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性格浅谈楚汉战争刘胜项败的原因(共5篇)

时间:2019-05-15 08:4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人物性格浅谈楚汉战争刘胜项败的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人物性格浅谈楚汉战争刘胜项败的原因》。

第一篇:从人物性格浅谈楚汉战争刘胜项败的原因

南 昌 大 学

国学研究院国学实验班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史记

论文题目:从人物性格浅谈楚汉战争刘胜

项败的原因

学生姓名:陈耿锞

学 号:5602212040

2014年 5月2日 从人物性格浅谈楚汉战争刘胜项败的原因

摘 要: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原先的小人物刘邦一举夺得天下,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与他们二人之间的性格差异有着很大的关系。项羽有着强大个人武力,却又目光短浅,没有长远意识;性格时而残暴,时而又妇人之仁。最为关键的是项羽不善于任用人才,刚愎自用,多疑猜忌。刘邦这个人,是下层出身,贪财好色。但是又心计颇深,善于随机应变,有着帝王的冷酷与无情,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能够听从属下的意见,并且能主动放权。

关键词:性格

项羽

刘邦

楚汉战争

1、项羽性格浅析

1.1、项羽有着远大的抱负,但是缺乏长远的目光和耐心。“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①其人年幼之时不欲学书,不想学剑,却想学万人敌。不过不知道是他自己年少轻狂,随口一说罢了,还是真的想学。但是浅尝辄止,不肯竟学,也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没有什么耐性。当然也可能是项羽本身天资聪颖,窥一斑已见全豹,不屑继续学习,不过从项羽后期看这种可能性不大。“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②项羽初见秦始皇便有取而代之之心,可见项羽的野心之大。但是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之下,项羽把这样的话公然宣之于口,也可以看出项羽的目光短浅。若是当时被有心之人听了去,恐怕便只能身首异处了,抄家灭族了。项羽在成就霸业之前是这样,有所成就之后也没有多大的改变。“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③当时鸿门宴刚过,刘邦率军已经逃跑,项羽挥军进入咸阳。天下未定,可是项羽便欲东归,没有一点长远的目光。不得不说,项羽目光短浅的性格对他后来的失败有着很大的影响。

1.2、项羽充斥着暴虐,但是在平时生活中也有着仁爱、恭敬的一面,然而在关键时刻又会妇人之仁,不过果断坚决。“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 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 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

①②③: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 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心。故曰其强易弱。’”①这一段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②这是刘邦手下谋士陈平对项羽的评价。从他们两个人的口中都可以看出项羽在平时生活中,对治下百姓的有着仁爱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他仁爱的一面是只会对自己治下的百姓才会展露。但是对于其他人特别是对待敌人的时候显的格外残暴,稍有不顺,便坑卒屠城。“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阬之。”③“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是,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④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⑤“项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余万人”⑥诸如此类在史记多篇中皆有记载,项羽之暴虐足可见之。但是项羽对刘邦却又妇人之仁不够果断,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也正是这次项羽的失败为最后刘邦的获胜奠定了基础。“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⑦先不论曹无伤的意图,但是范增作为项羽手下的头号谋士,已经做出这样的意见,而项羽自己也可以明确的遇到了这样的事实,如果换一个君主,必然会把刘邦除掉吧。但是项羽偏偏放走了刘邦。“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⑧“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⑨项羽默然不应,最后还收下了刘邦送给他的礼物,前后差距之大,实在有点匪夷所思。细细想来,也可以理解,就当时的军事实力来说,项羽远超刘邦,就地位出身来说,二者也完全不能比较,项羽恐怕从心底里就对刘邦充满着不屑与鄙夷,因此项羽本身对这场暗杀恐怕便是不赞成的。

1.3、项羽生性多疑,不善于用人。在我看来这是项羽最终失败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①:司马迁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司马迁 《史记·陈丞相世家》

