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书
家书文化
关键字:家书,文化,历史,电子通讯手段 摘要: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家书文化”或“家信文化”走向衰落,现在急需要我们挽救这一文化乃至继续发展弘扬这一文化。家书中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可帮助现代人形成健康的核心价值观。
一、书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欧阳修的《与十二侄》,林觉民的《与妻书》、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两地书》、翻译家傅雷的《傅雷家书》„„时至今日,这些饱含深情的家书,读来仍然让人为之动容。和它们一样,很多家书已经悄然沉淀进历史,成为一种书信文化,除具有文学历史价值外,还兼有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诸种文化之美。
书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传统社会通讯手段不发达,书信是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这从流传下来的文字中就可见一斑,《古文观止》中好多文章就是书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感叹说,古人对书信的期待非常迫切。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杜甫《天末怀李白》中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这些诗句都生动地表现了这种感情。
而很多书信也因文字和思想的高度成为千古名篇。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诸葛亮《诫子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就是其中的典范,在情真意切的字里行间,映照出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及真切的爱国热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力量,被人广为传诵。
家书当然首先是写给家人看的,从传播学上来讲,这是人际传播的一种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时候家书也往往能够超越家庭的局限,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大众传播,从而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近几年作为青年人导师的李开复也通过“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这样一种公开信的方式,与青年人进行交流,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家书能呈现人的内心世界
当电话和互联网闯进我们的生活,书信逐渐落寞,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谁也没法逆转。但家书有现代通讯手段无法取代的功能,“个性化表达”就是其中之一。“就像‘字如其人’、‘见字如晤’等所言,书信里的字迹能够反映书写者的内心活动。与之相比,短信、电报的表现形式是格式化的,它们按照统一标准发出,书写的个性消失了,人的个性也被消磨和掩饰了,从中很难看到发送人当时的情感状态和情绪波动,看不见一个活生生立体的人的内心世界。“不仅是个性化的笔迹,还有精心选择的信封、信纸和邮票,甚至连信纸的折叠方式、邮票的贴法都大有讲究。”对这些,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所体会,这种带着写信人特有气息与温度的信札是一种多媒体的传播,收信人对书信的反复欣赏与把玩,能够捕捉到全方位的信息。而现在普遍采用的电话、短信与电子邮件等沟通方式,虽然加快了沟通的速度,但也消解了交流的深度,成为一种碎片化的浅交流,其实这也是当代消费文化的一种体现。
另外,有形的书信可以长久保存,拿在手里反复阅读,反复体味,往事也随之萦绕心间。例如当我们问起一位老大爷,他说到这样一件事:哥哥比他大十岁,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哥哥在外地上大学时,他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当时哥哥寄回家中的每一封信,他都能熟读成诵,往往是一个学期结束了,等哥哥放假回家,他已可以一封一封地背诵给大家听。“这成为家庭生活的一种温馨记忆,这些书信也成为家庭档案的重要组成。”老大爷说,那时候,自己就特别盼着快快长大,神往着能够有一天像哥哥一样,独在异乡给家里写信,诉说一些当面也许永远都不会说出口的情感。
三、书信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一位老师曾给学生布置过两项作业:当天下课回去后给父母打电话,一周后再给父母写封信。后来很多学生将自己给父母写的信交上来作为期中考试的答卷———信里的有些话,用别的方法根本没法表达。书信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较为内敛和含蓄,羞于把感情用口语表达出来,而书信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达出口。
