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9-05-15 09:0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

第一篇: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

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

正文

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向中国沈阳守军发动武装进攻,占领了北大营,史称“9.18”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日寇的铁蹄从此在中国土地上践踏了14年,给几万万中国人民带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在卢沟桥对我守军发动进攻,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同仇敌忾,全民抗战,奋起反击,前赴后继.经过8年艰苦的努力,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欠下的一笔笔血债,罪行罄竹难书。我们决不能忘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提高警惕,准备斗争!《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背后的故事为激励抗大学员,毛泽东指示当时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凯丰为抗大谱写一首新校歌。歌词写好后,送给在抗大从事音乐工作的吕骥谱曲。看到激动人心的歌词,吕骥心潮澎湃,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创作任务。海内外影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首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校歌一经问世,立刻突破了校园的界限,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并迅速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一个号召令。《在太行山上》 背后的故事1938年5月,桂涛声带着这张香烟纸转战到武汉。一天晚上,桂涛声找到冼星海,请他为《在太行山上》谱曲。接过这张香烟纸,冼星海仿佛看到太行军民浴血奋战的身影。坐在钢琴前,他反复琢磨、构思。一夜过去,将《在太行山上》谱写成一首兼有抒情和进行曲风格的二部合唱曲。海内外影响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群众歌咏大会上唱响的《在太行山上》,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朱德总司令听到后,亲自抄录歌词随身携带学唱,并要求战士们也要会唱《在太行山上》。歌曲震撼人心、发自肺腑的怒吼,铸就了典型的时代强音和民族精神,犹如战斗的号角,鼓舞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抗日民众奔赴战场。《抗敌歌》背后的故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三省。当时只有27岁的音乐家黄自义愤填膺,想用歌曲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等了一个多月,没有合适的歌词。他按捺不住汹涌的激情,便自己拿起笔,一口气写下了第一段歌词,后由韦瀚章填写了第二段歌词。海内外影响1931年11月9日,国立音专的学生在上海的广播电台中首次演唱,并由胜利公司灌制成唱片,很快唱遍大江南北。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这首歌或许已有些陌生,但在当时,它发出了最早的呼声,慷慨昂扬的旋律鼓舞了无数人,成为抗战期间最有名的爱国歌曲之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背后的故事2006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诞辰85周年之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为了永远铭记曹火星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历史,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中堂庙旁。1943年3月,蒋介石开始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称“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国民党”。海内外影响在曹火星的带领下,儿童团员们很快就学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并迅速在根据地传唱开来。后来,曹火星就刻印了歌篇发给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首歌一下子在平西就传开了。再后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好像插上了翅膀,伴随着八路军、解放军前进的步伐,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到敌人后方去》 背后的故事1938年9月,周恩来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到武汉视察抗战宣传工作,“周恩来剖析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日寇直逼武汉,国难当头,应以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的思想来武装自己。”(余玮、吴志菲著《红歌纪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红歌纪事》中的《赵启海的名字与抗战名曲〈到敌人后方去〉一样经典》一文,回溯了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海内外影响这首歌原是进行曲风格的二部合唱,流传时一般改为齐唱。很快,这首《到敌人后方去》就从武汉流传到祖国各地,并深入到敌后根据地。据周巍峙《解放区人民热爱星海同志》一文回忆,这首歌写成后不久,即1938年底,晋察冀边区的每一个角落,到处可以听到“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歌声,成为那个时代的响亮口号。《怒吼吧!黄河》背后的故事词作者、诗人光未然生前在回忆文章《〈黄河大合唱〉的写作故事》中写道:“当年在延安听过演唱的同志们,想必记得那压轴之作《怒吼吧!黄河》。演唱临近结束的时候,那一阵阵震撼人心的军号和大鼓声,突出并强化了歌曲的内容,使人顿时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海内外影响“黄河作为一个意象,诗人将它从自然壮观到社会内涵,从历史长流到现实激荡,作了含义深刻的抒唱,而主要落笔则在祖国、民族的现实斗争。”(《中国文学通史·现代文学(下)》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学者张大明在他编著的文学史中,也对《黄河大合唱》及其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做了高度评价。