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实人生的精神突围--评电影《划痕的岁月》
现实人生的精神的突围——评电影《划痕的岁月》
刘淑欣
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是一部中国的“天堂影院”(《新天堂影院》,1989年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执导)。影片从一个电影院入手展开故事:时值文化大革命当中,一个正在读初中的14岁的男孩吴晓东产生了对于电影的向往和迷恋,这个少年为了看电影想尽一切办法:逃学、跳墙,钻窗,甚至画假票,从“工农兵电影院”,到内部放映厅,“是电影就爱看”。为了看电影,他多次挨父亲的打。期间邂逅了一位中学毕业待业在家的姐姐。孤独的姐姐把他当作亲弟弟一般疼爱,千方百计带他看电影,并给他看了自己收藏的许多电影杂志,这给他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深深体会了纯真的姐弟之情,在一系列的误会与沟通以后,吴晓东逐步获得了父母亲的宽容和谅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重建,这一切成为他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影片的表层结构叙述的是一座小城市一个电影院所发生事情,以及一个孩子对电影的迷恋的故事,实则展现了特定历史年代的人在文化荒漠的迷失与突围。
时间的叙事------关于电影的记忆
《划痕的岁月》描述了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电影文化在中国电影院的几度变迁。展示了电影的艺术魅力,及其对于人们所产生的巨大而又深远、细微的影响。表现了编导者对于特定年代的历史文化反思与批判的精神。
影片故事的语境是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整部影片展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轨迹。在文化大革命的严肃的年代,一切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均被认为是“封、资、修”的垃圾而加以“横扫”,这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次大的断裂。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除了八个样板戏之外,还活跃着的所谓的文化,就是流行的各种口头传闻、笑话,以及编织而成的各种自我膨胀的社会主义神话。由于电影被看作是“最有战斗力的最具大众性的革命武器”,因此,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而被使用,成为那个逝去的年代的人们近乎奢侈的精神、文化享受,甚至说的上是“精神盛宴”。几部战争题材的教育片在全国上下反复播映:从《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到《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董存瑞》,人们反复观看;在正式放映故事片以前,搭配播放的是当年的新闻简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从阿尔巴尼亚影片、罗马尼亚影片、南斯拉夫影片,到朝鲜影片,也在那个时候为我国观众所了解。到了文革后期,随着政治方面的微妙变化,一些“内部片”(主要是苏联和日本进口的二战题材的影片)、“批判片”(文革以前的优秀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红色娘子军》、《永不消逝的电波》、《祝福》、《青春之歌》、《海鹰》)、逐渐开放,同时文革后期一些新拍的国产片(《闪闪的红星》等)也开始上演。这些影片如同甘霖滋润着一代人的心灵,孩子们(包括成人)在电影的故事里生活,在电影的世界里精彩,电影成为他们陶冶人性、丰富人生的重要一课。影片中许多台词,人们耳熟能详,成为生活中普遍流行的话语。生活困窘了,人们会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需要帮助了,人们会说“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电影人物的台词浸润到我们的生活。那时候,作为公众的文化活动场所的电影院,人们进入其中各取所需,或者看电影、或者会朋友、或者谈恋爱、或者就是消磨时光,在这里男女老少同一刻开怀大笑或者伤心流泪。电影院也是一个人生舞台,人们在看电影的同时,也在表演自己的人生悲喜剧。