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心老百姓的六个真实故事

时间:2019-05-15 08:4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泽东关心老百姓的六个真实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泽东关心老百姓的六个真实故事》。

第一篇:毛泽东关心老百姓的六个真实故事

毛泽东关心老百姓的六个真实故事

毛泽东在延安时曾说过,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远也离不开水啊!以下六个真实故事正是毛泽东心系百姓、关怀百姓的典型事例。

被群众“咒骂”后仍为群众解难题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的杨家岭小礼堂召开边区各县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农民负担问题。当天下午,大家正在开会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一个霹雳,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木柱,坐在附近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猝不及防,不幸被击身亡。同一天,一位农民饲养的一头驴也被雷电击死了。消息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个妇女还借题大骂:“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保卫部门闻讯,就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逮捕了这个“竟敢如此咒骂毛主席”的妇女,并声称要枪毙她。这一消息被毛泽东知道后,立即约见了这位妇女。该妇女声泪俱下,陈述了缘由:公粮任务太重,又逢3年旱灾,交了公粮,已颗粒无存。毛泽东问明原因后,不但没有责怪她,还让通信员把自己的口粮和自养的一头奶羊送给她,以解燃眉之急。随后,党中央决定,减征公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针对此事,毛泽东指出,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

关心妇女“生不下孩子”问题

1944年的一天,毛泽东把当时的延安市市长张汉武找来问:听说西川侯家沟的妇女大都生不下孩子,群众很着急,有各种议论,你们知道不知道?张汉武答,是有这么回事,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毛泽东说:那么多人不生孩子,会不会是水的问题,可以派人去化验一下。张汉武知道,在生产落后的陕北,没有孩子将来就没有劳动力,主席为此操心,看似小事,实是大事。化验的结果,果然是村子里的水含有导致妇女不孕的物质,经过改水处理,问题得以解决。

把唯一一支“进口药”给生病孩子“救命”

1947年,毛泽东东渡黄河后,乘吉普车去河北。途中,他看到路旁有一个生病的孩子和一位泪流满面的妇女,急忙下车大步走过去,摸摸孩子的手和额头问:“孩子怎么了?”那个妇女哭着说:“病啦!吃了药不管事儿,烧得说胡话,这会子只剩了一口气。”毛泽东眼圈泛红,马上让车上的随军医生下车给孩子看病。等医生用听诊器听完,又量了体温后,毛泽东声音颤抖地问:“有救吗?”医生回答说:“有救。”毛泽东顿时放开声音说:“好,一定要把她救活!”医生说:“可这药……这是进口药,买不到,您病的时候我都没舍得用,不到万不得已……”没等医生说完,毛泽东就说:“现在已经到了万不得已,请你马上给孩子注射!”就这样,医生将那支珍藏很久没舍得用的盘尼西林给生病的孩子用了。医生打过针,又用水壶给孩子喂了水。过了一会儿,孩子忽然睁开眼睛,轻轻叫了一声:“娘……”那妇女见孩子被救过来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叫着:“菩萨啊,救命的菩萨啊!”毛泽东两眼含着泪花,转身吩咐医生:“你用后面那辆车送这母女回家吧。再观察一下,孩子没事了你再回来。”后来,毛泽东曾多次感慨:“农民缺医少药,闹个病跑几十里看不上医生,要想个法子让医生到农村去。吃了农民种的粮就该为农民治病么!”

请乡亲们重回门口碾米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泽东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一天早晨,正看地图的毛泽东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有动静了呢?”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工作,我和村长商量了,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毛泽东皱了皱眉:“这怎么行?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毛泽东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接着说:“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碾米。”警卫员刚要走,毛泽东又说:“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警卫员回头一笑:“知道了,请主席放心。”他走出小院,正巧碰上村长正和一个端簸箕的大娘说话。警卫员迎上去,问:“村长,这位大娘是要去花椒树下推碾子吧?”大娘忙说:“不,俺去西头。”警卫员忙对村长说:“村长,是首长让我请乡亲们来花椒树下碾米的。”村长沉思了一下,说:“这碾子一响,就得转到天黑,怕误首长的事呢。”警卫员再三解释,村长才答应了。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泽东就叫住他说:“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看到农村妇女“偷麦子”后不让“出声”

