厕的,他们是完全被动的。幼儿还有“吃手”、“挖鼻孔”等坏习惯,不但不卫生,举止也很不雅。

幼师可通过《我的小小手》活动,强化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并让幼儿初步知道自我服务的基本常识和方法,让他们知道在进餐前,户外活动后,大小便后,都要洗手。

②学会正确洗手:幼儿知道什么时候洗手,但是幼儿还不是很会洗

手,借助儿歌,教会幼儿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可事半功倍,

如:先用清水冲一冲,再用肥皂抹一抹,两手交叉搓一搓,小手转一转,清水冲干净,甩一甩,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让幼儿在学会儿歌的同时,也学会了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幼儿很快养成了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③学会自己入厕:对于刚入园的托班孩子来说,学会自己上厕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要么不会蹲厕所,要么不会提好裤子就走出厕所,为了让幼儿记住正确的步骤,可以通过《自己上厕所》的故事,结合有趣的情景表演,或者在厕所的墙壁上贴上“怎样上厕所的图案”等,可以缩短幼儿学会上厕所的时间。

④自己擦鼻涕:天气变化,幼儿很容易感冒。一感冒,鼻子里的两条“瀑布”就出来了,若幼儿不知道擤鼻涕,也不懂得擦干净,“嗖”的一声,又把流到嘴边的“瀑布”吸了回去,看上去多恶心啊!因此,幼师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教幼儿学会用纸巾、手帕擦鼻涕。

3、睡眠习惯的培养

①学会穿脱衣服:托班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差,很多幼儿还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这给午睡带来不少麻烦。幼师可以把穿脱衣服的步骤编成有趣的“顺口溜”。

如“脱衣歌”——小宝宝,脱衣服,从上向下解扣子,小手在后拉袖口,衣服衣服快脱下。“叠衣歌”——关大门,抱一抱。弯弯腰,放整齐。

“穿衣歌”——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纽扣,小脚丫,穿裤子,穿上袜子穿鞋子。原本枯燥的穿脱衣服,摇身一变,变成了有趣的顺口溜,使穿脱衣服变得多么有趣啊!

此外,幼师还可以利用碎布缝制带纽扣的“苹果树、”“汽车”等,投放到生活操作区,让幼儿一一对应练习扣纽扣,以提高幼儿穿脱带扣子的衣服。

②逐步改善原有睡眠习惯:托班幼儿刚入园,在家里的睡眠习惯也被带进了幼儿园,如,睡觉时咬被子、抱枕头入睡等。此时,幼师不要制止,要帮助幼儿逐步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结合《午睡》儿歌,教育幼儿睡觉时盖好小被子,小手放放好安静入睡。对于喜欢趴着睡的幼儿,可通过《娃娃家》游戏,引导幼儿发现趴着睡觉的不良后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此外,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如睡觉前放一些轻音乐,拉好窗帘,帮助幼儿入睡。

4、家园共育要重视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不一致,好不容易看到幼儿有了进步,可第二天又化为乌有了。这都是因为家园教育的步调不一致造成的,如:在园时自己吃饭,在家则要家长喂饭等等。

因此,幼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比如,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幼儿离园后打个电话,发条短信等等,争取家长协同配合,早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

(二)学习活动方面玩中学: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也有孩子喜欢看书、喜欢学习。

托班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多长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要想让孩子去学习一些知识,就需要教师用一些方法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接受知识,一边玩,一边学习,老师孩子都不会累。

玩具充足:玩具要大,颜色鲜艳,带声音。托班幼儿对小的、零碎地、无声响的插塑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引起注意的声音很感兴趣。

例如:玩积木,教师可帮助幼儿把积木插成各种大的形状,幼儿比较喜欢。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喜欢自己占有一堆积木,虽然自己不插,但也不愿意交给别人,这时,教师提供幼儿的玩具量要充足,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3、多听故事:托班幼儿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讲得生动的故事,更是让幼儿陶醉。但适合托班幼儿听的故事并不多,幼师们可要多花点时间,给幼儿选择一些语言简短、容易理解、故事情节简单的故事。

比如,小白兔、大灰狼、小花猫等形象的故事,就挺适合托班幼儿的。举例:为了鼓励幼儿上幼儿园,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我创编了故事《小白兔上幼儿园》,具体内容如下:小白兔的妈妈送小白兔上幼儿园,,小白兔可高兴了,,到了幼儿园,小白兔很有礼貌,进门就问老师好,老师赶紧说:小白兔好,还夸小白兔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幼儿听了这个故事后,都争着来问老师好,,我及时地鼓励他们像小白兔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

4、丰富幼儿活动:爱模仿是婴幼儿突出的特点,也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经常开展“大带小、小学大”的区域活动,让他们通过模仿,习得别人的游戏经验。

同时,可经常利用春游、秋游、节日活动、外出散步、参观等机会,引导婴幼儿观察各种事物和现象,加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以丰富游戏经验。

5、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幼儿玩游戏,总免不了要操作游戏材料。在托班,橡皮泥、多变的结构玩具深受幼儿青睐。对于玩法单一、缺少变化的材料,如插鱼鳞、扣果子等,虽能在短时讨得幼儿的喜欢,但过了一段时间就不想再玩了。

为了保持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幼师们需要从趣味性、多变性出发,精心投放游戏材料,如“配对”、“布包包接龙”、“随意贴”等游戏材料。

同时,注意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婴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并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6、优化材料的投放与管理:在区域游戏角,常常看到有些幼儿只是蜻蜓点水地玩这玩那,或者手里拿了一大堆玩具,结果什么也没玩成。这通常是投放的游戏材料过多造成的。

为此,幼师们要遵循“少品种多数量、渐投放常更新”的原则。当婴幼儿玩熟几种材料后,再逐步增添新材料;当幼儿玩腻了某种材料时,教师就将这些材料收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婴幼儿又会觉得新鲜好玩了。

此外,还可以鼓励幼儿和家长收集废旧物品,引导幼儿再加工,变成好玩又漂亮的游戏材料,幼儿会很喜欢的。

7、遵循区域游戏指导的原则:

a、尊重婴幼儿的游戏权,不限定婴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b、以积极的情绪和态度感染、支持婴幼儿的游戏;

c、凡是婴幼儿能做、能想的,就让他们自己做、自己想;

d、给婴幼儿留有思考、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们尝试错误;

e、多观察,少干预,多隐性指导,少显性指导。

8、注意观察记录: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是教师有效地指导和丰富婴幼儿游戏的前提。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师们要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如:观察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是什么?兴趣点何在?他们在讨论什么?是否有选择投放材料?能否与其他幼儿合作,通过观察记录,不断反思和调整游戏方案,及时提供适宜幼儿的游戏材料、方式等,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9、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在游戏过程中,幼师适当的介入与支持,可以避免幼儿操作探索的盲目性,

一般来说,当幼儿遇到以下几个问题时,幼师有必要介入并采取有效的指导:

(1)当他们发生冲突或出现危险行为时,教师要适度介入,以防止他们受到伤害;

(2)当他们游戏单调、重复、缺乏新意时,教师要引人一些变化,暗示他们模仿、丰富、充实游戏的情节;

(3)当他们努力后失败或游离于游戏之外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一起玩;

(4)当他们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这对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至关重要;

(5)当他们能力差异悬殊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安排他们搭配结对游戏;

(6)当他们缺少材料或对材料感到困惑、使用方法没有突破时,教师可采取增添、设疑、提建议等灵活隐性的方式支持他们的活动。

三、情绪方面托班幼儿情绪多变,不同幼儿有着不同的情绪表现。

良好的情绪能促进幼儿记忆、思维和创造的发挥与发展。

1、让幼儿宣泄不良情绪:幼儿心情不好时,适当的宣泄,会让幼儿心里好受些,对保持幼儿的心理健康很有帮助。如:托班幼儿入园哭闹,这是正常现象,幼师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哭闹做出积极、正确的回应,让幼儿停止哭闹。

这种做法用在很多幼儿身上都是有效,但有少数幼儿还是哭个不停,这时,可适度的让幼儿宣泄,尽情的哭吧,哭出来就好了,这也是幼儿寻求心理放松的一种方式。

2、转移幼儿注意力:托班幼儿情绪易变,适时的转移幼儿注意力,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良情绪的发生。幼儿爱动爱玩爱模仿,幼师们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活泼的户外体育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如:吹泡泡、开火车等。

幼儿心情好时,可以尝试玩新游戏,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幼儿不爱玩某类游戏时,要加以引导,改变幼儿对这类游戏的偏见,同时,还要创编出有趣的玩发,激发幼儿玩这类游戏的兴趣。

3、帮幼儿树立自信:自信是情绪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的孩子容易获得愉悦的情绪。托班幼儿,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阶段,幼师对幼儿表现出信任、赞美、鼓励的态度,就会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

相反,否定、拒绝、忽视、甚至嘲笑幼儿,很容易让幼儿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幼师们要多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多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完成一个新的动作或任务,就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自信也就自然形成了。

