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巴黎圣母院之我见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具有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的现实主义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小说以15世纪路易十一王朝统治下的马黎为背景,以不同寻常的紧张情节,夸张的人物形象,描写了善良的无辜者在中世纪封建专制制度下,遭受摧残和迫害的悲剧。
这部文学巨作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最初看到这部作品时,我觉得很平淡,无奇,至少相对那时我看的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来说。因为小说中既没有描述恢弘的战争场面,也没有精彩的打斗场面,甚至连它的语言都很无聊,这本书里只对巴黎圣母院的描写就占了相当大的篇幅,看着就有想睡觉的冲动。当时我对它的评价就简单的两字“扯淡”,很难想象这是一部文学巨作。直到高中老师认真的推荐我才又认真的阅读了一遍,才领略了其中别样的风采。
本书真的堪称神作,其中美与丑的交融,善与恶的碰撞,爱与恨的交织无不展现了迷人的魅力。本书描述了这样一段故事:道貌岸然的弗罗德神父自从遇见了美丽的吉普赛爱斯梅拉达后,为其美色所诱惑无法再清修,他指使又聋又丑的卡西莫多------被他收养于巴黎圣母院中担任鸣钟人的养子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不料却被腓比斯队长所救,爱斯梅拉达因此而爱上了腓比斯。岂料腓比斯同样只是个玩弄女性的伪君子,后被弗罗德刺伤,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这时丑陋的卡西莫多挺身而出将爱斯梅拉达救至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最后终为军队所杀,而此时伪君子腓比斯却站在他未婚妻家阳台上看着爱斯梅达拉被绞死,或许爱斯梅达拉致死才明白面貌丑陋而心灵高尚的卡西莫多才是真心爱自己的人,爱斯梅拉达死后,卡西莫多抚尸徇情,巴黎圣母院空留千古爱的传奇。
在这部悲剧小说中,长着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身体的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两腿从前面看,好像是两把镰刀,刀柄同刀柄相连起来的卡西莫多第一次出场时,他那怕是已经前无古人,后有来者还真不好说的相貌让人眼前一亮,按照正常的逻辑,他肯定就是天子第一号的反面教材。然而,他却是善良、质朴、纯洁、舍己救人的化身,他相貌来自撒旦,但他的心灵来自耶稣。相比较,阴险、狡诈、泯灭人性的弗洛德实际上就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虽然他受人尊敬,但是他的人性却由于他的身份被压抑成畸形,以至于后来他的所作所为也就毫不奇怪了。至于那帅气、迷人、千万少女偶像的腓比斯十足是个衣冠禽兽。如果说弗洛德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那么,他就是蛀虫,封建社会的大厦就是由于这样一群人才得以加速倒塌,所以,这类人也是为社会的进步做了点事的。然而,这是建立在普通民众的痛苦上的,所以,这点事不做更好。至于天真、善良、美丽、质朴、坚贞不屈、富有同情心、舍己救人的爱斯梅达拉就像一位天使,她真的不应该出现在那肮脏的社会里,她就像一朵出水的芙蓉恬美的立在那儿,但是,肮脏的淤泥却容不得这朵漂亮的花,于是,花朵最后凋谢了。这些重要人物将在下面进行分析。
1.爱斯梅达拉
每次提到她我都忍不住的要替她惋惜,替她遗憾。美丽的她是街上一位普通的卖艺人,她最好的伙伴就是小山羊。当她被腓比斯救下时,她就已经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这位近卫队长,就像韩剧里的女主角一样,哪怕明知道对方不是真心爱自己,明知道不会有结果,但是,就是喜欢,就像少根筋的偏执狂。对着这虚幻的“爱情”依然坚贞不渝着。甚至知道腓比斯已经有未婚妻还是愿意将自己的身体给他。