据毛泽东的一位机要秘书回忆:有一次,毛主席在车厢里望着北国大地快要成熟的金色的麦子,非常高兴。我当时也站在他身旁向外眺望。突然看见一位肩上挑担的农村妇女好像是往地里送饭后返回村庄,呼啸而过的列车对她来说习以为常,毫不介意。她一边走,一边用一只手一把接一把地撸着麦穗上的麦粒往口袋里装。我惊讶地对主席说:“主席,您看,偷麦子的!”主席连忙低声制止我说:“别出声,别出声!”他生怕伤害了那位妇女的自尊心,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在火车上。毛主席一直望着那位妇女的身影消失在窗外,才怅然所失地自言自语道:“看来,农民的粮食还是不够吃啊!不然,她何苦去抓那几把麦粒呢?”那天吃饭时,我注意到毛主席神色严肃,沉默不语,似有所思。我估计,他大概在想着那位妇女的事。

在三年困难时期不吃猪肉

1960年,在我国遇到暂时经济困难的日子里,毛泽东曾亲自对他的警卫员说:“我不吃猪肉和鸡了,猪肉和鸡要出口换机器。我看有米饭,有青菜,有盐有油,就可以了。”一次,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开会,到了深夜,警卫们与服务员商量:趁着开会,给中央领导同志做些包子,多放点儿猪肉。当他们把夜餐送上去以后,不多时,周恩来总理就出来了,悄悄地问:“主席说了不吃猪肉,怎么包子里放肉了?”大家回答说:“主席几天没有吃肉了,今天开会,我们想让主席和政治局的同志一起吃点儿。”周恩来总理听后,点了点头,但又严肃地说:“以后没有主席的话,可不要搞了。”后来,警卫们和秘书、大夫一起向毛泽东说:“主席,您这样下去会把身体搞坏的,党和人民都需要您。”毛泽东则对大家说:“全国的老百姓都是这样,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这一平凡小事,折射了毛泽东厚德载物、体恤民苦、匡世济人的伟大风范。

(责编/傅建芬)

第二篇:毛泽东在瑞金和当地老百姓的感人故事

毛泽东在瑞金和当地老百姓的感人故事

红军桥

在瑞金城东6公里处叶坪村,有一座木头搭建的桥,横跨绵江河,是洋溪村的主要通道。它的旁边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驻地,即叶坪革命遗址群。这座桥被群众称为“红军桥”。这座桥是毛泽东、也是党和苏维埃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1932年的一天,毛泽东赴叶坪村 相邻的洋溪村去调查农业生产方面的情况,研究部署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工作。途径绵江河,发现架在河堤上的几块木板由于岁月沧桑和洪水的冲击已经腐烂,人一上桥,桥身便晃晃悠悠,吱呀作响,非常危险。

毛泽东看见不远处赶来陪同调查的乡干部老谢,一边招呼一边焦虑地说:“老谢你看,这座桥都成这个样子,再不修一修,说不定哪天就要塌了,人走在上面多危险呀!”

老谢的脸刷地红到脖子根,不好意思地回答:“最近农忙,没时间顾上了,再说,农忙也很难雇人。”毛泽东在了解情况后说:“党的干部一定要急群众之所急,不能因为其他工作忙,而忽略群众的基本的生活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根据地的建设!”

毛泽东接着说:“现在不好请人,我们自己动手。” 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乡干部改变了原先雇请工人修桥的打算,发动乡村干部利用午休时间找木头备石料。到了施工的日子,毛泽东早早地来到河堤边,与乡村干部一起抬木头、扛石块。老谢很不安地说:“毛主席,您工作那么忙,这里由我们来做就行了。”毛泽东拍拍老谢的肩膀说:“既然来了,就一起干吧,人多力量大嘛,早一天修好就早一天方便群众。”临近黄昏,绵江河上重新又架起了一座稳固的新木桥。

红井

1933年4月,毛泽东随临时中央政府机关迁往瑞金城西的沙洲坝,住在元太屋。

在这期间,毛泽东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一天,毛泽东来到村口,迎面走来一个中年汉子,挑着满满的两桶水,随着步履肩上的扁担一颤一悠,桶内混浊的水不时往外溢出,毛泽东关切地问:“老俵,这水往哪挑呀?”

挑水的人叫杨家兴。他没想到会在村口遇上毛主席,边走边说:“挑回家做饭。” 毛泽东一听,连忙说,你等会儿。

“这水你从哪挑来的?”毛泽东进一步问道。“池塘里。”杨家兴说完,转身就要走。毛泽东快步走到杨家兴面前,拦住说:“你带我去看看。”

毛泽东和杨家兴来到池塘边,只见村边连着几口池塘,有的妇女在浣洗衣服,有的挎着菜篮在洗菜,有的在涮马桶,旁边还有三三两两的老俵用水桶来挑水。“其他地方没有水源吗?”毛泽东接着问。

“沙洲坝这个村,是个荒沙地,常年干旱缺水。平时,外乡人都说,有女莫嫁沙洲坝,无吃无穿无水洗手帕。”杨家兴无奈地回答着。

毛泽东听了之后,想了想说:“为什么不打口井呢?”

