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三上教学计划

时间:2019-05-15 08:0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德与法治》三上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德与法治》三上教学计划》。

第一篇:《道德与法治》三上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这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解主线,贯案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時,并使四个范時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良好的目标。

二、指导思想

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道德学习建立在真实的生活背景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上,使之成为种潜移默化的陶治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将生活中的素材整合为教学资源,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本册内容主要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区各种生活环境间的联系及这些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本册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树立角色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在探究一切的热情中,在享受童年的过程中,初步具有公德意识。

2、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关注同学,关注每一节课,关注父母,关注自己„„。教材从熟悉的生活入手,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与体验。并让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到对周围社会现象和人的关注。教材中没有理性地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三上教材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入手,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总结和体验。关注身边的榜样,关注自己的学习习惯,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学之心。

3、富有开放性,给老师和学生都留出拓展的空间。课标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图书、报刊、图片、地图、图标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像、录音、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博物馆、教育基、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教材注意了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教师能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研究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按照课程要求,安排了“成长路上我和你”、“我和我的家”、“我爱我们的学校”、“社区-----我们的大家”四个主题,三年级的儿重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产生盲目模仿、尝试、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顾后果盲目摸仿,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是三年级教育中应当强调的重点。

五、教学措施

1、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课和社会课,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大胆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学中应根据课标,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重视学生生活圈的逐步扩大。注重社会性意义的发掘。如:民族文化、社会风俗伦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整合。随着活动形式逐渐复杂,涉猎的范国慢慢扩大,文本资源、社会信息、考查采访资料等要综合运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并且能增长知识、开发培养能力、陶治情操、养成好习候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成为道德与法治的有效课程资源。教师本身的学识、态度和价值观,也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3、综合组织多种活动。情感在活动中萌发,课堂在活动中生成。养成好习惯,能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是离不开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活的。活动使一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佛嫩芽无声无息破土而出。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活动的范例,如编剧本,角色扮演、小记者采访等,然而教学总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时刻挑战教师的智慧。使活动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使活动更具操作性,及时调控活动进程等都是值得教师深思的。

4、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文,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任务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初步奠定基础。运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重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5、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字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在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六、教字进度表 第2周 认识找自己 第3周 我向你学习第4周 播种友情 第5周 我来画棵家庭树 第7周 负责的家庭小成员 第8周 欢迎到我们的学校来 第9周 探寻学校发展的足迹 第10周寻找最美老师 第11周 做个好邻居 第12周 无声的朋友在一起 第13周 生活需要秩序 第14周 关爱在身边 第15周 中华大家庭 第16周 中华大家庭 第17周 人自然社会 第18周 人自然社会 第19周 人自然社会

第二篇: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一方面通过现实情境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得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0名,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集体。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毛病,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的学期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

2、培养学生愉快、积极的生活。

3、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

5、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义与要求。

6、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实践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能力。

2、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12~2.17、我是中国人

第二周.20~2.24、瞧我这一家

第三周.27~3.3、家庭欢乐多

第四周、3.6~3.10、学做小主人

第五周、3.13~3.17、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第六周、3.20~3.24、牙齿怎么啦

第七周、3.27~4.1(6天)、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第八周、4.5~4.7(3天)、预防疾病有学问

第九周、4.10~4.14、用品人人离不开

第十周、4.17~4.21、学校设施用处大

第十一周、4.24~4.28、我是节约小能手

第十二周、5.2~5.5、爱护公物人人夸

第十三周、5.8~5.12、夏天到了

第十四周、5.15~5.19、我和星星打电话

第十五周、5.22~5.27(6天)、平安度过夏天

第十六周、5.31~6.2(3天)、开开心心过暑假

第十七周、6.5~6.9、复习

第十八周、6.12~6.16、复习

第十九周、6.19~6.23、期末考试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2

第一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进取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单元:学校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自救自护我能行

1、体验四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危险,注意远离危险,规避风险。第四单元:温暖你我他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餐桌上的学问

第三周爱清洁讲卫生

第四周做事不拖拉

第五周过好每一天

第七周我进步我高兴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成长不烦恼为你喝彩向快乐出发春夏秋冬学自护不玩火防触电会变脸的水地震来了会应对心中有他人小手拉小手他们需要关爱期末测试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

1.本年级学生共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

2.本班的孩子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3.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四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与班级共成长”、“为父母分担”、“信息万花筒”、“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3.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四、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4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2.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生本身是非常喜欢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所以重视不够,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也影响了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了影响。

二、教材分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xx年春季正式实行,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四、提高质量的措施

在教学中,我将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我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同时,在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我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道德与法治发展的启蒙阶段,我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我要注意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教材分析

1.教材的编排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以学生的社会生活、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

2.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对事件中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教材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展示家庭、学校、社区和家乡、祖国、世界的联系。

4.教材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同伴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变化关心家乡发展”。

5.每个单元主题之间密切相连,有机地融为一体。主题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比如:典型生活事件、阅读角、交流园、活动园、故事屋、小调查等。

6.这些内容的编排,培养了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从课本中学会做事、生活、求知、共处,增强自信,乐于奉献。

教学总目标

1.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体会它们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2.引导学生学会结交朋友并维护友情,感受友谊的美好。

3.掌握解决冲突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化解冲突的方法。

4.教育学生与人交往讲文明、懂礼貌、守诚信,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

5.了解民族风俗习惯,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引导学生辨别商品质量,知道消费者维权电话。

