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中华传统美德与大学生个人修养
论中华传统美德与大学生个人修养
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从《礼记·大学》中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就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立志报国民族精神;第二,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第三,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第四,提倡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精英代表,应该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发展。然而,纵观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发展趋势,不禁让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感到担忧。很多人逐渐摒弃中国传统美德,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封建的、守旧的、是束缚人发展的。所以,纷纷批评传统的、民族的道德。这是由于他们没有正确的认识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在于以下四点:
第一,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发展中,社会大公德意识受人推崇,并使国与家高度统一起来,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促使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稳定发展在道德上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是树立良好品行!在历史上看中华传统美德是让我们有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意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包含了为国家、为国家、为大众谋利益,分忧愁的思想。
第二,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的职业道德,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教育职工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传统职业道德就有敬业乐业、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办事公道、以义制利、奉献社会等,它们对今天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第三,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家庭美德。在中国传统的意义上,在家庭生活的治理上,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勤俭持家”。古人将“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作为治家原则。治家乃齐家的前提,勤俭为和睦的基础。
第四,中国的传统个人修养美德。《论语》中写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实,我们今天也有四种修养:认知、行为、情感、群体。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变化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第一,自主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主体性得到大大激发,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主体精神不断高扬。当代大学生也在公平竞争、自主平等、追求效率的市场中充分展现着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自主能力不断提升。第二,多元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新旧体制转换所带来的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生产方式的多元性以及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社会上充斥和交织着纷繁复杂、多元杂糅的道德观念。第三,现代化。当前我国正在加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所进行的现代化既包括生产力、物质方面的现代化,又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方面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思想领域和精神世界的现代化。第四,世俗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人的道德观更趋于务实和实际,他们越来越注重对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的追求,而集体利益和精神利益则被不断淡化。自主化、多元化、现代化与世俗化的道德观发展趋势,似乎让当代大学生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越来越远。
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紧迫性。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道德观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和成长成才,又深远地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和社会风貌。当代大学生道德观中冷漠性、功利性等特点的存在,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如果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很容易使大学生出现各种道德问题。大学生各种道德问题的出现和凸显,既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会给社会的和谐安定带来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大学生道德观中社会性、理想性、积极性、易变性等特点的存在,又说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可塑性很强。因此,当前要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引领大学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
那么,作为中华民族的精英代表,我们该如何在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提高自我修养呢?
第一,要使自己拥有健康的人格。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是利于自我健康生长的,利于自我潜能发展的,作为社会的人,他是能和谐地融入社会的,他的作为是利于社会发展的。健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教育和自我努力才能形成。
第二,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不能过于自私,只想为自己服务,需知独木是不能成林的。
第三,要善于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要学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与人为善。同时,也要求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要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别人。
第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亦即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坚守信诺。
第五,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当代大学生虽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道德方面却一直缺失。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只有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国民的素质才能不断提高了,整个中国才会越来越文明。
第二篇: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溶入全民族的精神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形神相随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入耳入脑入心、敦化为民风民俗民德,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必须与中华文化的根本相融通,生长于斯、发展于斯、创新于斯。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总书记还着重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断,是我们今天正确把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互关系的基本遵循。
一、对待中华传统道德须秉持正确立场
正确对待中华传统道德,关键在于秉持正确的立场。