听说要打井,池塘边的人一下就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不是不想呀,以前连肚子都填不饱,大伙就没心思了,将就着喝塘水了。”

“过去办不到的事,我们今天要办到,而且要办好。”毛泽东动情地说。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苏区军民一起开挖了一口宽1.7米、深6米的水井。并从干涸的河床上挑来了鹅卵石,用三合土垒砌了井壁。毛泽东还下到井底铺设了过滤澄水的石砾和木炭,井水常年不干,清凉甘甜。从此,沙洲坝群众结束了饮用脏塘水的历史。

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几次派人要填埋水井,沙洲坝人民奋起抗争,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水井。解放后,沙洲坝人民对水井进行了维修,取名“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表达了对毛泽东同志的深切怀念。红井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群众是我们的手脚

1931年9月28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从永丰迁驻瑞金叶坪村。叶坪的区、乡干部前几天就开始忙着动员群众让出空房,组织村民整治村周环境,清扫垃圾,以迎接他们的到来。

村子北头的谢老汉,早就与老伴商量好了,将楼上光线好又通风的房间都让了出来,自己搬到楼下带着两个年幼的孙子一块住。收拾停当后,见村干部领着个高个、面容和善的红军向他走来,一进屋村干部就向他介绍,这就是以前常听大名却未见着的毛泽东,安排住在你们家。谈话间毛泽东很随和地登上二楼,看见房间整理得干净、整洁,感激说:“老谢,给你们添麻烦了。”

谢老汉一听,不好意思地回答:“不嫌弃就好!委屈你啦。” 毛泽东呵呵地笑了一阵,之后又问:“你们住哪呢?” 老谢回答说:“就在楼下。” 毛泽东笑着继续说:“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以后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说,您老可不要客气哦。”

谢老汉听了毛泽东这些亲切的话语,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毛泽东住下后,与同住在这里的苏区中央局委员们一起开始着手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和成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各项准备工作。谢老汉见毛泽东一天到晚都是忙这忙那,自己孙儿很不懂事,每天不分早晚,有事没事总要哭闹一番,影响毛泽东手头工作,很过意不去,总想找个机会搬出去。于是,找到村干部,要求搬到别的地方住。村干部也觉得他说得在理,就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帮助他很快联系了其他的房子。

老谢从村干部家回来后,想到能早一天搬开就可以早一天不影响毛泽东的工作,于是出门邀了几个邻居来帮忙,抬的抬,打包的打包,急着要搬走。

不一会儿,搬动杂物的声音还是惊动了毛泽东。毛泽东满脸笑容走下楼来,问老谢:“你这是干嘛呢?”老谢只好将几个孙子吵闹要搬家的事告诉毛泽东。听说老谢要搬家,毛泽东的笑容从脸上消失了。当即批评村干部,严肃地说:“这个房子本来就是老谢的,如果现在让老谢搬走,我们就反客为主了,就损害了老谢的利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群众是我们的手脚,如果离开了群众,我们的工作就寸步难行,我们的革命事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村干部听了毛泽东的话,羞愧地点了点头。毛泽东招呼大家把老谢家的东西重又搬了回去。随后上前握住老谢的手说:“我是你的房客,房东要走了,我还不知情,我有责任,咱们还是要同在一个屋檐下。”毛泽东风趣的话语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使在场的同志深受感动。

要做群众的主心骨

1933年夏,瑞金下肖区两个干部来到沙洲坝元太屋向毛泽东汇报工作。一进屋,毛泽东看见他们脸有难色,心急火燎的样子,心里便猜出几分,知道他们工作上又碰到什么难题了,便放下案头工作,一边给他们倒上凉茶,一边安慰地说,不着急,先歇一歇。

毛泽东听完区干部最近开展工作的经过,提醒道:“有没有开展宣传动员呢,各项工作要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必须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不是开一两次会就可以完成的,关键要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目前工作又多,不仅时间紧,任务重,如农业生产、认购公债、扩红支前、节约粮食等等,工作要分轻重缓急来处理。平时,你们工作一忙,往往就顾此失彼了。”听毛泽东这么一说,两个村干部脸上露出了笑容,说:“毛主席,你帮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接着,毛泽东端起桌上的桃子招呼他们说:“来,吃桃子。”并对两个区干部说:“你们看,一个桃子,它就有一个桃核,桃核是很坚硬的。群众他们也应该有一个核心,这核心就是共产党。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要在群众中起核心的作用,就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把解决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

