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平教授教学解读—— 朱自清《背影》(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5 08:0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华平教授教学解读—— 朱自清《背影》(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华平教授教学解读—— 朱自清《背影》(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李华平教授教学解读—— 朱自清《背影》(xiexiebang推荐)

朱自清<<背影>>教学解读

主讲:李华平(四川师范大学)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0:39 亲,我们已错过了前世的牵手,也错过了今生的拥有,千万不能再错过做正道语文群友!【传说】唐锐 仪陇 老师好!

【吐槽】罗辉 汉 2015/11/16 20:01:09 正道语文之夜,是正道语文万千群友共同的平台,以文会友,研讨交流,目的在于促进语文老师专业成长,促进语文教学教研蓬勃健康发展。今晚的研讨会上,敬请各位群友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文明讨论,礼貌发言。研讨会上需要各抒己见,但也需要互相尊重,发言内容如果不利于学术研究,不利于群友和谐,不利于语文教学教研,请三思而后言。

第二,《背影》承载了语文教学太多的的迷雾,也有诸多争鸣的观点,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大家遵守学术研讨应有的尊重和理性的原则,在研讨发言中保持语文人的诚恳和礼貌。

第三,保持对语文教学教研的执著和热爱,保持对群友的尊重和热忱,保持正道语文的群和谐与热情,是我们今晚研讨会最大的希望,恳请群友们积极参与,相互提醒,共同互勉。谢谢大家!

第1页

虽然李华平教授已在“正道语文”进行过多场讲座,使我们熟悉和崇拜的导师,但今晚的讲座之前我们还是想向大家再次介绍李老师。

李华平:1970年11月生,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高教学会语文专委会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兼任教育部国培方案评审专家,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评审专家。曾经教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现常年行走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致力于“语文人”的培养、研究工作,以及学校经营、课程改革和文化建设的研究。系我国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第一个“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开放课程”主讲教师。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中心全文复印转载,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成果奖6项。首倡全国“正道语文”主张,并创建全国最大、最活跃教育研究群“正道语文”QQ群(另有微信公众号、网站),目前已经凝聚了全国一线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教研员计11400多人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2:56 今晚我们一块来看看朱自清《背影》解读 【传说】唐锐 仪 2015/11/16 20:03:05 大家安静听讲。

【吐槽】徐伟杰 渠 2015/11/16 20:03:37 静静,咱于无声处听惊雷好不?静静:亲,好的!【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3:38 朱自清《背影》诞生于1925年10月。90年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该文一直被选进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材。对该文的解读和教学也一直是争论的

第2页

焦点。今晚侧重谈谈对该文的教学解读——基于教学、为了教学、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教学的解读,并通过对该文的解读探索散文教学解读的路径与方法。【传说】唐锐 仪 2015/11/16 20:04:33 今晚侧重谈谈对该文的教学解读——基于教学、为了教学、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教学的解读,并通过对该文的解读探索散文教学解读的路径与方法。【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4:39 今晚我们主要研讨三个问题:

1、《背影》解读有哪些误区?

2、《背影》教学解读的重点是什么?

3、《背影》教学解读的关键点有哪些?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5:18 先看第一个问题:《背影》解读有哪些误区?请大家先谈谈你的看法,就你所见有哪些误区?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05:52 《背影》教学解读的误区:

自《背影》问世、入选语文教材以来,对于《背影》的教学九十年来一直存有争议,例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黄庆生老师发表在《人民教育》上的文章《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引发了全国语文教育界对《背影》教学的争论,黄庆生老师写道“这是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起因为黄老师对这篇文章的三次备课:

第一次,“首先,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就很难提出。我把通篇的情节研究一下,觉得每字每句都贯穿这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为着切合教材,我不得不第一次这样提出了《背影》的教学目的:‘是学生了解及渲染父爱的伟大,以引起他

第3页

们对自己父亲的热爱’”;

第二次,将教学目的改为“‘使学生体会父爱的深厚,因而爱护自己温暖的家庭,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于是我又来研究利用教材,以便贯彻这个目的。”; 第三次,由于考虑到特殊的时代气候,最终黄老师“我只好将这课思想内容的教育放弃,明知故犯地来一个单纯的技术传授,教学目的最后是这样决定:使学生知道纪念亲属的文章要怎样去写,才能感人至深。”

最终这堂课在一个学生的发言“老师这课书一点意思也没有”与老师的回答“是的!没有什么意思!”中以失败告终。黄老师写道:“我教《背影》这课书是失败了,究竟是教材的问题呢?还是我的教学能力太差或认识上有毛病呢?”于是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在全国掀起了讨伐《背影》的大波,认为这篇课文“是表现小资产阶级不健康的感情的,在现在的实在没有选作教材的必要”。

抛开时代氛围来看,黄庆生老师的这篇文章备课的三个阶段在一定层度上代表了这几十年教学解读上的普遍误区:

第一,以情感内容为主线,为了父爱而父爱的解读;第二,以写作训练为目的教学,忽略了文本本身的解读价值。即没有将《背影》放到散文这一文体上进行教学解读。

传说】赵成平成 2015/11/16 20:06:44 误区:1,简单理解为一般亲情。2,过分解读为生命意识,生死问题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6:55 张悦恒准备得充分!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7:47 成平真知!

第4页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07:58 就语文学科的任务 解读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08:20 文本教学解读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学——教学生学,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依据,即基于学情进行解读。正如李华平老师2014年10月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中写道:“课堂教学中的‘灌输’:用自己的人生感悟代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08:49 是的。还得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为好。【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09:28 我发现本群老师们的发言越来越专业了!我感到非常骄傲!【吐槽】泸县

徐金 2015/11/16 20:09:34 透过文字看作者想告诉我们点什么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09:40 教学解读不同于文本解读

【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0:09:40 以个人情感代替文本解读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09:53 学情是不是包括: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基础和学生的现场情绪? 【传说】赵成平成 2015/11/16 20:09:54 我以为《背影》重点不是写父亲多么伟大的父爱,重点是朱自清忏悔,内疚曾经对父亲的不理解,不体谅

第5页

【传说】罗小维 金 2015/11/16 20:11:28 通常会认为是一篇歌颂“父爱”的文章,教材将《背影》编排在以“爱”为主题的单元中。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12:07 李老师在认真听我们的发言呢!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0:12:10 以个人情感经历替代文本也是一个误区。【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12:14 为教而教的解读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0:12:25 教学解读中的,“教什么”就解读什么? 【传说】罗小维 金 2015/11/16 20:12:51 并进一步启发学生体会文章如何以“朴素的语言”表达爱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0:13:04 解读都离不开个人因素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0:13:11 “教什么”可不可以没有定论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3:11 这样吧,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怎样?

【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0:13:38 欢迎李老师!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3:41 从发表的解读文章和教学实录来看,对《背影》解读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6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3:57 误区一:文体误置

【吐槽】王佑军 荆 2015/11/16 20:14:01 文本解读——看文本中有什么;学情调查——看学生当前能学什么;教学处理——看老师该教什么。韩军的错误在于:既没有看准文本,也不符合学情,更没有找准教师的切入口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5:12 从发表的解读文章和教学实录来看,对《背影》解读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三种: 误区一:文体误置

【唠叨】苏州大学王家 2015/11/16 20:15:20 我不赞成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5:27 走进这种误区的原因是“知行错位”——从认识的角度来说,没有谁会否认《背影》是散文;但在具体解读时,却把它当作了小说——重点分析朱自清笔下的父亲形象,兼以分析“我”的四次流泪。【吐槽】罗辉 汉 2015/11/16 20:15:46 这是一种常见的思路

第7页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16:02 是的,常常以人物形象分析作为重要内容

【潜水】欧循刚 重庆

2015/11/16 20:16:32 基于体式和基于学情,是教学解读的出发点。【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16:38

散文该以什么做为分析对象呢?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16:58 但是 叙事散文也有人物形象的【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17:02 这点与陈老师所言的这种学情又不同、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17:15 散文有其文体的教学特点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7:15 大家是否看到过很多这样的《背影》课?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7:28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当然解读与教学都要以此为重点。但《背影》不是小说,而是散文。散文重在表达“我之心”,解读的重心自然也应该是理解文中的“我之心”;具体到《背影》,则是理解本文到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还需再进一步理解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潜水】王淼 崇 2015/11/16 20:17:40平时就这样处理的

第8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7:55 叙事散文也是散文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0:18:02 我以为《背影》重点不是写父亲多么伟大的父爱,重点是朱自清忏悔,内疚曾经对父亲的不理解,不体谅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8:41 “知行错位”还表现在把这篇散文当成实用文,甚至当成学术论文。实用文、学术论文都在“求是”,探求事物本来的面目,追求的是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说“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就是从实用价值的角度来看的。【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18:44 所以我认为主要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歉疚,等情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9:06 更有甚者,花功夫去考究以下问题:“那年冬天”,祖母怎么死的?“父亲的差使”怎么“交卸”的?“回家变卖典质”还了什么“亏空”?朱家为什么还要“借钱办了丧事”?