7.让学生了解生活浪费造成的危害,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热爱劳动人民。

8.学会合理消费,提高消费技巧,学做文明的消费者,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9.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养成良好习惯的小公民。

10.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密切的联系,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

11.理解中国以“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5

20xx年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指导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道德与法治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应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结合本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本科目教学要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课论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20xx—20xx学新学期开始,为切实有效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教材分析

按照课程标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标准,围绕权利义务这一大的教育主题,综合建构本册的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围绕坚持宪法至上、理解权利义务、人民当家作主、崇尚法治精神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这册教材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内容,基础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认真掌握。教材列举了相关案例,大部分内容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近的。使学生掌n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让他们知道思想品德学科不单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交往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5、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n的权利。

8、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9、懂得正义是面向每个人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能够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养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正义感,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和程序为荣,努力做有正义感的公民。

四、教学难点:

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要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联系学生和本地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3、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主要任务是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教n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4、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律实践。

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内容

课时1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22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23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24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25

第三课公民权利26第三课公民权利27

第四课公民义务28第四课公民义务29

期中考试210

第五课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211

第五课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212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313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314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215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216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217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218期末复习;时事讲解219期末考试2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6

一、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的编写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初中学生在不断扩展的生活中需要处理的我与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方面的内容,提炼生活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内容。在教材的立意与设计上,关注中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及其时代特征,关注初中学生成长中的体验与困惑,注重教材内容对初中学生在思想性与精神成长方面的引领,以及从思想认识到生活实践的引导。

具体而言,本套教材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以中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坚持对初中学生的思想性引导,彰显人文性,注重实践性,体现综合性;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强调能力目标,更加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教材内容设计的广度上,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范围为依据,通过内容点的落实、部分落实以及渗透等方式进行安排;在教材内容设计的深度上,每一个内容点都包含课程标准中具体的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知识为依托又不局限于知识本身,体现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并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生活扩展的成长需要,进行不同深度的思想性挖掘。

二、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0xx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来呈现,但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

三、教学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进行有效备课,理清脉络,建构体系,把握主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2。精选事例创设情境,基于情境,探究问题,生成观点。多样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更多地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效果。

3。课前进行新闻播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教学中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5。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6。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身知识,与时俱进,以适应当前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积极投入到这教育教学改革之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做学习的主人,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最后,借用于漪老师的箴言自勉:

教师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不是一个结果,是生命展开的过程,教育要永远面向未来。

一辈子学做老师,就是着力于自己的精神成长,和学生一起发展。

课不是上在课堂上,教在黑板上,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

教课是全身心投入,用生命歌唱的过程,只有自己感动,才能感动学生。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上学期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在父母关心下成长

1、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坚持做的好习惯。

2、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的本领,学会叠衣服、洗鞋、整理书包等。

3、了解一日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

第二单元:我的班级我的家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做事认真细心,做好值日生。

2、养成爱护课桌椅,爱护班级公物和学校的公物。

3、让学生动手布置自己的班级。

第三单元:我也能探究

1、了解有关科学家的小时候的故事。

2、通过想象设计制作未来的房子和交通工具。

3、让学生把自己设计和制作的东西展示出来。

第四单元:我是中国人

1、了解自己家乡发生的变化。通过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使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国旗、国徽、首都。

3、知道许多科学家为家乡、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 1、我长大了

第二周 2、我在变变变

第三周 3、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周 单元体验活动:让爱住我家

第五周 4、我是值日生

第六周 5、爱护课桌椅

第七周 6、我为班级添光彩

第八周 单元体验活动:美化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 7、走进聪明屋

第十周 8、爱思考 会研究

第十一周 9、生活需要小创意

第十二周 单元体验活动:玩出新花样

第十三周 10、可爱的家乡

第十四周 11、国旗国旗我爱你

第十五周 12、我爱我的祖国

第十六周 单元体验活动:家乡美 祖国亲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8

一、本班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

1908-1913共6个班的同学,绝大部分的同学,都热爱道德与法计课的学习,上课都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热衷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懂得合作和分享。自觉遵守纪律,尊敬老师。

二、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点,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

2.认识情绪、情感,正确处理情绪、情感问题。正确处理异性同学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异性同学关系。

3.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初步认识法律,了解法律的作用,培养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三、教材简析:

教材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围绕学生的成长历程,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导向来编写,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理性思维和崇高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世界观。教材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观点鲜明,依据客观有力,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字通俗易懂,道理深入浅出,符合切合学生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心变化。

②懂得调节情绪,培养健康的情感。

③正确处理异性同学的关系。

④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⑤增强法律意识,懂得自我保护。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和集体备课,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理清教学思路和步骤,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2.认真上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以教学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3.注意讲练结合。课堂上,老师是指导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力。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挥。课堂上加强练习,以讲带练,以练促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历练心智,增强能力,提升境界。

六、教学进度表: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第1课 青春的邀约2

第二周 第2课 青春的心弦2

第三周 第3课 青春的证明2

第四周 第4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2

第五周 第5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2

第六周复习第1单元 青春时光2

第七周复习第2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2

第八周 加强练习2

第九周 加强复习和训练巩固2

第十周 期中全面复习2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2

第十二周 期中试卷讲评及总结2

第十三周 第6课 我和我们2

第十四周 第7课 共奏和谐乐章2

第十五周 第8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2

第十六周 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2

第十七周 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2

第十八周 整理课本知识2

第十九周 期末全面复习2

第二十周 期末全面复习2

第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2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9