4、用音乐改善情绪:心情不好时,听听美妙的音乐、动听的旋律,会让人心理好受一点。对于托班幼儿来说,由于第一次离开家,开始过上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难免会有点不适应,哭哭啼啼。

这时,若能放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如《拍手点头》,幼师再配上夸张的肢体动作,带动幼儿动起来,当他们看到有这么一位可爱的老师,哭声也会慢慢减弱。

5、多与家长沟通:不同幼儿的情绪反应各异,对相同情境的反应也有差异。托班幼师有必要向家长了解幼儿的一些情绪特征,如:小便时会团团转……这样,幼儿入园后,幼师就可轻松应对幼儿千奇百怪的情绪行为。

四、其它方面讨好幼儿有技巧:幼儿园教师的态度要亲切、自然,不强求幼儿。

例如:宝宝刚入园时,家长一般抱着幼儿入园,教师要自然的与幼儿打招呼,如果宝宝不愿意叫老师、打招呼,就顺其自然,别强求。此外,幼儿教师还可经常抱抱幼儿,亲亲他们,这是与幼儿贴近

的最好办法,同时也可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

2、照顾幼儿要做到“四勤”:托班和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大班的幼儿通过从托班到大班的幼儿园生活、学习和各方面的培养,到了大班阶段,完全是老师的左右手了。

而托班孩子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什么事都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特别要做到“四勤”。

眼勤:教师需要用眼睛去观察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老师的视线之内,注意发现他们的危险动作,或一些需要。手勤:发现问题赶忙去解决,扶一下孩子或帮助一下孩子。

腿勤:要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幼儿身边,帮他解决问题。嘴勤:要经常和幼儿说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要他们有这些安全意识。

只要做到“四勤”,孩子的安全就有所保障,减轻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3 、日常常规培养:常规培养是是托班幼儿的一项重要工作。幼儿入园后,幼儿的座次、位置要安排好。

从幼儿入园三、四天后,可个别指导幼儿记忆自己的标记及日常生活中的要求。

切记不要集体指导幼儿,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对针对性不强的话不能理解,个别指导更利于幼儿形成好的习惯。对幼儿的常规要求要具体,教师的观察要仔细,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区域游戏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进出区域的小脚丫图形、物品归放点的标记等贴在醒目处,让规则既具体又直观。

2-3岁的孩子都乐意和老师一起收归游戏后的玩具材料。有了标记,幼儿不仅会归放玩具,还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6

为了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组织了健康活动《小手真干净》。在活动开展前,我先和幼儿玩了手指游戏,以引起幼儿对小手的兴趣,让幼儿知道我们的小手很能干,可以做很多事,但手上也有很多的细菌,所以我们饭前便后都要洗手,逐步引出儿歌《小手真干净》。我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幼儿非常的感兴趣。好多幼儿都能自觉的跟在后面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让表现好的幼儿到上面来示范洗手的方法。好多幼儿为了能让自己获得这样的机会,都坐的很端正。但由于前面只放了一个脸盆,洗到第三个幼儿时,有好多幼儿已失去了耐心。

由于我当时只考虑了要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没有考虑到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后来我调整了方案,让徐老师配合,我把幼儿分成五人一组,排队到水龙头上练习,幼儿站成一排洗手时,能按照儿歌里说的那样,正确、规范的洗手了。

通过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而且还学会了儿歌。幼儿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快,为了巩固幼儿的所学知识,每次洗手时,我都有意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7

这节课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立足于课标精神,通过创设学生生活中饶有兴趣的“乘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探索。使学生能够联系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上车再上车”,“下车、上车”的情境很轻松地理解连加、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建构连加、加减混合的运算模式。在教学时能把静态的图画变为精彩的情境,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数学知识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因此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认知——开拓思维”四个环节,力求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有兴趣的情节为依托,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探寻解决

数学问题的方法,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8

一、对教材的反思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而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对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促进作用,民间游戏注入儿歌元素,更显示出它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儿歌“拉大锯”篇幅短小,精炼,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开心,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拉大锯”这一语言活动,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表演,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小班幼儿意志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活动一开始,我便出示指偶“姥姥”,让小朋友与姥姥打招呼、问好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教师一句亲切的呼唤:“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随音乐旋律,轻松的成为主人,在开火车去姥姥家的途中,自然丰富了歌词“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让幼儿达到了自我享受的境界。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唯一疏漏了一个知识准备——幼儿实际经验的准备,由于幼儿没有经验的铺垫,当我一出示“姥姥”指偶,问幼儿:“谁来我们班做客?”,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奶奶!”,由于孩子们没有生活经验,对奶奶和姥姥这两个概念区分的不是很清楚,这里教师欠缺了适时的引导帮助幼儿区分“姥姥”和“奶奶”,而是运用了稍带指令性的语言让幼儿知道“姥姥”,虽然幼儿都能接受,但似乎显得有点强求!

第二环节,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这一环节中,教具的精美与充分的运用使的孩子们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积极性相当高,通过对教具的操作,孩子们一直在用所有的的感观参与活动!他们听着、看着、想着……然后教师适时的让他们动起来,自己上来操作教具进行表演,成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通过他们自己的“玩”、“动”、“学”,自然学会了儿歌歌词“拉大锯,扯大锯”,由于“大锯”这个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在幼儿的生活经验里可能没有接触过,幼儿不是很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我们教师言语上的帮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儿才能很好的掌握!这里教师忽略了讲“大锯”的特征,如果再详细点帮助幼儿理解了词义,幼儿便能掌握的更快!

在幼儿“玩”的差不多的时候,我让他们坐在小椅子上适时的休息会儿,听教师欣赏儿歌一遍,这里做到动静交替,让幼儿感觉不到疲劳,也自然的过渡到下个环节。

为了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我引导孩子们用小手变出“大锯子”自己动手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使本来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样一来,孩子们又变的积极活跃起来,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最后在“拉大锯”的游戏中,这次活动也达到了高潮,我请孩子们自己找一个好朋友来玩游戏,孩子们立刻变得兴奋,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过于兴奋,老师的指令还没有下来,孩子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拉大锯”游戏,现场的气氛比我想象的要活跃的多!就在这师幼互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了活动!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9

星期五的健康课,我们班是在户外上的,因为天气非常的好,宝贝们的心情也非常的好。当我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来踢球,他们高兴地跳了起来。有几个小朋友,马上就说:“老师、老师、我会踢,给我踢踢嘛 —— 随着宝贝们愉快的叫喊声,我们开始上课了……

这节课是《小脚踢踢》。所以我准备了, 2 个球门,和人数相同的报纸球,要求幼儿从起点开始,用小脚踢球,一直把球踢进对面的球门中,还告诉幼儿,不能用小手去赶球,只能用小脚去踢球。首先,我先情境导入,告诉幼儿,小熊弟弟很喜欢玩踢球,可是他还太小了,不能把球踢进球门中,所以地方都是小球,它现在想请你们给他帮帮忙,帮它把球都踢到球门里面,好吗?在小托班的体育教学是最能体现出游戏的重要性。如果一节课只是单纯的教授动作,语言讲解,枯燥的练习只会让幼儿感到乏味,没有兴趣。小托班幼儿年龄小,易接受直观、形象地教学,他们会对一个游戏、一个情节所吸引,从而带着兴趣去游戏、去学习,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当我告诉他们这么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非常积极、而且主动地说“好” !

然后我先指导讲解给宝贝们听,宝贝们的积极性很高,一会儿就学会了;接着,我就安排他们进行踢球游戏,基本上每个宝贝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把球踢进球门中,但是在这个游戏中,也有一些宝贝的手脚的肌肉发展能力还不是很全面,我就会过去个别指导他,因人施教。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动作笨拙的幼儿,教师要仔细观察,帮助指导,尽可能给予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特点和长处的机会,赞赏幼儿每一次点点滴滴的进步。

最后游戏快结束时,我又要求幼儿,把玩好的报纸球都收起来,放进纸箱中,让幼儿明白,玩好的玩具或者器械要收拾好,放好。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绩,产生成功的快乐与满足的良好体验,增进了他们的成功感,唤起了幼儿的自信。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10

我们学校是以小班化为特色,首先就是比其他一些学校人数少,这个确实比较有优势,九年级实际的教学中更为明显:

一、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孩子都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关注对象。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都注重尊重理解学生,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赞扬。尽量的留意每一个孩子,希望能和孩子共同学习,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会得到发展。课堂中,我会尽量站低一些与学生交流,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我会更加细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实际,让学生喜欢被关注,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一样的关爱。

二、让师生获得更多的交流。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以前自己教过的学生中,和自己亲切交流的大多数往往是自己经常往办公室“请”的同学, 小班化教学体现的是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是对学生生命的呵护,我想之中间也应该有更多的学生之间交流,因为他们相处的时间会更久一些。小班为我们提供了师生、生生亲密接触的机会,无论是课堂上的关注、课后的交流都体现着一种浓浓的情意,在这样关爱下,学生的自信心在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提高。

三、让学生有更多合作机会。任务要想完成的更好、更快、更有效就需要教师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如果教师组织的好,学生练习就可能更充分,有许多教师一个人做不了的就能让能力较强的同学去做,这样不仅带动了后面的学生也锻炼了水平高的同学更强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更好的发展。

总之,小班化教学应该有更多更新更有效的内涵,我希望我以后能慢慢摸索出一些更好点路子来。

第五篇:托班教学反思

托班教学反思15篇

托班教学反思1

托班幼儿难带,这似乎已成为幼师们达成的共识。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已经尿裤子了;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

刚拉开一对打架的,那头又多了两排牙齿印,问题接连不断的发生,让幼师们每天都在手忙脚乱中度过,很多幼师都害怕这门苦差事。

为了让这门苦差事变得不再苦,本文对“幼儿园教师怎样带好托班”的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托班幼儿的这些行为,你了解吗?