即使在父母子女之间,也有很多不好启齿的话题,此时文字就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很多是因沟通不好造成的。例如,做父母的总想为孩子好,但总是不能圆满———孩子们嫌父母啰嗦、唠叨,很多话听不进去。
“如果通过信件的方式,孩子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父母能把对子女的体贴、关心,把他们的一片苦心以简单但却情深意切的方式表达出来,无疑是架起了更好的沟通桥梁。天冷了,母亲给在外读书的儿子连发了三条短信,细细嘱咐儿子多穿衣服、保重身体,孩子的回答是只有一个字———“恩”。为了省事,儿子甚至都没用“嗯”这个字。不少人都有和这个故事相似的经历。令人望眼欲穿的时间距离缩短了,空间拉近了,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却远了,深度也变浅了,在电话(手机)两端,感情的细节好似被电波删节一般。“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富足,人们在甩掉旧包袱大踏步迈向未来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丢掉了很多,当然可能这是社会特定发展阶段必定要付出的一种代价。如今,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文化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需要部分地回归传统、回归家庭,因为可能那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
真挚的家书维系情感的力量是绵长深厚的。正如“人性化的关怀和尊重”一语描述了家书对践行孝道、守护亲情的意义。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而随着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养老逐渐“社会化”,两代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变少变弱的趋势。老人可能衣食无忧,但缺少情感、精神方面的关爱。而给父母写信表达问候、思念,正是一种更深意义上的“孝道”的表现,充满温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千年前的唐朝家书,和700多年前的“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朝家书,情感是共通的。“除非破产,既想破产,大人要知,咱非前数年家道。信写至此,令儿实哉伤情,泪湿胸前。”70多年前的农民家书,和“我开始关心落叶了,银杏叶和枫叶是最爱,可以夹在信纸里,给你寄去。那是我火热的一颗心”20年前的家书,情怀是一致的。
四、家族与民族:家书传承的文化元素
2200多年前,淮阳。“黑夫”、“惊”在秦楚战火中写出两封家书,收信人是兄长“衷”。写于公元前223年、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里,儿子最关心的是母亲的健康、新婚妻子的情况,并盼家中送来夏装并寄点儿钱来。张丁说,“黑夫家书”对秦国兵役制提供了第一手研究资料,是“孝文化”的一次展示。传统家书还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综合载体,承载着中
华民族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亲情,展示了个性光芒,记录了时代变迁。
家书是历史的入口,是中国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家书,是抢救一段尘封的文化和一段被淡忘的记忆——— 这已成为越来越多学者专家的共识。
对于家书,国人有共同的记忆。诸葛亮给儿子的《诫子书》中提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马革裹尸流芳后世的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提出“刻鹄不成尚类鹜”值得学习,“画虎不成反类犬”要警惕;林则徐在家书中要求儿子“勿贪利禄,恋权位。”毛泽东“独服”的曾国藩家书中“福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等已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观的最好诠释。
在家族文化的传承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不仅影响当事家族本身,也丰富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文化元素和内涵是全体中国人共有的精神财富。
五、没落与重建:家书文化的现实意义
历史上的著名家书有很多,很多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从战国“黑夫家书”算起,中国家书文化持续了两千多年,历代传承,不断积累和升华,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大体可从五方面理解。一是文学性,形成了独有的“书信体”,很多是千古名篇,文学价值巨大;二是文献价值,是第一手真实史料,书信具私密性,人们最不可能在家书中说假话,其文献价值被史学界特别重视。三是心理学属性,反映了个体内心的活动,进而对民众的社会心理解读提供依据。四是社会学属性,家书中有市井百态,是时代发展的镜子。五是伦理学属性,反映了孝道、礼仪制度,写给长辈、平辈、下辈的家书各有规范,这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属性,为个体的社会行为规范也起到促进作用。