年 级:一 年 级

学 科:道德与法治

一、学生基本情况:

1. 本班学生共52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30人。

2.多数学生勤学好问,但品德落后。

3.少数学生思想涣散,懒惰、学习不主动。

4.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学生的品德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庭,尊重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能使用文明语言称呼家里的每一位成员,能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遵守学校里的校规、校纪。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能独立自主学习能向好的同学学习,能向好的一面学。做学习的主人。

3.培养学生不论是日常生活、学习还是做游戏,都要讲究规则,培养学生把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有序地生活和学习。

4.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担当不同的责任。

5.法制渗透:《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 3.抓好学生辅导,做到品德后进生吃饱,品德优秀生吃好。 4.建立帮扶小组,品德生帮扶后进生。 5.及时发现,分析成在的问题,改进方法 五、教学进度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表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0

一、工作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管委会教研室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深化研究。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目的,扎扎实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教研目标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作业设计”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起到优化学生的道德与行为的作用。

三、活动安排

1.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完成;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活动作业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道德与法治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应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结合本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本科目教学要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能用知识解答学习上的课论问题,又能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现象,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按照课程标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标准,围绕权利义务这一大的教育主题,综合建构本册的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围绕坚持宪法至上、理解权利义务、人民当家作主、崇尚法治精神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这册教材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内容,基础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认真掌握。教材列举了相关案例,大部分内容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近的。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让他们知道思想品德学科不单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交往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四、教学重点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5、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8、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9、懂得正义是面向每个人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能够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养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正义感,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和程序为荣,努力做有正义感的公民。

五、教学难点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2n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六、教学措施1、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要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要联系学生和本地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3、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主要任务是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4、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律实践。

七、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内容课时1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22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23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24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25第三课公民权利26第三课公民权利27第四课公民义务28第四课公民义务29期中考试210第五课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211第五课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212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313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314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215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216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217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218期末复习;时事讲解219期末考试22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2

本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工作。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了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教学措施:

本学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注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从他们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二、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互动的小组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展开小组合作,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不是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总教学目标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希望通过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四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与班级共成长”、“为父母分担”、“信息万花筒”、“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3.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3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5人。由于学生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加上他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学习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教学的课堂常规对于刚入学的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更别说什么道德与法制,法制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才能让他们慢慢地了解其内容。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16课。其内容为:

第1课

开开心心上学去

第2课

拉拉手,交朋友

第3课

我认识您了

第4课

上学路上

第5课

我们的校园

第6课

校园里的号令

第7课

课间十分钟

第8课上课了

第9课

玩得真开心

第10课

吃饭有讲究

第11课

别伤着自己

第12课早睡早起

第13课

美丽的冬天

第14课

健康过冬天

第15课

快乐过新年

第16课

新年的礼物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进行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把法治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养成学生的与法治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法、演示法、案例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学法:自主学习法、交流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六、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4

一、全期德育工作目标:

1、做好晨检,预防甲流。师生安全,无重大事故。

2、围绕“jq”工程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二、本期班德育工作基本要点:

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在实现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

(1) 通过各种方式,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2) 指导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组织和举行读书会,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底蕴。

(3) 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情做好协调工作。

3.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乱扔、乱吐、乱画。学会清理书包、抽屉,学会打扫教室卫生。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5.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小干部的管理能力。

三、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48 名,男生21人,女生27 人,孩子们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学习积极性高,能听老师的话。但也有部分孩子自我约束能力极差,卫生习惯差。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4.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升旗、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平时多深入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安全。

5.抓好两操的教育。

6、加强家校联系,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民族主义教育

1、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周;

2、成立班委会

3、交通安全教育班队活动

4、各班出《我上学了》《预防甲流》两黑板报

5、收看两个节目:《开学第一课》《走进新中国》

十月:香樟文化建设

1、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讲座。

2、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3、理解香樟文化内涵,提炼班级文化内涵。

4、书香班级文化建设。

5、建立班级图书角。

十一月:科技在我身边

1、出一期科技板报。

2、参观校园科普园(植物园)。

3、看一期科普节目

4、讲科学家的故事。

5、安全教育

十二月:学生文明展风采

1、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演讲比赛

2、芦淞德育特色资料汇编,德育工作考评

3、评选优秀礼仪生

4、征集jq工程成果

5、召开樟小“少代会”

一月:

1、班级工作总结。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假期工作安排、安全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

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

一、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体会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地位。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共有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略)

第三篇:《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xx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促教研

1.常规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四)显特色

1.做好课题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

(1)现代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

(2)图书资源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

(3)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

三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准备、提交“xx区示范学科组评选”申报资料;第二届小课题结题。

四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申报第三届小课题。准备第一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大赛。

五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新教材培训。

六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

七月份:制订期末复习计划;上交各类总结和论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但仍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三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二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一班、三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道德法制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四、教学重点:

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

五、教学难点:

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七、教学进度

第一、二周:第一课假期有收获。

第三周:第二课周末巧安排。

第四、五周: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六周:第四课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七周:第五课我爱我们班。

第八周: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第九周: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十周: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十一、十二周: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