《保卫黄河》 背后的故事1939年春,在延安病榻之上的光未然根据两次渡河及在吕梁山行军的经历创作了一首长诗。年轻的诗人在陕北的窑洞里,用低沉的声音朗诵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诵读结束时,冼星海突然站起来,将歌词抓在手上,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写好!”六个昼夜过去,冼星海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海内外影响在整个黄河套曲中,这首歌曲是一个亮点。整部合唱的基调是痛苦的,悲壮的。如果全色的悲,则无以照亮斗争的前景。而这首曲子,就打破了这种格局,使大合唱在情感的抒发上富于变化。恰恰是这一点,使《保卫黄河》这首歌曲较好地满足了人们投身抗战渴望胜利的审美追求,获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八路军军歌》 背后的故事《八路军军歌》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进行曲,作于1939年秋天,由公木作词、郑律成谱曲。同年冬,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油印出版,并由曲作者指挥,首次演出于延安中央大礼堂。曲作浑厚深沉,蕴含着内在的力量,并以其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鲜明地塑造了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海内外影响《八路军军歌》末尾这句“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的歌词,除了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强敌,争取民族独立外,更是将“人类解放”作为八路军的神圣使命,体现了超越民族和历史的理想情怀,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这样的责任担当弥足珍贵。《团结就是力量》 背后的故事为反映当时的斗争情形,卢肃和牧虹仅用一个星期就写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部小歌剧。但排练的时候大家觉得剧情结束得太突然,缺乏终止感,就由卢肃作曲,牧虹作词,加了一个同名幕终曲,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就这样诞生了。海内外影响《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词,突破了一般抗日歌曲的深度广度,“向着法西斯蒂开火”比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更深了一层。曲子是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曲调流畅。连接向上的六度大跳进,形成这支歌曲的特殊风格,同时充分运用五声音阶素材,有浓烈的中华民族音乐风格。《解放区的天》 背后的故事南皮县文化馆原馆长郭其武说:“刘西林把河北民歌带到解放区,让这首歌能传唱半个世纪。我十几岁第一次听就觉得很好唱,词很简单,所以能广泛流传。不管是沧县还是南皮,刘西林都是家乡人的骄傲。”海内外影响“这首歌原来叫《边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后来流传到很多解放区,曲子没有大改动,就把‘边区’改成了‘解放区’。反映了受苦难的人民逃到晋绥边区,受到党和政府关照以后感激和欢乐的心情,表达了他们对共产党领导的支持和拥戴,对太平生活的渴望。《军民大生产》 背后的故事1943年春,129师385旅770团的上千名战士在团长张才千、政委肖元礼的带领下进驻庆阳市华池县大凤川,和当地村民一道,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海内外影响慷慨激昂的歌词、奋进明快的节奏、雄壮豪迈的曲调,《军民大生产》这首歌一经问世,便迅速广泛传唱,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大刀进行曲》 背后的故事1937年二十九军在卢沟桥上用大刀歼灭来犯之敌,大刀再次扬威。消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年轻的麦新激动不已,在上海的亭子间里奋笔疾书,自拉自唱,一气呵成写就了《大刀进行曲》。短短13句,90个字,简单炽热,字字扣人心弦!海内外影响《大刀进行曲》首次唱响后,麦新根据试唱效果和大家的意见作了修改,把原词中的“二十九路军的弟兄们”,改成“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把“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成“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等。此后,著名剧作家田汉将《大刀进行曲》录制成唱片,使之广为流传,成为烽火岁月中的时代强音。《毕业歌》 背后的故事中国第一家专拍有声电影的左翼电影公司电通影片公司于1934年在上海成立。电影《桃李劫》成为中国最早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毕业歌》就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影片插曲。海内外影响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说,“左翼艺术家利用电影宣传抗日,号召学生肩负起国家的兴亡,民族的重任,电影放到哪里,《毕业歌》就唱到哪里,动员起更多的学生选择救亡图存。”《八路军进行曲》 背后的故事1939年,郑律成和公木合作创作的8首组歌——《八路军大合唱》终于完成,《八路军进行曲》就是组歌中的一首。后来,将歌词作了适当调整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颁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海内外影响这首不朽抗战名曲《八路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像嘹亮的冲锋号一样,鼓舞和激励无数革命先驱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英勇杀敌。歌曲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浴血疆场、英勇抗敌的历史画卷,展现出人民军队雄壮豪迈、一往无前、摧枯拉朽的气势和力量。《游击队歌》 背后的故事“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这首奋进向上的《游击队歌》,是青年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冬在山西省临汾市西郊刘庄村八路军办事处体验生活时写的一首战歌。海内外影响洪洞县白石村,当时是八路军随营学校的驻地。今年92岁的何柏林老人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跟着随营学校的学生一起学唱时的情景。“节奏明快,歌词也很有感染力,大家都很爱唱。”何柏林说,这首歌激励了很多像他一样年纪的人。《歌唱二小放牛郎》 背后的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于1942年的爱国歌曲,热情讴歌了抗日战争时期13岁的少年王二小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将日寇引入八路军伏击圈,而自己却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海内外影响《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旋律优美的儿歌,鼓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王二小的故事先后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写成小说,拍成电影、电视剧,制作成连环画、动漫,几乎家喻户晓。