家书文化是家族文化的一部分,对维系家庭,家族和谐,规范行为,促进个体发展有巨大作用。优秀家书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很多家书是书法艺术精品,加之思想性、文学性等共同构成一道文化风景。家书中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可帮助现代人形成健康的核心价值观。
总的趋势,电子通讯手段必然会代替传统手写家书。但纸质家书不会完全消失,会成为奢侈品,流行于特定领域和人群。我们目前正计划开发电子家书平台,让传统家书在电子时代得以永久保存。
优秀家书最突出作用是传承了家族文化的精华,含有传统家庭教育的光辉思想,在当前中央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给予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优秀家书文化以一席之地,‘富二代’、‘官二代’的教育问题则有了新平台。这正如大师季羡林所说,抢救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社会’。优秀家书强调个人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具有极大现实意义。对此作家刘枫认为,传统家书重视爱国思想的灌输,普遍传播重义轻利的道德情操,主张“非礼之利,不入于家”,还把“立志”作为德育首要目标,杨继盛给儿子的信中说:“人须要立志„„你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第一先立起志气来。”刘枫认为,敬重父母,友爱兄长,长幼有序、和睦相处等重要行为规范在家书中比比皆是。提倡节俭,清白传家,谦和忍让,加强涵养,也是传统家书所倡导的优良品质之一,强调“舍己让人、先人后己”。另外,审择交游,近善远佞,救难怜贫,助人为乐,谨言慎行,深自韬晦等都是传统家书的
典型教诲。
从中国现存最早的“黑夫家书”起,性格内敛、羞于口头上直舒胸意和满腹情怀的国人,就开始在家书中尽露心迹。由此有了曹操的《戒子植》、诸葛亮的《诫子书》、姜维的《报母书》、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欧阳修《与十二侄》、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苏轼《与侄千之书》、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文天祥的《狱中家书》„„
明清是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期,郑板桥、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等人的家书流传最广。近现代,许多革命家和文人都写有大量家书。翻译家傅雷在儿子留学海外时,写了近百封家书,这些信件汇集而成的《傅雷家书》先后再版5次,重印19次,累计发行超100万册。“未读书中语,忧怀已觉宽。灯前看封箧,题字有平安。”对于家书的集体记忆,历史名人和平头百姓是一致的,情感是共通的。
除此以外,最著名的莫过于《傅雷家书》,它是一本励志教科书,是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长子傅聪记着这句话成了世界知名的钢琴家。“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次子傅敏记着这句话在历经磨难后成了治学严谨的英语特级教师。《曾国藩家书》充满了治学、治家、治国之道,家书是他一生生活的写照,不仅在文学上也在史学上留下了地位。《梁启超家书》是“模范父亲指南”,封封书信都是美文,“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这就是一个文化大师在家书中表达父爱的方式。当然,在这些家书中还有一个重要品种——情书。情人远离,思念如潮,只有书信才是最深情的表达。王小波把给李银河的情书写在五线谱上,李银河的少女之心不动也难。当王小波李银河书信集《爱你就像爱生命》出版时,作家余杰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说:如果我遇到王小波,我会告诉他,你写得最好的东西不是小说,而是你写给妻子的那些信。
在几年前某媒体的一项“你最愿意选择的私人联系方式”调查中,排在前5名的是电话、电子邮件、短信、QQ、MSN,书信已名落孙山。前一代人赖以沟通、交流的书信,今天只不过是孩子们教科书中的一个品种。国家博物馆等单位曾经搞过一个“抢救民间家书”的活动,组织者说这个活动是千方百计地挽救“家书这一传承千年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活动得到了社会积极的响应,但“积极响应”的多是老年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人参加。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家书”就只在歌里唱了,李春波就在“一封家书”中唱给爸爸妈妈:“虽然我很少写信,但是我很想家”。
当师长的循循善诱、父母的唠唠叨叨、情人的甜言蜜语都变成了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的时候,“家书”就已宣告从文化的长河中消失了。家书衰落了,但我们迎来了高科技和现代化,只有越来越多的“文化”变成为“遗产”时,社会才会进步。只是,我们不能忘记那种对家书的期待。家书没有了,亲情、友情何以表达。我们已写好厚厚的家书,但是寄往何处?
