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看网络情绪传播
从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看网络情绪传播
【摘要】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可以说是社会互动层面追求自身存在价值的某种路径,也是确保自身与他人进行平等沟通的基础,传递出较为强烈的情绪性表达立场。微信朋友圈的发帖特点、点“赞”文化及其动机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网络情绪传播方向与特点。微信朋友圈的“点赞”文化不仅在体现了一定的传播效能,更是传达出了群体之间的关系、他们的意见表达及情感诉求,我们应从多角度、多维度对这当中传达出的网络情绪进行分析、考察。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网络情绪
一、朋友圈发帖特点分析
1、“我型我秀”
有些人渴望通过朋友圈跟帖进行自我展示,这一类“我型我秀”主要是指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主动发帖,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日程、兴趣爱好等。
在“我型我秀”中,绝大多数人是秀出自己的情绪在心情愉悦时,渴望通过朋友圈的分享使更多人感受到这份愉悦,似乎幸福能被多倍放大;在产生负面情绪时,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安慰。正因为微信与其他社交软件相比,塑造了一个“熟人社会”,在这个“熟人社会”中,人们能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并且获得较大程度的关心。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个体会按照一种完全筹划好的方式来行动,以一种既定的方式表现自己,其目的纯粹是为了给他人造成某种印象,使他们做出他预期获得的特定回应”[1]。
2、人际关系秀
有一部分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展现自己日常的社交生活,在信息内容上,与朋友、同学、亲人之间有明显的互动;在语言表达上,为增强双方的关系,通常会采用适当的调侃或昵称。此时,与这条朋友圈内容有关的人则会纷纷点“赞“或评论,而第三方(即与此条朋友圈内容无关的人)往往能够通过这条朋友圈了解发布者的日常生活动态及其人际圈。
3、分享与链接
该类信息主要以转发为主,包括直接转发(内容转发)和间接转发(链接转发)。转发的内容可以分为:社会信息、生活情趣、调侃搞笑、活动通知等,这些信息跟人们的生活、学习、甚至未来的发展都紧密相关。同时,在这类信息中,往往还存在一系列的投票行为。
二、微信朋友圈的特征
1、微信朋友圈是熟人的圈子,只有互为好友的三个人才能看得彼此的动态,而且微信越来越被当作一种私密的圈子,只有双方关系达到某种状态时才会互加微信,这也使得人们在朋友圈中的安全感逐步提升。
2、微信朋友圈不仅是一个虚拟交往的场所,也是现实交往在社交网络上的体现。在微信朋友中,个体会考虑网络交往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同时发布的内容也是真实生活的反映与再现。
3、微信朋友圈的高到达率和高回应度,是人们愿意在微信上交往的主要动力。人们发布信息后,希望特定的人群能够看到,并且给予回应。而微信“熟人社会”的特性能够保证这一点,进而保证了人们使用微信朋友圈交往的交往黏度,即在朋友圈上交往已经形成了习惯。
三、朋友圈点“赞”现象分析
1、朋友圈点赞的行为特征分析
“点赞”其实是用来表现用户对某一信息的喜爱度与认可度,以此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分享此类观念与信息,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清楚使用“点赞”的基本初衷。人类学学者保罗?威利斯认为:“所有那些在‘文化’领域中被提起的,都被认为包含着复杂的人类形态和关系:从微观人际交往到群体规范过程,以及交流形式的价值,它提供文本和形象;并且扩展到制度形式与规范、社会表现和社会形象,扩展到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2]。”
2、朋友圈点“赞”的心理状况分析
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用户是基于某种需求使用媒介的,当媒体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时就会离开不再使用该媒介。朋友圈的点赞文化也可运用这一理论进行解读,人们通过朋友圈为朋友、同学、亲人点赞,一方面是进行正常的人际关系维护,并且了解熟人的动态,另一方面,通过点赞表示对对一些态度的认可,当自己在朋友圈发帖时,也渴望得到对方的回应,增强双方关系。
四、微信点赞文化与网络情绪考察
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背后的情绪传播大致包含个人情绪传播和群体、社会情绪、传播等层面,有时处于一种杂糅与混沌的状态,从个体情绪、群体情绪再到社会情绪传播,贯穿其中的是情绪表达的流动曲线。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社会情绪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况的知觉,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这种知觉和体验对个体或全体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3]。