【吐槽】王佑军 荆 2015/11/16 20:19:28 散文重在表达“我之心”,解读的重心自然也应该是理解文中的“我之心平教授打开了散文教学之关锁!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19:40 如何把握记叙性散文的主旨和情感

经常要从人物和事情去切入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19:41 这些问题,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来说也未尝不可,但阅读教学中这样做就本末倒置了。因为对于本文要表现的情感而言,上述问题都是细枝末节。这些问题

第9页

背后所表现的教者努力的方向是把这个文本“坐实”——把文本中的生活细节落到实处。

【活跃】傅英 重庆

2015/11/16 20:19:42 本末倒置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20:13 把文本中的生活细节落到实处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0:21 其实,散文虽然有“外在于文本的言说对象”,但这个言说对象不再等同于生活实际。《背影》中的父亲不再是实际生活中的朱自清父亲,而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在父亲的“背影”上,映射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正如落日余晖下的青山,此时此刻看到的青山与一般意义上的青山迥然不同。【潜水】欧循刚 重庆

2015/11/16 20:20:27 散文感悟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精准的语言表达。【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20:34 忽略重点,主次不分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0:20:43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1:05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21:08 《背影》中的父亲不再是实际生活中的朱自清父亲,而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有点类似诗歌中的意象

第10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1:31 胡老师理解的对!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21:40 语言是载体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1:53 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0:22:31 散文中的人物也允许虚构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23:06 散文中的人物也允许虚构

————不是虚构,而是心中之人物形象,与小说的虚构不同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23:41 立足文本 紧扣文本 抽丝剥茧

还原情感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3:38

主要不是虚构,而是过滤,写入文中的人与事经过了过滤!

【活跃】王兴 宁波 2015/11/16 20:23:44 父子纠葛,是两个时代的冲突,作者的理解与释然罢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4:06 经过了情感的过滤!

第11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4:44 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解读误区,好吗?

【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0:24:53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25:27 老师们意犹未尽,积极参与到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中来吧 【唠叨】肖培东浙江永 2015/11/16 20:25:33 华平兄第一点我觉得可以再完善,散文抓情,但不能说抓了人物形象就变成了小说教学,写人记事的散文,情感的建立一定是需要人物形象的理解的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0:26:01 散文写作的过程也是美化的过程。误区二:起因谬见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6:40 起因谬见是文本解读中的“套读”——用作者的身世研究代替对文本本身的解读。【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7:00 美国文论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指出,这种谬见“将诗和诗的产生过程相混淆”,“其始是从写诗的心理原因中推衍批评标准,其终则是传记式批评和相对主义” 如有人因为朱自清当年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学的是哲学,就认定《背影》是一个表现“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文本。这是一种被世界文学理论界 第12页

早就批评过的“外部研究”,“只有误用传记式文学研究法的人,才会拿一个作家最具有私人性质和最偶然的生平材料作为研究的对象” 【唠叨】苏州大学王家 2015/11/16 20:27:43 如今的一些“名师”常干这种“起因谬见”的活儿 【传说】李开娴广东汕 2015/11/16 20:28:44 教散文,肯定不能以分析人物形象为主,可以理解人物,但应该不是重点。【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29:17 文本中的“作者”有另一个专业的称呼:“隐含作者” 【活跃】吴晓薇

北 2015/11/16 20:29:22 起因谬见是文本解读中的“套读”——用作者的身世研究代替对文本本身的解读。

赞同,辅以身世资料是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文本 【唠叨】周国新一一皖太和(1418138109)20:28:38

父亲是被作者情感浸染过的父亲,写父亲其实是为了写自己。表达自己。“过滤”一词换成“浸染“如何?

【活跃】杜婧^^川 2015/11/16 20:30:16 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是不同的【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30:31 隐含作者————怎么理解呢?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0:55 知人论世,是古人解读文本没有法的法,实在是无奈之举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31:30 站在文章背后的作者?

第13页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31:30 站在文章背后的作者?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1:40 隐含作者,就是我们通过文本推知出来的作者形象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31:55 隐含作者可不可以理解为文中那时那地那境地中的自己,我觉得朱自清写背影没经过多少过滤,是本色的,自然而然流露的。【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2:02 这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作者

【唠叨】钟亮 成 2015/11/16 20:32:52 用文本解读文本,更语文!

【吐槽】泸县

徐金 2015/11/16 20:32:57 还是不太懂这个隐含作者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0:33:02 隐含作者我的理解是写作时创作形象,与生活中是不相同的。【活跃】杜婧^^川 2015/11/16 20:34:32 “隐含的作者”虽然并不处在信息发送的起始位置,但其地位比“真实的作者”更为重要,因为读者真正需要了解的是他的观点。【吐槽】王佑军 荆 2015/11/16 20:34:32 文本解读阶段可以先不顾及作者,深度解读阶段或可借助作者介绍强化理解,文本研究才需要全面 研究作者。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7:42

我们大家熟知的“李白”只有一个,但我们从李白作品中的看到的隐含作者形

第14页

象却不只一个。在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散文《与韩荆州书》中,李白拍韩荆州的马屁:“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吐槽】汉中

罗辉

也就是说作者形象与他的作品密切相关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8:57 这里,一副傲骨,一副媚骨,哪个是真实的李白?其实都是真实的李白,是不同时期、不同文体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李白。【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39:24 所以并不是一部作品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9:25 作为人的作者,具有多面性、复杂性,不能以偏概全——用某一个特定的文本来推知作者整体的性格特征。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0:39:36 这就是瞬息无常。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39:46 “隐含作者”是处于特定写作状态的作者,而“真实作者”则是处于日常状态的该人。两者之间往往有所不同,且在创作不同作品时,作者一般会处于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立场,因此不同文本的隐含作者也往往不尽相同。【吐槽】王佑军 荆 2015/11/16 20:39:47 我理解的起因谬见大概有:以作者的身世经历推测文意;以文中的个别信息妄测文意;以作者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理解文意

第15页

【吐槽】汉中

罗 2015/11/16 20:40:03 不同的作品呈现给我们不同的作者形象。【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0:58 所以,我们一般教学中见到的知人论世,是用一个符号式的作者掩盖了对具体文本中的作者的认识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43:13 背影的作者不等同于现实中的作者,所以不能知人论世。【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3:22 其实,鲁迅先生就对那种不顾及作者整体阉割文学作品精髓、片面评价作者的做法,进行了批评: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3:56 又如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啊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

第16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4:52 也就是说,陶渊明除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飘逸的诗句,也还有温柔情爱类的、金刚怒目类的句子,不可一叶障目而不知整体。我们从一个(些)文本中所见到的陶渊明,只是陶渊明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不可片面评价。【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45:27 以偏概全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6:12 陶渊明、杜甫都是被语文教师”绑架“的对象,缺乏具体文本具体分析的精神。而朱自清也是语文教师喜欢“绑架”的对象。呜呼!【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46:33 只有从具体的文才可见真实的作者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6:49 对的,具体文本具体分析!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46:57 对于一个文本的解读还是应该回到文本本身上来 【吐槽】汉中

罗 2015/11/16 20:47:40 精彩的“课堂生成”!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7:50 我可以说对《背影》解读的第三个误区了吗?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48:09 我们求知若渴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8:30 误区三:感受谬见