一提到托班,幼师们就会想到,托班幼儿难带,干的事也是最多,最杂的。不仅要哄哭鼻子的幼儿,也要帮幼儿换尿裤、还要给幼儿喂饭,可是,你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藏在托班幼儿心里的秘密”,在有的放矢的对其进行引导,比单纯被动的哄孩子,可谓事半功倍。

1、哭哭啼啼托班幼儿,第一次离开亲人,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开始过集体生活,难免会有哭哭啼啼的表现,这是很正常的。

不过,幼儿的哭也有很多种,幼师们要辨别不同哭声,找到让幼儿停止啼哭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 期待性的哭声解读:期待老师注意,希望老师抱抱、搂搂、亲亲自己;担心妈妈不要自己,盼望家长早点接他回家。

对策:幼师要多抱抱、多搂搂、多关心幼儿,说:“××乖,妈妈会早点来接××。”幼儿得到了满足,知道妈妈还会来接他/她,就会慢慢平静下来。

②哭声解读:有些孩子试图摆脱在幼儿园所处的孤立境地,继续保持原来那种被家人照顾的家庭生活,向老师家长表示。

常表现为:在家长送入园的一刹那,高声喊叫、搂住脖子、撕扯衣服……而当家长一旦离开,他却马上停止喊叫,不哭也不闹。

请输入标题对策:这样的孩子比较灵活,一旦发现这种方法不灵,他会把依赖转向老师。因此,针对这样的孩子,幼儿园老师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他们放心的离开幼儿园,不要回头看孩子,更不要留在幼儿园。

③感染性的哭声解读:有的孩子看到别人哭,他也跟着哭;看到大家玩,他也跟着玩;听到别人说的话,他也有同感,继而跟着小声哼哼。对策:这样的孩子模仿力强,创新意识差。

那就发挥他的特长,暂且不去管他,让他模仿一会儿。一般只要控制好上面这两种孩子,第三种孩子会自然适应园中生活。

④大哭大闹的哭声解读:这类孩子一离开亲人就大哭,还大叫“宝宝要妈妈,要外婆”“宝宝要回家”,甚至躺在地上撒野,即便老师抱着他安慰他,他仍拼命挣脱。

对策:这就需要家长狠下心来,还有很多知识分享陆柒叁柒壹叁叁壹玖,不管幼儿哭得有多厉害,都要离开幼儿园。另外,幼师除了哄幼儿外,还要陪幼儿玩一些小游戏,让幼儿感到快乐,自然就好了。

⑤断断续续的哭声解读:这类孩子哭哭停停,午餐时哭哭,午睡起床后哭哭。

对策:针对这种类型的幼儿,幼师要及时稳定幼儿的情绪,有时侯要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比如:孩子哭着找妈妈,就可以说,恩,好,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一会儿就来,咱们先喝完水,在这坐着等妈妈好不好。

哭声停了,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幼儿的哭声好不容易平息了,这是,幼儿教师也不能闲着,得“趁热打铁”,赶紧进入下一环节的工作,让幼儿开始进入新的玩乐环节,让幼儿有得玩,玩得高兴,让他们忘记那不开心的一幕。2孤独郁闷这种孩子与上一种相比恰恰相反,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孩子有的天生内向,不爱说话,性格孤僻。

有的则是父母工作太忙,疏忽了与孩子间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这种性格。

对策: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配合找到主心结,然后对症下药,使其慢慢变得活泼起来,逐渐摆脱那种孤单,忧郁的心理。

3唯我独尊这种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家里说一不二,动不动就大哭大闹,爷爷奶奶都俯首称臣,在幼儿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组织性,没有集体的概念,和小朋友也不团结,特别霸道,而且有一点“破坏性”行为。

如:老师搭建好的房子故意推倒,同伴制作的东西喜欢拆掉。对策: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正确的引导,教他们适应集体生活,懂得团结小朋友,让他们养成尊敬老人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幼小的心灵里懂得孝敬老人是一种传统美德,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的形成引导他们。

同时,也要做好家长工作,提醒他们过分溺爱孩子的严重性,只要家园配合好。孩子很快就会向正确方向发展的。

4、过于好动这些幼儿比较活泼好动,其中,男宝宝较多见。幼师们常常说,这样的幼儿聪明,长大了能出人头地。聪明好动的幼儿,人见人爱,但过于好动,一刻也不消停也是件麻烦事。

对策: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与家长沟通,同时也需要对孩子的表现作纵向比较,要耐心地与孩子多沟通,交流,使其有静有动,使其知道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不能碰的,并通过故事,动画片等举例,使其真正了解,并能够健康活泼的成长。

二、带好

托班,要掌握这些技巧托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脱衣服,面对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的幼儿,幼师们总是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其实,带托班也和带小班、中班、大班一样,无非就是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学,只不过托班幼儿需要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宽容,需要幼师更有耐心的引导。

因此,从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学等多方面制定托班计划,掌握带托班的一些技巧,会让你带托班变得得心应手!

(一)生活习惯方面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家教也不一样,使得幼儿的生活能力参差不齐,更有不少幼儿还养成了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这给他们入园后适应集体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

2.5岁的幼儿,正处在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托班保教保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1、饮食习惯的培养

①树立榜样作用:托班幼儿的吃饭问题,不仅令家长们担心,也让幼师们揪心。针对不同幼儿的吃饭问题,幼师要采用不用的应对方式。幼儿饭量小,不强迫;幼儿挑食,不责怪,不强行制止,而是顺其自然,逐步指导。

如:幼儿不爱吃青菜,可在平时用餐时,通过树立榜样示范的作用——“表扬别的小朋友,你看xxx也吃青菜,多香呀,因为xxx爱吃青菜才长得高,你想不想也长得高高的呀?”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些也变得喜欢吃青菜了。

②物资奖励:托班幼儿特别喜欢老师奖励的小粘贴,不爱吃菜的时候,比如说:有的孩子不爱吃胡萝卜,我就把即时贴剪成胡萝卜的形状,当他把胡萝卜都吃了的时候,我就把胡萝卜粘贴奖励给他,孩子特别高兴,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吃胡萝卜的味道,也就改掉了拒绝吃胡萝卜的习惯。

因此,幼师们要好好利用小粘贴的吸引力,帮助孩子克服了挑食、偏食的毛病哦!

③学会正确咀嚼:在托班,常常看到幼儿不会嚼饭,嘴张不开,或者只用前门牙嚼饭,不仅影响幼儿吃饭的速度,还对幼儿的口腔发展不利,长大后会影响面部美观。

这时,幼师们可在饭前和幼儿玩“咬一咬,嚼一嚼”的小游戏,让幼儿夸张的张大嘴巴,嚼一嚼,以训练幼儿的打开口腔,用大牙咀嚼。

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学会了正确的咀嚼方法,进餐速度变得快多了。

④定时、定位进餐:幼儿定位进餐的习惯,不仅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吃饭时集中注意力,促进胃肠分泌活动。

⑤安静进餐:吃饭时,托班幼儿爱讲话,喜欢交头接耳。幼师不妨给幼儿将《漏嘴巴》的故事,教育幼儿向故事中的小妹妹学习,不做漏嘴巴的孩子。

此外,在托班,也时常看到狼吞虎咽的幼儿,幼师可通过表演游戏“我这样吃饭”,教会幼儿吃饭时细嚼慢咽,以提高幼儿的进餐质量。

⑥不浪费粮食:在进餐活动中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估计他们的食量进行盛饭也能使幼儿进餐信心大增,第一碗不宜过多,若一碗吃不饱,要举手添饭。

避免幼儿看到太多的饭菜产生畏难情绪而影响食欲。此外,还要告诉幼儿,每次要把碗里的饭吃完,才能离开桌子。平时,可让幼儿欣赏《悯农》,教育幼儿爱惜粮食,不把饭粒弄到桌子上、或地上,也不留剩饭。

⑦学会自己吃饭:有的孩子故意不吃就等着老师喂,这就不能顺着他的脾气,要培养他独立吃饭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创设相应的环境供幼儿参与操作。

