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意阅读2中文9-15单元
U9平衡问题
下面是位中学老师罗恩·布莱克和另一所学校的一位七年级学生劳拉·汤普生的谈话记 录。
罗恩:劳拉,你认为怎样才算是好老师?
劳拉: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热情和对学生的兴趣。学校的孩子总能知道老师够格不够格。老师
要是对孩子没兴趣,她不可能有热情,这是很明白的事。他们总会知道老师是否站在他
们一边。老师还得了解她这份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是老师不合格或对自己这门课不
懂,学生不可能相信她的能力,我想我说的是学生还是对老师有信任感。
罗恩:我同意。
劳拉:她还得有条不紊,有自信心,不然她会管不住学生。孩子们说话,瞎混,课堂便成了
他们消磨时光的地方。其实,大多数孩子不喜欢没纪律的课堂。他们需要引导。大多数孩 子不想胡闹,但假如老师对他们的胡来听之任之,他们会控制不住自己——学生会一发不可收,毁掉每堂课。对于,她得严格,有纪律,让学生明白谁是上司。她要有幽默感是最好不过的。这很要紧。我想她还得有点表演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她如能让孩子们笑起来,那也是让孩子旦目白她理解他们的一种手段。
罗恩:嗯。
劳拉:还有,最糟糕的是老师的幽默感不对,她的笑话让孩子们笑不起来。我很难讲得很具
体,因为每个老师的情况不—样。我刚才谈到的好的老师的情况,差的老师身上也有。
比如他们有热情,业务精通,就是没和孩子们沟通起来。我们学校有位老师上课逗得
很,好玩极了。从她开门进教室到下课出门,我们就笑个没完,就是没学到东西。时间
都用在笑上了。真的,下了课我们的颌都疼了,但我们的学习从没有走上正路。说实在
话,我们并不满意这类课,虽然我们喜欢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罗恩:我想我懂你的意思。
劳拉:有时,你遇到的老师真够严厉的,让人受不了,学生们还是喜欢她,因为他们学得辛苦,也学到了东西。他们也就接受这些规矩,不笑也不胡闹,因为他们知道她很认真。能跟 她长知识。你怎么看?同意我的观点吗?
罗恩:我同意你的观点。你说的全是实话。人与人不同,连下课后的老师与上课时的老师都
不一样。回想我的上学经历,和你讲的—样。比方说合格的问题。我记得我的数学老
师,和很多人一样,是战后当的老师。那时老师不够,却有不少年纪轻轻的人,他们因战争没上到学,说真的干什么都不够格,因为他们战时该在上学却把时间荒废了。所以他
们进了教学速成班——约三个月——随后把他们安在教室里。艾奥里——那数学老师
的名字,至是我们给他的绰号——就是速成班成员之一,没有教数学的资格。可他是
我最好的老师,我的同学都有同样的感受。我们都尊重他的能力。我们喜欢他的课,从
没有人在课堂上胡闹——他从来不用提高嗓门。我们比所谓的好班学得更快,但没人
想升到尖子班,因为没人想离开艾奥里的班。
好啦。也许我可以问你个问题了:怎么做个好学生?
劳拉:这个嘛,或许你比我更有发言权,你得教学生,但我看他们的角度不同。我认识的向学几乎都是我的朋友,也许我还没你看得清楚。不论如何;我谈谈我的看法。你知道,有
的人自然而然地学习,不用特别刻苦。他们也许学得好也许学得差。好学生首先是想
学。其次他们有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得知道在课上课后怎么学。但他们不应对学习
过于认真,除了学习什么也没有。他们应有别的兴趣,和别的人一起活动,无论是体育
活动,还是别的活动,比如去电影院、下棋什么的,或就和班里同学或朋友一起玩;他们也应和别人一起开怀大笑。你的观点呢?
罗恩:呃,我想你说的这类学生听起来蛮不错——过于认真不好,也不必太聪明,但他们应对事物感兴趣。老师喜欢的是问问题的学生,至少是那些问好问题的学生,往往这些问题
也是别人的问题,它使得老师有机会按学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老师没把内容讲明白
时尤其如此。老师最讨厌一个个呆头呆脑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死不吭声,你一辈
子搞不懂他们是真懂还是假懂。别的嘛?对丁,有的学生自作聪明,要表现自己,经常在别的同学面前以为自己“无所不知”。他们令人生厌。他们和问问题的学生不同,因为他们真的什么也不懂。他们在帮助老师推进教学方面起不了什么作用。
劳拉:老师都这样看待好学生吗?
罗恩:不,不。我想有老师喜欢班上有“听话的学生”,有“无所不知的学生”,来向他人表白至少有人在学习。我觉得这样的老师只教育最好的学生,不关心落后的学生。一个好老师应尽力去教育她所有的学生,不只是最聪明的学生或只是差等生。教学是种平衡行为,方式多种多样,这是方法之一。
劳拉:你是说在太严肃认真和太多胡闹之间应有个平衡?
罗恩:说到点子上了。关键就是个平衡。在一定意义上学生也一样。当然,这对他们也不一
样,因为他们不是成人,个性和处世方式还没定型。但是最好的学生都表现出一种平
衡,不太急于求成,也不太对啥事都没劲,不过分认真,也不过分狂热,既不喋喋不休,也不静得像老鼠。
劳拉:嗯,我要注意点自己的平衡问题。
罗恩.我们每个人都该这样,劳拉„„ U10 “第六感觉”的科学性
第一批白人来到萨摩亚岛,他们发现盲人用手握着东西就能把它们详细地描述出来。就 在一战后的法国,朱尔斯@罗曼测试了数以百计的盲人,发现有几个能分辨出深色和浅色。经过无数次测试,他发现他们是用鼻子或手指头:在“看”。在意大利。科学家西泽·罗姆布罗索发现一位盲女能用鼻尖或左耳垂“看”东西。—束亮光突然照到她耳朵上,她会把头扭开,似有疼痛感。1956年,一位苏格兰盲学生学习识别不同的彩色光线,学会能捡起几英尺之外的色彩鲜艳的东西。1960年一个医疗组测试一位弗吉尼亚州女孩,发现即使给她眼睛蒙上绷带,贴上胶布,她还是能辨别颜色,识读少部分印得大的字。可能的例子数以千计,但这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子足以表明“不用眼睛的视力”显然不是新鲜事。但是,来自俄罗斯的一位山村女人的感觉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罗莎·库利肖娃真的能用手指头看东西。我们经常读到的案例是 某一个感官的缺陷,作为一种弥补,别的感官尤其发达。可罗莎不是盲女,而是出生在盲人家庭,学会了盲文,从此学会了用手去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1962年,她的医生带她去莫斯科,在那里她接受了苏联科学院的检查,至少在俄罗斯一下子出了名。一位叫谢夫的科学家对她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发现即使把她的眼睛牢牢蒙住,仅让手臂穿过屏风,她只要触摸一下就能辨认出三种不同的颜色。为了检测不同颜色的卡片对热的反射也不同,谢夫把有的加热,把有的冷却。这都没有影响她的反应。他还发现她能隔着玻璃读报纸,这样她的触觉没给她读报提供帮助。她接受一位心理学家测试时,把不同颜色的光照在她的手上,她能鉴定出光的不同颜色或光落在手上或屏风上的斑影。在严格控制的测试里,用一块布条、一个屏风和一块很宽的卡片围着她的脖子隔住她的视线,但她还能用胳膊肘读字迹小的报纸。最让人信服的测试是,一个人从背后死死地蒙住她的眼睛,她重复了所有这些试验。这种情况下没人有本事作弊。蒙她眼睛的手拿开后过了几分钟她都还很难看清楚。
罗莎在俄罗斯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她之后又作了别的测试,结果发现六个人里有 一个人只接受一小时训练后就能分辨出两种颜色的差异。80个学生的班很快就组成了,接受“不用眼睛看”的训练。他们承认不同颜色感觉起来稍有不同。有的触摸起来光滑度不同。黄色很滑,红色是粘的等等。即使在这些颜色上压着玻璃,学生们也能“感觉到”颜色上方的空气不同。这些学生不用布条蒙眼时视力绝好,所以常有人说他们作弊。可在另一所学校,盲人在接受同样的训练。很多盲人说上这些课时他们已意识到对不同的颜色他们有不同的“感觉”。盲人班上水平更高的学员甚至在隔着金属板识别颜色。他们能“看见”的颜色老师都看不见。
盲童用耳朵、舌头和脚尖“看”的事说明人体内没有特别的感应细胞在起作用。但看的能力遍布全身,这是细胞的普通功能。很清楚,光线的类型和强度不同,其影响细胞的方式也不同。人们能学着体会这种不同,并分辨出不同种类的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俄罗斯人发现在强光下识别能力最强,而在光线暗淡时,和人的正常视力一样,这能力就减弱。但无法解释的是,有人为什么能隔着铁板看,还有为什么如果把物体(或者人的手)通电后接地,这能力便消失了?这就是人们有时说的“第六感觉”。事实上很清楚,我们还有个感觉,但没被开发出来。第六感的说法常被嘲弄,只在傻乎乎的影片里看得见。但如果人们以科学的方式来对待这个想法,那么其可能性是真实而又极为令人激动的。
再回到主题来,“不用眼睛的视力”能力在儿童身上最强,11岁时达到顶点。人体似乎有—种与蝙蝠或鲸鱼相类似的系统:一种声纳系统,可以接收或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要是我们正常感官失灵,这个额外的感官就顶替上去协助别的感官。而它可以在每个人的系统里,包括视力绝好的人。它像猫的胡子,“感觉”我们周围的空间,给我们提供信息,让我们死里逃生。不幸的是,过了十一岁,我们的大脑把我们的感官控制得更严,排斥这额外的信息,不再相信它。换而言之,我们的“理性”或“智力”拒绝这美妙的功能,只是因为不理解,如同排斥其他不理解的功能一样。也许将来还有希望,像罗莎@库利肖娃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理性”即使解释不了或不理解。也能将它作为正常事物接受。
到那一天我们的生活会大为改善.真想像不出这对数以万计的盲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 们需要的是更信任我们的能力,宁愿多相信一点我们的本能,少相信一点我们的理性。U11
诚心诚意地保佑自己
世上每个社会,不管其有多“文明”,总有些信条与科学逻辑思维背道而驰。这些信条被称之为迷信。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些时候都相信过迷信。有些人几乎就依照着迷信在生活。他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此事会给他们带来好运还是厄运。有些人,对在一周中的星期几几或一个月中的几号结婚、公司开张及驾照考试,都非常讲究。有些人在某几天拒绝乘坐飞机。
中国传统上有很多迷信。比如,人们非常相信生者与死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每年中都有几个节日来祭奠死者。任何意外或谋杀而致的死亡事件,都为人们所惧怕,因为鬼魂会在人死后的第七天夜里回来,寻求复仇。在中国新年,屋子大扫除可能会带来厄运。当然,中国最大的迷信是:人们相信并重视“风水”。在许多建筑物的设计及建造上,人们在关注精美的建筑设计的同时也非常在意好的“风水”。人们对数字也很重视,主要是因为音调稍有不同的字会表示好运或厄运、长寿、富有等等。通过这样一个事实,可见人们对数字的重视程度:在香港,买机动车辆牌号的钱有时是车辆价格的许多倍!