某种情境下的“点赞”行为其实并不属于真实沟通,有学者认为:“‘赞’一字在社交网络中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特别是网友看见别人的帖子想评论又无话可说的时候,只能用这一字归纳态度上的所有含混不清与暧昧。一时间点“赞”成了一个褒贬不明的词汇,你喜欢可以点赞,讨厌可以点赞,无语可以点赞,有话要说也可以点赞……总之,点赞在社交圈中成为了继‘呵呵’之后的又一个‘敷衍工具’。[4]”尽管此种说法看起来有点言过其词,但其中反映出来的某些宣泄、变异心态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身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社会化媒体将我们每个人都变成“沉默的螺旋”。加上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一个想要更好地融入社会,包括虚拟社会,并且获得社会的认可,对我们的判断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构建良性的社会化媒体,对媒体以及用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用户能从多个维度来积极营造微信朋友圈环境,或许能够引导朋友圈的点“赞”文化与网络情绪传播朝有利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150.[2] [英]克里斯?巴克.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孔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 沙莲香,冯伯麟等.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 周婕“.点赞”并非真实沟通[J].新闻战线,2014(2).
第二篇:从微信看人际关系
『微盟in成都』透过微信看出你的人际关系,其实说明蛮准!
现在最潮流交流方式的莫过于玩微信了,我们在这给您透过微信来解析您的人际关系:
一、微信昵称的重要性
1、如果用自己的名字和相片代表这个人简单、真实,值得信赖;
2、如果前面加A的,基本上都是做业务的,同时也只是个普通选手;如果是刘德华,他绝对不会用AAA刘德华,高手一般用自己的真实名字或者英文名称,细细体会是不是这么着;
3、用非名字昵称的代表自己的心声或者自己的目标向往,建议最好不要用催悲、伤心王子、什么泪啊、孤独啊等消极词语代表自己的昵称,因为昵称也有能量的,会产生一个能量磁场,附压伴随您。
二、分享的奥妙技巧
1、天天给您发正能量分享的短语,其实他/她内心就是想以后让您记住他/她,从他/她哪里买产品,其实发多了每个人都会觉得心烦。【认同点个头】
2、朋友圈每天都有一大串文章分享的,要么他是做业务的,要么他闲得无聊,专门花时间阅读各类文章和吐槽;偶尔分享出来经典文章的人,代表他/她看到了好东西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得到学习和帮助,这种人很有大爱之心;
建议:即使是做销售的,使用微信分享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圈子,可以间隔的分享正能量的文章,或者自己的真实生活小故事晒一晒,确实能给人带来帮助的故事领悟等,要么分享的文章不要说经典,至少自己能看得下去,因为微信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最近最真实的互动工具,不要把它当QQ一样,广告乱飞;
三、透过微信解析人际关系
1、他开了微信,也知道你有微信,但没有主动加你,说明你们关系很一般,甚至对你有防备之心,至少没有沟通的欲望。
2、你主动加他,也报了姓名,没有回应,说明他根本不在乎你,或忘了你是谁,这时你可以将其从手机中完全删除了。
3、两人互加了,但从没交流过一句话,说明你们还算不上朋友,充其量只是一个熟人,你对他来说,可有可无。
4、对方很在意你的分享,经常关注你的动向,但从不说话,说明你们正处于情感发展期,这时你如果主动沟通,如得到积极回应,说明其对你是真心的,否则,说明你目前处于弱势。
5、你经常关注对方,经常赞美或评论他的分享,每次或多数都有及时回应,说明其很在乎你,珍惜相互之间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朋友。
6、如果他对你的赞美与评论从未有过回应,说明对方没把你放在眼里,或不方便回应,比如有人监控他的言行。
7、如果对方从未对你有过痕迹式的赞美与评论,说明他对你重视不够,或不愿与你拉上瓜葛,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8、如果你发了一条个人心情不安的信息时,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并安慰你的人,是最在乎你的人,对方很有可能成为你的密友或贵人。
9、你看不到对方的朋友圈分享或相册,说明他对你有一定的防备之心,至少不愿你看到他的内心,你们之间已经有了距离。
10、如果你给他发信息,弹出一个框让你验证身份,说明你已经被他从微信通信录里删除,在对方眼里,你已经是一名陌生人。如果你发给对方的信息被拒收,说明你已经被对方打入黑名单,成为对方不欢迎的人。
11、看到喜欢的文章或图片,或对你的观点表示赞同,转走你的文章时,总是不忘留下一颗心赞美一下,说明这个人的修养很好,是真君子!