发生在影院的种种细节,令人捧腹。在小城的人们来说,电影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只要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谁不记得关于外来电影的著名的“概括总结”?“苏联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莫名其妙”,“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影片题为“岁月”,历时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它纵向展现了电影在中国足迹,其间折射了当时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微妙变化的过程,映射了时代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观念的变化。
应该说对文化的迷恋和知识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千百年来,人类无时不在追求着精神的充实和升腾,一旦被逼迫到狭窄的空间,精神的翅膀更是飞得高远。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人的心灵被挤压到一部棋盘上,但却在有限的棋盘上千回百转,生发出无限的空间。正是由于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人类才创造了如此璀璨的文化。在这部影片中,电影成为文化的载体,在国门紧闭、传统断裂,文化几乎灭绝的年代,是电影为人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户,开启了人们的一片精神家园,向渴望探求未知世界的人们展现了一个奇妙无比、魅力无穷的天地。电影从各个侧面,潜移默化、点点滴滴地浸润着孩子的心灵。影片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吴晓东因为偷画假票,被父亲痛打以后,一段时间内,他遵守对爸爸的诺言,不再去电影院,于是在家里面壁而坐,只是他并没有“思过”,而是对着墙上挂着的废胶片发呆,其实他的心早已经飞到电影的世界里去了。影片所讲述的这个少年在封闭中寻求精神突围的人生体验,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突围的人生经验。本片诚如杰姆逊所说:“讲述一个人和个人经验的故事时,最终包含了整个集体本身的经验和艰难的叙述”([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这使得此影片能够超越电影文化的局限,唤起人的广泛共鸣。
空间的诉说------关于生活和人的命运
《划痕的岁月》以电影在中国的历程为线索,纵向展现了文革中后期我国电影文化的历程,横向旁及到社会生活许多侧面。在时间叙事的同时,注意拓展空间叙事的手段,以简单的故事承载了丰厚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一代人的历史记忆。正如《新天堂影院》里那个老放映员所说:“生活和电影不一样,生活要困难多了。”影片一开始就呈现给我们一个混乱、贫穷、萧条、疲惫的视觉空间----一座中国北方的小城。在这里,“有的人被打倒了,有的下放了,许多房子空着,没有人住”。工厂家属区是一排排简易的平房,陈旧而破败,未成年的孩子们四处游荡,一些不良少年更是招摇过市,他们寻衅打架、偷鸡摸狗。此时虽然那些政治原因的打、砸、抢的高潮已经过去,但是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冷落萧条景象。人们生活在贫穷当中,物质困顿,气氛沉闷,隐隐的信仰失落,精神无望,麻木疲惫,看不到未来。影片通过人物的对白,仿佛不经意间交代了吴晓东的爸爸妈妈的命运、林洁姐姐的命运,乃至林洁姐姐的爸爸、妈妈、弟弟的命运和遭遇。爸爸的脾气越来越坏,喝酒、打孩子发泄内心的苦闷。善良的妈妈只有事事迁就,息事宁人。而美丽聪慧的姐姐则是家破人亡,孤独一人待业在家。
影片在表现吴晓东追求电影,实现精神突围的同时,还着力表现人情的美好与善良,刻画了吴晓东和姐姐林洁结下的一段深厚友情。细腻地表现了姐姐对他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以及姐弟二人重情义、重然诺,为了践约不怕牺牲不顾一切所采取的行动,并以此推出影片的高潮。画外音说:“在我们那个年代,只要说出的保证、做出的承诺,就一定得做到”,一个孩子为了践行诺言的执着与付出,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理性说教和情感教育,这些已经超过了电影本身,是涉及人性深处的某些东西,感人至深。
