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体育课堂中如何做到让学生乐于学
洪石小学 柏小燕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坚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这个目标呢?通过教学实践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前精心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体育课也不例外。体育课大都是室外课,是开放式的课堂,我们除了要去备教材、备学生之外,还不能忽略教学的场地、环境、天气等多种因素,对课堂的把握与调控就要靠课前的准备。要使一堂课完整有效的进行则需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
1、备教材,教师备课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对为什么教----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什么----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怎样教----课程的教法和手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把体育课上好上“活”。
2、备学生,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身心特点。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所以教学中要多肯定学生,还应该多做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动作差不多就行,不能要求到位、优美。六年级学生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多进行合作学习,说话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专心。
3、备环境、天气、场地。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如:上课时周边环境的干扰,个别学生的违纪,天气的突然变化等,设想解决的办法。才能做到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情况,灵活善变地调整教案,排除干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处于良好的状态。
二、课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夸美纽斯也曾说过: “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如何把体育课上得更有趣?
1、巧设导语。诱发兴趣,引起注意,是组织教学的重要一环。兴趣是叩开求知大门的钥匙,只有兴趣被调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积极主动性。如故事式:低年级情境教学,例如森林运动会,我是小小消防员,当然,根据各人不同的教学个性,不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们还可以设计出各类不同开课方式,但我们要注意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从教材的特色出发。
2、巧用手段,提倡竞争意识。这就生成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有趣课堂,同时也是一个高效的课堂。比如,在教学“耐久跑”这项教学内容的时候,如果告诉他们要绕着运动场跑几圈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感到害怕,课还没开始就有了情绪上的波动。如果我们借鉴国际越野比赛形式,在自己熟悉的校园划出安全、合理的线路,在校园内设计出合理线路,开设“寻宝比赛”,学生会很快被吸引,不会被“长跑” 这样的词汇吓怕,在好奇心的指引下,会积极参与这堂体育课,这就比枯燥的跑要更具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这就是体育教学的有效和高效。运用兴趣教学法, 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施教, 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使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提高教学效果。再如, 通过选择多种多样的趣味练习, 直观形象的比喻和模仿、新颖美观的场地设计, 不断变换练习位置、采用集体、个人、小组, 甚至师生之间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并适当地配些优美的旋律等手段来启发兴趣, 唤醒情绪, 调动学习主动性。这样的方法学生就能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3、师生共同参与。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参与学生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现的欲望。因此,我常常放下教师的架子和我的学生做朋友。要“童心未泯”,以一个活泼、乐观、有趣甚至于天真的形象出现在小学生当中,既当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课堂的参与者,和学生们一起跳、一起唱、一起玩、一起乐,共同营造一个温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们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不断养成礼仪、文明、宽容、团结、协作、合群的健康心态和习惯。而且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我们真正成为朋友,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爱学生、激励学生
学生的基础不同,在课堂中的表现也不同,有的学生聪明,表现欲强,在课堂中积极性高非常活跃,有的学生胆小,腼腆,思维在上课处于高度紧张甚至迟钝状态,表现为不知所措。若此时老师给他一顿训斥或是讥讽,只会大大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产生自卑情绪,如何帮他们重拾信心? 最好的方法便是不断的鼓励,给他们安慰,在一次次获得表扬的喜悦中树立起“别人行,我也行”的信心。如:队 列训练时,往往会有个别顽皮的男生,去拍拍旁边同学的脑袋,或去踢踢前面同学的屁股。对这种违纪动作,教师不能当众羞辱他。他们顽皮、违纪,通常是由于他们本性好动而又动得不适时产生的。要通过练习、说教引导改正。唯有爱学生,多激励学生,才能促成师生感情的融洽,关系的和谐。教师才能掌握课堂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四、课后要反思
课后反思所得,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好办法。一堂高效的课,师生必须要有所得。对老师来说,上完课以后应该是心情愉快的,感到欣慰的,甚至是自豪的。对学生来说,是快乐的,有收获的,有成功的体验,努力做到一课一得,这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高效的关键所在。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提高自己。
总之,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 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从玩中学,学中玩,乐于学,乐于做,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更能让课堂轻松、愉悦,这样就能做到高效课堂了。
第二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二)、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经过网上资料搜集和文献查阅,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先后形成以下教学模式: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问答法”教学模式;夸美纽斯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前苏联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提出的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三模五环六度”模式,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多而杂乱,研究成熟的尚不多见。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第一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现有教职工69人,在校学生1060余人,是汉沽管理区直属小学和窗口学校。学校80%的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他们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又对工作充满激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这里的学生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分之二是非农业家庭,三分之一来自外地打工家庭和本地农村家庭,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距很大;显然,学生的基础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自2000年开始,我校进行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实验,2003年又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质量明显攀升。但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班额过大,每个班人数在50——60之间,学生活动很难组织;二是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章法,随意性太强;三是部分老师“穿新鞋走老路”,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四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学习任务的落实,教学过程过于死板;课堂气氛沉闷;五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六是现在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从而造成部分学生滋生厌学情绪。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效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了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主课题,得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希望在我校在多年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模式,为全区甚至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做出表率并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架设和拟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实验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果:
1、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通过研究与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优化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总结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框架,使各学科教师的教学都有章法可循,使教学过程科学化,合理化。
3、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4、实现师生的解放。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二)、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课题所反映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首先,要研究什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其次,要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及管理等。
2、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新课改的表形物,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的理论基础。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其三,是研究学校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验材料的准备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研究学法。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4、研究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什么样的课堂优化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学习。
(三)课题研究假设
1、通过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情感得到正面提升。
3、课题研究使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课改执行力得到提升,专业发展上新台阶。
(四)课题创新之处
1、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个性高效课堂。
2、探寻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高效课堂的制度保障等。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1、重点探索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由教研组长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课程标准》、主体教育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力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理论等是我们需要广泛涉猎的理论营养。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课题思想的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探讨和修订研究重点和方向。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4、教育调查法:根据实验需要采用问卷、访谈、测评等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寻找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效率影响的规律。
5、个案研究法:通过年级个案、班级个案、个体个案的追踪分析,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成效。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2年4月——2014年7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各科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汉沽管理区第一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3年2月—2013年7月)
1、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每个年级的各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学校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4、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5、各子课题组初步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14年1月)
1、各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各子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各子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月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学校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5、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年级组、优秀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篇:小学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二郎庙小学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为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我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我校决定在总结以往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创建高效课堂活现结合明星小学部课堂教学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以高效课堂教研活动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主阵地为平台,力求真正建立起“自主、优质、高效”的课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促进我校跨越式发展。
二、具体目标:
工作目标:创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状况的根本性改变。在专家引领下,积极探索,构建自主、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通过活动带动全校教师走进“创建高效课堂”的行动之中,让教师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实现“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进一步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方式与学生评价制度,建立符合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三、高效课堂的含义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
四、构建高效课堂的人力保障
为加强领导,保证我校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特成立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工程领导机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指导和组织全校各学科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课堂教学、人人服务课堂教学、人人研究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
1、创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保平(副校长)全面指挥打造高效课堂的实施工作。
副组长:李三保 负责起草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在校长的领导下,根据既定方案组织实施,及时收集反馈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
成员:教研组长和全体语数教师(职责是组织实施落实、监督检查、评价)
