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本教育学习笔记
生本教育学习笔记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思乐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 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认识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认识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
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认识三: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给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认识四: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
当然,在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实践者,随着实践研究一定有那种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迷茫,但是沿着这个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也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会有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独在丛中笑”幸福与成功感了。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为什麽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
一、能让每个孩子都“玩”起来
生本教育体系要求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进行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把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於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快乐的游戏,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头脑变得十分灵活,学习成了十
分开心的事,学习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
二、能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一天7节课,一节课四十分课的长坐,成人也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小孩子。因此,生本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巧妙地让孩子从板凳上解放出来,启动他们的思维,放
飞他们的想像。我最喜欢生本教育的一个地方——“保底不封顶”。在传统的教学中,出现这种超过教学目标的事情是很少见,很多教师这样来阻碍学生:“这些还没学到,我们以後再学。”大大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里面我们一直坚持“保底不封顶”的理念。
三、能让每个学生“说”出来
生本教育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的自信心,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在口算方面,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能早就不让学生说了,因为这些方法有些太复杂了。他们只想他们的思想统一,不想有太多的思想火花,这样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下的孩子就不同了,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回答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生本教育就是真正认识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必须依靠学生,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其目的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的高分低能者。学生可以参与教学,而非一味服从或适应教材;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朋友;由知识生产者变为知识生产过程的管理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更强的换位意识,一切从学生出发。例如通过角色对换,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观点上,考虑如何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同时,又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希望教师怎样教,自己才能提高兴趣。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认为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来说,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看了《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后我感受颇深,除了吸取它的精华之外,静下心来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观念、教育态度、教育境界,让人对教育产生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情感,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我们有较高的教育境界,学生达到这样的学习境界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
您为不喜欢数学,乃置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带来了快乐。学生乐此不疲,焕发出光彩。没有人会拒绝快乐,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权利。面对快乐,学生哪有不喜欢数学,不喜欢学习?
一个1岁半多的小孩,不会讲话,被人说是“大器晚成”、“贵人话语迟”,他却像蜜蜂一样勤劳,密度很大、频率奇高地做和想,他会拉着你的手去曲折地做他想做的事情,甚至,他会啊啊大叫,按住每一件物品要你说出名称。这给我们一个启发,暂时不会讲话使得他更醉心于活动和思考。由此可见,大自然育人的“安排”是多么缜密:让小孩子先活动、先思维,后说话,先成长后成绩!它不会图省事:“孩子先说话多方便呀”,而是以最有利于人的成长为依归。我们的教育如果能够和它的步调一致,就会使之流畅地成功地发展,比如对于这位孩子,大人采用了最高明的策略,就是与大自然形成默契,无为而治,依靠他们自己咿呀学语,并不惊动他。