影片注重空间画面基本元素的造型,看过这部影片几乎可以断定,本影片的编导一定就是少年时代经历了文革的人,否则不可能把时代特征以及少年的记忆和心理特点表现得如此细腻动人。导演着意设计使用了大量真实的细节:工人居住区的低矮的房屋、简陋的居室环境、质地粗糙的电影票,喝水的搪瓷缸子,墙壁上挂的照片、标语,爸爸破旧的自行车、排队买粮、买菜、买煤、推车、托煤坯等,都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表现了特定年代物质匮乏、生活贫困;反映了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双重困乏的年代,人性中美好的天性,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少年吴晓东在强烈的看电影的欲望的驱动下所作所为,无异于是一次次精神的突围,在今天的少年观众看来,吴晓东追求电影简直不顾一切。他左右奔突,找寻的是一片精神的家园。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表现了一代人的情感与梦想。影片中的“工农兵电影院”院实际上是文革期间社会的缩影。影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折射了人物的命运。影片唤起人们关于那个时代的记忆,它会触及人内心某个地方,让人会觉得软软的痛,熟悉而遥远,亲切而陌生,它属于整整一代人。
电影语言分析以及电影的话题
应该说,文以载道这一传统价值观念,对中国大多数导演是影响至深的。相比较而言西方电影追求视觉刺激方面走得更远。对于中国大多数导演来说,电影语言毕竟是一种语言,如果语言手段不是服务于目的,为了手段而手段,那么无论如何是有问题的。
本片带有编导者的成长经验,映射了编导的特定时期的心理路程,通过写一个少年的理想、追求与奋斗,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录。与此相适应,编导努力使电影成为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通过影片的叙事和镜头语言,传达作者的感受与认识,体现了鲜明的非商业化价值观。风格朴素无华,格调统一。在电影语言方面,叙事手法简洁明了,选用非专业演员,使用自然光效,精心选择场景实地拍摄,多用同期录音而较少使用背景音乐,使影片逼近自然真实。吴晓东家中以及教室多用自然光效,表现物质生活的贫乏困苦和精神空间的狭小沉闷,电影院门外则空气清澈,阳光明媚,表现人物的精神追求以及获得自由的欣悦。“路遇姐姐和小狗”、“和姐姐一起放风筝”等几场戏,画面非常美丽:在旷野里,身着红衣服的姐姐哼着优美的曲调旋转起舞,轻盈飘逸,作为唯一观者的小弟弟看得如憨如痴,姐弟俩一起描绘美好的未来,细腻地传达了人物的心态,十分感人。“姐姐给弟弟看电影杂志”一场戏,光线从窗户打进来,柔柔地泼撒姐弟身上和满桌摊开的旧杂志上,既是写实的,也是写意的,似乎告示着一个真理:文明、理性、艺术,永远是沐浴人类成长的光明。作品使用各种手段表现了人物对践踏文化的现实的大胆反抗,以及对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影片结尾部分,表现姐弟二人在电影院门前的约会,一方面是姐姐焦急地等待、一方面是弟弟不顾一切地赴约,此处使用交叉式蒙太奇营造了紧张的气氛,把影片推向了又一个高潮。直到电影结束,弟弟才见到一直等待他的姐姐。看完电影的人们从电影院涌出,姐弟俩隔着人流相望着,此情此景,故事中的人物和观众并不因为他们耽误了这场电影而感到遗憾,而是为他们收获了友情和重建信任而感到欣慰。在这里凸现了创作者对于人情美的崇高礼赞。另外,以黑白色、高光、以及空间回响表现孩子梦境的不真实感,手法相当熟练。娓娓的画外音的述说、舒缓的音乐、偏暗的光线和色彩营造出画面的老照片效果,构成一种童年不再的怀旧情调,淡淡的感慨和怅惘。影片采用以客观视点为主的叙事方法,多使用客观镜头,具有再现历史的真实性。慢镜头表现摔爸爸酒壶,则简约而有力地表现了吴晓东的反抗之激烈和爸爸的震惊,为片中父子关系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只要稍加留意,可以看到影片的许多地方处理都很细腻,例如大雪以后,北方城市马路覆盖了厚厚的大雪,孩子们走在路上,“吱吱”的踏雪声,使用同期录音,很是真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全片在仿佛无技巧之中自自然然地完成了艺术传达的目的。