第十三周:第十课我们不乱扔。

第十四周: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

第十五周: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

第十六、十七周: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十八周: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十九周: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二十周: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

第二十一周:复习。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3

本学期七年级教材为20xx版的《道德与法治》,为此在拿到新教材后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本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欲达到的教学目标、减轻学生负担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等。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七1、6两个班,七(1)班有学生x人,七(6)班有学生x人,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本期所任教的四个七年级班,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其次要加强能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

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目前我校使用的是20xx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是全新的教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编写设计的思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确定了七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是健康快乐的生活,愉快的学习。通过这个主题,涵盖、整合并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内容。具体说来,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三、欲达到的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四、减轻学生负担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10节,多听与本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二)、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思品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灵活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二周、开开心心上学去

第三周、拉拉手交朋友

第四周、我认识您了

第五周、我们的校园

第七周、校园里的号令

第八周、课间十分钟

第九周、上课了

第十周、玩得真开心

第十一周、吃饭有讲究

第十二周、别伤着自己

第十三周、早睡早起

第十四周、美丽的冬天

第十五周、健康过冬天

第十六周、快乐过新年

第十七周、新年的礼物

第十八周、期末测试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4

总的目的要求

1.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2.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3.懂得反思的意义,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4.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

6.养成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学习历史的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能够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7.初步感知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对人们的重要性,争做环保小卫士。

8.知道科学技术与运用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的。

9.通过收集中国在联合国的声音和声影,整理中国参加联合国活动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10.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教材分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

1.通过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学会思考过去的事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好。

2.通过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

3.通过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的教学,了解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通过学习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达成共通,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才能为人类世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学生们认识我们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人人努力为之奉献力量。世界是多边的不是单边的,只有热爱和平,用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文明,才是地球家园上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

学情分析

六(2)班学生有55人。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5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一方面通过现实情境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得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0名,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集体。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毛病,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的学期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

2、培养学生愉快、积极的生活。

3、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

5、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义与要求。

6、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实践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能力。

2、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12~2.17、我是中国人

第二周.20~2.24、瞧我这一家

第三周.27~3.3、家庭欢乐多

第四周、3.6~3.10、学做小主人

第五周、3.13~3.17、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第六周、3.20~3.24、牙齿怎么啦

第七周、3.27~4.1(6天)、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第八周、4.5~4.7(3天)、预防疾病有学问

第九周、4.10~4.14、用品人人离不开

第十周、4.17~4.21、学校设施用处大

第十一周、4.24~4.28、我是节约小能手

第十二周、5.2~5.5、爱护公物人人夸

第十三周、5.8~5.12、夏天到了

第十四周、5.15~5.19、我和星星打电话

第十五周、5.22~5.27(6天)、平安度过夏天

第十六周、5.31~6.2(3天)、开开心心过暑假

第十七周、6.5~6.9、复习

第十八周、6.12~6.16、复习

第十九周、6.19~6.23、期末考试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6

一、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的编写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初中学生在不断扩展的生活中需要处理的我与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方面的内容,提炼生活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内容。在教材的立意与设计上,关注中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及其时代特征,关注初中学生成长中的体验与困惑,注重教材内容对初中学生在思想性与精神成长方面的引领,以及从思想认识到生活实践的引导。

具体而言,本套教材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以中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坚持对初中学生的思想性引导,彰显人文性,注重实践性,体现综合性;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强调能力目标,更加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教材内容设计的广度上,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范围为依据,通过内容点的落实、部分落实以及渗透等方式进行安排;在教材内容设计的深度上,每一个内容点都包含课程标准中具体的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知识为依托又不局限于知识本身,体现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并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生活扩展的成长需要,进行不同深度的思想性挖掘。

二、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0xx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来呈现,但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

三、教学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进行有效备课,理清脉络,建构体系,把握主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2。精选事例创设情境,基于情境,探究问题,生成观点。多样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更多地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效果。

3。课前进行新闻播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教学中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5。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6。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身知识,与时俱进,以适应当前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积极投入到这教育教学改革之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做学习的主人,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最后,借用于漪老师的箴言自勉:

教师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不是一个结果,是生命展开的过程,教育要永远面向未来。

一辈子学做老师,就是着力于自己的精神成长,和学生一起发展。

课不是上在课堂上,教在黑板上,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

教课是全身心投入,用生命歌唱的过程,只有自己感动,才能感动学生。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7

一、教学设想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数与代数”: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要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较简单的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百分数。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大小变换。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三单元里,结合比例的知识进行教学。确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在初步认识方向的基础上,用“北偏东几度”“南偏西几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还要联系比例尺的知识,用“距离多少”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精选传统小学数学里有关形体的知识,增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知识,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先在认识圆和能够应用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再教学众数和中位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的统计量。有些时候,平均数不能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就可以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反映。本册教材里的统计知识,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提高分析、表达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实践和综合应用”:编排了三次实践活动。第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积知识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应用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一定的规律推算铁块的体积。第二次是结合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研究图形的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关系。第三次是使用工具或应用步测的方法,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研究现象,探索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总复习的内容也按四个领域编排。根据《标准》里具体目标的设计分类,在“数与代数”领域里把内容分成数的运算、数的认识、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四个部分进行复习。把解决实际问题纳入数的运算、式与方程两个部分,突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内容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三个部分进行复习。小学阶段的测量主要是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物体的体积,教材把测量的内容与图形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能提高复习的效率。“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统计、可能性两个部分进行复习。在总复习里还安排了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综合应用,分别研究住房面积的变化、旅游费用的预算、调查周围的绿地面积、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践性、应用性,并富有教育意义。

