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清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清单
1)《长恨歌》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新乐府》《秦中吟》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湘夫人》《国殇》屈原 字原 名平浪漫主义诗人 《楚辞》为楚地民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楚辞体”“骚体”
反映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的《离骚》
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加工的《九歌》 3)《拟行路难》鲍照 鲍明远 鲍参军 南朝宋 发展了七言诗
门阀制度下的怀才不遇 4)《蜀相》《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杜甫 杜工部 杜拾遗 号少陵野老 字子美 “诗史”“诗圣”成立七言律诗
诗风沉郁顿挫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无家别 垂老别 新婚别
5)《书愤》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中兴四大家”之一
诗风深沉蕴藉
6)《咏怀八十二首》 阮籍 字嗣宗 “建安七子”阮瑀之子
“竹林七贤”之一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 用诗歌抗争黑暗政治
7)《杂诗十二首》陶渊明 字元亮 字渊明 名潜 开创“田园诗” “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园田居》《杂诗》 8)《越中览古》李白 字太白 青莲居士《将进酒》时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 9)《一剪梅》李清照 易安居士
10)《今别离》黄遵宪 子公度 人境庐主人“诗界革命”“史诗”
1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吴中四士”张若虚 贺知章 张旭 包融
闻一多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孟山人 孟襄阳 山水田园诗 与王维并称 13)《菩萨蛮》韦庄 字端己 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花间派”词人代表作家 《浣花集》 14)《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字摩诘 诗佛 王右丞
15)《新城道中》苏轼
字子瞻 “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北宋诗坛最有成就诗人 16)《扬州慢》姜夔 字尧章 白石道人
17)《长相思》纳兰性德 原名成德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白描” 18)《李凭箜篌引》李贺 字长吉 诗鬼
19)《虞美人》李煜 字重光
史称南唐后主
20)《苏幕遮》周邦彦 字美成 清真居士 “词中老杜” “词中之冠” 21)《燕歌行》高适 字达夫 字仲武
2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字子厚 史称柳河东 柳柳州
23)《菩萨蛮》温庭筠 原名岐 字飞卿 “温八叉”花间词人鼻祖 与李商隐齐名“温李” 24)《般涉调 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 一作舜臣 字景贤《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 25)诗歌发展概述 26)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27)《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 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28)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汉末五言诗大兴 晋代后称汉末五言诗为古诗
29)《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之内。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可以说代表了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30)建安时期为自觉时代
31)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3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33)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34)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5)西晋:左思
36)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归园田居》《饮酒》《杂诗》)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37)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38)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永明体”、庚信南北朝诗歌艺术集大成者 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上官仪、沈诠期、宋之问促成了近体律诗的定型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刘禹锡擅长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以为深远。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律绝)、杜牧(七绝)
温庭筠(绮才艳骨)
苏轼北宋诗坛最有成就
“以诗为词”词体革新家
“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黄庭坚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 南宋 杨万里 “诚斋体” 重活法
陆游为南宋诗坛盟主
晚唐五代 文人词温庭筠 韦庄为首
南唐代表作家冯延巳、李璟、李煜 元明清
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子。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久可、乔吉、睢景臣等,57)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能开宗立派,以乐府诗和竹枝词闻名,词藻华丽、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
前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等人 后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等人58)《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日记体游记《入蜀记》
59)《庖丁解牛》庄子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
战国蒙人
道家
60)《项羽之死》司马迁 西汉 字子长 《史记》纪传体通史
61)《阿房宫赋》杜牧
骈体文 字牧之 借古讽今 62)《方山子传》苏轼
《大铁锤传》魏禧 字冰叔 63)《六国论》苏洵
字明允 号苏老泉
64)《伶官传序》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 六一居士 编写两部史书《新五代史》《新唐书》 65)《祭十二朗文》韩愈
字退之 古文运动
66)《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文与可 即文同 字与可 开创“湖州竹派” 67)《狱中杂记》方苞 字凤九 号灵皋 桐城派创始人 因《南山集》案受牵连 68)《陶庵梦忆序》张岱 字宗子,号陶庵
69)《种树郭橐驼传》寓言体
柳宗元 与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70)《子路(姓仲,名由)、曾皙(名点)、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侍坐》《论语》