③④⑤⑦⑧⑨: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 ⑥:司马迁 《史记·黥布列传》 “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①陈平是刘邦手下重要的谋士之一,他曾经投靠过项羽,但是不被重用,从而归顺了刘邦。陈平明确的点明项羽任人唯亲,即使有才能也不能得到任用。“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②陈平曾跟随过项羽,了解项羽的性格,知道他为人猜忌,手下谋士不过数人,反间之计大有可行。事实上最后项羽的确中了反间之计,逼走了范增。“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项王许之。”③不过几句话,一件小小的事,项羽就疏离了范增,可见项羽猜忌心之重。”“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④就项羽为人刻好印信之后,把玩坏也不肯给的细节,可见项羽对权力掌握的一种疯狂程度,对他人的极度不信任。1.4、项羽性格小结

钱钟书先生曾对项羽做了如此评价: “言语呕呕”与“喑啰叱咤”,“恭敬慈爱”与“傈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⑤却是将项羽性格中的矛盾之处很好的概述了出来。

2、刘邦性格浅析

2.1刘邦有着贪财好色,言实不符的毛病。这也是由于刘邦的出身背景有关。“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⑥“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⑦刘邦还是亭长的时候便是如此,即使后来成就一方诸侯,一代帝王之后同样没改掉这个毛病。“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⑧一代帝王对臣下做出这样的事情,恐怕也是历史少见的了。但是也恐怕就是这样的性格才让项羽放松了警惕,从而在鸿门宴上,刘邦逃脱了一命吧。但是不管怎么说,刘邦这种性格缺陷在历代帝王中都是少见的。

2.2刘邦的性格中有着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一面。“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王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 ①②:司马迁 《史记·陈丞相世家》 ③: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 ④:司马迁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⑤:钱钟书 《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项羽本纪》 ⑥⑦:司马迁 《史记·高祖本纪》 ⑧:司马迁 《史记·张丞相列传》 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①“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②项王怒,欲杀之。为了自己逃命连自己的亲生儿女,生身父母都可以抛弃,不得不赞叹刘邦的冷酷,不过也是帝王本色吧。帝王之家无亲情,这是历史最直观的表现。后来刘备摔阿斗,便是其家学渊源。

2.3:刘邦最突出的优点便是知人善用,同时对自身有着准确的定位。“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③这刘邦夺取天下后,自己做的一个评述,不得不说,刘邦的确很有自知之明,对人才的任用上也把握的恰到好处,最重要的是他愿意把权力在适当的时候放出去。虽然在事后也会把权力收回去。甚至在天下安定之后,谋杀了众多有功之臣。2.4刘邦善于随机应变,这也是他每每能保全自身保全自身,从而夺得天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⑤这是2个很小的细节,但是能很的表现出刘邦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也的确一代帝王不可缺少的技能。

3、小结

项羽,刘邦两个人在性格上各有优劣之处。相比来说刘邦的缺点更加明显,但是项羽的缺点却比刘邦更致命。特别是在于人才的任用上成了项羽最大的问题,首先项羽本身谋略水平不高,又缺乏长远目光,还没有别的优秀人才辅助,而刘邦能知人善用,一来一去之间就造成了极大的差距,从而影响了整个楚汉战争的走向。

4.参考文献

1、司马迁 《史记》中华书局 1982版

2、钱钟书《管锥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①②④: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 ③:司马迁 《史记·高祖本纪》

第二篇:刘胜项败

通常人对刘邦的取胜和项羽的失败,都有普遍的误解,主要是觉得刘邦特小人,无所不用其极,而项羽特君子,总是大度和耿直,所以斗不过小人,最后失败了。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大度的是刘邦,刘邦因为大度,所以手下吸引的能人很多,比如韩信,整个占领了北方,从而对项羽势力进行了战略半包围,刘邦本人又在荥阳成皋一带长期堵住了项羽,所以,最后项羽的垓下之败,是毫无悬念的。因为已经被战略大包围了。四面楚国不管唱不唱,他都是要失败的。项羽的失败,也在于项羽用的人,都是南方楚国地盘的人,刘邦虽然本人也算楚国人,但是他的势力圈,主要是陕西和北方,从文化角度来讲,北方当时还是胜过南方,包括秦本土的士兵的战斗力,也是胜过中原和南方的,这也是刘邦军团势必压过项羽的原因。

