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色花》教案(七年级上册)
《金色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金色花》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是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众多表现母爱主题诗歌当中的一首。本诗通过描写一个小男孩幻想自己变成一朵神圣的金色花之后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表现了一种深深而又真诚的母子之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感情是人类都会有的一种伟大的情感,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引起强烈的共鸣。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也有着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因此,如果从感情和美的角度出发加以引导,能够引起大家很大的兴趣。但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还是相对比较缺乏,再加上年龄比较小,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也就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就会差一点,这方面,还需要老师想办法进行加强。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范读、自由朗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以及欣赏感悟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感情 教学难点:
鉴赏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叫做《游子吟》,大家还记得吗?”生答:“记得。”“那么,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吧。”(大家背)“恩,很好。那大家还记得这首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吗?”“深深的母爱。”“对,母爱。母亲是离我们最近的人。母爱像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像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像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识积累,解决生字词:
匿(nì)笑:偷偷地笑嗅(xiù):用鼻子闻。动词。罗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金色花教案 北师大版
金色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浓浓的母子情,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3.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浓浓的母子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难点: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一幅妈妈和孩子的照片,请学生观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给照片拟一个小标题。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这样一个主题引出课文《金色花》。
二、初读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及散文诗。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2.检查预习——学生展示积累的字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nì)笑
祷告(dǎo)
花瓣(bàn)
衍(yǎn)(2)解释下列词语。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3.深情诵读
教师范读课文。再由学生自由朗读,读时注意重音、语速、节奏和感情,并在最喜欢的或者感受最深的语段旁就“重音、语速、节奏和感情”等方面作一下标注,然后由学生推荐他的同学来朗读。
4.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三次嬉戏)
第一次嬉戏(1~4):“我”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5~6):“我”在妈妈读诗时,将影子投射到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7~9):“我”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她身边,恢复了原形。这些看似是孩子与母亲嬉戏的诗歌,其实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的喜爱、依恋。2.“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事?
妈妈
我 做祷告时
————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读书时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跳妈妈面前,恢复原形
四、美读悟情
①诗中“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因为。
而且还不让妈妈知道,是因为
。朗读感悟:因为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的,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做了好事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②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朗读感悟: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当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当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朗读感悟: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④妈妈见到孩子说“你这坏孩子”?妈妈真的是在骂他吗?
(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到了孩子,又惊又喜,这是嗔怪的语气。)⑤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学生自由讨论)
五、写法探讨
作者为什麽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写法有何特点?
讨论并归纳: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蕙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这首诗诗人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六、仿写延情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亲)的爱。
七、教师寄语
3(展示图片)母爱是一条长河,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板书设计
散香气
金色花
投身影
母子情深
捉迷藏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感悟亲情》导学案中的“预习案“。
3.为妈妈(其他亲人)做件小事,如刷刷碗、捶捶背、洗洗脚„„注意观察母亲(其他亲人)的神情,并结合自己内心感受,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随笔。
教学反思
总结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中,既鼓励学生读,又让学生明白应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的同时,还掌握了朗读技巧,不仅读懂了诗,也学会了怎样读诗。
二是简化了教学环节。以前教诗歌时,总是将“语言赏析”单独安排一个环节。这次我尝试将“朗读”、“理解”、“品析”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美化课堂。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或创设氛围,或激发兴趣,或配乐朗诵,或画面点缀等,为课堂添色不少。另外,教师优美的语言也让课堂富有情韵。
不足之处是教师的示范朗读由于普通话不够标准,影响了朗读效果,以后在这方面还须努力。
第三篇:金色花七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学科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24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三、教学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满怀爱意呢?”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出示文章《母爱如粥》,学生认真品读。
2、学生说读后感受。
3、师导入: 的确,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而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崇高、最美好的爱,是母爱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还听过一个故事:去年母亲节时,德国一个九岁的孤儿,想把自己的爱献给妈妈,却又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于是他选择帮助别人,并请求受过他的帮助的人去帮助更多的人,他想,通过这种爱心传递的方式,总有一天他的妈妈也会成为被帮助的对象的。
这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关爱他的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文中的那个孩子也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关爱他的妈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以母子情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板题、作者)
(设计思路:用感人的故事和教师优美的语言来创设情境,有两个作用,一是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后面的朗读、写作做好铺垫。)
4、指名介绍泰戈尔,选取一个方面:主要经历、作品等 老师及其他学生补充介绍作品风格。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板)
(设计思路:学生利用预习准备的资料介绍泰戈尔,并让其他学生补充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这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简单途径。通过老师的评价,能使学生明白怎样辨别手头上的资料有用还是无用,怎样收集资料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思考:这首散文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让学生说说听后感受:
(让我们感受到了母子情深;感受到了母子之爱;孩子的淘气、调皮、可爱、机灵、天真活泼、爱妈妈;妈妈的慈爱、温柔、美丽、勤劳、爱读书、爱孩子)。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
1)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指名学生读课后字词)
嗅(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mó,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mùyù):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4、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中还有不理解的的问题吗?