六、挽救家书文化
调查显示,中国75.9%的人多年没写过信,网民人均1.6个电子邮件账号,平均每周收6.5封电邮,每周发5.3封。其中没有一封家书。
这是追寻文化血脉的采访。家书,诠释了数千年来,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对于“族”的认知。手写文字,是有生命的;手写家书,是有情感浓缩的。手机、短信、电邮„„与“家”的沟通正快餐化。在向前走的间隙,有时需要慢
下来、静下来。因为情感,需要慢慢品读,沉淀一下再回味。心,由此才会找得到返“家”的那扇门。
北大著名学者张颐武曾说‘抢救家书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遗憾的是,我们没赶上家书消亡的速度。”
家书是叮咛是抒发,有家书就有幸福的家。家书是亲情是表达,是从古至今文学中的牵挂。在杜甫的眼中“家书抵万金”,在陆游的诗中“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在游子远行,思家“无寐”的悲凉中,用什么样的语言都难以写尽家书沉甸甸的分量。
那么抢救家书是不是要人们再去写纸质家书?总体来说:抢救家书主要是抢救现有家书遗产和传承濒临失传的家书文化,而不是让国人重新拿笔写信。家书可以消失,家书文化不能消失。在不久的将来,下一代将不知家书为何物。能看着这一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消亡吗?为国家计,为民族计,为子孙计,必须抢救民间家书。
参考文献: 《傅雷家书》、《莫扎特家书》、《曾文正公家书》、《留德家书》、《卢蒙巴家书》
第二篇:《家书》
好,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
那在学习新课之前呢,老师给大家放一首歌曲,大家在聆听的过程中呢仔细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那我来找位同学来谈谈你听完这首歌曲后的感受
说的很好,请坐。这首歌呢是远方的游子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名字叫做《一封家书》。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歌词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儿女对父母的牵挂以及长大的儿女对家的依恋,那么今天我们要讲的课文呢也是一封家书,不过不同的是,它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信,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位父亲独特而真挚的父爱。板书
哪位同学根据课前预习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傅雷以及《傅雷家书》
很好,介绍的很充分„本文呢是作者写给他引以为傲的儿子傅聪的,那么关于傅聪我们又需要了解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有人说这是一封既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下面就让我们对这封家书进行赏析,看看这位父亲在信里都对孩子说了些什么,它究竟普通在哪里又不寻常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看“亲爱的孩子”
我们看文章“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的回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过去的欢会与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昨儿整整一天若有所失。”这几句话都交代了什么啊 ?
对,交代了一个背景,是在儿子傅聪短暂休假后再次离开父母、离开祖国后作者所写。
我们还能看出什么啊,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儿子很久没回来了,短暂放假后又要离开,此时父母的感受?
很好,作者同一般父亲一样,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不舍的、难过的、矛盾的。舍不得儿子离开,可是又不得不送儿子离开
我们接下来看课文“孩子,你一天天的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来愈来爱你了”我们先看到这儿,作为父亲看到儿子在一点点进步,说明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注,心中一定是骄傲的是自豪的,父亲说“我愈来愈爱你了”,作为我们自己,自己的父母会不会把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呢
恩,对,一般我们的父母都不善于表达,他们会默默的为我们付出,很少会说你真棒,我爱你这样的话,这也说明了,文中的这对父子的不寻常之处,我们来看看他愈来愈爱傅聪的原因是什么?哪位同学来找一下?
很好,找的很准确,我们看这几句话有些生涩啊,我们一层一层分析,第一层,骨肉之情,血缘亲情。这就是说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很普通的理由,接下来我们看
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这是因为对才华、对艺术的爱而爱傅聪。
我们看“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做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做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 这话你怎么理解呢?结合课文说说
恩,说的很好,我们看,作者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具有一种普遍性,脱离开骨肉亲情,作者本身是喜欢有才华的人,喜欢艺术品的,所以作者爱傅聪。然而离开这种普遍性不谈,艺术品可以复制,但是傅聪,是作者的儿子,他是特殊的,他是独一无二的,这么有才华,这么优秀,让作者引以为傲,因此作者把傅聪视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于是作者又说了什么?“你得千万爱护自己,爱护我们所珍视的艺术品!”体现了什么?
很好,父亲叮嘱儿子要珍爱生命,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炽热的爱。我们接下来看“遇到任何一件出入重大的事,你得想到我们——连你自己在内——对艺术的爱” 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我们注意到了,这句话中有两个破折号,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对,是解释说明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括号,但是括号里的内容只是注释,不需要读出来,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是较重要的信息,需要读出来。我们看,作者是在解释说明“我们”一定是包含傅聪的,然后看后面一个“艺术”是单纯指艺术本身吗?