另外,教材充分关注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对学习的需求,在“你知道吗”里介绍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里的应用。编排的“思考题”满足部分学生多学一些、学深一些的需求,还多次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过程与效果。

二、全册教学目标

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数学思考方面: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5、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6、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众数、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同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发展统计观念。

7、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加深对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

3、让学生砸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让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6、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8

根据教学大纲对八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一、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的编写思路

(一)以宪法精神为主线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通过对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探究,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更好体现宪法精神,即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二)从学生生活出发

将宪法的规定与生活中常见的社会事务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对宪法地位和宪法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从而真正从内心认同法治,树立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精神。

(三)将知识、观念与行为选择融为一体

注重法律知识向日常实践的延伸,强调法律知识的获得、公民素养的养成和法律的应用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在掌握法定的'权利与义务等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活动体验和参与,提升正确判断、选择、行动的能力。

二、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的主要内容

初中法治专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以及法律维护生活秩序的作用;二是通过身份的获得、国籍的法律规定、居民身份证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三是介绍国家机构的产生及职权、人大代表的职责,引导学生认识权力受到制约与监督;四是重点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维权的方法。

初中法治专册主要通过讲授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通过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通过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基本制度,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通过阐述自由平等的真谛、公平正义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三、法治专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结合案例分析,以讲法律规范为主

教材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实现由感性到理性,从而达成对法律知识的领悟。选择的案例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或直接从未成年人的案件中撷取素材,通过这一方式,使学生对于宪法文本做到入脑、入心。

(二)以法律知识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法治思维养成与实践能力提升

教材在阐释法律规范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教材在讲国家权力时,强调权力有边界,“法无授权不可为”, 在讲公民权利时,同时强调权利义务对等,有利于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从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培养公共精神。

(三)适当渗透道德教育

教材强调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紧密结合,使学生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从而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

(四)追求内容科学、逻辑严谨与表述生动的统一

教材在坚持内容科学、逻辑严谨的前提下,力求表述生动。例如,教材选取的案例,尽量保留一定的故事情节,讲究叙述方式,使其生动可读;单元、课的导言以散文风格呈现,增强可读性,保持一定情感张力。

(五)设计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教材一方面强调逻辑严谨、观点科学,另一方面也十分关注观点得出的思维过程,力求设计开放的情境,引发思想碰撞,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归还失物要求物主“请客”的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拾物归还,索取报酬该不该”展开讨论。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16课时,每周一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

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

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

二、教学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

1、我们爱整洁1课时

2、我们有精神1课时

3、我不拖拉1课时

4、不做“小马虎”1课时

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

5、风儿轻轻吹1课时

6、花儿草儿真美丽1课时

7、可爱的动物1课时

8、大自然,谢谢您1课时

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

9、我和我的家1课时

10、家人的爱1课时

11、让我自己来整理1课时

12、干点家务活1课时

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1课时

14、请帮我一下吧1课时

15、分享真快乐1课时

16、大家一起来1课时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上学期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在父母关心下成长

1、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坚持做的好习惯。

2、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的本领,学会叠衣服、洗鞋、整理书包等。

3、了解一日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

第二单元:我的班级我的家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做事认真细心,做好值日生。

2、养成爱护课桌椅,爱护班级公物和学校的公物。

3、让学生动手布置自己的班级。

第三单元:我也能探究

1、了解有关科学家的小时候的故事。

2、通过想象设计制作未来的房子和交通工具。

3、让学生把自己设计和制作的东西展示出来。

第四单元:我是中国人

1、了解自己家乡发生的变化。通过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使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国旗、国徽、首都。

3、知道许多科学家为家乡、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1、我长大了

第二周:2、我在变变变

第三周:3、做的自己

第四周单元体验活动:让爱住我家

第五周:4、我是值日生

第六周:5、爱护课桌椅

第七周:6、我为班级添光彩

第八周单元体验活动:美化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7、走进聪明屋

第十周:8、爱思考会研究

第十一周:9、生活需要小创意

第十二周单元体验活动:玩出新花样

第十三周:10、可爱的家乡

第十四周:11、国旗国旗我爱你

第十五周:12、我爱我的祖国

第十六周单元体验活动:家乡美祖国亲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很感兴趣。由于本班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家庭教育,导致了少部分的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简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是从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 1.通过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学会思考过去的事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好。

2.通过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

3.通过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的教学,了解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通过学习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达成共通,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才能为人类世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学生们认识我们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人人努力为之奉献力量。世界是多边的不是单边的,只有热爱和平,用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文明,才是地球家园上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

三、教学目标

1.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2.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3.懂得反思的意义,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4.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匱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

6.养成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学习历史的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能够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7.初步感知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对人们的重要性,争做环保小卫士。

8.知道科学技术与运用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的。

9.通过收集中国在联合国的声音和声影,整理中国参加联合国活动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10.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四、教学重难点

1.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

2.懂得宽容的意义,学会如何宽容。

3.懂得反思的意义,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

4.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5.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知道如何预防自然灾害。

6.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7.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8.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明白科技改变世界,科技让梦想成真。