五、创建高效课堂工作的主要内容
开展“高效课堂新模式”的创建活动。在全校开展以提高课堂效益为主旨的“高效课堂新模式”的创建活动。创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扎实有效的“课前”、“课中”、“课后”等重要环节作保证。学校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引导和促使全体教师在以上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拟创建高效课堂“1333教学模式,确保高效课堂创建工作的稳步推进。
高效课堂“1333教学模式”简介如下:
“1333”是指“一份学案、三课型、三步骤、三环节”。
(1)所谓“一份学案”是指教师、学生每堂课共用一份学案。一份学案把教案、学案、练案合为一体。这样能统一备课组的共识,提高教师们的备课水准。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从而真正把教师的劳动用到学生身上。
(2)“三课型”是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预习课、新授课、复习课”三个基本课型。
(3)“三步骤”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阶段)。
(4)“三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三个环节。
“1333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学、展、点、整、练”五个字。
“学” 即“自主学习活动”和“合作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活动”就是学生按照 “学习目标”的要求,在学案导学的帮助下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任务。学案要至少提前一天下发,学生根据学案,自主解读文本,初步学习,完成基础知识、基础题目,从总体上对文本有初步把握,完成基础性目标,从而为课堂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合作学习活动”是指以学案为路线图,对子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组际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问题解决的顺序依此是:自学解决——对子之间解决——小组内解决——班内解决——老师解决。“展”即“展示交流 分享共赢”。
展示分为小展示和大展示。小展示指的是在小组长组织下的组内展示,主要展示对子互学和小组内合学的成果,暴露出存在的问题,由学习组长负责将学习成果和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老师掌握学情,安排班内大展示;大展示指的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全班范围内展示。
通过展示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沟通,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在分享中实现共赢。课堂上教师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交流,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师注重适时、中肯的评价,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在班内形成“兵教兵”的浓厚学习氛围。过程中,教师要汇总交流展示中的问题,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易错点等,为下一步点拨做好准备。
“点”即“精讲点拨 点评升华”。
所谓精讲,主要体现为教师抓住知识的关节点、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等,讲出知识的精华,讲得精彩。把握住了“这四点”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全面开花,到处点火,则徒劳而无益。原则上教师一节课最多讲15分钟,是指累加时间。
“整”即“整理学案,形成能力。”
所谓整理学案,指学生根据自学、群学及教师点拨的知识整理出本节课所学的重难点知识记录在导学本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整理出最有价值的知识点、关键点、易错点等,从而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即“有效训练 知识落实”。
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训练题组,并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班级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当堂检测中巩固自己的所学,找到知识的遗漏点,在矫正、总结中提升素质,实现“堂堂清”。高效课堂,应该具备以下原则。
(1)三讲三不讲。
三讲: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
(2)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
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显著不同。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的收获是20%;说一遍的收获是70%;动手做一遍的收获是90%(如操作、演练等)。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做、互动的时间,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
六、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步骤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反复开会讨论,学校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归纳为20字,分四步走:理念变观念 → 观念变方法 →方法变文化 → 文化变信仰
1、研究校情,找准切入点(2014年2月)
学校行政领导班子集体智慧共同研究我校校情,总结学校办学教学历程,我们发现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共同的几个问题:
1、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2、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
3、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
4、教师强行灌输知识,胁迫学生学习等等,因此,要想让学校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那么课堂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找准学校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切入点,我们反复地开会研讨,最终将生本理念下“1333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抓手。
2、宣传发动,统一思想(2014年3月)
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提高认识,明确方案。要求每位教师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建设学生互帮互助型学习小组写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在学期末教导处将进行汇总、评比,并对质量较高、操作性较强的做法给予表彰。
3、教师培训,掌握技能(2014年3月)
高效课堂能取得怎样的效果,教师的理论储备和技能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校在进入高效课堂实际实施之前将采用多种形式对教师从理论、意识、具体操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培训。我们首先学习了高效课堂理论知识,然后请有这方面经验的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与探讨,并且不断派教师外出学习率先实行高效课堂学校的先进经验。
4、层层推进,分布落实(2014年4月——2015年6月)
高效课堂虽然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但对于我校实际情况来说,的确是个新思维、新方向,推行起来不能盲目冒进。学校领导通过会议讨论决定采用试点先行、以典范促模仿、以成果带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普及方式推进本次教学改革。为此,我们选择了前期基础较为合适的三年级九个班作为先行试点班,把改革的重心侧重这九个班,教学行政多与这些班的老师交流,指导他们如何具体推进高效课堂的各个工作环节。等这些班级取得一定成效时,我们再发动其它班级进行学习取经,并且结成互帮互助对子班,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推进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分以下以个层面进行:
(1)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研究导学案如何编写、使用、及使用后反思与提升,作业如何选编,预习作业的设计等。
(2)其他教师重点训练学生如何自学、对学、群学,如何展示,如何整理学案等,严格按照高效课堂的要求上课,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过关听课,对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帮助,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共同进行班级学习小组组建。在小组组建要求注意以下事项:小组组建要以就近为原则;每个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要平衡搭配,并给每个成员编号,在小组内结成互助对;各小组要有一个响亮的组名,并有小组口号;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让其具有管理本小组的欲望、能力。另外,各个班还要建立组与组之间、组员之间的联动、竞争机制。