对,这个词具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艺术本身,做一切事情都要以艺术至上为原则。另一个是傅雷夫妇把傅聪视作艺术。那么这句话也就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叮嘱傅聪,做任何事任何决定时都要谨慎、考虑周全,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是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回顾一下,作者呢把握每次和儿子交流的机会,给予儿子关心和期望,同时向他昭示更高的人生境界,可谓是中国父母的典范,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尽职的父亲。
第三篇:家书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信,写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要求,勉励和鼓励。
摘抄: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读后感:
这本书,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其实天下的家长都一样,谁不爱惜自己的孩子。对于张大成人的孩子,父母亲既希望孩子闯一片天地,能够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很矛盾,不舍得孩子离开自己身边,会担心,想念。正所谓骨肉相连,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
看到文章中的:“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我又不禁想起我的父母亲,我们时常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他们也会常常说到我小时候的事:我2岁半的时候,舅舅就提议我去上幼儿园,心软的母亲没舍得我这么小就离开她的视线,而爸爸就责怪妈妈,告诉她要让我早点接受教育,早点懂事,这样长大才有出息。后来内心虽然不舍,但还是听了舅舅的话,把我早早的送去幼儿园。说到这,妈妈不禁欣然笑了起来,她说,其实爸爸心里也不舍,在开始的时候也坐立不安地担心我,在学校有没有被欺负啊,有没有好好地吃饭啊,睡觉睡得安不安定„„我的心被爱所填满。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第四篇:家书
好家风伴我成长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爸爸的文化程度在现在来说,不算高。但他对我成长历程中的影响却是不可替代的。爸爸生性正直、倔强,“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而且很好的遗传了他的这一特点。在问题面前,只要我是对的,我一定会据理力争,不愿意随波逐流。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第五篇:家书
家书范文
1、给父母的一封家书
亲爱的爸、妈: 你们好!长这么大没有以这种方式和你们聊天,感觉怪怪的,实质却很真实。有很多平时当着面的时候不能讲出来的话,现在我决定写这封信对你们说说我想对你们说的心里话。
爸爸、妈妈,我感谢你们养育了我,这份恩情是我一辈子还不清也还不了的.我不会忘了生活中你们对我的点点滴滴。还记得,在我无措彷徨时你们为我指明前方的路;睡觉时你们为我盖的被子;哭泣的时候你们告诫我男儿有泪不轻弹、要坚强„„有太多的太多,深深的印记在我的脑海之中。
如今我长大了,我来到了人生的又一个起点——中专。虽然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挺辛苦,但我无怨无悔,更不会怨恨你们,抱怨自己是农村来的。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也知道,为了我你们也付出了很多很多
现在,我在学校会认真努力的学习,不会再向以前那样不懂事了,我现在长大了,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给你们看,你们的儿子不会给你们丢脸的。我在这里也过的很好,你们不用担心我,反倒是你们,要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有些东西用言语是不足已表达的,但还是想告诉你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用心的爱,你们辛苦了。如果有来生,即使你们还是一样的贫穷,我也一样要做你们的儿子!太多太多的话,永远也讲不完,下次再与父母详聊。
儿:康
2012年05月26日