中国自近代以来,包括新中国建立以来,在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问题上,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全盘否定的西化论、全盘肯定的复古主义等思潮,从来就没有真正销声匿迹过,一有适宜的条件,这些思潮便会以不同的面目顽强地表现出来。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态度,也经历着曲折的认识过程。只是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卓越的共产党人开始,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解决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立场问题,在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如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等。毛泽东同志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于历史遗产和一切进步的文化,都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应该“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毛泽东同志这些代表性的论述,从理论原则上解决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正确立场问题。但在实践中,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来说,处理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问题,决不会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与矛盾性,其中,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紧密结合,良莠杂陈,瑕瑜互见。一方面是资源丰沛、取之不竭,一方面是见仁见智、各取所需;加上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始终面对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的挑战和冲击,这就使得中国在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问题上遭遇的复杂困境,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甚至难以想象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究竟是中国前进的动力还是前进的阻力,这样的问题,近代以来给国人带来极大的困惑,造成极大的纷争。
尽管自近代以来,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存在各种不同甚至势不两立的态度和观点,但从总体上可以说,凡是进步有识之士,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态度,基本上都强调既返本又开新,强调在不断地返本中不断地开新,因此,像“综合创新”这样充满智慧的主张,才会日益成为思想界的主流,而那些极端的反古派和极端的复古派,却越来越成为非主流。今天,在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我们应该顺应思想界的这一主流,不要再受困于极端的态度和观点,旗帜鲜明地拒斥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认认真真地总结好、承继好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道德遗产。
最根本的,须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就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二、对待中华传统道德要尊重文化传承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还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其产生,都不能靠简单的“设计”,而要靠准确把握概括时代精神,科学提炼取舍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比较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毫无疑问,旧时代的文化和道德,必定包含着特定时代陈腐的旧精神、旧风俗、旧习惯、旧道德,有严重的地域、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许多内容早已丧失复兴的价值,甚至还可能成为今天的历史包袱。但是,也必须看到,今天的时代和过去的文化道德的联系,是本根般、血脉般的联系,客观上无法割断也不能割断,强行割断,一味拒斥,必定是剪不断、理还乱。
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不是对历史遗产的主观偏爱,更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尊重文化传承的客观规律。在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中,蕴含着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可继承的优秀遗产。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精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知耻近于勇”的道德品格,等等,对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理直气壮地继承和弘扬,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应该取既厚古也厚今的态度,厚古之资源,厚今之所用。对于中国文化和传统道德,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全盘否定,势必导致文化虚无主义或全盘西化论;全盘肯定,势必导致文化保守主义或全盘复古论。对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道德,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返本的目的在于开新,开新的目的全在今用,而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古为今用,要求批判继承传统道德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创造出先进的道德,提炼出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问题,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根本依归,是在对历史的继承创新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进而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激励人民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推陈出新,要求对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文化和道德思想作统盘考察,取各家之精华,舍各家之糟粕,在比较、分析、整合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综合创新,使之形成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对待中华传统道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一个总原则,在实际认知和践行过程中,需要将这个原则具体化,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从我们今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着眼,大体上可分出几种不同情况。
第一种情况,一些传统道德,基本属于精华部分。
第二种情况,一些传统道德,是奴隶制、封建制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的核心意识形态,基本属于糟粕部分。
第三种情况,一些传统道德,精华与糟粕交织融合在一起。
还应当看到,就是基本上属于精华的部分,也仍然瑕瑜互见,尽管“瑕不掩瑜”,但对于“瑕瑜错陈”的情况,古人从来都强调“持择须慎”。
首先,对那些基本上属于精华的传统道德,要理直气壮地批判继承,同时也应当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进行分析,赋予时代新意。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广为传颂的名言,是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说的。其中所指的“天下”,在当时,既指整个中华民族所聚居的广袤土地,又兼指宋王朝统治的范围。这两句话中的“忧”“乐”,既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忧乐,又有对宋王朝兴衰的忧乐。今天,我们理解的“天下”与范仲淹所理解的“天下”,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原则区别;相应的,所应当有的“忧”“乐”,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原则区别。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在继承时都要注意抛弃其在当时所包含的抹杀阶级矛盾和维护统治阶级私利的消极内容,弘扬其在今天调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人民之间的团结友善关系的积极内容。再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对于其中的“广居”、“天下”、“道”、“志”等,都应当运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加以综合创新。
其次,对那些基本上属于糟粕的传统道德,要理直气壮地批判拒斥。比如,对“三纲五常”中的“三纲”,由于其是专制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的意识形态支柱,而且与今天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完全背道而驰,不但没有正面价值,反而充满负面价值,因此,可以判定为糟粕,要坚决抵制。当今社会政治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中屡屡表现出来的家长制作风和歧视妇女等现象,究其传统文化的根源,正在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类腐朽思想的毒害。
