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宣读》读后感1
《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读后感
郑州市第81中学 魏永梅
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中,摘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今天读了其中一篇专题论述《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深有感触。
就像恩格斯所说一样,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中国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指导思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的发展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原理的实际运用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是死的教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指南。因此,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3.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检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实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应该在实践中证明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修改,再检验的发展并完善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因为它的一切理论观点都以事实为最后依据,因为它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可能而且必然要求理论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无论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无论无机世界还是生命现象,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新的认识并不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世界观,而恰好是为这种世界观提供了更有力的论据。利用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新成果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应该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任何宗派主义,因为这种理论在产生过程中吸收了人类社会以往历史中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特别是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这样的吸取工作,并不因为马克思主义已经创立就宣告中止。现代科学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了发展自己所绝不可以忽视的;应该说,脱离这一切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可想象的。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不断进行着。这个过程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时期,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和提炼并上升为理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是以不断创新的形式发展着的,可以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只有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既尊重客观规律,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思想,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切问题, 成为指导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
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运动,已经内在地包含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意思在内,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过程。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这种理论。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需要创新,不仅理论需要改变自身的形态以适应实践的需要,实践本身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实现与理论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成功地解决实践面临的问题才能表现其科学性和生命力,实现其理论价值。而要发展, 就必须创新,没有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理论的发展的。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思想,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
第二篇:《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宣读》读后感1
《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读后感
郑州市第81中学魏永梅
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中,摘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今天读了其中一篇专题论述《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深有感触。
就像恩格斯所说一样,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中国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指导思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的发展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原理的实际运用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是死的教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指南。因此,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3.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检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实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应该在实践中证明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修改,再检验的发展并完善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因为它的一切理论观点都以事实为最后依据,因为它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可能而且必然要求理论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无论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无论无机世界还是生命现象,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新的认识并不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世界观,而恰好是为这种世界观提供了更有力的论据。利用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新成果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世
界观,应该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任何宗派主义,因为这种理论在产生过程中吸收了人类社会以往历史中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特别是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这样的吸取工作,并不因为马克思主义已经创立就宣告中止。现代科学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了发展自己所绝不可以忽视的;应该说,脱离这一切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可想象的。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不断进行着。这个过程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时期,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和提炼并上升为理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是以不断创新的形式发展着的,可以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只有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既尊重客观规律,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思想,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切问题, 成为指导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
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运动,已经内在地包含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意思在内,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过程。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这种理论。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需要创新,不仅理论需要改变自身的形态以适应实践的需要,实践本身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实现与理论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成功地解决实践面临的问题才能表现其科学性和生命力,实现其理论价值。而要发展, 就必须创新,没有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理论的发展的。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思想,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
第三篇:马列主义和资本论读后感
读后感:马列主义和资本论
班级:10环艺一班学号:10120305姓名:孙程
马克思列宁主义,简称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的说,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然而,在不同的大环境下,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并宣称以此作为理论体系的支撑。中国共产党就将马列主义定位指导思想之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特色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是一样的。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成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马克思在巨著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必然由资本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规律。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资本论产生的时代是机器工业时代,他们的理论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以数字时代的事物来验证一个上个世纪的结论,本身就不符合马列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
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资本论》的出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重要大事,它迎来了无产阶级的新的斗争历程。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也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都是不可改变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增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最后,我想借用邓小平同志的一段话:
“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到的。打不到,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
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马 克 思 著 作 读 后 感
系别:外语系班级:1005班学号:2010051501 姓名:刘璐璐
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以前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很深奥的理论,所以一直不曾去看过与之相关的文章。本来自己这点小才智在哲学方面就显得很无力,若再去思考这些大问题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大学里,马克思主义成了一门必修的公共课,不得已才开始正式接触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学了之后才知道,其实有些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带着自己的小小好奇心,读了一本马克思写的文章,原总以为哲学就是教条本本,而一读才知马克思是多么幽默风趣条理清晰明了,才知什么叫哲学,才知道我们初高中甚至于大学的哲学课本,编写得多么惨不忍睹,哲学本是最开放的思维,却成了青年的枷锁,生情并茂成为苍白无力,好比一个曼妙多姿的名模被分解成了一具骷髅,何等煞风景。
因为之前很少读马克思的原著,所以在谈《形态》的读后感时,我是带着漫谈读马克思的原著以及读马克思这个伟大的“大家”本人的意识流进行的。读原著的感觉不是对那些“原理”、“方法论”枯燥乏味的生厌,而是有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那种探险的刺激和丰收的喜悦。那里的观点不是来自遥远天堂的上帝和神灵,而是来自生活实际;那里的文字是多么的优美,不是法国人一贯失的高谈阔论,不是美国人经常使用的花言巧语,而是角度的全面、观点的新颖、论证的深刻。所以马克思在告诫人们联系实际之前,他自己已经那样做了。他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
马克思不是在桃花源里作田园诗,他的处境是非常“糟糕”的。反动政府要驱逐他,权力派要指责他,还有许多流派和哲学家对他指手画脚,但马克思正像恩格斯说的那样----把那些东西“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他的生活条件也极端艰苦,如果没有恩格斯在经济方面的支持,他可能要用上倍多的时间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而这将占去他作理论研究的大量时间。“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工作”,对于这句话,马克思他本人也是有着切身感受的。所以马克思一些伟大的经典的论点的原材料都来自生活本身。
马克思不是只看见地球绿色的草地和蓝色的海洋,不是只看见汽车马达的启动和车轮的运转,他看到了它们背后隐藏着的规律。他的眼光是明亮的,不是孩子似的的天真无邪,也不是月下情人的暗送秋波,而是犀利的、能穿透现实迷雾 和未来时空的火眼金睛。在他的世界观里,这种眼光给人们以无比的震撼力,他的唯物史观就是一个例子。“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形式”,“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晶莹剔透、好不含糊的见解成了人们重大的思想理论武器,过去的一切神灵之身、神灵之音所造成的迷惑世界在这里都烟消云散了。
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马克思并不是高兴得忘乎所以,因为马
克思活着不是为自己,不是为少数人,他关心的是全人类。他的胸怀如此豁达,他的生活如此激情,是因为他的整个心都装着全人类,他的血液里流的是全人类的灵魂。所以他不是一时半响的地懒洋洋地哼着“人类赞歌”,而是用他毕生的心血为人类谋福利。当资本主义工业资本把全球闹得天翻地覆之时,把工业文明“哺下”到世界每个角落之时,马克思没有随着资产阶级一起 庆祝干杯,他噙着泪水的眼睛看着贫困潦倒的底层人们----无产阶级,这些占世界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处境让他不得不为人类设想一个更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如果说“一个人死去只是躯体的死去而灵魂仍活到世上”有几分道理的话,那么马克思的光辉思想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是永垂不朽的。读马克思的著作不像读武侠小说,不像读《草样年华》或《大路朝天》,读他的著作需要一颗虔诚的心静下来读,这样思想将受到重大启发,灵魂会得到全新的洗礼,读一遍不行,要反复地读,其思想涵养、文字艺术才能被真正领悟到。他的著作不能呆在“小屋子”里读,而要带到生活中、世界中去读,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经久不衰的理论,它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这么多年来,多少文人诌士都曾探讨过其伟大性及重要性。我相信我的这点小感慨是不足以来描述的,不过我希望以后会对马克思及他的文学著作进行更深的理解,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刘璐璐
第五篇: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第二章《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观后感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提出人的本质理论,并历史性的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见马克思是一个敢于突破的思想家,他关注的不仅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问题,更是每一个个人的个人幸福。
马克思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他所论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而人民群众又是由每一个个人组成的,因此,关注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显得很重要,马克思指出:“人不是机械,不是单纯的实现某种目的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认为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因此联系当前实际国情,我国正在进行“素质教育”,既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联系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和政府必须不断的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个人实现了全面发展,自然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每个人都想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机会。”也正是重视每个个体作用的体现,当代中国,必须紧紧把我马克思理论的精髓,不断的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认识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经济财富创造的意义所在,因此
不管什么形式的社会活动,归根结底,最终都是要落实到每一个社会具体的个人身上,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成为我们研究一切事物的终极目标。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精辟论述,并不等于我们在强调“个人主义”这二者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人虽然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但是每个人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区分。
第四章《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与我国民生之改善》观后感
马克思对民生问题有大量精辟论述,在其名著《资本论》中提到“革命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状况。无论工人阶级和劳动者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斗争,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消灭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并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状态。”这一论述是非常深刻的,因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人民大众关心的始终是自己的生活状态,把握住了民生问题,就把握住了群众工作的根本。
当前我国经济工作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总体来说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民生问题趋待解决。如;人均居民收入水平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农村和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令人堪忧,大学生就业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理论指导,并且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关键要点,马克思指出:保障民生,首要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这一原则在我国的立法过程中有体现,如《物权法》的颁布。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前条件下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需要不断的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推进分配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差异,推进经济体制转型升级。总之,牢牢把握住一条,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道:“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保障民生需要政府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忧虑。马克思关于民生的理论,对我国全面改善民生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必须在实践中全面的贯彻落实,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要把我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就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第九章《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我国防范经济危机的对策》观后感本书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做了相当的扩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从根源上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的表现,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宿命。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活动资本家在利润的支配下,进行的一种盲目性的生产活动,由于资本家个人不能很好的了
解真实的市场供需状况,往往盲目扩大在生产,而当生产的产品量超过了社会实际购买了时,便会产生生产的相对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以上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的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加上经融资本家的投机活动,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更加复杂,破坏力更加巨大,影响更为深远。加上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导致一国的经济危机往往牵连到全球,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萧条。
本书在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我国经济的现状,提出来我国在防范经济危机应注意的要点,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在深化经济改革,推进市场化,随着与国际经济的联系的日益密切,我国面临的经济危机风险也日益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加强防范经济危机的意识尤为必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表现在市场上是产品的供需不平衡,生产的相对过剩。因此我国在防范经济危机中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防范市场盲目生产。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尤其要重点防范投机活动导致的金融风险。本书在正确研判现实的情况下,提出来一些防范经济风险的大体建议,值得思考。
我国在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防范经济风险,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既不能盲目的闭关自守,又不能完全西化,而是应
该认真的分析利弊,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