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雄气概
英雄气概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
战国时期,秦国强大,设法吞并楚、韩、燕、齐、赵、魏六国,六国人民顽强反抗。就在这动荡的年代,出现了一名传奇人物荆轲,他刺杀秦王的故事震惊了天下。
公元前239年秦王嬴政派兵去攻打燕国。兵临城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太子派荆轲与秦舞阳一同去秦宫行刺。荆轲带着秦“反对派”樊于期的首级与督 亢的地图一步步登上秦宫的台阶。行刺压力大,秦舞阳竟瘫倒在地。而荆轲面无惧色,一直走到嬴政身边,抽出匕首,刺向秦王。嬴政慌忙地在柱子旁躲来躲去,慌乱中他抽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腿。荆轲把匕首像秦王一掷,秦王躲过,砍死了荆轲。荆轲没刺死秦王,成为六国人民千古遗憾。
荆轲行刺,使嬴政暴怒,加强了攻燕的兵力。不久,燕国灭亡。有人说:“荆轲太自大,导致他准备不足,才会导致如此大的失败!”我并不这样认为。荆轲这是一种敢怒敢做的英雄气概。如果他向秦舞阳瘫倒在地,嬴政一定会对他们的身份起疑,荆轲也许连拔出匕首的机会都没有。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自大之人接
近君主的案例。秦王力量大,秦宫又有压迫性的浩瀚,行刺压力非常大。荆轲能用计接近秦王,坚持到最后,是因为他有着令秦王都震惊的勇气,一种能克服情感、不畏强敌、坚持不懈的英雄气概,这种气概能造就英雄,令人折服。
荆轲行刺的失败已成为历史,但他的故事流传至今,回肠荡气。他的英雄气概感染了中华儿女,永被后人传承。
六(12)班
谢长睿
第二篇:形容英雄气概的词语
形容英雄气概的词语
一马当先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挺身而出勇冠三军仰不愧天大显神通身先士卒视死如归 拔刀相助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力挽狂澜
光明磊落 化险为夷
大显身手 大获全胜
义无反顾
久经沙场
谈笑自若 身经百战
智勇双全 闻鸡起舞
勇往直前 单枪匹马
所向披靡
坚贞不屈 路见不平,战无不胜
第三篇:忠于职守 锻造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
忠于职守锻造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
刘伯承元帅有句名言“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相逢,在兵力人数、武器装备和敌人旗鼓相当甚至不如敌人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战斗精神,就一定会创造以少胜多,以劣胜强的战争奇迹。我师担负着西北地区的维稳和处突防卫作战的艰巨任务。要完成这一光荣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大力弘扬战斗精神,锻造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强化思想认识,科学理解战斗精神的基本内涵
所谓战斗精神,它是指由军人的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浓缩并升华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直接影响和支配军人行为的一种精神状态。我国古代的兵家就认为,胜在得威,败在失气。还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气”,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气概、士气,也就是战斗精神。由此可见,战斗精神对一名军人,甚至对一支军队,都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曾经说,勇敢,不怕死,是军人最基本的素质。一支军队没有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必将在以后的战争中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有的同志对此却没有足够的认识。理想信念淡化,奉献意识弱化,战斗精神更是一般化。当“和平兵”、“和平官”的思想还比较突出。没有闻战则喜、英勇顽强的精神状态。有的同志服役态度就不端正,当兵干什么、为谁来当兵这样的根本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有的同志当兵不是为了尽义务,也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是把部队当作个人出路的“跳板”。有的同志怕苦怕累、怕训厌训的思想有所抬头,训练强度稍一加大,就喊苦叫累,训练拖拖拉拉,作风疲疲塌塌,甚至小病大养,无病呻吟,逃避劳动和训练。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作为一名军人,如果没有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那么还能配上军人这个神圣的称号吗?那么,我军战斗精神有哪些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也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我们遂行执勤、处突、防卫作战和反恐任务,既是一场军事仗,又是一场政治仗。因此,必须始终注重强化警魂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坚信党的正确领导,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1997年,为贯彻执行军委“3.20”会议精神,我团140名官兵一声令下,奔赴边疆,而且涌现出了在岳父岳母突遇车祸不幸身亡的情况下,强忍悲和痛,慷慨天山行的通信技师杨永智,以及新婚蜜月还没度完就走下红地毯、愉快赴边关的一连排长林东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二是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为祖国、为人民勇于奉献、甘于付出,是我们军人价值的最高体现;针对我师担负着的职能任务,我们全体指战员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当违法分子铤而走险、为非作歹时,要见义勇为,无所畏惧;当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时,要挺身而出,义无反顾!1986年,原我师184团指导员张新奎,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为掩护战友回撤,一次次冲入烈焰冲天、浓烟滚滚的火海,先后救出8名被火围困的战友,而自己却英勇牺牲,中央军委授予他“舍身救战友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2000年4月22日,我师后勤部战士吴向乐、王红星奋不顾身抢救平凉柳湖乡的落水回族儿童;去年,我团二连班长谢二亮为救助被数名歹徒殴打的青年男子,挺身而出,血洒百米长街。