再次,对那些精华与糟粕交织融合在一起的传统道德,更需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以义利关系这一中国传统道德的中心问题为例。《论语》中提出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等等,这些思想,基本上属于精华部分,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维护古代统治阶级私利的内容。重点在于正确区分古人所说的义与利和今天所说的义与利的区别,这样我们才能比较好地弃糟取精。更复杂的是另外一些情况。例如“君子思义而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思想,就是比较典型地精华与糟粕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情况。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君子”与“小人”的分别上。在中国古代社会,“君子”的一层含义,是指统治阶级的成员,另一层含义,是指有道德的人;“小人”的一层含义,是指居下位的卑贱者,另一层含义,是指只顾私利而没有道德的人。因此,对“君子思义而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理解,可以包含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释义:一个释义是,只有统治者才思考大义、明白大义,而劳动人民只贪图私利、懂得私利;另一个释义是,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考虑大义、明白大义,而没有道德的人不顾大义、只知道私利。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第一种释义显然是主流,对这样的内容,应批判拒斥。对第二种释义,应批判继承,其经过改造后,可以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处理好义利关系。
四、对待中华传统道德的正确方法论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从方法论上来看,还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道德特殊和道德普遍的关系问题。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对中国传统道德问题之所以存在认识和实践偏差,方法论上的失当,也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否定传统道德可以继承的观点,其错误在于只看到传统道德形成于某一具体时代、具体人物和具体事物的特殊性,没有看到在其中也可能包含了超越时代的普遍性因素;而主张全盘继承、全盘复古观点的错误,则在于夸大了传统道德的普遍性,看不到不同时代的特殊性,因而否认了对传统道德进行变革的必要性。
怎样正确理解传统道德的这种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指出,即使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各阶级之间,既有对立的利益,也有共同的利益,“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例如,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们,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不但利用这种共同利益来制定维护社会稳定的道德规范,举着这种共同的、普遍利益的旗帜来抵抗外来的侵略,而且根据这种共同利益来开发自然和兴修水利,等等。
道德要求都具有特殊意义和普遍意义。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条件下,当一个道德要求被提出来的时候,从特殊利益的层面看,其必然要立足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等级制度的社会尊卑秩序;从普遍利益的层面看,它也要着眼于维系当时社会的整体生产生活关系,着眼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和谐、家国社稷的长治久安。当然,由于受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当古人根据那时的特殊环境、特殊目的提出某些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时,又往往自认为是发现了人类道德生活永久不变的真理,认为这些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可以万古长存,企望“天不变,道亦不变”。
传统道德包含的这样两个层面,既使得那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道德,其核心部分具有不言而喻的剥削阶级的阶级私利专属性,因此,对于这些反映剥削阶级根本利益,没有什么科学性、民主性和人民性因素的道德,就应该采取批判拒斥的态度;也使得那些确实反映了同一社会的人们所必须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那些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某些共同的历史背景就必然会使道德有某些“共同之处”,那些如列宁所说的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公共生活规则”,具备了可以批判继承的合理内核。对传统道德,究竟是批判继承,还是批判拒斥,判断的根本标准,就是看传统道德中是否包含着科学性、民主性和人民性的因素。
那些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和人民性的因素的独特的、优秀的文化道德遗产,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加以甄别改造之后,就必将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的文化依托和文化优势,也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独特的文化依托和文化优势。正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启示我们,中国注定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五、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和主流
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和主流,可以简约地概括为“天下为公”的精神。
认真反思数千年的文化道德传统,在今天还能称为美德的,可以说,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礼记》中提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精神,《礼记》中阐释的“小康”“大同”思想,本质上是和“天下为公”这样的“大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经》中的“夙夜在公”思想,《左传》中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思想,贾谊《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思想等,强调的都是“天下为公”精神。正是在“天下为公”精神的影响和激励下,范仲淹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写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颜元写下“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林则徐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道德格言在传统典籍中汗牛充栋,这样的道德人格在历朝历代层出不穷,共同彰显着中华传统美德以国家、民族、整体利益为上的特殊宝贵的价值。
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美德强调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尽责,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直至强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种整体主义道德,是中国传统道德区别于西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征程中,饱经内忧外患,历尽兴衰起落,但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上唯一使远古文明与当代文明、远古民族与当代民族一脉相承的文明民族。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中“天下为公”的整体主义精神,成为维系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愈挫愈强的强大精神纽带。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反对分裂,反对内战,成为几千年来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从而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尽管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外敌入侵的外忧、无数次国家分裂和地区政权间对立的内患,诸如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并峙等时期,但最终都依靠自己民族的力量,一次次凤凰涅槃,获得新生。
应当看到,在长期的奴隶制和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道德中“天下为公”的整体主义思想,也打上了深深的剥削阶级私利的烙印,成为维护统治阶级私利的一种思想武器。统治阶级总是把自己的阶级利益,把一姓王朝的私利,冒充为所谓“天下”的利益。我们今天批判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整体主义精神,就是要拒斥这种用一己私利冒充天下利益的思想,继承那种“夙夜在公”、“公而忘私”、忧乐天下的“天下为公”精神。在今天,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就是最根本的“天下为公”的精神。