看看你朋友圈里有几个你真正的朋友或者正能量朋友,不行就删了吧,留着也没太大意义。以后人们离婚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手机而不是婚外情……现在跟很多朋友一起吃饭聊天对方都在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心不在焉,不由得悲从心生,看别人不停地摆弄手机,自己也就得玩,否则气氛尴尬无比,回到家里也是如此景象,夫妻之间懒得交流,懒得倾听,各自忙着玩手机,所以我很认同下面这段话。
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
你可能没时间亲子,可能没时间尽孝,然而却花大把的时间捧着手机沉思、傻 笑。不知不觉中我们形成了一种可怕的习惯,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是摸摸手机在哪里,晚上睡之前最后一件事还是玩手机,似乎离了手机就与世隔绝一般的孤独。
其实今日的智能手机与当初的鸦片一样、蚕食着我们的热情与灵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
第三篇:微信文化传播问题研究
微信文化传播问题研究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吹响了媒体融合发展的集结号。微信是目前新兴媒体中的强手之一。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就已经突破了6亿,成为了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一部手机就是集文字、广播电视、网络于一体的新媒体,而在手机上开通微信的微友就是这个新媒体的记者、编辑和“总裁”。2015年春节,微信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摇红包”活动,送出金额超过5亿的现金红包,引发了全民互动狂欢,从除夕20:00至初一00:48,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当晚峰值出现在22:34,其时互动量高达8.1亿次/分钟①。毫无疑问,使用微信已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平民化、普泛化的微信,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而每个人又都能做新闻,这便是微信的文化。可以说,微传播正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本文关注的是新常态下微信的文化传播。
一、让融合和互动意识引领微信文化影响力
微信的文化传播中已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微信的世界里,熟人、朋友之间互加好友由此成为了“朋友圈”,朋友圈之间的各方面信息互通、互动、共享,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眼前。尽管各人又有各人的“朋友圈”,但这个“朋友圈”又可以是交叉的,因此,其影响力毫无疑问是快速和巨大的。微信是新兴媒体,传统媒体与微信融合,其实就是拓宽传播渠道、顺应新的潮流。传统媒体,比如报纸也好,广播电视也好,常常是单向的,公众的参与度往往不高,而微信则是互动的,可以转发的,微信朋友圈是交流的平台,可以有很高的参与度。而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账号,利用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引入了传统媒体的各种内容和信息,推出融合后的微信产品,也就实现了传统媒体的主流声音在微信渠道上的传播。
光明日报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中,就有产品融合的成功实践。比如,在第一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中,该报充分运用了与传统媒体融合与互动等手段,征集了5万多首原创诗词和“诗意图片”,之后将优秀作品加工成动漫作品向用户推送,由用户转发。最终,大赛取得了1.29亿次转发量,创造了文化传播史上的奇迹②。
新华社的融媒体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推出了“面向未来的赶考”“治国理政一年间”“三北造林记”等30多个大型多媒体集成报道产品,网民点击最高达2亿人次,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③。
可见,融媒体造就出来的数据是惊人的。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积极适应融合之路,积累了不少好经验。
二、规范传播以确保微信文化传播的公信力
即使是微信公众号,随着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也会良莠不齐,内容过时、可读性差的也很多,甚至一些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了虚假信息或谣言等等,这显然也会影响到民众对这公众账号认可。因此,像传统媒体一样规范传播就显得十分重要。