爱斯美拉达不但有一个完美无缺的躯体,也有一颗高尚纯洁善良的心灵。当诗人格甘果瓦即将被乞丐国王绞死的关键时刻,她毫不犹豫地以愿意和他结婚的方式救下了诗人。诗人被她的美貌和高尚所震撼,立刻身不由己地爱上了她,并希望能成为她名副其实的丈夫。但是爱斯美拉达为了她心目中的爱情偶像,平静地拒绝了他:“我只能爱一个能够保护我的男子汉。”并告诉他,和他结婚只是为了救他的命,所以只能和他维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
通常救下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当她听到因劫持她而受鞭刑的卡西莫多大声讨水喝时,忍着对他的恐惧,爱斯梅达拉在众人无动于衷时给了他水。卡西莫多为此平生第一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感动处”。我想,此时的卡西莫多一定期望着与这位善良的美人儿一起白头偕老,毕竟他只是身体有缺陷而已,内心的情感并不比一般人少。可是他那丑陋的相貌是一道无法越过的天堑,如果最后他们真的生活在一起了,我想说,那真的是烂笔,因为这不是童话。结尾处,爱斯梅达拉死后,卡西莫多抱着她的尸体一起化为尘埃或许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当弗洛德用种种手段想强迫爱斯梅达拉接受他是,爱斯梅达拉甚至宁愿被绞死也不愿接受这可恶的人渣。被弗洛德告知腓比斯已死时,爱斯梅达拉的回答是“如果他已经死了,为什么你还劝我要活下去呢?”当她面临要么死要么接受弗洛德时,爱斯梅达拉甚至说“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 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死,哪怕不值得。
2.卡西莫多
如果说没有爱情只有婚姻的甘果瓦是不幸的,那么相对来说,卡西莫多则算得上悲惨了。卡西莫多是属于自身条件极差,但眼光又非常高的理想爱情主义的典型。卡西莫多由于长相畸形,从小成为弃婴,是副主教克洛德收养了他。由于从小在教堂长大,他也从来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长大后,继续留在教堂做敲钟人,所以他所爱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副主教克洛德,一个是教堂的没有生命的大钟。可是,当美丽善良的爱斯美拉达出现的时候,唤醒了他内心对美好爱情的渴望。然而这种渴望的觉醒,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快乐,反而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理缺陷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
面对爱斯美拉达的美丽,他是那样地自卑,痛苦,他渴望接近爱斯美拉达,但是又怕自己的丑陋令到爱斯美拉达难受和害怕。他对爱斯美拉达并没有什么奢望,他只要知道她在她的身边就行了。然而就连这样一个奢望也被他的养父夺走了,绝望中的卡西莫多愤怒地杀死了他的养父副主教克洛德,最后也杀死了他自己——他拥抱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当然生活中不可能,或者很少有可能存在卡西莫多这样丑陋的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或那样缺陷的人却很多,他们在面对他们心中完美的理想爱情对象时,也会像卡西莫多一样自卑和痛苦。所以,如果他们可以更加自信一些,或者调低一点他们选择爱情对象的标准,也许他们会生活得更加快乐一些。上帝是公平的,为你打开一扇窗,必然也会为你关上一扇门。虽然偶尔感情战胜理智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要想过正常的生活,那还是理智点吧,说真的,除了你父母外没有多少人会在乎你今天过得怎么样的。
3.弗洛德和腓比斯
这两个恶棍各有各的不是,弗洛德为了能够得到爱斯梅达拉,机关算尽,甚 至能够为了她而放弃自己的地位和事业。我们不得不说,弗洛德是真的爱着这位美丽的少女,他狂热的爱着这位女孩,以至于他的理智已经被狂热所摧毁,或许说,他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爱。被教会束缚了几十年的欲望在霎那间爆发出的能量不是他能够抵抗的,也从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束缚是多么的可怕。他的爱情观就是:“如果我不能拥有,我就要让她毁灭!”这不是真的爱一个人,只是想疯狂的占有一个人而已。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当他们做出各种出格的动作时,却辩称这是“爱是没有错的”。为此,我想说,你还是歇歇吧,不要既想立牌坊,又想当那啥。