9.知道国际组织的分类及重要作用,了解联合国和世界貿易组织的构成和作用,明白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相互交流、支持作用。

10.知道战争带来的伤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国为推动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教学措施

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

2.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3.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

4.用课件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2

一、本班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

1908-1913共6个班的同学,绝大部分的同学,都热爱道德与法计课的学习,上课都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热衷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懂得合作和分享。自觉遵守纪律,尊敬老师。

二、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点,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

2.认识情绪、情感,正确处理情绪、情感问题。正确处理异性同学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异性同学关系。

3.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初步认识法律,了解法律的作用,培养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三、教材简析:

教材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围绕学生的成长历程,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导向来编写,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理性思维和崇高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世界观。教材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观点鲜明,依据客观有力,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字通俗易懂,道理深入浅出,符合切合学生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心变化。

②懂得调节情绪,培养健康的情感。

③正确处理异性同学的关系。

④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⑤增强法律意识,懂得自我保护。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和集体备课,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理清教学思路和步骤,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2.认真上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以教学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3.注意讲练结合。课堂上,老师是指导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力。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挥。课堂上加强练习,以讲带练,以练促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历练心智,增强能力,提升境界。

六、教学进度表: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第1课 青春的邀约2

第二周 第2课 青春的心弦2

第三周 第3课 青春的证明2

第四周 第4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2

第五周 第5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2

第六周复习第1单元 青春时光2

第七周复习第2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2

第八周 加强练习2

第九周 加强复习和训练巩固2

第十周 期中全面复习2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2

第十二周 期中试卷讲评及总结2

第十三周 第6课 我和我们2

第十四周 第7课 共奏和谐乐章2

第十五周 第8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2

第十六周 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2

第十七周 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2

第十八周 整理课本知识2

第十九周 期末全面复习2

第二十周 期末全面复习2

第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2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3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说明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xx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

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三、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

1、教育性。

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4、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五、教学进度

章节题目课时备注

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6

我们的好朋友2

说话要算数2

当冲突发生2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6

买东西的学问2

合理消费2

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2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6

我们的衣食之源2

这些东西哪里来2

生活离不开他们2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6

我们当地的风俗2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2

家乡的喜与忧2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4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四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与班级共成长”、“为父母分担”、“信息万花筒”、“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3.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www.163wenku.com,精品教育资料文库。

四、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对比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2、认识同学和老师,愿意与他们交往。了解学校概况,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生长的基本情况,手的作用及保健。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3、尊敬国旗,学会唱国歌。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知道规则在学校生活中的作用并自觉遵守。热爱集体,乐于与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创意。

4、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5、了解元旦和春节的来历及相关的民俗文化,认识十二生肖,学会区别公历和农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创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识。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充分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能够尝试一物多用,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积极参与新年联欢活动,并体验节日的快乐。

五、教学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第四篇:《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

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

一、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体会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地位。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共有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

1.本年级学生共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

2.本班的孩子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3.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四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与班级共成长”、“为父母分担”、“信息万花筒”、“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3.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四、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16课时,每周一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

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

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

二、教学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

1、我们爱整洁1课时

2、我们有精神1课时

3、我不拖拉1课时

4、不做“小马虎”1课时

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

5、风儿轻轻吹1课时

6、花儿草儿真美丽1课时

7、可爱的动物1课时

8、大自然,谢谢您1课时

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

9、我和我的家1课时

10、家人的爱1课时

11、让我自己来整理1课时

12、干点家务活1课时

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1课时

14、请帮我一下吧1课时

15、分享真快乐1课时

16、大家一起来1课时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4

一、教材简析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xx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二、教学目标

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

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行为与习惯:

1、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民主意识;

.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

4、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2、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日常消费的状况,感受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一班:

本班共有xx名学生,男生xx名,女生xx名。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思想比较上进,能够做到尊敬师长。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学习自觉主动。但也有部分同学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还比较差,回答问题等方面不够踊跃,应继续加强练习,培养其良好的习惯自信心。多数同学能够明辨是非,但有个别同学比较娇气、任性,出现错误认识不到或不愿改正。

四年级二班:

本班共有学生xx名,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通过了解,本班学生普遍热爱劳动、团结班集体、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有不少可以帮助老师的得力助手。部分学生在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上存在消极、不勇敢、不自信的现象。针对以上现象,将通过循序渐进、合理利用、因势利导等方式进行改善和提高。

四年级三班:本班共有学生xx名,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通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大部分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发言积极,作业能及时完成。有部分同学学习非常认真。这学期在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潜能生要特别照顾,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得到提高。

四年级四班:本班共有学生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这个班学生大多聪明活泼,学习基础较好,学习习惯尚可。其中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扎实,知识面开阔,学习兴趣浓,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比较重视,学生上进心强,有少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个别学生的书写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追逐教育教学最前沿意识,树立现代化的育人观和人才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课改需要。

2.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我会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知识,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充实自己。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开阔眼界,争取完善自己,创新自己,做到终身学习。

3.多反思、多总结。每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业务素质,从“保守的经验型”教师转向“开拓的创新型”教师,同时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成败,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4.确立研究课题:如何使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进行研究。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5人。由于学生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加上他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学习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教学的课堂常规对于刚入学的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更别说什么道德与法制,法制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才能让他们慢慢地了解其内容。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16课。其内容为:

第1课

开开心心上学去

第2课

拉拉手,交朋友

第3课

我认识您了

第4课

上学路上

第5课

我们的校园

第6课

校园里的号令

第7课

课间十分钟

第8课上课了

第9课

玩得真开心

第10课

吃饭有讲究

第11课

别伤着自己

第12课早睡早起

第13课

美丽的冬天

第14课

健康过冬天

第15课

快乐过新年

第16课

新年的礼物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进行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把法治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养成学生的与法治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法、演示法、案例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学法:自主学习法、交流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六、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xx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促教研

1.常规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四)显特色

1.做好课题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

(1)现代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

(2)图书资源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

(3)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

三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准备、提交“xx区示范学科组评选”申报资料;第二届小课题结题。

四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申报第三届小课题。准备第一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大赛。

五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新教材培训。

六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

七月份:制订期末复习计划;上交各类总结和论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上学期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在父母关心下成长

1、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坚持做的好习惯。

2、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的本领,学会叠衣服、洗鞋、整理书包等。

3、了解一日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

第二单元:我的班级我的家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做事认真细心,做好值日生。

2、养成爱护课桌椅,爱护班级公物和学校的'公物。

3、让学生动手布置自己的班级。

第三单元:我也能探究

1、了解有关科学家的小时候的故事。

2、通过想象设计制作未来的房子和交通工具。

3、让学生把自己设计和制作的东西展示出来。

第四单元:我是中国人

1、了解自己家乡发生的变化。通过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使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国旗、国徽、首都。

3、知道许多科学家为家乡、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 1、我长大了

第二周 2、我在变变变

第三周 3、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周 单元体验活动:让爱住我家

第五周 4、我是值日生

第六周 5、爱护课桌椅

第七周 6、我为班级添光彩

第八周 单元体验活动:美化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 7、走进聪明屋

第十周 8、爱思考 会研究

第十一周 9、生活需要小创意

第十二周 单元体验活动:玩出新花样

第十三周 10、可爱的家乡

第十四周 11、国旗国旗我爱你

第十五周 12、我爱我的祖国

第十六周 单元体验活动:家乡美 祖国亲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8

一、工作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管委会教研室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深化研究。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目的,扎扎实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教研目标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作业设计”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起到优化学生的道德与行为的作用。

三、活动安排

1.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完成;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活动作业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9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一方面通过现实情境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得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0名,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集体。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毛病,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的学期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

2、培养学生愉快、积极的生活。

3、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

5、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义与要求。

6、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实践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能力。

2、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

附: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2.12—2.17、我是中国人、2

第二周、2.20—2.24、瞧我这一家、2

第三周、2.27—3.3、家庭欢乐多、2

第四周、3.6—3.10、学做小主人、2

第五周、3.13—3.17、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2

第六周、3.20—3.24、牙齿怎么啦、2

第七周、3.27—4.1(6天)、坐立走的正确姿势、2

第八周、4.5—4.7(3天)、预防疾病有学问、2

第九周、4.10—4.14、用品人人离不开、2

第十周、4.17—4.21、学校设施用处大、2

第十一周、4.24—4.28、我是节约小能手、2

第十二周、5.2—5.5、爱护公物人人夸、2

第十三周、5.8—5.12、夏天到了、2

第十四周、5.15—5.19、我和星星打电话、3

第十五周、5.22—5.27(6天)、平安度过夏天、2

第十六周、5.31—6.2(3天)、开开心心过暑假、2

第十七周、6.5—6.9、复习、2

第十八周、6.12—6.16、复习、2

第十九周、6.19—6.23、期末考试、2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教材解读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共四个单元。

三、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等指导性文件,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4、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

5、认真组织开展选修课活动,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6、利用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对学生进行考试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尽快适应中考的要求。

8、充分运用微课等远程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安排:

第一周 课程介绍、第一课第一框

第二周 第一课第二框 第二课第一框

第三周 第二课第二框、第三课第一框

第四周 第三课第二框、第一单元练习册与复习

第五周 第一单元测试与讲评试卷

第六周 第四课第一框 第四课第二框

第七周 第五课第一框 第五课第二框

第八周 第二单元练习册与复习第二单元测试

第九周 第二单元讲评试卷 期中复习

第十周 期中考试与试卷讲评

第十一周 第六课第一框 第六课第二框

第十二周 第七课第一框 第七课第二框

第十三周 第八课第一框 第八课第二框

第十四周 第三单元练习册与复习第三单元测试

第十五周 第三单元讲评试卷 第九课第一框

第十六周 高考 第九课第二框

第十七周 第十课第一框 第十课第二框

第十八周 第四单元练习册与复习第四单元测试

第十九周 第四单元讲评试卷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 阅卷

第二十一周 讲评期末试卷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1

一、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学情分析:

班平均分 达标率 乡镇名次 校名次 部级前40名 部级后2名 备

1、上学期统考情况分析

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3、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培优措施:

l.课内外辅导。

2.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补差措施:

1.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2.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3.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不断提高做题能力,扎实知识与技能

4.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五、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知识结构)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教学的措施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七、实验课题及实验方案

课题:道德与法治教材研究

实验方案:

一、准备阶段:

a.完成方案的制订及课题申报工作。

b.健全学习研究、交流制度。

二、实施阶段:

a.在实施研究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不断修正实施方案,促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b.经常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归纳和分析课题提供实践依据。

三、总结阶段:汇总本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好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提供服务。

