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良举:梁俊《苔》给国学经典传唱的启发

时间:2019-05-15 09:2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彭良举:梁俊《苔》给国学经典传唱的启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彭良举:梁俊《苔》给国学经典传唱的启发》。

第一篇:彭良举:梁俊《苔》给国学经典传唱的启发

梁俊《苔》给国学经典传唱的启发

清镇市暗流中学 彭良举

戊戌年的正月初一,综艺圈最轰动的应该是CCTV《经典永流传·第一辑》播放的《苔》了吧。

2018年2月16日岁次戊戌年正月初一日晚上的的CCTV综艺舞台大咖很多,这首《苔》无论是音乐艺术性和演唱者的咖位,都算弱的,但却特别让人感动。

一首20字的五绝,被郭俊演绎成159字的现代歌曲,歌词简单,谱也特别简单。也正是这种“简单”加上“好传颂”,我听到郭俊唱完本诗就记住从没有看过的这首诗。就是这种“简单好传颂”,我觉得郭俊的目的达到了。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如果没有那次眼泪灌溉,也许还是那个懵懂小孩。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 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所有黑暗,为天亮铺排。// 未来已打开,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 世界是纯白,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 雁声依旧在,年少时对白,耳边音犹在,如风暖心怀。”

梁俊与他的团队不仅征服了舞台上的所有评委,也征服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随着腾讯等的及时转播以及澎湃网、新华网、人民网等的一致好评,《苔》更加深人人心。

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几分钟的表演,其传播效果超越了《苔》300多年的总和。

梁俊的成功,给我们的经典传诵以很多启发。选学内容要适合少儿生活实际和身心特点

在国学传颂中,基本的观点是从诗歌开始,笔者也持这个意见。纵观中国诗歌,是特别讲究意象和意境的,况且还有音韵的美。就《苔》而言,“阴暗潮湿的地方”、“蓬勃生长的苔”、“有牡丹般自信的苔花”等物象以及由此构成的意境,有诗画结合的美;从格律上看是典型的“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语言主题明确,简明扼要,意象优美,音韵和谐,有形有意还不晦涩,而且又很励志,非常适合少儿诵读。梁俊说自己不是专业学音乐的,所以这种民谣似的旋律很简单。其实专业不专业没有关系,关键是有用、有效。梁俊不仅用这种方式赢得了人们的认可,还让他的学生在两年的时间,学习了100多首诗词,就已经非常值得敬佩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梁俊给孩子们的影响是可以预见的。

回想一下我们这么多年的经典诵读,有多少孩子能够记住100多首诗词,更不用说写诗了。其原因,就是只注重形式,没有注重实效,根本上就是脱离学生的实际和身心特点,意为追求“高大上”。

如果我们在编选读本时,选取一些有故事性的,充满想象的短小五言、七言诗或小令、小曲,特别是已经有谱成曲的,那效果一定会更好。正如“知乎”有评论指出的那样:新的时代,经典也要有新的内涵,需要有新的形式来传播传颂,不止于中华,不止于现在。

诵读形式应多样化且寓教于乐

从背景资料中,郭俊支教的石门坎贫穷落后,但当地苗族同胞是善歌善舞的民族之一。苗族的山歌、孝哥等就是很好的民谣,很多孩子都会受其影响,随便哪个放牛娃、小姑娘都能够唱几首几段的。

郭俊选择了歌唱的形式传唱诗歌,与民风民俗紧密结合,事半而功倍。而时间或场合上不拘一格,课内与课外、校园与山野、人多与人少,没有那么多框框。正如他自己所写那样:上课时唱,下课时也唱;清晨唱,日落唱;悲伤时唱,欢乐时也唱;一群人唱,一个人也唱„„

至于“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没有那么晦涩难懂,你只要读一遍,就能明白其中的意味。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首诗,配上简单的音乐,再用干净又没有什么技巧的声音,融合起来,一切恰到好处。就像梁俊老师说的,他就是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可能他不是最帅的那一个,可能他也没那么优秀,在人群中那么的不起眼。但就算他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要努力,也能像牡丹一样盛开。

什么是理想教育?什么是励志教育?