这些同志身上体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正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因此,要实现“打得赢”,就更需要大力弘扬这种牺牲奉献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决不为敌所屈的英雄气概,尤其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三是处变不惊、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较量,也是参战人员心理素质的抗衡。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在平时训练投弹时能投80米,但在考核时却往往达不到这一距离。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未来军事打击与舆论攻势、心理对抗、法理争夺相互交织、异常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做到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情况不恐惧、不惊慌,面对激烈战斗带来的生命威胁不怯战、不畏缩,面对高强度的连续作战不怕苦、不怕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我们的技战术水平,从而夺取最后的胜利。
二、着眼担负任务,准确把握英雄气概的具体要求
我师所担负西北五省(区)的维稳、处突特别是反恐和防卫作战任务,应该说情况复杂,环境特殊,随时都可能面临最困难、最险恶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夺取作战胜利,就必须具备不畏强手与敌作战,甘愿为赢得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英雄气概。具体讲,就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英雄气概的根本要求。
一是执行“反恐”任务勇上一线,敢当尖兵。我师部队大多驻守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原来潜伏的民族矛盾和宗教问题,也随着“9.11”事件的发生而有逐渐加剧之势。“藏独”、“东突”等恐怖暴力组织也与国际恐怖组织以及西方反华势力相勾结,不断地制造事端,伤及无辜,严重影响了西北地区的稳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恐怖活动更具突发性、残忍性、危害性。我们武警官兵时刻处在反恐的第一线,在与恐怖分子作斗争中,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和不利因素,一定要培养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战斗精神。特别是一些恐怖组织,不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实施计划非常周密的恐怖袭击活动,而且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其在人员、分支机构十分分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非常严密的组织体系,从而为我们反恐斗争带来很大的难度。比如“基地”组织建立后,不仅设立了以拉登为首的所谓的中央委员会,还设立了负责管理军事、宗教、宣传和财政的4个专门职能委员会,甚至在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和军事训练营。从我国国内一些象“藏独”、“东突”等暴力恐怖组织和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的情况看,也已经初步具备了这种既有严密组织,又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实施犯罪活动的特点。因此,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能否把暴力恐怖活动的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能否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程度并限制其恐慌扩散,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牢固确立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负责、为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的强烈责任感,努力提高机智灵活、善当尖兵的应变能力,忠实履行使命,争做忠诚卫士。
二是执行“处突”任务忍辱负重,依法处置。处置突发事件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一秆子捅上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战斗精神,坚韧顽强,果敢行动,依法将突发事件制止在萌芽状态。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是因为,突发事件的操纵者、策划者,总是打着为民请愿等旗号,利用群众的不满情绪,造谣惑众,进行反动宣传,往往造成突发事件的策划者暗中操纵、违法犯罪分子公开对抗、并与不明真相的群众盲目起哄的混杂局面。面对不明真相群众的辱骂、围攻,必须发扬常人难以忍受的忍耐精神,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时甚至要象“共和国卫士”李国瑞、刘艳波那样,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民众的觉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冷静、克制中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的临战状态,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保护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犯罪分子。同时,突发事件事中,好人与坏人相混杂,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相交织,政治问题与民族、宗教问题相联系,情况非常复杂。这还要求我们要知法懂法、依法处置,并根据现场情势,巧妙用法、因势制胜,高举“三面旗帜”,行使好保护人民、打击犯罪的根本职能。