《长城谣》 背后的故事一曲《长城谣》,多少故园情。1937年,20岁的周小燕站在武汉街头,第一次唱出这首深情的歌。这首《长城谣》由潘孑农作词、刘雪庵作曲,“七七事变”后在上海创作,原本作为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后因为抗战爆发,影片搁置未能拍摄。海内外影响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88岁的周小燕再次登台重唱《长城谣》。时至今日,《长城谣》依然是无数人心中最美的旋律。一曲《长城谣》为何如此动人?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王瑞看来,“从作品本身来讲,这首歌曲之所以能在当时广泛流传并产生很大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载体是长城。”《黄水谣》 背后的故事它“用歌谣体的形式,以简单的音调、平易而动人的旋律,描绘了黄河美丽的景色和敌人侵入后造成的凄惨景象;表达了人民对土地、对生活的热爱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也表达了对敌人的深刻仇恨。”海内外影响蒲涛介绍说:“这首歌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很多专业歌唱家必备的演出曲目,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经典之作。”《黄河颂》 背后的故事这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且又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海内外影响冼星海创作的中心是人民。《黄河大合唱》中的每一支歌曲都写出了不同类型的人民。他想把《黄河颂》谱写成民族精神的颂歌和时代的最强音。《抗日将士出征歌》 背后的故事这首作品原来名为《革命将士出征歌》,最早的记载是1937年填词,但什么人填的词已经无从查找,这样的情况在延安时期比较普遍。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词一定是出自一位有较高文化素养。海内外影响《抗日将士出征歌》是一首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其曲调简单明快,再加上进行曲的节奏,雄壮有力,恰似生命的呐喊、出膛的子弹,一经填词就广为流传。《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背后的故事《在太行山上》主题句由小调式改成大调式,音调更明朗,气势更宏大。在此基础上创作歌词,写成合唱歌曲《红日出东方》。摄制组同志们听了之后,觉得歌曲气势恢宏,都很满意。海内外影响作品的艺术风格决定创作的成败。只有吃透作品的艺术风格,找准艺术分寸,才能创作出符合影片规定情境和特定环境下人物情感气质的作品。这也是《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能够受到观众喜爱、传唱至今的原因吧。《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背后的故事《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抗战题材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创作于1956年。微山湖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当年铁道游击队和微山湖大队、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扒火车,炸桥梁,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海内外影响这首歌曲诞生已近60个春秋,但依然广为传唱。微山县词作家李孔章告诉记者,该歌曲之所以能传唱至今,首先是体裁好,词曲作者写得好;其次,描写的抗战形式独特,是在铁路上,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抗战精神、民族精神。《延安颂》 背后的故事《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8年4月,歌曲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具有抒情性,又富战斗气息。海内外影响全曲以激昂的旋律,表达了千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和真挚情感,反映出一种时代精神——延安精神。《二月里来》 背后的故事《二月里来》选自《生产大合唱》。该作品是冼星海创作的四部大合唱中的第一部,完成于1939年3月。《二月里来》抒情柔美,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说:“它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播种场面和恬静安逸的田园风光。”海内外影响创作于抗战时期,主要表现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本鬼子的欺压下,用各种劳动行动来支持、反抗日军的事迹,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崇高的思想境界。《松花江上》 背后的故事《松花江上》作于1936年秋。当时张寒晖随东北籍学生看望因家乡沦陷流亡到西安的东北难民,亲闻难民哀伤的哭诉,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在东北军做地下工作的同乡又给他送来东北军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五周年而出版的《东望》专刊,张寒晖夜不成寐,一气呵成写出了催人泪下的《松花江上》。海内外影响79年前,就是张寒晖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写下了那首悲惨凄绝、脍炙人口的抗战名曲——《松花江上》,成为最触动人心的时代之声。《松花江上》发表后,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莫不欷歔,成为中华民族刻骨难忘的抗日歌曲之一。《松花江上》:唱尽东北血泪史《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西安街头有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1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曲的冲动。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这首爱国曲、思乡曲和抗日曲最早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唱起,随后很快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刀进行曲》:最解恨的抗战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大刀进行曲》歌词中最后一个“杀!”