当然,西方社会也有很多迷信说法。英国最有名的迷信说法之一是:星期五是不幸运的日子——对海员尤其如此。这一说法几乎肯定来自这个事实:据说耶稣是星期五死的。英国海军司令部曾一度决定要证明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他们建了一艘船,是周五开工,周五完工的,并且也把该船命名为“星期五”。他们甚至给船找的船长也姓“星期五”(Friday)而巳该船的首航也是在周五进行的。这艘船失踪了,人们从未再看到过它!英国海军一贯否认该故事的真实性,但是他们的否认并不重要。一代又一代的英国水兵相信故事的每一个字。
宗教环境里,人们对大自然的力量顶礼膜拜,希冀能给他们带来帮助,从当时严酷的生存条件下存活下来。这些早期迷信说法中有一个例子,即触摸木头能带来好运,或者至少能逢凶化吉。这反映了这样一个原始信条:每一个自然物体中,比方说一棵树,都住着一个特定的神。过去赋予火和铁的重要性,今天依然存在着:拿一块煤或一小块马蹄铁,作为能带来好运的护符。另一种自然原料盐,若是撒落了,则意味着厄运,因为数个世纪以来,盐是冬季保存肉类的唯一手段。要是没有盐,一家人就可能会死掉。
对原始社会的人而言,家中有仁慈的神灵赐福,是非常必要的。每一家的中心是壁炉。古罗马人认为,家中的这部分是家神居住的地方。在西欧,壁炉被认为是仙女的家,她们能带来好运。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些仙女在夜里帮着做家务。在英国有些地方,家庭乔迁新居时,仍然流行着这样的传统:把旧壁炉里的余烬拿到新壁炉里去烧。几乎每个家庭搬入新居时都要举办的“暖房酒会”,就是这种习俗的发展。
厨房活儿是生活中迷信尤其丰富的一块领域。有些家庭主妇认为,若是食物搅动的方向跟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那么一顿饭就被糟蹋掉了。为了不冒犯母鸡,不使其停止下蛋,不要把蛋壳扔到火上。在迷信说法中,面包显得尤为重要。炉中的面包没有发起来,被认为是极为倒运的,因为据说魔鬼就藏在没发起的面包中。就为这个原因,就要在面包上部切个十字,以帮其发起,也好让魔鬼出来(现在出售的许多面包上仍然切有十字)。切面包时,若是将面包的两头部切掉,被认为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因为这样魔鬼就会满屋飞。
甚至餐桌都具有迷信色彩。如果留白布在餐桌上过夜,那么家里很快就需要块裹尸布。换句话说,家里一成员很快就会死掉的。最为重要的是,决不要让13个人坐在同一桌子上吃饭。这个迷信说法常常跟“最后的晚餐”这一传统故事联系在一起。故事中,有13个人出现在同耶稣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席上,因为其中有一个背叛了耶稣,13这个数字就被认为是极不吉利的。这一说法甚至比基督教还要古老。古代的北欧海盗也相信迷信,然而没有人真正了解该说法出自何处,有多古老。
在房子的外边,则有更多的、可能会带来好运或厄运的迷信说法。流传最广的迷信说法中有一个是这样的:不要从梯子下走,以免工具或油漆桶从上面掉下来。真正的原因远比那古老。任何从梯子与墙之间走过的人,都是在“打破三角”(这是基督教的一个古老象征)。另一有关梯子迷信的理论则提出,梯子曾经同公开执行死刑有关系。执行罪犯死刑的一种办法就是将罪犯用绳子一端扣在梯子上,另一端扣套在罪犯脖子上:放下后,他就吊死在梯子下了。
对其他国家的人们来说,这些个迷信说法可能会显得非常愚蠢,因为他们的信仰是不同 的。每个国家都有其自己的迷信说法,任何人都不应该嘲弄挖苦·。把迷信斥责为愚蠢或幼稚的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人(即那些从没求助于幸运的护符或某些类型的行为,以祈求带来好运)?是不是有人就没有幸运数字或幸运颜色?也许,这些信条是否是真的,已经无关紧要了。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相信它们在起着作用,而且由于它们给我们带来信心,它们似乎的确能带来好运。
无论迷信的真实性如何,我总会诚心诚意地保佑自己,决不要打碎镜子,老天保佑,绝不在又是周五又是13号时从梯子下过!U12 项链
大约50年前,在纽约的一个富人区,住着一位叫玛丽的女人。她并不富有,但喜欢假装富有。她的丈夫吉姆·艾伦完全是另外—种类型的人。他实实在在,普普通通,他的信条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生活简朴,不装腔作势。然而不幸的是,玛丽不仅要装富,还有一位非常富有的朋友。玛丽喜欢跟其朋友攀比。一天,玛丽那位叫杰妮薇的朋友邀请她参加一个纽约上流社会的人(至少是最富有的)都去的舞会,玛丽很想去,但是她对其朋友说,她丈夫死也不愿去这种地方。再说,她也没有可穿的衣服去出席舞会。
“废话,”杰妮薇说道,“若你需要什么,你知道你可以从我这儿借的。今天下午到我家来,看看我们能找到些什么。然后,你就可以做做你丈夫的工作,劝他和你一起去。”
那天下午,杰妮薇在她的许多衣服中,找到了一套非常适合玛丽穿的。她甚至还找到一条看上去非常昂贵的珍珠项链配那套衣服。就在当天晚上,吉姆下班回来后.她开始做工作,劝说吉姆跟她一起去参加舞会。起先他非常生气。“玛丽,你听着,”他说道,“我喜欢生活在城市的这个地区。这个区很好,我们有孩子后,也能够送他们上本区的好学校。但是,我们得付房钱。我有份好工作,但只够每月付房钱及过简朴的生活。你不需要工作,所以说你的日子应该是蛮舒适的。这对我很重要。但是我们没钱去买昂贵的奢侈品,我们从没有,我现在也不准备去买。”
但是他们越是讨论这件事情,吉姆越是看得出参加舞会对妻子是多么重要。所以,最后当他得知妻子无须去买新衣服,而他也只要租套衣服穿一个晚上,他就同意去了。但是有一个条件:玛丽得让此事成为唯一的一次,下不为例。他们决不能再次参加,因为那将意味着他们得花大把大把的钱,而那是他们所没有的。玛丽同意了,因为她看得出,若是她不同意,那她永远也不能去参加一次舞会。假如吉姆觉得玩得很开心,她毕竟还可以在一两年之后劝他再去参加—次。
舞会上吉姆的确玩得很开心,尽管一想到衣服是借来的,就觉得不自在。他同时也感觉到别人都能看得出来。但是他的舞跳得非常出色;他也看得出,玛丽穿着那精美的服饰,戴着那条漂亮的项链,是舞会上最最美丽的女人。然而,就是在他们回家的路上,麻烦来了。吉姆突然意识到玛丽不戴项链了。他问道,“你为何把项链拿下来?”但是,玛丽并没有把项链解下来。项链不见了!他们查看了玛丽的外套,搜寻了乘坐的出租车,但是都没有找到项链。他们回到举行舞会的大厅,那儿的人也都没有见到项链。
次日清扫屋子时也没见着项链。他们没法回到杰妮薇那儿,说项链丢了,因此他们想出的解决(问题)办法是到珠宝店去找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他们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一条。但他们没料到的是:项链那么贵,要2500美元,这在那时是笔巨款。吉姆6个月也挣不到这么多钱。他们要买下项链的惟一办法就是让玛丽也干份工作。吉姆不喜欢这一法子,实际上玛丽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技能,所以挣不了那么些钱,她得用一年时间才能挣那些钱。但是他们俩都很诚实,也有自尊心。他们就这样决定了:贷款买下那条项链,每月付250美元。玛丽把项链拿回去,给了杰妮薇,没有告诉她这不是同一条。杰妮薇没有注意到有什么不同,就把它放到她原来放项链的抽屉后面。她很高兴,玛丽,甚至连吉姆都很喜欢那次舞会。然而,当玛丽说起他们不可能再次参加舞会,而且因为缺钱花得出去工作时,她感到颇为惊讶。杰妮薇觉得,出去工作的女人不能做她的朋友,尽管她没有当面对玛丽那么说。
起初玛丽发现,找份工作并非那么轻而易举,因此她不得不靠帮别人缝补浆洗来赚点钱。有一天,她非常偶然地遇见了一位在鞋店工作的老同学。这位同学非常有把握地说,她能够给玛丽在其工作的店里找份活儿。玛丽很担心,参加舞会的有些人若来店里买鞋,会把她认出来。但是她用不着担心,因为她很快就意识到,来买鞋的人不看卖鞋人。
到年底,吉姆和玛丽发现他们几乎要还掉买项链的贷款了。然而现在,玛丽已经喜欢上工作了。她决定继续在鞋店干下去。事实上,他们的生活也大大地改变了。玛丽对富有或至少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观念已经改变了。到现在,她知道装富是毫无益处的。她不常见到杰妮薇。几年过去后,玛丽才再次见到她。她顺便提及杰妮薇的那条项链对展示其最佳状态是多么的重要。
“噢,那条廉价的旧玩意,”杰妮薇说道。“我从来就不喜欢假珍珠。你总能一眼就看出那是假的。” U13
在无规划的国家中的一座有规划的城市
有一点使得伦敦有别于欧洲其他国家著名首府(比如,它在欧洲的传统上的对手——巴 黎),那就是这样一个事实:数世纪以来,和英国其他城市一样,伦敦是根据当地的需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并未经过中央规划。因此那儿没有一条像巴黎、马德里或米兰那样气派的大街和幽雅的林阴道。伦敦是座乱糟糟的城市:街道弯弯曲曲,设计得颇不合理。但是,在1967年伦敦市政府作出决定:至少要为部分伦敦人建造一座全新规划好的城市。该市位于伦敦以北约50英里处,大约在伦敦和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中间。该城叫作米尔顿·凯恩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英国迅速繁荣发展的时期。英国大城市的古老中心区域的很多地方 都过于拥挤,缺乏设施。因此,政府决定拆掉这些区域的房子,对这些地区进行“重新开发”,提供新的娱乐设施,建造新的工业用房、新的街道及居民住房。但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将数以千计的人从市中心迁出去。政府决定在米尔顿·凯恩斯为大约十五万伦敦人建造住房及配套设施。
对于英国城市规划者而言,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在主要为农田的9000公顷的土地上,规划出一座全新的城市。这座新城位于A-5公路旁,这是一条连接伦敦与英格兰中部、西北部及威尔士北部的要道。规划者决定开发一种交通系统,避免英国城市中常有的繁忙街道,特别是在人们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这一点可以通过规划双式车行道的“棋盘式布局”来做到。双式车行道的公路相互平行或垂直。新城拥有1800公顷的停车场(约占城市面积的20%),15座湖以及1l英里的运河。
这座规划的城市是成功的吗?在某些方面,答案当然是“是的”。由于是座规划的城市,30年之后,现在的米尔顿·凯恩斯将没有英国其他城市所遭受的交通问题。在那儿工作的半数人,到工作单位只有3英里路程。很多跨国公司在那儿建立了基地。失业率在2%的水平,而整个英国约为6%。那儿拥有数十甚至数百种的休闲设施、俱乐部及机构等,除了为常规的活动,如电影、戏剧、足球以及板球等提供设施外,还能为帆船、滑翔及魔术等活动提供服务。有一个小组花了不少时间,力图再现古代北欧海盗的生活。他们穿着遥远时代的服装,用那时的武器,恢复那时的做饭习惯,住那时模样的房子。这是一座年轻人的城市:人口中46%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相比之下,全英国人中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为23%。
或许人的年龄相当重要。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有许多工作机会,也有很多休闭活动。戈登·黑塞维是位旅行社的经理,5年前搬到米尔顿·凯恩斯。他现年35岁。他说,“我去过的地方很多——比如,在美国和德国我都生活过——但是,这儿是我生活过的最好的地方。从休闲这一点来看,这儿尤其不错。这儿有很多娱乐设施,尽管我太忙,没有很多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这儿出行很方便,若是你想的话,用15分钟就可以穿越整个城市,离伦敦也只有一个小时的行程,离牛津有50分钟的行程,离伯明翰也只有约一个小时的路程。你若不想开车,乘火车也行。最重要的是,这儿居住环境宜人。附近有大片的开阔地,很多公园及湖泊。没有高楼大厦把你困在其中。”