项羽本人,其实非常不成熟,表现在用人上玩印不授,不肯和功臣共享福。所以他的人,多投奔了刘邦去了。项羽所用的,都是本族亲族。如何能不败。

有人说,项羽失败,是因为搞了大分封,这是历史的倒退,很多学者论文都这么写,我认为这是很可笑的。是没有认真看当时的历史。从客观来讲,分封是有助于成功的,因为前面已经说了,秦朝的速亡就是在于不分封,在于高度的皇权专臸迅速过度,没有照顾分封臸的历史渐进性。后来刘邦也搞大分封,从而保住了天下的政治稳定,汉朝因此也长寿了。所以,项羽的失败,不在于也去搞分封。而在于他的分封,做的有问题。主要就是他分封当时不公,他把很多当时还在六国贵族之后——自立为王做控臸的地盘,都封给了自己的部将和亲自己的人。于是激化了这些旧王和他封的新王之间的矛盾,所以齐王、赵王、魏王等,都迅速起来反他。项羽处于这样的被动,同时刘邦也开始出兵,终于混战起来,经历三年多,战败项羽。

所以,项羽的失败,在于他的这种出于集权考虑的分封,搞的太急了,有点类似秦王朝的速败了。所以,从项羽的本意来讲,他是希望搞统一的,所以在他分封的时候,尽量用自己好控臸的人,以便未来自己当上皇帝。但是他没有考虑实际情况,没有度德量力,使得这些利益被伤害了的旧王,开始瓦解和进攻他的统帅地位。从这一角度来讲,项羽也是不大度,不肯把天下拱手分给已经存在的六国旧王——这个旧王的意思,是指刘邦项羽等人开始起义后,六国逐渐形成的新的诸侯国和其王。这和项羽一贯玩印不授,不肯跟部将分享好处,其心态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项羽总的来讲,失败最大一方面是在于不肯分出好处,与下面的人或同盟的人同利。而刘邦则在整个过程中,非常大度,不管是在楚汉相争期间,还是汉朝建立以后,都把大块的土地分封封赏出去了。在汉朝初年,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被刘邦封给了诸侯王。这是他得人之力而胜利的原因。

当然这么做,也是害处,就是眼前有利了,但是未来自己面对这个分出去的权力的分散的摊子,自己不好收拾,自己的权力有限。

刘邦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自忖自己能力不行,所以必须大度,必须重封自己的部将和同盟。以此来求得与项羽相抗衡。而项羽的不大度,项羽的玩印不授,其根本原因,除了可能在性格方面的偏狭以外,主要可能还是因为自忖自己强大,觉得自己了不起,不需要求人,所以对于部将和同盟,都傲气的很,什么好处也不给他们,对方不听自己的了,就出兵去打他们,坑灭他们——比如对于齐国。从这个角度来讲,项羽是输在自己的傲上,他自恃勇敢,于是就傲,于是就不屑于与别人分享好处从而巩固上下关系或者建立同盟。这样看来,项羽和关羽就有一比了。关羽在最后襄樊城跟曹操决斗的时候,因为自己很勇很傲,所以

就忽视同盟,对孙权则是骂,不肯跟孙权结亲,孙权来襄助很迟,他又骂孙权是貉子,以后我要灭了你这貉子。关羽因为勇,这次北伐也没有积极争取到了刘备从蜀国本土及上庸驻军的支持。最后在曹操和孙权的大举集结压击下,一溃而败了。

项羽这么傲,忽视与部将和同盟的利益相结和关系巩固,这大约跟他在前期的巨鹿大战,凭着楚国本国兵的劣势兵力,一举战败章邯的三十万大军,有关。所以我们说,福和祸都是连着的,前面的福,使得他变得孤高和过于自信,于是失去盟友和援助,导致了最后的祸。