大自然向我们展开了对“人”和“教育”研究的无垠境界,也昭示了生本教育的合理性。在教育中,从把学生看做被动的接受者,转变到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即实行生本教育,这是人的培养模式的根本改变。
我们所走过的道路
什么是生本教育?按我们的说法,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有的人说,我们的教育向来依靠教,现在强调以生为本,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这是“剑走偏锋”,言下之意是权宜之计,是一种不得不采取的策略。我们并不排除这是在教育处于需要改革的困境之中的一种解脱的策略,但认为它更是教育的本质的回归。
教育,犹如园丁之于树木,对于树木,人所能做的很重要,但很有限,特别是完全被树木之天性所规定,所以,整个事情只能是在人的帮助下,使树自己更好地生长。由此看来,重心放在学上面的生本教育,以学定教,体现的不仅仅是策略,而是教育这件事情的本质。
13年前,我们提出了“生本教育”的概念和“教育走向生本”的判断,以及“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并写出了相关的书和文章。我们提出,生本教育所以取得成就,其原理是生命神奇的蕴含,教育的基本动力是依靠学习者的天性和潜能,教育的功能指向激扬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自身的成长,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人学习;德育的真正基础是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教者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而是生命的牧者,我们提出“教皈依学”的教学观,“从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小立课程,宽着期限,大作功夫”的课程观。
我们编写了包含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的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这些教材都依据生本教育的需求,进行了大开大合的改革,如语文把传统的“语文分析”策略,转向“语言文字实践”的策略;数学把知识点转向思维点的策略,英语大活动的策略,等等。
我们强烈建议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减少和消除短期统考,改变应试教育“绑架”整个教育的现象,走“素质好,何愁考”“读和做,缓说破”的路线。
以上两个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作为国家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我们连续10年分别在深圳市宝安区东方英文书院、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骏景小学、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小学、江门市新会实验学校、深圳市南山区实验小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学校等一批中小学进行了使用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和“五年不统考,一考就见好”的生本教育实验,让孩子们先成长、后成绩,实验结果成就赫然。在此过程中,从1999年开始,我们提出的生本教育方法论和行为观,也在实践中形成并确定了在老师帮助下,学生“课前先学,课上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三步曲”。
10多年来,《人民教育》、《教育研究》刊登了我们的一批文章,尤其是2008年《人民教育》发表的长篇通讯《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和2009年出版的生本教育专辑,引起了更多人注意。今天,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已经广为人知,生本教育的理论已经被广泛关注和传扬,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许多高中、初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在一批边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进行了成功的实践,特别是,多年来“三步曲”在许多基层学校冠以各种名称、以各种方式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们的交流、推广和提升。
但我们13年的实验表明,“三步曲”仅仅是我们生本教育课堂的部分现象,它可以使课堂面貌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远不能解决教育教学的深层次问题。它不能摆脱短期应试的格局,不能解决课程和教材与学生学习不适应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学校由于考点、知识点以及参考书的大量掺入,不得不采用繁重的各种各样 的学案,这样,学生就仍不能摆脱外部框定的思维,难于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老师们说,师生设计和参与这样的活动仍然很辛苦,仍然是“戴着镣铐跳舞”,或者是仍然“换汤不换药”。学生尽管都动起来了,不打瞌睡了,乐于发言了,甚至“你争我抢”了,但留给孩子思辨的时间很有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常常仅停留在表面,课堂产生虚假繁荣,学的质量不高。
而生本教育希望真正把学生视作教育的主体。这里,人,和人的教育,都是无限深邃的,并非简单的“三步曲”的实践可以囊括。
事实上,真正重要的不仅是学生有没有活动的问题,而是活动做什么的问题,我们不但要把学习还给学生,更要把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我们的实验从一开始,就通过全套语文、数学、外语教材的编写以及课堂和评价改革,解决把核心性学习还给学生的问题。
如上所述,目前一些地方的改革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论表现为教案还是学案,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还是知识点考点组合、教师制定的知识系统以及题海系统,课本目标系统等,唯独不是学生自己学习的体系。