但是它是否也适合年纪大一些的人居住呢?来自布莱奇勒的古德尔太太,今年62岁。她 经历了该地区发生的所有变化。她说道,“这儿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记得过去这儿土地上大多长谷物和蔬菜,我们很多人都在农场上干活。生活并不容易?但不管怎样,还是比较平静的。当然啦,当时没有那么多车辆。但是现在全国范围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仅是这儿。现在肯定要比过去多出数以百万计的车辆。许多事情要看你挣多少钱,是不是?比如,我家就从未买汽车,这个城市其实是为汽车而建的。因此,你若没车,要么你得找到跟你走同路的人,搭乘他们的便车,要么你就得等公共汽车,而公共汽车也是不多见的。或者你可以骑自行车。这些年来,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有许多自行车车道,他们说现在你可以骑自行车去伦敦或斯加波罗,几乎不用上公路。但是我现在年纪大了,不能骑自行车了,尤其在冬天,因此,随着年龄不断增大,我出去活动的机会愈来愈少。实际上,我也不想再出去活动了。给我生上温暖的火,有一台电视机,我就很高兴了。”
总的来说,即便是一位没有车子的老人,古德尔太太似乎也是开心的,尽管可以清楚地看出,对于买不起私人汽车的人来说,交通不那么方便。当然,对有些人而言,米尔顿·凯恩斯是合适的,但也另有一些人,他们从不会考虑去那里生活的。
管理米尔顿·凯恩斯的当地市政委员会努力提醒人们,尽管城市是新建的,但其背后还是有相当的历史的。比如,在卡尔迪科湖中,发掘者就发现了恐龙的骨架,十条一亿五千万年前的“鱼龙”,还有公元前6000年前的远古定居遗迹。古罗马人也曾到过那儿,还有铺着漂亮马赛克地板的别墅遗迹。
市政委员会的网站列出有关该市的其他一些有趣事实。它曾拥有第一座活动太阳能房 子;电影《超人IV》一些主要镜头也是在该市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台可操作的计算机也是在米尔顿·凯恩斯研制开发的。它拥有非常先进的系统来利用玻璃、纸张及塑料等废料。这也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那儿80%的公司属于雇用10人或10人以下的小公司。城里有条街叫作“仲夏大街”。只在仲夏日那一天,太阳从这条街的一端升起,而从另一端落山。所有这些奇特之处只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由于米尔顿·凯恩斯这个城市,尽管有些优势,却没有什么特色,以上那些奇特的事情才显得十分重要呢? U14
有限的资源
一个非常重要的世界性问题(即使不是目前所有影响我们的重大的世界性问题中最严重 的),就是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如果世界人口还以现在的速度继续增加,有限的土地及土地资源很快就会无法承受这巨大的人口。而且,即便增加的速度减缓,我们使用土地及其资源的方式也需要改变,不然的话,后果将会是一样的。
早在1888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当时有15亿人居住在地球上。现在世界人口已经超 过了60亿,并且还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每年增加1亿,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这就意味着,每三年世界就必须多为大致相当于美国和加拿大加起来那样多的人口提供食宿!即便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减慢,大多数专家认为,在接下来的50年当中,世界人口将会超过80亿。
那么,为何发生人口的巨大增长?这实际上是由于现在被称作“死亡控制”的知识及实践的传播所致。这承认了医生和科学家所做的工作:他们现在能够让那些不久以前还会死于当时种种“不可医治之疾病”的人活着。通过包括养殖手段及卫生措施在内的一系列广泛的技术创新,以及对致命疾病的控制,我们已经找到了办法来降低我们的死亡率,从而造成了人口爆炸这—情况。我们过去认为,活到70岁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现在80岁甚至90岁都被认为是人类正常的寿命。某种意义上讲,这体现着我们人种的巨大的进步。从生物上讲,这正是成功的定义。我们无疑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居统治地位的动物。然而,这种成功正是对人类构成最大威胁的原因。
我们若是考察一下不断增长的人口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就能看到问题的所在。假如这个 星球上的每个人分相同数量的土地,那么我们每人能分到约129605平方米,大致相当于美国的一个大农场的面积。考察我们所拥有的土地类型之前,这二数字似乎颇为鼓舞人心。但是并非所有的土地对人类都是有用的,因为有的土地是不产粮食的。我们要除去地球上五分之一的土地,因为那儿永远为冰雪覆盖;还得除去五分之一,因为那儿是沙漠;另有五分之一是山区,或者说海拔太高;还有十分之—的地上土壤不够,农作物不能生长——那儿全是石头。这样一来,情形便显得十分悲凉!很显然,供养我们的土地这样少,我们要更加小心谨慎,不要再进一步减少土地了。然而,我们是这样做的吗?我们似乎不能接受这样—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上。我们做起事情来,就仿佛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由于人口过多,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过度消耗,人类无法靠其“收入”——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来供养自己。我们反而是在消耗太阳的“本金”——一其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以及其他矿藏,这些都是需要百万年才能形成的。但是只需几十年就都能毁掉。我们同样也在消耗其他重要资源,比如肥沃的土壤、地下水以及数以百万计的、跟我们共同分享地球的物种,而这些资源一般不被认为是可再生的。
我们在不断地破坏恰恰是养活我们的那些资源。我们正在破坏大自然的平衡,而自然是能够调节气候及大气层的,能够产生和维持健康的土壤,并能为人类提供海洋食物等。总之,我们若只考虑眼前的需要,我们就是在确保没有未来。这颇有点像生意人在不断地关闭其最最有利可图之客户的账号。简直一点道理都没有!还有更为重要的道义问题要考虑。我们今天消耗或使用的资源数量,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还会影响到我们下一代的生活。有一句格言提醒着我们这一情况:“我们并不是从父母那儿继承了地球?而是从我们的孩子那儿借来的。”消耗资源多的人,比起消耗少的人,当然对地球的影响要大。一个地区的实际人口数,并没有他们对环境的影响那样重要。倒是富裕国家的人口对整个地球的负面影响要来得大得多。
举个例子来说;出生在纽约或伦敦的孩子的需求对世界资源产生的压力,比出生在非洲或印度的孩子的需求所产生的压力,要超出一百多倍。不太发达国家的孩子们长大了也不会拥有汽车或空调,他们也没有像英美国家孩子那样吃大量的鱼肉。他们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大量的矿物及能源。或许这是因为生活简朴、接近大地的人更易意识到,他们需要回赠大自然,补充其从大自然中所取来的东西。我们中有些人在消费时,根本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其生活方式非常具有破坏性。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我们利用——或者说滥用——热带雨林的方式。我们都知晓它们 对大自然的平衡必不可少,然而我们却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毁坏它们。热带雨林正在遭 到砍伐,并不是让雨林所在国家的人民受益,而是满足富裕国家的需要。中美洲的热带雨林正在被砍伐掉,变成牧场,给美国人生产廉价的宠物食品。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被砍伐掉,给日本的电子产品提供更为廉价的纸板包装材料。在缅甸和泰国,热带雨林已遭砍伐,为新加坡制造更多的漂亮家具。因此,生活在数千英里以外的富人,对热带雨林所造成的破坏,要比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穷人所造成的还要多。
总之,保护地球的未来人人有责。这不仅要通过人口控制的手段来达到,而且还要更多地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大自然既是脆弱的,又是有威力的。它一方面很容易遭受破坏,但另一方面也很容易摧毁其最为放肆的敌人——人类。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那可能就为时太晚了。人类数千年的进化就会因为仅十年的轻率行为而产生逆转。U15
手势的世界
什么是手势?手势就是我们所做的、无须言语就能帮助表达出某件事情的动作、或者是能够给我们用言语所表达的增加些额外意思的动作。举例来说,许多人会用手指指着某祥东西,说“瞧那边”或“看那个”。但是实际上并非我们所有人都想用手指,因为家人及朋友告诉我们那是不礼貌的。以下是有关手势的、最为重要的事实之一:我们所用的手势各个国家都不尽相同;而且即便在同一国家里,各个人群组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在世界某一地区旅行,而我们又不懂那里的语言,很自然地我们会想法用手势跟人交谈。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会尽量持肯定的态度,会用像“竖起大拇指”一类的手势(你伸出手,手指合拢,大拇指翘起,指向上方)来说诸事都还不错。但是,即便是这一世界许多不同国家都熟悉的正面手势,都可能会引起冒犯。比如,这在伊朗及孟加拉国都是非常粗鲁的。所以,在手势上犯错误可能会引起不幸的后果。我们也会做出些别人并不喜欢的手势。举例来说,在196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些比赛获胜的美国黑人运动员在领奖时,向上举起紧握的拳头,做出了被称之为“黑人力量”标志的手势。他们的体育代表团对此颇为恼火。然而,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在访问美国及其他国家时,作出同样的手势,却没人抱怨。他是位英雄,在监狱被关了27年后,给他的国家带来了变化及和平。因此,没有人会对他所做的手势感到不快。
有的国家使用的手势要比另外一些国家多。比起中国人,西方人趋于使用更多的手势 而有些西方人要比另一些西方人使用更多的手势。有人写过一本手势方面的书,他曾在三个不同国家的咖啡馆里,对人进行了一番观察。他数了一下一个小时内,人们触摸对方多少次。在波多黎各(美国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人们相互接触180次;而在相隔仅仅200公里的美国,佛罗里达州,人们相互接触两次。在西欧,北部(德国、荷兰、英国及瑞典)人使用手势一般要比南部(如西班牙、希腊、法国,尤其是意大利)人少些。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把他们爱做手势的习惯带到了中美洲及南美洲。那儿,整个大陆的人都养成了做手势的习惯。比起南美人,或许北美人使用富有意味的手势要少得多。然而,可能因为是许多民族混合体的缘故,北美人或许要比英国人“更大大咧咧些”。英国人是大量到达北美洲居住的首批欧洲人。