刘邦一直是在战战兢兢中发展,并且从个人性格来讲,也比项羽豁达大度,所以,更加又诚心小心也结盟各地英豪和对待投奔自己的部将,所以,势力圈越打越大。

至于一般论者说刘邦是小人,多奸计,项羽是君子,有勇无谋,于是项羽输了,刘邦赢了,这只是一般揣测,细读司马迁《史记》所以相关楚汉战争的篇章,找不出这样的证据。所以可以说是无稽之谈和一般臆测。至于说刘邦能胜利,是因为“厚黑”,就更是为了给“厚黑”说理而硬找来的论据,处处牵强。

最后说一句,我去福州的时候,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的人做生意都很精明,但是没有做的大的,都是小公司小企业,因为是不肯跟别人合作,怕别人分了好处去,于是不肯跟别人合伙,都是自己单打独斗,于是生意虽然赚钱,但都做不大。这大约也跟项羽有一样的心理了。福州算是个偏远的地方,项羽所生活的吴地,当时也算是偏远的。不知这跟偏远之地的人心会如何,是不是有关系。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捷足者先得。”刘邦和项羽双雄并起,叱咤风云,合力灭秦,夺得天下,又一分为二,豆萁相煎,势不两立,经过旷日持久的楚汉相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和项羽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范文澜先生说:“推究刘项胜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刘邦的拥护者是广大农民特别是旧秦国农民,项籍的拥护者只是些野心的领主残余分子。两人所依靠的力量不同,因之后果也不同。”项籍“代表领主残余势力,要把社会倒退到秦以前的旧时代去,阻挠历史前进的趋势,他只能成为一蹶不振的可怜虫”。(《中国通史简编》)至“文革”中,此说被利用于“批儒评法”,进一步上纲上线,说刘邦是法家,主张统一,是进步势力;项羽是儒家,主张复辟分裂,是反动势力。给他们二人贴上“阶级”和“路线”的标签,只不过一厢情愿,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刘邦和项羽的起义,是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起义的一部分,顺应了天下反秦之暴政的历史潮流,客观上都代表了农民的利益,难分彼此。而在主观上,两个人都怀着做皇帝的野心揭竿而起,不管谁做了皇帝,都想统治整个中国,亦无所谓孰优孰劣。当初见到秦始皇的出巡的威仪,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

这便是他们最坦率的自白。至于刘胜项败的原因,刘邦本人在做了皇帝之后有一番很为得意的“经验总结”。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天下大定,高祖臵酒雒阳南宫,向群臣发问:“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都武侯高起、信平侯王陵答道:“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但是刘邦却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魏,不绝粮道,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长期以来,论者多数以刘邦的见解为基础,从刘项两人在谋略和用人方面的强烈反差来分析刘胜项败的必然性,与前引“阶级”和“路线”的分析相比,倒更令人信服一些。

然而,这个答案还不是问题的全部。项羽的失败,还有一个致命的直接原因,两千年来一直被史学家们忽略。前引高起、王陵所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这句话至关重要。对于刘邦的“慢而侮人”,人们印象很深刻,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他蔑视知识分子,往儒冠里面撒尿。而对于项羽的“仁而爱人”,则完全不予注意。项羽这个人的确可以称得上杀人如麻的魔王。早年他攻襄城,由于久攻不下,一旦获胜,就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大加杀戮,“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进军咸阳的时候,新安一战,又“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他“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后来城阳之战“北烧夷齐城郭宫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其至北海多所残灭”,外黄一战竟然要将城中15岁以上的男子一律坑杀……他一生杀了多少人,恐怕数也数不清,不仅杀“敌人”,而且杀俘虏,杀百姓。然而,正是他的敌对阵营中的高起和王陵说他“仁而爱人”,这又怎么解释?高起、王陵是汉臣,在汉高祖刘邦面前,他们不可能违背事实,为项羽涂脂抹粉,而且刘邦也没有反驳,可见“项羽仁而爱人”已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看法。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为项羽破例地作《本纪》,将其功其过其得失都秉笔直书,当然难能可贵。但司马迁毕竟也是汉臣,他不可能有意美化项羽,把不存在的美德强加于其身。“项羽仁而爱人”之说,必有所本。“仁”是什么?孔子曰:“仁者爱人。”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为天下得人谓之仁。”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项羽生性残暴,少时“学书不成学剑”,未必读过多少圣贤书。但他毕竟出身于贵族世家,耳濡目染孔、孟倡导的“仁义礼臹信”这一套道德规范,虽不一定信服,却难以摆脱其约束。也正是这一点,成为他的致命弱点,在楚汉相争之中几个关键时刻都表现出来。