腓比斯这位蛀虫是典型的花花公子样。利用自己的相貌巧妙地周旋于上层贵族间,他既选择了拥有丰富嫁妆的表妹,又想赚取爱斯梅达拉的美色。当爱斯梅达拉因为他而被判死刑时,自私的他为了自己的地位站在表妹家阳台看着爱斯梅达拉死去也不愿意出来为其证明。这自私的人,为了骗取爱斯梅达拉时,可以说的天花乱坠,什么海誓山盟、甜言蜜语信口说来,但到了需要他的时刻,便像缩头乌龟一样,什么话都可以权当是一阵风,飘过,没留下一些痕迹。这样的伪君子,在生活中也不少见。现在都说在大学谈一场没有功利的恋爱,因为到社会上再谈恋爱时考虑到的东西多了,顾忌的多了,再也不会有纯洁的恋爱了。从这一点上看现在的我们还真的和腓比斯有一点相像的。
最后,都说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但是,有时作品反而是生活的前奏,不得不说,这样的作品真是很好。在这部作品里,善与恶,美与丑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刻画,实在引人深思。
第二篇:《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在观看了影片《巴黎圣母院》之后,我被深深地打动了。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那么电影与文学攀缘、结亲就是可预料之举了。有人说过:“年轻的电影正是在古老文学的滋润下勃发出13益旺盛的生命力的。文学似乎成为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不错,名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的例子。
既然电影也是一门艺术,那我们就应该抱着美学的思想去感受这部片子。当美丽的爱斯梅哈尔达被绞死之后,真诚善良的加西莫多就消失了,殊不知两年以后他俩竟惊现为两具紧抱在一起的枯骨,可悲可叹之余是可喜和庆幸,虽为“化尘”,但毕竟“同穴”。这在惨烈的真实中岂不流露出具有东方色彩的“圆满”之美。众所周知,东方人很喜欢圆满,从我们喜欢过的春节等节日就可以看出,东方文化中圆满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细看的话,《巴黎圣母院》的结尾是这样的:大约在这个故事结束后的两年或一年里,在隼山墓穴寻找奥利维埃·勒丹的尸体。在可怕的骸骨中发现了两具尸骨其中一具紧紧的搂抱着另一具。有一具是女的,上面还有白布裙的残片,颈骨上挂着串念珠树种子的项链,上面系着一个嵌有绿玻璃片的丝绸小荷包。紧抱着这一具尸骨的是一个男尸骨。他的脊梁是歪的,脑袋缩在肩肿骨里,他的颈椎骨上没有一点伤痕,显然不是绞死的。那男子是自己跑来死在这里面的!人们想把他同他抱着的那具尸体分开,他顿时化作了尘埃。电影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人们的情理之中。原著者雨果以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幻想,安排了“加西莫多的结婚”和“化尘”的结尾,饱含了作者对小说中人物的同情和对纯真爱情的赞赏。我不禁想到,这和中国电影《梁祝》的结局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它的故事传说大约形成于东晋时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梁祝》的结尾,英台出嫁途中到墓前拜祭,痛哭不已。突然坟裂开口,英台纵身跳入,坟合上,两人化作一对美丽的蝴蝶翩然起舞。可见“化尘”和“化蝶”以相似的形式表达了中西文化中殉情的悲剧意象,让人感动,令人沉思。在西方人眼中,悲剧主人公面对命运挑战必须采取大刀阔斧的行为将斗争进行到最大限度,并且要求主人公在结尾时悲壮死去,人只有把生命献出来才算发挥到了最大限度。布拉德雷在《论莎士比亚戏剧》中讲到:“我们觉得悲剧主人