我们面临这样的抉择,一条道路是,以外部目标体系要求学生,学生不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或心灵中找到所学内容的通道,只好接受外力的推动,处于被动状态,这是一种应试的陈旧的培养模式;另一条道路是,我们从人的需要和可能出发,去确定教什么和如何教,它最终指向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并形成积极性发挥的机制。在此情况下,学生完全可以最终覆盖所要学习的一切。要使学生好学,不是一般地把学习还给学生,仅仅让学生形式上得到自主,如上所述,我们需要的是把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走向学习的核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那么,什么是核心性的学习呢?我们的课程和教材,原本是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即使是为学习者的学而设计,也不可避免地要将丰富的多维的事物,转变为平面读物——教材。一篇课文,其实就像一个建筑,既有钢筋水泥沙石,更有它所反映的建筑设计的思想和灵魂。它的好坏不是水泥可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背后的人的生命气息。但是,一旦把它归结到具体的可视空间中,就只能看到钢筋水泥沙石,却看不到背后的人的生命性。
编者、教者、考试命题者,都把自己的无穷无尽的精力,投入到类似于水泥沙石和钢筋的描述中。对于语文是所谓字词句篇的大分析、大说明、大研究,对于数学就是对题目的大呈现、大归类、大演练,唯独没有对人的相关的基本素养是如何形成的思考。近年来,又发展为大量配套的解析性的参考书,纷繁细致,条分缕析,而为了驾驭这些材料,又发展出某些学案或导学案。这些材料有意无
意地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无从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根茎花叶,没有了原生态事物的生动气息和情怀。学生所接触到的,都是冰冷的知识陈列,它充塞了整个学习的空间、时间和流程,就算形式上还给学生的“学习”,也都是思维的最终产物,没有一点再思维的意义或含量。这种把学习还给学生的馈赠,犹如故事里说的,等于画一个饼给你充饥,也画得曲曲扭扭,更无法考虑学生的学习的核心。我们要给学生的核心性的学习,指的是使学生能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处:他们的思想发生处,知识形成处,能力成长处,情感涵育处,也就是庄子所说的 “意之所随”,宋玉讲的“风起于青萍之末”的地方。
想要在人的思想发生处,知识形成处,能力成长处,情感涵育处做文章,只要找到所学与人的心灵和生活接壤之处。就如有人说,从甘薯块根中长出来的甘薯叶,要比从甘薯藤上长出来的叶子鲜美好吃得多,直接来源于人的生活和心灵的东西,要无比精妙和充满活力。你把孩子们的学习变成心灵和生活活动的一部分,知识从此充满了心血和感情。例如,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语文分析、搞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读的是原汁原味的文章本身,想是依据文章而发的自身的提炼。于是,在读和想中,人的语文积累丰富了,人在最质朴的活动中提升了,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又比如,在高中的数学课本里,把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几何平均数称为基本不等式,这个不等式还不如两个任意数的差(a-b)的平方非负来得基本。而如果把后者称为基本不等式,从此出发,就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自己理解它。
我们许多人期望在那种“知识点”化和“考点”化的教学中可以实现“精准”把握,但事实是,由于彼此没有联系的大量知识点和考点充斥,学生能力和素养下降,更不能在变化的情境中把握“精准”。课堂只有发展人自身的能力,才有希望以简驭繁,在任何时候都获得“精准”。
要发展能力,需要的是“粗料精做”,而不是“精料精做”。粗料精做中,学生得到了去粗取精,也就是形成思想的能力,而精料精做中,无法形成这种能力,因为一开头就是“精”,已经是别人的加工物了。基础教育不只是要学生学知识或某些结论,更是要把得出结论的过程作为演练场,获得能力,去解决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近年来,高考本身全面转向测试人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使得死记硬背的方式无所施其伎,它宣布靠短期统考束缚学生的教育只会降低人的能力,干扰高考成绩的提升。高考的变化推动我们的教学回归到追求人的素质或素养的发展上,实现从短期应试的追求向人的发展的追求转变。
人们吃青菜,而后青菜转化为营养进入血液循环等系统,发展了人体。但某些人弃了吃青菜而选择打维生素针剂——他觉得这是一个进步。然而不。仅仅打维生素针剂,不仅使营养不全,更使我们为吃青菜而准备的全套机能及器官归于无用,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因为我们的机能和器官会因此而废弃。沿用吃青菜的这一比喻,我们吃得有滋有味,却又保证了我们的胃肠和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健康运作和茁壮成长,这就可以类比到学生在形成知识的同时,又成长了学生自己。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知识的形成和人的成长可以同出一辙,同时出现。人的成长是关键,人有了自身的成长,将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并拥有极强的应变能力。一旦把握这一奥秘,教育就真正走向精彩和简单。整个教育问题,德育问题、教学质量问题和学生的能力提升问题,都取得良好的基础,因而得到解决。
人如何成长是一面最好的镜子,照出了我们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取舍侧重。正是依据对人的学习的考察,我们把整个教育教学改革都寄望于寻找到核心性的学习的所在,并实施之。
“无形”莫被“有形”误
为什么我们难以认识学习的核心,即使认识了也难以把它交还给学生?学习的核心之处,具有既根本、又简单的形态,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悟无痕。在这里,我们做得很少,学生做得很多,学习的时间可以伸缩,而学习的绩效常常不在眼前,而是见于日后。需要静待花开,但花一开,就拥有大自然赋予的灿烂。现在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并不习惯于适应这样的事物,我们喜欢看到的是现买现卖的,现学现测的,系统条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出自教者之手,经过教师之眼,我启你发,我带你动,你在我眼下成长的那样一种方式。常常听到人们反映的困惑是,用依靠学生的方法,好是好,但进度慢了,计划完成不了,容量不够大,等等,因而放不开。
原因何在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的课例。在这里我引用某学案或教案对《藤野先生》的研究:分析文章结构的明线暗线;分析讲解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和写法:“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2)动作、说话声调,体现人物特点……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外界对人的语文能力(理解、阅读和写作能力)成长的形式的生硬的揣测,它把连续的、有机的能力和素养的成长过程折算或翻译为一系列知识条文。这种把能力无
形物变为对知识有形物的企图,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它忽视了人对于文章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是整体的领悟,因此失去了必须而且可以依靠学生自为的判断。