参观访问外国,首先要学的事情之一,当然就是打招呼了。毕竟这是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如果人们要在见到你的最初几分钟里就得出对你的看法。那打招呼得体就显得很重要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打招呼的方式各地都不尽相同,变化极大。在许多国家,初次见面握握手,这很普遍。即便在中国握手似乎也变得相当平常,尽管它不是个古老的习俗。然而这方面有很多差别,特别是女人男人相互问候时。在有些国家,男人用手臂拥抱男人,女人用手臂拥抱女人,而男人女人招呼时则握握手。或者是,女人之间相互亲吻脸颊,或装着要亲吻的样子。在许多讲西班牙语的国家——但绝不是所有——男人会握着女人的肘部,装着先亲其一边脸颊然后另一边。在法国,这样的动作会重复三次。在非洲苏丹国的福尔人当中,过去总是有这样的习俗:当男人碰上他所认识的女人时,他们相互走过对方,都不看对方的脸,他们一只膝盖跪在地上,然后望着相反的方向,至少说四句问候语,诸如“愿宁静伴随着你„„你的健康如何?„„你身体好吗?„„愿上帝与你同在”。他们然后就会相互正常说话,相互告诉对方其家里的情况及其他,但仍然相互背对背地看着相反方向,然后各自走不同的路。嘴里说着“愿你安宁走好„保佑你”等。在印度,招呼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种是通行的:双手合十,手指对齐,指向上方。
几乎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用来做出有意义的姿势:双手、手臂、眼睛、耳朵、鼻子.脑袋、双脚、胸部、肘部及肩膀等。最富表达力的部位之一要算是眼睛了。英美人有时抬头朝天上看,表示某件事很愚蠢或是不能相信的。在菲律宾,人们用眼睛指东西,也就是说他们朝着其“指着”的东西的方向看,然后目光收回。闭上一只眼(或者说“眨眼”)可以表示许多不同的事情:在非洲的有些地方,父母对孩子眨眼:是让孩子离开房间的信号。在包括英国在内的几个国家,如果一个人眨眼,其意思是“我现在不讲真实情况,但是不要跟这儿的其他人说”或者是“这只是个玩笑而已”,或者那就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眼睛尤其重要?因为它们总是在使用之中。有一件颇难把握的事情就是:你在跟人讲话时,应该看对方的眼睛多长时间。一般而言,欧洲及北美人相互盯着对方眼睛看的时间要比东方人多得多,尽管他们只看一段时间,然后目光移开,然后再看。如果相互看对方的时间太长,则会显得不友好或令人感到颇为尴尬。但是,如果人们从不看对方的眼睛,那么就对方而言,这些人似乎显得不诚实,或者从某个方面来说不是好人。
吃饭的习惯全世界范围内也差异极大。吃饭确切来说也许并非是手势,但是它所具有含 义的方式,跟手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些国家用手指吃饭是非常平常的,而另外一些国家则认为这是非常粗鲁的。在非洲的扎伊尔,你的吃相非常重要。你若吃相得体,人们就会认为你是个好人。然而,吃饭的习惯各个人都不尽相同。明智的做法是:遵从与你一起就餐的人的习惯。如果他们用手指,你也应该同样行事,但是哪一只手,你一定要用对。在印度尼西亚,你吃完饭时,一定要留些食物在你的盘子里,这很重要。你若不留,这标志着你还需要吃更多的食物。在另外一些地方,把食物留在盘子里,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当然了,诸如此类的风俗习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举例来说,过去在西班牙有这么个风俗(甚至三十年前还有):乘火车旅行时,你若在吃东西,你得把食物拿些给周围的人(他们得说不要,因为那也是习俗)。
但是现在西班牙拥有了良好的现代化火车系统,你要是在除了餐车以外的地方吃东西,人们或许会认为你没有礼貌!
关于手势的书已经写了很多(其中最好的一本是德斯蒙·莫里斯写的《观察人类》),在此也没有篇幅来谈更多的。但是,手势是英语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你说英语或听别人讲英语时,也许你得留意手势,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或电影里。
第二篇:第一单元中文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学会感悟”作文教案
“有感而发,学会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习写感悟类的文章。
2.体会幸福、快乐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花的春季,我们阅读辉煌的黎明;如水的心境,我们阅读静幽的夕月;如血的灵魂,我们阅读奇妙的童话;如梦的岁月,我们阅读壮丽的人生。享受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享受阅读,阅读便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稠;享受阅读,阅读便像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享受阅读,阅读便像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随着书页的飘动去做一次阅读的旅行吧。
二、品茶轩
请同学们读《幸福是朴实的》这篇文章,要求理清文章思路,找出这篇文章结构特点。幸福是朴实的最近和几位女友聊天,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幸福”二字。我吃惊地发现,居然有一半人觉得自己不幸福。
晶说:依我看,幸福就是能随心所欲。所以我羡慕那些有丰厚经济基础的人,衣食无忧,不为生活所迫,可以最大可能地满足自己的心愿。
凯说:我认为,幸福就是享福。我总是觉得很多人都比我幸福——人家自己创业成功,从此不再受老板的气;人家有份好工作,可以经常见世面;人家„„
云说:我觉得,幸福就是能够心想事成。可是你看我,虽然有一个不错的男友,但是在外地工作;虽然有个喜欢的职业,但是压力太大;虽然攒够了钱想去巴黎,但是一直抽不出时间;还有„„
真的吗?幸福真的这么难寻?为什么很多人眼里的幸福都在别的人身上出现?
我想起了两个月前去洛杉矶,在圣塔莫尼卡的海滩上遇到的一对韩国老夫妇。那天,天空很蓝,海面翻卷着白浪。我们注意到,在一个高山海滩的土坡上,有成群的白色海鸟起起落落。走近一看,那对老夫妇正在从小麻袋里掏出食物喂它们。看得出来,老夫妇和这些海鸟很熟,因为几乎每一只鸟他们都能叫得出名字来,还指指点点对我们说哪只鸟最调皮,哪只鸟最近刚做了妈妈。原来,老夫妇住在这里已经七年多了,七年中的每一天下午,他们都会来喂海鸟。“我们都觉得这是生命中的幸福时光。”老夫妇对我们说,“大自然这么美,我们觉得只有做点什么才能回馈。”
现在,回过头来再想“幸福”二字,我很想说——有的时候,是不是因为我们过于物质化,而人为地夸大了幸福的标准,把幸福当作是一种可以炫耀的外表?或者是说,我们眼里的幸
福,太多地与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联系在一起,以致于当我们得不到满足,就会心生怨气?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现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影响了我们对幸福的感受。
当然,生活中仍然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但这些不如意不足以改变我们对幸福的体验。对,幸福是一种体验,是每个小小心愿的满足就能给你带来的美好感觉。好比,有人爱是一种幸福;有人分担苦恼是一种幸福;有人愿意一直等着你也是一种幸福。
想一想能够让我们感到幸福的那一刻——第一次见到大海,站在海边久久地享受着温柔的海风;又饥又累的旅行途中,吃了一顿香喷喷的饭;燥热的夏日午后,坐在清凉的家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所以说,幸福是朴实的。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它不一定是物质的,也不能够量化。要获得它并不难——只需要你有一颗懂得欣赏、充满感激、安宁的心。
(摘自《女友》2002年第18期)
课前就把文章发给学生了,学生分组研讨,讨论本文的写作目的、主题、好的语段等,也可谈谈感受。课上学生分组由本组报告人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课后补记:学生发言要点集录.)
一组:本文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便于观点的分析与阐发.二组:文章从当代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幸福是需要通过劳动获得的.三组:我们觉得幸福是朴实的这句话写的非常好,她提醒我们要处处留心,采撷快乐,珍藏快乐.四组:通过读这篇文章我们发现我们是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理解了师长的严厉中饱含着对我们的爱,我们需要用心去体验.三、实话居。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分析讨论我们发现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呀。我们班的口号是“享受学习”,享受别人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我知道大家一定觉得不过瘾,那我们就一起到“实话实说”去享受一番吧。
话题:快乐是什么。
要求:可以谈自己的对快乐的理解,也可以借助别人的话语谈;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或自己观察、了解到的现象事例来谈,也可以借用别人的事例;也可以用名人名言或别人的文章语段来谈。
(课后补记:学生交流的材料及个人体会)
张亚:快乐是能够让你记忆永久的快乐,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余怡南:快乐就是自己觉得在自己的生活中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取得的.王今相:我为解决了一道难题而快乐;我因为老师的表扬而快乐.张凌溪:只要我们注意到快乐,快乐就会永伴于我们身边,逐步成为我们心灵的一部分,“笑一笑,十年少.”
曹洁:充满着快乐与战斗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快乐欢迎雷霆和阳光.(赫胥黎)
朱楠:不快乐的人,绝不会得到善果的.(莎士比亚)
唐宏伟:我相信我们的内心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在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戴尔•卡耐基)
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弥尔顿)
四、耕作坊
说的好,不如做的好,“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就请大家到“耕作坊”聚一下,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发言讨论内容写一段话如何?可以围绕“快乐”这个话题写一点感受,写一些认识,也可自己确立内容写,时间十分钟,现在就开始——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评价文章,每组推荐一篇在班里发布。
师:谁先带头把自己的作品展示一下?
(课后补记:学生的部分作品.)