第17页

有人读《背影》,用自己在某个人生阶段的独特感悟代替了对文本的解读,特别是人到中年,经历了父母亲人离世的悲痛后,很容易将自己的丧亲之痛以及对生命的感悟透射到文本上,产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的感慨。这种感慨本身很正常,但若不将这种感慨与文本意图区分开来,则就大错了。解读文本,不能借文本这只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0:49:25 读者的感受引起的谬见吗?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49:33

解读者对于某个生活问题的个人感受太丰富,会淹没了文本,会阻碍对文本的解读——解读者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恰如一个离婚的女人给别人讲一个关于婚姻的电影,结果讲的不是那部电影故事,而是自己的离婚故事。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50:01 感受谬见“简单地说,就是读者的自我意识在文本解读中的恶性膨胀,用自己的感受或者观点代替对文本本身的细读”。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0:09

一个不专业的语文教师,是无法自觉区分这一点的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50:26 借文浇愁也是不对的

第18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0:33 这就是“感受谬见”——读者的自我意识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恶性膨胀,用自己的感受或者观点代替了对文本本身的细读。抱着一个“成见”(早就有的观点)去读文本,用这个“成见”去解释文本,并用文本中的话来证实自己的“成见”。这样一来,解读文本前已有这个“成见”,读过文本以后,还是这个“成见”,这个文本就失去了其独特的价值,唯一可用的价值就是作为引出解读者抛售“成见”的“引子”。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0:51:09 如何避免感受谬见呢 20:51:24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1:24

美君严于解剖自己。大赞!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51:42 一个不专业的语文教师,是无法自觉区分这一点的 如果不听李老师讲,真悟不到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2:10

正是。一般读者有这样的情况,并无大碍。但语文教师不行!【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52:56 我们读什么往往容易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选择文本或者选取文本中的某一方面

第19页 的内容!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52:56 教学阅读 就要尽量避免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3:43 语文教师将自己解读文本的行为,若简单等同于一般读者,是对语文教学专业性的自我放逐。所以,难怪别人瞧不起语文,因为实在是专业性太低!【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0:53:46 提一个问题: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也参与了文本的创作。【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53:51 解读文本要做旁观者,客观思考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0:54:23 看来作为语文的解读要理性!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54:30

如果都用自己的感悟来解读,难怪谁都能胡侃几句??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54:36 阅读教学

时刻不忘记语文学科任务

【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0:54:51 教师解读文本一定要站在”旁观“的立场上吗?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55:04

读者与语文教师是有区别的。

第20页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55:11 教会学生阅读 教是为了不教

【吐槽】吴茜 川师 2015/11/16 20:55:37

老老实实教学生读书,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阅读。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55:39

教学解读的专业性,我们一般人真心做不到。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5:45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也是作者,参与了文本的再创造。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教师一定要分得清,哪些是来自文本的,哪些是来自己读者的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0:56:13 所以我们的硬功夫不到位,就被随便一个人说三道四呀!【活跃】杜婧^^川 2015/11/16 20:57:16 发觉自己还要多读书,没文化真可怕!【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0:57:28 教学解读要基于文本,基于学情,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我们继续下面的问题。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7:35

第21页

课堂教学中,作为读者的学生,则是需要教师充分调动的。这一点在小说、诗歌教学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对文本空白的填补。我在《错误》一诗教学的讲解中已经阐述。此时就暂不赘述了。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0:57:47 “缘文析理”有没有一个终点呢?如果没有终点我们该怎么办?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0:58:12 一下子,觉得语文老肩负重任啊,好神圣的感觉,培养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太重要了。

【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0:58:19 是不是就是说,作为读者,教师要跳得进去;作为教者,教师要跳得出来。【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0:58:52 语文教师不是首先是一个读者?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0:59:00 李老师的《背影》

解决任务很明确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0:59:16

教师解读文本有不同阶段,在作为一般读者解读时,是不能旁观的。但当进入教学解读阶段时,就要注意区分来自文本的与来自自己的东西分别有哪些了。这是教师专业性的基本要求。【活跃】绵阳赵兴 站在专业的立场吧 20:59:52

第22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0:07

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普通读者。但,不仅停留在这个阶段。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00:30 李老师的《背影》 解决问题很明确

【吐槽】吴茜 川师 2015/11/16 21:00:41 语文教师的专业性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00:42 语文专业„„„„专业语文„„任重而道远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68140776)21:01:08 若语文教师把自己的身份简单等同于一般读者,那也就谁都可以教语文了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山 21:01:34 这似乎就是当下尴尬的现实。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68140776)21:02:04 上述三种误区,我们在进行教学解读时都要尽力避免,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散文的体式特点,“悬置”有关作者的情况,区分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读者投射在文本上的感受,致力于“向内转”——尊重文本,沉入文本,与文本深度对话。

【潜水】于世龙冀沧州(251429559)21:02:05 在作为读者时,我们可以了知学生读文之所得;作为教者时,我们要知道学生还需要什么。

【吐槽】朱素仙 新津(893370416)21:03:05

第23页

一堂课的价值 不仅老师解决了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也能够确定学到了什么 就是好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68140776)21:03:18 注意三个关键词:悬置、区分、向内转 【潜水】于世龙冀沧州(251429559)21:03:27 在作为读者时,我们可以了知学生读文之所得;作为教者时,我们要知道学生还需要什么。~这就是尊重学情,依靠文本。【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八(670045479)21:04:15 悬置有关作者的情况是什么意思?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68140776)21:04:15 下面我们思考第二个问题:《背影》解读的重心应该是什么? 【潜水】广东梁滨(529960834)21:04:45 作者情感的变化。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山 21:04:47 作者究竟想要诉说什么??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八(670045479)21:04:50 作者的感情,借这篇文章要抒发什么情感了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68140776)21:04:51 悬置,就是挂起来放到一边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八(670045479)21:05:19 就是不要去提前介绍作者吗?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去认识吗? 【潜水】广东梁滨(529960834)21:06:02 第24页

有点混乱。向内转就是想文本深处走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06:30 走进文本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6:29

哪里不清楚?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06:45 作者的情感,他要表达什么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06:55 李老师的《背影》重视了散文的首尾段的品味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06:58 太多内容要消化。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07:01 内是指文本吗?还是读者自我内心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07:04 罗老师理解,可是我现在是学生,我的课堂我作主。【传说】赵成平成 2015/11/16 21:07:05 @李华平四川师大 向内转就是想文本深处走说到底还是深挖文本,只能从文本中来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07:06 就是我们阅读散文的目的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1:07:07 像内转可以理解为挖掘文本思想主旨。

第25页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07:19 探究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07:22 看来是向文本内部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1:07:36 向内转可以理解为挖掘文本思想主旨。【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07:44 就散文而言 首尾段的确是把握作者情感的关键部位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7:56

没关系。慢慢来。一时半会想不通的,下来还可以继续想,继续交流。【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08:07 向内转?

【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1:08:33 向内转,是不是充分尊重文本语言,在语言文字中探寻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8:35 向内转,就是想文本里面转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08:45 内在于文本本身

【传说】赵成平成 2015/11/16 21:08:46 @李华平四川师大 想肯定想得通,只是信息量太大,目不应暇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8:49

第26页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08:52 送火车

买橘子 父亲的信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09:12 教学解读和一般解读有什么不同?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9:13 好了。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09:17 明白些,深入语言文字,不能在外部打转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09:51 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解读的重心就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解读不应是重点分析人物形象,而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对人物进行分析,但是一定要明确人物分析和情感把握之间的关系。【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0:25 注意:一定要明确人物分析和情感把握之间的关系 不分清主次,就是不专业!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10:55 正要问这话,有具体的没?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11:34 人物情感,情感把握?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1:34 如果在《背影》教学中强调人物形象塑造,会割裂作者隐于其中的深层次情感,第27页

也让学生混淆了散文和小说读法的区别。“文本教学解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从解读中学习’,着眼点与着力点是‘学习解读’”,教学《背影》就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既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学会怎样理解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里“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应是泛泛而言,而是指“作者在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场合通过特定的这一个文本表现出来的这一点、这一种、这一个方面的思想感情”。【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12:18 “文本教学解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从解读中学习’,着眼点与着力点是‘学习解读’”,教学《背影》就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既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学会怎样理解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个太重要了