与此相关,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是,只看见学生可以呈现的学习绩效,例如做的题目,得到的分数,却看不到学生在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积累方面的全方位的成长;只看见在我们自己经手的学生的获得,却看不到他们自身的获得;只看到学生的成长中教者贡献的份额,而看不到他们自己作为生命体贡献的份额,等等。
人们陷入这样的误区:试图对人的成长进行分析和模拟,而人的成长是无限深邃的、致密的、混沌的,对它的分析并不能刻画它本身。而我们投入其中,得到了一大堆有形物,这些有形物给我们一种可以传递,可以装配,可以测量的错觉,从此走上了有形教育文化的不归路。如同药片的药素总是和塑形剂存在一起,药素是无形的,塑形剂是有形的。使用者眼睛看不到药素,最打动他的是塑形剂。
这是一种惯性:我们只接受我们可以解释的可以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东西,而不接受无法解释的、不可视、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于是,我们不自觉地,形成了唯形的教育文化。
然而,就像叔本华所认为的那样,原初、自发的观念、思想就属于这一类东西——它构成了一切真正成就的根基和内核。因此,与生俱来的才是真正的和无懈可击的。任何人如果想成就某样事情,就必须在他所从事这一工作的时候——不管这是商业、写作抑或教育——在不认识个中规律的情况下遵循着规律。所谓自发地遵循规律,就是本能。之所以教育可以如同春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就是因为有这种无声无息的生命本能在起作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认识人之学习本能,并千方百计地依靠本能去教育。坚持教育的非可视性,就是保护了这种学习的本能效应。
对家长来说,通常会容易接受比较浅显易知的分数、教师讲解等具形的事物,而学校要指导家长领会教育的目的,以及依靠学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批判应试教育的短视性,因为家长和学校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都希望孩子可持续地发展。我们自己去除了教育的愚昧,就可以使家长也豁然开朗,这是13年来我们的深刻体会。
我们还常常对教师自身的开发能量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估计不足。我们常以为教师不可能把握学生学习的核心。的确,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已经造成了一些恶性循环,教师的教要转化为学,必须学会组织学生的学习,这对教师也是全新的问题。但是,实践表明,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所有在学科上能够达到
相应水平的教师,也就都能体察学科的本质,让他们学会组织学生,也不是什么难事。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学生的提升根本不是问题。
对这一点,我已经讲过很多,问题不在于教师的素质或水平,也不在于学生,更不在于家长,而在于管理者是否给予非短期统考应试的空间。没有这样的空间,会使教育管理倒退回去。而如果彻底地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就有可能高歌猛进,使之成为最好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学生得到解放,自然之力奔涌,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让他们自己进入社会的、生活的和学习的实践,去成长为更强的人。
生本教育使人发展到极致
生本教育13年来在全国各地大批学校实验的结果是,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快乐成长和素质发展,而且获得了终端考试的优异成绩。这是一种高质量的优异。它是用“生本”的方法取得的,不是把人当做分数的奴隶,不是束缚生命,而是保护着、激励着生命,使之达到极致。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第一批参加生本教育实验的数学教师邹涛,大约8年前,她的学生在六年级前没有参加过区域统测,但到六年级统测时,40名学生平均分达到98.9分,大家认为这是很高的分数,很难再提高了,令人吃惊的是,到了下一届,邹老师的班创造了99.1分的记录,再后来的一届,99.5分。人们说她是“师神”。在开展生本教育的学校,这类事情不胜枚举。
这些“师神”故事中的所谓“神”,实际上是学生的神奇。它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漫长的教育教学是“生本地进行的”,把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以学生能学起来、乐意学、方便学、学得好为依归,优异成绩最终和基本上是学生自己所成就的。它的珍贵正在于此。
重要的是,这不是灌注和外部强求的题海带来的,而是贯彻我们的“大感受、大阅读、大活动”,“读和做,缓说破”以及“以评研取代评价”等保护学生和激扬学生生命活力策略的结果。也就是说,它的多年的培养过程,全面体现生本教育的特征:从教育的原点“为什么要做教育、靠什么做教育”出发,到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人自身的、本质的发展,它拒绝使我们的学生沦为二手思维和二手阅读的“拾人牙惠”的安享者。
生本教育的教师从这样的原点思维出发,做到了三点:
1.真正摆脱短期应试框架。课堂成为孩子们的课堂,彻底地人化,而不是变相地为考点、知识点、参考书点、老师意志点所“绑架”,相信和依靠学生,把
生命拥有的一切和可联系的一切,都看成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资源,处处凸显学生学习中的生长点,思维点,创造点。
2.进行课程整合和教材重构,以便真正适应学生。生本教育在它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都指向“小立课程,宽着期限,大作功夫”。也就是,发自教者的材料尽可能少,而学生可以做的事情尽可能多,学生的学习时间尽可能活用。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形成了“大感受,小认识,勤熟悉”的格局。
3.深信上述自然的方式能够把人培养到极致。生本教育创造了条件,让被培养者尽享大自然给予他的全部机会、空间。很多人想要在生本教育中寻求具体的操作步骤,但生本教育给予人的操作步骤是同大思路连结在一起的。它不是在固有的潜在的师本的框架下的12345,而是指出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从而成为最大的操作指引。在这个指引下,学生和教师都得到最有原则性、又有极大选择性的空间。
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需要一种鼓励人的成长的、追求无形的、深刻的育人模式,把学习的责任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成长中感受快乐,体验到学习的幸福与价值。
一切都会有的,成长、成绩、能力、素养,都会来到我们面前。“没有谁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它吹遍了山川和田野。”