比如,微信上各种各样的养生文化:令人眼花缭乱,并且这些养生文化不少缺乏科学性。央视《焦点访谈》曾以《微波炉的秘密》揭批了微信中存在的大量虚假信息。在这些虚假信息中,有的实际上是以养生为切入点的微信营销的一种手段,搏的是赚眼球,把账号炒作起来让用户关注自己,背后却是广告推销平台。针对某些“不靠谱”的养生常识,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说:“我接触过太多不靠谱的信息,一些前来问诊的病人也是因为听信了不正确的饮食指导,造成身体健康隐患。”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认为,一些“食品相克”的说法也是典型的网传误区,“是最难绝种的不实传言”④。可以说,微信上的这种所谓的养生文化,最终会影响自身的公信力。
公众账号既名“公众”,就应该具有公共意识,要为公共利益负责,而不可随心所欲。网信办2014年8月7日正式发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简称“微信十条”),由此明确了监管部门的态度,也有利于净化微信生态环境。“微信十条”发布后,腾讯公司陆续对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有假冒社会公共机构和媒体名义、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涉暴力恐怖、发布虚假广告、编造传播谣言、破坏民族团结、诽谤他人、侵犯个人隐私等八类违规行为的公众账号采取了处置措施。随着整治工作的推进,公众账号传播秩序显然会得到进一步规范。
在这种情况下,有公信力著称的传统媒体就可以有所作为。像以上说到的群众关心的养生文化,传统媒体可以通过采访相关权威人士,制作自己的微信进行推送,显然会受到用户的欢迎。这样既能起到以正视听的作用,又能扩大传统媒体自身影响力,何乐而不为。
三、丰富微信文化内容,打造互动新平台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实践形成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往往涉及到被传承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微信渠道进行传播,而其中的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即民生问题,微信传播的实际上也常常是这些内容,这些内容也容易引起微友的关注。
国内近百家媒体和自媒体定期联合发布微信公众号巅峰榜,本人浏览了多期巅峰榜中关于文化生活方面有影响力的微信文章,其中不少涉及到历史人文和吃穿住行方面内容,比如第九期发布的《林彪出逃前夜:96号楼的天伦之乐》《十分内煮出绵滑白粥!上班族必学》《十五个景点国庆长成这样,众众你众众》等。这些微信内容尤其值得要拓展新媒体市场的传统媒体关注。
广西贵港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贵港宣传”定位于向用户群推送图文并茂的“文化大餐”,相继推送了《如果在贵港遇见你》《看贵港风景读人生》《舌尖上的贵港乡愁》等图文并茂的微信作品,那诗意的文字和如画的风景,让微友赞叹不已。“贵港宣传”微信公众号从2014年12月至今,已10次位居新华网发布的广西政府政务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榜单之首。2014年9月29日,在全国日均点赞量前10名的地级以上城市政府微信公众号里,“贵港宣传”居全国第四⑤。这种贴近网民的文化传播方式值得关注。
在丰富微信文化内容方面,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发挥许多作用。传统媒体在文化宣传方面,会有许多积淀,在微时代,可以挖掘各种文化的积淀,充分利用原创内容生产力,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具有与传统媒体一脉相承的特色微信产品,并利用微信互动的媒体属性,加强与微友的互动,做强做大微信的宣传报道,由此打造出与受众互动的新平台。
四、创作正能量的微信,提高微信文化影响力
目前,微信上的各种或真或假的心灵鸡汤大行其道;搞笑段子或以调侃社会状况为噱头的各种俗“文化”粉墨登场,海量的信息推送中,泥沙俱下。而这时候,人们毫无疑问会需要具有正能量的微信。
2013年1月26日,贵港市荷城义站的一名志愿者在微信发布了一条爱心活动的信息。微信中,有山区孩子衣着单薄,光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照片,也有孩子们的家庭情况。贵港市公安局宣传科的朱警官看到微信后,将这些图片和文字资料下载整理,在微信、微博上转发,由此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在爱心人士关心帮助下,后来有10多名贫困孩子获得资助。显然,这名志愿者和警官的微信,就是正能量的微信。正能量的微信,传播的是正能量,既有利于推进网络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也会受到了各方面关注。