毛泽东的一席话,让两个区干部豁然开朗。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下肖区干部身体力行,工作踏实,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各项任务都能出色完成。尤其在扩红支前活动中,出现了“八兄弟当红军”的典型,在中央苏区影响很大,还受到《红色中华》报的表扬。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巡视团巡视员的朱开铨同志,在《六十六年之革命生涯》一书中回忆道:“毛主席教育干部,从不使用刺激的批评使人难受,而总是从爱护出发,启发干部自己来认识。”

第三篇:老百姓关心的100个法律问题

老百姓最关心的100个法律方面的问题

(排名不分先后)

1)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收取保证金、风险抵押金等合法吗?

2)什么是劳动合同?

3)用工合同怎么签,需注意些什么? 4)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何区别?

5)用人单位招工时,如何保护妇女的劳动权利?

6)如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调解?

7)妇女在经期、孕期、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的劳动保护?

8)我国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主要法律规范有哪些?

9)处理劳动合同争议如何适用法律?

10)劳动者如何有效合理地维护休息休假的权利?

11)《劳动法》中对试用期是如何规定的?

12)关于工伤的认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认定工伤有何法律程序?

13)关于劳动者加班加点的工资支付问题

14)合同制工人农村户口的,土地被征用后能否分土地补偿款?

15)农民工被老板拖欠工资,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16)实习生的权益维护问题 17)交通事故的责任是如何划分的,赔偿范围有哪些?

18)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行政复议申请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9)国家法律对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是怎样规定的?

20)关于第三者的法律问题,能向第三者索赔吗?

21)离婚过错方有哪些方面的赔偿?

22)妇女在婚姻生活中的权益维护问题

23)离婚后财产如何分配的问题

24)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问题

25)离婚后,抚养孩子的一方阻挠对方探视孩子的如何处理?

26)忽视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问题

27)夫妻之间有侵权行为发生的,一方能否要求另一方赔偿?

28)在学校内发生的由于校园以外的人导致未成年人人身损害的,应当由谁承担

赔偿责任?

29)医疗机构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承担医疗损害责任?

30)如何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31)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如何确定?

3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

身损害的,应该由谁承担侵权责任?

33)三农政策的实施问题

34)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就没有承包经营权吗?

35)土地征用款的分配问题

36)社会腐败及政府执法不公问题

37)法律的执行力问题,司法是否公正?

38)反腐倡廉的前景如何,现在成果如何?

39)违法不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赃枉法问题

40)政府中黑恶势力问题

41)基层干部是否能依法办事?

42)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维护权益,有哪些途径?

43)赠品有质量问题可以索赔吗?

44)雇员使用“三无”产品导致伤残的,销售者应当对雇用单位垫付的费用承担

赔偿责任吗?

45)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公平问题

46)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47)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区别吗?

48)食品涨价的影响,食品如果继续涨价老百姓应如何维权?

49)物价为何会节节攀升?政府能否真的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50)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让债务时,担保人还承担担保责任吗?

51)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问题

52)欠钱不还过诉讼时效怎么办?

53)房屋拆迁条例中房屋拆迁补偿是如何规定的?

54)如何惩治违法拆迁行为?

55)目前火爆的房价何时降温?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

56)房产开发商强行占用农田,损害农民利益的法律问题

57)乡村道路建设问题,好多农村的道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应谁来治理?

58)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希望通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向其宣传普法知识

59)村干部选举问题,不为村民谋福利怎么办?

60)公民如何维护国家给与自己享受的优惠政策?

61)买来的商品房面积缩水,买房人应该怎么办?

62)房屋产权方面的问题

63)设定房地产抵押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64)房产赠与公证手续如何办理?

65)二手房的房产证怎么办理?

66)相邻关系纠纷如何解决?

67)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

68)房屋买卖、物权确认

69)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纠纷如何处理?

70)企业登记机关吊销法人营业执照导致法人终止后,清算程序如何开展?

71)雇主责任纠纷怎样处理?

72)保险合同纠纷

73)开征燃油费的法律问题

74)关于死刑废除的问题

75)性侵犯问题

76)商业贿赂、性贿赂问题

77)隐私权方面的问题,如个人信息数据保护问题

78)婚检问题

79)末成年人保护问题

80)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

81)关于汽车保险理赔的法律问题

82)物业管理纠纷应如何处理?