71)《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72)《项脊轩志》归有光
项脊轩,归有光书斋名 字熙甫 号震川 世称震川先生 明代古文家 73)《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封诚意伯 谥文成 苦斋是章溢的书室名 74)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75)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76)《庄子》自称多“谬悠之论,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77)鲁迅评《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 78)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79)《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
《左传》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 最早写赋的是战国后期荀子
枚乘的《七发》是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司马相如是西汉最有代表性的赋家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它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三苏、欧阳修、曾巩
王勃《滕王阁序》与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并称骈文中双壁 韩愈柳宗元批判骈俪文,提倡秦汉散文“古文运动” 韩愈《师说》说理 对话问答体《进学解》《送穷文》 托物寓意《杂说四》
传记文《张中丞传后序》 韩愈赞扬柳宗元“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柳宗元长篇论文《封建论》批判“不肖居上,贤者居下”
传记文《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
寓言讽刺小品《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晚唐 李商隐为代表的骈体文占优势,宋初形成“西昆体”
欧阳修北宋中叶再度发起古文运动
“文坛盟主”
宋代散文文风创立者 议论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是古文的实际功用与艺术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 序论文《五代史 伶官传序》南宋李漆称“此老文字,遇感慨处便精神” 骈散相间《丰乐亭记》《醉翁亭记》
散文《秋声赋》
苏轼代表宋朝散文最高成就 被南宋叶适称之“古今议论之杰” 议论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石钟山记》
亭台记《喜雨亭记》
杂文《记承天寺夜游》
赋 《赤壁赋》
第二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另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3、鲍照,字明远。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辞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代表作《拟行路难》。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当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史诗”。诗风沉郁顿挫(思想感情低沉郁闷,语调音律停顿转折)。
5、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光宗时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
6、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书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
7、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昂扬奋进,愤懑激越,潇洒出尘,耿介孤高,飘逸俊爽)
9、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早年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词风迥异。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
玉词》等。
10、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近代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是走向世界,以“欧风美雨”铸就自己诗篇的诗人。他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为辟之境”,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旗手。他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史诗”。代表作《今别离》
11、张若虚,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12、孟浩然。少时,隐居鹿文山,40岁到长安应进士举,失意而归。张九龄镇荆州时,招致幕府。后病死。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王维并称于诗坛。代表作《夜归鹿门歌》。
13、韦庄,字端己。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他生活在唐帝国有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59岁举进士,72岁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并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因他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代表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4、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崇信佛教,被称为“诗佛”。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称他“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山水田园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药的后继者,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有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1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字明允)、弟苏辙都是散文家,被并称为“三苏”。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6、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自幼随父宦居汉阳,后迁湖州。浪迹江湖,布衣终身。工词诗、善书法、精音律。其词善以健笔写柔情,风格清俊峭拔。代表作《扬州慢》(淮左名都)。
17、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词作以小令见长,清新自然,直抒胸臆,风格接近李煜。内容多抒写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情调感伤低沉,凄婉哀怨。
感情自然真挚,多用白描手法。
18、李贺,字长吉,世称“诗鬼”,中唐诗人,是没落的宗室后裔。终身抑郁不得志,27岁就去世了。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代表作《李凭箜篌引》。
19、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但在内容上有明显不足,多为泛咏旅思、绮情之作。代表作《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20、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少时贫困,20岁后到长安求仕不遇,浪游燕、赵、梁、宋一带。40岁后举有道科。安史之乱后任西川节度使等官,最后任散骑常侍。其实思想感情深沉雄厚,语言洗练苍劲,尤以边塞诗著称于世。代表作《燕歌行》。