公正是在他最终遭到失败而死去的时候,最能显示出他的伟大和崇高。”西方的悲剧精神通常体现为惨烈而真实的死亡的悲壮结局。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取得一 种中庸的地位,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就会反映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所以中国古典悲剧结局体现出的“中和之美”实际上就是在追求一种心理满足。中国文化中的悲剧精神体现为审美的艺术的和谐氛围。即便是窦娥已死,但“血溅白练”且“六月飞雪”,人们仿佛看到了窦娥那升腾的冤魂。《梁祝》中,主人公虽“生不能同衾”,但作者还是让他们“死亦同穴”,并且化为彩蝶,比翼双飞,永不分离。“化蝶”展示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是自然与人格心灵冥合的最高审美境界。蝴蝶已被视为新的生命形象,成为中国人审美意识深层中的“原型意象”,代表了中国人对生命过程生生不息的持久信念。
西方亦是如此。雨果的“化尘”也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表现了拥有纯洁爱情的两个灵魂的升腾和永存。由上可见,电影《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化尘”的爱情悲剧在表现惨烈而真实的西方悲剧精神的同时也表现了“生不能同衾。死亦同穴”的东方审美色彩。同为“化尘”,相与“化蝶”,这两个源于不同文化体系的意象共生着人类一个同样的主题——爱情。在雨果的笔下,爱斯梅哈尔达是美的,纯真的爱情也是美的。雨果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爱斯梅哈尔达的美丽:爱斯梅哈尔达是个迷人的姑娘,长的很漂亮,从不伤害人,唯一的缺陷就是喜欢撅嘴。最后作家又通过反面人物克洛德之口来描写爱斯梅哈尔达的美丽:那姑娘美艳绝伦,举世无双,上帝都会喜欢她。雨果在描写吉卜赛姑娘外貌的同时也刻划了她心灵的美。当诗人甘果瓦夜间误入乞丐王国将要被绞死时,爱斯梅哈尔达挺身而出,愿意与甘果瓦摔罐成婚,从而救了诗人一命,成为他名义上的妻子;当敲钟人卡西莫多因绑架爱斯梅哈尔达未遂而受笞刑时,这位姑娘不记旧恨,反而以德报怨,主动给他送水喝。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永远以不衰的生命力通过各种形式活跃于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震撼着人的心灵。雨果赞美纯真的爱情。在小说中他这样写到:这样一位美丽、鲜艳、纯洁、妩媚,同时又那样娇弱的姑娘,却如此虔诚地跑去救助一个这般落魄、丑陋和凶恶的怪物。此情此景到哪里也是感人肺腑的。加西莫多外表丑陋内心真诚善良,爱斯梅哈尔达是雨果塑造的美的化身,秀外慧中。作家以凄凉而真实的“化尘”的形式来表达他的美与丑相和谐统一的美学观点。
第三篇: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看完了,心仍旧颤动着,久久不能平息。
圣母,爱与美的化身。当仁不让的女主角——艾丝梅拉达,拥有了圣母的气质。她有乌黑的长发,明媚的眸子,光洁的肌肤。她纯真、善良,她在广场,她在河滩舞蹈,她是阳光,她是甘霖,她温暖着大地,赐予着阳光。
腓比斯,太阳的意思。她的所爱,她的王子,她的骑士,她的太阳。但他同样是贵族少女百合的太阳,并只能是百合的太阳,他与她都出身名门,他为了她巨额的财产,她为他的年轻英俊容貌。他为她的美貌倾倒,他左右徘徊,内心翻涌。此时,两个舞者在台上有力纠葛扭动腓比斯的内心不能平静。他爱她的美貌,想得到她,只是暂时,不是永远。
弗侯洛,永远穿着黑色的教士袍,行走在黑色里。他的世界里只有书本和宗教,直到他看见她,他控制不了他的欲望,她否定了他原有的价值观念。但是他无法得到她,嫉妒燃烧了他,她被他视为恶魔。于是他选择了爱的另一面——恨,他选择摧毁她,无论谁都也不要想得到她。
加西莫多,畸形丑陋的独眼驼背敲钟人,愚人盛宴的丑人王。他对她一见倾心,滴水之恩回报所有的一切,从此在他的唯一的守护星里出现了另一颗耀眼的星辰,值得用他的一切去交换捍卫。他是孤寂的,他明白自己的丑陋,他不敢靠近她,他只能俯首仰视她耀人地美丽。
谁知道呢,当魔爪伸向加西莫多的女神时,他痛苦,他无奈,一面是有养育之恩父子之情的主教,一面是纯洁善良美丽姑娘,他孤寂灵魂的拯救。加西莫多是勇敢无畏的,最终,他选择了听从心的安排,把邪恶的主教推下圣母院的深渊,捍卫了真爱的崇高。
当加西莫多抱着死去的艾丝米拉达唱起《舞吧,我的爱人》时,旋律在反复中达到催人泪下的高潮。
故事的最后,最丑陋的面目与最美好的外貌融为一体,两颗世界上最纯真善良的心灵一起长眠于土地中,化为永恒。