(4)抓好课型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 “预习课、新授课、复习课”三种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形成有效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
1、预习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教师精心设计自学导案,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自学意识及质疑能力,为新授课做好准备。
2、新授课: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作为新授课主要任务,教师精心导入、讲授、提问、指导、评价,围绕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组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讨论、合作;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3、复习课: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讨论,指引学生思考释疑;通过点拨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和揭示规律;通过专题训练,增强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理清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所有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作出如下要求: ①充分研读教材。教师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师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能够细读当前所教年级教材,吃透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每个教师每学期在学校至少上一节高效课堂的展示课,并接受一次学校组织高效课堂的随机检查。
②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高质量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在此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③优化作业设计。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④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基本要求: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等学习过程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要结合老师下发的导学案自主学习,把有感受、有疑问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和小组成员、老师进行研讨。上课要做到老师讲、看老师,同学讲、看同学,自己讲、看大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要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拿出来研究解决;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发言时要落落大方,声音洪亮,并且要请同学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评价或质疑。
七、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措施
1、实施学校行政随堂听课制度。
校领导及时进行点评,至少两周详细点评一次。课堂教学评价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并将评价等次与教师考核挂钩,对课堂教学不合格者,校长或教务主任必须与其谈话,指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一周后重听随堂课。
2、加强教师培训。
以课程改革为重心,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充分发挥研训教一体效应,促进教师发展提高。
3、教务处充分行使职能。
教务处对教师导学案,教师的上课、布置作业、导学案使用等教学常规进行监督检查,月月检查,月月公布。同时,各备课组将每一节课学生学案和作业(一节课一份)交教务处,一月交一次,年级组收齐后交教务处存档。教务处对教师教学常规每月检查一次。
4、学校跟踪小结。
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听课、评教、考试、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情、学情,每月进行一次总结,并在实验教师会上通报近段时间的教学常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和学校的具体要求。
5、建立高效的教学反思机制。
学校要积极引导并大力推行教后反思,要求每个教师每课、每单元教学结束后写教学反思笔记,每学期写一份教学反思报告。把写教学反思,记录反思问题,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学校每学期要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进行一次检查并于每学期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进行展评,评选优秀的教学反思笔记和教学反思报告。
6、开展一系列活动,确保高效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①以“四课”为载体,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将深入开展“四课”活动,即:推门课、高效课堂达标课、校级教改示范课、教学开放课。另外,各学科每期推荐1—2人参加区教科所组织的教学比武等竞赛。力争通过“四课”活动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②、启动“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行动”
在全校启动“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内,学校的教学研究、质量管理及队伍素质建设等均围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益这个重心进行。2012学年第一学期由校长室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的培训,主要进行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基本标准、实施策略和典型案例的培训,并在三年级九个班进行实验。2012学年第二学期在小学部全面实施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行动评价活动。小学部每学期组织两次“高效课堂创新成果展示”。
③、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
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要求每班的班主任在开学一周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把学生以4人或6人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明确学习组长,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所有的任课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激发学习小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④、建立教学日志,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各班通过教学日志真实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每天晚上将当天的教学日志交到教务处。对教学日志中反映出来的有违规行为的教师学校将给予批评教育,充分发挥教学日志的监督、调控作用,为创建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保障。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创新工作方式,创新班级管理制度;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以学习小组建设为抓手,为我校教学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富源县中安小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富源县中安小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创建优质高效课堂,成为当前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高效课堂理念日益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潮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工。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富源县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事实方案》要求,在全校全面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 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要求
(一)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以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努力使课堂达到“轻负、优质、高效”。
(三)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实现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促进广大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提高教研活动的深度、效度。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主题化、常态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全市中小学掀起一轮教学研究的高潮。