三是执行后方防卫作战任务敢打头阵,不怕牺牲。当兵就是要打仗。因此,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仅表现在具有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而且表现在具有敢于上一线、打头阵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上。未来后方防卫作战,我们面临的敌人将非常凶残,战场环境极其恶劣,对抗程度异常激烈,战争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和考验也十分严峻。尤其是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往往使战场变得更加残酷,攻击目标一旦遭到打击,将使整个战争机制陷于瘫痪,有时甚至在同一时段内,来自不同方向、不同领域的软杀伤和硬摧毁等多种手段的同时攻击,使作战效能成倍增长。比如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38天的“沙漠风暴”行动中,始终把伊军的心理、指挥、通信、情报、防空等作为多打击的目标,使伊军从开战的第一天起就处于混乱无序,甚至瘫痪的状态,直至战争结束也未能恢复。这在样环境下要打得赢,这就更需要官兵具备敢打头阵、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从已有的战争实践看,高技术战争并没有改变“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这一根本规律,也没有让“勇敢者”走开。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相比,技术含量更高,信息化特征更为明显。但美国国防部在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总结报告中,首先肯定的却是“青年士兵在战场上表现出的勇敢牺牲精神”,而不是高技术兵器。这就说明,在战场上,美国人自己也不认为有了高技术武器就不需要军人的勇敢牺牲,现代高技术战争仍然要靠“勇敢者的心和强有力的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这是从古至今各国军队对军人的共同要求。我们武警官兵不例外在担负防卫作战任务时,更需要敢打头阵、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三、注重平时锤炼,锻造敢打必胜的战斗信心
只有平时过得硬,战时才能打得赢。培养顽强的战斗精神,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立足平时,坚持经常,点滴养成。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直接和最迫切的任务,就是争创军事训练一级师和争创军事训练一级团。而我们每个官兵,就是要围绕这一奋斗目标,扎扎实实打基础,方方面面抓落实,做好当前事情,干好手头工作,真正把培养战斗精神落实在在争先创优的具体工作中。
一是在严格的训练中锤炼战斗精神。从严、从难、从实战需求来摔打锻炼,历来是培育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所谓从严、从难、从实战需要出发,就是坚持用实战标准牵引训练质量的提升和战斗作风的养成,把战斗精神培育贯穿于日常训练的全过程、全课目、全员额,实现战斗精神培育与练体能、练技能、练智能的有机统一。在训练中既要克服脱纲离谱、盲目蛮干,不懂章法、随意乱来等问题,也要克服偷工减料、怕苦怕累以及练为看、练为考等消极保安全问题的发生。现在一些单位在训练中存在在难度较大的课目要么不愿意练,要么就随意降低训练标准的现象。比如,有的为了提高四百米障碍的成绩,随意降低高板墙的高度,并将铁丝换成橡皮筋;有的对危险性较大的夜间射击课目训练,则是随意减少训练次数,消极保安全。因此,一定要牢固树立练为战的思想,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跟谁打,就针对谁练”、“在什么环境中打,就到什么环境中练”。克服消极保安全和守摊子的现象,坚持用实战标准来检验战斗精神。尤其要把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和演习,作为培养和检验战斗精神的大课堂,开展“战胜自我、挑战极限”活动,有意识地进行耐力和毅力的训练,在强体魄、精技能中练意志,锻造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去年,我师官兵千人百车走,纵横五省区,驰骋数千里,圆满完成了成建制跨区机动演习任务,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还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弘扬战斗精神。我们师近几年先后圆满完成了横山抢险、黄河破冰、崆峒灭火等急难险重任务。因此,我们要按照战备方案的要求,始终把执行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的过程作为实战的过程,叫响“险情就是命令、险场就是战场”口号,使战斗精神在重大军事行动和抢险救灾中得最大限度地锤炼和升华。
二是在正规日常养成中积淀战斗精神。战斗精神表现在战时,积淀在平时、关键在养成。只有平时过得硬,战时才能打得赢。抓好日常养成,就是要以我们师每年部署的条令月和条令季节性锲机,切实抓好官兵的日常养成。首先,要在执行一章一法中抓养成。现在在一些单位和个人身上,不听招呼、不守规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在学习贯彻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等政策法规的过程中,培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命令意识和服从意识。要把落实法规制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锁定在规范部队日常养成上。特别对不假外出、超假续假、行为不端以及酗酒滋事等部队管理中的疑难问杂症,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狠抓落实,不取得效果决不收兵,不解决问题决不罢手;对“五个重点问题”,要坚持“严”字当头,群策群力,群抓群防,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中,培养令行禁止的作风。其次,要在练好一招一式中抓养成。对官兵的生活养成、训练养成等细节进行严格训练,培养警营男子汉的气魄,使每名同志身上都能体现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走出去都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要把部队正在开展的条令条例学习活动继续深化下去,克服秩序不正规、办事不严谨、作风不扎实等问题,确实把培养战斗作风寓于严格的教育训练和管理之中,为战斗精神的生成打牢作风基础。最后,要在规范一言一行中抓养成。要树立“抓小节就是抓战斗力、敛小节就是保胜利”的思想观念,坚持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做起,从接打电话、站岗执勤做起,从礼节礼貌、集合站队做起,大到训练中的每个动作,小到生活中的文明用语,都要十分注重养成,使战斗精神在一言一行中逐步生成。