爱改变了三个男人的命运,引导了他们走向他们应有的归宿。艾丝梅拉达,是三个男人的心灵的救赎,是他们心中的圣母,最纯真的爱的象征。不管他们是否爱得恳切真挚,爱的方式是否正确。他们都想拥有她,但谁也无法真正拥有。在这三人中,面目最丑陋的加西莫多无疑是爱得最深沉的,他的爱也是最博大和长久的,按照心灵美最后战胜外表的丑陋,作者很自然地安排了这最终的结合。也许正意在表明在变化多端的人世中,唯一值得保留成为不朽的是爱,也只能是爱。不管用多坚固耐磨的材质造就的恢宏建筑在这种爱的面前也显得卑微。中国的爱情故事,有梁祝化蝶的凄美,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悲哀,有《凤求凰》热烈过后《白头吟》的无奈,更有共剪西窗烛的思念……但是与西方的炽烈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爱却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更是永恒的。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上演之后佳评如潮。它投入了法国人大量的心血和制作,以及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作品和民族的深刻认识、深沉的爱,希望有一天中国也可以拥有一部属于自己民族的震撼人心的好的音乐剧。
第四篇: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电影《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影片主要讲述巴黎圣母院的一位神父被一位吉普赛姑娘艾斯米拉达的美丽
所打动,爱上了她,但是后来由于艾斯米拉达爱上了菲比斯,神父因爱成恨,用
小刀刺杀了菲比斯,并陷害是艾斯米拉达所为,妄图把艾斯米拉达推上绞刑架。
之间虽有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从中阻拦,但是最终仍旧是没能救下艾斯
米拉达。在艾斯米拉达死后,神父被卡西莫多从巴黎圣母院楼扔下,而卡西莫多
则挨着艾斯米拉达的尸体一同死去。影片主要是抨击了当时宗教的“禁欲”观念,通过对神父阴暗面的刻画,讽刺了宗教的虚伪,并通过对乞丐和艾斯米拉达的描
述,歌颂了位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善良和友爱。
电影最为突出的是其语言的运用。通过不同人的不同的语言可以看出他们各
自的性格。卫队长菲比斯队两个女人说:“我要是有全世界的黄金,全都给你;
我要是有个妹妹,爱你不爱她;我要是妻妾成群,我最宠爱的就是你。”可见他
为了讨女人的欢心多么的虚伪,这种甜言蜜语他不知对多少人说过。他还恬不知
耻得对埃斯梅哈尔达说:“你是我的梦,今夜的梦。”“我爱你是一心一意的,不
需要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 “你象国王的情妇一样美,„„你的声音多美,我真想在亮处看看说这么好听的声音的嘴长什么样。”„„这些语言充分体现了他
卑劣的思想,也只有他这种性格的人才能说出这么多的花言巧语。电影很好的把
握了人物的性格,主要通过语言栩栩如生的刻画了这个花花公子的丑恶嘴脸。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它是在1830年革命影响下写的,小说故事以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表现了反封建的现实主
题,谴责了给加西莫多和爱斯美拉达带来深重苦难的社会,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
烈,充满现实生活中不可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对比手法的,典型运用也是作
品最成功的地方之一,书中对美与丑、善与恶的描写形成了鲜明对照,是雨果浪
漫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整个作品自始至终都体现了这种对照原则,运用这种原
则组成惊心动魄的情节,创造了异乎寻常的人物,给人们展现出一幅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抗争的画面。
苦难的遭遇、丑陋的社会和“生活多美”引发了电影的主题――美与丑的斗争和共存。雨果说过:“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近于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善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美与丑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对立而统一。加西莫