快乐是自己收集的王真
快乐,一个很虚幻的名词,那么快乐又是怎样才能发现他的呢?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不快乐,例如:学生面对那沉重的学业,工人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这一切又都好似充满了残酷和无奈。真是这样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不快乐、永远一团黑暗的世界中吗?太可怕了。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一句话,“快乐是要自己收集了。”其实,快乐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身边,人们总以为自己不快乐,但人们从来没有发现自己不快乐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并不会收集快乐。当学生通过努力解决一道困惑很久的难题时,他是快乐的,当工人们通过努力让自己得到社会的认可时,他们是快乐的,生活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快乐,去制造快乐,去收集快乐,就算暂时失败了,只要不放弃,集中时间和经历,坚持不懈,同样是快乐的。
朋友,如果你是一个不快乐的人,从现在开始,就去收集快乐吧!如果你是快乐的人,那请继续下去,并去感染你周围的世界,快乐会回馈给你更好的礼物的。
快乐需要体验
孙婷
戴尔•卡耐基说:“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给你带来平静和快乐。”是的,快乐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实现了愿望或帮助别人实现愿望后,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快乐是无处不在的,一次成功,一次对他人的帮助,一次考试的提高,在这些过程中,都会使我们从内心感到快乐。仔细想来,快乐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哪怕是在我们暂时感到痛苦的时候,快乐也隐于其中。考试没考好,回家后挨了父母的批评,内心是痛苦的,但事后仔细想想,批评中隐含着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的,是对自己的一份期待,心底不由得升起一股暖流。
快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颗懂得欣赏,充满感激的安宁的心。
快乐=艰苦
田爽
提到快乐,大家可能都会把许多关于享受的事情说是快乐.其实,这样的快乐往往是浅薄的,真正的快乐应该是苦尽甘来的快乐.如谢觉哉老人所说,”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快乐,是一种享受,而享受可并不都是快乐的.”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小学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一般,于是我很努力地在数学学习方面下功夫,最终,我的数学成绩终于有了些进步,那时再阴的天在我看来都是蓝的„„
学习,只要我们尽了全力,哪怕只是取得0.1分的进步,都是值得庆贺的,因为你在进步,你在享受成功的快乐;生活同样如此,用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生活,去努力品味生活中酸、甜、苦、辣、咸„,你最终会发现:生活真是美好啊!
快乐等于艰苦,等于艰苦付出后的收获,等于艰苦之后的欣慰„„
快乐是什么
徐晓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放纵.一个爱好足球的人在球场上可以任意尽情地发挥,你可以带着球向对方球门冲去,纵然是没能射入,但你仍然可以以之为豪,因为你去尝试了,去体验了,去放纵了自己的行为;某日他当起了守门员,有可以把飞来的球当作放纵自己思想的一次尝试,即使未能接住来球,但他体验了挑战的快乐.因此,他可以自豪地说:“我放纵,我快乐.”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拼搏.乒乓球场上,你,一个初学者在付出汗水后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誉;竞赛场上,技术日渐成熟的你,碰上了一个你从未战胜过的对手?怎么办?“去拼”是的,只要拼搏,你就能赢得胜利.你就可以得意的说:“我拼搏,我成功!”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自由.一只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得意洋洋地飞着,一直雄鹰在它身边箭一般地直冲上云霄,它也努力地向上,可线已经放完了,它只能飞那么高!由于对线的依赖!如果是你,你不想挣脱线的束缚吗?那么去努力吧.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体验真正的快乐.(请同学们对展示的文章加以评价)
五、知茶斋
学生归纳总结本课的收获。
1、请你告诉我我们课上赏析的《幸福是朴实的》对你的写作构思有什么帮助?
2、阅读和写作是一对好朋友,你的感觉呢?
(课后补记:学生归纳总结.)
写感悟类文章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议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由景生情。即观察周边景,通过叙写景物,生发一种情感;见是表象,思是深层;所见是切入,所思是终点;所见与所思应达到水乳交融。】
(师板书:一种现象、一点分析、一点感悟。)
师:你们不仅读懂了文,还能从中找到写作的一些规律。很不简单,读书就当如此。请同学们课后继续交流体会,设计一份以“快乐”为主题的手抄报。祝大家成功。
(教后反思)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建构体系——输出信息”的一个过程。就语文学科来讲,接受信息主要指看、听两个方面,这是储存阶段;处理信息包括思考、感悟两个方面,这是加工阶段;输出信息包括说、写两个面,这是运用阶段。因此,学语文必须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似乎总是作为一门学科单独进行,其实,在教学实践中,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初中阶段既没有系统教材,也没有课时安排,虽教材中每单元之后有明确的训练项目,每篇课文之后也有练笔要求,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写作量。所以,作文教学应当找一条符合教学实际,切实可行的道路。鉴于这些思考,这一年多来,结合我们涧河学校“语文一体化教学研究”课题实验,将语文课堂看作是一个游泳池,教师领着学生在“游泳池”中自己感悟学会“游泳”,我取消了所谓的作文课,把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读悟写,以写促读,读中悟写,写中促读。《有感而发,学会感悟》一课就是依此思想而设计的.阅读教学离不开写作指导,因为阅读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从作者作文的意图上思考,才能准确地深入地理解文章;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指导,作文教学只有在阅读的具体指导下,进而感悟作者的思想,领会作者的用意,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阅读与写作两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读是基础,是写的准备;写是拓展,是读的运用,关键要找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点。这联系点既可以是写法,也可以是相关内容,既可以是整体的模仿,也可以是局部的仿造;既可以是学习作者的创作,也可以是与作者的探讨商量。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走进课本。细致阅读,用心体会,认真揣摩,能读得进去,读懂;走出课文,细致观察,细心体会,认真感悟,能读得出来,读活。鉴于此,我每周都会根据本周所学内容为主题请同学报办手抄报,内容包括自己的学习感悟、生活感悟、名言名句、好的句段等。
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有思想。我们认为,一个人能写出好文章,首先得有思想,而后才是占有材料,具有一定的写作技巧。而我们平时的很多作文教学,往往与之相反,老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训练上,忽视了让学生想——思维训练。我在课堂上则致力于学生“想”和“说”的训练,课前两三天我就把要训练的作文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搜集相关材料,课上我一般会先发给学生一篇美文加以赏析,侧重总体感觉和研讨作者思路,然后学生自由交流资料及心得体会,最后以组为单位向班级同学报告,在此过程中,老师不断地给予即时的评价与激励,通过“追问”等方法帮助学生理清一些模糊认识,提示思维或写作的方法,在议、思、读、思、写的过程中取得感悟,形成思维的成果。这样通过“想”提高认识,通过“想”整理思想,通过“说”增强思想火花的碰撞力度,学生由会得不多到会得较多,学生由知之甚浅到知之较深,从而加深了对题目的感悟及对写作本身的感悟,学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从而加深了对题目的感悟及对写作本身的感悟,水到渠
成地进入了良好的写作状态。而学生的会与知并不是老师直接传授的,而是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的,教师的角色,也较多地转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而这正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文章源于生活”,而兴趣与自信心是写作成功最重要的“内驱力”,而这恰恰是写作课中情感态度目标能否达到的重点。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强调技巧训练与材料搜集,或者是通过背诵大量的文章以机械地引导学生去模仿,从而忽视这一“内驱力”的激发,事实证明这是写作教学中的一大弊病,没有内驱力,学生就不会更不愿去主动思考,去主动挖掘生活经历中的素材,这正是学生把作文视为畏途,大量产生千人一面平庸之作的根本原因。初一年级第一节语文课,我和学生们共同探讨了“学习是不是享受”这个问题,孩子们畅所欲言,最后基本通过了将“享受学习就是享受生活”作为班级宣言,看似与语文学科学习无关,但这起到了激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小处,注意体验生活的快乐与痛苦的自觉性,学生在观察思索的过程中,既品味了生活又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一年时间下来,孩子们已经能够“享受考试”了,这恰好实现了新课改要求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的要求,实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当然,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自我感觉教师还是放的不够开,说的过多,给学生的自我学习研讨的空间还不够开放自由,仍存在“独霸”课堂的痕迹;教学语言上,还需要摸索总结更加自然的引导与激励性的语言。
第三篇:中文求职信写作才有创意(推荐)
表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找工作,他投出了很多求职信,但是总是没有回音。我劝表弟求职信要写得中肯、实在,别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表弟却不以为然地说我的观念落伍了,求职信就是不能太普通,只有弄得有创意才能吸引住人事经理的眼球。
表弟在网上搜索了半天,一篇《写在纸尿片上的求职信》的文章吸引了他。文章讲的是一位女孩想应聘成为广告策划员,但她在广告行业没有任何经验,于是这个聪明的女孩没有用普通的信封投递求职信,而是用一只包裹。广告公司的老总打开那只包裹后,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张薄薄的纸尿片,上面写了一句话“在这个行业里,我只是个婴儿,但我会一天天长大。”纸尿片背面写了女孩的联系方式,结果她凭借着这个充满创意的求职信被一家著名广告公司录用了。
表弟看完这个故事怦然心动,这个点子正好可以用上。表弟办事雷厉风行,他买来一大袋纸尿片,抽出其中一张,在纸尿片上面也写上“在这个行业里,我只是个婴儿,但我会一天天长大。”求职信寄出后,不久表弟就收到了广告公司的回复信,表弟拿着回复信兴奋地对我说:“网上这个点子真是不错,你看人家这么快就有了回音。”
表弟拆开信封,抽出淡蓝色的信纸,只见上面是一行娟秀的文字:“同学你好,你寄来的那封求职信是我们公司今年收到的第132张纸尿片,让你破费了。”
第四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创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创意教案
6.黄河颂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本课采用说黄河---颂黄河---绘黄河的教学流程。在“说黄河”这个环节里,渗透了文本背景知识的介绍,在“颂黄河”这个环节中,穿插了学生的朗读体验,“绘黄河”,则是对文本理解的升华。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步骤中轻松的理解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这里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我们来听听诗人光未然为它唱响的满怀激情的颂歌——《黄河颂》。
二、说黄河
1、背景介绍
《黄河大合唱》是诗人光未然在抗战初期转入敌后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黄河险峡急流,目睹黄河的恢弘气势后创作的,当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千千万万英雄儿女投入了抗日洪流,诗人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人民的顽强不屈。《黄河颂》是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歌词唱出了黄河的气魄,颂扬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
2、学生展示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三、颂黄河
1、自读《黄河颂》,读准字音,揣摩感情。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把握朗读技巧。
3、学生试读,教师做朗读指导。
①全诗的感情基调是豪壮激越的。
②注意朗读词和歌词之间的停顿。
③注意重点词语的重读。如“望”、“掀”、“奔”、“劈”等
④“啊!黄河!”反复了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
4、指名朗读,展示自我风采,小组评议。
5、研读诗歌,体会情感美
①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
(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② 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即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③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6、品读诗歌,赏析语言美
①小组交流,个人发言
②教师归纳:这首歌词,音韵和谐,多用比喻和排比,长短句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四、绘黄河
1、用语言文字描绘黄河
2、用手中的画笔描绘黄河。
五、课堂小结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在读中理解歌词的深刻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并借助音乐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黄河大合唱》歌曲导入,渲染气氛,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范读,把握基调
教师范读或者播放朗读磁带,纠正读音,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三、自读,情感体验
学生自读时,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四、赏读,妙点举要
探寻诗歌的美点,可以从修辞的角度、雅词美句的角度进行赏析。
五、配乐朗读,展示风采
根据《黄河颂》的音乐,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可以个别诵读,可以合作完成,形式灵活多样。
7.最后一课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最后一课》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是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本文对郝叟、镇长、邮递员以及班上学生的描写则起到了配合主旋律的作用。因此,教学这篇小说时应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真正属于民族的东西唯有语言,语言是民族的根基。《最后一课》让我们听到了一首爱国的壮歌。
二、自主感悟,检查预习。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把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说说你为什么被感动?