班 达标率 优秀率 差生转化率 在县或者乡镇所占名次

八、教学指标

九、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安排

周次 内容 周次 内容

1 撰写计划、集本备课 12 新课改理论学习

4 教师业务理论学习13 常规检查

5 观摩录像课 15 业务学习:《新理念培训》

7 业务学习《新课程培训》 17 撰写优质教案及课改理论学习

8 新课改理论学习18 课题总结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单元过关时间

1 9.4-9.8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2 9.11-9.15

3 9.18-9.22 9.20

4 9.25-9.29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5

6 10.9-10.13

7 10.16-10.20

8 10.23-10.27 10.25

9 10.30-11.3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0 11.6-11.10

11 11.13-11.17

12 11.20-11.24 11.23

13 11.27-12.1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4 12.4-12.8

15 12.11-12.15 12.14

16 12.18-12.22

17 12.25-12.29 期末复习

18 1.1-1.5

19 1.8—1.12

20 1.15—1.19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2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说明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xx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

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三、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

1、教育性。

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4、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五、教学进度

章节题目课时备注

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6

我们的好朋友2

说话要算数2

当冲突发生2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6

买东西的学问2

合理消费2

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2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6

我们的衣食之源2

这些东西哪里来2

生活离不开他们2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6

我们当地的风俗2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2

家乡的喜与忧2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明白自我方面:涉及怎样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设计树立梦想,如何对待学习,如何勇敢地展示自我风采。

三、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2、多样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更多地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效果。

3、教学中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指导学生学会记笔记,简答题的答题格式强调注意书写的条理性。从一开始就养成好习惯。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4

本学期任教八年级一个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较高,思想也比较活跃,但由于新教材改版,许多能力还有待培养,课改实施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加大课堂改革力度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为了更好的面对工作挑战,我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树立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识,积极探求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路子,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开拓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局面。

二、教学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的课程标准对新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的分类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三维目标”不是彼此独立的三大块,也不是分别完成的三个环节,而是一个整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三维目标,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最终的'教育教学宗旨。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本单元包括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本单元包括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本单元包括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本单元包括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十课建设美好国家。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多听与政治学科相关教师的课。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二)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要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

三、教材重点难点

“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四、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教时

11、家人的爱(第一单元)2

2活动天地:为家人做事2

3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2

4活动天地:有话大家说2

53、来自社会的爱2

6听听老师的心里话2

7清明节

81、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二单元)2

9我们一起来作画1

102、换个角度想一想2

11五一国际劳动节

123、分享快乐2

13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第三单元)2

142、阿姨叔叔辛苦了2

15端午节

163、说声谢谢2

171、学看平面图2

182、校外探路2

193、出行的学问2

第五篇: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工作计划

学校 姓名

本学期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充分发扬政治学科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的原则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一、上学期工作回顾

上学期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本人的业务水平也有了必须的进步,能够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教育教学方法有了改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本人的业务理论水平没有较大的提高,还不能迅速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2、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没有构成。

3、差生的转化工作不到位。

4、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二、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狠抓学风建设,做好复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面向全体提高“学优生”的各项潜力,不断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具体工作措施

1、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一改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代之以案例法,活动法,实践探究法等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来使学生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潜力,把教条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的感同身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加强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让每个学生都制定贴合自己的思想、学习等人生目标。利用本地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镇情教育,如家乡的状况让学生以建设家乡为己任,利用家乡的先进人物,身边的在校大学生等对学生进行人生目标的教育。

3、狠抓学风建设,做好复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成就感,学习潜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风气的提高。

做好复习工作,本学期是学生升学最关键的一学期教师能否做好复习决定着学生的升学。因此教师要制定贴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的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制定学期、单元、每个月的复习目标。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在课堂教学中全面的反映出来,针对上学期学生的实际状况,优秀生较少,同时各项潜力较弱,学困生偏多,以及观察、分析生活的潜力欠缺等,针对此教师首先要加强备课,备教材教法及备好例题和练习提前备课2节。教案的设计力争设计成学生的学案,才能更好的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培养学生的潜力,备教学的生活化,逐步的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悟生活的潜力。

为更好的上课,本学期要做到一周一次的自学业务理论知识并做好笔记,严格要求自己,并思考如何运用并做好笔记本来设计教学,力争做到学有所用,同时认真学习学校的集中业务学习和本教研组组织的业务理论学习,从兄弟教师身上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经验。

4、面向全体提高“学优生”的各项潜力,不断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教师先充分的了解学生,建立学优生和学困生档案进行辅导并做好辅导记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研方面

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树立教研意识,用心参与群众备课活动和学校的教研活动。力争在本学期出一节汇报课。

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逐步实施,并进行课题研究,逐步提高自身的研究潜力。

下载《道德与法治》三上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德与法治》三上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16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教学工作计划 濮阳县第二中学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承担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 学生情况: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因年龄偏小,自控能力较差......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 活动体验而获得成长,这是教育生活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特性。因而,本教材通过多样的活动栏目,设计了很多现场体验活动。作为低年段儿......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5篇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我仍然担任三年级一班本门课程。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刘渡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七(4)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个人认为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从初步摸底的情况看,学生......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一(1)班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刘海静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5人。由于学生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1活动体验而获得成长,这是教育生活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特性。因而,本教材通过多样的活动栏目,设计了很多现场体验活动。作为低年段儿童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