比如:《娃娃家》游戏,用废旧雪碧瓶,制成可爱的张嘴娃娃,再提供小勺,小豆,米粒等,幼儿在喂娃娃的同时,使用小勺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知道用正确姿势吃饭,可提高幼儿吃饭的速度,也可逐步改善幼儿吃饭掉饭粒的不良习惯。

⑧养成爱喝白开水的习惯:班上幼儿不爱喝白开水,着实令人头疼。幼师要想让幼儿喝水,对幼儿说不喝水会生病等,往往说服不了幼儿,这还得多动动脑筋。

如:“你现在不喝水,我们给肚子里的“大口袋”喝水好吗?等他喝了水以后,我就让他鼓起小肚皮,然后我轻轻地拍拍他的小肚皮,竖起大拇指,夸你真棒,这样他既把水喝了,又觉得自己真能干。

⑨读懂幼儿的行为:有的孩子吃饭慢,就去喂喂他,但有的孩子吃饭慢,也许是碗里面有些食物他不想吃,要告诉他不能挑食,或让他说出不想吃的原因。

有时吃饭时一拍肚子,说明他要去小便,有时喂他饭,好好的他就吐了出来,这就表明他已经吃饱了。有时,幼儿的一个动作,就能表达他/她的需求,因此,幼师们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要学会读懂幼儿的每一个动作,让带班更顺利。

2、卫生习惯的培养

①饭前便后要洗手:幼儿在家里是由家长帮助他们洗手,入厕的,他们是完全被动的。幼儿还有“吃手”、“挖鼻孔”等坏习惯,不但不卫生,举止也很不雅。

幼师可通过《我的小小手》活动,强化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并让幼儿初步知道自我服务的基本常识和方法,让他们知道在进餐前,户外活动后,大小便后,都要洗手。

②学会正确洗手:幼儿知道什么时候洗手,但是幼儿还不是很会洗

手,借助儿歌,教会幼儿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可事半功倍,

如:先用清水冲一冲,再用肥皂抹一抹,两手交叉搓一搓,小手转一转,清水冲干净,甩一甩,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让幼儿在学会儿歌的同时,也学会了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幼儿很快养成了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③学会自己入厕:对于刚入园的托班孩子来说,学会自己上厕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要么不会蹲厕所,要么不会提好裤子就走出厕所,为了让幼儿记住正确的步骤,可以通过《自己上厕所》的故事,结合有趣的情景表演,或者在厕所的墙壁上贴上“怎样上厕所的图案”等,可以缩短幼儿学会上厕所的时间。

④自己擦鼻涕:天气变化,幼儿很容易感冒。一感冒,鼻子里的两条“瀑布”就出来了,若幼儿不知道擤鼻涕,也不懂得擦干净,“嗖”的一声,又把流到嘴边的“瀑布”吸了回去,看上去多恶心啊!因此,幼师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教幼儿学会用纸巾、手帕擦鼻涕。

3、睡眠习惯的培养

①学会穿脱衣服:托班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差,很多幼儿还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这给午睡带来不少麻烦。幼师可以把穿脱衣服的步骤编成有趣的“顺口溜”。

如“脱衣歌”——小宝宝,脱衣服,从上向下解扣子,小手在后拉袖口,衣服衣服快脱下。“叠衣歌”——关大门,抱一抱。弯弯腰,放整齐。

“穿衣歌”——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纽扣,小脚丫,穿裤子,穿上袜子穿鞋子。原本枯燥的穿脱衣服,摇身一变,变成了有趣的顺口溜,使穿脱衣服变得多么有趣啊!

此外,幼师还可以利用碎布缝制带纽扣的“苹果树、”“汽车”等,投放到生活操作区,让幼儿一一对应练习扣纽扣,以提高幼儿穿脱带扣子的衣服。

②逐步改善原有睡眠习惯:托班幼儿刚入园,在家里的睡眠习惯也被带进了幼儿园,如,睡觉时咬被子、抱枕头入睡等。此时,幼师不要制止,要帮助幼儿逐步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结合《午睡》儿歌,教育幼儿睡觉时盖好小被子,小手放放好安静入睡。对于喜欢趴着睡的幼儿,可通过《娃娃家》游戏,引导幼儿发现趴着睡觉的不良后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此外,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如睡觉前放一些轻音乐,拉好窗帘,帮助幼儿入睡。

4、家园共育要重视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不一致,好不容易看到幼儿有了进步,可第二天又化为乌有了。这都是因为家园教育的步调不一致造成的,如:在园时自己吃饭,在家则要家长喂饭等等。

因此,幼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比如,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幼儿离园后打个电话,发条短信等等,争取家长协同配合,早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

(二)学习活动方面玩中学: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也有孩子喜欢看书、喜欢学习。

托班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多长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要想让孩子去学习一些知识,就需要教师用一些方法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接受知识,一边玩,一边学习,老师孩子都不会累。

玩具充足:玩具要大,颜色鲜艳,带声音。托班幼儿对小的、零碎地、无声响的插塑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引起注意的声音很感兴趣。

例如:玩积木,教师可帮助幼儿把积木插成各种大的形状,幼儿比较喜欢。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喜欢自己占有一堆积木,虽然自己不插,但也不愿意交给别人,这时,教师提供幼儿的玩具量要充足,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3、多听故事:托班幼儿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讲得生动的故事,更是让幼儿陶醉。但适合托班幼儿听的故事并不多,幼师们可要多花点时间,给幼儿选择一些语言简短、容易理解、故事情节简单的故事。

比如,小白兔、大灰狼、小花猫等形象的故事,就挺适合托班幼儿的。举例:为了鼓励幼儿上幼儿园,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我创编了故事《小白兔上幼儿园》,具体内容如下:小白兔的妈妈送小白兔上幼儿园,,小白兔可高兴了,,到了幼儿园,小白兔很有礼貌,进门就问老师好,老师赶紧说:小白兔好,还夸小白兔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幼儿听了这个故事后,都争着来问老师好,,我及时地鼓励他们像小白兔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

4、丰富幼儿活动:爱模仿是婴幼儿突出的特点,也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经常开展“大带小、小学大”的区域活动,让他们通过模仿,习得别人的游戏经验。

同时,可经常利用春游、秋游、节日活动、外出散步、参观等机会,引导婴幼儿观察各种事物和现象,加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以丰富游戏经验。

5、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幼儿玩游戏,总免不了要操作游戏材料。在托班,橡皮泥、多变的结构玩具深受幼儿青睐。对于玩法单一、缺少变化的材料,如插鱼鳞、扣果子等,虽能在短时讨得幼儿的喜欢,但过了一段时间就不想再玩了。

为了保持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幼师们需要从趣味性、多变性出发,精心投放游戏材料,如“配对”、“布包包接龙”、“随意贴”等游戏材料。

同时,注意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婴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并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6、优化材料的投放与管理:在区域游戏角,常常看到有些幼儿只是蜻蜓点水地玩这玩那,或者手里拿了一大堆玩具,结果什么也没玩成。这通常是投放的游戏材料过多造成的。

为此,幼师们要遵循“少品种多数量、渐投放常更新”的原则。当婴幼儿玩熟几种材料后,再逐步增添新材料;当幼儿玩腻了某种材料时,教师就将这些材料收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婴幼儿又会觉得新鲜好玩了。

此外,还可以鼓励幼儿和家长收集废旧物品,引导幼儿再加工,变成好玩又漂亮的游戏材料,幼儿会很喜欢的。

7、遵循区域游戏指导的原则:

a、尊重婴幼儿的游戏权,不限定婴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b、以积极的情绪和态度感染、支持婴幼儿的游戏;

c、凡是婴幼儿能做、能想的,就让他们自己做、自己想;

d、给婴幼儿留有思考、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们尝试错误;

e、多观察,少干预,多隐性指导,少显性指导。

8、注意观察记录: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是教师有效地指导和丰富婴幼儿游戏的前提。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师们要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如:观察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是什么?兴趣点何在?他们在讨论什么?是否有选择投放材料?能否与其他幼儿合作,通过观察记录,不断反思和调整游戏方案,及时提供适宜幼儿的游戏材料、方式等,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9、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在游戏过程中,幼师适当的介入与支持,可以避免幼儿操作探索的盲目性,

一般来说,当幼儿遇到以下几个问题时,幼师有必要介入并采取有效的指导:

(1)当他们发生冲突或出现危险行为时,教师要适度介入,以防止他们受到伤害;

(2)当他们游戏单调、重复、缺乏新意时,教师要引人一些变化,暗示他们模仿、丰富、充实游戏的情节;

(3)当他们努力后失败或游离于游戏之外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一起玩;

(4)当他们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这对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至关重要;

(5)当他们能力差异悬殊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安排他们搭配结对游戏;