2、听写字词,矫正读音。
三、听读;--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让学生分组讨论,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思路。(课前、上课、下课)
根据讨论结果,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
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
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
(板书:课前、上课、下课)
四、品读--体味语言 感悟思想
师:小说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来品读
(一)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要求:学生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小组讨论:
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学生讨论后明确: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从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中,你明白了小弗郎士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吗?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
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二)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品读方法同上,学生边读,边从课文中划出这些句子品读)
集中讨论,从以下三个重点问题入手
a、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b、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的含义是什么?
c、韩麦尔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① 外貌描写:“穿„„打„„,戴着„„这套衣服只有„„”在上最后一课时,穿上节日的盛装,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② 神态:结尾部分“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就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其形象高大?
③语言描写:“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其含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④ 动作与神态描写:“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理解: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写出了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
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心。
五、体验反思:《最后一课》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它充分体现了被占领区域人们的爱国热情,在我们今天生活的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怎么去表达和实现我们的爱国热情?
在阅读本文后,哪些地方让你收获很大?
明确:通过典型环境,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写法
六:作业:
练笔:
1、读《最后一课》有感
2、“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谈谈你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并把它写下来。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运用快速阅读和品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体会小弗郎士的心理反应和思想情感的变化,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的描写,感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领悟文章主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完成知识的积累
二.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三.默读全文,讨论文章思路
指导学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品读课文——体味语言,感悟思想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来仔细品读,分析人物形象,感悟课文主旨。
五.总结全文
这篇小说选材巧妙,以小见大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同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人物,而且还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了。
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本文的语言含蓄隽永,让学生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赏读全文,在合作探究中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哲理美、修辞美。
【教学步骤】
一、导 入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股浩然正气超越时空,荡涤着人的心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少志士,把生命铸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天,我们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起来感受李大钊先生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二、了 解 作 者
李大钊是党的创始人,与陈独秀并称为“南陈北李”。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李大钊先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预见到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于是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三、思 路 探 究
自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
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过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
四、品 味 语 言
1.找出文章的比喻句,理解它们的含义及作用
2.理解“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各指的是什么?
“艰难的国运“指的是作者所处的时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社会动荡,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
“雄健的国民“表现了国民的一种大无畏精神,一种乐观的精神。
3.哪些词语表现的国运的艰难?哪些词语显示了国民的雄健?
艰难的国运:回环曲折、极其险峻、崎岖险路
雄健的国民:奇绝壮绝、壮美的趣味、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千里
五、把 握 主 旨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六、课 外 积 累
1.积累表现爱国气节和情操的古诗句。
2.积累下面这段话: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学生以谈读后感的形式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可以设计出对主题的探究,对语言的赏读,对写法的质疑等几个话题。
【教学步骤】
1.导入
2.学生自读全文,读准字音,借助学习资料,把握全文内容。
3.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篇读后感,侧重于从一个角度谈自己的感受。
4.学生发言,交流学习收获。
5.教师小结或指定学生对发言记录整理。可以设计如下话题: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文章的语言为什么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你从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面的技巧。
9.土地的誓言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阅读,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深沉感情;通过读,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读,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简介本文写作背景,让学生看“九一八事变”录像片断,重点在难民逃亡的场景。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进一步渲染氛围
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⒈ 默读课文。①解决字词,以做到准确朗读课文。②找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⒉以典型段落为例,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故乡的一片赤子之情。(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体会出的情感。)
3.教师配乐范读,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情感等把握和处理。
4.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和词语来。
5.学生根据朗读要求,自由朗读。
三)理解、探究
品读课文,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并深情地朗读或背诵这些句子。学生互评,老师指导。
A.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思考,作者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想象?
B.深入思考:课文总共只有两个段落,这两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
内容上都是对故乡的回忆和描绘,但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C.找出课文中用语别致的句子,并说明别致什么地方?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深沉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句中的“泛滥”可否换为“拥有”、“充满”这类词语?
2.“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为什么不用“飘荡”或“回响”过“我的欢笑”之类语句,而用“埋葬”呢?
分析探究,引导学生感受创造的优美意境中饱含的真情,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积蕴的激情以及产生的强烈冲击力。
前后两段文字在表现感情上的异同:即都表达了对故乡的真挚热爱和深切怀念,但后段在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3.品味“红红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境。
4.你觉得文章中那些词语写的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有感情朗读,并且积累下来。
四)拓展延伸
①配《在松花江上》音乐,小声朗诵第二部分,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②以《我爱这土地》写一篇文章,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1.人称变化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2.大量运用排比,增强语势
3.移情于物,表达自己思念故乡的感情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反复朗读,揣摩精彩语段,通过揣摩语言感知文章写作特色。领悟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二、研读,整体感知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三、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四.朗读课文,运用朗读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五.小结
这是一篇浸透赤子真情的美文,文章以我对土地的“挚痛的热爱”为情感主线,把土地比作“母亲”,抒写土地“无时无刻”对我的呼唤。
10.木兰诗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木兰诗》成功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形象,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在教学本诗歌时,应该以诵读为主,在熟读的基础上品味精美语言,把握文章的情节,分析木兰形象。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检查预习,纠正读音。
2.教师示范背诵,以激发学生兴趣。
3.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快速背诵
A.各个击破法(理解各部分,逐步习诵);
B.画面再现法
C.小组竞赛法(五至六人一组,用“接龙”方法背诵)
4.在朗读的同时,结合课文注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诗歌脉络。
这首叙事诗,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全诗分四个部分,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3)代父从军
第二部分:(4)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7)借兔赞美
三、合作学习,学生质疑
四人为一组,借助小字注释,复述课文内容,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可以每人讲一节,也可以推选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完善,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思考探究,也可以请求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也可以举手问老师。教师不断巡视,及时了解合作学习的情况,并参与到小组的讨论和争论中去,然后在了解合作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面对全体同学强调重点词,如果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合力解决,必要时点拨深化。
四、品读诗歌,自主探究
这首乐府诗主要写了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创造了一位巾帼英雄的形象。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品读一遍课文,品味文中精美的语句,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推荐给同学们,并说明理由。
如 ①旦辞„„暮宿„„旦辞„„暮至„„。(行军速度之快)。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战争的残酷)。
③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家人迎接木兰的场面)。
④开„„坐„„脱„„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的喜悦心情)。
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试根据课文进行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两句,表明木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毅然决定替父从军。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抛头露面被视为“非礼”,而木兰却女扮男装,准备和男儿一起,奔赴战场。到这里,木兰的勇敢、果断的性格,已给读者留下了第一个鲜明的印象。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用夸张表现行军疾速,烘托了她威武、矫健的形象。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两句,在前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赞扬她超出男子的勇敢和才智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真切地表现了她的女性特征。到此为止“完成了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后一笔,一个淳朴、勤劳,既英武豪放,又美丽动人的古代杰出女英雄,栩栩如生地立在人们的眼前。
从“出门看火伴”以下四句,由“火伴”的“惊忙”,衬托出木兰的不凡.“安能辨我是雄雌”,画龙点睛地揭示出全诗的思想意义。木兰穿上男装,在战场上驰聘,同男战士一样吃苦,一样勇敢,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
作者就是这样详略得当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人物的形象,刻画出她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爱国的优秀品质,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
五、体验反思,探究互动
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英雄人物?
以上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鼓励。
六、总结全文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揣摩文章的写法,对我们的写作无疑是很好的借鉴。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可以把这节课上成鉴赏课。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可以列举历史上的巾帼英雄的事例引入,简介《乐府诗集》。
二、借助课后注释或者工具书,疏通大意。
三、复述故事情节
梳理出文章的线索后进行复述:从军缘由——离别——辞官——还家。而且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四、探讨文章的艺术特色
木兰形象栩栩如生
详略得当,布局合理
对偶排比,语言流畅
【综合性学习指导】黄河,母亲河
【活动说明】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安排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了解黄河,了解黄河对华夏文明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谣、民间故事;第三部分看看现在的黄河,了解黄河的忧患,唤起人们关注黄河、保护黄河的意识;第四部分,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用写作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感想。
【活动目的】
1.在感受黄河文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感情。
2.关注母亲河,树立环保意识。
3.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黄河历史知多少
1.搜集资料,说说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王朝建都的位置等史实,明确黄河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远关系。
2.黄河有多长?黄河的源头在哪里,流经哪几个省区?
