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怀瑾老师:静坐或走路时眼睛平视很重要(眼光随指落深坑)
南怀瑾老师:静坐或走路时眼睛平视很重要(眼光随指落深
坑)
收好腿子,手结定印,万缘放下。天下没有什么不能了的事,很多人说,“哎呀!我的事情还没有完。”我说,谁做完了事情走路的?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这样的,都是不了了之,放下!心里放下外缘。诸位在自己清净的境界上,听我贡献给你方法,在自己本位境界上不动,你听得更深入,训练自己的记忆力,不要靠记录,心外散了没有用处。大家要注意的是眼睛的问题,中国古代道家的《阴符经》上讲“眼是心之机”,佛法《楞严经》也讲心跟眼睛的作用。我们脑神经也好、心也好,一动念,第一个最厉害的尖兵就是眼睛动了。像你们的眼睛,打起坐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都很低视,向下面看,是在下沉的一片无明中,而且心思更乱,这样不对!换句话说,这个姿态,闭着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个样子,这时后脑的视觉神经跟着向下拉,影响了大脑,反而不得安详、不得清净。所以你开眼也好、闭眼也好,眼珠子平视,闭着眼皮没有关系,眼珠子也是平视,平平的不向上也不低下来。你体会一下,眼珠子摆正,不向上,不向下,平正的,然后也忘记了眼睛,不看了,眼皮也闭起来,这样脑子也好了,心也清净了。如果眼珠子摆不好,低沉向下看,这是不对的,向上看也不对,左右也不看。眼皮一关闭拢了,眼珠子还是向前面看,然后不看了。你们说不看了,都在看,看什么?看眼皮,眼皮盖着是看不到外面的现象,但是看到眼皮里面模模糊糊的光影。你以为眼皮闭着清醒的时候没有看?看啊!看前面一片模模糊糊的光影,这个就不是眼球的作用啰!这是后脑视觉神经的反映。所以大家戴眼镜的最好是拿掉,你懂得这个法门慢慢眼睛会好起来。我再讲一遍,眼皮闭着,眼珠子摆正,不低视,也不上望,这样定住,这个“定”不是打坐的定,是把眼珠子定住,正的。然后不看,当然没有看,眼皮关起来了,但是你不看嘛?看到前面白茫茫的或者像夜里黑洞洞的,你在看啊!学佛的注意,大家不晓得这个就是十六特胜里头内观色,内视,反转来看自己,不是眼球反过来,是意识看到前面白茫茫一片,还不是在看?所以《楞严经》上,佛问阿难:“瞎子有没有看呀?”阿难说:“瞎子当然不会看。”佛说:“你错了!”瞎子怎么不会看,他看不到外面的色相,但是能看之性没有坏,看到里面是黑洞洞模糊的一片,这个就是生理内在有相的光明,你定在这个光明上就是内观色。道家这样修就是炼神,神光就定住了。密宗有个看光的法门,两个名称,一个是妥噶,看外色的光;一个是彻切,看内色的光,在密宗是不得了的无上大法。我们当年不晓得磕了多少头,拿了多少红包,供养哈达一大堆才传一个法,等传给我了以后,我觉得不过如此,我早知道了。密宗、密法都在显教上,显密不分的,都是理,理到了,事就到,功夫就到。因为你智慧低,越弄得神秘,越觉得稀奇,就越是信仰。对于智慧高的人,什么是秘密?最秘密的是自己不了解自己,这个才是大秘密吶!父母没有生我以前,我在哪里?死了究竟有没有东西?我的心究竟是什么?是脑吗?是心脏吗?是肾脏吗?搞不清楚,这个才是秘密。所以密宗妥噶、彻切,以中文来讲就是看光,不是用眼睛去看,刚才我告诉你,眼睛一闭,你们看到没有?看到了,里面模糊一片光,然后你眼珠子不动,就在自己内在的迷迷糊糊一片光中,安然入定,不是很舒服吗?这就是内观。佛法没有来到中国前,我们自己固有文化几千年以前就有了这个工夫,大家忘了本不知道啊,中国文化叫它什么?内视。