(6)当他们缺少材料或对材料感到困惑、使用方法没有突破时,教师可采取增添、设疑、提建议等灵活隐性的方式支持他们的活动。

三、情绪方面托班幼儿情绪多变,不同幼儿有着不同的情绪表现。

良好的情绪能促进幼儿记忆、思维和创造的发挥与发展。

1、让幼儿宣泄不良情绪:幼儿心情不好时,适当的宣泄,会让幼儿心里好受些,对保持幼儿的心理健康很有帮助。如:托班幼儿入园哭闹,这是正常现象,幼师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哭闹做出积极、正确的回应,让幼儿停止哭闹。

这种做法用在很多幼儿身上都是有效,但有少数幼儿还是哭个不停,这时,可适度的让幼儿宣泄,尽情的哭吧,哭出来就好了,这也是幼儿寻求心理放松的一种方式。

2、转移幼儿注意力:托班幼儿情绪易变,适时的转移幼儿注意力,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良情绪的发生。幼儿爱动爱玩爱模仿,幼师们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活泼的户外体育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如:吹泡泡、开火车等。

幼儿心情好时,可以尝试玩新游戏,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幼儿不爱玩某类游戏时,要加以引导,改变幼儿对这类游戏的偏见,同时,还要创编出有趣的玩发,激发幼儿玩这类游戏的兴趣。

3、帮幼儿树立自信:自信是情绪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的孩子容易获得愉悦的情绪。托班幼儿,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阶段,幼师对幼儿表现出信任、赞美、鼓励的态度,就会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

相反,否定、拒绝、忽视、甚至嘲笑幼儿,很容易让幼儿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幼师们要多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多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完成一个新的动作或任务,就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自信也就自然形成了。

4、用音乐改善情绪:心情不好时,听听美妙的音乐、动听的旋律,会让人心理好受一点。对于托班幼儿来说,由于第一次离开家,开始过上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难免会有点不适应,哭哭啼啼。

这时,若能放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如《拍手点头》,幼师再配上夸张的肢体动作,带动幼儿动起来,当他们看到有这么一位可爱的老师,哭声也会慢慢减弱。

5、多与家长沟通:不同幼儿的情绪反应各异,对相同情境的反应也有差异。托班幼师有必要向家长了解幼儿的一些情绪特征,如:小便时会团团转……这样,幼儿入园后,幼师就可轻松应对幼儿千奇百怪的情绪行为。

四、其它方面讨好幼儿有技巧:幼儿园教师的态度要亲切、自然,不强求幼儿。

例如:宝宝刚入园时,家长一般抱着幼儿入园,教师要自然的与幼儿打招呼,如果宝宝不愿意叫老师、打招呼,就顺其自然,别强求。此外,幼儿教师还可经常抱抱幼儿,亲亲他们,这是与幼儿贴近

的最好办法,同时也可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

2、照顾幼儿要做到“四勤”:托班和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大班的幼儿通过从托班到大班的幼儿园生活、学习和各方面的培养,到了大班阶段,完全是老师的左右手了。

而托班孩子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什么事都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特别要做到“四勤”。

眼勤:教师需要用眼睛去观察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老师的视线之内,注意发现他们的危险动作,或一些需要。手勤:发现问题赶忙去解决,扶一下孩子或帮助一下孩子。

腿勤:要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幼儿身边,帮他解决问题。嘴勤:要经常和幼儿说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要他们有这些安全意识。

只要做到“四勤”,孩子的安全就有所保障,减轻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3 、日常常规培养:常规培养是是托班幼儿的一项重要工作。幼儿入园后,幼儿的座次、位置要安排好。

从幼儿入园三、四天后,可个别指导幼儿记忆自己的标记及日常生活中的要求。

切记不要集体指导幼儿,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对针对性不强的话不能理解,个别指导更利于幼儿形成好的习惯。对幼儿的常规要求要具体,教师的观察要仔细,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区域游戏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进出区域的小脚丫图形、物品归放点的标记等贴在醒目处,让规则既具体又直观。

2-3岁的孩子都乐意和老师一起收归游戏后的玩具材料。有了标记,幼儿不仅会归放玩具,还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托班教学反思2

《春天》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幼儿都很喜欢学习音乐,而且也很喜欢游戏。游戏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幼儿可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才不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中的乐趣。所以如果在《春天》的活动中加入游戏,他们就跟能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学习歌曲也就更快,也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内容。首先,我让孩子知道今天要学习唱歌。只是简单的出示了几张图片(杨柳、蜜蜂、蝴蝶、小白兔和花),让孩子认识,并让孩子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我对孩子的动作进行总结(运用歌曲中的语词)。看见孩子的积极性,我说:“孩子们的动作真美啊,这么美的动作需要每秒音乐来伴奏哦。”就这样引出了歌曲。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运用游戏的方式直接进入教学内容。紧接着我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社会经验,在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中理解歌曲中歌词的内容。在后面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再不断地反复,加深幼儿对歌曲的印象,让幼儿熟悉歌词,记住歌词,为后面的学唱整首歌曲做好了铺垫。活动中,我还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在表演歌曲中,我积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同时也让幼儿积极参与,提供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表演歌唱使幼儿感受音乐,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初步学会欣赏和审美音乐。由于托班的幼儿年龄还小,身心发展还不全面,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音乐活动《春天》中,通过运用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幼儿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这对托班的幼儿来说稍难了些。所以,这节活动之前我要帮助幼儿建立一些初步的社会经验,活动中我还要适时的引导和指导幼儿参与活动。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现在,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唱歌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我们教师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难点。

托班教学反思3

古诗《春晓》是一节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它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表达了作者喜春、惜春的美好情感。它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的名作,在上完这节课后,我也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小结。

我觉得托班的古诗课应该要更具有趣味化,我们可以将整首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从而来了解这首诗。而我只是将整首古诗用简短的语言解释一下,如“飘落了下来”他们了解吗?不了解。所以整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在提问上、讲解上,语言太干练、深奥了,不适合托班年龄段的幼儿来理解。所以在以后古诗的教学中,我上课用的语言可以更浅显些,更生动些,语速还可以再慢一点,留点时间让幼儿可以思考、吸收,这样会更好。在我刚开始第一遍让他们接触这首古诗,是通过视频来了解的。视频播放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就已经开始跟着视频念了起来。因为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背一些古诗,但他们理解诗意吗?对于托小班来说,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前,我可以先让幼儿了解、交谈更多的关于春天方面的特征,这样一来才能让幼儿更好的知道诗人在写这首古诗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之下写的这首古诗。古诗的学习,不一定要学习如何背诵、朗诵,可以是让幼儿感受到诗中的意境之美,体会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教幼儿学习古诗课,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需要通过不断探讨、改进,这样才能把一节好的古诗课带给自己的学生。

托班教学反思4

吃过午饭再稍适休息片刻,我们这群天真可爱的小宝贝就要上床午睡了。同大班孩子起来,管理托班孩子的午睡,的确不是一件简便的事情。

刚开始午睡,很多孩子安静不下来,哭的哭,闹的闹,有些幼儿是故意给教师出难题似的,不管你教师怎样哄,就是不肯到床上去。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幼儿存在午睡障碍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两岁半左右的幼儿,自我服务本事有限,我及时地给予帮忙,提醒或帮忙幼儿睡前小,决脱衣、铺被困难。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了,取而之的是陌生的教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生活。这种巨大的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产生分离焦虑。为了照顾大多数的孩子,我帮忙表现较乖的幼儿睡,对于情绪还不太稳定的幼儿,不强制他们睡,而是由着他们玩一段时间,到孩子有睡意的时即扮演家长的主角,轻轻拍着他们睡,他们感到,教师和妈妈一样好,从而、喜欢和亲近教师。

这一个多月的午睡管理,感觉很吃力,但令我欣慰的是,多数幼儿克服了午睡障碍,能较快地睡。今后我此不疲为孩子们服务,使午睡室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温馨摇篮。

托班教学反思5

上个星期四园内组织了新教师学期汇报课的活动,要求是根据本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进行活动的设计。我们班的孩子都是刚进幼儿园不久的托班孩子,和他们的接触也只有半年的时间,他们的各种行为习惯和爱好也都刚刚开始形成起来。在和他们的相处中,发现他们对每次的美术活动很感兴趣。根据“纲要”中提出的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并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托班孩子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所以结合平时的教学,班内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同时丰富的教材和鲜艳的色彩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满足。因此,我以粘贴为活动方式,在生活中寻找美术的素材,发现幼儿对圣诞树非常喜爱,对树上的装饰物充满了好奇,易于孩子观察、体验、创作和欣赏,非常适合托班孩子。马上就要过新年了,意识我把圣诞树改成了新年树,所以我设计了美术活动:粘贴画―装饰新年树。

在本次活动中我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新年将至,孩子们每天都被这种浓厚的节日气氛所感染着,他们对一切关于新年的信息和事物都很感兴趣,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班内的环境布置墙也换成了新年的装饰物,让孩子们彻底的感受到新年的气氛。)围绕活动目标:喜欢参与装饰新年树;在玩玩、乐乐中体验迎新年的快乐。使师幼始终处于积极地探索状态。