【唠叨】钟亮 成 2015/11/16 21:12:26 华平老师的背影一课,就是循着散文体式特点教学生学散文,循着学生语文能力成长的规律教语文,循着学生语文思维成长的规律教语文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12:34 文体意识下的教学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2:45 注意:请大家数一数,有几个“特定”? 【吐槽】汉中

罗 2015/11/16 21:13:05 4个 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场合通过特定的这一个文本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13:41 散文重在情,小说重在人!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14:07

第28页

特定————是不是又要回到隐含作者了? 【传说】赵成平成 2015/11/16 21:14:20 散文里面的人物形象都不能用塑造来表述 【唠叨】吴海宁

湖 2015/11/16 21:14:31 特定,是散文“意”的特殊性来源。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14:38 那么《背影》教学解读的起点?要达到的终点?学生要学到什么呢?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4:58 这种思想感情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面对同一人和事,作者在另一时间、另一地点、另一场合通过另外一个文本表现出来的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思想感情。朱自清《背影》中面对父亲说:“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思父之情溢于言表。而在《荷塘月色》中,说“一个人在这茫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不想” ——这“可以不想”的“什么”当然包括父亲;他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最终还是想起江南了,说明那晚他并不愿意想起江南,包括那身在江南的父亲。《荷塘月色》中的“自由”就是指摆脱了伦理束缚的自由心灵状态。

【唠叨】吴海宁

湖 2015/11/16 21:15:20 我们引导学生学习时,也要从特定这个角度来思考“我”当时的“特定”情感。【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15:41 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读散文,是的,很值得学习【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5:44 吴老师智慧!

第29页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16:13 教会学生读了,最终不需要我们去费力不讨好的教了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16:27 特定产生了一切:形象,情感,语言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6:28 解读《背影》,就要理解本文到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而不是我们读者投射到“背影”上的思想感情,如有人读到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是一个可以外在于文本的言说对象,没有朱自清的《背影》文本,也照样有朱自清父亲的背影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17:01 特定,任何情感的理解都应该如此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7:18 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不同于读者印象中的“背影”,没有朱自清《背影》文本,读者也会对背影有感动与感悟,台湾作家龙应台就写过以“背影”为话题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1:17:36 ”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场合通过特定的这一个文本“是否应理解为站在若干年后的朱自清以回忆的方式来写此文本的立场,而并非去探究”送行“的那段时候、那个地点、那个场合?

【唠叨】吴海宁

湖 2015/11/16 21:17:58

第30页

我是个关键人物,我对父亲所做之事,要在特定的场景中,才最能感悟到父亲对自己的爱;才能悟到当时的我“真是聪明过了头”。【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18:18 需要“特定”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8:33 妙!世龙就是不一般!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18:53 若干年后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8:53 我太高兴了!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19:03 可不可以说 《背影》的感情是复杂的【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19:44 ”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场合通过特定的这一个文本“是否应理解为站在若

第31页

干年后的朱自清以回忆的方式来写此文本的立场,而并非去探究”送行“的那段时候、那个地点、那个场合我是个关键人物,我对父亲所做之事,要在特定的场景中,才最能感悟到父亲对自己的爱;才能悟到当时的我“真是聪明过了头”。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19:52 需要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寻找一条情感主线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19:56

肯定是复杂的,教学的公用就在于发现复杂中的主从

【唠叨】吴海宁

湖 2015/11/16 21:20:37 李教授的课,把《背影》置于当时的我的情景中,用意的还原寻找作者写作的真正动因,这是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0:42

主要是老师们肯学、肯钻研。我很欣慰!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21:05 回忆性散文的回忆的特点就出来了,每一个点滴的认识都好不容易啊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1:41 严格区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面对文中所写能够外在于文本的言说对象时的“读者的思想感情”,区分清楚到底是谁的思想感情,是一个专业解读者与一

第32页

般社会解读者的分水岭。不能简单地用读者的生活经验去代替对文本的解读,要潜入文本深处,以“我”的视角去理解“我”的想法,体会“我”的情感。【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21:42 我可以问吗?李老师解读的角度是不是特定的?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22:06 所有的解读都要尊重事实本来的面目。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2:13 特定的文本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22:30 还原 是文本阅读的一种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2:45 注意:区分清楚,你读到的到底是谁的思想感情!!【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22:58 到底是谁的情感——这才是关键 我们常常弄不太清楚

【吐槽】吴茜 川师 2015/11/16 21:23:33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23:40 注意:区分清楚,你读到的到底是谁的思想感情!!这个地方最容易变成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文中“我”的感受

第33页

【唠叨】吴海宁

湖 2015/11/16 21:23:59 是作者的,而不是我的;是当时的作者的,不是现在的我的;是现在的作者,不是现在的我的。作者的情与读者的情相通了,情就实现了转移与共生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24:31 我们不能带着“我”来读文章的“我”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24:32 是作者什么时候的?是作者写作文章时候的情感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24:41 文学作品容易引起共鸣,这也是它感人之处 【唠叨】王江华湖南都 2015/11/16 21:25:11 ————学生大多数读后是没什么感受的。

【活跃】四川 吴娟 人教~ 2015/11/16 21:25:12 理解作者的理解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25:16

引起共鸣说明我们已经走进去了。

【传说】董水龙绍兴鲁 2015/11/16 21:25:23 必须有文本依据支撑。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5:30 专业!专业!专业!呜呼,自觉追求专业的那一天,就是一个语文教师走上专业成长高速道路的那一天!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一直在引桥上、匝道上转圈圈,却误以为上了高速!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25:36

第34页

但作为老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还得跳出啦。【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25:42 “我”要读文章里写作文章时的“我” 【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1:26:04 文本,是一切解读行为的依据,更是语文教学中解读行为的基本依据。解读行为要从文本出发,而不是从作者出发,也不是从读者出发;解读行为允许暂时离开文本到作者身上去找答案,允许读者展开想象,但必须受文本的制约,要落脚到文本上。

【吐槽】吴茜 川师 2015/11/16 21:26:24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27:01 文本为根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27:18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背影》教学解读的关键点有哪些?先请大家自由交流一会儿。

【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27:54 迂,两个聪明四次泪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28:08 情感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28:10 散文阅读 先找线索 还是人物 还是事情?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28:25 表达作者情感的字词句

第35页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山 最后一次泪最动情。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28:51 还是 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

【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1:28:55 解读散文,就要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在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情境表现出来的这一点、这一种、这一个方面的特殊的思想感情。《背影》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集中在首尾,这种情感的“特定性”体现在情感迸发的特定情境(写作背景)、父亲买橘子事件的特定情境(故事背景)。【传说】李开娴广东汕 2015/11/16 21:28:56 情感如何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

【唠叨】南通 高 2015/11/16 21:29:06 随文而定吧,具体文章具体措施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29:20 过铁道买橘

【吐槽】汉中

罗 2015/11/16 21:29:31 大家有什么问题,请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提问

【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1:30:20 可以关注”我"的心理描写,直接的与间接的。【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30:20 其实,看了李老师的课就一目了然啦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30:21 我曾经以文体中“四次”流泪为线索“教”,没有一个地方能让学生能流泪。

第36页

于是生硬地将预设的内容贯完就完了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30:24 大家畅所欲言,交换思想,思维碰撞!教研的乐趣就在交换与碰撞!恰如爱情!!【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1:30:28 《背影》教学关键点到底有那些呢?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31:25 首尾段 +背景分析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32:03 父亲之背影对于我有哪些精神财富?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32:14 情感发生了变化,到这一刻刚好成就了这一篇文章。【潜水】广东梁 2015/11/16 21:32:16 一开始与父亲很僵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32:46 所以父亲买橘子是触动了我的心灵的,所以这么多年以后我还记得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32:50 情感,父亲,父子关系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32:59 从关键词入手,关键点需要重点打磨,一字一词见奥妙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33:30 学生能有点滴感受,是教师选对了教学入口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34:15 教会学生 抓散文阅读的关键点

第37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34:25 大家谈了不少,很见功力。下面,我来讲三个关键点。大家觉得可以吗?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34:28 某个点建立了现实与过去之间的联系!【活跃】李建科 湛 2015/11/16 21:36:23 语言与思维的把握,存在多样性与多层面。【活跃】沈晓玲 重 2015/11/16 21:36:30 学生在没有任何预设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读到的都是父亲对儿子的爱。【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36:43 《背影》所写浦口车站买橘送别一事发生在1917年,距离写作此文的1925年已过去8年。为什么8年后来写这一送别之事呢?其实,作者在最后一段说得非常清楚: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1.作者是在什么情境下写作此文的?