公元206年(前206年,卫注),项羽摆下“鸿门宴”,欲杀刘邦。以当时的军事力量而言,项羽拥有40万大军,号称百万,而刘邦仅10万,号称20万,悬殊很大。刘邦战战兢兢,俯首称“臣”地来见项羽,根本不是对手。当时,项羽想杀掉刘邦,简直易如反掌!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最大的障碍不在刘邦,也不在暗中帮助刘邦的项伯,而在项羽的内心世界。樊哙带剑拥盾闯帐时所说的那番话,正中他的要害:“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不管刘邦、樊哙的实际行动如何,至少在理论上满口仁义道德,头头是道,理直气壮,咄咄逼人,项羽竟无言以对。“义帝”楚怀王是他和刘邦拥立的,“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是共同约定的;如果他杀了刘邦,就毁了约,把自己陷入“不仁不义”的被动地位。而实际上,“义帝”只是个傀儡,刘邦和各路将领都惧怕项羽,他即使背叛义帝,杀了刘邦,也无人敢说什么。但他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道德法庭”,阻止他那样做。于是,不顾范增的劝阻,项羽放虎归山了。这是项羽的一次重大失误。正如范增事后所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事实证明,这次失误造成了项羽的终生遗憾。刘邦死里逃生,得以休养生息,等到羽翼丰满,项羽再想消灭他,就难了。

公元前203年,在鸿沟为界的广武战场,项羽为了要挟刘邦,曾经做了一个

水平不高的手脚,把刘邦的父亲抓了来,隔岸绑在高俎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他满以为,刘邦为尽孝道,一定会向他让步。却不料刘邦完全不为所动,从容答道:“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一招又失算了。他本来是以道德为武器,想臸服刘邦,不料反为刘邦所臸。刘邦这个人,为了全局利益,对于局部的必要的牺牲毫不怜惜。即使他的父亲真的被项羽所烹,也决不妥协。“治大国若烹小鲜”,“烹”一个太公又算什么?!何况他深知项羽的弱点。项羽既然和他“约为兄弟”,若烹了太公,就会落下“不孝”、“不义”的罪名,所以他断定项羽决不敢烹!而刘邦自己呢?他从彭城逃跑的时候,为了减轻负担,让车子跑得更快一些,以摆脱楚军的追击,曾经几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他心里只有自己,哪里还顾得上道德!可是在必要的时候,他又捡起道德这面旗臶,为自己大造舆论。项羽杀了“义帝”,刘邦借此做足了文章,为“义帝”发丧,联合诸侯讨伐“不义”的项羽,又击中要害!

公元前202年冬,项羽在垓下大败,元气丧尽。在虞美人自刎以后,他随着自己南征北战的爱马乌骓交给了乌江亭长,也拔剑自刎,结束了英雄的一生。对于项羽之死,历来评说甚多。项羽临终之前自己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完全回避了自己的责任,可以说死得糊涂。“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一切都归于“时运”、“天命”,迂腐得可以。当时乌江亭长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臣独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而项羽却拒绝了这最后救他于危难的一次机会,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宁可死也不愿意回去愧对江东父老,可以说又死得明白,死得壮烈。此前他还说过一番更为壮烈的话:“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民之父子为也。”把急于结束战争的愿望提高到了忧国忧民的高度。当初陈胜、吴广起义时,曾打着项羽的祖父楚将项燕和秦公子扶苏的旗号,项羽和刘邦后来又立楚怀王之孙为“义帝”,都是为了在全国树立一个道德和道义的形象,把造反夺权的行为披上“替天行道”的色彩,易于获取天下人心。而当“天下匈匈数岁”,项羽速胜的愿望不但不能实现,反而一败涂地时,他便决心以死平息这场战争,即所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也者。此时此刻,左右他的思想行为的只有两个字:道德。项羽一生做了许多不道德的事,也许是因性格使然,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最后却死得非常道德,为自己画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句号。后世人们把他看做失败的英雄,崇敬而惋惜,大概都是因为这一点。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项羽的最终彻底失败。试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兵败乌江的不是项羽,而是刘邦,他会死吗?决不会。既然乌江边上只有一条船,追兵必然拿他无可奈何。江东又有“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的“根据地”,为什么不去重整旗鼓、招兵买马、卷土重来呢?杜牧题乌江亭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项羽毕竟是项羽,而不是刘邦,在生死关头,他没有选择生路,而选择了死亡。他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对战马也充满了深情。他对乌江亭长说:“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幕,我们看到的仿佛己不是杀人如麻的西楚霸王,而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个完美的殉情殉道者。甚至在死之前,他看到来追杀他的正是“叛徒”吕马童,还深情地呼唤:“若非吾敌人乎?”“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拔剑自刎,成全“故人”拿他的头去向刘邦邀功请赏。