83)小区绿地等公共设施产权归谁所有?

84)业主大会的决定,业主有义务服从吗?

85)偷拍与名人隐私权问题

86)家电下乡政策农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

87)银行卡在挂失之前被冒用,责任怎么算?

88)银行卡挂失之后还被盗刷,责任又该谁来承担,商家等特约商户没有核对或

者认真核对签名是否有过错?

89)人权保障问题

90)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名誉权?

91)在没有任何遗嘱的情况下,死者的子女也没有去办遗产继承手续,那么待死

者的子女过世后,该份遗产将由谁来继承?

92)继承纠纷的处理,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丧失继承权?

93)公民的遗产范围有哪些?

94)代孕是否合法?

95)怎样为非婚生子女办理户口?

96)违约行为的类型有哪些?

97)注销公司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98)关于不正当竞争的法律问题

99)关于购买、出售假币的法律问题

100)承诺放弃索赔权利再诉可行吗?

第四篇:中国老百姓对毛泽东十三个评价

中国老百姓对毛泽东十三个评价

现将中国普通百姓对毛泽东的评价整理如下: 现将中国普通百姓对毛泽东的评价整理如下: 毛泽东把一个支离破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改革为一个新兴的, 毛泽东把一个支离破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改革为一个新兴的,基本统一 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所以,从政治上讲: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所以,从政治上讲: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毛泽东指挥一支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军队,转战南北,通过“辽沈 辽沈”,平津平津“, 淮海 淮海” 毛泽东指挥一支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军队,转战南北,通过 辽沈 ,“平津 ,”淮海 三大战,彻底打败了蒋介石领导的八百万军队.现在仍然是美军西点军校教科书的《 三大战,彻底打败了蒋介石领导的八百万军队.现在仍然是美军西点军校教科书的《论持 久战》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毛泽东军事理论的代表着作.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毛泽东军事理论的代表着作.所以,从军事上讲: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所以,从军事上讲: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一生坚持自己的理念: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自古帝王为自己,顶多为了江山社稷.毛泽东一生坚持自己的理念:”为人民服务.自古帝王为自己,顶多为了江山社稷.毛泽东却始终高举“为人民 的大旗,这是任何一个帝王所望尘莫及的.为人民”的大旗 毛泽东却始终高举 为人民 的大旗,这是任何一个帝王所望尘莫及的.所以,从民心上讲:毛泽东是中国绝大多数底层民众的“大救星 大救星”.所以,从民心上讲:毛泽东是中国绝大多数底层民众的 大救星.毛泽东一生廉洁.两袖清风,廉洁勤政.作为最高领导人能够艰苦朴素过一生, 毛泽东一生廉洁.两袖清风,廉洁勤政.作为最高领导人能够艰苦朴素过一生,最奢 侈的食物也就是一碗“红烧肉 红烧肉”.痛恨贪官污吏,亲自批出尚方宝剑, 侈的食物也就是一碗 红烧肉.痛恨贪官污吏,亲自批出尚方宝剑,痛斩高级贪官张子善 和刘青山.而且要求自己的子女和后代廉洁奉公.和刘青山.而且要求自己的子女和后代廉洁奉公.所以,从廉洁上讲:毛泽东是中国最廉洁的领袖人物.所以,从廉洁上讲:毛泽东是中国最廉洁的领袖人物.毛泽东一身正气 敢于对苏,美两霸说“不!敢于扞卫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正气.毛泽东一身正气.敢于对苏,美两霸说 不”!敢于扞卫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敢于勒 紧裤带, 顶住苏美“外科手术 式打击的威胁, 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威胁 搞出了 两弹一星 , 搞出了“