5、自由提问。(师引导)(指名学生来板书)
①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②“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③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又不让妈妈知道?)
④为什么见了面,妈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参与指导,注重鼓励。①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报达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内容要点--想象新奇而美妙,突出爱的圣洁、纯洁而高尚美好)
②“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板书)(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③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又不让妈妈知道?)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内容要点--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④为什么见了面,妈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责怪孩子。不是真的骂,反而看出妈妈的慈爱、温柔与对孩子的爱)
7、小结全文内容:
师:可爱的孩子想变成一朵美丽的金色花,跳着欢快的舞蹈,散发缕缕芳香,投下小小的影子,表达对妈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什么会那么快乐、那么活泼、那么天真可爱呢?那是因为他沐浴着母爱!这样的母子情深真让我们感动!(板:母子情深)那么,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来呢?
(设计思路: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初步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文中的母子情深,并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并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既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又能锻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悟。
1、先指导读:要把课文读好,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A、把握感情基调:温馨、深情、喜悦,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B、注意句子语气,谁来说说你认为哪些句子应该怎么读呢?(指名说、读------能试试吗?)妈妈:急切、焦急、惊喜)
孩子: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得意)
① 一二组同学读。
②三四组同学评。
2、一起分角色读:孩子、妈妈(由一个同学读妈妈的话)
(设计思路: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
(四)、拓展延伸: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感受到母爱了吗?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去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满怀爱意呢?能不能用泰戈尔式的语言写下来。
1、学生写。
2、指名说: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妈妈更加年轻漂亮。
②:假如我变成了妈妈的手,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不再那么操劳。
③: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节目,逗妈妈开心,让她笑口常开。
④: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⑤: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⑥: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泰戈尔《告别》)----------
3、小结:大家说的真好,想象真奇妙,让老师很感动,相信你们的妈妈读了也一定很感动的。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母亲对我们的无微不至的爱。
(设计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整体的、不断建构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探索,获得新知,体验生活中的“大语文”。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意,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品的内涵。)
(五)、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收集泰戈尔的诗,开展一次交流会。
(设计思路:背诵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文中的母子情深,并丰富学生的积累;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印度诗人、作家
母亲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三次嬉戏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子情深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营造出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教学中既注意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又充分尊重学生的语文学习主人的地位。同时,让学生在朗诵诗歌中培养出健康的审美情趣。
首先,重视学生的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第五条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感情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诗歌的体裁特点决定课文应侧重于诵读。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朗读贯穿始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的感悟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了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其次,重视学生的想象。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它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刻。它用精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课后作业设计了“假如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来回报母爱呢?请用„假如我变成了……‟的句式开头,写一篇小作文”一题。这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第三,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首诗是有韵味的,它蕴涵着深远的意境美,轻快的音乐美。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在朗读之后去体会诗歌的纯朴自然,情深
意浓。本课中,学生在品读诗歌之后,小组讨论交流,将那种模糊的感悟明确为清晰的情感,达到了质的飞跃。
第四,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本课教学中,教师创设出平等对话的气氛。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畅所欲言,如让学生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景象等,这些教学设计,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形成鲜明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金色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的情感基调,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构思;
3、在品读中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领悟母子深情。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谁写的呢?介绍泰戈尔。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中,孩子是变成什么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二、鉴赏诗歌
(一)、感知、品读、探究
1、学生听读并思考:诗中的孩子变成什么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的呢?(指导分析第1段)
①孩子的特点:活泼、调皮
从“笑嘻嘻、摇摆、跳舞、为了好玩”中体现出来。(指导朗读:语调要轻快活泼)
②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为妈妈做了哪些事?(师生共同研读3、4、5、6段)指名读这4段,读后请学生回答。
(闻到花香、把影子投在妈妈读的地方、看着妈妈工作)
③ 首先看第3段,体现孩子对母亲的哪一种心理?(依恋)指导读(全体女生读)④ 再看4、5、6段,孩子散发花香,投影在妈妈读书的地方,仅仅是为了好玩吗?