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面前表现出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灞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据臣所知,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这样一个人现在来到秦王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他有这么大的克臸力,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但项羽听不进去,刘邦嘛,他有什么了不起?芽其志不小又能怎么样?芽

项羽自己是怎么做的呢?芽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做得很不好的一件事,就是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4个字:城无遗类。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王宫,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做完以后,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王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在挫折面前的表现,这是刘邦和项羽不同的第二点。在失败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臷状态的时候,项羽久攻不下,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地推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约为兄弟,既然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你跟人家打仗打不过,就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流氓手段;而项羽本身是一个贵族,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就是个流氓,你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芽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项羽一肚子窝囊气,而刘邦是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从心理上项羽没有战胜刘邦。

在做人方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这是他们两人的第三点不同。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但他的肚量很大,敢作敢为,能豁得出去。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是当泗水亭长吗?芽当时上面派给他一个任务,让他押送一批犯人到某个地方去。刘邦押着这些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走到半路上,刘邦想,等走到目的地,恐怕犯人就该跑光了。你说刘邦该怎么办?芽刘邦备下酒肉请这些囚犯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用剑把捆绑他们的绳子都解开,说,你们现在干脆都跑光算了,我也跑算了。结果有些人跑了,有些人不跑,留下来的人说,我们干脆跟着你干吧。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国境内,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按兵不动,彭越按兵不动,英布也按兵不动。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围,他们就是不动身。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看来这个天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芽张良说,一个彭越,一个英布,一个韩信。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本来是你手下的,现在他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他们一定会南下来帮助你合围项羽。刘邦说,好,就这么跟他们约定

了,胜利以后什么地方给谁,什么地方给谁,都给他们,不在乎。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这是刘邦的大度。

项羽为人小气。韩信就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将士如果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到医院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

刘邦和项羽的第四点不同,是刘邦心狠手辣,而项羽儿女情长。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他在逃难的过程中曾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只顾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一旦怀疑到谁,可能不顾一切就要杀掉。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突然怀疑起樊哙来了。照说樊哙是最不可能被怀疑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两人的关系用北方人的话说叫“担儿挑”。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是樊哙挺身而出才救了刘邦一条命。但刘邦突然就觉得,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但这个事情没做成,因为后来刘邦死了,陈平到了樊哙军中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干。但这说明什么?芽说明刘邦这个人狠起来是真能下手的。

相反,项羽这个人就显得太过儿女情长了。在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当项羽被刘邦他们团团围住的时候,居然无心作战,就坐在自己的军帐中惦记着两件事情:他的乌骓马,他的虞姬,该怎么办?芽于是他在帐篷里点起火把,设下酒宴,又把虞姬请出来,自己拔剑起舞,咏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唱着唱着流下眼泪,随从们都不敢仰视。一个将军,一个统帅,一个霸王,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想到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是宝马和美人,确实是太儿女情长了。

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也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刘邦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并通过不断地学习使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英雄。

下载从人物性格浅谈楚汉战争刘胜项败的原因(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人物性格浅谈楚汉战争刘胜项败的原因(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