21、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21岁中进士,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运动,曾任礼部员外郎。改革失败后,被变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22、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才思敏捷,相传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能词,词风秾艳,词藻华丽,为花间词人之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3、睢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撰有《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三部杂剧,均不传。散曲今仅存套曲三首和几句残句,但《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使他在散曲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24、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出身于名门世族,26岁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他的古体诗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代表作《阿房宫赋》。
25、魏禧,字冰叔,号裕斋。清朝散文家。清初,人称魏禧、侯方域、汪琬为散文三大家。魏禧与其兄祥、弟礼,都能文章,世称“三魏”。代表作《大铁锥传》。
2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伶官传序》。
27、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
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 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其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代表作《祭十二郎文》。
28、方苞,字凤久,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曾因《南山集》案入狱,后被特赦。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著有《望溪全集》。代表作《狱中杂记》。
29、张岱,字宗子,号陶庵,自称蜀人。他家自曾祖以来都是显官,服用奢华。明亡,隐居剡溪山中。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著有《瑯環文集》《西湖梦寻》以及纪录明代三百年史事的《石匮书》。代表作《陶庵梦忆序》。
30、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古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代表作《项脊轩志》。
31、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又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代表作《苦斋记》。
第三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诗歌鉴赏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散文鉴赏方法: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作家作品: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另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3、鲍照,字明远。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辞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代表作《拟行路难》。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当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史诗”。诗风沉郁顿挫(思想感情低沉郁闷,语调音律停顿转折)。
5、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光宗时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
6、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书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
7、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昂扬奋进,愤懑激越,潇洒出尘,耿介孤高,飘逸俊爽)
9、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早年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词风迥异。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10、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近代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是走向世界,以“欧风美雨”铸就自己诗篇的诗人。他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为辟之境”,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旗手。他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史诗”。代表作《今别离》
11、张若虚,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12、孟浩然。少时,隐居鹿文山,40岁到长安应进士举,失意而归。张九龄镇荆州时,招致幕府。后病死。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王维并称于诗坛。代表作《夜归鹿门歌》。
13、韦庄,字端己。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他生活在唐帝国有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59岁举进士,72岁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并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因他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代表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4、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崇信佛教,被称为“诗佛”。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称他“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山水田园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药的后继者,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有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1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字明允)、弟苏辙都是散文家,被并称为“三苏”。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6、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自幼随父宦居汉阳,后迁湖州。浪迹江湖,布衣终身。工词诗、善书法、精音律。其词善以健笔写柔情,风格清俊峭拔。代表作《扬州慢》(淮左名都)。