三是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中强化战斗精神。新军事变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信息化战争对人的科技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对待敌对势力、黑社会势力和高智能犯罪中,都必须具有相应的技能、智能和体能,只有勇敢加科学才能无往而不胜。但现在我们的官兵,却普遍存在武有余而文不足的缺陷。我们讲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决不是简单的拍拍胸脯、举举拳头、喊喊口号,而是一定要有过硬的军事科技素质作支撑,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作支撑的战斗精神,只能是盲目蛮干,它与真正的战斗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而要提高新科技知识,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就是要学习高科技知识,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只有熟练掌握手中的武器装备,才能增添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全体官兵要响亮地提出“平时学科学,战时少流血”的口号,提高自身科技素质的紧迫感。同时还要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在近几年部队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引进防卫战场和处突现场的心理素质训练内容,模拟感受战斗场面,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磨练意志。要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在未来战争中识破敌心理战,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开展科技练兵,增强训练实效。在信息化条件下,新知识日新月异,如果不注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改进工作思路,就很难把握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因此,要坚持特别崇尚科学,学习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坚持在八小时以内出效益,在八小时以内谋战斗力,在不断提高科学本领的过程中培育战斗精神,从而使我们每一名官兵,都能在未来的防卫作战和处突维稳中,忠于职守,以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现我师军事训练一级师和我团基层全面建设标兵团的奋斗目标,圆满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争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思考讨论题:
1、战斗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锻造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
第四篇: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读《梅岭三章》有感
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读《梅岭三章》有感
夏贵良(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红色经典书籍源于红色的历史的折射和汇聚,红色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开拓者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我喜欢读红色经典书籍,喜欢英雄,喜欢英雄为民族大义而展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从红色小人书,老课本,黑白电影,到现代的多媒体,红色的经典书籍及故事广为流传。特别是《梅岭三章》的诗句,每次诵读,总能给人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与感动!
(一)断头今日意如何?
(二)南国烽烟正十年,(三)投身革命即为家,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头须向国门悬。血雨腥风应有涯。此去泉台招旧部后死诸君多努力,取义成仁今日事,旌旗十万斩阎罗。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
重读《梅岭三章》这部红色经典诗句,使我仿佛在诗人英雄的引领下又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与诗词背景:1934年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红24师和地方武装共1.6万人,遭到敌人残酷围剿,大部损失。何叔衡、毛泽覃等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在突围中牺牲,瞿秋白和刘伯坚被俘后遇害。敌人占领中央苏区后,残酷杀戮革命干部和群众。面对高压的白色恐怖,突围出来的少数部队会同地方武装和敌人打起了游击,项英、陈毅经过转战,于1935年2月来到了位于赣南的油山地区和梅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当时,陈毅潜伏莽丛间20多天。敌人因搜捕不到,恼羞成怒放火烧山,在身陷重围,在几乎葬身火海之时因担心不能脱险,陈毅同志视死如归、危机时刻写下豪气冲天、千古传颂的《梅岭三章》藏于棉衣内层。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所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气概令人钦佩!