(文章来源:《红旗文稿》2014年第07期;作者:罗国杰 夏伟东)
第三篇:中华传统美德
八鱼中学创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特色学校工作计划
(2008—2009)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以系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充分突出学校教育特点,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目标与要求
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不断克服学生的人格缺陷,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孝亲爱国、立志勤学、自强不息、勤劳节俭、严己宽人”的合格初中生。
三、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准,尤其是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影响更大。围绕 “师德生规”学教活动,我们在教师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大学习、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努力使教师们明确师德的核心是“爱心、责任、敬业、博学”,优秀的教师应该用良好的个人品质来塑造“诚实、自信、勤奋、感恩”的合格中学生。
(二)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用传统美德精神来营造校园文化,无疑会对中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1、开展“你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调研活动 在全体教师学生中开展“你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调研活动,在每位教师、学生问卷答案的基础上加以汇总合并完善,对照栾传大教授的德目体系,形成西一中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集萃”,以此使全体师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一个初步感受。
2、设立美德文化墙
在教室、走廊等布臵上,我们采用传统美德故事、传统美德故事图片、古往今来的名人名言等加以系列化装点,既美化了环境,又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用丰富多彩的美德教育活动实现育人目标
1、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系列主题班会,使学生从思想上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精髓,在感悟中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主题班会是学校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班会上,把传统美德教育分主题、按阶段、循序渐进实施,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交流,促进了学生
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挑战自我,树立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了学生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一阶段主题,弘扬孝道教育。
百善孝为先。开学初,同学们刚离开家庭、离开家长、离开亲友,浓浓的家庭氛围历历在目,浓浓的亲情依依不舍。
此时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是对亲情的怀念,是亲情的延续,更是对亲情的感恩,学生们更为容易接受。
第二阶段主题,立志勤学教育。
从古到今,炎黄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孔子的韦编三绝、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黄生借书、匡衡隔壁偷光到今人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学等,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任感,是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的品格,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须具有的精神。
开展立志勤学主题教育,把家长的希望、亲友的关怀、老师的期望、民族的未来,通过古今名人成才故事内化成学生的自觉的学习动力。
第三阶段主题,自强不息教育。
自强不息、奋发进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精神支柱,他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因而历经艰辛却不衰亡。
以此为主题,充分利用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左丘失明而作《左传》,孙膑双脚被膑而作《 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发愤十五年著述成《史记》等感人肺腑、催
人奋进的生动事例,来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进而塑造学生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
第四阶段主题,勤劳节俭教育。
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颂扬的美德,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马钧发明翻车、李春建赵州 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等都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生动事例。历史上有不少勤劳节俭方面的格言警句,如“一生之计在于勤”、“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墨翟、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藩等,均可谓节俭的名人,而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
这一主题意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克服轻视劳动、铺张浪费的不良品格。
第五阶段主题,严己宽人教育。
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对于当时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
会,更需要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
通过这一主题的教育,使中学生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然,以上各主题会随着学期的不同以及德育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也会随着传统美德教育的成果越来越多而发生改
变,各班级也会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调整或加入一些其他传统美德教育主题。
2、开展美德精神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不断内化成自身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伴随着传统美德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各个阶段学校都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在校的文化生活,又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美德、弘扬传统美德、内化传统美德,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1)五个一活动
读一本传统美德故事书,使学生们在“读”中领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髓;
讲一则传统美德故事,在“讲”中传承并弘扬传统美德; 写一篇学习传统美德故事体会,在“写”中把传统美德内化成自身的优良品德;
唱一首传统美德有关的歌,在“唱”中抒发情怀; 做一件发扬传统美德的事,在“做”中实现人格的升华;
(2)自下而上筛选组织一台歌舞晚会,在“筛选组织”中培养人际协调能力。
(3)敬老爱老活动月
通过对家中老人以及敬老院老人的爱心奉献,实现孝道的延伸。
(4)革命传统教育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宿迁变迁”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县、乡关公委,组织老干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教育。
(5)法制安全教育
请法制校长、乡派出所长到校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强化学生们的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善待生命。
(6)爱心捐款
积极组织学生为地震灾区、病困儿童、困难群体捐款,养成学生仁爱之心。
(四)通过学科渗透,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教育 中学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不断挖掘可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择机渗透。
(五)家校联手、社会参与,共同构筑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网络
在学生品德教育上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并经常与乡关工委、团委、派出所等部门取得联系,共商学生道德建设大计。