字,充分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刻骨的仇恨。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各口,宋远哲率领29军奋起抵抗。由于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29军成立了“大刀队”。在与敌短兵作战中,“大刀队”重创日军,名声大振。“七七”事变爆发,守卫卢沟桥的29军又以大刀显神威。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麦新被“大刀队”所深深震撼,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谱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义勇军进行曲》:歌声响彻共和国田汉词,聂耳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故事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表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抗日的不屈精神。田汉在被捕前,将歌词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上,后由夏衍交给聂耳,聂耳很快将歌曲谱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歌名发表在《中华日报》上。随着《风云儿女》的上映,这首震撼人心的战歌迅速传唱全国。后来,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并录制了唱片,更使这首战歌载誉全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将这首歌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其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黄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诗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壶口东渡黄河,途中亲历了黄河的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目睹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深沉的船夫号子。1939年春天回到延安后,他创作出长篇朗诵诗《黄河吟》。同在延安的音乐家冼星海听后触发了创作灵感,写就了这部千古绝响——《黄河大合唱》。一批又一批抗日将士和爱国学生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八路军进行曲》:军歌嘹亮六十载1941年5月的延安,人们被旋律铿锵而优美的《八路军进行曲》所激动。《八路军进行曲》由音乐家郑律成谱曲、公木作词。解放战争时期被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以它气势雄伟豪迈,展现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威武雄风。《游击队之歌》:游击健儿逞英豪1937年,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北上做抗日宣传,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就在老乡土炕上的油灯下,他写出了《游击队之歌》。这首歌在临汾刘庄八路军总部首演时,只有口哨充当伴奏,但仍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游击队之歌》是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旋律轻快,易于传唱。1938年,这首歌在山西洪洞县八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上演唱,受到了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的一致赞扬,从此在全国军民中得到广泛的流传。《歌唱二小放牛郎》:一个动人的故事“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旋律悠扬的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1942年,年仅13岁的王二小在反“扫荡”中,故意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被敌人枪杀。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故事深深感动,根据报道,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和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流传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奋战的号角《团结就是力量》流传到今天,已经60多年,现在不论在城市、农村,男女老少仍然喜欢唱它,成为久唱不衰的“流行曲”。1943年夏天,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卢肃和牧虹,编写了一部反映减租减息斗争的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是这个歌剧的幕终曲。《团结就是力量》后来在北平、重庆等地的学生中流传开来。学生们在国统区游行示威时,他们就挽起臂膀,高唱这首歌,勇往直前。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一直是激励人们团结奋战的号角。《延安颂》:延安精神的象征《延安颂》在抗战时期曾经响彻延安,传遍各抗日根据地,并传到国统区和海外,一直传唱至今。歌曲由郑律成作词,莫耶作曲。1938年,一个夏日的傍晚,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郑律成在延安城北门外的山坡上,眺望着英姿勃勃的抗大队伍,激发起创作灵感。他打算谱一首曲子,并鼓动文学系的莫耶写出了《歌颂延安》。后来这首歌被更名为《延安颂》,当时许多国统区的青年正是唱着这支歌,奔向延安,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延安颂》由此成为延安精神的象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人民的心声这首歌由曹火星作词并谱曲,创作于1943年9月。1942年,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狂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延安的《解放日报》针锋相对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为题发表社论,予以驳斥,指出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在平西根据地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50年,毛主席建议在“中国”前加了一个“新”字,歌词“他坚持了抗战六年多”也改为“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铿锵战歌,鲜血谱就。这些响彻神州的歌声是冲锋的号角,是奋战的鼓声,激励着中华儿女与日寇血战到底。直到今天,每每听来依然令我们热血沸腾。