三、课堂基本特征
1、课堂理念——先学后教,在学中教。即一堂课要从“学”字开头,“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教师以学习活动单为抓手,以任务驱动学习为途径,在学生独学、群学的过程中根据具体学情点拨指导。
2、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要积极推行小组互助学习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差异、心理特点,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一名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小老师”作用,达到合作提高的目的。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3、主要环节:“活动单分组导学”高效课堂模式必须有以下三个特色环节:⑴活动单引领,自主学习。整堂课(包括课前或课后)的学习、讨论、交流、展示要以活动单为指引和统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中真正学会(而并非教会!)知识,形成技能。(2)学习结果,当场展示。学生的讨论结论、问题答案或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新见解等,都要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视频展示台现场展示,小组代表现场讲解、说明,接受其他学生的补充提问或评价。(3)当堂训练,巩固强化。在自学、讨论、交流、展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学生当堂完成学习活动单的相关训练题目,并通过组内评价机制及时反馈评价,小组的训练完成情况要在全班展示,作为评价小组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
四、操作策略
通过理论学习,经研究决定,初步确定采用“活动单分组导学”为我校创建高效课堂基本策略,以“一案(教师导学案)一单(学生学习活动单”为基本切入点,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一)编制学生学习活动单的基本要求:
1、知识问题化。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引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明确,坡度要小,有思维含量,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探究性。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在活动单上要防止出现没有任何思维含量的假问题和偏离教学目标、偏离教学重点和考点的无价值的问题。
2、问题层次化。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分A、B、C、D四个层级设计问题,真正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A级问题为识
记内容,教师要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B级问题为理解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回答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问题为拓展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D级问题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解决。
3、体现导学功能。活动单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和路线图,对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和训练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譬如,让学生预习、落实教材上哪一页的知识点,讨论哪个问题,做资料上哪一页的检测题等都要有提示;对活动单上的A、B级问题,应要求学生在认真研读文本和相关资料、经过个人独立思考后独立完成,对C、D级的问题要尽力提前思考、预热并找出困惑点等。所以导学案不能是教材、资料和习题的大搬家。
4、坚持主体性原则。活动单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充分信任学生,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钻研;要设计出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讨论、展示、质疑等活动方式。
(二)操作主要流程:
整个学习过程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中课上为主,课前、课后各有分工,前后呼应。
1、课前要求教师在集体研究、分工合作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活动单的编制,并将活动单提前下发给学生,安排学生按活动单的要求认真预习,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收、批活动单完成学情调查;学生要切实按活动单上的要求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自主解决 A、B级问题。
2、课上教师以活动单为路线图和总抓手,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式、参与式、探究式学习,检查A、B级问题,解决C、D级问题。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极限时间不超过15分钟。
3、课后为巩固拓展,并完成下节课预习任务。
高效课堂的特点之一是活而不乱,高效课堂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交流,质疑争论,但它绝不允许学生在课上和自习时间说闲话、干闲事。而要做到这一点,根本靠教育,关键靠管理。
(三)课堂处理好三个关系:
在课上这个重要时段,教师特别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学生静心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讨论展示的关系。
既要培养学生凝心静思、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讨论展示、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要把握好二者的平衡点,不能顾此失彼。讨论时还要坚持这样一条原则:能个人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讨论解决,能组内讨论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提交全班解决。提交全班
解决的问题一般是组内无力解决的问题或是组内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分组讨论时教师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态度认真,积极投入,禁止学生趁机说闲话、干闲事。
2、分组分任务讨论、展示学习内容与所有学生全面掌握学习内容的关系。
教师不能在课前(或过早)分配学习任务,对学习任务要让学生在全面准备的基础上再分组重点准备。在其他小组讲解展示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提醒并监督全体同学认真倾听,不能分心和走神,不能只顾在下面准备自己将要展示、讲解的内容而不倾听别人的讲解。每组展示、讲解之后,教师要组织好小组之间的互补完善、质疑评判和穿插巩固,严防顾此失彼,确保学习内容的全员覆盖和学习任务的全体落实。
3、学生讨论、展示与教师精讲点拨的关系。
学生讨论、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亮点和特点,是学生合作学习、共享成果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必须保证该环节的质量和实效,不能随意删减或压缩;精讲点拨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达到应有高度和效度的重要环节,它能有效实现知识的整合,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提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或缺,不能互相取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确立以校长顾志明为组长,副校长赵永、张宏礼、孔令英为副组长,朱剑锋、李雄碧、王翠莲、刘查芬为成员,各教研组长为学科组负责人的高效课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推动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机制。
(二)开展学习,提高认识
采用集体组织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有关讲座的幻灯片,阅读《“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指导手册,明确有效教学策略的内涵,领会“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有效教学理念。
(三)强化培训,提高能力
培训可分为教师培训和学生培训,教师培训在四个方面进行:
1、通过教师自学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养,为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2、通过专家讲座、观摩名师精品课等方式进行培训,为高效课堂的准确实施奠定行动基础。
3、通过组内磨课教研,为高效课堂实施提供研究平台。
4、通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等形式,增强教师们的自觉约束意识。
学生的培训要采取合理的办法,指导学生如何自学、提问、讨论、合作、交流、发言、展示、小结,如何使用纠错本,如何使用双色笔,如何做好自学笔记等,要让学生多体验、多模拟、多交流,明确操作要领,清楚操作步骤,知晓操作策略,遵守操作规则。通过师生的共同进步,使高效课堂能有条不紊的开展。
六、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1年3月)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