多几乎不成人体,但到电影最后感觉到的是他内心的美,忽视了其外在的丑,美
与丑在他身上和谐的融合。菲比斯尽管一表人材,观众看到的只是他灵魂的丑陋,没人在乎他的外貌,美和丑表现出的是斗争。至于克罗德,对他更是避之不及,他外在不丑,内心却丑恶不堪。而对爱思梅哈尔达,我们记住她的美,不仅仅在于她的外貌,更主要的是她的心灵美,这才是高尚的美,真正的美。在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中,给人思索与想象的空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事被风沙掩埋,被岁月封存,但,生活继续着,美与丑的故事继续上演着。
第五篇: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姓名:杨杰如 学号:201251406220 专业:2021汉语国际教育 美与丑并不是相对的,加西莫多,这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可以说是其丑无比,但是他却有着一颗纯洁感恩的心。他的丑达到人类的极限,而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深切的人性美,却使他成为电影史上最独特又最感人至深的一个艺术形象。他的心灵美已完完全全地掩盖了他外表的缺陷,成了人们心目中善良的楷模。让我深切体会到美与丑的和谐统一。
美丽善良的姑娘爱斯梅拉达。她不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美与善在她身上结合得那麽完美,使她拥有了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魅力。她,为了拯救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而找了一个名义上的丈夫;她,用清凉的水安慰烈日下的畸形;她,有几个被圣洁教会赐予的圣洁称谓:“杀人犯”“女巫”雨果把这个美与善的化身带到了巴黎圣母院的刑场上,引起我们的无限同情,召唤起我们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因为她的纯洁天真,使她陷入了灾难的爱情悲剧。流浪,在最肮脏的环境里面生活,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排斥和嘲讽,被玩弄,被抛弃,被诬陷,被威胁,最后,作了彻底的牺牲她应该是上帝的宠儿,却被处以绞刑,这让我感觉到当权者的无比残酷。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甘果瓦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
他的生命;看见加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会同情怜悯,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钟人的唇边。这样一个心地高贵的女孩,竟被教会判处绞刑。对于一切,她毫不在意,她在意的只是她良心的呼喊,而克洛德却无良心的杀死了她。甘果瓦他外表斯文,显得博学多才,可外表下确是个懦弱的文人。甘果瓦的爱情是不真实的,刚开始他对爱斯美拉达还挺热爱的,可后来爱斯美拉达爱上弗比斯后,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也冷淡了,以致于后来爱斯美拉达获救后,他怕惹事,竟弃她而去,可见,这种三分钟热度的爱是不真实的。当初,甘果瓦误入乞丐帮,按乞丐帮的规矩是应该处死的,但爱斯美拉达可怜他,救了他。可他叫乞丐帮去救爱斯美拉达,却又叫了军队去攻打乞丐帮,这种手法十分卑鄙。在救出爱斯美拉达后,却又推开了自己美丽的救命恩人求救的手,弃她而去。这些都说明了他是一个懦弱、卑鄙、自私的人。弗比斯队长英俊潇洒,善于说花言巧语,是个薄情寡义的势力小人。为了权和财,他不惜欺骗一个少女的爱情。他使许多被他玩弄过的女人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他的灵魂是空洞的,华而不实的。他的生活没有明确的目的,整天和一些没教养的下流坯子混在一起,导致了他没有上进心,整天吃喝玩乐,玩弄女人。弗比斯的爱也是空虚的,他也是