第二篇:声音作文--------大自然的旋律

声音作文--------大自然的旋律

从前,有个叫爱丽丝的女孩。她长得美丽动人,金色的长发随风飘逸,还有一身好舞姿,可是她从来不说话,更不会唱歌,她的世界可真如死的一般寂静。知道有一天,一种东西改变了她的生活,那就是声音!

那是春分的早晨,她在树林里迷了路,走着走着,河面的冰,开始破裂,发出劈里啪啦的声音。爱丽丝发觉自己的耳朵也随之破裂。之后,河面的冰,全部融化了河水叮叮咚咚地流淌,欢快地向前方奔跑,开始了一年中第一段旅程。

鸟儿叽叽喳喳地歌唱,她好奇地看着鸟儿,觉得那声音真好听。大雁扑哧扑哧着翅膀飞过,就这样,伴随着她走过了春天。

这已是盛夏时节,爱丽丝坐在树下的秋千上摇晃,轰轰划过一道闪电。闪电打到树枝上,树干吱吱两声,树枝断了,爱丽丝连忙闪开。接着大雨哗哗地下了起来,打在大地上嗒嗒嗒地响,很快,就已能听到秋天丰收的愉快歌声。树叶一片片落下,打着旋儿。寒风呼呼地吹着,爱丽丝冷得直打颤。枯黄的叶子积厚了,踩上去发出嚓嚓嚓的声音。秋天,好像一首悲惨的歌,凄凉,凄凉。

转眼间,冬天来了,那是一个声音最少的季节,只有鹅毛般的大雪,真是寂静机了。终于,爱丽丝再也忍受不了没有河水叮咚,树叶刷刷刷的世界了。在冬天的最后一个傍晚,她优美的歌声从她嘴里传了出来,还跳着美丽的舞蹈。夕阳下的影子被拖得老长。顿时,齐花开放,河流提前解化。那声音,仿佛奏的是大自然的歌声。

就这样,一首献给爱丽丝创作出来了!

第三篇:抗战英雄故事

抗战英雄故事

2011级3班 王熙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这句名言赞美了抗战英雄。现在的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祖国的抗战英雄给的。自古有许多抗战英雄,他们英年早逝,只为换取国家人民的幸福,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抗日英雄、民族英雄、抗美援朝英雄,在我们的脑海中一一出现。