所以道家“内视”之术这个法门炼神,可以长生不老。但是懂了这些还是方法,用这个方法着手入门好极了。行香时抬起头来,目光端正,刚才都讲清楚了,眼睛正视,不要上望也不要低视,看而不看,行云流水自然地走去。肩膀甩动,不是手,肩膀一甩动,五脏六腑气血就流通了。不是身体摇动,肩膀甩动,讲肩膀甩动你身体在摇,可见你肩膀这里机能已经不灵活了,自己把它练习灵活起来。行云流水啊,左右无人,不管了,四个人也好,三个人也好,一个人也好,就是我,心中无事。不要低头,拿科学来讲,低着头把后脑神经拉得紧紧的,身体容易衰老,脑神经紧张,消耗体能又多,就不行啦!头一正,后脑摆正了,脑神经不紧张放松了,就健康啦!讲科学就听得进,讲佛法听不进,要命的!我们这一次在禅堂勉强而行之,可是不勉强哦!你自己行得好,眼睛半开半闭的左右四顾无人,左右有人也不管,还是心的作用,此心摆下,四顾无人,悠哉游哉行去,可是身心要端正!禅宗到了中唐出了马祖道一禅师,他已经是六祖的徒孙了,不是福建湄州的妈祖,那个是女性,童心成道,叫林湄娘,这是两回事。马祖在江西,百丈禅师是马祖的徒弟,还有一个徒弟叫药山禅师,非常了不起的。药山禅师也在江西,所以我们现在讲“跑江湖”这句话就是那个时候来的,那个时候的大师不是住在湖南,就是住在江西,所以这些求佛求道的人,不跑湖南就跑江西,跑来跑去所以叫跑江湖,是这样来的。药山禅师名气非常大,他的教育作风不同,教人专门用工夫,参悟自己的自性,走禅宗六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药山禅师不准徒弟们看经典,不需要看了,因为只要明心见性了,自己就会懂得佛经,还要看个什么。这位老和尚不准人家看经,可是有一天自己在山门外的山上坐着看经,旁边有个徒弟看到了,可抓到师父的“辫子”了,就问他说:“您平常都不准我们看经,您老人家自己为什么在这里看经?”药山禅师说:“你们看经呀,把牛皮都看得穿了,我看经是遮遮眼睛的呀!”这就是禅宗。讲到药山禅师看经是遮遮眼睛的呀,如果大家把禅宗的公案光是当理念、知识来看,就错了。所谓遮遮眼睛,就是我告诉你们的,神光返照,拿一本书看是假的,等于达摩祖师面壁,不是看墙壁,把眼神收回来用这个神光返照,这都是秘密。所以禅宗是个大密宗,我都把它揭穿了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去参怎么参得懂啊?自己也没有打坐,也没有用功,光嘴上说学禅,没有真东西,有什么用!韩愈有个学生跟他齐名,叫李翱,文章跟韩愈一样的好,都是提倡文学变革的中坚分子。李翱外放到了江西来做刺史,他跟韩愈俩个都是主张儒家的,听说药山禅师名气那么大,佛家真有东西吗?他要来摸摸底子,称量一下这位大禅师究竟有没有道,于是他一个人到山上来找药山禅师,药山禅师早就知道他会来的。那一天李翱上山来,当然他穿便衣来的,药山禅师坐在那里拿一本经也来“遮眼睛”,其实他没有看书,装样子的。李翱看到这位老和尚瘦瘦的、高高的,好像也没有什么道,一把瘦骨头像吃素吃得营养不良的样子,于是就一直站在老和尚后面没有吭声,老和尚也始终不回头看他一眼。旁边的小和尚说:“师父啊,刺史来看你!“老和尚“噢”了一声,好像没有听见又好像听见了,连头都不回。碰到这个李翱脾气又大,天下闻名,是韩愈的大学生,李翱一生气“哼”扭身就走,一边走一边讲:“见面不如闻名。”等于说听到名气那么大,我还特别来看你,结果是这么一个老家伙。药山禅师等他走几步便讲话了:“刺史啊,你何必贵耳而贱目呢?”你怎么把耳朵看得那么重要,把眼睛看得那么低下啊!闻名是靠耳朵听进来的,现在你本人来是眼睛看我,这个就是禅宗的“棒喝”,一棒就打过来了。笨人呢,绝对不懂!可是这些人都有第一流的智慧,李翱一听就震动了,赶快回身:“师父!对不起!”