追求爱斯美拉达的肉体。他善于玩弄人的感情,在他眼中,女人只是一种能给他提供乐趣的玩物。他这种空洞的爱情是卑劣的。至于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博学多才、温文尔雅。身为神甫,他必须压抑自己的欲望,然而正是这种压抑扭曲了他的人性,情欲和嫉妒,最终导致了他的理智失控,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由神甫变成了魔鬼。克洛德是个心理扭曲了的人,当他第一次见到爱斯美拉达是便爱上了她,于是生活在幻想之中。可他身为副主教,是不能有情欲的,所以这种矛盾的心理导致了他疯狂的程度,形成了一个观念:如果我得不到爱斯美拉达,别人也别想得到她。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过着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内心却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克洛德的爱情是空虚的,并没有灵魂上的追求,追求的只是外表上的爱。自私、阴险、不择手段。宗教是具有指引作用的意识形态,若是以克洛德为代表的邪恶神父作为传递介质,受众大脑盲目跟随内心扭曲失衡是必然。没有谁会为艾斯米拉达和卡西莫多默哀。神父被推下的一刻,连我谁都觉得自己解放了。其实'钟楼怪人'一点也不怪,不管是15世纪的法国或是现在。只有敲钟人,每日听着教堂的钟声,被净化的彻底。大家继续在扭曲的社会装聋作哑。
在圣母院里,爱斯梅拉达即将被处死,在教皇的统治阴
霾下,在副主教的摧残下,一个披头散发的“野兽”英雄救美,卡西莫多毅然背叛他的副主教,保卫了正义。这个“野兽”被重重磨难和恐怖摧残蹂躏成畸形,但他有强健的胸膛、有自豪的眼、又冲出迷雾,坚强正义的心!这是一场美与丑的对抗,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雨果站在巴黎圣母院的舞台上给我们诠释了美与丑的真正含义。
在巴黎圣母院的外面,也有一群“野兽”,他们是衣衫褴褛,举止粗俗的巴黎最下层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在这个“圣洁”的世界上有着无可比拟的“教养”,他们像野兽般攻打巴黎圣母院,为的是就出他们心中的“圣母”,他们互相友爱,正直勇敢,舍己为人,用鲜血来泼洒巴黎圣母院的墙柱,用骨肉撞开圣母院的大门,我相信他们的悲壮,他们的慷慨足以捣毁圣日耳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政府,也可以摧毁巴士底狱,来几场惊心动魄的大革命!
“天啊!这就是我曾经爱过的一切” 卡西莫多。这个世界原本在他的心里并不那么的丑恶,可现在却历历在目,每种丑恶都扼杀了卡西莫多对世界的信任。想想,从小在巴黎圣母院里长大,受环境的熏陶,卡西莫多的心灵是纯正、无任何杂质的。他相信人性是美好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所以,他爱这一切,更爱这个圣地。可是,就在他的身边,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这使他心碎了,不再相信人性是美好的了,所以,卡西莫多最后发出这样寓意深刻的内心感慨。
心里的那种矛盾、悔恨、自责都一一表现出来。我猜:他矛盾是因为他轻松地把养父给“杀死了”,毕竟这是养父恩父,但是为了他所爱的爱斯美拉达,他只能情不自禁的做了这一切;他的悔恨因为他认识并爱上了爱斯美拉达,至使他杀了救命之恩的养父;他的自责是因为他没能救出爱斯美拉达,只能眼睁睁看她被绞死,他没能尽举手之劳,救出养父,只能眼睁睁看他活活被万丈深渊吞噬。这个故事,它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活动,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对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赞美,还有,人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故事的结局,卡西莫多将真正的杀人凶手——收养他的副主教圣母院的顶楼扔了下去。然后,他找到爱人的尸体,紧紧抱住了她。多年之后,他们一起化为尘土,只有钟声依旧。《巴黎圣母院》,令我了解到了人性的丑恶与善良,更明白了爱的真谛。无论外表美与丑,内心的世界才是最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