抗日英雄杨靖宇,1905年出生。1939年秋,敌人为能早日抓到杨靖宇,调集重兵对杨靖宇部队实行野蛮残酷的“包围追击”。杨靖宇充分发挥他的指挥才能,一次次突破敌人的围攻,但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我方无粮食弹药补充,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身上的棉絮,饥困交加,难再力战。杨靖宇不得不决定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以保存实力,待机重新集结。敌人发现了杨靖宇,而且就他一个人。几个敌兵追了过来。杨靖宇拔出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蜂拥的敌人将杨靖宇围了上来。杨靖宇的左手受伤了,他从棉衣上撕下布条包扎伤口,敌兵拥上来。杨靖宇狠狠地向敌人射击,几个敌兵又倒下来。可是,杨靖宇发现枪里面只剩下一颗子弹。杨靖宇身靠一棵大树,举起了手枪,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了。还有我们记忆深刻的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出生。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日本鬼子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1931年出生。上甘岭战役开始夜晚,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敌人。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还有革命战士邱少云,1926年出生,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战争,是不停的硝烟;和平,是百姓的向往。我们的幸福是英雄们给的。几十年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上着历史课程却不以为意他们认为那些离他们很远,历史只是拿来掺读的,在后来1世纪过去了,这是的人们彻底遗忘了祖先的叮嘱,不可忘记历史,不可让历史重演,同时和平安逸的生活让人们更加贪婪起来!抗战英雄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第四篇:抗战小故事

1、“抗战小英雄”王璞

1943年春天,日军对唐河两岸进行大扫荡。王璞的家——完县野场村,作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后勤供应处,就成了日军的重点目标。5月7日,因汉奸告密,日军突然包围了躲藏着200多群众的后石沟,并在山坡上架起了机枪,威逼群众说出八路军的枪支、弹药、粮食与服装的埋藏地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怒视敌人,始终没有人出声。恼羞成怒的敌人以对天鸣枪相威胁,惊慌的人群也开始骚动;而年仅14岁的王璞却表现得非常镇定,他把周围的8个孩子拉得更紧,低声鼓励大家,不要理睬敌人。日军又用温和的腔调说:“谁说出八路军的粮食、弹药藏在哪里,就放了谁。”此时的王璞已无法压住满腔怒火,他痛骂汉奸,并高声对人们说:“大家要记住抗日公约,就是死也不能说。”几个孩子也跟着大喊:“死也不能说”,人群中也发出了齐声呐喊:“死也不能说!”穷凶极恶的日军举起指挥刀狂喊:“统统给我杀掉。”三挺机枪同时向人群喷出罪恶的火舌,小王璞与母亲及128名群众惨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王璞这位年仅14岁的英雄少年,为抗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后来被授予“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他的勇气、志气和骨气仍然为后人所称颂。

2、《一封鸡毛信》的故事

海娃是一个儿童团团长。有一天,爸爸叫他把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送到三王村,爸爸对海娃说:“海娃,在明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呀,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呀!”海娃听了,对爸爸说:“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急地跑去。路上,海娃看见远处有一队鬼子向他走来,海娃心想:怎么办?把鸡毛信藏在哪儿呢?可不能让鬼子发现鸡毛信!突然,海娃看见领头的羊那又大又粗的尾巴,心里冒出了一个好主意:把信绑在羊尾巴底下,这样鬼子肯定不容易发现。于是,他飞快地把信藏到了羊尾巴下。鬼子来到了跟前,大声问:“干什么的?”海娃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说:“放羊的。”鬼子不相信,就搜查海娃的身,鬼子东摸摸,西摸摸,只摸到了一个大地瓜,鬼子问:“你的,认不认识三王村?”海娃本来想说不认识,又一想:不如把鬼子带进八路军的包围圈。于是,他就又装着害怕的样子,小声说:“认识”。鬼子一听,高兴极了,说:“你的,带路!”通往三王村的路由两条,一条是小路,一条是羊道。羊道那头就是八路军的包围圈。海娃赶着头羊在羊道上飞奔,羊道太难走了,鬼子便让他走的慢点,可海娃不听还是飞快地奔跑,把鬼子落在岩石后面,眼看就要进三王村的包围圈了,他便高声呼叫:“快打鬼子,鬼子来了!”八路军听见了,赶紧向鬼子射击。鬼子知道上当了,向海娃射出了一排排子弹。不好,一颗子弹打到了海娃的腿上,他昏倒了。幸好,八路军人多,把这些鬼子打死的打死,打跑的打跑。一个八路军把海娃救了起来,海娃嘴里不停地说:“羊尾巴下面有鸡毛信,鸡毛信在羊尾巴下面。说罢便昏过去了。八路军取出羊尾巴下的鸡毛信,得到了重要的情报。他们都夸海娃是个聪明勇敢的好孩子

