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勤俭节约是美德》主题班会
勤俭节约是美德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节俭和浪费的现象,感悟日常生活中节俭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增强学生的节俭意识。
2、帮助学生能够从日常的小事中厉行节约,懂得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3、教育学生树立“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的理念。
活动准备:
收集校园中浪费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节约,是一种创造;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二、实践引导:说说身边浪费的现象。(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校园七大浪费行为:
1、不关紧水龙头
2、不随手关灯和电扇等
3、光线明亮时仍开灯
4、浪费粮食
5、浪费纸张(纸张只使用一面)
6、肆意攀比高消费
7、学习用品,时间一长,一些用不着的学习用品就丢弃了。
小结:面对校园中的这些浪费现象,我们有个别的同学视而不见。但大家是否想到如果每人一天节约一滴水,全国一年就节约2万吨水,可供一个家庭使用200年。每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一年就节约2万多吨米,可供5口之家使用18年。每人一天节约一度电,全国一年就节约13亿度电,近7000万元。可以盖5所规模比较大的小学。这一系列的惊人数据都明确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多么重要。
三、行动延伸: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落实勤俭节约呢?(小组交流后汇报)节约用水,我们可以做到的:
1、洗脸洗脚的时间养成使用脸盆的习惯。
2、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水来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用水时尽量使用小水流。
4、随手关紧水龙头。节约用电,我们每天能做到:
1、随手关闭教室的灯,做到人走灯灭。
2、每天减少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3、家电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不要长时间待机。
4、在白天的时候,尽量使用日光,避免开灯。
节约粮食,我们每天能做到:吃多少装多少,不留剩菜剩饭。
节约用纸,我们每天能做到:少打印,双面用,收集起来回收循环利用。
四、故事深化:古往今来,我们有不少先辈也是勤俭节约的模范,希望我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更加懂得勤俭节约的意义。(指名台上讲故事)
1、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2、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
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3、雷锋的节约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 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 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够穿了”。
五、齐读《节约歌》,落实行动中。
六、师总结:节约是一种习惯,需要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并且节约也不仅仅指节约物品,能源的节约也同样重要,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纸张双面使用,少用电梯,多爬楼梯,少用一次性筷子,不用纸质贺卡,多循环用水,空调温度调高几度,这些都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事情虽小,但积攒起来就是一种美德,希望我们把勤俭节俭的美德延伸到家庭、社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教学反思:
由于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他们身边的浪费现象说起,在课堂中他们都能畅所欲言,从多方面提到了节约的好处。同学们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并提出很多不错的点子:节约用水,适度用电,随手关灯,合理饮食,变废为宝等。通过活动,学生对勤俭节约的意义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并能约束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落实好这一好习惯。班级里的风扇做到人走关停,洗手时再也没有把水龙头大开而是做到细水洗手,草稿纸也是两面写满了字才放去回收垃圾桶„„学生的行动就是班会课最有效的说服力。
第二篇:《勤俭节约是美德》主题班会多篇
《勤俭节约是美德》主题队会
1、了解生活中节俭和浪费的现象,感悟日常生活中节俭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增强学生的节俭意识。
2、帮助学生能够从日常的小事中厉行节约,懂得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3、教育学生树立“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的理念。
活动准备:
收集生活中节俭和浪费的行为。
活动过程:
中队长:“全体起立,稍息、立正,整队、报告人数。”
队长跑到小队前面:“稍息、立正、请坐。”小队长跑到中队长面前,互相敬队礼后说“报告中队长,第一小队原有10名队员,实到10名队员,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请回。”
中队长跑到辅导员面前,敬队礼:“报告辅导员,原有队员10人,实到10人,我们准备召开《
节约是美德
》主题队会,请批准。”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允许你们召开,并预祝你们的队会圆满成功!”3、中队长:“下面我宣布:
()中队《节约是美德
》主题队会,现在开始!”中队长:“第一项:出旗,全体队员起立,敬队礼。(礼毕)第二项:唱队歌。(请坐)第三项:请主持人上场。”
活动开始……
主持人:同学们在生活中曾经听到许多名人的故事,在这些名人身上有的有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有的有着善良行为,其实他们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
主持人:没错,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生活中你是怎样节约用纸、用水、用电。。。的呢?请看第一小组的活动调查。
活动一:小小节俭大用场
1、小品表演《如此浪费》
小品内容梗概:从一个学生在校期间洗手、拖地费水,吃饭浪费粮食,学习浪费电、纸张,水四方面进行表演。
感谢同学的精彩表演,我刚才看到同学们都开怀地大笑。其实,这个小品表现的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呢?只不过它是以一种夸张的艺术形式将我们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放大了而已。试问,在座的同学们,有谁敢说自己从没浪费过一滴水、一度电,抑或是一张纸、一粒米呢?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身边所见到的一些浪费现象。
2、小组讨论,上台汇报。
3、算一算,节约真重要!下面,请大家算一笔账:
①每人节约一张纸,全国13亿人节约多少?