此问题指向本文创作的具体背景,也就是写作此文的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情境。由于在散文中,作者想要说的、能够说的都已说了,所以我们理解作者创作文本的“具体背景”也就不应到文本外去寻找,而应首先到文本内部去寻找。也就是说,父亲的这封信是触发朱自清思想感情的“导火索”,也是写作此文的特定背景。正如朱自清本人所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第38页

2.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特殊情感来写作此文的?

要理解作者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得先理解朱自清父亲通过这封信所表达的意图,也就是朱父到底想告诉儿子什么。【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1:37:55 写作背景!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38:05 家中惨淡?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语用学告诉我们,“话语与话语的交往实质上就是意图与意图的交往”。朱自清所引父亲来信中的话传递了以下信息:(1)身体平安;(2)膀子疼痛厉害;(3)大约大去之期不远。而这三个信息之间是没有顺理成章的逻辑关系的,是很反常的。解读文本就要抓住“反常”(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之处下力气。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38:32 想念儿子 渴望见到儿子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38:47 解读文本就要抓住“反常”(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之处下力气。——————方法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38:56 正常的又该是怎样的?当一个父亲告诉儿子自己身体平安之后,该说什么?按常理、常情应该说“你不要担心,不要牵挂”;然后是“你要好好工作,保重身体”。但这里朱父的话很反常:在说自己“身体平安”后,却说自己“膀子疼痛厉害”;更反常离奇的是,这膀子疼痛竟至于“大去之期不远”。膀子疼

第39页

痛,无非是肩周炎;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因肩周炎而死的病例,事实上朱父是距离此文诞生20年后的1945年才去世的。【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38:56 反常——情之所在

【唠叨】名山 何体 2015/11/16 21:39:05 对,理解言外之意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2015/11/16 21:38:17 语用学告诉我们,“话语与话语的交往实质上就是意图与意图的交往”。朱自清所引父亲来信中的话传递了以下信息:(1)身体平安;(2)膀子疼痛厉害;(3)大约大去之期不远。而这三个信息之间是没有顺理成章的逻辑关系的,是很反常的。解读文本就要抓住“反常”(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之处下力气。明白了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39:35 三个反常,抓住了学生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39:49 那朱父为什么要这样说?也就是说他这样说是想向儿子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从意图交往理论来看,朱父这里是委婉地告诉儿子:“我很想你了,儿子!”朱父甚至用了一个很绝的逼儿子回来看望自己的方式:“你快回来吧,再不回来就见不到我了!”这其实也是僵持两年的朱父主动向儿子“投降”的一种特殊表达。

【活跃】吴晓薇

北 2015/11/16 21:40:10 一个中国传统式父亲对儿子情感的委婉表达

第40页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40:32 想直接说又不好说的可怜父亲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1:05 语用学告诉我们,我们与他人交流,总是在明白、确定对方意图或者是自以为明确对方意图(这往往是通常的情况)的情况下进行的。朱自清也自然是领会父亲心意的,因此“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并且直抒胸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全文这一结尾之句,把朱自清对父亲的想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唠叨】名山 何体 2015/11/16 21:41:13 虽父子曾隔阂,但血浓于水。为人父母方识得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41:35 这一对父子 太纠结了

【活跃】胡基良四川泸 2015/11/16 21:41:51 一个中国传统式老人对儿女情感的委婉表达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41:52 那为什么在读父亲的信时想到的是这一件事而不是别的事呢?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2:02 符合特定语境中特定的人物情感 【传说】张贤洪四川凉山

在这一份纠结中,他们的真情才更让我们感动。【唠叨】南通 高 2015/11/16 21:42:25 父亲为他做的事并不多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42:30

第41页

能让他感受到父爱的更少

【唠叨】名山 何体 2015/11/16 21:42:41 父子间缺乏沟通所致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2:49

那么,本文的主旨是否就是表现作者对父亲的想念之情的?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42:53 触动了“我”的心灵的事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3:04 这就需要进一步确认了。确认要找准关键,要找到突破口。叙事性散文中,要特别注意理解文中的抒情性、议论性句子,而这些句子常常集中在文本开头、结尾。

【唠叨】张世利 蜀 隆 2015/11/16 21:43:36 朱自清一直想和父亲和好,只是之前父亲拒绝了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3:45 复杂,还有歉疚啊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3:46 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PCK 【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43:53 解读成“想念”不家,但还有待深入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44:00 父亲都说“大去之期不远矣”,即使不是真的,怎么能不触动情感的阀门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4:17 当初不理解父亲啊等

第42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4:23 首先,我们要读懂全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颇为反常的词语——“不”(“不相见”,“不见”)。第一段这样说: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不”是什么意思?一般人在这里都会将“不”字替换成“没有”,但“不相见”等于“没有相见”吗?“没有”是客观地陈述事实,“不”则含有主观因素了。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45:36 不能,不得还是不想?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6:02 为什么不是”没有”而是”不”?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6:16 那“不”字怎样讲呢?不能,不敢,不想,还是不愿?仅在这一段是无法得到准确答案的。

【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46:24 我不愿,还是不能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我们来看文章结尾一段的部分文字: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第43页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46:40 主观因素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6:57 这样讲语文很有趣的。

【唠叨】名山 何体 2015/11/16 21:47:03 主观所致而非客观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7:09 这里有个关键句子:“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意思是,父亲对“我”渐渐地没有往日那样好了。为什么呢?文本解读需要瞻前顾后:瞻前可知,父亲老境颓唐,情绪低落;顾后可知,“我”做了一些让父亲觉得不好的事,他因此发怒了、疏远了“我”。“我的不好”带给父亲的伤害有多深?后文说得清楚,“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不见面的时间多达两年,而对父亲“忘却儿子的不好”竟用了一个词语“终于”——时间长,付出努力大。可见,“我”所做的让父亲觉得不好的事,伤父亲心很深。这里有个关键句子:“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意思是,父亲对“我”渐渐地没有往日那样好了。为什么呢?文本解读需要瞻前顾后:瞻前可知,父亲老境颓唐,情绪低落;顾后可知,“我”做了一些让父亲觉得不好的事,他因此发怒了、疏远了“我”。“我的不好”带给父亲的伤害有多深?后文说得清楚,“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不见面的时间多达两年,而对父亲“忘却儿子的不好”竟用了一个词语“终于”——时间长,付出努力大。可见,“我”所做的让父亲觉得不好的事,伤父亲心很深。【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47:57 “终于原谅”犯了多大的错啊,对父亲情感的伤害多重

第44页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8:06 这时,我们就可以来理解这里的“不”字的含义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是谁不见谁?这个句子表述的主体是父亲(“他”),可见是父亲不见“我”。父亲为什么不见“我”?因为“我的不好”。可见,此处“不”字的含义是“不想”,“不愿”。【唠叨】名山 何体勇 爱之深恨之切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文本开头的“不”字的含义。“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里是谁不见谁?这个句子表述的主体是“我”,也就是说是“我”不见父亲。“我”为什么不见父亲?从后文可知是因为“我的不好”。可见,此处“不”字的含义是“不敢”,“不好意思”。传说】张贤洪四川凉 2015/11/16 21:49:05 一个“不”字方见语文教师之专业性的重要。【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49:08 虽没说二人曾发生什么,但一定有隔阂。【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49:27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这个“不”字是跳进文本中的噪音,泄露了父子之间曾经有过比较激烈的矛盾冲突的事实。末段中,“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等句子都说明了“我”和父亲之间曾有过比较尖锐的矛盾。