2、给家人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女儿在学校生活得很愉快。你们最近一直很辛苦,要多注意休息。
你们眼见着女儿从一个不懂事小丫头长成了大姑娘,心里是不是有一种欣慰感呢?上了中学,我渐渐离开你们的怀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在学校中,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干,既忙碌又劳累,第一次感到,父母在自己身边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自从第一天住校开始,我深刻体会出什么叫做思念。每天晚上我很晚才会睡着,你们的面孔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朝着我微笑。这使我更加盼望周六可以回家。
不过,住校让我变得更坚强,让我学会怎样与人相处。从小,你们就叫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很早我就学会了干家务,自己的事情也能很快很好的完成。现在,我住校了,就比别人轻松的多。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妈妈,虽然我和你今天闹了点不愉快,但我是爱你的。你基本上每个星期会到学校看我
一次,你可能不知道,我的心里是多么兴奋、多么愉悦!只要一看到你,我就会很开心,所有令我悲伤的事情都会一扫而光。当我看到你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时,我充满了愧疚感。我知道,我在慢慢长大,而你在慢慢变老。你的皱纹,你的白发,是我带来的。你给了我无尽爱,我却总是不懂得珍惜,总觉得是应该的。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妈妈有一天会离开我的,而我,不能老是当向妈妈撒娇的孩子。妈妈,每当我快乐的时候,你会陪着我一起笑;当我伤心的时候,你会带给我安慰;当我犯错误的时候,你会毫不留情的批评我,指出我存在的不足„„你是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的好妈妈。
爸爸,你留给我的印象既严厉又慈爱。我知道,你和妈妈整天为了我,为了这个家忙碌着。你经常出差,也为此累得身体不好,血压偏高。每次出差回来,你总是一脸的疲惫,妈妈说,你总是为了赶时间,连夜开车,而且也不能好好休息。亲爱的爸爸,你教我细节决定成败,可对于自己,却总是那么马虎。记得低年级的时候,我对奥数没有一点的概念,看到了题目都不知道从何下手。是你,教给我数学知识,让我攻克了一道道数学难题。每当我做对了一题,你比我还高兴。爸爸,我爱你!
虽然现在我还没有完全适应中学的新环境,但我会努力的,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决不放松,决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爸爸妈妈,等着我的好消息吧!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事业一帆风顺,天天开心!
你们的女儿:黄方莹
2006年9月24日
3、给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我写信给您,您一定会很惊讶。我藉此特别的方式对您说说我的心里话。妈妈,每当我看见您那憔悴的面孔,就想起您对我无限的母爱。记得从我四岁起,爸爸就长期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您就把接送我上幼儿园、煮饭、洗碗、洗衣服、叠被子等等的家务全都包在身上。妈妈,您为了不影响工作,您只得每天起早摸黑地完成所有的家务和照顾好我。您能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可真不容易。我能一天一天地健康成长,都凝聚了您无限的心血。妈妈,我真的佩服您!妈妈,您还记得吗?在我第一天走进校门的时候,您的心情是多么的紧张,像怕我会受到伤害似的,每次放学回到家您总是唠唠叨叨,问这问那的,没有十多分钟也不会停下来。听得我心烦,但我又不敢吭声。妈妈,现在我已经是17岁的大人了,您还为我的学习百般操心。每次我测验,考试得九十多分,你却不满意,还不时地给我施加压力,非要个满分您才满意。所以一有空,您又到书店找一大堆《作文宝典》、《分类日记》、《奥林匹克数学题》等课外书让我看,使我连假日休息放松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我知道您这都是为我好,但我还是请求您留一点让我自主活动的时间,好吗?