余秀华现象也值得回味。2014年,已写了16年诗的湖北诗人余秀华一夜成名,就得益于微信。脑瘫的农民热爱生活,还克服了种种困难创作了不少好诗,这是正能量。通过微信圈的反复传递,余秀华迅速被人们熟知,直至被大众媒体和普通网友所追逐,由此成为了热门话题。显然,余秀华现象是微信和传统媒体对正能量互动宣传的结果。通过微信平台开展的具有正能量的文化活动可以是社会新风微信摄影大赛、微信里的乡愁摄影大赛、微信作文大赛等等,既可以是官方,也可以是民间,这些文化活动显然会丰富微友的文化生活,也有利于弘扬正能量、传承传统文化。
五、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融合
传统的主流媒体是传统文化传播体系的主体,而新媒体,比如微信,凭借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的文化形态,是文化传播体系中的新生力量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人浏览过十多期微信巅峰榜,其中关于文化方面有影响力的微信文章,很多并非是传统的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这就值得思考。面对新形势,主流媒体要提高认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毫无疑问是互补的,但也有竞争,更会有合作,而融合才是发展的趋势,因而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
要通过建设新媒体,来增强主流媒体实力,构建技术先进、影响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加大新媒体的文化传播,人才是关键。微信公众号,尤其是政务微信的公众号和传统媒体的公众号,需要的是加快培养德才兼备、善于创新、业务水平高的文化人才队伍。人才队伍能在新媒体上的融合,是文化传播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微信做为一种新媒体,其信息传播可以融合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这就要求新媒体的文化人才队伍必须是精通文化工作、具有现代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传统媒体还要进一步引进和培养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比如懂得历史文化、文学创作、音视频创作与编导、动漫制作等方面的人才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媒体的融合中,更好地发挥优势。
高度开放的新媒体,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海量信息的自由传播,使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各方面情况。而新媒体又可以高效互动,让人们实现“零距离”的沟通。因而传统媒体的人才就要通过新媒体学习,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增强运用新媒体的意识和能力,要在和微友的沟通中得心应手,从而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
第四篇:从“找妹子”看微信营销
从从“找妹子”看微信营销
因为有足够的私密性,微信在酒店业的预订应用有一定的优势,也比其他社交媒体靠谱。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突破300,000,000,多达3亿的“炮友”让商界垂涎三尺,从现实来看,“约炮”似乎已经隐藏了声势浩大的商机,“约炮神器”似乎绝非“浪”得虚名,因为如果仅仅是“浪”,你再怎么“发浪”,勾得到妹纸,赚不到钞票,也是白闹。“勾引到妹子了?OK!你和微信说说我要吃饭,微信就告诉你有什么附近又什么饭店可以吃。你和微信说我要给妹子买新衣服,微信就告诉你有几件衣服还不错。你要和妹子逛商场,微信给你提供优惠券和会员卡。你要和妹子看电影,微信给你提供电影信息,提供电影订票服务。最后,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你对微信说,我要订酒店,微信就告诉你有什么酒店可以订。”
以上是引自《微信转舵:从“约炮神器”到“服务约炮神器”》一文中的微信商用的经典场景,最后的压轴和重点显然是微信订房,可见微信订房在整个微信商用里实在是经典中的“精点”,“神器”中的神奇,欲要“约炮”,必要订房,若不订房,一切白忙,其他逛街、吃饭、看电影全都弱爆了,前奏神马的,全是浮云。
也就是说,对于约炮而言,没有订房,其他一切商用场景都失去存在价值,也不会有人对它们感兴趣。只有有了订房,男人们才有动力去勾引妹纸,并带她们逛街吃饭看电影。人们如此期待微信订房应用,微信订房也正如男人们的欲望一样呼之欲出,变成现实,并迅速得到了布丁、汉庭等酒店的良好效果验证,去年11月,腾讯生活电商部门负责人张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每天通过微信炮友为汉庭带来的订单就有好几百个。