在本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一、欣赏新年树;二、讨论新年树;三、装饰新年树;四、欣赏新年树,4个环节下来孩子们的表现非常的不错,孩子的参与积极,作品的成功率高。每个孩子都能主动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装饰物贴到新年树上,给他们带来了成功的喜悦心情。在最后的成果展示中,孩子们和我都眼中为之一亮,哇!好漂亮的新年树啊!在结束活动中,我请孩子们一边欣赏自己的成功作品,一边唱起了新年歌《新年好》。这一刻孩子们无疑是快乐的,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本次活动幼儿们的表现让我很满意,也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但对于自己在活动中一些表现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就此园内领导给我指出了很多待改进的地方,让我成长了不少,当然也是我今后努力和思考的方向:

一、活动中缺少了对幼儿技能技巧方面的培养,虽然半年下来班里的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常规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使用胶水粘贴各类画片。但也不排除部分能力弱的孩子是否有掌握技巧方面的能力,所以,对于园内各老师给我提出的这一宝贵建议我很感谢。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对课程安排的息制度还不够。

二、对活动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如活动中老把新年树说成圣诞树,导致幼儿对新年树的认识度。还有在开头导入部分就没有做到,介绍新年树时拿出来的实物树,不管是从外观上看,还是从树上装扮物的寓意理解,都说明是一棵圣诞树,是我强行的把孩子们的认知度拉过来说成是新年树。最后就是在新年树的装饰品选择上,也没有选对物品,应在实物树上挂上中国过年的中国结、红灯笼等有民族特色的物品,让孩子从中了解民族的民俗。

三、细节部分处理的不够完善。如: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讨论新年树中,教师就可直接把准备好的新年树放在活动厅中心,让孩子们自由的看看、说说、摸摸,增强孩子们自由探索的兴趣。第二就是在幼儿们装饰新年树的时候,老师可考虑把新年树都竖的贴在黑板上,这样就不会导致幼儿们对装饰物方位的错误粘贴,懂得物品的方位摆放。

四、在时间的运用中没有很好的控制好,导致活动最精彩的部分紧张收尾。

总之,本次活动从设计到展示,我是受益匪浅,尤其在活动后的评课中,园内各位有经验的老师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让我有了很大的经验吸收。并从中领悟到了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次艺术的创作。下次的活动应该怎么做,相信在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中,我会把握的更好。

托班教学反思6

一、对教材的反思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而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对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促进作用,民间游戏注入儿歌元素,更显示出它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儿歌“拉大锯”篇幅短小,精炼,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开心,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拉大锯”这一语言活动,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表演,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小班幼儿意志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活动一开始,我便出示指偶“姥姥”,让小朋友与姥姥打招呼、问好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教师一句亲切的呼唤:“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随音乐旋律,轻松的成为主人,在开火车去姥姥家的途中,自然丰富了歌词“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让幼儿达到了自我享受的境界。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唯一疏漏了一个知识准备——幼儿实际经验的准备,由于幼儿没有经验的铺垫,当我一出示“姥姥”指偶,问幼儿:“谁来我们班做客?”,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奶奶!”,由于孩子们没有生活经验,对奶奶和姥姥这两个概念区分的不是很清楚,这里教师欠缺了适时的引导帮助幼儿区分“姥姥”和“奶奶”,而是运用了稍带指令性的语言让幼儿知道“姥姥”,虽然幼儿都能接受,但似乎显得有点强求!

第二环节,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这一环节中,教具的精美与充分的运用使的孩子们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积极性相当高,通过对教具的操作,孩子们一直在用所有的的感观参与活动!他们听着、看着、想着……然后教师适时的让他们动起来,自己上来操作教具进行表演,成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通过他们自己的“玩”、“动”、“学”,自然学会了儿歌歌词“拉大锯,扯大锯”,由于“大锯”这个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在幼儿的生活经验里可能没有接触过,幼儿不是很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我们教师言语上的帮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儿才能很好的掌握!这里教师忽略了讲“大锯”的特征,如果再详细点帮助幼儿理解了词义,幼儿便能掌握的更快!

在幼儿“玩”的差不多的时候,我让他们坐在小椅子上适时的休息会儿,听教师欣赏儿歌一遍,这里做到动静交替,让幼儿感觉不到疲劳,也自然的过渡到下个环节。

为了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我引导孩子们用小手变出“大锯子”自己动手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使本来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样一来,孩子们又变的积极活跃起来,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最后在“拉大锯”的游戏中,这次活动也达到了高潮,我请孩子们自己找一个好朋友来玩游戏,孩子们立刻变得兴奋,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过于兴奋,老师的指令还没有下来,孩子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拉大锯”游戏,现场的气氛比我想象的要活跃的多!就在这师幼互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了活动!

托班教学反思7

一、教材简解:

糖果是小班幼儿十分喜爱的食品,它们精美的包装、奇特的外形、各异的口味,都对幼儿产生了很强的诱惑力,对于糖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此他们会有许多话要说,因此,我从幼儿最感兴趣、也非常熟悉的“糖果”入手,选择了《各种各样的糖果》这一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糖果的种类,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2、尝试撕、剥几种常见糖果的包装。

3、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分享。

三、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能用多种感官感知糖果的多种特征,并用语言进行表达。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尝试将袋子装的糖果撕开。

四、设计理念:

这次集体活动的题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这正符合我们选择科学活动的.要求“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立足于幼儿的兴趣与经验”,这是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的前提和保证。

五、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以“变魔术”导入活动,围绕“各种各样”展开,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压一压、尝一尝等方法,使孩子们较系统地感知糖果的特征,并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有关糖果的直接经验,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更挑战和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六、活动准备:

一个装有各种糖果的礼盒。

七、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变一个魔术,请大家一起喊一、二、三,看看能变出什么?(师幼一起喊一、二、三,老师变出糖果盒)

2、老师打开糖果盒,出示糖果。

(评析:用变魔术的方法变出糖果盒,既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五颜六色的糖果更令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为后面的活动营造了宽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二、了解糖果的种类,感知糖果的特征。

1、了解糖果的种类。

(1)师:请小朋友每人选一颗自己喜欢的糖果。(幼儿自由选择糖果)

(2)师:你拿到了什么糖果?

幼儿1:我拿到了大白兔奶糖。

幼儿2:我拿到了棒棒糖。

幼儿3:我拿到的是棉花糖。

幼儿4:我拿到的是巧克力。

(3)老师小结:糖果宝宝可真多,有奶糖;有巧克力糖;有棒棒糖;有棉花糖;水果糖等。

2、了解糖果形状。

师:看看你的糖果宝宝是长什么样子的?

幼儿:我的巧克力是方方的。

幼儿:我的棒棒糖是圆圆的。

幼儿:我的棒棒糖是扁扁的。

3、感知糖果的质地。

(1)师:现在请你用小手捏一捏、压一压,你的糖果宝宝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

(幼儿讲述)

(2)再捏一捏边上小朋友的糖果是软的还是硬的?

(评析:通过相互比较,让幼儿充分感知糖果的质地。)

(3)老师小结:糖果宝宝有圆圆的,有方方的,有扁扁的,有长圆形的;摸上去有的是软软的,有的是硬硬的。

4、观察糖果的包装。

师:看看你的糖宝宝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

幼儿1:我的糖宝宝穿的是蓝衣服,上面有大白兔。

幼儿2:我的糖宝宝衣服是黄的。

幼儿3:我的糖宝宝衣服上有草莓。

三、尝试剥糖果,品尝糖果的味道。

(1)师:糖宝宝穿的衣服真漂亮!那你们想不想吃糖呀?怎样才能把糖宝宝的衣服脱下来呢?请你自己试一试。

(2)幼儿尝试剥糖果,老师观察幼儿的剥糖果情况。

(3)师:你是怎么把糖宝宝衣服脱下来的?(请若干幼儿讲述并示范。)

(评析:拟人化的手法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情感特点,使幼儿凭借自己以往吃糖果的经验,尝试动手剥糖果,一方面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

(4)老师根据情况重点示范某种糖果的剥法,如:袋子装的糖果上面和下面都有一排三角形的锯齿,用手小捏住锯齿往下面撕就能打开了)。

(5)请还没有剥开的小朋友再试一试。

(评析:此过程能够面向全体幼儿,使能力较弱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6)教育幼儿把撕下来的糖纸不要乱仍,要放进垃圾箱里。

四、通过品尝交流,了解糖果有各种各样的味道。

1、幼儿品尝糖果。

2、老师提问:你吃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

幼儿1:我的糖是甜甜的。

幼儿2:我的糖有点甜有点酸。

幼儿3:我的糖有奶油味。

幼儿4:我的糖有薄荷味,凉凉的。

3、老师小结:糖果不仅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连口味也是各种各样的,糖果宝宝真是好吃极了,那我们能不能多吃呀?为什么呢?