17、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词作以小令见长,清新自然,直抒胸臆,风格接近李煜。内容多抒写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情调感伤低沉,凄婉哀怨。感情自然真挚,多用白描手法。
18、李贺,字长吉,世称“诗鬼”,中唐诗人,是没落的宗室后裔。终身抑郁不得志,27岁就去世了。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代表作《李凭箜篌引》。
19、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但在内容上有明显不足,多为泛咏旅思、绮情之作。代表作《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20、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少时贫困,20岁后到长安求仕不遇,浪游燕、赵、梁、宋一带。40岁后举有道科。安史之乱后任西川节度使等官,最后任散骑常侍。其实思想感情深沉雄厚,语言洗练苍劲,尤以边塞诗著称于世。代表作《燕歌行》。
21、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21岁中进士,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运动,曾任礼部员外郎。改革失败后,被变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22、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才思敏捷,相传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能词,词风秾艳,词藻华丽,为花间词人之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3、睢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撰有《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三部杂剧,均不传。散曲今仅存套曲三首和几句残句,但《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使他在散曲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24、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出身于名门世族,26岁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他的古体诗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代表作《阿房宫赋》。
25、魏禧,字冰叔,号裕斋。清朝散文家。清初,人称魏禧、侯方域、汪琬为散文三大家。魏禧与其兄祥、弟礼,都能文章,世称“三魏”。代表作《大铁锥传》。
2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伶官传序》。
27、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 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其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代表作《祭十二郎文》。
28、方苞,字凤久,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曾因《南山集》案入狱,后被特赦。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著有《望溪全集》。代表作《狱中杂记》。
29、张岱,字宗子,号陶庵,自称蜀人。他家自曾祖以来都是显官,服用奢华。明亡,隐居剡溪山中。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著有《瑯環文集》《西湖梦寻》以及纪录明代三百年史事的《石匮书》。代表作《陶庵梦忆序》。
30、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古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代表作《项脊轩志》。
31、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又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代表作《苦斋记》。
第四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点清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点清单 [复制链接]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星陨落
私信 等级:高中一年级 0 2011-8-10 11:03 查看: 5594 回复: 2
1.《长恨歌》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新乐府》《秦中吟》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湘夫人》《国殇》屈原 字原 名平浪漫主义诗人 《楚辞》为楚地民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楚辞体”“骚体”
反映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的《离骚》
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加工的《九歌》
3.《拟行路难》鲍照 鲍明远 鲍参军 南朝宋 发展了七言诗
门阀制度下的怀才不遇
4.《蜀相》《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杜甫 杜工部 杜拾遗 号少陵野老 字子美 “诗史”“诗圣”成立七言律诗
诗风沉郁顿挫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无家别垂老别 新婚别
5.《书愤》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中兴四大家”之一
诗风深沉蕴藉
6.《咏怀八十二首》 阮籍 字嗣宗 “建安七子”阮瑀之子
“竹林七贤”之一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 用诗歌抗争黑暗政治
7.《杂诗十二首》陶渊明 字元亮 字渊明 名潜 开创“田园诗” “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园田居》《杂诗》
8.《越中览古》李白 字太白 青莲居士《将进酒》时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 9.《一剪梅》李清照 易安居士
10.《今别离》黄遵宪 子公度 人境庐主人“诗界革命”“史诗”
1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吴中四士”张若虚 贺知章 张旭 包融
闻一多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孟山人 孟襄阳 山水田园诗 与王维并称 13.《菩萨蛮》韦庄 字端己 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花间派”词人代表作家 《浣花集》 14.《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字摩诘 诗佛 王右丞
15.《新城道中》苏轼
字子瞻 “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北宋诗坛最有成就诗人
16.《扬州慢》姜夔 字尧章 白石道人
17.《长相思》纳兰性德 原名成德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白描” 18.《李凭箜篌引》李贺 字长吉 诗鬼
19.《虞美人》李煜 字重光
史称南唐后主
20.《苏幕遮》周邦彦 字美成 清真居士 “词中老杜” “词中之冠” 21.《燕歌行》高适 字达夫 字仲武
2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字子厚 史称柳河东 柳柳州 23.《菩萨蛮》温庭筠 原名岐 字飞卿 “温八叉”花间词人鼻祖 与李商隐齐名“温李” 24.《般涉调 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 一作舜臣 字景贤《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