业内专注酒店在线营销的问途公司认为,相比微博,同为社交媒体,微信更侧重社交,我们姑且称其为隐私性社交媒体,也就是说用于聊天或者说约炮,聊天的局限在于,不论是语音还是文字,因为内容更有隐私性,往往无法或不愿向外界展示,与他人分享。约炮更想神不知鬼不觉,害怕在阳光下暴晒。
因为这种特性,微信在酒店业的预订应用有一定的优势,也比其他社交媒体靠谱。从约炮来讲,我们只有勾搭上了妹纸,才会想到企业及其服务,其他时候,只有当你这个企业能提供“妹纸”和约炮服务时,我才对你感兴趣。但即便能通过某种关联联想到企业及其服务,也不是每个“疯一样”的男纸都会慷慨到见面就带妹纸去购物、看电影,但一定会带妹纸去订酒店,他们更希望单刀直入。
具体来讲,微信在对客服务和会员计划实施上具有较大优势。酒店针对约炮或不约炮的男人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男人们第一次勾到妹纸并成功通过微信在酒店开房后,即自动成为酒店会员,第二次来酒店通过微信订房就能享受到酒店优惠。并且,在男人们刚勾到妹纸的同时,酒店利用微信及时向他们推送的优惠信息也能让男人们更快锁定酒店,从而在有刚性订房需求的时候预订客房。而在对客服务过程中,文字、语音、视频、图片、链接等多种形式向客户进行的点对点推送,除了能让男人们拥有更多亲切感,还能勾起他们更多浪漫回忆。酒店还可以更方便地得到男人们更多反馈,并可以有更私密而方便地方式进行沟通、互动。
从营销功用来讲,利用微信的LBS技术,也就是“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我们也可以如布丁酒店一般快速被男人们锁定。因为男人们在使用“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的时候,更倾向于勾引附近的妹纸,同时也更倾向于带妹纸就近预订客房。在这样的情况下,酒店甚至只需要注册一个微信账户即可被“约炮者”搜索到,甚至男人们在微信上查找、勾引妹纸的过程即可顺便找到某家酒店,并成为他们的首选。
于是《微信转舵:从“约炮神器”到“服务约炮神器”》一文中描述的应用场景就转变成了以下情况。
男人开始在微信上勾引妹纸,妹纸回应勾引之后,经过几天的热聊变得如胶似漆、相见恨晚,双方达成共识选地方见面,完成约炮,进而在夜色掩映下通过微信联系,在咖啡厅等场所完成见面,进一步达成共识,于是形成订房需要并订房。当他们第二次产生“苟且”需求,或者该男纸第二次勾到其他女纸的时候,酒店向其推送的促销信息吸引了该男人的眼球,或者因该男纸第一次入住获得的会员优惠特权,他第二次选择了入住该酒店。更有趣的时候,在战斗过程中,他们突然发现,他们悲催地需要某种战斗工具而无法亲自获取的时候,比如营造浪漫气氛的蜡烛(别想歪了),男人优雅地掏出了手机,冲酒店微信服务客户端说了一句话,酒店服务员即快速将该用品送到了酒店门外。
即便不约炮,对于普通旅游者,当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这个地方的酒店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因为身在路途中,除了手机之外没有其他设备的情况下,要寻找附近的酒店入住,微信自然也是一个很好的首选工具。其他行业就没有这么好的先决条件了,因为你往往不会事先选好酒店,但却往往会事先选好逛街或吃饭的地方。而在对客服务上,虽然客户是在附件入住的酒店,但即便他去到千里之外,我们也可以以各种形式对他进行较好维护,从而让他在下次来到酒店的时候,再次入住酒店。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问途公司一直倡导的酒店移动互联网营销的优势。
但不可否认,因为微信的活跃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受经济能力决定,就目前来讲,经济型酒店如布丁酒店在微信营销方面相对来说更为成功,但高端酒店也并非会毫无作为,随着微信用户群体的进一步普及,以及商业模式的更为成熟,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会有高端酒店有成功案例出现,并形成较好的营销模式向酒店业推广
第五篇:从网络语言看青年的文化反哺
冯文艳,徐迎春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青年文化反哺的重要形式,网络语言的特点和青年生理、心理特点决定青年网民在网络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网络语言的文化反哺功能在虚拟和现实世界凸现出来,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深刻启迪:教育者必须推动网络语言发展与青年文化反哺的良性互动,自觉融入到青年之中,才能有效提升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语言;青年;文化反哺;根叔热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80-03 “文化反哺”,即反向社会化,是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现象。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青年一代对互联网所具有的强烈兴趣和敏锐直觉使其更易亲近并掌握;而长辈由于生活习惯、思维定式等因素,对网络技术的学习以及对网络文化的接纳较青年略显迟滞,因此,网络时代的青年文化反哺现象愈加普遍。网络时代的文化反哺可以概括地定义为“年轻者在网络环境中将所形成的新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等内容传授或影响年长者的社会化过程”[1]。文化反哺涉及多个领域,如网络知识与技能、人际交往方式、消费休闲方式、网络语言等几个方面;青年一代凭借其在技术与心理上的优势,在网络语言的制造、使用和传播中,始终处于引领地位,网络语言成为青年文化反哺的重要形式。