童年时背诵过这首红色诗词,少年时代又看到《梅岭星火》电影,青年时代系统地学过中国近代史,让我加深了对革命英雄陈毅的理解。在困难面前,在恐怖面前,在生死面前,革命英雄没有退缩,没有绝望,没有屈服。而是从容总结过去、面对当日、展望未来。陈毅早年投身革命,从此就成了共产主义事业的马前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英勇奋进,义无反顾。十年国内征战,无产阶级大业未成,英雄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面对死亡,陈毅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即使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带领雄兵十万,将反动的统治者彻底埋葬!
一个视死如归,正气凛然、追求真理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在红色经典革命书籍中闪耀。
红色经典中英雄气概的英雄陈毅将军从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鲜明特色。一是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投身革命即为家”,陈毅将军从加入红军的第一天起,就把革命当成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历经“百战”、“血雨腥风”,陈毅将军和无数红军战士深深地体会到了革命道路的曲折,特别是在陈毅将军写此诗时,革命正处于低潮,中央苏区红军被迫转移,留守的红军正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追堵截,但这种敌众我寡的逆境、艰苦卓绝的战斗、如影随形的死亡威胁并没有改变陈毅将军对革命的忠诚,而是坚信“血雨腥风应有涯”,战斗一定会结束,自由之花一定会遍种人间,在即将牺牲的那一刻(后解围),毅然决然选择了取义成仁。这种对革命的忠诚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红军正是有了陈毅将军这样的政治信仰,才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二是大气。毋庸置疑,革命的道路是何等曲折,但陈毅将军仅用“创业艰难百战多”七个字轻描淡写,将现实的沉重深埋,呈现给自己的,战友的,传递给老百姓的是一派灿烂春光。“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已抱定必死决心的陈毅将军,表示自己一旦牺牲,就要到黄泉之下去招集先前死难的战友,组织起十万浩浩荡荡的大军,直捣阴间地府,去斩下阎罗的首级。“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也十分具有想象色彩,想象着自己牺牲以后,同仁战斗胜利的捷报像纸钱一般漫天飞舞,这种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视敌人如草芥,视困难如粪土,始终顽强不屈,始终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怀,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大气!三是奉献。三首诗都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令人震撼。陈毅将军的一生是为革命奉献的一生,在陈毅将军眼中,生命的终结不等于奉献的终结,自己还可以头颅高悬,注视战友取得胜利,还可以在泉台召集旧部,继续与黑恶势力作斗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英雄陈毅这种为革命流血牺牲而无怨无悔的强烈奉献精神,是革命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自发地投身建设,赢得祖国自立自强的精神财富。
追求自由、正义,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英雄气概就是为了正义、为了祖国,可以奉献个人的一切、牺牲个人的生命的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这种崇高精神的集中表现。正是因为讲求 “英雄气概”,有着这样的思想境界,中华民族才饱经沧桑而不亡,历尽磨难而新生,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险阻,都未曾失去自信,而是愈挫愈奋,愈阻愈坚。也正是因为讲求“英雄气概”,有着这样的思想境界,中华民族才英雄辈出。英雄气概是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民族正气的结晶。保卫祖国,需要英雄气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同样需要英雄气概。
时代的要求在不断的变化,英雄是一个时代的民族价值外在体现的凝聚。英雄气概是一个民族价值内涵的体现,既包含悠久的传统文化特质在内,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坚持民族英雄气概,就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向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学习,传承和培育好民族英雄气概至关重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红色经典书籍的导引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推崇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更快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在中华民族的时代发展要求下,不断谱写民族英雄气概的新篇章。让红色经典的书籍、故事和英雄在新时代的对我们有着新的理解。