两弹一星 让后人在毛泽东撑起的 核 两弹一星”, 让后人在毛泽东撑起的“核 紧裤带, 顶住苏美 外科手术 式打击的威胁, 保护伞”下过太平日子 下过太平日子.保护伞 下过太平日子.所以,从胆略上讲:毛泽东是中国最有骨气的领导人.所以,从胆略上讲:毛泽东是中国最有骨气的领导人.毛泽东重视人民的疾苦.明确指示医院: 不能为金钱服务 不能为特权服务.不能为金钱服务, 毛泽东重视人民的疾苦.明确指示医院:“不能为金钱服务,不能为特权服务.必须救 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在缺衣少药的年代,坚持“送医送药下乡 送医送药下乡”;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在缺衣少药的年代,坚持 送医送药下乡;穷则思变的在 农村创立了“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咬牙坚持国家补贴搞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 农村创立了 赤脚医生;咬牙坚持国家补贴搞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解决广大群众治病难 的疾苦;真抓实干的在全国彻底消灭了性病,消灭了麻风病,消灭了血吸虫病.的疾苦;真抓实干的在全国彻底消灭了性病,消灭了麻风病,消灭了血吸虫病.所以,从医学上讲:毛泽东真是华佗在世.所以,从医学上讲:毛泽东真是华佗在世.毛泽东重视教育.明确指示学校: 教育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毛泽东重视教育.明确指示学校:“教育必须为工农兵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必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义务教学 义务教学”.必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国民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 义务教学.在毛 泽东时代,小学学费为1 学期(还包括课本费).大学全免学费,而且师范,).大学全免学费 泽东时代,小学学费为1.5元/学期(还包括课本费).大学全免学费,而且师范,石 铁路,航空,邮电等大学还给大学生发工资.油,铁路,航空,邮电等大学还给大学生发工资.这样的免费教育体系在今天已经成为千 古绝唱.古绝唱.所以,从教育上讲:毛泽东是比孔夫子更伟大的教育家.所以,从教育上讲:毛泽东是比孔夫子更伟大的教育家.毛泽东重视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家的主权和尊严, 毛泽东重视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毛泽东时代 的中国既有“帝国主义封锁 也有”修正主义 压迫.在这种特殊环境下, 帝国主义封锁“, 修正主义”压迫 的中国既有 帝国主义封锁 ,也有 修正主义 压迫.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毛泽东坚持发展 经济,亲自写下了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论十大关系》,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 》,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 经济,亲自写下了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论十大关系》,

第五篇:品读真实故事

品读真实故事 领悟人鸥深情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海鸥的浓浓亲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体会蕴含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品读“老人喂海鸥”,感悟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

第二课时:品读“海鸥送老人”,感悟人鸥情深。

设计思路: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一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步行二十余里,风雨无阻给海鸥送餐;他视海鸥为儿女,熟悉它们的样子,懂得它们的语言,了解它们的情感。老人去世,海鸥为他举行特殊的葬礼。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将引领学生们走进文本,走进老人与海鸥那震撼的情感世界中,感悟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品味重点词句与想象中充分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手段,使学生乐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

一、回顾“老人关爱海鸥” 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老人与海鸥》,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请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谁来说一说第一部分讲了什么?(出示PPT)(老人关爱海鸥)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老人是如何爱海鸥的?在你脑海中能回忆起这些感人、温馨的画面吗?(出示老人喂海鸥的画面)情境引读: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我们总能看到这位衣着简朴的老人——(出示PPT)(齐读:“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带,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出示PPT)(齐读:“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

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亲昵的呼唤——-(出示PPT)(齐读:“老人抑扬顿挫的呼唤„„

此时在我们眼中,那亲昵的呼唤、企盼的眼神、有声有色的乐谱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出示PPT)(齐读: “老人和海鸥像亲人一样。”)

二、品读“海鸥送老人” 感悟人鸥情深

1、师渡:当我们大家都沉浸在老人与海鸥的这份亲情、和谐与幸福之中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出示PPT)生读“没想到过了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2、师:老人在世时曾对人们说过他的愿望:他说当他离开人世时希望能够把他的遗像放大,带到翠湖边,让他再看一眼他的“儿女们”,人们完成了他的遗愿,但就在我们把他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3、教师板书:意想不到 “意想不到”是什么意思?(预设:想象不到,难以想象,出乎意料,意料之外)

4、到底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第2部分中的第15,16,17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你的感受如何?请你用“—”画出相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然后大声朗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5、老师随机出示重点句段,并点拨。(PPT出示重点句段。)生回答后出示句子1: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①:从“突然飞来”感受到什么?

②:“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描写了海鸥当时的状态,体会海鸥一定发现十多年来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与往常不一样了,它们非常惊恐、疑惑、悲伤。

③:“大不一样”而不是不大一样,今天有什么不一样了呢?以前它们见到老人是怎样的?

④他们可能在怎样呼唤老人?