妈妈,“十·一”节快到了,在这“十·一”节长假期里,您休息一下吧!让您的宝贝儿子为您分担一些家务,为您煮一顿饭,让您知道您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好不好?妈妈,您的身体不太好,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也要关心一下您自己。在这里我想说一句:“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您!”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儿子:皓彬2012/9/19
4、谁解家书味
夜落月悬,独对孤灯,我静静撕开那信封,铺平。
我总爱望那绿绿的邮筒,总爱去收发室去找我的家书,在那重重叠叠的牵绊和祝福里去认领属于我的那一份。我珍祝那安静的一刻,我不忍失去那自古至今家书所承载的内涵。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他的母亲每周给他寄一封信,每次的结尾都是“寒霜露重,望君保重。”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成了林清玄眼中最动人的字眼,因为其中丰沛的爱,因为那剪不断的挂念,家书成了心的纽带,哪怕霜寒露重,我们亦可相互温暖。
翻开《傅雷家书》,我读出一颗深刻却细腻的心,一向暴躁的傅雷,在家信中虽常是教诲,但严厉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血浓于水的关爱,能听见远及天涯的那声嘘寒问暖,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家书不仅饱含温情,更是一次亲切的交谈,一次心声的吐露,金圣叹在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字付大儿春,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核桃滋味,此语一传,我无憾矣。”
潇洒才子金圣叹在死前亦不忘开玩笑,给那些想看他泣诉的小人留下最睿智的讽刺,此中的滋味谁解?谁从他踽踽独行的背影中读出那辛酸与寂寥?我想定是有的,定有人去认领那颗高贵的灵魂。
黄永玉收到叔父的来信,虽在咸宁改造,他却说:“这儿的荷花真美。”他的叔父不是别人,正是在文革间写下的《中国服装史》的沈从文,这家书,是高洁情怀的吟哦,在其中我们读出了大师的从容。
最令我动容的家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与妻书》,他告诉妻子他有多爱她,告诉她他必须离开,为了千千万万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相爱、那样幸福,这是情丝包裹的家书,这是一战士明志的家书,这更是用生命传递爱的家书,他那不识字的妻子在用颤抖的手抚摸那信的时候,定是会哭成了泪人又擦干泪光下去的。
而现在呢?在信息满天飞的时候,当电子邮件穿越地球村的时候,当电话安到家家户户的时候,谁又能静下心来读一封跋山涉水,风尘仆仆的信呢?乔治·默里迪斯在《森林的挽歌》中写道:“我们奔走,像相互追逐的行云,我行走了,像松果一样坠落。”我们不仅失掉家信,更失掉一种情怀。
可我愿接你回来,为你掸落沾染的尘埃,与你独对孤灯,我的家信。
5、给老妈的一封信 母亲:
您还好吗?
黯乡魂,追旅思。如今,独处异地的我,已是满腹乡愁。然而,当我带着满腔愁绪而独上高楼时,却发现明月依旧和我当年离开时一样皎洁。圆月,孤人,如此情景,又怎不让人触目伤怀?月是故乡明。母亲啊,此时的您,是否和我一样,仰望明月,欲托明月寄千相思呢?
时间消逝了一切,就连刚才的圆月也有些残缺。但我深知,时间的流逝,只会让您对我的爱,如陈年老酒般越饮越淳。
橙黄色的光笼罩了小城,稀稀疏疏的星点也依布被卷上了天穹。然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却静静地守候在屋外,手中紧握着一碗清茶,眼神漠漠地望向远方„„母亲啊,是您吗?是您依旧跟从前一样,在傍晚时分等待着儿的归来?是您依旧跟从前一样,渴望儿在归来时,接过您手中的清茶,一饮而尽?
母亲,您还记得我第一次喝清茶吗?
橙黄的灯光下,我的笔在稿纸上沙沙地写着。当时的我,因与一次大奖失之交臂,便固执地认为这个世界一片灰暗,倔强地把自己捆锁在文字之中。然而,您却悄悄地走进了我的房间,静静地把一碗清茶放在我的桌前,而您当时说得那一句话,我想,我永远都会记得:“孩子,其实做人就要和这茶里的芯一样,不管是漂起来也好,沉下去也罢,都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平和的心?是的,人生本就是由成功与失败交织而成,就如这芯儿一般,但,只要你拥有一颗平和的心,那么,即使你是沉落谷底还是冲破云宵,都会发觉:这个世界依旧是如此美好。
就是因为您的一句话,使得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从那以后,每天傍晚,您都要为我泡上一碗清茶,等待着我放学后,亲手交给我。
此时的我,手中紧握着的是您托人,从家乡给我带来的芯儿所泡的茶。清清浅浅,却又包含着那无语的爱。母亲啊,其实我就是那茶里的嫩芯儿,而您,就是那用爱时时包围芯儿的沸水啊!