第二篇:生本教育学习笔记
生本教育学习笔记
生本教育的儿童观
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
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生本教育的评价观
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生本教育的德育观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第三篇: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生本研讨课心得体会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同样的道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
在解读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之后,诸如此类的教育观点总给人一种拨云见日的感受。
从初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到现在我经历了从学习生本到在现实教学中尝试运用,不断的用生本教育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假期在学校领导的部署下,我再一次认真阅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读本和学习了网上许多有关生本理论、生本课堂实录和生本教学课堂模式的资料课例之后,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与理解:生本教育倡导“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成了生本教学的灵魂。由此,我感到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时间把目光停留在教师如何去教的问题上,对学生如何高效的学考虑得还不够,可以说有些欠缺,而在生本教育课堂中,提出了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的,最简单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班级交流学习(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熟悉学习(巩固学习内容)四步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引领着学生,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要点,又要把握整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激励者。郭教授指出,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生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先学要注意:低入(简单、根本、开放),多做,深思,高出。
生本课堂里,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在樊国清老师的课中,体现的非常到位,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搜集回来的资料。各位老师各有千秋。学生站起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多。教师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老师是要努力做到“不现自我”。
总之,生本教育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模式。我们也殷切地期望,生本教育会在我校生根、开花、结果,为我校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生本研讨课心得体会
宫美林
第四篇: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三甲小学 王艳玲
“看不见老师,只看见学生。”当教育适合学生时,教师就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
生本课堂里,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搜集回来的资料。学生站起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多。我们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老师是要努力做到“不见自我”。老师上课要做的不是讲解课文,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预学所得。我们经常外出听课,感觉老师是站到一边,但其实对老师观察课堂,适时点拨,驾驭整个课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生本教育中,教师是引导学的领路人,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教师在生本课堂上,必须做到不见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者,让教学成为帮学。在小组建设中,具体工作有以下几项:
(一)、培养合作组长。培养小组长关键在于让学生明确当小组长的要求、职责培养他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尤其要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向老师汇报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同时,要树立小组长的威信。
(二)、前置作业的设置。生本教育强调的是先学后教,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预习作业(前置作业)必须做好,课堂上才能有话可说。每节课上课前,教师都要先给学生设置一定的前置作业.(三)、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不宜讲得太多,应保证有15—25分钟让学生合作学习,主要是释疑、讨论。
(四)、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天空,在此基础上再合作交流,这时的交流才是体现个人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合作。
(五)、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
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
第五篇: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我有幸在兴文县参加了由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举办的全国生本教育培训。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更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教学不仅无限精彩,而且是在教学中播种人文情怀,唤起生命的激扬。