(花香——让妈妈感觉舒服,投影——保护妈妈的眼睛)爱妈妈 指导读(轻柔、深情、对妈妈的爱、孩子的顽皮)(3齐读,4全体女生读,5全体男生读,6齐读)⑤这是一个的孩子。
2、妈妈认为他是个好孩子吗?(合作探究第2、8段)①“孩子,你在哪里呀?”(指导读出焦急,声音要拉长)②“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分角色读,女生读妈妈,男生读孩子)
3、孩子为什么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变成了金色花?(如果学生不知怎么回答时可换成:这首诗都在写孩子怎样回报妈妈,可人们都认为这也是对母爱的颂歌,为什么?
也可换成:平时妈妈有没有告诉我们她为我们做了什么事并要求我们以后要回报她?)
4、小结并板书。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作者为什么让笔下的孩子变成金色花?
①提示学生看文下注释,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③齐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关于母爱的名人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2、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给你变化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来回报母亲呢?
3、播放《鲁冰花》歌曲,欣赏5幅画面。
四、深情结语
爱在左,幸福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有爱,便有一切„„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金色花》。
2、推荐阅读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
3、回家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将之写成随笔。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的作品。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的孩子形象。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文情感基调,品味精美语言。
2.初步感知印度文化和泰戈尔的诗歌特点。
3.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法感知课文内容。
2.用品析讨论法领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3.用合作探究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童真童趣,感受人间至爱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途径,感悟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想象,鉴赏诗歌,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学习本文托物寄情的写法。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品析、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并配合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本课设置了情境导入、感知学习、品读欣赏、想象练习、活动学习、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2.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欣赏视频课件和反复朗读课文完成的。
3.通过引导学生品赏语言,感受泰戈尔散文诗的魅力。
4.利用本课特点,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刚刚告别了童年,冰心有一句写童年的诗句:“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如梦如幻的,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的孩子有无穷的想象力。伟大诗人泰戈尔笔下有这样一个印度孩子,他突发奇想,用纯真的童心和奇特的方法表现对母亲的依恋。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金色花》,认识这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播放情境课文窗前花影、情境课文庭院花香、情境课文牛棚惊喜,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并设计相关问题:
1.文章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每幅画面加一个小标题。
2.你能各找一个词形容文中孩子和母亲的特点吗?
(答案见PPT批注)
【设计意图】
1.营造情境,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特点。
(三)品读欣赏
1.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班级小组内讨论:
(1)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2)作者是如何表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爱的?画出相关的词语。
(3)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它给本文蒙上了宗教色彩,烙上了印度文化的印记。找出课文中其他体现宗教色彩的地方,画出相关的词语。
(问题分析总结见PPT批注)
2.通过视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播放课文解析巧妙的抒情角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神奇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走近伟大诗人泰戈尔。
(四)表达练习
1.教师引导:本文借助“金色花”的形象表达了纯真的母子之爱,这种通过想象,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同学们,你想借助什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让我们也来借用这种方法比赛说说心里话。
请以“妈妈,我想变成……,当你……的时候,我……”的句式说一句话。
2.通过以下步骤组织训练:
(1)学生仿写。
(2)小组交流。
(3)全班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既提高想象能力,又提高表达能力。
(五)语文活动
1.展开活动
(1)教师: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用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亲人!爱周围的人乃至一切可爱之人吧!
(2)组织《牛棚的故事》主题活动。
2.参考金色花活动设计。(牛棚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六)布置作业
1.布置检测练习。
参考金色花同步检测。
2.课外活动安排。
①读书活动:阅读《新月集》,做读书笔记。
②实践活动:回家做一件事让父母感受你对他们的爱。
【设计意图】1.基础检测练习。2.引导走近伟大诗人泰戈尔。3.让学生感受亲情并用行动和语言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