影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演员的造型和表演,亦可圈可点。姐姐林洁的形象美丽、气质清纯淡雅,虽然历经磨难,但仍然保持着善良美好的天性;少年吴晓东勇敢善良、性格倔强、质朴憨厚、聪明内秀、信守诺言、渴望知识。这些年轻演员担纲本片,以自然本色跃然于银幕之上,几乎不露表演的痕迹,十分可喜。另外几个人物形象也都塑造得生动感人。慈善的母亲、正直的父亲、宽厚的老师,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弹指间三十年时光流转,世界变化得太快,电影似乎已经风光不再。各种视听手段给人的文化生活带来的是过去的年代的人们不可想象的奢侈和豪华。科学技术、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在已逾不惑之年的吴晓东们的孩子们的面前,摆放了一个目不暇接的万花筒般的绚丽世界。人们不必再为了看一场电影而付出太多,同时也仿佛越来越不愿意为了其他的东西付出太多。出于商业目的的需要,凭借着科技手段的发展,大众传媒为了满足受众的口味的感官而极力营造过剩的多样性的视听产品,人们早已不再在文化的沙漠里跋涉,但是如同每天面对着豪华铺张的大餐,人们的食欲会越来越麻木和迟钝;面对着五花八门的音像世界,人们面临的是选择的困难和许多新的困惑:在摆满豪华大餐的桌前,如何取舍?与此同时,简约便捷的复制条件和现代生活理念,使得人们更乐于选择快餐式的生活方式。需要时间酿造的永久魅力让人觉得不耐烦,生活似乎越来越平面化。然而,手段的多样一定要以审美疲惫的为代价?物质的扩张一定以压缩人类的精神空间为代价?好在《划痕的岁月》中那浓浓的人情,那坚定执着、追求理想、信守诺言的品质,仍然会使我们感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不会变,那么电影也应该不会消亡。正如那些著名的导演所说:“只要还存在想象力和记忆,人们就会努力铭记,并在某处记下这段记忆。”(加斯顿、卡波雷)
悠扬的鸽哨划过小城的天空,象征了时光的流转,在急切的期盼中,少年已经长大。一切都进入了历史。“时间难以触摸”,而电影是人类触摸时间保留记忆的最好的手段。《划痕的岁月》正如同一部历经岁月河流磨砺的拷贝,记下了中国社会的印记,也刻画了电影在中国历史上的年轮。吴晓东在封闭中寻求精神突围的经验,是一代人成长的生动的记忆。
注:《划痕的岁月》
编剧:金作人
导演:高
峰 摄影:王卫东
主演
木易其斤(饰林洁)
李
雪(饰吴晓东)
张兆北(饰吴父)
李 勤(饰吴母)
第二篇:平凡之中见精神——评电影《娘家人》
平凡之中见精神
——评电影《娘家人》
慈溪市新浦镇教育工会
余建群
“妈,今天我过生日!”当因学生在宿舍意外遇害,家长聚众闹事之事,已三天没睡觉的华东大学工会主席白雪,大声呵斥因喝酒打架进派出所的女儿时,十五岁女儿的这句话,让她无言以对,掩面而泣,也让观众泪光闪闪。
“那是因为那七千多人都排在我前面!”当白雪大声批评女儿不参加模拟考试,成绩一落千丈,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能做学校七千多人的工作却无法跟女儿沟通时,女儿的这一句话,更令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思索之中。这也是影片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舍小家,顾大家——一个工会干部的光辉形象跃然荧屏。
电影《娘家人》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感人之作。影片以高校工会主席群体为原型,以半纪实的手法,用“白雪”这个鲜活有个性的工会主席和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有机又有趣、真实又感人地出现在银幕上,一展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特点与工会主席的风采。跟随镜头展现的一个个来自一线基层的真实故事,我不由得沉浸在了这部电影语言中,心中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平静。
一直以来,在大部分人心中都有这么一种认识,工会不过就是“边缘部门”而已。很多朋友观念也许停留在工会作为“职工娘家人”,但走不出“吹拉弹唱、打球照相、打扫会场、迎来送往;发米,发面,发油,发丧;敲敲锣打打鼓、卡拉OK跳跳舞”的形象。但在《娘家人》这部电影中,向我们展示的工会干部却是一个将平凡与感动、琐碎与伟大融为一身的“特殊”岗位,也因此,“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无奈与苦衷。