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上数学《搭一搭》的教案

时间:2019-05-15 08:1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六上数学《搭一搭》的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六上数学《搭一搭》的教案》。

第一篇:北师大版六上数学《搭一搭》的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第78-79页

观察物体:《搭一搭》教案

土城小学

杨文凤

一、教材简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过观察物体和由3,4个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和立体图形的形状,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本节课是在前面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学生由5个小立方块的组合,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相应的,需要学生有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密切,并伴随学生的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经历过观察物体,由3、4个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和立体图形的形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78页 《搭一搭》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六、教具准备:

小立方体(学生用),大立方体(教师用),比赛记录纸(每小组一张)。

教学前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

七、教学过程

一、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猜积木游戏。

教师拼积木,让学生观察2个面,猜一猜图形是有几个积木搭成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忆旧知识。

2、创设“比赛”情景一

(观察无遮挡的立体图形)

(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

(3)画一画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纸项目一。

(5)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6)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

(7)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或从侧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

【设计意图】:观察无遮挡的立体图形,直观的看到,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的形状不同,并能画出图案。

3、创设“比赛”情景二

(观察有遮挡的立体图形)

(1)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2)画一画(生单独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3)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纸项目二

(4)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5)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一个到哪去了呢?(被遮挡住了)。(6)师: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 体图形的一部分。请分别指出从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让生上台指出是哪一个)

【设计意图】:观察被遮挡的立体图形,从直观到抽象性的过程,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的形状不同,并能画出图案。

二、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1)屏幕出示,课本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上面)(正面)

(2)师: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 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形)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形状,知道有一块是隐藏的,再根据正面的形状确定隐藏在哪一块下面。【设计意图】:设计过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达到知识的提升。

三、反馈练习,深化体会认识。

1从二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1)出示课本78页试一试第一题图(正面)(左面)(2)师:请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4)师:注意到各组搭出的立体图形,形状都 不一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能说一说 什么搭的不一样吗?

(让生认识到根据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 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形状).二个方向观察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1)出示试一试第二题图

(2)师:引导生先从上面看,哪个位置有正方体,哪个位置没有正方体。再从左面看 哪一排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进行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摆放实物搭出这样的立体图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虽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图形,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设计意图】:“观察物体”重在“观察”。本节课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观察物体”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我让学生起经历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意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小结

(1)让学生说一说感受。

(2)师:观察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或从平面 图形还原立体图形都需要想象,要注意到哪是暴露的看得见的,哪是被遮挡的看不见,就找到了应当画什么和不能画出什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画出的图形并不代表现 实中存在的所有小立方块。只有从三个方 向观察才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从二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但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 体数量范围。

第二篇:2017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搭一搭》WORD版教案6.doc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搭一搭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4—15内容(观察物体)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的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小正方体,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 每人4个小正方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幅积木搭成的房子图:同学们,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搭积木活动。二,操作活动一 ——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1,先看示范,然后动手。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1)横着放3个

(2)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3)把右边的方块拿去

(4)检查搭的图形是否和指令描述的相同。

2,让学生说说游戏的方法,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不能看,只能听指令来搭积木,注意搭

出的形状和指令描述的是否相同。

3,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1),横着放3个

(2),在左边的方块的上面放一个(3),把右边的方块拿去

(4)检查搭的图形是否和指令描述的相同。

4,生生游戏:让学生同桌交流,互相根据指令搭图形。注意巡视,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三,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1,师生示范游戏:

师:现在,我们换一种游戏方法,请你先搭出一个立体图形,然后我通过提问,也搭出相同的图形。

让一个学生搭一个立体图形,教师通过提问搭出同样的图形 2,请学生说说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要求用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四,自由活动

你还有别的问法吗?分小组做这种游戏,通过尽可能少的提问,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第三篇:搭一搭(一)说课稿

搭一搭

(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教科书通过四个问题讨论了三部分内容:第一,结合搭正方形的过程,认识余数;第二,通过用一组连续根数的小棒分别搭正方形的活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第三,在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搭正方形的过程中,验证探索活动的发现。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知识基础:其一,在二年级上册“分一分与除法”的内容中,教科书呈现了分物还有剩余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在平均分物过程中,有时不能全部分完,虽然没有给出余数的概念,但为学习有余数除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其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

1结合搭正方形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理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参与教学活动。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理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课前准备:PPT、每人30小棒。教学过程:

(一)搭一搭,说一说——初步体会余数,理解等式的意义 1.复习与巩固:10÷5= 15÷5= 18÷3= 20÷5= 2.搭一搭(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独立或两人一组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边搭边思考:可以搭几个?还剩几根?(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认识余数)3.交流讨论,理解余数“1”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想法。4.结合操作认识等式。

(1)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等式。

引导学生思考:以上的操作如何用算式记录?余数“1”如何在等式中表示出来?