(“您怎么这样了,您怎么不动了呢?”)它们这样一声一声呼唤老人。⑤师指导朗读:同学们,海鸥们一声声热切的呼唤有惊讶、焦急、还有悲伤,谁能把这种感觉朗读出来? 生读。

⑥ 师:我分明看到了一只焦急热切而又悲伤的海鸥。同学们, 海鸥们用声声鸣叫呼唤老人(亲人)啊。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生齐读)

⑦师:海鸥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老人却始终一动不动,海鸥们终于明白:老人已经永远永远地离他们而去,于是,在翠湖边上,又一幅意想不到的会面出现了。

出示句子2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从“急速扇动翅膀’’中的“急速”一词感到海鸥怎样的心情?(2)“瞻仰”体会到了什么?

(3)是啊!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这是老人对他们无私的爱,才换来的啊!海鸥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焦急啊,他们多么想早一点来到老人的眼前啊!那么你能读出这种焦急、这种尊敬吗?

(4)指导朗读(同桌互相读一读——指生读。)师:紧接着海鸥还有什么举动让我们意想不到?

出示句子3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1)从“纷纷“一词,体会到什么?

(2)从“站成了两排”“肃立不动”“白翼天使”感受到什么?

(3)这是海鸥当时的一个动作描写。这让人太意想不到了。海鸥完全把自己当做老人的儿女了,它们在为老人守灵啊。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你能读出海鸥的这份深情吗?

(4)师: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画面是老人喂海鸥)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3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竟成了诀别了。同学们你们读16自然段描写海鸥的句子,老师读描写老人的句子。

(5)师:同学们很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用心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交流。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一幅让我们最意想不到画面出现了。

出示句子4 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1)这一段值得大家好好体会,谁有信心先读一读这段话。(一生读)(2)这里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理解“扑”字的效果,想象“扑”这个动作。对比下面两句话,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飞过来。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3)师:看来,这两“扑”含义很深,情意更重,写作时,用词要反复推敲,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感动了,这里面的焦急、悲伤,依依不舍是多浓的一份情感,生死都愿意相随。一只只海鸥扑过来,形成了一道(生接)白色旋涡。

(4)师:“盘旋”“漩涡”是什么意思?

(5)作者把海鸥当时的异常举动比作炸了营似的,描写的很形象。从中体会出海鸥当时是那么激动,他们很怕老人的遗像被拿走,他们是那么不舍得老人。海鸥的举动太让人吃惊了。

(6)从“大声鸣叫”“翅膀扑得那样近”体会出海鸥们此时的悲伤心情,他们在大声的痛哭,他们用自己的翅膀挽留老人,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念!对老人的离去他们是那么的不舍得啊!

(7)这么多的海鸥快速扑来的景象是多么壮观、美丽啊!这么多的海鸥来送别老人,这场面是多么悲壮啊!一起读读这句话,读出美丽的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齐读本段。)

(8)想象一下:海鸥们急切的不想我们拿走遗像,“大声鸣叫”着,你认为它们似乎在说些什么呢?

(9)生自由想象说话,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深厚感情一直维持了十几年,此时此刻我们还只把它们当成海鸥吗?是啊!海鸥们早已习惯了老人的关爱,就像习惯了父亲的疼爱一样,有一天,老人突然去世了,海鸥们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那亲昵的呼唤,再也寻不见那个真心照顾它们陪伴他们的老父亲,它们像忽然被抛弃的孩子,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

①生:恋恋不舍、难舍难分、焦急万分、心如刀绞般疼痛。

②它们大声鸣叫着,这声声呼喊,如泣如诉。它们会对遗像中的老人说些什么呢?(a、亲人一路走好 b、责怪。你怎么就这样就走了呢c亲人啊!为什么不理我„„)

(10)师::说的真好,今天,老师把当时两张真实的照片带来了,(一张是排队瞻仰守灵时的照片,一张是海鸥“扑”过去的照片)出示PPT,师配悲伤小提琴曲《离开你的那一天》沉重解说:海鸥们站成两行,他们一动不动为老人守灵,在心里轻轻地呼唤着:“老人,生前你没有儿女,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女,让我们为你守灵,为你祁祷吧!老人的遗像不得不搬走了,海鸥们不顾一切的扑过来,大声鸣叫:不,不要搬走这张照片,让我们再看我们的亲人一眼,给他鞠个躬吧!”人鸥情深何忍别。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这份难舍难分,生死相依的情感。PPT出示文

字引读

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6、师;我们收走了遗像,海鸥却久久不肯离去。文章18小节只有一个省略号,你觉得它表示什么?(作者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要写。海鸥对老人无限的眷恋„„)

(六个小小的圆点包含着作者太多的情意,太多的感慨,无法用语言去诉说。是作者未尽的语意。此时无声胜有声。)

7、结尾

师:我们真的愿意相信,冥冥中有一种共通的语言,海鸥的话老人一定听到了,海鸥的心老人一定明白了。

是的,老人的心里——(生齐读)一定是飞翔的鸥群。(课件)

8、感情升华朗读

师:同学们,老人去世了,海鸥的举动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感受这份令人震撼的深情吧!