《苔》这首诗在古代诗歌归类上就是“励志诗”。

这就是,寓教于乐呀!孩子们的心里一定会埋下“无论我们多么普通平凡,都要像牡丹花一样绽放”的种子。而且,是普世普惠的。

这首诗之所以这么打动我们大家,就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就是这么普普通通,我们没有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我们没有显赫的背景,我们没有那么出众那么优秀,甚至就像角落里的苔一样,那么渺小,不引人关注。可这个世界不就是由像我们一样无数个普通的你我他组成的么?那些出身富贵,拥有无数先天优势的人就像牡丹一样,只要一盛开,就会引人注目。我们像苔,是没有牡丹那样万众瞩目,我们虽小,也可以像牡丹一样盛开。

诵读应该与写作相结合

《最近刷屏的<苔>,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告诉我们,梁俊不仅教孩子唱诗,还教孩子们写诗,更在每次语文考试中追加“诗歌写作”,因为,环境告诉他:大山里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对古诗有更天然的亲近感。

我在前面说过,苗家孩子就是在民歌民谣中长大的。你看,一个小不点(朱思语)5分钟的诗作(作文题:“什么东西是看不见却存在着的?”):《爱和风》

“爱,当爱之锁开了/就很难关住/那爱就像魔鬼/深深地抓住你的心/让你爱吧,爱吧//风,就像梦一样/你想把她抱住/可她还是去了/你看不见她/她却可以穿过你”

据说是表达对一个陌生小女孩的“爱”。再看梁越梅的《蒲公英的精灵》:

“飘落的蒲公英种子/每一颗都会生长/风儿呼唤它的时候/它就随风而去 种子飞散在天空/飞到每一个角落/让孤独的角落长出蒲公英/角落就不孤独了 那金闪闪的蒲公英花/在那角落里/得到了尊严”

还有点儿“冰心体”的味道呢!

而朱银春的《家乡的风景——山山围村寨》,则有五言诗的味道: “寨子鸟儿唱,村中鸡犬叫。春到人耕地,夏来人休息。秋到人人忙,冬来坐家中。日出家鸡鸣,日落风儿咆。如今树儿高,此时塘中绿。天空一片蓝,鸟儿空中飞。花中一片香,草中十头牛。我爱家乡景,永在家乡中。”

„„

大家想想,有这种情怀和兴趣的孩子,他们会不喜爱古诗词,进而喜爱其他国学经典。

笔者从教35年来,无论是从政、经商、从教,还是自由职业者,有不少爱好古诗词的人,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也偶尔涂鸦。这与他们在校时对他们的引导分不开。而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诗词曲诵读不仅要重视读,更要重视写。否则,就无“传承”可言。

郭俊他们能够在2年支教时间里让孩子们诵读(唱)下100首诗词,应该得益于“写”。

《香菱学诗》大家耳熟能详的,林黛玉教授香菱的不就是“要写诗,就得多读诗,读好诗”吗?

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写好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必须有广泛的阅读,才能有比较、有鉴别,才能寻找规律并实现个性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推而广之,文化传承才不会成为空话。

这不得不使我想起刘慈欣的《乡村教师》结尾处的宇宙人对话: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的个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这种器官在这个行星以氧氮为主的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听起来象神话。”

“不!”参议员说:“在银河文明的太古时代,确实有过这个概念,但即使在那时也极其罕见,除了我们这些星系文明进化史的专业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就是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的个体,而传承的方式就是发出或接受声音的口和嘴,而且宇宙人都知道“在银河系联邦时代,独立进化的文明十分罕见,能进化到5B级的更是绝无仅有,我们应该让这个文明继续不受干扰地进化下去,对它的观察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太古文明的研究,对今天的银河文明也有启示。” 那么,我们要传承文明,就得在广泛诵读的同时,引导写作,并通过写作再促进阅读。

郭俊在台上的表演,还为我们经典诵读选材多样化、通俗化等提供了借鉴,但今天只能谈到这里。

下载彭良举:梁俊《苔》给国学经典传唱的启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彭良举:梁俊《苔》给国学经典传唱的启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