【活跃】吴晓薇

北 2015/11/16 21:49:31 第45页

其实感动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最触动人心的往往是琐碎小事,一个“渐渐”如鞋子里的沙粒,磨痛于心,终发于外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0:09 尽管如此,但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朱自清也常常产生深深的自责和忏悔,而父亲来信中的那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更是使他下定决心要与父亲冰释前嫌,这样既给父亲安慰,也使自己心安。理解了父子不和、儿子自责这些直接跳进文本的噪音,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感情。【吐槽】雷果

成 2015/11/16 21:50:10 一切皆在文本中解读文本,需要“直面文本”;离开了文本,也就无所谓解读;解读必然以文本为依据,受文本所制约。【唠叨】山西

美君 一个”不”字破全文。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0:54 具体是什么事情导致父子失和,则不应是我们解读与教学本文时的关注重点;如果上课时学生问到了,当然也可以简单讲讲。当年,朱自清大学毕业后回到扬州八中教书,朱父凭借与校长的私交直接领走了其工资,朱自清一气之下辞职离开,后来还带着妻小定居他处。朱父认为儿子的行为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与背叛,伤心失望至极,以至于后来朱自清回家想缓和父子关系也不让其进家门、不与其说话。这样,父子之间一直僵持了两年,直到后来朱父来信欲将朱自清大儿子(当时朱已有六个孩子)接回扬州读书,正如文中所说,“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活跃】陈明渠 成 2015/11/16 21:51:07 第46页

往往解读到这份上,学生就会去探寻“我的哪点儿不好”惹得父亲两年不想见“我”,于是又把读者的眼光引向了文体外。读书的欲望便被解读者沟通,妙!【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对,最好的是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解答疑难此时,我们就可以来理解全文的主旨了。“我”因为自己的“不好”而不敢、不好意思见父亲已二年余了,而父亲“终于忘却我的不好”,来信表示很想念“我”,不再计较“我的不好”,而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你说此时,儿子心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愧悔。

【吐槽】汉中

罗 2015/11/16 21:52:18 巧妙引导学生向课外求知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52:23 这才是“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不错,儿子对父亲的愧悔才是本文的主题。本文其实就是儿子面对父亲来信时写给父亲的一封表达愧悔之情的家信,只不过不是以书信的样式呈现,而是以散文的样式呈现。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52:47 愧悔和有理由

【活跃】吴晓薇

北 2015/11/16 21:53:09 立足于文本,又跳向更广阔文本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3:27 有人说,本文的主题是爱,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父慈子爱”。这种说法没有大错,但太笼统。这是把“母题”错置为具体文本的“主题”。“母题”是文化

第47页

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保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如生与死,爱与恨,情与仇,战争与和平,聚散离合,喜怒哀乐,等等。与“母题”具有广泛概括性不同,“主题”具有一定具体性、特殊性,是指某个具体文本所要表达的主要意图。【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53:29 解读一定符合人性尊重事情本来面目。【潜水】于世龙冀沧 2015/11/16 21:53:53 要研读:文中哪里有愧悔。

【活跃】胡基良四川泸 2015/11/16 21:54:06 教材编者就是这个意思吧

【活跃】胡基良四川泸 2015/11/16 21:54:22 看单元设计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54:23 于是引导着学生在文本中找答案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54:37 几个“聪明”

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54:58 有了愧悔,下面就是操作层面了!解读的任务基本完成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大 2015/11/16 21:53:27 有人说,本文的主题是爱,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父慈子爱”。这种说法没有大错,但太笼统。这是把“母题”错置为具体文本的“主题”。“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

第48页

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保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如生与死,爱与恨,情与仇,战争与和平,聚散离合,喜怒哀乐,等等。与“母题”具有广泛概括性不同,“主题”具有一定具体性、特殊性,是指某个具体文本所要表达的主要意图。明白了!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其具体性,甚至具体到“其唯一性、独一无二性”。因此,孙绍振先生指出:“文学文本解读追求对审美的感染力和文本的特殊性、唯一性、不可重复性的阐释。” 文本的教学解读尤其需要引导学生深入“这一个”文本,而不能用某种宽泛结论去“套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背影》的解读,也就不能停留在“父子之爱”的宽泛层面,更不能宽泛到“生命与死亡”的大而无当的层面,而应落实到本文的具体层面——儿子对父亲的愧悔。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55:32 编者按并不代表解读的方向

【传说】杨向阳广西贺 2015/11/16 21:56:04 从“那时我真的太聪明了”这些句子中也可以看出是愧悔 【活跃】吴晓薇

北京

其实,父亲买橘子那一段的细节描写,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 【吐槽】朱素仙 新 2015/11/16 21:56:52 可惜 许多年 都解读成了对父亲的思念和爱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6:59 综上所述,朱自清写《背影》,正是深深受到父亲来信中那句话的刺激,好像突然间感受到、理解了父亲这些年的奔波、挣扎、无助和满腹辛酸,也才深情地想起父亲曾经待自己的“许多好处”(比如浦口送别买橘),才痛感自己过

第49页

去对不起父亲(“我的不好”),才油然而生强烈的负罪感、歉疚感——无论父亲过去有怎样的错,也无论自己有多大的委屈,父亲永远是父亲。【活跃】宜昌胡昌 2015/11/16 21:57:41 愧悔我们是能从文本中读出来的,但为什么愧悔,我们的理解常常停留的表层!以“不”入手,深入到文本的深层去理解了愧悔的理由了 【唠叨】山西

美 2015/11/16 21:57:46 若干年后才能醒悟

【吐槽】张悦恒 2015/11/16 21:57:57 基于文本与语言文字的教学是对作者、文本本身、学生的尊重!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8:04 第三个关键点:

【唠叨】汉中

刘兴 2015/11/16 21:58:05 “信”让朱自清突然“长大了”“懂事了”“知错了”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8:21 【传说】李华平四川师 2015/11/16 21:58:41 3.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特殊情感的?

散文是表现作者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的,本文则是写朱自清读到父亲来信“泪如泉涌”,想起父亲曾经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痛感自己过去对不起父亲(“我的不好”),悔恨交加。作为一般读者理解到这

第50页

第二篇: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描写对父亲的回忆,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动了很多人。下面是整理的背影读后感范文,分享给大家!背影读后感《背影》表现了人间的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描写细腻、真实、深刻。作者二十岁的冬天的一天,祖母去世后,作者回到徐州老家。父亲办完丧事,父子同道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在那特定的场合下。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十年之后,想起来,那背影就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文章中父亲从不放心茶房而要自己去送;从寻找座位、反复叮嘱;到亲自去买橘子时一连串的艰难的动作中,都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各种事情,都是极其平常的,及其琐细的,但从中表现出的感情,却是极其珍贵的,在我每一次的读课文中都深深为之感动。

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深沉的,细细读来,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种愧疚的心情由然而生。我不禁回忆自己每次看见父亲出远门离开自己时,自己的父亲的背影,那种曾经面临分离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表情,那种永远难以名状的矛盾心情。一个父亲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报,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我永远记得小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那时父亲是多么高大。就在那一天,我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父亲的背比以前弯了许多,脸上不知什么时候长了许多皱纹,那乌黑的头发也不如以前那么黑。身体也一天一天不如以前那么强壮,那么结实了。

我们都是求学路上的孩子,是父亲用他那无私的爱与坚实的肩膀托起了我们,使我们的旅途不再那么辛苦,那么艰难,那么孤独。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背影》主要讲了朱自清从北京回到徐州参加完祖母的丧事后,要回北京了。他的父亲不放心二十岁的朱自清独自一人回北京,但还是将朱自清送上火车,拖着肥胖的身子,又为朱自清买了橘子的故事。

当我读到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茶房一定要照顾好朱自清时,那急切的话语,紧张的动作,无疑不让人产生并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爱,一股,清浙而又暖和的爱,此时,朱自清已有二十岁了,来往北京也已有两三回了,可父亲却还是要这儿子送行,这是因为在父亲眼中,儿子再怎么大,始终都是个小孩子啊!橘子,可以用酸甜可口来形容。而在本文中,橘子不仅好吃,还是爱的代表。所谓“背影”,是父亲那肥胖的身体,抱着橘子用尽全身力气翻过月台,穿过街道,将橘子小心翼翼地放入儿子大衣中,气喘吁吁却扑扑衣服上的灰尘装作轻松的样子。这小小的橘子感动了让原来很烦他父亲的朱自清流下了眼泪。我也不知不觉地“生”出泪花。