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学校成立创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初步确立高效课堂的学科实施模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或细则。
(二)试点探索阶段(2011 年4月)
1、落实物质保障、文化氛围、管理措施,按照“一案一单”模式的总体操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2、加强研究反思。围绕高效课堂实施策略开展扎实的校本研究活动,要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变成校本研究主题,注重研究的过程,注重研究的深度,确保研究的实效。通过两期观摩研讨课,为全体参与课改的教师提供研讨平台,要求教师们认真做好研讨,积思广益,积累经验,反思改进,初步形成有效的课堂操作模型。
(三)典型引路阶段(2011年5月)
学校确定的典型班级,为我校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改革积累经验,提供成功范例,培养高效课堂执教能手。
要求典型班级教师:①、要树立一种信念:当好我校高效课堂的开路先锋,激情投入,确保成功。②、要做好两种准备:其一是征途之中困难重重,要做好精神压力加大的准备;其二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意味着老师付出的增加,做好在时间和精力上加倍付出的准备。③、要达到三个效果:第一个效果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三级模式,第二个效果是教师专业发展达到新境界,第三个效果是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四)全面推进阶段(2011 年6 月—9月)
1、上好常态课,打造精品课。通过学习,每位教师都能明确高效课堂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高
效课堂的操作模式能够做到驾轻就熟。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分别打造1-2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2、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分别写出1-2 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五)反思深化阶段(2011 年10月—11月)
1、总结反思。学校要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形成长效机制。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高效课堂构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六)成果整理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1、编印《走进中安小学高效课堂》、《中安小学高效课堂教师教学论文集锦》、《中安小学高效课堂经典学案》等课改成果材料。
2、召开中安小学高效课堂成果展示和总结表彰大会。
我们坚信,经过一年的高效课堂建设实践,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将进入深化提高阶段,学校也将在更高平台上开展高效课堂创建工作,再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必将探索出独具高新一小特色的高效课堂运行模式,使高效课堂成为学校最大的亮点和最有价值的品牌。
2011-3-25 6
第五篇: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之我谈
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之我谈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的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发展。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教育自身能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关系到开发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使我们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不但要立足于现实,更要重视未来,重视提高人的素质,重视人才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重视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就是让学生进行选项学习;探究就是让学生探索研究,培养创新能力;合作就是让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学会合作,形成和谐人际关系。高效体育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品质,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造型高素质人才。
一、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研究
1.为学生创造性学习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生纠正错误的引导者。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性学习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促成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化和高效化。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要善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加深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形成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态度。应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思维能动性为动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设计和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建立一种互相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教师创造性的教,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提高学生创造性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和适应未来的能力。
2.关注学生的现在和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人生来就有学习潜能,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的主体。因而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学生,即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正是基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习成功潜能的信念和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人来认识,教师应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关注学生的现在和未来,促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3.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让他们最终学会学习,形成学习能力。因此,要建立一种“以学生为本”、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机制,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突破,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的、技能的、心理的、娱乐的、文化的需要,优选迁移性、综合性、基础性、娱乐性强的知识技能,让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气氛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强健,技能得到发展,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如何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欲望
“诱思探究”(诱导思维,探索研究)教学理论主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强调“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策略,以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推动思维不断深入发展。即: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入教学;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展开教学;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问题的应用延伸,巩固和发展教学成果;通过问题的拓展,再现新问题的提出,形成良性循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大量的体育活动中把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与意志品质的培养、心理需求的满足和情感的体