不知为何,最近梦里瞧见的都是您为我泡茶时的身影。如今的我,虽身处大城,身边来往的人不少,可是,又有谁,能与您一样日日为我泡茶呢?想到此,我已泪流满面。
6、给家人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十几年前的那一天,你们用欢乐的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来。但我知道,从我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你们就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抚养、照顾我。尽管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你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为了能给我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你们总是那么辛苦的工作,那么努力的打拼。小时候,我总把你们对我的好当作是天经地义,那是因为我不懂得您对我真挚而深邃的爱。蓦然回首,那些时光碎片仿佛流转,早已是热泪盈眶,感恩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如果没有你们,我就没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上品味人生的冷暖,也就没有机会享受生活的甜蜜。感谢你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正所谓“舔犊之情,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你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你们都是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永远去爱的人。感谢爸爸妈妈,是你们在我童年的日子里无时无刻不跟随在我身边,给予了我细心的呵护与照料。童年的时光伴随着我的喜怒哀乐,而其中又包含了你们无数的酸甜苦辣。你们常因我的欢乐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烦恼而愁上心头。
你们教会我„„我无法将你们对我的爱与恩情用这支笔完完整整的记录下来,也无法说淸你们为我做的哪件事恩情最大,因为你们对我的恩情是不存在最大与最小的。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你们对我付出的爱都是平等的„„我写不出华美的语言,且不知那些动人心扉的故事应从何说起,提起笔来如有千言万语,泪水却早已爬了满脸满颈„„常言道:孝,其为人之本也。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父母,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也许我做的不够好,我称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努力去做一个完整的人,去好好的尽孝道。感恩的话还有许多许多,千言万语汇成几句最朴实的话:“爸,妈,你们辛苦了。你们对女儿的爱,女儿懂了。女儿一定会变得更加懂事、乖巧,女儿会用实际行动向你们证明,自己真的长大了!”
祝:
父母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爱你的女儿:琼 2012年9月19日
一封家书的格式
写作目的:
1、了解书信的格式。
2、写作文能做到有条有理。教学过程:
一、写作指导:
1、讲解书信的格式:
称呼顶格写;正文空两格;祝颂语:“此致”空两格,“敬礼”顶格写。
“祝”空两格,“身体健康”之类顶格写。
信封:收信人邮编及地址写在左上角,收信人写在正中,寄信人地址及邮编写在右下角。注意:收信人后可跟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这给是邮递员读的,不可跟“爸爸”、“妈妈”之类的称呼语。
2、写信要有条理:一节用来表达一层意思。每层意思之间要有联系的语言。
3、讨论书信的内容。
(1)汇报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情况。
(2)回顾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的日子,抒发自己的感想。(3)介绍学校的概况。
(4)告诉家人自己在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思想动态。(5)述说过去的往事。
4、范文示例:
(一)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老爸老妈:
你们好吗?
今天是中秋节,一个团圆喜庆的日子,但我们却分处异地,我很伤感。范仲淹诗云:“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我在轻吟着,不知你们是否也在默念着,这便是一种思念了,是节日里亲情间所特有的那种思念,你们哭了吗?那就不好了,其实思念又何尝不是一种感情的升华呢?我们很快就会重新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一家人嘛,总能重逢的。
其实我也不过是在安慰自己罢了,我又怎能不想念你们呢?大概我此时此刻的感情已非“思念”一词所能诠释得了了。晚上我做梦梦见你们。在梦中,你们说你们是如何如何想见到我而不是一张一张的家书。但我不能把自己塞进邮筒里,被绿色的邮车拉回家去。
有一道屏障架设在我们中间,看不到、摸不着,但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这不仅仅是一道空间的屏障,更是一道时间的屏障,或许空间可以穿越,但时间是不可逾越的,我只能等待,在思念之中,我们互相等待着。
对吗?爸爸。对吗?妈妈。
又是中秋了,你们前些日子给我送来的月饼我舍不得分给舍友们吃,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应该是自私的,不对吗?我喜欢这份自私的爱,她让我沉醉。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得到了你们那份自私的爱,专著的爱。
但最终,我还是把月饼分给他们了,我想这样可以让你们的爱随着儿子的友谊而升华。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躲进了高高的树影后面,但中秋之夜即便看不到那轮皓月,心中还是会涌起一股思念。我不停的自问:“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姥姥在干什么?还有好多我认识但看不到的人,他们都在干什么?”问来问去,苦苦一笑,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