我合上书,心里感慨万分,世上怎会有如此感人的事?我感动极了,泪水滴了下来。我顿时懂了,这就是力量心灵之力量,爱之力量。天下父母,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所给予孩子的爱,无限之大,无限之广,这所有的爱是不能与任何东西画上等号的。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朱自清《背影》全文只有一千五百字,却感人至深,脍炙人口。

《背影》表现了人间的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描写细腻、真实、深刻。作者二十岁的冬天的一天,祖母去世后,父亲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在那特定的场合下,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十年之后,想起来,那背影就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文章中父亲从不放心茶房而要自己去送;从寻找座位、反复叮嘱;到亲自去买橘子,都体现了父亲的爱。各种事情,都是极其平常的,极其琐细的,但从中表现出的感情,却是极其珍贵的,我拜读后,也是深深为之感动。

父子之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深沉的,细细读来,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种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不禁回忆自己每次离开家和父亲从我这里离开的时候,自己的父亲的背影,那种曾经面临分离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表情,那种永远难以名状的矛盾心情。一个父亲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报,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

读这篇散文,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一辈子不就是一直在探求做人的真谛吗?父母关心子女、子女关心父母,我们关心别人,别 人关心我们,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不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吗?

第三篇:背影 朱自清

背影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

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引导学

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

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

1、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描写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文中父爱的体会及主旨的体现 课前准备

1、预习;

2、小黑板、朗读录音、录音机。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1、师述:同学们!我想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唱一首歌唱母爱的歌,你们说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是最伟大的,可你们知道吗?父爱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父爱如山”,到底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名篇有《绿》、《春》、《荷塘月色》。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3、明确学习目标。(小黑板出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二、检查预习。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见黑板)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2)纷纷落下的样子。(簌簌)(3)乱七八糟的样子。(狼籍)(4)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5)衰颓败落。(颓唐)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朗读课文:——播放朗读(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写背影最具体呢?(第二次)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六段

4、本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父亲?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呢?

四、小结: 在你的生命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一直陪伴在身旁,请你随时留意,一定会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

五、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一 1”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精彩的文段,并说说理由。

第2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了朱自清的《背影》,感知了文中的内容,了解文中对背影的描写,本节课我们再继续来学习。

二、旧课复习。

请根据课文填空:(投影9)我看见他()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下来了。

归纳段意:买桔子送别

三、问题探讨。(小黑板)

1、朗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本段从哪些方而来描写父亲?先勾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再想一思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1)外貌: ○1父亲的穿戴:黑、深青。作用:表明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2父亲的体态:肥胖。作用:表明行动不便,艰难。(2)动作: ○1走路的姿势:蹒跚 作用:年纪较大、腿脚不便

○2爬月台时的动作:攀、缩、倾 作用: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老师点评: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不是,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意;平淡的话语里往往隐藏着不平静的心情。

儿子上车前: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儿子上车后: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进去吧,里边没人。”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小结:同学们写作时,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情感;选材时,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过渡语: 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下面我们再一同来感悟一下作者所写的“父亲送我上车”时的情形。

2、质疑:(小黑板)(1)父亲在怎样的情况下送我上车的?(2)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聪明”?(3)父亲穿的是用什么做的衣服?我穿的又是用什么做的大衣?从这穿的衣服说明了什么?(4)作者这样写父亲送我上车有什么意义?(为写背影作铺垫)

3、阅读最后一段后,探讨:(小黑板)(1)课文结尾写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为什么? 父亲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说明他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作者不禁泪如泉涌。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

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 这个“背影”寄托着作者对父亲的深沉的思念, ■ 写思念,是为了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深化文章主题。

4、文中到底写到几次流泪?这几次的所流之泪有何不同?(四次流泪:悲哀之泪;感动之泪;感伤之泪;伤心之泪)

四、小结: 从这一文我们可以感受到: 世间的爱千万种, 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 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 溶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 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处处都流露出浓浓的父子之新,难怪朱自清父亲读《背影》有言: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五、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写你父亲(或母亲)送你上学的一个“背影”或一个场面。

3、课外阅读几篇写父爱,母爱的好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六、板书设计

1、背影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第一次流泪:悲伤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二次流泪:感动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三次流泪:惜别

结尾思念————————再现背影 第四次流泪:思念

第四篇:背影 朱自清

背 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因为丧事,一半因为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朱自清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情感。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3、感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情深。

【教学重难点】

1、透过文章细致的人物描写,品味文章深沉的父子情。

2、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体会深情无限的意蕴。

3、注意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从父子的表现来比较。

【教学方法】

1、导入法。

2、解读法。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讲作者及写作背景,讲字词,课文讲解,概括段落大意,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0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这篇散文《背影》。

板书:背影

朱自清

二、作者简介

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相关情况。

设计: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他的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春》,对于作者的相关情况应该是有所了解了。请大家看到课文的注释部分,这里有朱自清的相关资料,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一生之中共著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26种,约二百多万字。《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他的文章大都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这篇《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那年冬天”就是指1917年冬。

三、生字词语,扫清阅读障碍

交(jiāo)卸(xiè)奔(bēn)丧(sāng)狼(láng)藉(jí)簌(sù)簌(sù)典(diǎn)质(zhì)赋(fù)闲(xián)颓(tuí)唐(táng)琐(suǒ)屑(xiè)差(chāi)使(shi)亏(kuī)空(kong)

勾(gōu)留(liú)拣(jiǎn)搀(chān)蹒(pán)跚(shān)

四、课文解读

按段落顺序讲解这篇课文。

1、第1自然段

这两句交待了作者的写作原因,用一个“最不能忘记”表现了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的是无比深刻的印象,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

问:为什么父亲的背影“最不能忘记”呢?

明确:这里是作者设置的悬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问:课文题目是背影,而这里第一段就提到了背影,这种写作手法叫做什么呢?

明确: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点明这是难忘的背影。

板书:第1段:开篇点题,难忘背影

2、第2~3自然段

问:“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那作者这里指的是哪些事情,请在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问:第3段写的是什么?

明确:主要描述了家境的惨淡。结合刚才所讲的祸不单行来看,这两段文字阐明了作者当时的家境是非常的困难。而这又在整篇课文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这些都是另人伤心的事情,作者这样写,实际上是为了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所以这两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描述家境,渲染悲凉气氛。”

板书:第2~3段:描述家境,渲染悲凉气氛

3、第4~5自然段

问:在第4自然段中,写了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由不送我到决定送我,作者为何刻意写这个环节?

明确:作者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强调父亲对儿子的那种细心关照。通过两次“再三”和两次“踌躇”都可以表现出来。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在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儿子。

问:这一段共出现过几次“聪明”?请找出原文。

明确:共出现两次。第一次的“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其实并不是父亲说话不得体呢,实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涩,可是当时作者并没能体会到父亲的想法。而现在想起来,自己那时候太不成熟了,自以为是,心里面很内疚,这里的聪明是反语。第二次的“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我”暗笑父亲的迂,自以为看破世情,其实以父亲的经历,他怎么会看不出这种人情事理呢!只是“我”当时完全不能领会父亲的用意,这里的聪明也是反语,是作者对父亲的关怀的一种反省!悔恨自己不理解父亲。

问:在第4、第5这两段中,作者几次提到我的年纪?请找出来。

明确:作者两次提到我的年龄,“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父亲的做法并不理解,觉得没必要,这也正呼应了刚才所讲的两次聪明的悔恨自责心理,同时也从侧面反应出父亲对我的关照是细致入微的。

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父亲在送行时对我的细心关照。我们可以把这两段概括为“车站送行,细心关照”。

板书:第4~5段:车站送行,细心关照

四、本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讲了作者的相关情况,讲了写作缘由,还讲了课文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不少生字词语,要求同学们认真复习,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课时所讲的主要内容

设计:上一节课,我们讲到第5自然段,同学们应该还有所印象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昨天所讲的主要内容。昨天,我们讲了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记得板书是什么吗?(开篇点题 难忘背影)很好,那么第二第三自然段我们又是如何来概括其内容的呢?(描述家境 渲染气氛)第四第五自然段呢?(车站送行 细心关照)