验相协调,培养学生一种发散的、多角度的、探究的、提问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一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思考,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通过解决问题,创造性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二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平等、互助、合作的教学氛围。三是采用让学生先体验、尝试、自学,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在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学会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创设问题,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存在问题进行探索学习,能促使学生去自觉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以及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在创设问题时,一是做到在设置问题时,力求角度新颖,富有启发性,使学生易于联想、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凭借已知探索未知,使其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热情,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二是做到设置的问题难度适当,让学生通过努力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唤起学生的自信心。三是在设置问题时,既侧重学生的整体,又注意个体差异,既考虑到一定的难度和跨度,同时还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引导、启发学生从实践中逐步认识动作技术结构和要领,逐渐掌握其规律,在获取知识中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能力,增强体育锻炼的热情。
3.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激发动机、培养兴趣为起点,以习惯形成为中介,以个性发展为方向,不断地始动、定向、维持、调节、强化。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和主动学习的愉快环境中,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养成科学、自觉地锻炼身体的习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体育的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一是力求做到精讲多练,教师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知、情、意并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得到释放。二是以教师富有情趣、学生欢迎的教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自主积极的心态。三是根据体育教学特有的魅力和趣味性强的特点,教学方法力求活泼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四是通过教师运用幽默、诙谐和富有情趣的语言,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构建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课堂教学的组织讲究艺术性
有关研究表明,体育课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最高峰,意志在课的中间达到最高峰,而情绪高潮则出现在一节课的开始和后半部分。根据这些规律性的变化,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做到在课的准备部分采用各种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和集中到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上,为基本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生理基础。在课的基本部分,在学生的注意力和感知、理解能力均处在较高水平时,教师及时开展新内容的教学,并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和运动负荷,以适应意志活动变化的规律。教学中,我们一是利用教师自身的教学机智,通过变化练习,运用简明扼要、准确、幽默和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其在大脑中反映出动作的形式、方向、幅度,进而理解动作结构的顺序、速度和节奏,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二是通过培养锻炼学生的情商、智商和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心境,提高学习的效果。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的体力逐渐下降减弱,注意力和意志力也有所减退,在这一阶段,我们给学生安排一些体力负荷不大,情绪活泼,学生已基本掌握的练习和舞蹈来做整理和放松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加强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学习”不仅重视学习的速度,强调学习的效果,而且也强调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以获得学习成功,形成健全的人格,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一是对动作要领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的练习合乎动作要领,减少错误动作的发生。二是在练习中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及时点拨、指导,使学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三是采用边指点边练习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动作练习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6.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认知的内化
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化过程。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探究与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条件,激励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扩展与更新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一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将知识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练习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自我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知识的进一步内化。三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四是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技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是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在班级授课制这个框架内,有机地融合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课堂的人际交往由单一的师生交往转变为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相结合,从而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7.变同步教学为异步教学,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同步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全班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目标。这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系统,便于教师的人格感化作用,但不能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压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异步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根据自身能力,按照自定步调学习,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变同步教学为异步教学,通过异步教学,允许尖子生超过大纲规定的要求,超过课时教学要求。对困难生多引导、鼓励,对他们学习效果的评定注重提高过程,使其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使其在获取知识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热情,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兴趣盎然、生动活泼地学习。
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康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因而,能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创造性思维的快乐,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使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创造性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和适应未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