笨人不会这样的,笨人你答复他一句话,他还要问,这个样子是怎么样子,怎么样子是这个样子,他永远搞不清的。所以禅宗六祖说,禅宗是接引上上根器的人、上上智的人,不是普通人能够学的,这个叫机锋,一句话、一个字一点他脑子就灵光了。所以李翱一听,哎呀!这个严重了,赶快回转来,然后就留下来一谈,他就佩服了,“师父,你传给我怎么样修道?”佛法要怎么样证明?药山禅师说:“你要学佛?”于是一个手指向上面一指,又向下面一指,这就是禅宗哦!不讲话的,不要文字、语言,你要我传道给你,就是这样。李翱一看不懂,说“师父啊,弟子愚笨不懂,请你明示吧!”药山禅师就讲了:“云在青天水在瓶。”其实药山禅师当时的动作,并不一定是这个句子,因为李翱不懂,所以他才这样说。这一下李翱跪下来说,“我懂了,师父。”正式拜药山禅师为师。他真懂了没有,谁知道?文字他懂了,不过后来李翱真懂了,他于是捧佛法,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革命意义的文章叫《复性书》。所以儒家孔孟之学能够谈到明心见性,就从他这里来的,这一篇文章比韩愈的威力还大。一个人的生命怎么样明心见性,恢复到本来面目,他用儒家的观点写的,因此后来产生了宋代的理学家朱熹、二程夫子、陆象山等等,都是根据这篇《复性书》来修养的。这个学术历史给你们讲起来,要讲三年课也讲不完,所以我真的回到自己的祖国,我注重的是文化教育啊!我们的教育已经断层了,下面接不上去,我担心的是这个啊!谁搞什么铁路不铁路啊!这条路才重要呢!可是我也做不到,无可奈何。李翱恭敬药山禅师,为了赞叹他,就把师父的这一句话接上写了一首诗: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第一句诗可以看出药山禅师一定很瘦、很高,走路步子很大,修到了身形如鹤。他说,我来求道,没有多余的话,只告诉我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恭维自己的师父药山禅师。刚才给你们讲眼睛怎么定,到了宋代,有名的大居士张商英做了一首诗批评唐朝的李翱,说他以为自己见道了,那是理念学问上的悟,工夫上没有到,他批评李翱的这首诗怎么作的呀?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光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刚才讲到,药山禅师手这样上下一指,然后李翱不懂,问师父是什么?师父告诉他“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后来做了一首诗赞叹师父。张商英把这个历史故事翻开,认为李翱只是理念上、知识上到达,真的工夫没有到。他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师父这样上一指下一指,你的眼睛跟着他走了,“眼光随指落深坑”,这个注意哦!你看如果一个人老了或者要死了,眼珠子抬不起来都向下面沉了,向下面沉是下坠地狱啦!眼睛向上望是傲慢,翻了白眼也糟了,低下去也完啦。我看到你们很多眼睛都不能平正,都是低下去、下沉,眼光随指落深坑,不行啰!会堕落下去。第三句话更厉害,因为当时李翱问药山禅师悟了道就是这样吗?药山禅师说:“不然!”吩咐他“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这两句话,学佛修道的人光是心境、境界很高、打坐有定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佛的精神、菩萨道在行为上要救世、救人,要布施、要利众生,就是你怎么样去帮忙社会、帮忙众生。