9、现在同学们能告诉老师吗?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师:正因为老人生前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所以才会有海鸥意想不到的举动。(板书:爱)

三、归纳概括 领悟写法

1、师:这便是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学了本课,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如何把这份深情写真实,写具体?

预设:抓住老人的动作、外貌、语言描写,抓住描写海鸥的动作

2、师:结合板书总结,作者正是抓住了老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及海鸥那异常举动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会到了字里行间的情感,我们以后也可以把这种写作方法用到自己习作中。

四、想象写话

深入品悟

1、如今,在翠湖边,市民自发为这位关爱动物的老人修筑了一座铜像,以表达昆明人对他永远的纪念。此时,假如你就站在美丽的翠湖边,面对遗像中的老人,面对知恩图报的海鸥,面对围观的群众和地球上所有的人与动物,你一定会有很多感触吧!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课件:我想对老人深情地说一句: 我想对海鸥深情地说一句: 我想对围观群众深情地说一句:

我想对地球上所有人与动物深情地说一句:

2、要求:写出你想说的四句话。学生自由说。

3、师: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

五、扬情寓意

升华情感

1、老师结语:我们每个人都关爱海鸥,关爱丹顶鹤,关爱身边的每一只动物,我们相信,老人会永远微笑,海鸥会永远快乐,人和动物会永远和谐相处!永远在一起!

2、、朗读《永远在一起》 《永远在一起》

怎能忘,那只为了海鸥的每一个冬日,怎能忘,那天地间有声有色的乐章,肃立不动的守护,却留不住往日的欢乐,翻飞盘旋的旋涡,却挽不回亲人的脚步。让我们对老人深情地说一句: 您,放心吧!一路走好。让我们对海鸥深情地说一句: 你们,别太悲伤,因为还有我们。让我们对围观的人深情地说一句: 在我们心里永远铭刻下这动人的一幕。让我们对地球上所有的人和动物说一句: 我们就像亲人一样,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在一起„„

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关爱动物,与动物和平共处吧!让我们听一首歌:《丹顶鹤的故事》,让我们在歌曲中聆听另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再次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之美。

六、作业超市,拓展延伸。

(1)、积累:摘录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2)、阅读链接:课外阅读《军犬黑子》。

(3)、学以致用:运用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写曾经发生在你和动物之间真实的感人故事。(本周的周记)板书设计:

下载毛泽东关心老百姓的六个真实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泽东关心老百姓的六个真实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真实的故事

    一个真实的故事 剧情介绍:2010年的某月某日,一农村的普通家庭凌小霆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地中海贫血症。这个晴天霹雳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母亲为9岁的小霆的血型配型......

    真实创业故事

    真实创业故事 认识他们两夫妇已经有了好几年了,可以说他们在广州的发展变化我是一步步见证了的,原本早就想写写他们,可惜一直有于种种原因没有写成,前天我特意找出个他们空闲的......

    六个习惯故事

    故事一:毛主席爱读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

    毛泽东的故事

    毛泽东的故事毛泽东的大部分童年时光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和舅舅们都非常喜欢他。那时毛泽东生得高大结实,很懂道理,从不捣蛋惹事,很招外婆喜欢。毛泽东有一个舅舅开学馆教书。......

    毛泽东的故事

    毛泽东的故事 1、胆识过人的毛泽东 毛泽东从小就聪明,人们都夸他长大了一定有出息,是个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岁的时候。过年了,外婆给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和小......

    毛泽东的故事

    井冈山是个山多田少、原来人口只有一千多、产粮还不上万担的地方,红军来到井冈山后,人口激增,粮食不够吃,军民用粮主要靠山下宁冈供给。因此,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经常上宁冈运粮,毛委......

    毛泽东的故事

    复兴中华 从我做起 三年级六班 杨显轲指导老师:皮玮 当背尖轻轻地滑过这本《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的书页,读着一位位对中国有贡献的伟人,一个个孝顺,朴实的故事,心里不由得感慨万......

    毛泽东青少年故事

    (一)取名寓志 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毛顺生,母亲文七妹,共生育五男二女,前两个都不幸夭亡,毛泽东是第三个儿子,父母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