第四篇: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大学生的发展
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大学生的发展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的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传统美德对我们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能使我们大学生懂得修身、为人、处世、治学等方面的基本道理。传统美德;大学生;教育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的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国家总理李岚清同志说得好:“凡是现在需要提倡的好品德,都可以从我们古代的资料中原原本本地找出来,不要„包装‟”。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高昂精神风貌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健康的民族心理、良好的民族意识。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品德的形成是内外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教育是外因,自我教育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当学生对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时,才能最终实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个人教育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由于德育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因此,传承传统美德,弘扬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传统美德和文化的教育,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感、克服市场经济的各种负面效应,培养人们的崇高品质和高尚情操。
从刘海洋泼硫酸案到接连发生的大学生杀害并支解女友案、持刀绑架女生以寻求解脱案、杀死奶奶和父亲案、微波炉活烤小狗案以及一些大学生在挫折和压力面前而轻生等一系列让世人震惊和纳闷的事件中,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有悖道德、有违法律和不能善待自己的生命的事情会频繁发生在新时期的大学生身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当代大学生的品格缺陷,以及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暴露了教育中严重的人文危机。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的德育教育现状、德育教育效果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应试教育机制忽视了德育教育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即是适应以考试为惟一手段来甄别和选拔人才的教育方法。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机械的、片面的淘汰式教育。爱因斯坦认为:“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学校学得的全部内容之后所剩下的本领”。而应试教育这种违背教育规律和呆板的、片面的育人和取人方式,古往今来,都受到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
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探求新知的本领和科学的为学精神,又要培养其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学生不能只有“治国、平天下”的愿望,而忽视“修身”的基本功。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教育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所谓„和谐的人‟,应当是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人。”而在应试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割裂了德育和智育的整体性,否定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的关系,否定了二者并驾齐驱、相互促进的本质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是智育的生命线!德育是根!一个没有良好的德育素养的人,也不可能很好地治学、求真、做人;离开了德育的智育是空洞的、虚伪的智育。
德育的有效性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教育要求能顺利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是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能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此外,德育的有效性还表现在德育的效率上(即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德育的效果、效益、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的基本内涵。从本质上讲,忽略了德育的有效性,必将导致教育过程中的精神支柱丧失、心理失落、道德失范、社会失序,甚至危及社会安定。因此,对待德育,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争取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家庭、学校、社会的多重压力使学生的人性扭曲,人格残缺
加强和重视德育应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在净化心灵、滋润心田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李光耀指出:“家庭把社会价值观念潜移默化,而不是正式讲授的方式传给下一代”。由于这种教育的隐蔽性和渗透性,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言行。曾有人指出“中小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成长‟。„成长‟不仅包括智力的发展、学业的提高,还包括身体、心理和道德的健康,包括精神的丰富和人格的完善。当我们把智育上升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以成绩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时,实际上就把孩子、把教育非人化了,这同样是人性的丧失”。应试教育机制下,社会舆论导向的偏差,使人文关怀失去了德育的根基;在学校有升学率的压力,使德育的人文关怀成为一片荒漠;在家庭,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攀比心理则使德育教化丧失了最后的堡垒。由于教育片面张扬这种工具理性,以至于其人文价值难以延伸。心理学老师陆小娅在《断掉的链条叫人性》中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人性的熏陶,她呼唤把学生当“人”看,既要关心他们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心理需要,包括安全、爱、尊重、归属感的需要等等。她还指出,“以人为本”不是哲学家的抽象概念和管理学的空洞口号。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把自己当人”,也“把他人当人”。没有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怀,这个社会也无法真正走向文明。因此,必须努力探索使学校所推行的德育与家庭所倡导的、社会所弘扬的德育教育三位一体,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功利性思想,忽略了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元代教育家许衡指出,品德教育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培养人已有的“善端”,开发未来的“善端”;二是防止未来的“恶端”,革除已有的“恶端”。他还提出了“用人当用其所长,教人当教其所短”的教育思想。由于功利的驱使,在教育对象上也存在残缺不全的现象,即并不是所有的受教育者都能进入教师的视线,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总是成为受歧视的对象,更何谈去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久而久之,既没有培养也没有开发应有的“善端”,本是些可造之才,却不知不觉地养成许多“恶端”,这同样是教育的悲哀!面对德育的功利导向和德育“智育化”的倾向,必须解决好德育对个体的信念、信仰教育的问题,以及德育对智育的促进和支撑作用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发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是在世纪之交,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教育存在的弊端,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指导今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是指“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这种品质又外化为人格、知识与能力”的教育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讲,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的一种反思。由于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它本身也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必然涉及教育结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改革。