(2)回到情境中寻找等式意义。

结合每一步的操作,说说等式中每个数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特别是余数“1”是哪根小棒,为什么会剩下。

(3)在理解的基础上填写单位。(考虑到有余数除法的结果涉及的“两个”单位也是一个理解难点,在第一次认识余数时,教材给出了单位,目的是根据实际需要降低学习难度。同时,结合具体情境的解释,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单位填写的困难。)

(二)搭一搭,填一填——发现感受余数比除数小 1.探索用不同根数小棒摆正方形的余数变化。

(1)搭一搭:用14、15、16根小棒搭正方形。

小组合作:让学生用14、15、16根小棒仿照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的过程,在小组内操作,边搭边画,并在表格内依次用算式记录,共同讨论填写算式和单位。

(2)画一画:用17、18、19、20根小棒搭正方形。

独立完成:学生独立画一画用17、18、19、20根小棒搭的正方形和剩下的小棒,逐次将表格中的等式填写完整。

(3)说一说:汇报交流。

鼓励学生结合具体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操作过程及结果。(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很自然地发现,有时小棒正好用完,有时小棒会有剩余,而且随着小棒总数的增加,剩余的小棒数量也相应增加,但是增加到一定的程度,这个过程突然被“中断”了,也就是小棒刚好用完,在继续下去,似乎又出现一个“循环”。)2.观察操作图,交流发现。

(1)观察表中的操作图,有何发现(每次余下的根数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余下的根数都比4根少呢? 3.观察等式,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比较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2)余数和除数在操作中分别表示哪部分?(3)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摆一摆,填一填——进一步巩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先独立完成“练一练1、2”,再汇报。(这两道题鼓励学生再次借助操作活动,利用几何直观加深对余数的认识。)

2.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2”,再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汇报。

3.抢答完成“练一练3”。(本题通过改正常见错误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余数、余数和除数及有余数除法“单位”的体会。)4.拓展延伸。

(四)交流感受,总结质疑——强化余数要比除数小

通过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搭一搭〉说课稿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物体》,它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完成教材第86-8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1-5题。

本课是在二年级学习观察物体:辨认前、后、左、右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教学使学生会认识

1、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感知在什么位置只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在什么位置能看到物体的两个面或三个面。

教学重难点: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具:课件,图书柜,正方体和长方体木块。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辨别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并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

第五篇:搭石教案修订版一

《搭石》教案(稿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板书:搭石)(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

1、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能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课件展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jiàn)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2、但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3、“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1: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2: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

4、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麻烦、不方便)

5、所以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6、读了这句话,搭石有怎样的特点?

“平整方正”“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 “横着摆上一排”(点击课件,出现着重号)

7、精心的挑选和细心的摆放,正是乡亲们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写照。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细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自由交流)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课件展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过渡;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1、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括号括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场景,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四、细读课文,体会美

相信,在大家的脑海中已经呈现出一幅幅画面,下面谁来说说你看到的家乡人们走搭石的场景

(一)学习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为别人着想)

2、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为什么他还要“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呢?生各抒己见。

3、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整理搭石的句子?(指名读)

4、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吧!师引读:上了点年岁的人,生齐读。

5、小结:通过老人的动作,我们感受到他那美好的心灵,在我们眼前仿佛呈现了一幅关心别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景。(板书:奉献美)搭石连同这善良的老人构成了搭石的一道风景。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háng)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chuò,给人画一般的美感。”)(配乐)

1、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①协调有序”(点击课件)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②“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能通过朗读把这美妙的声音送给大家吗?(生读)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点击课件,出示图片)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什么样子?谁能用自己的话告诉同学们? 例:我好像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④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齐读)

2、小结:因为走搭石的人,不抢路,不突然止步,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才有了这一幕幕和谐、富有诗意的画面。正是有了人的活动,普普通通的搭石才美了起来。因为和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和谐)

(三)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从这幅画面你感受到什么?(板书:谦让)

2、那就把这种友好、谦让带进句子里读出来。(男生读)

3、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课件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齐读)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4、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伏”是什么意思?师示范动作体会“伏”的程度。

5、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尊老)

6、到了对岸,年轻人需要老人道谢吗?为什么?(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7、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为什么?(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8、如果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生齐读“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因为(指课件文字)——生接:“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生接:“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9、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所以,“上了点年岁的老人,„„”(学生一起读)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生接:“一道风景”。

11、总结:是啊,正是乡亲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让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道自然、朴实、生动的风景!风景中的人——村民们在秋凉以后,会根据——(生接读)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生接读)人们走搭石时,不抢路,不突然止步,动作是那么——(生接读)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生接读)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生接读)

五、升华感情,总结美

1、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 那它是什么?

2、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人们,其实这搭石就是善良可爱的乡亲们,乡亲们就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课件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3、总结:正是因为有了这时时、事事、处处的美,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透过风景我们看到到了人们的风貌,感受到了家乡淳朴的民风。

六、发现美,传播美

作业: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

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

板书设计;

搭石家乡的一道风景 奉献美 和谐美 谦让美 尊老美

下载北师大版六上数学《搭一搭》的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六上数学《搭一搭》的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搭一搭-北师大版2014

    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77页 “搭一搭” 【教学目标】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 1.2《搭一搭(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搭一搭(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

    搭房子教案

    课题:搭房子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通过搭房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并锻炼学生利用废物进行搭建房子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了解建筑的特征,搭建......

    搭石教案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劳勤莉 教学目标1.能自主认识“谴、隋、绰”等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洪、暴”等11个生字。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等词......

    搭石教案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重点教写 “暴”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

    搭石教案

    21、《搭石》教案 执教者:刘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搭石是一种怎样的桥,体会搭石和山村生活的自然和谐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一心为他......

    搭石教案

    第三课时《搭石》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1、单元导读课上,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简单说说这篇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什么是搭石,怎样调整搭石,怎......

    搭石教案

    《搭石》教学设计 文山市马塘小学 王文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元第21课搭石。 【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在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