3、刘胡兰的故事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讲故事的题目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32年10月8日,在山西省文水县降生了一个不平凡的农家女孩儿,她就是刘胡兰。1947 年1 月12 日,这是云周西村人民难忘的一天,这天早上,刘胡兰早早起来,准备着转移上山,就在这时,几个敌人发现了刘胡兰扑上来要抓她,刘胡兰大声喝道:“闪开,我自己会走。”她昂首挺胸向大庙走去。审问刘胡兰的军官见刘胡兰是被捕的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就妄想从刘胡兰口中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他沉着脸问道:“你就是刘胡兰?”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你给八路军干过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的,什么都干过。”“那么你们村长是谁杀的?”“不知道。”“你们区上的八路军都到哪里去了?”“不知道。”那军官一连碰了几个钉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你,你,你就什么也不知道?”刘胡兰镇静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军官刚想发作,突然,贼眼一转,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刘胡兰知道自己被叛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以后你还会为共产党办事不?”“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军官见硬的不行,就换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你,还给你一份好土地。”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块金地也不自白。”军官收起阴险的笑睑,敲起桌子嚎叫:“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难道你就不怕死吗?”刘胡兰逼进一步,斩钉截铁地说: “怕死不当共产党!”他们妄图用血腥的屠杀逼迫刘胡兰投降。敌人先后将6位革命同志用铡刀一个个杀害了。军官指着 6 位烈士的遗体向刘胡兰嚎叫;“你看见了吧,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刘胡兰怒不可遏,痛斥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15岁的刘胡兰壮烈牺牲了。毛主席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4、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这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暴露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另一条通向三面悬崖的莲花瓣、棋盘陀顶峰。走哪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他们把敌人引上了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这时候班长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班长“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掷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出生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的贫穷人家,在家中排行老二,原名王禾,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的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到阜平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我们的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让鬼子们发现自己。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王二小把鬼子引向了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

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一挂瀑布从山崖上落下。六十年前这两旁的坡顶上就埋伏着我们的部队,监视着脚下山谷里的动静。

二小带着鬼子走到了这里,四下里却出奇地安静,没有一点风吹草动,难道我们的人马没有发现?二小心中着急起来,眼看着鬼子全部进了山谷,再不打就来不及了。

其实,他们一进山谷就被我们埋伏的人马发现了,而且一下子就明白了二小的用心。可是这样一来却让我们的部队左右为难了,一时不敢下手。这时候,二小向着两旁的山头高喊了起来:“八路军叔叔,我把鬼子引进来了,你们快开枪狠狠的打呀„„”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就在此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把这些敌人全部消灭了。王二小和另外两名八路军战士在这次战斗中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但是因为他们伤势太重,三个人先后去世,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流传6 0多年的歌曲。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6、小兵张嘎的故事

第五篇:抗战小故事

战役背景 1941年11月,日寇调动5万余兵力向我浙江温州抗日根据地发动“铁壁合围大扫荡”,企图以绝对优势兵力一举歼灭我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彻底摧毁我高楼区抗日根据地。29日,我机关数千人误入敌“清剿”包围圈内。30日凌晨开始,敌人以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向我转移到大青山地区的军民发起攻击。

沿公路到达位于高楼镇的山脚下,在胜利突围纪念碑前听党史办同志讲述当时的战争场景;沿山而上,探寻战争足迹;在辛锐牺牲地缅怀她的事迹;最后来到转山顶村,找寻当初救助抗日战士的当地村民。