二、“黄河”文化远流传
1.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民间传说
2.出一期班刊,展示活动的成果,做好活动评价
三、保护黄河我有责
1.了解黄河的现状
2.写一份倡议书,呼吁人们为保护黄河、保护环境而努力。
3.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说说自己的创意构想,尽情发挥各自的特长,在班级交流。
四、黄河在我心中
(一)引导学生解题
1.学生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体会,将发言整理出来,写成一篇周记。
2.学习了《黄河颂》、聆听了黄河来自心灵的呼唤,面对如今黄河的面貌,你会想写什么呢?学生可以围绕“保护母亲河”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3.站在黄河之巅,面对滚滚黄河水,你的心中一定会激情澎湃,请你用诗歌或者散文的形式抒写你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引导学生选材
在前面的活动中,搜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资料很多,怎样合理利用,要根据文章的立意来定,要对材料进行适当的裁剪和处理。
(三)引导学生构思
如在写“保护母亲河”这个话题时,可以采用第一人称,使行文更亲切,更有感染力;也可以用童话的形式,在生动活泼的表达中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四)确定文章主题
第五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创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创意教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创意说明:本设计抓住课文精髓,提炼出精当的教学内容,用两个形式精粹、含蕴丰富的问题,带动对全文的阅读品析,以期达到删繁就简的艺术效果。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本单元课文主题是成长,我们将陆续学习古今中外六位名家反映成长的文章。今天走进我们课堂创意说明:
本设计抓住课文精髓,提炼出精当的教学内容,用两个形式精粹、含蕴丰富的问题,带动对全文的阅读品析,以期达到删繁就简的艺术效果。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本单元课文主题是成长,我们将陆续学习古今中外六位名家反映成长的文章。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位伟人的成长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播放课文朗读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结合课前导引了解课文展现的是鲁迅先生美好的童年生活: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三、浏览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技巧提示: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是窥察文章的“窗口”,它们或暗示文章内容,或点明行文线索,或强化文章主旨,或亮出作者观点等等。我们要善于抓住文题所透露的丰富信息来指导阅读。
内容明确:“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1~8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百草园的生活;10~24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第9自然段为过渡段。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四、问题探究。
1.铺垫性问题:百草园是乐园,在三味书屋,少年鲁迅是不是就没有乐趣了呢?——切入课文第二部分,探究三味书屋之乐。
学生读、圈、议,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从文字间体会作者叙述时的感情:
未脱孩童稚气的鲁迅对三味书屋简陋而蕴含深意的陈设、简单而庄重的礼仪充满了新奇,对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充满了恭敬,对先生开明、宽容的教育流露出感激,甚至他迂腐的神态、陶醉的吟诵也令作者极为欢心,更不用说与众多伙伴在一起“偷乐”的时光,三味书屋后园里无声的游玩、课堂上有口无心的唱读、老师入神时我们的“相宜”而乐,作者至今仍是满怀留恋与依依之情的。
小结:从这个段落里,我们看到了一颗天真调皮跳荡着的童心,更欣赏到了散文“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最高境界。
2.主要问题:三味书屋的乐趣与作者在百草园时所体会到的乐趣相同吗?——引导学生用心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并自觉把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进行比较。
学生读、圈、议第一部分,教师可侧重训练学生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能力: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轻读“似乎确凿”,淡化“现在”的回忆,重读“乐园”,强化“那时”的感受。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段,“不必说”“也不必说”要轻读,这是“抑”的部分,它们所引领的部分朗读时语速稍缓,语调柔和,要体现作者回忆时的喜爱赞叹之情,同时给读者回味遐想的余地;“单是”“短短”“无限”要重读,这是作者描绘的重点,带强调意味,它引领的内容要通过甜美的语气和略带夸张而多变的语调,表现出儿童或惊喜或羡慕或有情或失望的情趣。(此处不妨多费点功夫,让学生逐句揣摩和朗读。)
美女蛇的故事和雪地捕鸟两部分,可让学生绘声绘色进行想像性朗读(或讲故事)表演,体会作者玄妙的记述中表现出的儿童神奇欢乐的心理及对百草园热爱迷恋的感情,故事前后的文字是往事与回忆的衔接性语言,要读出作者宽慰反讽的叙述语调。
小结:正是因为百草园里的景、物、人、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温馨的亲和力,所以少年鲁迅才对它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才有了离别时的难舍。自由朗读第9自然段,领悟作者深情。
学生比较三味书屋之乐与百草园之乐的异同。讨论后各抒己见,说“异”说“同”都行,有道理就可以。
说“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有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有本事的人单纯崇拜、对自由欢乐的追求、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等等。
说“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里只能暂借片刻逍遥;百草园里有朴素自然的情趣,三味书屋里有于平淡中开掘的美好情调等等。
五、主题归纳。(参考课后练习进行)
六、选择自己喜爱的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本文最值得学的是简洁质朴而饱含感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揣摩体会后识记并学用其中的典型例子,对学习语言定会大有裨益。所以本设计定位在语言学用。
教学步骤:
一、初读课文,积累生字新词。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内容和语言特色。
三、语言体味,学用。
选择自己喜爱的句段,自由地朗读。
说说你喜爱的理由。教师注意及时点拨。
你能仿照说一句话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师生一起归纳整理本文语言学用点:
关联缀景,条理分明的„„
摹形状物,惟妙惟肖的„„
简笔勾勒,形象传神的„„
场景描写,渲染气氛的„„
词句反复,表现深情的„„
精彩用词,传达独特感受的„„
动词连用,清晰交代过程的„„
四、下发本文语言欣赏材料,自读体会。
百草园或许并非如此妙趣横生,先生之妙手勾勒则是大有深意。少年时只感有趣而神往,至今方觉其趣之背隐喻颇多。又想,毕竟百年之隔,百草园真如先生所言之好未可,而任沧桑销毁了它。但我极喜欢关于美女蛇的那一节,无关于百草园却添色于百草园,一个永恒的美丽传说。我常常踟蹰于农家院子的如水夜色中,期待美女蛇喊我的名字。我祈望听见我的名字被婉约叫唤,虽然心中充满无限恐惧。的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位伟人的成长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爸爸的花儿落了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这篇小说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抒写了成长的体验,文中童年的故事、成长的感受能很快激起学生共鸣,我想教学时不必囿于课文这分析那分析,宜通过反复朗读让文章的情、理自然注入学生心田,再引导学生以“长大的感受”为契合点衔接课内外,从他人的故事和文章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教学步骤:
一、反复朗读课文。
速读,圈出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落实。
再读,理解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内容。
细读,体会文中爸爸对女儿的深情,体会作者文字中渗透的缅怀童年之情。
自由读,领悟文章情韵。
二、深入课文,看变化。
英子的成长,是通过她的变化看出来的。请同学们深入到文中找一找,她有哪些变化表明她由一个少不经事的孩童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大人”。
学生结合课文叙述,自由发言,大体上明确英子的长大主要表现为:
行为上的进步:过去懒惰,现在勤勉了;过去不会做事,现在会做许多事了„„
心理上的成熟:过去胆小,现在勇敢了;过去懦弱无能,现在独立而坚强,甚至能处乱不惊遇事从容了;过去愁闷,现在开朗了;过去不听劝导,现在善解人意了„„
三、关联课内外,说体验。
1.结合英子的成长历程谈谈你对成长的体验。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与课文所述吻合即可:
从磨练角度:“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不经事,难成人;不闯练,难成才„„
从父母角度:父母是孩子成长途中最重要的蒙师。父母的鼓励和希望是孩子成功之路上最重的砝码。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馈赠。爱能化解一切怨恨。给子女一罐蜜,不如逼他去酿蜜。严格的要求和温暖的关怀对孩子来说,一样都不能少„„
从苦难角度:苦难是成长的催化剂。苦难是成长路上的仙果。“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成长感受:长大不是年岁的增长,不是年级的增加,长大意味着进步与成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更强的能力„„
2.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成长的体验。
每个人的成长史都是一篇动人的童话,一首怡人的欢歌。想一想你成长经历中最重要的人,给你影响最大的几件事,让你一直铭记在心的几句话,说说他(它)们是怎样促进并伴随你成长的?
学生用“简单叙事+体验”的形式说。可从与课文相同角度说,也可说不同的,如自身修养、成长环境、师长教育等。
四、回想发言,集素材。
回想同学们的发言,把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写下来,为写作搜集一点素材。
五、完成一则练笔《成长的感觉》。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本设计用换位改写的方式,换小英子自己的回忆为她身边人关于小英子成长的见闻感受,对课文内容以事件为分界线作分散改写处理,训练学生变换看问题的角度、变换叙事的方式。这一设计意在把繁琐、机械的教学程序简明化、灵活化,丰富学生的表达体验,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教学步骤: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课文内容,概述小英子的成长足迹。
2.体会文中丰富的情感,尤其是父女深情。
二、换位改写。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是以小英子的回忆为线索串起她成长的经历的,作为她身边的人,温柔善良的妈妈、质朴性情的爸爸、亲爱的韩老师、她要好的同学、一直在她家做事的厨子老高,目睹小英子的成长与遭遇,他们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对课文作换位改写。
1. 选择改文的叙事者和所叙事件。
提示:所叙事件可是单一事件,如爸爸鼓励“我”独自参加毕业典礼、爸爸逼“我”去上学、毕业典礼上、爸爸爱花、爸爸鼓励“我”独自去银行寄钱、闻听爸爸死后“我”的镇定,也可是以上某几件事件的组合。
2. 确定叙事的方式和侧重点。
提示:是沿用倒叙?是叙议结合?是叙亲见还是叙耳闻?侧重于家庭里的英子还是校园里的?或是父女情?
3. 给改文拟一个新颖而有情味的题目。
如:《孩子,别怪你爸》(妈妈)、《我的爱,你可能明白?》(爸爸)、《一路芬芳的孩子》(老师)、《令人羡慕的英子》(同学)、《我眼中的大小姐》(老高)等。
4.改写。交流。互评。
三、总结改写要领。
(注:改写可以换位,当然也可不换位,就以英子的口吻来写,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写,有侧重地写,如《爱花的爸爸》、《我和爸爸的花儿》、《雨中情》、《惊闻噩耗》、《我的毕业典礼》等。)情感,尤其是父女深情。
3.丑小鸭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丑小鸭》一直以它丰富多彩的想象、曲折生动的情节、活泼的语言、浓厚的诗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丑小鸭的奇遇最是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感受,让他们美美地读、自在地说、放情地议,教师适时引导,是不难把学习引向深入,达到让学生汲取童话思想精髓的目的的。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但它既不代表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代表丹麦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谁也猜不出来。也没有人能叫出她的名字。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中的主人公。丹麦人民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安徒生的崇敬的。
作者简介(略)。
二、初读课文,述情节。
1. 速读课文,大致明白课文内容。
2. 圈读关键词,简要复述童话情节。
重点抓住丑小鸭的流浪足迹和遭遇进行复述。
地点:养鸭场——沼泽地——农家小屋(老太婆家)——灌木林——农夫家——大花园。
遭遇:众兄弟姐妹、母亲在外貌长相上嘲笑、嫌弃、赶、咒、啄、打、踢——野鸭、公雁、猎狗嘲笑、戏弄、嫌弃它的丑——老太婆、雄猫、母鸡利用它、鄙视它、限制它——所有的动物都瞧不起它——孩子们接近它、要抓住它、女人打它,遭遇呈逐步升级状:身体上的伤害——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打击——肉体精神双重摧残——险些丧命。此外,它还得忍受饥饿、逃避猎枪、防范严寒。
三、细读课文,说形象。
1.边表情朗读课文,边理解丑小鸭形象,用“从这里,我看到了一只_________的丑小鸭”说话。
让学生自得地说,目的在于让他们从丑小鸭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中全面认识丑小鸭的性格特征:虽有自卑,但不自贱;虽屡遭厄运,但仍坚韧不拔;虽身处逆境,却不甘平庸;虽自觉卑微渺小,却从未放弃追求;它生活漂泊无依,理想却始终坚定不移,那就是追求快乐、渴望理解、崇尚自由、向往美丽。
拓展:在刻画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时,作者倾注了真挚的感情,或同情,或愤懑,或欣喜,他为什么会如此动情呢?
穿插对安徒生的艺术人生的介绍,了解丑小鸭的命运正是作者经历的写照。
2.理一理童话中的其他人物形象,说说芸芸众生相,也用“从这里,我看到了_______”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当时以貌取人的荒唐世道和自以为是粗俗可鄙的世人丑态,更进一步认识丑小鸭的可贵,从而更加喜爱这一艺术形象。
三、议读课文,谈意义。
议论题一: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白天鹅?——谈谈童话的思想意义。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分析议论后作答,明确: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实际上经过了两个阶段,由被迫流浪到主动追求。在老太婆家,它找到了安身之所,但它并不满足,它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要到“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中去,这是它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在见到白天鹅后,它“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从此“再也忘不了”它们,这是他信念的形成期。在经受了严冬的煎熬和考验,当他一见到久已渴慕的天鹅,它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要飞向他们”,就算“他们会把我弄死”,也“没有什么关系”,它不顾生死地飞向他们,终于靠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实现了理想。(可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
议论题二:丑小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谈谈形象的现实意义。
让学生尽情地议,放胆地说,教师一定要珍视每位同学的感受,鼓励精彩发言。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作点发言记录。
拓展:在前进之路上,你是一只“丑小鸭”吗?要变成一只“白天鹅”,你还有哪些路要走?