不是度众生哦!你拿什么度啊?所以说,你个人修养境界可以达到高高山顶立,行为上是深深海底行。那么修密宗的人说这个海底啊,就是像昨天讲气脉的海底轮要打通,你说是乱扯啦,禅宗不讲这个,不过也有关系。而且药山禅师吩咐李翱,闺阁中物如果舍不得,永为渗漏。闺阁中物就是太太、小姐房间里头的东西,你舍不得、不清净的话,终为渗漏,工夫定力始终不会到家的,换句话说,闺阁里头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男人要女人,女人要丈夫,就是这个事,这个你丢不掉、舍不得,永远不会圆满、不会成功的。古文很美,我不给你说穿,你看不懂哦。对于你们出家人来讲,就是漏丹、手淫、遗精等等这些都还没有解决好,免谈啦!不要讲了,终为渗漏。张商英批评李翱,师父吩咐他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但是根据李翱一辈子的行为记载,“溪花不耐风霜苦”,得意做官的时候觉得心境很宽阔、很了不起,失意不做官的时候就像花一样,遇到下雪刮风就撑不住了,不像松柏,随便遇到什么环境,还是依然本色;“说甚深深海底行”,师父说的深深海底行,一点都没有做到,还讲什么啊!学佛尽管学,做人做事的布施行为一点都没有做到。你看禅宗里头都是诗啊词啊,要不然,哗…一声,打你一棒,叫做棒喝。我们打坐还觉得有身体在,还有气脉的感觉,就说奇经八脉都在通啊!放光动地啊!证明你还没有忘身。就算是你忘掉了身体,还只是初步,这个肉身还没有脱胎换骨。能脱胎换骨变化了以后,就算是老人的身体,也会骨节柔软得像婴儿。有些学密的人,不承认督脉与中脉的关系,但是瑜珈术不同,瑜珈术认为中脉在背脊骨这个骨髓的中心,细如牛毛,讲得有形有象。真正脉轮通了的人,不要闭眼,自己身体内部都看得清清楚楚,那叫做内照形躯,也叫内视。内视就是反转来看自己,透视自己的血液流动,以及内部各个地方,都看得清楚。中国讲修道还有一个名称,“长生久视之道”。所以这几年我叫你们赶快修白骨观,释迹牟尼佛传的这个密法有很大的深义证验。我们一般人,年纪大了眼神神光落地,所以魂魄就向下走了,这并不是说神仙堕落了。因此我们附带讲到禅宗,禅宗的法门素来不谈工夫,因为谈工夫就不是禅宗了。可是禅宗处处是工夫,譬如说云门祖师讲,“我有一宝,秘在形山”;又譬如临济祖师说,“人人有一无位真人,天天从面门出入”。这些都是在讲工夫,可是一般人不了解。说到眼神,我们讲了半天就是为了引用这一句话,所以费了很多时间。“眼光随指”,眼光跟着指头“落深坑”,落在深深的坑里头,落下地狱去了。张商英的诗很高明,批评李翱没有证道。“云在青天水在瓶”,一般人把这个境界当成与气脉通相等,有人打坐学佛到达这个境界,念头空了,“万里青天无片云”,想永远定下去,以为对了。张商英认为这真是笑话,是“眼光随指落深坑”。人要死的时候是眼光落地的,因为神散了。修道要神凝气聚,如果神凝不住,气就散了,所以“眼光随指落深坑”,可见神凝不住收不住了。自己神不凝气不住,道没有修成功,就没有办法出来弘道。所以我经常说修道容易成道难,成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弘道更难。所以张商英说“溪花不耐风霜苦”,你经不起那个魔障,像百花碰到秋冬天气,生命就萎缩下去了,你有什么资格说“深深海底行”!整理自《南禅七日》《我说参同契》关注后可免费订阅我们每天分享的南师精华摘录!亲,你想知道你的前世是什么吗?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看你的前世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