一、网络语言的内涵与类型
网络语言虽然数量庞大,层出不穷,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符号图形型
由于网络交流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单纯的文字表达无法传递丰富的表情和态势,网民们便利用字母、标点、数字和其他特殊符号组合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感情意义和形象色彩的符号图形。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斯科特·法尔曼于1982年首次使用,后来传遍全世界,达到国际通用的程度。符号图形型包括键盘符合组合如“:)”(高兴)、“:(”(悲伤)、“Zzzz„„”(睡觉)等;盘符数字组合如“^0^”(惊讶)、“⊙0⊙”(目瞪口呆)等;盘符字母组合如“:-P”(吐舌头)、“-X”(闭嘴不说)等;还有动画图形,如开怀大笑、偷笑、吐舌笑等,握手、竖大拇指等,一般在聊天工具窗口下有专门的动画图形库。
(二)谐音替代型
网络语言大量利用谐音来表情达意,比原词更加形象生动、俏皮亲切,主要有汉字谐音、数字谐音等类型。以汉字谐音出现的网络语言比比皆是,有些来自方言,也有快速聊天时输入错误广泛流传的,如用“灰常”代替“非常”,“偶”代替“我”,“银”代替“人”,“稀饭”代替“喜欢”,“斑竹”代替“版主”等;数字谐音型是网民用他们的想象力给抽象的数字赋予新的含义,如用“5201314”代替“我爱你一生一世”,用“7456”表示“气死我了”。
(三)词语缩略型
为了提高网络交往的效率,网民们喜欢将英语或汉语进行缩略,代替原词。英文缩略语如“BBS”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略,“DIY”是“Do it yourself”的缩略;汉语缩略语如MM、GG、LG、RMB分别指妹妹、哥哥、老公、人民币;还有英语、汉语和数字的混合等,如“3KU”、“够in”等。(四)词语派生型
网络词汇中很大一部分是现代汉语中原有词汇派生而成的,旧词被网民们赋予了新的含义,并与原义有一定的关联,在网络中广泛使用。网络中旧词派生新义的方式主要有比喻派生、引申派生等。如“恐龙”,原指一种灭绝了的动物,在网上比喻丑女;“粉丝”由原来的一种食物演变成某明星的追捧者;“灌水”由向容器中注水引申为成在网上发布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帖子等。
(五)生造词语型
二、网络语言引领青年文化反哺的依据
首先,网络语言的自身特点符合青年网民的审美要求,深受网民喜爱。以数字、字母、符号等形式出现的网络语言具有形象性与简洁性并重的特点:网络语言通过简略的字词组合代替繁琐的句子,通过数字的谐音来表达一定的情感,通过会意的字词来表示特定的含义,这些简化了的语言不仅明快易懂,更使得原先的语言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让原本冰冷的虚拟世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深得网友的喜爱。如用“BS”代替“鄙视”,非常简明;“886”代替“再见”,更为活泼。网络语言还具有潮流性与批判性共生的特征。网络作为不同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第四媒介”,不仅覆盖全球,还提供了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多维立体传播,这就决定了网络语言始终与世界最新的潮流保持一致性,更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潮流中及时更新;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之中,语言的产生完全是网友的创造,运用也更加随意,在现实社会中被压抑、被控制的非主流的思想、观点以网络语言的载体出现,不满、空虚、愤怒等批判性感情词汇成为网络语言的另一大特征。此外,网络语言还具有流行型强、多变性等特点。网络语言与流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流行文化的变迁,网络语言创造出来并迅速流行,形成网络流行语。“流行语是人们在一定时间段内普遍使用的语言,它能反映出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人们对某种事物、某件事、某个现象的认识和感受。”[2]因此,每年的流行语都不同,2011年“雷”、“顶”等经典网络词汇使用频率大大降低,流行词汇“hold住”、“坑爹”等新创词汇入榜。