幼儿:多吃糖不好,牙齿要蛀掉的。

师:对,我们要保护牙齿可不能多吃糖,特别是晚上睡觉之前一定不能吃糖。现在我们一起去漱漱口吧。

活动反思:

1、教学活动生活化。这次集体活动从幼儿非常熟悉的“糖果”入手,题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有着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他们能大胆地表述自己对糖果的认识,这是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的前提和保证。

2、教学活动的情感化:活动切合小班幼儿情感特点,是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的提问也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和思维特点,幼儿在宽松的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从同伴身上获得了关于糖果的信息,得到了经验的分享。

托班教学反思8

2-3岁正是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期,“爬”在2-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让2-3岁的婴幼儿有兴趣地爬,主动地爬,并且在“爬”的过程中促进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呢?

我是一名托班教师,在带2-3岁托班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切地理解了游戏即生活,游戏即学习这一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在近一年的教学活动设计时,我根据所带的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了“托班插入式教学活动的实践”。即在一日活动的某一时间段,教师组织小群体的预设或随机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模式中,将游戏与插入式活动结合起来,使托班孩子在活动中更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在此基础上更顺应他们的发展。我着重在托班的体育活动中进行了插入式体育活动的尝试。

插入式体育活动“小刺猬背果果”是我在引导孩子进行“爬”的体育活动的一个实践活动。在这个插入式活动中,我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在活动场地和器材的投放上,做到符合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在场地安排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投放了让幼儿练习钻爬的器材——软垫、泡沫垫、钻爬架、自制帆布小山洞架(可以让幼儿进行钻爬的练习)山坡软垫、把平衡木与拱门结合起来让幼儿练习钻、爬的技能。托班孩子年龄小,关节、皮肤都很柔嫩,因此投放的运动的材料大都是软软。

其次,将动作的练习与季节特征结合起来。

这个活动是在秋季进行的。秋天,是水果丰收的时节。考虑到托班孩子喜欢小动物的情结,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且考虑到托班孩子的运动量和运动能力上,小刺猬和果果成了活动的主角。教师和孩子分别是刺猬妈妈和刺猬宝宝,果树上“结”着能摘下的果子(果子上有粘扣),大大的草地(软垫)上,散落着摘下的果子。刺猬妈妈和刺猬宝宝爬过草地、爬过小桥、爬过小山坡,来到果园摘下果子,并将果子滚(粘)到身上,然后再爬回家。

第三,将多种教育因素融合在活动中。

在“小刺猬背果果”的活动中,有多种教育因素融汇其中。在活动中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轻松地动,愉快地学。如在活动中,我准备了高高低低的软垫和架子,让孩子爬,使不同能力的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挑战对象。

并且,在爬的过程中,让“小刺猬”们,通过创设的游戏场景边爬边去采果果,果果的颜色有红黄两种的,果果的大小也不相同。 “小刺猬”把采到的果果,根据大小和颜色,送到相应的果篮中。同时孩子在摘、背、送果果的过程中还还进行着语言的练习,他们会边摘边说“这是大果果”、“这是红果果”等。孩子们在活动中语言得到了练习,动作得到了发展。

在取果果的环节中,让孩子们学着互相合作,有的孩子果果背在背上取不到,引导别的孩子去帮忙,让孩子们在互相帮助中,感受由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

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提高了,运动量达到了。在活动中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又使孩子的已有经验得到了有一定的提升。特别是“山坡”软垫的摆放给孩子在选择活动对象的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孩子会根据自己的能力,爬不上去就去寻找其他钻爬路线,有一定能力的会通过一次次的试爬,最终爬上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品质。

托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注意力比较短,在集体活动中不宜时间过长。活动中大多以插入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这样便于教师对孩子们进行观察指导。让孩子们都能平衡的发展。托班的孩子是动作发展最佳时期,特别是大动作的发展尤为重要。孩子们在日常的户外活动中根据老师布置的游戏场景和提供的活动器械,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让他们锻炼手眼的协调性,动作得到最大的发展。户外活动中我们也经常进行插入式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老师能面面俱到地指导孩子们,让每个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

“小刺猬背果果”是我们开展插入式活动的一部分,从“小刺猬背果果”的活动中,可以看到插入式体育活动不仅能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也能使孩子得到动作的满足。插入式体育活动更能使教师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兴趣,把握每一个孩子的活动。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

托班教学反思9

本次园内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考虑到托班幼儿自身的音乐素养和已有的音乐知识,我设计了一堂歌唱教学活动。选择的曲目是较为安静的摇篮曲《摇啊摇》。

我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学唱歌曲,能够安静的倾听,从活动当天的效果来看,幼儿能够做到安静的倾听,还能跟着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哄宝宝睡觉,幼儿能够投入到爸爸妈妈这一角色中去。

在导入部分,原本设计播放一小段动画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发话题爸爸妈妈是怎么哄宝宝睡觉的,我们来说一说,学一学,引发幼儿的兴趣,踊跃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实际的效果却恰恰相反,幼儿的注意力一直在动画上,而忽略了教师的问题,以至于教师在发问的过程中,幼儿给予很少的回应。很多教师的给予的意见也是不应该用动画的形式导入,托班幼儿本身语言表达能够就较弱,较为安静,看了动画片之后就更加安静了,不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不如直接让幼儿还表述爸爸妈妈是怎么哄宝宝睡觉的,这样能够更好的导入到歌唱教学活动中。

而且教师还忘记了和幼儿互动,说一说平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让幼儿来学一学,这样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样师幼互动就不会冷场。

学会歌曲之后,教师带着孩子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抱着宝宝唱《摇啊摇》,其实,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一个当妈妈一个当宝宝,角色扮演来表现这首歌曲。也可以让幼儿抱着宝宝到自己的小床上,边唱歌曲边哄宝宝睡觉。

本次公开课结束之后,进行了评课,在这一环节中,我回到了不少,收获了很多经验,感谢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在我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观摩其他教师的上课过程中也不断的在学习,从他人的身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托班教学反思10

分析教材:讲故事是托班幼儿喜爱的活动,通过故事讲述,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故事《快乐的小乌龟》讲述的是小乌龟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这对刚入园不久的孩子来说,内容非常贴切,而且故事中的结构和对话都是重覆的形式,也符合托班幼儿“喜欢重复”的心理特点,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也比较简单,非常适合幼儿学习。

教学策略:托班幼儿注意力时间较短,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一些策略,在富有变化的故事讲述中,在游戏的情境里,让幼儿学习对话。

1、直观形象的导入

活动一开始,我便出示指偶“小乌龟”,让孩子们与小乌龟打招呼、问好,既引出了故事的主角,也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2、几遍故事讲述注意方式的变换,每一遍有不同的重点,层层递进。

①在倾听第一遍故事时,借助单个的动物图片,帮助孩子熟悉并记忆故事中的角色。

因为故事对托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长,所以完整倾听后再提问对他们有难度,于是在第一次倾听故事的时候,我就边放故事录音,边配合出示了动物的角色图片,孩子们一下子就认识并记住了这些小动物。

②第二遍分段听故事时,重点请幼儿跟学动物的对话。

在熟悉角色的基础上,第二遍听故事的时候,就很自然地请孩子们学说对话“小乌龟,你去哪里啊?”“我去上幼儿园,等你长大了,也可以上幼儿园。”

③第三遍出示挂图,再次完整讲述故事。

因为挂图上有很多的背景,对幼儿来说有很多的干扰,因此,没有在开始欣赏故事时出示,而是在最后一次完整欣赏时出示。这即有利于幼儿梳理故事情节,更容易把幼儿带入情境中。

3、跟老师一起表演

在几遍故事欣赏后,孩子们对故事的内容已经熟悉了,这时候让他们由语言“出入”变为语言“输出”的时机到了,但由于孩子们之前没有表演的经验,这时候需要老师带领他们一起表演,老师也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每个表演的人带上动物角色胸牌,跟老师一起表演,收到较好的效果。

托班教学反思11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作为教师,对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只讲一遍的而要讲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而我在上《我爱爸爸和妈妈》的时候,我在讲述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经发现有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照片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在给幼儿第二,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照片的形式,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互相说话,因此整个活动来看效果不明显。其实现在来看,其实一般讲第一遍的时候,以不用直观的教具为宜,因为直观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不利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在故事中的提问,对于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样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他们连贯的回答,而我没考虑到小班的水平。其实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去回答,我们说答案虽然长些,但不要求一个幼儿连贯的回答,教师自己或智力较高的幼儿示范,再让幼儿按顺序联系连贯的讲述,这样的效果会要幼儿跟容易接受、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错的了的幼儿,教师不应该表示厌烦,而要肯定他们愿意回答。教师应该是启发和提示,尽量帮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高语言能力。

托班教学反思12

音乐是动听的歌声、优美的乐曲、美丽的鲜花,流淌的小河,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用音乐来表现,同时喜、怒、哀、乐也都将用音乐去渲染。

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我选择了《一只小老鼠》这个音乐教学活动。本活动是以歌唱为重点,游戏为辅。本活动共分四个环节:引出主题—学唱歌曲—师幼游戏—结束。