板书:第1段:

开篇点题,难忘背影

第2~3段:描述家境,渲染气氛

第4~5段:车站送行,细心关照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3、体会作者的感情流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察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

(四)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朴实却含蕴至爱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感情流程。

(五)教学难点

从理清文章脉络入手,整体把握内容,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

二、说学生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虽然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但大多数人认为理所当然,很少真切的来体验一下父母的拳拳爱子之情;对于朴实的文字,尽管前边已经学过《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步》等文章,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还不是很强,有可能急于浮光掠影式的了解,不去做深入探讨与感悟。不过,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再加上已初步掌握了叙事性文章的阅读方法,这一篇课文学习起来并不难理解。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行文脉络。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早读检查(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母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甜甜的吻。母爱可以使你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冷落中得到幸福,在失望中得到希望,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爱。然而,走过生命历程的你是否意识到除了母爱之外,还有一种坚强、深沉却又无言的父爱?即使是不曾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铁汉朱自清也为这朴实平常的父爱而潸然泪下。那泪折射出父亲对儿子的无限疼爱,也溢满了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朱自清,走进《背影》去体会那份让无数读者感动过的感动。

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

1、听朗读录音,让学生沉浸在文章的情感氛围中。

2、学生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叙事线索,复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遵循阅读规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求在预习、速读的基础上,把握“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是文章的文眼,了解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是叙述的事件,着力描写的是四次背影、四次流泪,而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凝聚了深厚的父子情。)

3、学生放声朗读,圈点勾画,画出文中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并作简明点评,然后谈谈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创造行为,应当遵循阅读规律,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学生一般都能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无私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

三、研究探讨,突出重点

问题设计如下: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用横线画出文中四次写背影的文字,理解作者寄深情予“背影”的写法。

3、用波浪线画出写到背影时“我”当时的情绪或反应,即找出文中四次描写“我”的眼泪的语句,分析我流泪的原因,分析泪中包含的父子间的感情。

4、理清文章思路,并进行板书。

“背影”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开头设疑——点出背影引起下文回忆;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挚感情,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感激;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

(设计意图:这部分环节遵循阅读规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明确本文巧妙的构思,水到渠成地解决了重点、难点问题)。

四、小结课文

父亲的背影,我的泪,相互映衬,形象地表现出一种相互理解的父子深情。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辅导材料《父亲的信》,写出你最受感动的一处,并简要说明理由,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揣摩、品味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平实质朴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

2、体会父子情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辅导材料《父亲的信》中的父亲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而《背影》中的父亲却在用他的行动、语言在尽情诠释着父爱的真谛。

二、研讨第六段课文,理解父子深情

1、配乐朗读第六语段,再现父亲的形象、动作,激起情感共鸣。

2、紧扣背影找出其中最富表现力的词语:两个“黑”,三个“布”、“蹒跚”、“肥胖”、“走”、“探”、“攀”、“缩”、“微顿”,理解到父亲的艰难举动中充满感情,饱含深意。

3、作者为什么看见这个“背影”,眼泪很快流下来了,又为何赶紧拭干了泪?

4、父亲“为什么扑扑身上的泥土,感到很轻松似的?”

5、第六段中父亲说了几句话,从文中找出来,联系日常生活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体会、理解其中饱含的深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联系家庭背景,联系父亲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话来理解父亲的爱子深情。)

三、点拨研讨,理解作者的感情流程

父亲疼爱儿子勿庸置疑,可是儿子是不是一开始就感受到了父爱呢?请结合课文分析分析。

(设计意图: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选取适当切入点,让学生从文本中善于发现问题,通过分析讨论,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明白作者经历了由不解到顿悟到感念的情感历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陶冶情操。)

四、小结

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等事情的描述,着力刻画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深情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五、拓展训练

1、说话训练

你有过对父亲或亲人由不理解到理解而深受感动的经历吗?举一个事例谈谈。

2、交流

谈谈阅读《父亲的信》最受感动的一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六、写作训练

回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捕捉最动情的一幕,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写在周记上)。

第五篇:朱自清-背影

背影

【课文赏析】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是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着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理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理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眼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道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925年10月在北京。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另说为1927年(见季镇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作者谈写作动机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1947年7月1日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惟其“写实”,才体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背影》的篇末注明:“十月在北京”。哪一年的十月呢?季镇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朱自清文集》

(一),开明书店1953年版)把它系于一九二七年,实际这是错的。《背影》发表在《文学周报》第200期(1925年11月22日出版),收在散文集《背影》(1928年开明书店版)中。它的写作时间是一九二五年十月,那时作者刚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

《背影》是纪实之作,篇中的时间和事情都是真实的,可以与作者的经历相印证。朱自清一九一六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那年十九岁。一九一七年冬天,他的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使(徐州烟酒公卖局长)交卸,他从北京到徐州,跟父亲奔丧回家。《背影》中所写,正是这时的事,“那年冬天”,“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都是写实的,一九二○年五月,朱自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暑假后开始了中学国文教师的生活,有五年之久。一九二三年,到了温州,任十中国文教员,那年暑假曾回扬州家中。后来曾在宁波四中和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直到一九二五年八月来清华任教,没有再回过扬州。所以《背影》中有“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最近两年的不见”等话,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文章末尾,有“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的话,父亲这信是作者到北京后,八月至十月间收到的,这信使作者大为感动,是写作《背影》的契机。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作者回乡奔丧,父子分别等事,特别是透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父子之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灰暗的世道和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心情。

【写法探讨】

一、选材典型,以小见大。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背影》写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就很有代表性;通过这些小事写出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种春雨般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更具有普遍意义,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对朱自清散文了解最深的叶老说过:“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叶圣陶《朱自清新选集序》,见《文艺报》1982年第5期)。叶老的话很谦虚,但有力地说明了朱自清的散文极易引起读者共鸣的这一特点。读了《背影》,你不会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

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记叙父母对子女的爱,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背影》作者的父亲关心、爱护儿子的事实就比写出来的要多得多。作者介绍他写《背影》的情况时曾经谈到:“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见《朱自清先生年谱》)作者把其它的事实都舍弃了,只写了背影这一回,尤其是突出了可见性特别强的父亲的那个背影,把父亲“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都凝聚在这个背影里。这个背影,以小见大,一以当十,从中传达出父子间的多少深情!这一点很像著名的唐诗孟郊的《游子吟》一样,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都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写了背影,就可见父子感情于一斑,其它事情便不必再写了。由于写得集中,感情也就更为浓烈。

二、语言风格。

1、民族化: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

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

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5、文白夹杂:

文中出现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当时的语体文中常有夹入文言词句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词句,可能也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有关,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象“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

【问题探究】

1、文章的“背影”描写是怎样开展的?

下载李华平教授教学解读—— 朱自清《背影》(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华平教授教学解读—— 朱自清《背影》(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背影 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平中见奇”纪实散文。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本文教学旨在将文中看似简单其实高妙的写作手法向学生传授,与此同时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体会......

    朱自清《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朱自清《背影》教案/教学设计(一) 《背影》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2、 朴实的语言风格。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

    朱自清《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2、 朴实的语言风格。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

    朱自清《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背影》是一篇包含着浓浓父爱的优美的散文,作者细腻的笔迹,将父亲沉默的细致的爱展示给我们。这一单元,教会同学们体会到生活中爱,我们生活在......

    朱自清《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朱自清《背影》教案 师村中学许杰 教学分析:《背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主题思想是让世界充满爱,对于母爱,友......

    背影 朱自清试讲

    试讲讲稿 《背影》(本文共三个课时,这是第二课时) 上节课给同学们介绍了《背影》这课的资料背景,包括朱自清的简介、朱自清的故居等,并且扫除了文章中字词障碍,并给大家播放了一段......

    朱自清《背影》教案

    《背影》 教学目标: 1. 掌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情感。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3. 感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情深。 教学重难点 1.透过......

    朱自清 背影 教案

    朱自清《背影》教案 ——09外汉一 王颖 09260236 一、 教材分析 1、 作者简介, 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相关情况。 设计: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他的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春》,对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