诗歌发展概述 25.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26.《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 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27.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汉末五言诗大兴 晋代后称汉末五言诗为古诗
28.《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之内。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可以说代表了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29.建安时期为自觉时代
30.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3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32.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33.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4.西晋:左思
35.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归园田居》《饮酒》《杂诗》)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36.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37.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永明体”、庚信南北朝诗歌艺术集大成者 38.上官仪、沈诠期、宋之问促成了近体律诗的定型 39.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0.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登幽州台歌》 4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42.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43.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44.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45.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46.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47.刘禹锡擅长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以为深远。48.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49.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律绝)、杜牧(七绝)
温庭筠(绮才艳骨)50.苏轼北宋诗坛最有成就
“以诗为词”词体革新家
“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51.黄庭坚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 52.南宋 杨万里 “诚斋体” 重活法
陆游为南宋诗坛盟主
53.晚唐五代 文人词温庭筠 韦庄为首
南唐代表作家冯延巳、李璟、李煜 元明清
54.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子。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久可、乔吉、睢景臣等,55.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能开宗立派,以乐府诗和竹枝词闻名,词藻华丽、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56.前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等人 后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等人 散文
57.《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日记体游记《入蜀记》
58.《庖丁解牛》庄子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
战国蒙人
道家
59.《项羽之死》司马迁 西汉 字子长 《史记》纪传体通史 60.《阿房宫赋》杜牧
骈体文 字牧之 借古讽今
61.《方山子传》苏轼
《大铁锤传》魏禧 字冰叔 62.《六国论》苏洵
字明允 号苏老泉
63.《伶官传序》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 六一居士 编写两部史书《新五代史》《新唐书》
64.《祭十二朗文》韩愈
字退之 古文运动
65.《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文与可 即文同 字与可 开创“湖州竹派” 66.《狱中杂记》方苞 字凤九 号灵皋 桐城派创始人 因《南山集》案受牵连 67.《陶庵梦忆序》张岱 字宗子,号陶庵
68.《种树郭橐驼传》寓言体
柳宗元 与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69.《子路(姓仲,名由)、曾皙(名点)、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侍坐》《论语》
70.《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71.《项脊轩志》归有光
项脊轩,归有光书斋名 字熙甫 号震川 世称震川先生 明代古文家
72.《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封诚意伯 谥文成 苦斋是章溢的书室名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② 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散 文 发 展 概 述 朝代
体
例 代表作家作品 主要风格特色
商周
记言史料汇编 《尚书》
古朴艰涩,语言带有感情色彩
先 秦 说理 ︵诸子散文︶ 《老子》
语录体散文 《论语》
精炼简洁,含意深刻
对话式论辩著作 《孟子》
言辞雄辩,用语警辟,比喻精当,说理透彻
《庄子》
创造确切生动的寓言故事
《墨子》
富于逻辑性,议论透彻,行文流畅
《荀子》
朴实深厚,说理透辟,取譬精审
《韩非子》
严峻峭刻,深抉隐微
记事 编年体
《春秋》大事记
编年体
左丘明 《左氏春秋》《左传》《春秋左氏传》
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炼、富于形象。
国别体 《国语》
国别体 《战国策》
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极为生动。
汉 代 史传文 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政论文
贾谊《过秦论》
善用比喻,语言富于形象性
晁错《论贵粟疏》
王充《论衡》
赋 大赋
枚乘《七发》司马相如《上林》《子虚》扬雄《甘泉》《河东》《长杨》《羽猎》
大赋大都以问答为骨架,铺陈名物、排比词藻、好用古文奇字和双声叠韵词,铺陈多用整齐对称的韵语,叙述多用散文句。
京都赋
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左思《三都赋》
小赋
张衡《归田赋》蔡邕《述行赋》 赵一《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 以抒情为主,往往带有尖锐的批判性
魏晋南北朝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曹丕《与吴质书》 向清俊脱俗方向发展
东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陶渊明《桃花源记》 疏爽自然,情味隽永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北朝
郦道元《水经注》
颜之推《颜氏家训》 风格平易近人 魏 晋 南 北 朝
骈 文 鲍照
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