(一)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所谓民族精神,即是指一国人赖以生存之物,是本民族固有的心态、性情和情操,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并且持续不断的一种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维系、协调和推动作用的一种活的精神特质。因此,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引,努力培养“四有”、“五爱”新人及其求知、求真、求善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既具有普通公民所必备的基础文明,也具备社会精英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道德人格,这是德育教育的题中之义。
(二)优化德育内容,构建科学的德育框架体系
德育作为理想教育的核心,有其独特的内容和体系,虽然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但是我们还不能躺在辉煌的历史温床上,而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坚持“与时俱进”。不仅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心理教育、人文教育力度,而正是这些内容长期以来受到忽视,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一些学生的人格残缺不全、面对挫折和打击显得那么脆弱!因此,必须根据新形势、新需要探索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解决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问题,这二者之间没有主从之分,而是一种互相促进、互不可少的有机统一体。
(三)尊重德育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尊重其固有的规律。近几年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对小学生进行的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的是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教育”。这种颠倒先后顺序的道德教育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效果。我们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思维发展水平,建立一整套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的教育方法。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经验,如在小学开设的《好公民》课程中,一年级以“个人”为核心;二年级以“家庭”为主要内容;三年级围绕“学校”展开教育;四年级以“邻居”为中心内容;五年级则是“国家”;六年级扩展至“世界”。这种主题鲜明、针对性强、逐层深入的教育方式,使德育收到了很大成效。与此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不能采取千人一面的、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只有坚持因材施教,才能深刻挖掘个体潜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等多种素质。
(四)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实行“教育育人、环境育人”战略
我们知道,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而“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通过教育的外在教化功能,培养他们探求世界、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认知,培养其健全的心智和人文情怀;人的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认知要素,还受到健康情感的鼓励、高尚人格的引导、顽强意志的支配、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驱动。同时,教育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因为环境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宣称“要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即强调了加强人文环境建设,重视环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潜藏的潜移默化作用,肯定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熏陶效果。
德育关注的是人的内心信念、政治素养、个性修养等精神性因素,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外化着我们的内心信念等综合素质。王国维先生曾这样阐述教育宗旨: “在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为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在今天,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成为“完全之人物”,但目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五篇: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党员个人修养
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党员个人道德修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至今,有五千多年的浓厚历史。古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总结出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文化,通过简单的语言,充分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是标兵,是模范,应该在日常工作之余,学习国学,增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下面我就把最近我学的《弟子规》中感觉好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本书是圣人的训示:首先是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约束自己,诚实守信。
当今社会,在电视媒体上经常能看到有一些不赡养老人的报道,儿女推脱自己的责任,把养育自己的父母抛之脑后,过自己的日子,不顾老人死活。这些丧失基本道德的人,应该受到严厉的处罚或者是管理,这样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愿意孝敬的人,对待他人会是真心实意的吗?会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吗?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语,“拜金”。我觉得这是一种心理、价值观扭曲的表现。一些人们为了进入所谓的上流社会,又不愿意自己去努力,用一些低劣的手段,出卖自己的灵魂,去获得富人的享受,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行为都是道德缺失的表现,正如弟子规里面讲的:“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衣服最重要的是整洁,华贵不华贵并不重要。穿衣服要依照自己的身份地位,穿官服要符合礼节,穿居家衣服还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整个过程中,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是人生的宝贵经历,这样才是真实的生活。
记得之前有一个新闻,说是顺丰速递的一个快递员,被人扇了一个耳光。顺丰的老总发表声明说这件事要彻底处理,还员工一个公道。在这个事件中,打人的人他感觉自己高大上,觉得你一个小小的快递员,在他眼中是很渺小的,打了也就白打了,反正也不会怎么着。可是他大错特错了,顺丰的老总要为他的员工讨回一个公道,那么,打人者在法律和道德的面前,就必须认错道歉。这个事情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的,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是说你富有,有权,就可以高人一头,这是错误的想法和观点。古人早就在弟子规中阐述了这种观点:“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无论是什么人,我们要关心爱护,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天空下、一块土地上,应当以博爱的精神,互相帮助,互相勉励。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高,大家所重视的,并不是一个人的相貌,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检点,就是相貌堂堂,也不会受人尊重。一个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气自然会大,别人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并不是大言不惭、夸夸其谈的人。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富强,正是它有一个强大的党员队伍,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才使中国慢慢的强大起来。作为这只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学习传统道德文化修养,不断增强理想信念,为自己,为祖国奉献美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