常为“大家”而忽视“小家”——萨日娜饰演的白雪是一位单身母亲,终日为工会7000多人的大事小情奔波:学生家属王彩凤因女儿意外死亡来学校闹事儿;为后勤人员吴大宝组织募捐,给聘用职工办大病医疗互助;改革高校分配体制,工会悄悄组织学子归来给秦敬文老师送别,一个独特的“荣休典礼”让从事了一辈子教学事业的秦老师潸然泪下;还有处理为爱痴恋的韩冷老师安葬爱妻的故事„„当她把全身心精力扑到工会工作中时,她注定要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儿林夕疏离隔阂,导致冲突不断,最终,她用一份“迟到”的生日礼物“敲”开了女儿的心门。任何岗位都不容易,但凡能像影片中白雪主席那样做到舍小家顾大家的程度,都是令人敬重的伟大工作者。就拿我们普通教师来说,每天天一亮,还来不及为梦中的孩子做点啥,就急匆匆赶往学校,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每一位学生,马不停蹄地上课、备课、批改、订正、辅导、谈心„„琐碎的班主任工作、复杂的家长工作,还有各种活动、各项竞赛、各类检查的迎接准备和资料整理工作等等。他们每天在外人无法体会到的岗位中干着平凡的事,忽略了家庭孩子,有的甚至耽误了终身大事。不少大龄女教师都没时间谈恋爱,这也正是当前基层教育工会——作为娘家人亟需帮她们解决的问题。
尽管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作为基层工会主席都无能为力,无法解决,正如影片中白雪说的那样“工会主席并不是什么领导。”但是,只要愿意付出,还是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白雪做到了,影片中那申请“大病医疗互助”的情节,她确实没有高深的理论指导,也没有庞大的数据支持,而是来回奔波感动了很多人,最终将局面改变。记得剧中那位行长回复她说“你到底想要什么呢?”,白雪说我也不知道。但,白雪最后还是得到了她想要的答复。片中白雪面对记者动情地说:“我不知道最终打动行长的是什么”。天道酬勤,成功只会站在愿意付出而又认真规矩的人身边,白雪就是其中一位。
回想《娘家人》这部电影,虽然主演的是一个平凡人,但她在浙江高校工会主席的岗位上展现的动人形象,包含着对工作的担当,对同事的温暖,对家庭的责任„„电影主题思想鲜明,情节细腻感人,人物性格丰满。跌宕起伏的剧情和主人公细致入微的情感刻画,让人潸然泪下,引发共鸣。让我们看到一个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有血有肉有真情的工会主席,在平凡的工作中,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高尚情操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甘愿做职工“娘家人”的时代精神,展现了新时期工会干部为职工服务的正能量,她就是我们时代的楷模。
当然任何艺术的东西,都存在着缺陷之美。纵观整部影片,我们在赞赏白雪人物形象的同时,也看到了影片有待商榷之处。首先是那位因失去妻子,一度精神痴迷的韩冷老师,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一直不愿接受妻子已死的事实。白雪说应该是他太爱妻子了。就这样,白雪和二级工会主席向老师轮流在韩老师楼下值岗,怕他出事。影片在这儿虽然因白雪和向老师两人的情愫戏份,有些可看性,但还是觉得白雪一个单身女教师,大晚上守在一个神志不清的男老师楼下,可信度不高。观众在担心她自身安危的同时,也会思考高校应该还有心理辅导人员、保安人员以及其他男教师存在的。还好,韩老师慢慢恢复了神志,他们费尽了周折帮他妻子完成了追悼会,并下了葬。但万一情况更为复杂怎么办?其次是片中吴大宝父子和白雪女儿都貌似普普通通,却都有专门修饰过反映出来的感觉。影片结尾,白雪为女儿补过生日。对女儿林夕的忽然懂事,观众尚可理解,但一个学习一落千丈,倒数一二的孩子一下子考上重点中学,未免有些牵强。当然,他们应该都属于普通人的缩影,片中把他们的问题贯穿始末,最后以皆大欢喜结局,应该也为顺应观众的美好愿望考虑吧!
正所谓白璧微瑕,总之,《娘家人》这部影片,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观赏性来看,都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它使我们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在引发我们深刻思索的同时,也为我们基层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出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要真正做到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那样,把工会建设成“职工之家”,让工会干部成为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