红色经典是一个特定时期文化的精髓浓缩。读红色书籍贵在坚定信仰,让红色经典的精髓砥砺我们的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的精神动力,是党员的一种理性自觉,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的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当好一名高校政治辅导员。读红色书籍贵在行,让红色经典的光芒照亮我们的行动。不断传承和发扬红色经典书籍所体现的英雄气概、民族精神,并使之与所担负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坚持“投身革命即为家”的信念,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心尽力。读红色经典书籍贵在思,让红色经典的甘露浸润我们的思想。读《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长征》,读《敌后武工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读到思,由思到悟,由悟到行,不断审视我们的思想与时代精神是否相悖,不断检视我们的理想信念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可曾动摇,不断审察我们做每一件事情是否真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多次拜读《梅岭三章》,我的领悟也是多方面的的,《梅岭三章》是大气磅礴的无产阶级诗作,是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可以说是共产党人革命者的生死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目前我们中华民族在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济飞速发展举世瞩目,已经屹立于世界之林.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继续学习革命家陈毅将军《梅岭三章》,具有新的历史意义,在我们面对社会多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信念、面对社会新的挑战的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梅岭三章》中的英雄气概影响了我的性格的塑造,让我不轻易放弃追求,成为一个喜欢读红色经典书籍而又朴实向上的人。
第五篇:李娜具英雄气概 背后付出太不易
李娜具英雄气概 背后付出太不易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陶冶 2011年06月04日23:49 我来说两句(298)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组图:李娜法网捧杯创造历史 躺在泥地忘情庆祝
(搜狐体育 陶冶 6月4日报道)一场酣畅淋漓,值得所有国人激动不已的比赛!在罗兰加洛斯的中央球场菲利普-夏蒂埃球场,中国金花李娜直落两盘以6-4/7-6的比分击败意大利老将斯齐亚沃尼,改写了网球四大满贯百余年历史,成为首位夺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球员,也成为首位捧起法网女单冠军奖杯的中国球员。
李娜与斯齐亚沃尼这场法网决赛,吸引了众多中国观众的关注,而在李娜的家乡湖北,很多关心她的人一直在全程支持着李娜。晚上比赛开始前一个小时,湖北省体育局局长胡德春就与湖北省网球队众多教练员、运动员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为李娜呐喊助威。斯齐亚沃尼最后一个回球出界之后,众人沸腾了,所有人都为李娜的完美表现欢呼雀跃,群情鼎沸中的胡德春却压抑着激情陷入深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为什么欧美选手垄断大满贯冠军达到一百多年历史,今天却被中国人李娜打破了?为什么李娜能够折服世界网坛。”
胡德春认为,在李娜打进法网四强之后,实际上已经追平了日本人伊达公子创造的历史,而今天法网夺冠,更是史无前例,很多人看到了她创造的成绩,但是却看不到李娜成绩背后艰辛的付出。实际上包括湖北省以及国家队很多和李娜同龄的网球运动员基本都已经退役,李娜本人也经历了退役求学再复出的艰难历程,并且在复出之后未湖北省夺得了全运会冠军、北京奥运会第四名以及广州亚运会金牌。29岁的年纪能有如此出色的竞技状态,确实证明李娜首先有过人的实力,其次这些都得益于李娜背后的辛勤汗水。
“09年,李娜与几位国家队队友开始单飞闯世界职业比赛,过惯了集体生活的运动员一下子要独立,生活、训练和经济上会面临多大的压力?李娜单飞首站就是澳网,当时郑洁、彭帅都打进了第二轮很风光,但李娜因膝伤只能回到湖北队边训练边疗伤,她当时会有多难过?”胡德春连连发问,表达着自己对李娜夺冠背后的深刻感触。
胡德春认为从技术层面上看,四大满贯因为场地的不同,对运动员技术要求也不一样,李娜如今在四大满贯都能够打进8强,她在苦练背后流过的汗水,是所有体育人都能够理解的。更为之不易的是,李娜在心理层面上的付出同样艰难,胡德春表示与澳网决赛相比,李娜明显更加成熟,“今天第二盘比分被反超后,李娜打得非常顽强也非常冷静,在抢七中放手一搏,体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慨,一下摧毁了对手的心理防线。”
有非凡的付出才能赢得非凡的成就,李娜今天超越自我,为中国网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国家和家乡赢得了荣誉,胡德春表示湖北网球的队员们,将为李娜今天的夺冠而深受激励,从此可能都会以李娜为目标而继续奋斗,这才是李娜夺冠更为深层次的意义。
(来源:搜狐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