②如果一本作业本需要20张纸,节约的纸可做多少本?
③我们班的人数为多少?如果把做成的作业本,发给大家,每人多少本?
④如果每人节约一张纸,全国要少砍伐36万棵大树!
师:此时,你想说什么?
(要节约、不浪费、小节俭,大用场……)
4、师:每人节约一张纸,已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节俭是多么重要!真是“小节俭,大用场”!如果我们每人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又会怎样?
5、了解数字:
①每人一天节约一滴水,全国一年就节约2万吨水,可供一个家庭使用200年。
②每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一年就节约2万多吨米,可供5口之家使用18年。
③每人一天节约一度电,全国一年就节约13亿度电,近7000万元。可以盖5所规模比较大的小学。
6、主持人:看了这些惊人的数据,你想说对那些浪费的人说些什么?
数据是触目惊心的,它时刻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到处需要节俭,节俭能创造财富,能创造美好的生活!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勤俭节约呢?
活动二:我与节俭交朋友
1、节约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其实节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你准备怎么做?你有哪些节约的好方法呢?小组四个人讨论,组长做记录。
2、汇报交流。
(铅笔用短了可以套一个纸筒继续使用;不撕纸屑;纸用完一页再用下一页;作业本用完了用背面当草稿纸;用废纸做各种手工;废旧物品利用;水也可以重复利用;洗碗的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擦地板冲厕所;不用电灯电脑随手关掉……)
3、这些同学的办法真好!还有一些心灵手巧的同学利用废旧物品做了一些饰品,请他们上台展示。(三个小组废物利用展示)
4、夸一夸班上勤劳节俭的人和事。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给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
请这些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活动三:节俭行为面面观
1、节俭是美德!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勤俭节约的人呢!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2、观看图片:(四幅画面——洗过菜的水用来淋花、拔掉电源、光盘行动、收集纸张)
3、学生交流:
(节约了用水、用电、纸张)
4、小组交流,自由回答。
主持人:对个人来说,勤劳节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做人的美德,是有理想、有志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5、《小学生节约公约》,请大家齐声朗读
一、节约用水,适量使用;
二、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三、节约粮食,科学饮食;
四、适度消费,精打细算;
五、杜绝占座,充分利用;
六、珍惜纸张,合理利用;
七、爱惜图书,循环使用;
八、资源再生,随手环保;
九、减少垃圾,分类存放;
十、互相监督,形成风气.
