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现国食话实说:多途径提高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认知水平
范现国食话实说:多途径提高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认知水平
2017年3月,由经济日报主办,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食品报承办的“2017两会议食厅”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今年的主题为“代表委员‘食话实说’”,全国人大代表、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现国出席了活动,在就“食品知识的科普宣传”议题发言时表示,培养科学的食品安全认知应从孩子抓起。
一、培养科学的食品安全认知的必要性和手段
在范现国看来,食品安全跟国家的经济改革一样,从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吃的非常丰富,人均寿命达到76.3岁,但要进一步提升则需要知识的力量。范现国表示,一方面,在如今的这个碎片化时代,需要将科学的信息带到消费者的认知中去;另一方面,也需要规避负面信息的影响。
范现国表示,现如今人们的日常饮食中有好多不好的习惯,比如睡前不吃东西睡不着,结果往往会导致体重超标;农村的好多人酗酒,年纪轻轻身体就出了问题;还有许多贫困县的孩子吃饭没有饭桌,只能站着吃,有的即使有饭桌也不认真清理,上面都是剩饭剩菜的残渣,吃完了就用水一冲等等。这些不仅仅涉及科学合理饮食,还涉及文明礼仪、环保等,这些都需要知识的力量去推动解决。
“国家可以通过立法保证食品安全来提升人们健康长寿水平,另外应该把有关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知识写到中小学的课本中,培养科学的食品安全认知应从孩子抓起。”范现国表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会发大量的资金去买时间、消费时间,而健康长寿买来的时间是第一位的。范现国还建议,有关部门能不能发布每年100条有关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从而提升消费认知,引导消费。
在范现国看来,食品行业出现真正的负面问题,对整个行业的损害非常大,有关部门应严厉打击。除了监管部门积极应对之外,企业也应该主动履行责任,严格要求自己。此外,范现国还建议,除了严惩问题企业外,对那些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优于国家标准的优秀企业,也应进行表扬。
二、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养,从孩子抓起事半功倍
据范现国介绍,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教育。在韩国和日本,对中小学生的饮食教育已经从中小学开始。早在2005年,日本便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并将这一课程写入法律,将“食”纳入基础教育,与德、智、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国强调中小学教育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日本等国是“德食智体”全面发展。
范现国说,在我国,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恐慌”、对基本食品安全知识的盲然、甚至部分媒体本身对食品安全的以讹传讹,都表明,我国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都需要提高。既要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养,也要提高食品监管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
范现国认为,要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养,从娃娃抓起事半功倍。首先,中小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与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在人生的早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将受教一时,受用终生。其次,食品安全教育进课堂能直接减少中小学生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受害者中,未成年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究其原因,与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食品安全基本常识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能直接减少他们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伤害;再次,一个孩子往往能影响一个家庭,孩子的食品安全素养,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的食品安全认知。
三、范现国建议,从5个方面入手,真正让食品安全教育在中小学校开花结果
因此,范现国相信,食品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既是根本的、战略性的、长期的解决办法,同时,也是快速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养的捷径。
据此,范现国建议,从5个方面入手,真正让食品安全教育在中小学校开花结果。
首先,组织编写中小学食品安全教材和读本。由教育部门或委托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牵头,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及相关的教育师资力量组成教材编辑组,编撰统一的食品安全教材和读本。
其次,开辟食品安全选修课程。中小学教育改革正进入关键时期,应配合教育改革,根据“走班制”、“素质教育”等要求,抓住教育这根弦,让健康教育尽早走入校园,走进课堂,烙进孩子的脑海。将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有关规定与基本常识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范畴,列入常识课教案,作为基本生活常识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授,让广大未成年人从小就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掌握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基本知识。
范现国还具体提出,可在学校中设置一些和孩子的食品营养、食品安全有关的课程,这些课程要紧随市面上主流价值观,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从健康的角度学会保护自己,教育部门应该更多地将此类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储如在小学3―6年级、初中1―3年级、高中1―3年级开设食品安全知识选修课,每周1―2课时等等。
第三,组织各种“食品安全进校园”展览展示和宣传活动。范现国认为,可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需求,通过媒体宣传、知识竞赛、板报资料、咨询服务等形式,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科普活动,组织“食品安全进校园”大型宣传和展览活动,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和科学常识,加强法律宣传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多层面多渠道教育同学们合理选购食品、进行合理合法的投诉维权等,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提高同学们法制意识,增加食品卫生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消费观,提高防范能力。
第四,将食品安全知识渗透入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定时或不定时组织同学们开展食品安全校园实践活动,如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学校周边小卖铺及小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活动等,将应用性较强的实践纳入课外活动进行学习和探讨,如食品营养学等。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学习食品营养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自愿地采取有益于营养的饮食方式,有助于预防疾病、保护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通过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宣讲会、主题班会等专题课堂,将食品安全知识以及法律法规渗透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最后,建立中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成果国际交流机制。中小学食品安全教育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同命题,食品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可以借鉴国外关于食品安全教育的经验以及先进的出版物、视频教材等,增强国际之间的交流,建立交互学习的机制,快速地、有效地开展我国中小学食品安全教育工作。
范现国相信,在强调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如果我们能把普及食品安全健康知识的战线提前到中小学生教育上来,这对迅速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养,将产生重大及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