孔稚圭《北山移文》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用笔简淡,有一种高雅的趣味
丘迟《与陈伯之书》 委婉曲折,收纵自如
吴均《与朱思元书》
辞
赋
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 庾信《哀江南赋》
唐 古 文 韩愈
雄伟深厚,气势磅礴,汪洋纵恣,曲折自如
柳宗元《永州八记》
析理透辟,清隽卓绝,以精密见长
北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重风神,绵邈,有跌宕唱叹的韵致
苏轼《赤壁赋》 豪放自然,多姿多彩
曾巩《墨池记》 委曲周详,完整严谨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识见高超,挺拔劲峭
苏洵《六国论》 纵横驰骤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汪洋醇厚
明 初
短篇寓言
刘基《卖柑者言》讽元末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秦士录》 简练典雅
中
复古运动
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 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
归有光等“唐宋派”
晚 小 品 散 文
“公安派”代表“三袁”提出“性灵说”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冲破传统古文的陈规旧律,自然流露个性,语言不事雕琢。
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
张岱《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 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
明末 清初
侯方域《李姬传》 突出爱国主义思想
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 清 桐 城 派
方苞《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义法
刘大櫆
神、气、音节
姚鼐《登泰山记》 义理、考据、文章
龚自珍《病梅馆记》
新文体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提出“文界革命”创立“新文体”
73.《庄子》自称多“谬悠之论,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鲁迅评《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 7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75.《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6.《左传》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 77.最早写赋的是战国后期荀子
78.枚乘的《七发》是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79.司马相如是西汉最有代表性的赋家
80.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它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
8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三苏、欧阳修、曾巩
82.王勃《滕王阁序》与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并称骈文中双壁 83.韩愈柳宗元批判骈俪文,提倡秦汉散文“古文运动”
韩愈《师说》说理 对话问答体《进学解》《送穷文》 托物寓意《杂说四》
传记文《张中丞传后序》
84.韩愈赞扬柳宗元“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柳宗元长篇论文《封建论》批判“不肖居上,贤者居下”
传记文《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
寓言讽刺小品《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85.晚唐 李商隐为代表的骈体文占优势,宋初形成“西昆体”
86.欧阳修北宋中叶再度发起古文运动
“文坛盟主”
宋代散文文风创立者 议论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是古文的实际功用与艺术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 序论文《五代史 伶官传序》南宋李漆称“此老文字,遇感慨处便精神” 骈散相间《丰乐亭记》《醉翁亭记》
散文《秋声赋》 87.苏轼代表宋朝散文最高成就 被南宋叶适称之“古今议论之杰” 议论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石钟山记》
亭台记《喜雨亭记》 杂文《记承天寺夜游》
赋 《赤壁赋》
第五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二单元》
一、研究主题: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
解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具有跳跃性的诗歌,需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神游冥索,去迎寻作者所暗示的境界、情调。正如苏联作家别林斯基所说:“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的确,想象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能使情节更完整,形象更丰满。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讨论,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自觉学习,让学生身、心一同参与到古诗词的鉴赏来,把诗中的意境转化为自己脑中的具体形象,最终形成一幅分明而有序的直观画面,如耳闻,如目睹,身临其境,从而品味到诗词中作者的感情,达到与之共鸣,并转化成一种精神的力量,获得审美感受。这不仅使学生把握一首诗的主旨,也能使他们举一反三,培养他们自学古诗的能力。
二、研究重点:如何借助联想和想象鉴赏诗歌
三、研究难点:借助联想和想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四、预设课时:3课时
五、设计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举例明确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2、借助回顾初中及高中必修模块古典诗歌的诗境,感受联想和想象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3、借助回顾初中及高中必修模块古典诗歌的诗境,明确联想想象的基本方法。
参考资料
(一):想象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1、以字解诗。
古人对诗词的用字极为讲究,往往要反复推敲后完成,所以古诗词的语言大多十分精练,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去体会诗词的妙处。李白的诗《夜宿山寺》中有一关键的字“摘”。提问:“人能摘到天上的星辰吗?”于是学生展开想象,联系全诗就能明白:那是因为人站得高,即山寺之高。山寺真有如此高吗?显然不会,由此学生自然能理解诗人那夸张的笔调。再如《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的后两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全诗的难点,也是理解作者感情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想象,一步一步逼进主旨,化难为易。提问:(1)五月份中哪些花会开放?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凋谢的?谁都知道,梅花谢落时间应在冬末春初,而不是“五月”;(2)梅花在五月凋谢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反常的现象。(3)为何会出现此种反常现状?联系《窦娥冤》的内容,这种现象是有悖常理的,诗人以此种反常现象来说明自己遭受奇冤。至此,诗人的那种愤懑之情就不难理解了。
2、以画解诗。