其次,青年网民也在网络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自从我国接入互联网以来,青年一直是网民的主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13亿,其中20~29岁的青年所占比重最大,为72.9%;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互联网使用率达96.1%,高中学历的达90.9%,初中学历为35.2%。青年中,学历越高,互联网普及率越高。”[3]青年网民作为网络应用的主体,大量创造、使用和传播网络语言,使网络语言不仅在网络空间广泛流行,并且超越虚拟空间,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引发了语言发展的新动向。
最后,青年的心理特征和特点决定其对网络语言的热衷,决定网络语言成为其文化反哺的重要形式。青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有激情,爱时尚,追求新奇的情绪和个性化表达需求显著,他们最少保守思想,渴望与众不同。而传统语汇让他们感觉压抑、俗套,网络语言的创造,是青年群体更新传统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体现。“他们对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抗,传递出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和同龄人交流与沟通的心情。对他们来说,网络语言不仅仅是时髦的标志,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4]如果不懂网络语言,就会被视为落伍;青年网民不仅热衷于使用网络语言,还积极创作网络语言,张扬个性,如“伤不起”、“*哥”等都是青年话语的网络表达。
三、网络语言在青年文化反哺中的功能
网络语言的出现和流行,进一步凸现了两代人之间的意识行为差异;但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趋势,年长一代如果不接纳甚至是抵制网络流行文化,不仅不能理解网络文化,还会加深两辈人之间的隔阂。事实上,在网络语言成为流行语之前,年长一代根本不知其义;而在受到年轻一代网络语言的文化反哺之后,很多人一下子就理解并接纳了网络语言。因此,年长一代对网络语言的认知接纳,不仅拉近了两代人的心理距离,缓解了两代人的交际隔阂,而且丰富了年长一代的生活世界。反过来,年长一代对网络语言的运用也更加贴近年轻一代的内心世界,产生前所未有的共鸣,“根叔热”即为一例。
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一篇名为《记忆》的演讲轰动了全国。短短两千余字、16分钟的演讲,却被掌声打断30多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被打动了,他们流泪高喊:“根叔!根叔!”在网络和现实世界中掀起一股“根叔热”。60多岁的大学校长“根叔”缘何有这样的感染力?“根叔”的演讲稿里提到了当年诸多网络热点词汇,如“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5]“根叔”用“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和“被”等网络热词揭示了当代社会责任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不可谓不新颖、不前卫。一个大学校长用这些鲜活而灵动的词语贯穿演讲始终,必然拉近学生和校长之间的距离,大家看见的不是一个官僚化的领导,而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
而“根叔”演讲的话语基调不是凭空而生的,完全源于华中科技大学的BBS网站——白云黄鹤BBS。校长在BBS上与学生的聊天是一种非正式语境,气氛轻松活跃,得到“根叔”的昵称,交流的方式更是采用当前流行的网语。在庄重的毕业典礼上,“根叔”也沿袭了BBS的聊天基调,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致辞,自然少了一层隔膜,多了一层亲近,达到共鸣的效果。之后,北京大学校长、中山大学校长、复旦大学校长、重庆大学校长和南开大学校长相继掀起一阵“根叔式”风潮,网络语言流行于毕业典礼致辞像接力棒一样被不断传递。
青年网络语言文化反哺产生的强大效应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深刻启迪。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说者台上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听者台下昏昏欲睡、味同嚼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者没有把握时代脉搏,关心青年的所观所想和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话语表达思想。教育者必须汲取网络语言的话语优势,充分运用网络语言进行有效沟通,才能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