课前研究:充分的先学是构建生本课堂的法宝。先学就是将新知识、新任务提前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地研究,把个体的想法带入课堂,从中选出最优化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变成一种享受,老师则要抓住文本的关键点去布置前置性课前小研究。
课前见闻:不管什么样的课堂,课前都有几分钟的讲述见闻时间,语文课前学生或带来一则文学笑话,或讲述阅读故事,或背一段优美的文章、诗句等等,数学课前学生或出一道脑筋急转弯,或课外攻克的趣味数学题等与大家分享,英语课前学生将课外学来的某一个新单词、句子等教给大家,这种模式化的课前见闻讲述训练,有专门的学生主持,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每个学生都在收集、整理、积累知识中成长。
课堂教学:小立课程,大做功夫,实现教少学多。小立课程指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以此实现教少学多,提倡教师的无为便是有为。数学课,只要引导明确思路即可,解题方法学生能解几种就解几种,不必强加。
课堂组织:自从自己实验生本课堂以来,我的课就乱了。小组交流时,有的学生默默不语,有的学生滔滔不绝,可一句话也说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趁机捣乱,整个课堂怎一个乱字了得。课堂组织方式通常都是口令化的,如“一、二、三,要坐端”,“小眼睛,看黑板”等等,为此我困惑,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怎样会学到东西呢?广东省不仅在教学上生本化,连课堂组织模式也发生彻底的改变,所有的机械口令全由名言警句,诗句或教师自创对子代替,如:一年级孩子在认完一课的简单字后准备攻克最难的几个字时,教师喊:“奇思妙想”,生接“记难字”,师再说“四人小组”,生接“面对面”,学生边说边坐好,并且手不停地做好了下一步学习的准备,把会认字卡放一边,不会认的摆桌面,小组讨论字的记忆方法,然后交流。而中、高段更多的采用名言警句等方式组织课堂,如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而生接“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开卷有益”,生“博览群书”等,课堂组织充满了文学的色彩,学生在复习背诵经典名言的同时,教师轻松完成了组织课堂的任务。
课堂气氛:生本的课堂学生绝对是分小组学习的,在我的课堂中,当孩子汇报时,语言拘谨,不连贯。台下的同学,有的持观望态度,有的是看热闹,还有的趁机捣乱,只有一小部分在认真倾听,课堂中同学之间不能形成互动,之间的交流语言要一句一句地交给孩子们说。为此我也困惑,这样不是限制孩子了吗?而且人云亦云,自己也觉得很别扭。可是通过听课我发现,生本课堂小组的组织很有序,组长负责,组员人人有责,有记录员,有监督员等,课堂上小组的加分也是策略多多,如集体的获奖,个人的获奖,回答问题的次数,资料收集的多少等都与小组成绩挂钩,因此各小组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回答问题总是以小组为单位,而不是学生个体。小组发表意见时又是按第一发言人、第二、第三、第四发言人的顺序轮流发言,而不是个别学生一言堂。由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气氛热烈的课堂,人人参与,不是口号,而是事实。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团结奋发的团队,伶牙俐齿、充满自信、仪态大方。课堂上实验教师和学生的状态给了我追求的感受,因此,刚开始的学话很必要,通过学话,孩子们才能学会汇报的流程,同学之间交流的语言,慢慢的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在以后的课堂中,学生们才能有的放矢,活而不乱,更有序。
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一个关键环节。我们看到他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评价准确,语言婉转,被评价者虚心接受,积极回应。其实,训练学生相互评价要做到“静待花开”,要有一个过程,一年级的孩子总是在老师提醒下用稚嫩的声音问:“我的想法说完了,谁来与我交流?或“我读的怎么样?请给我提提意见?”;中高段的学生评价交流就显得成熟流畅了,课堂上总是话筒抢不过来,“我来补充一点”,“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你的观点错在„我认为应该是„”等等,教师只是在享受着学生的争论和评价,并适时点拨。课堂上回荡的是学生的声、影,激扬的是学生的生命,课堂上的主体回归,诠释了生本教育的全部内涵。
知识解决:我们的课堂知识解决经常是教师越庖代俎,教师的思维毕竟有限,生本的课堂老师变得聪明而轻松,有困难找学生,学生丰富的思维使知识的解决更加多元化。
这次学习中,我深深感受新理念对心灵的撞击。身临课堂的感受,又听郭教授《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的专题讲座,以及实验学校的校长和特级教师的经验介绍,给我以巨大的震撼。我也真切感受到:生本教育所揭示的教育本质就是提升生命质量。我们实施的教育就是要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生本教育是激扬生命的教育,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教育。
学习生本课堂教育心得体会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通过学习“生本课堂”教育,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总结如下:
一.要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的前提是“潜心会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我们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二.要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的关键是“精心巧设计”。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要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是“灵活用方法”
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首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要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第三要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
四.课堂练习巩固拓展。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五.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最后,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