心理学家曾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学习配有插图的课文与不配有插图的课文相比。学生要多获25%的信息④。教材中的插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如能合理加以利用,引导学生由此展开理想,就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古诗词。如于谦的《石灰吟》,学生从字面上仅仅了解到石灰的高贵品质,但这并非诗人的意在,它还有更深的意隐藏在诗面的背后,这时就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加以想象:“画面上主要画的是谁?旁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两者有何联系?”学生通过想象就能明白:诗人于谦看到在烈火中锻烧的石灰,想到自己。由此也就不难体会到此诗中诗人以石灰自喻,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利用插图,学生全面把握了诗的主旨,难怪有的老师说:“插图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金钥匙。”
以画解诗的另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诗词大意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水彩或水粉画一幅图,即利用自制的插图来加深他们对古诗词的更深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如杨万里的《小池》,细流、树荫、小荷、蜻蜓几种事物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学生饶有趣味地对它进行创作,这本身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同时在美丽的风光中不难体会到诗人的热爱之情。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轻松把握了主旨,提高了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阅读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与诗歌一起伴随。
3、以导解诗。
它是指教师在讲解诗歌时先介绍与作者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赏析诗歌时联系背景展开想象,最后理解诗意,把握诗心。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运用了浪漫手法,虚拟了一个美妙的仙境,学生通过教师关于诗人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的介绍展开对比想象,就能清楚地明白其用意,即它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试想,如果没有背景的介绍,学生就不能展开想象,只从字面上理解诗歌就很难把握主旨了。
4、以诗解诗。
不同时期的诗人,虽然有不同感情,但总有不变的东西。在教学古诗词时如果能把学过的诗与新诗对比讲解,让学生在对比中展开想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他的另一首诗《春望》,在对比中启发学生想象两首诗中诗人的不同形象。在想象中学生不难体会到诗人在经历了彻骨的悲痛后,意外听到喜讯时的那种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喜极而泣的感情。由看到国家衰败的悲到听到收复河山的喜,学生想象出诗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自然就能感受到诗人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
5、以读解诗。
这里的读决不是那种漫无目的,有口无心的瞎读,它含有反复诵读,潜心涵咏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吟诵。如此反反复复,次数多了就自然能引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头脑中的意象不断丰富,从而悟出诗意。李白的《静夜思》明白如话,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无限遐想。教师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去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教师任何自谓精妙的讲解都是多余的。
除此之处,教师还可以以写解诗(让学生运用想象扩写诗歌,进而把握诗歌内容),以演解诗(通过学生创造性的表演来领悟诗歌主旨)等。
参考资料
(二):
一、看题目,猜内容
导入新课后,要求学生看着课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大胆推测诗歌内容。例如学习《天上的街市》,教师板书课题后,要求学生结合平时所见街市景象,联系有关神话、传说,想象天上的街市会是怎样的景象?有学生想象到:天的街道是用水晶铺成的,晶莹剔透,诗仙李白手执酒杯,口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天街散步。学《观沧海》,则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海上的壮阔景象。这样,新课伊始,便引导学生煽动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为新旧知识搭起了桥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画面再现法
詩歌具有形象性,解读詩歌就须依据诗句特定的语言文字符号,进行再造想象,从而在脑海再现詩歌的意象。在教《渔歌子》、《江南春》一类画面性强的写景作品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求他们在大脑荧光屏上再现有关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试用语言表述出来,有时还要求他们为诗配画,将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这样,学生在联想想象过程中,渐渐进入了诗歌描绘的境界中,既初步理解了诗句,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发展了特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添枝加叶法
精炼含蓄、跳跃性强是詩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诗人只能提出几个要点,其余部分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配合、组织”(吴世祖语)。基于此,在叙事诗的教学中,有意设计练习,要求学生为情节添加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具体、更完整。如在《石壕吏》的教学法中,引导学生想象石壕吏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想象妇人的衣着、动作、表情、语言,设想他们对话时的场景。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也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
四、改写、续写、尝试写诗法
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抒情诗改写为抒情散文,叙事诗改写为故事或剧本。笔者曾让学生将《送元二使安西》、《塘湖春行》改写为抒情散文,将《卖碳翁》《木兰辞》改为故事,将《石壕吏》改为剧本,或以《碳被抢后》、《石壕吏续》为题续写记叙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写诗。如常栋同学以《平行线》为题,写道:命运/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让我们有缘相识/却无缘相交/只能/遥遥的注目/把思念与祝福/给白鸽/传告/语言虽稚嫩了点儿,但毕竟有点诗的味道/不乏诗的灵光。
五、假设情境法
教完一首诗歌后,往往设计,假如你是诗人,处在当时情境中,会怎么想,怎么做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联想、想象。比如,学完《卖碳翁》,要求学生设想:假如你是白居易,目睹了卖碳老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这种开放式的思考题,既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詩歌主旨,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力,激活其创新思维能力。