四、课堂小结,提希望。
[备选创意 ]
创意说明:
瑰丽的童话王国就是一块块想像的魔砖垒起来的。每个孩子读童话的时候思维都特别活跃,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童话的一分子,会情不自禁地冒出许多假设,把他们的这些假设有序地组织起来,不正是想像力训练的最佳途径吗?“假想改读”该是教学此类课文的一种良方吧。
教学步骤:
一、自由阅读课文,谈阅读感受,整体理解课文。
二、提出“假想改读”课文的设想,学生再读课文,提出假想话题。
三、全班交流归纳,以学生公认为有趣的假想为话题进行再创作,尝试改读课文。
想想在这些情况下,丑小鸭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
1. 假如丑小鸭忍辱偷生,赖在养鸭场不走
2. 假如丑小鸭贪图安逸,在老太婆家定居
3. 假如丑小鸭到处流浪,一直到死也没遇着白天鹅
4. 假如丑小鸭见到白天鹅后因为自惭而远离天鹅群
5. 假如这只可怜的小鸭一直这么“丑”下去
6. 假如一开始人们就认出了那只天鹅蛋
7. 假如丑小鸭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只天鹅
8. 假如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消息传到了它过去生活过的地方
四、创作交流,评价。
评价不必拘泥于课文主题思想的限制,从思维创新的角度评价,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与课文吻合的,哪些是有分歧的。
4.诗两首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本课是两首译诗,译得固然不错,但相对于两位诗人的盛名而言,学生对诗很可能不以为然,教学时可借助于多媒体消除学生的轻鄙心理,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两位诗人有更准确的了解,全面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步骤:
一、游戏导入——文学名人竞猜。
请根据老师所给条件,猜出此位文学名人。
1. 他是一位具有世界声誉的诗人。
2. 他喜欢边散步边思考作诗,作完后喜欢反复吟诵。
3. 他喜欢秋天写作。
4. 他喜欢搜集民间创作,并融化进自己的诗中。
5. 他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6. 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被誉为“诗歌的太阳”。
7. 他还善用各种文体进行创作,并都获得了成功。
8. 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创者。
9. 他的代表作品是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10.他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是——普希金。多媒体展示“名家档案”,简介普希金。(相关资料附后)
二、自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 自读课文,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明确: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心儿永远向着未来;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很有哲理,揭示了生活的真谛;诗的语言直白而亲切,口语化色彩浓厚。
插入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你对诗中哪些句子有较深的体会,结合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3.朗读:多媒体播放乔榛、丁建华的朗诵录音,学生听读,揣摩,自读,表情朗读,配乐朗诵。
三、教学《未选择的路》。
1.过渡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对生活的风雨,普希金告诉我们要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弗罗斯特将引你深思。
2.朗读课文。
多媒体播放《未选择的路》的配乐及情景画面,教师朗诵。
自由朗读。观画面,字幕,听配乐朗诵录音。
3.探究:
“ 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了什么人生哲理。
作者明明写了人生道路的选择,明明花了较多的笔墨写了自己选择的那一条路,却为何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1. 作者简介:弗罗斯特与他的未选择的路。
四、听两首诗的朗诵。明白“诗不可译”之理,要想真正亲近大师们的文学作品,那要看我们的同学有没有勇气选择目前人迹更少的那一条——文学之路。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教学生学法,一直被认为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途径。有些学法是需要自己摸索归纳的,而学生接触较少、年代又比较久远的作品的学习,老师先传授学法,让学生依法实践,该是一条省力省时的捷径吧。
教学步骤:
一、自己朗读课文,谈读后第一感受。
二、传授学法,学法实践。
对于年代比较久远的或我们较陌生的作品,如古文、译著类,学习中可使用“勾连学习法”,即把作品和与之相关的资料联系起来阅读,这样可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体验作者情感。一般来说,勾连的资料应包括:作者方面的,如生平、经历、行文风格、代表作品等,作品方面的,如写作时间、当时社会背景、作者同时代的作品及其倾向等,时代方面的,当时的社会思潮、文学流派、流行创作形式甚至流行语等。
请同学们在网上、图书馆、书店查寻相关资料。
三、把资料与课文勾连起来再读课文,你从诗中又体会到了些什么?
自由发言,要能做到资源共享,发言有理有据,力争有创造性。
四、课堂吟诵两位诗人的著名诗章。
5.伤仲永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文言文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较有吸引力的,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详尽的书下注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学步骤:
一、对照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大致内容。
对照书下注释,自己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字词理解疑难,自行解决。
用自己认为科学的方法,整理、积累相关字词知识。然后交流,根据积累内容的价值、形式、全面与否和书写进行评比。
这一过程中落实:
字音: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词意: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为意 未尝 自为其名 收族 立就 文理 自是 通悟 受 贤 彼其
词类活用:伤仲永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一词多意:于 之 其
二、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1. 要求不读破句。自己读,听同学读,校正不正确的朗读,调整理解偏差。
结合课后练习二,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还可让学生揣摩停顿规则。
2.要求读出层次。先理性认识课文中的大小层次,标记后再读,养成把理解渗透于朗读中的习惯以期形成良好的语感。
这一环节中贯彻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全文借事说理,一二两段叙述方仲永的故事,第三段说后天教育对成才极为重要之理;从叙事部分看,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幼年时天资过人禀赋极高,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二十岁时才思衰竭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也有层次之分;从写仲永幼时才能之“奇”的第一段来看,还有层次——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二至五句写他忽有赋诗才能,六七两句写成名后的状况。本环节实际上是要学生既能整体把握课文,又能从细微处思考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
3.要求读出感情。学生自己读,表演读,要能读出作者的惊喜、愤慨、惋惜、哀伤、告诫之情。
三、熟读课文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探究。
读课文,说说自己在理解中遇到的疑难,小组讨论解决,然后把你们认为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和解答提出来全班共同探究。
课文理解难点:
1. 仲永的故事是真的吗?
作者力图写真,人物有名有姓、哪里人氏、身份家世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仲永如何神奇也有明明白白的细节描写,还有“父异焉”“邑人奇之”的确证,另外叙事所用见闻录的方式,使仲永成为“我”生活视野里的一个真真切切的人,叫不得人不信。
现在我们争论故事的真假已无多大意义,仲永现象不乏其例,作者意在用仲永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2. 本文为什么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这样安排更见作者匠心,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主旨。把仲永的天赋高渲染得越浓,其才能泯灭引起的哀伤之意才会越深,作者的痛切之感、肺腑之议就会更有感染力。
3.“伤”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作者一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泯然众人”;二“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之辈;三“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远意味。
4.作者为何只追究仲永父亲的责任而不写仲永自身的失职?
作者把方仲永放在值得哀怜的位置上,重点表现对他的同情惋惜,强调其父“不使学”是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且后文所说“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侧重点不同。
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本文借事说理,语言精当,论点鲜明突出,作者强调后天教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却把造成仲永悲剧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其父,这一点很多学生都有异议。开辩论会是解决分歧、提高认识的最佳途径,教学中抓住学生思辨的火花,让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准备,老师“冷眼”看学生忙碌,岂不悠哉!
教学步骤:
一、自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大意。
二、讨论: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认为在仲永才能衰竭过程中,其父应负主要责任,有人认为主要责任应由仲永自己负,对此你有何看法?
三、交流,组织辩论。
分组,定题,推选正反双方的发言代表和主持人,组稿,辩论。
四、教师小结,赠送“天才与勤奋”的名言。
【综合性学习指导】成长的烦恼
【活动目的】
1.给学生一个倾吐真情的空间,让学生能坦然地排遣成长中的郁闷,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倾诉的习惯。
2.通过了解和体察他人的烦恼,培养知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品质,同时理智地认识自己,增进化解烦恼的能力。
3.能绘声绘色地描述烦恼,能用生动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能写出有一定感染力的作文。
【活动指导】
善于倾诉自己的烦恼
1.教师导说:
有人总结有一条人生经验:一份快乐与人分享,就成了两份,一份烦恼向人倾诉,就只有了一半。这句话告诉我们,欢乐要与人同享,烦恼要善于倾诉。
有了烦恼,并不是一件可羞的事。生活中有阳光朗照之日,必然也有阴霾笼罩之时。刚刚步入中学的我们,正处于青春“断乳期”,环境的改变、课程的增多、心理的蜕变、青春意识的萌发,都会给稚嫩的我们带来烦恼。何况,敏感的心灵往往是烦恼的温床!
2.学生敞开心扉,自由倾诉,教师作最虔诚的听众。
(拒绝评价,因为此时教师的任何评价都是拙劣的,不合适宜的。)
3.然后请每位同学把自己遇到的烦恼列个清单,并用一两句话形象描述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
勤于了解他人的烦恼
1.教师导引:
我们很多中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最痛苦的一个,就自己受的委屈最多,受的伤害最深。如果我们的注意力被这样的思想困住了,不幸的感受就会因不断的复制而被夸张,天长日久,就可能成为压在我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但老师告诉你,你的感觉并非事实。不信,就抬起头来,看看别人,看看别人走过的路,我们就能发现,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痛苦并不孤独。
2.请同学们以小记者身份,采访一下你周围的成年人,看看他们成长过程中有些什么烦恼,了解他们消负减压的故事。
3.教师可对学生的采访计划和内容作一些重点指导。
采访前一定要想想自己有哪些烦恼,在你的周围,谁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找他讨教哪些问题。还可以听听他对成长中的烦恼有些什么看法,对你有哪些建议。可事先设计一些便于沟通的话题,如:你在少年时期曾有过哪些烦恼?你当时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你是怎样对待这些烦恼的?现在重新审视,你怎样评价当年的那些烦恼?过去的岁月是如何改变了你?你又是如何走近你的抱负的?总之,采访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采访要做到事前有准备,事后有收获。
4.采访后组织交流,评价。
5.最后引导学生回首自己所述的成长的烦恼,有哪些现在是已消除了的,哪些用今天的眼光看已不成其为烦恼了的,有哪些是真正给自己带来不愉快情绪的烦恼。
乐于替朋友解脱烦恼
1.教师导引:
有了烦恼,生活就失去了光彩,忧郁、感伤就会重临于我们心头。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人人都会背,但面对烦恼,未必人人都能乐观处之。此时朋友的一声关怀,一句劝语,无异于久旱后的甘霖,能给干涸的心田以滋润。如果出现了常君这样的烦恼,作为朋友的你该为他做些什么呢?
2.学生各抒己见,增强化解烦恼的能力,同时体会助人为乐的快感。
巧妙表达成长的烦恼——书面作文。
实际上,上述三项活动中,一二两项渗透了选材技巧训练,一三两项渗透了语言表达训练。
写烦恼类作文应该做到:
1.以“真”为本——叙真事,诉真情,不夸饰,不矫情。真,文章才有活力。
2.以“细”感人——少回顾什么人生经历,少来什么曲折故事,多生动描写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细腻,文章才有感染力。
3.以“特”取胜——表达独特的感受,发表独特的观点,行文有独特的风格,不人云亦云,不鹦鹉学舌。独特,文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当然写作时还要注意文体方面的要求,如日记和书信的格式,日记重记实、书信重传情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