活动一开始,是由一罐白米而引起幼儿兴趣的;请幼儿说说白米是用来干什么的,由什么作用,从而引出主题。教师讲述“小老鼠偷吃白米”的故事,边演示边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听的特别认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对故事由很大的兴趣,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这个活动的原因。

然后,引出本活动的重点—学唱歌曲,也是本活动的第二环节。在这一环节演示中,目的是想让幼儿记住歌词,为歌唱部分作铺垫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接着,进行游戏表演环节,播放音乐,边唱边表演。根据歌词的内容教师带领一部分幼儿扮演小猫,请另一名教师带领其他幼儿扮演小老鼠,幼儿可根据此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最后,以猫捉老鼠的形式去外面游戏。

整个活动下来,对托班幼儿来说,表现得已很出色。特别是在第一环节中出事白米后,我提出的问题幼儿都能很积极地回答。教师对问题提的有点啰嗦,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浪费了时间。在第二环节我边演示边讲故事,大部分幼儿都能记住其中的内容,因此在在第三环节歌唱活动中基本上都能唱出歌词,只是还不够大胆、自信;为了让他们跟自信,我分别分男生女生歌唱,请个别幼儿上前面歌唱,有点效果。在游戏环节中,幼儿表现得有点生,对刚学完歌曲而没有完全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幼儿能基本了解游戏的过程,已经很棒了。游戏也可延伸至下一课时。最后就以去外面游戏结束。

通过本次音乐活动,我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孩子们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因此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多给幼儿创造一些表演游戏的机会,从而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虽然在本活动中,幼儿在常规方面有些混乱,但让幼儿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

托班教学反思13

设计意图:

中午吃好饭后,我总会带着孩子去后面的小花园散步。正值春暖花开季节 , 我发现他们对颜色特别感兴趣,孩子们经常会自觉的说:“太阳公公是红色的”“这朵花儿是 红 色的 ,小草是绿色的等等 。”“今天我穿的是黄衣服。”等等。既然小朋友对颜色那么感兴趣,何不抓住契机 ,以颜色为突破口,从幼儿熟悉的几种颜色着手,通过游戏、探索、直接感知、讲述、环境创设等途径来实施 找颜色 活动 。

活动目标:

1、体验游戏的快乐。

2、通过活动,巩固幼儿对红、黄、蓝颜色的认识,学习区别。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以及参与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幅图画 天线宝宝的娃娃 展示仪 红黄蓝圆点 房子 头饰

录音机 磁带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图画:情景讲述—天线宝宝

通过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学习认识三种颜色:红、黄、蓝。

二、游戏活动:

1、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XX颜色的妈妈,XX颜色的宝宝。

幼儿自由选择颜色。

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妈妈说“红颜色的宝宝学小鸟扉到妈妈跟前,那红色的宝宝就马上飞到妈妈面前”,“蓝色的宝宝学小鱼游”,“黄色的宝宝学小兔跳”。游戏反复几次,并随时检查颜色的对错。

2、游戏:“谁找对了家”。

规则:当狼来的时候,宝宝们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家。

三、活动延伸:

颜色宝宝回家画画,用不同的颜色画自己的家。

教学反思:从活动设计、实施上来看,这个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幼儿的兴趣得到了很好地激发,在活动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操作的乐趣,活动结束后更加体验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感。但是,在颜色宝宝做游戏的部分中,让幼儿找相应的颜色宝宝,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幼儿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有的幼儿会很快的找到,而幼儿却对颜色有点混淆,可以说”举棋未定”。能力强的幼儿很快就完成了。所以,从活动中我感觉到: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水平,我们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力强的幼儿,操作的材料相对来说难度稍微高一点,而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操作难度也相应地应该降低一点。我们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能够做到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提供层次性的材料,但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这方面的工作就做得有点欠缺,往往提供的材料都是相同的,很少考虑幼儿的能力特点。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能够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我觉得对托班的幼儿在操作上是很难的,特别是把它放在集体活动中,如果放在区域活动中,效果是很好的。我们可以尝试。

托班教学反思14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色彩都感兴趣,尤其看到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老师调好的颜色,孩子们都会有一种赶快玩一玩的冲动,首先已经达到了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的目的,老师再投放新颖的作画工具报纸笔,又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废旧报纸是幼儿平时都能接触到,幼儿曾经用它做过游戏,撕成面条等活动,那么“报纸笔也能让白蝴蝶穿上漂亮的衣服吗?孩子的心里肯定带着这种好奇,等待着老师的讲解演示,这样也就集中了幼儿课堂中的注意力,为幼儿更好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玩色方法做好了铺垫。

本次活动还可以整合更多的内容。比如说:在这次活动中,是发动家长事先帮助孩子做好报纸笔的,下次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做报纸笔,虽然我们孩子的年龄小,但根据以往团小纸团的经验和能力,让幼儿自己做也不是很费劲的事,但费些时间老师可以在孩子饭后来组织幼儿制作,对幼儿自主操作折、团的能力也是一个提高,也能增加幼儿的自信心。活动中,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白蝴蝶设计漂亮衣服,有的幼儿用很多颜色来装饰,五颜六色的,色彩很丰富,画面很靓丽;有的幼儿只用了单一的一、两种颜色进行装饰,画面的色彩虽然不丰富,但整体效果上有着素雅的美,别有一番风味。在这方面老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给予适当的鼓励或点拨,帮助幼儿自主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培养他们喜欢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促进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教幼儿学会思维扩展思路,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小得到锻炼。蝴蝶具有对称的美,托班的幼儿不明白什么是对称,老师也不必强灌输,只在观察蝴蝶时提醒幼儿注意蝴蝶两边翅膀的花纹一样吗?怎么让我们的白蝴蝶也能穿上左右都是一样衣服呢?让幼儿去动脑筋想办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能使幼儿的思维极大的活跃,丰富起来,好象给幼儿思维安上了翅膀,为以后创造性思维训练打下基础。老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示操作,幼儿就会清楚明白直观的学会新方法让蝴蝶两边翅膀的花纹一样。教学活动中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老师要把握住幼儿学习的心理,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把握好教育教学的特点,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幼儿插上创造的翅膀。

总之,本次美术活动从设计到展示,我是收益非浅,尤其在活动后的反思中认识到每次活动都是一次艺术的创造,好与不好只在于你是否从中领悟了什么,下次的活动应该怎么做。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于本班幼儿美术活动会把握得更好。

托班教学反思15

今天,新教师的过关课到了,学校安排的是随堂听课,我上的是小班的一堂语言活动:《小手爬呀爬》,课中我安排了五个环节分别是: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集中注意力;二、考考你;三、猜猜看;四、游戏《小手爬呀爬》;五、延伸活动,这个手指游戏就十分受幼儿喜欢,幼儿会一边念儿歌,一边跟着老师动手指。在幼儿眼里,小手就像是一个有生命的“小朋友”,会亲亲小手,会和小手打招呼。特别平时比较沉默的凡凡,在这个游戏活动中显得很活泼,不停挥舞着自己的一双小手,还露出了笑眯眯的表情。当小手爬到、嘴巴上时,他还捂住嘴巴:“说着爬呀爬,……”当小手爬到小手的时候,他还会对着旁边的小朋友有趣地说:“我的手上了,你也是!哈哈……”凡凡比平时活泼了许多,融入了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做起了游戏。

孩子们配合着我,唯有我这个引导者带着紧张,语速太快,学说的“小手爬呀爬,爬到xx停一停”练习的次数也太少,导致游戏刚开始,孩子说这句话时不完整,也不太会。对于小班孩子,教师的话语一定要放慢,适合孩子听讲。选择有趣的游戏活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是多么重要,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游戏的快乐,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下载幼儿园教学反思托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教学反思托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托班教学反思

    托班教学反思15篇 托班教学反思1 托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我发现我班孩子非常喜欢“印”的活动,丰富的材料和......

    托班教学反思

    托班教学反思 托班教学反思1 这节打击乐的目标设置考虑到是托班年龄的幼儿,只要求幼儿能够分辨乐曲的节奏快慢即可,静下心来仔细的倾听音乐。在幼儿熟悉和了解音乐的节奏之后,......

    托班教学反思

    托班教学反思1 托班幼儿难带,这似乎已成为幼师们达成的共识。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已经尿裤子了;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刚拉开一对打架......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共9篇)

    篇一: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 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经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经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似乎......

    幼儿园托班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二、教学工作:本学期,我们使用的是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实践使用的由台北护理学院师资培育中心指导的教材。我们选用其中的六个主题活动,分......

    幼儿园托班教学工作计划

    幼儿园托班教学工作计划 教 学 计 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二、教学工作:本学期,我们使用的是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实践使用的由台北护理学院师资培育中心指导的教材。......

    托班教学反思(汇编)

    篇一:托班教学反思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

    托班数学教学反思

    托班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托班数学>教学反思《认识时钟》是大班>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特点,本活动从了解钟面结构入手,把认识整点作为重点,是幼儿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