校长指挥我们打突围”

“敌人密集的子弹打在我们身边的石头上啪啪乱炸。看到首长们和机关人员都转移了,我们就边打边向西撤。子弹打光了,就用手榴弹。当敌人靠近的时候,我们就拼上几个手榴弹,等敌人卧倒时再向后撤。”

尽管战争已经过去了60多年,但提起当时战争的场景,今年82岁高龄的刘钢老人仍觉历历在目。

参加过大青山突围战斗又在我市工作的而今仍然健在的仅有两位老人,刘钢是其中的一位,目前在临沂军分区第二干休所休养。大青山突围战斗发生时,他才18岁,是抗大一分校侦察队尖兵班的副班长。

想起当初,刘老仍然记忆犹新:“大青山战斗是1941年11月30日拂晓首先在大青山西北角的胡家庄、大古台北山上打响的。抗大一分校校部和五大队就驻在这一带。校首长迅速派出部队阻击,并组织机关向大青山方向转移。当我们转移到大青山西侧的南涝坑时,又发现山东分局、省战工会、115师机关以及《大众日报社》、还有医院等几千人也隐蔽在那里。这时胡家庄、大古台已被敌人占领,并在我们后边尾追上来,大青山东北方向也发现敌人。这样东面、北面都有日本鬼子,我们又侦察到南边由石岚方向来了一股敌人,以三路纵队快速向大青山接近。三面被围,校长周纯全等首长决定立即越过沙河向洋山(今为费县塔山)方向撤退。”

据刘老回忆,当时整个战场人多单位多,周纯全一边组织指挥战斗,一边组织机关人员撤退。但当大部队向西撤到李行沟时,南面的敌人占领了梧桐沟及上方的山头,一挺轻机枪居高临下向突围人群疯狂地扫射;北边,由胡庄家、大古台方向上来的鬼子占领了李行沟北边的小山头,一挺重机枪向下扫射,南北两挺机枪夹击,把李行沟西口完全卡住了。这时敌人已从四面包围上来,大青山下硝烟弥漫,枪炮轰鸣。

“向后撤时一些牺牲的同志身上有手榴弹,我就把它摘下来,一共有8个。”被刘钢搜集来的这些手榴弹由周纯全校长分给了其他的同志,刘钢和时任班长丁云(现居我市,离休在家)、王俊思沿着地堰迂回到南岭头下边,向敌人的机枪阵地甩了几颗手榴弹,把敌人的机枪打掉了,打开了敌人南北夹击的封锁

下载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级“好声音”

    班级“好声音” 工作忙,但是忙不出什么。数学老师到上海培训了,她的课包括科学课都我在代课。我晚上如果稍微睡得晚点,我就会在翌日感觉疲惫,这个年纪已经不能熬夜了。反复告诉......

    校园好声音

    “校园好声音”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海选结束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气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4月15日,我院2013年动感地带“校园好......

    好声音主持词

    好声音主持词1 主持人: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满怀着喜悦的心情,20xx年的元旦将如约而至!方:新年拉近了我们成长的距......

    好声音主持词

    校园好声音跨年演唱会主持词主持人: 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满怀着喜悦的心情,2013年的元旦将如约而至! 方:新年拉近......

    好声音主持稿

    开场白 男: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亲爱的同学们,大家 合:晚上好 男:青春如歌,慷慨激昂,热血奋进,最美的年华永不凋零 女:青春如歌,细微悠长,满腔浓情,最好的时光扬帆起航 男:经过激烈的角逐和......

    好声音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敬爱的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我是主持人石杨 女:我是主持人董玥岑 男:这里是安庆一中2014年校园好声音的决赛现场,欢迎大家的到来! 女:追寻真......

    好声音策划书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校团委文艺部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求实好声音” 策 划 书 策划单位:校团委学生会文艺部 策划时间:二〇一六年十月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校团委文艺部 北京市......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篇一: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今天,我看了一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这篇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