另外,在指导朗读中,我借鉴 宁鸿彬 老师的做法,要求学生口中念, 耳朵听,眼睛看,脑子里面想画面,不但训练了联想想象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记忆效率,培养了语感。有时还为诗歌配上音乐,在配乐朗诵中使诗歌形象与音乐形象相互补充,进一步丰富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记忆的效果。
参考资料
(三)一、渲染意境,古诗换新颜
古诗词的美在于凝练和模糊。其优美的意境往往只有通过读者的想象才会领略,若用白话直解诗意则会荡然无存。因此,对于写景状物类的古诗,让学生在通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想象来描绘渲染出诗句的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和创造于一体的最佳方法。比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中的“残阳”每个语 文 老师都会解释为“落日余晖”而学生合理想象夕阳映照下江面的秀丽景色,以《秀丽的江景》、《江面残照》或《暮江夕照》为题,加以想象把诗景诗境描绘下来,比按句子翻译《暮江吟》来得更有意思吧!
二、联想补白,妙笔绘彩章
叶圣陶 先生曾说:“古诗教学的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挖掘诗句存在的联系,启迪学生展开联想,补其空白,究其意渊,以扩写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又为提高写作水平提供了契机。如《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很优美的诗境,也留有许多的艺术空白,给人以回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补充诗中的“空白”。描绘草长莺飞柳醉春烟的春景,充实古诗中的春景自不待言。而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若能联想补白,该是何等景致啊!如儿童散学早归的欢喜劲儿,步履轻快,可能在回家的路上就三五成群地讨论起了回家后的安排,语言和动作就成了此时作文的联想补白点;回到家急急地拿出纸鸢赶到草地,想象儿童放纸鸢时的神情和动作吧:有的踮着脚尖,高举纸鸢,迎着风,等待着放飞的一刻,他们的神情认真又欢悦;有的孩子拿着线轴,一手随着风向手捏棉线,做好了随时拉着纸鸢凭飞借力的准备;想象纸鸢“一行飞在青云端”,想象着“纸花如雪满天飞”,想象着“风筝吹落画檐西”,而此时的儿童又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仿佛置身其中,揣测着他们的心理,描绘出天真烂漫的情态„„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个儿童放风筝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使想象者成了画面中或事件中的旁观者,身临其境,真情实感,方能写出具有活力的作文。
用联想补白法对叙事性古诗进行想象作文,犹如把学生带到一棵冬天的树前,想象春天来
临时枝繁叶茂的情景,给古诗联想补白,就如同给冬天的树添上一条条绿枝、一片片嫩叶。
三、虚构再造,细摩写文章
再造,即重新建造、重新制作。再造法,即在理解诗意的前提下,抓住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或几点借题发挥,重新立意,谋篇布局,进行虚构的想象性作文。鲁迅在《怎么写》中曾言:创作即是他个人的造作,允许而且必然要有幻想与虚构,不能要求象“新闻记事”那样的“真实”。古诗的创作年代距离我们很遥远,可是诗中的情、景、事、物却是我们熟悉的。因此再造法既可以借古诗中的一点或几点内容进行借题发挥,也可抒发由古诗而感受到的激动人心的“心境”,既然是再造性的虚构的想象作文,那么我们可以极逞“创意之才”,发挥强烈的想象力,“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主观的思想感情、意志欲念,均可借助事物来畅想抒发,感受驰骋的想象所带来的行文的无拘无束,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训练学生虚构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未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接待了他。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简练的言辞构勒出了简单的情节,回旋着一种淡淡的惆怅。有位现代诗人抓住“去年”、“今日”、“人面”、“桃花”四个重要词语,再造《题都城南庄》,在诗歌中,诗人不仅以清朗的笔调描述了崔护进京赶考偶经农家的经过,又以流露着的浓郁的情感使现代版《题都城南庄》流淌出回肠荡气的感觉。诗人在诗末写着:“你是谁?谁家的女子?
为了谁?站在这春风中?
我在梦中一次次地喊醒,我在醒时一遍遍地追问,桃花依旧,笑春风。
而那花下的人呢?
我把寻人启事,写进诗里。后来广为流传,一千多年了,至今没有回音。”
我们读完一首古诗,留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也可能只是一种感慨,亦或是诗中的最打动人心的一个词语。虚构再造,就是抓住这一瞬间的感觉,“跟着感觉走,抓住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温柔”,而此时的思维却越来越灵活,甚至于豪放不羁,在感觉的引领下,浓墨重彩地描叙着古诗带给我们的梦般的情节。当然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却总是囿于见识浅薄,即使老师允许其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想象,其想象的结果总难离窠臼。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用经典性的优秀文章来拓宽学生的想象,补充学生想象角度上的空白,让他们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各种端地,写出灵巧新颖的想象性文章。
四、见证诗境,奇思出佳作
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的习惯,诗人轶事学生虽然接触不多但比较感兴趣。他们读了《七步诗》也就知道了曹植七步成诗;读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就知道了曹操其人,对于杨修以“一人一口酥”参透曹操“盒”字的用意而知道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读了王冕的“谁家洗砚池边树,朵朵梅开淡墨痕”而与课文王冕学画联系了起来;读了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会到了李白的豪放与洒脱,很自然地联想到流传民间的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等等;读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知道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课外链接更让我们知道了汪伦以“十里荷花,万家酒店”骗来深深敬仰的“诗仙”李白的趣事。
诗人的种种奇事趣事轶事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写作空间。我们可以坐上时光机器,穿越时空,回到某个朝代,扮演诗人或者诗中的人物,亲临古诗中的情节。比如,我们可以看着古诗,来到风烟弥漫的三国,化身曹植的友人,听他倾诉七步成诗后的愁肠。穿越时空,来到梦幻般的唐朝,让我们变成汪伦,亲自与李白泛舟小湖,吟诗会友;变成一位过路人,受到一豆昏黄灯光的指引,无意中在黑夜里投宿在李商隐家,看他写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我们可以回到清瘦的宋朝,成为岳飞麾下的将士,与“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岳将军驰骋沙场,感受金戈铁马的悲壮。阅读着古诗,我们可以尽情地挥洒想象的笔墨,就这样,我们可以写过春秋,写过三国,写过唐、宋、元、明、清,有多少诗人可以在我们的笔下重生?有多少诗人的小花絮可以在我们的笔下绽放?有多少历史事件可以在我们的笔下重演?而我们既在这样的想象中练笔,也在这样的练笔中既感受着诗人的喜笑言嗔、抑郁沉顿,又感受着历史激情的冲荡。
阅读古诗,充分利用古诗资源进行想象性作文,使读为写作所用,而写作又促进了对古诗的理解,使读写互为彰显。古诗如此,成语故事、精短文言文不也同样可以用渲染意境、联想补白、虚构再造、穿越时空四法进行想象性作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