活动结束1、主持人:“请辅导员
老师讲话!”2、中队长:“第四项:呼号。请辅导员
老师带领我们呼号,全体起立。”3、辅导员:“请举起右拳,跟我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4、全体学生回答:“时刻准备着!”5、中队长:“第五项:退旗,全体立正,敬礼。(礼毕、请坐)”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勤俭节约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节俭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二、班会准备:
1、班级学生查找相关的节约常识。
2、搜集身边的浪费现象及图片。
3、课件展示资料
三、班会过程:
1、请大家谈谈对节俭的认识
2、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展示课件
3、节俭的事例
(1)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2)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4、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节俭的5、名人名言
(1)。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2)。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3)。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4)。舒适#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xiexiebang.com
end#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卢梭
6、照明节能法
(1)。家庭照明(节能)主要选用高效照明产品,比如说节能灯,节能灯和普通白炽灯比节电3倍到4倍。
学优网http://www.xiexiebang.com/
(2)。随手关灯是一个好的习惯,但是对于节能灯不能够太勤,因为它的启动电流(过大),反而费电另外还会影响寿命,一般来说在一两个小时以内离开,就不必关灯。
(3)。定期擦拭灯具灯管,避免污染物降低灯具的反射效率。
(4)。要按照功能分散地布置开关,不要一个开关管多个灯。
(5)。不同地方的照明要根据用途来选择,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选择7-9瓦的节能灯,厨房和卧室选择9-11瓦,客厅选择11-20瓦。
7、倡议书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马桶,减少用水量
平时用纸注意双面利用和再利用,将过去没用完的练习本打草稿,节约用纸
家用电器不使用时将插头拔掉,节约用电
尽量用手帕,少用面巾纸,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饭盒,节约社会资源
不盲目追求名牌,不进行攀比消费,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
尽量少用塑料袋,提倡用菜篮子或纸袋购物
少喝饮料多喝水,提倡易拉罐,饮料瓶的回收利用
看过的书报杂志,留给弟妹使用,或捐助给希望小学
打电话或手机时言简意赅,不发垃圾短信,节约通讯费
尽量洗淋浴,不洗盆浴,节约用水
不提倡晚上睡觉开着电脑
冰箱食物不宜过多购买
笔用完后尽量换笔芯,不要买新笔
在外吃饭没吃完的尽量打包
在公共场所不要浪费公共资源,例如开空调时不要同时开窗开门
你是否愿意从今以后成为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如果你已认真阅读以上条款并愿意遵守,请在下面签上你的名字,宣誓成为勤俭节约的带头人!
签名:
节约,是对幸福的盘算,也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
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
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是一种时尚!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意义,能逐渐养成生活节俭的良好品质,并
继承中华民族的勤俭美德。
2、培养学生分辨的能力,并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勤俭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勤俭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生活节俭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过程:
1、观看录象,揭示课题
(观看同学们在学校食堂或在家吃饭浪费粮食的情景)
学生说观后感。
老师小结:唐朝诗人李绅写过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告诉我们每一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可他们一点也不感到心疼,这是多么可惜,多么浪费啊,我们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板书:勤俭节约)
2、感受体验,明白道理
(1)、算一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富裕,生活好了,还需不需要节约,我们一起来算一笔帐:
每人节约
全国13亿人节约
可以
一两粮
13亿万吨
供6万人吃
10年
一张纸
13亿张
约印157万册书
一度电
13亿度
供一所学校用9万年
一分钱
1300万元
可建一所小学20所
可建儿童乐园17座
师:你们想不想搬一座乐园来我们学校,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学校不仅是校园,而且是乐园,那该有多好啊!这还仅仅是一分钱!
(2)、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在节约方面做得好的人,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师:对!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美德,周总理、毛主席、雷锋他们就继承了这种传统和美德,所以,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从小做起。(板书:从小做起)
(3)、如果今天你因为节约朴素做得好,而受到了老师、家长的表扬,你会觉得怎样?
板书:光荣
(4)、事前,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你们猜节约朴素做得好的同学有哪些?听录音。
3、运用观点,辨析导行。
师:今天同学们不仅懂得了为什么要勤俭节约,而且还懂得了应该怎么去做,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1)
开学不久,某校的黄校长看见几个同学在操场上将一分钱踢来踢去,他走上前去问道,你们怎么不将一分钱拾起来呢?一位同学说:“一分钱有什么用吗?连一颗水果糖也买不着。”黄校长听了皱了皱眉头,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 ̄ ̄”你们知道黄校长会说什么吗?
(2)
看录像:
楠楠今天穿着十分漂亮,引人注目的衣服、裤子、鞋子,丽丽看了说这是浪费,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娟娟今天回到家告诉爸爸,今天乘车没买车票,爸爸听了很生气并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娟娟却不服气地说这叫节约,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总结。
4、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
任何事情都要从自己做起,你今后准备怎样做呢?。
(2)
“考考你”,遇到下面的情况,你怎么办?
A、你的球鞋脱胶了。
B、秋游到了,同学们都在商量带什么食品做午餐。
C、你整理房间时,发现家里有许多费旧报纸。
D、妈妈给你5元钱买早饭,可是你只有花了2元,还有3元。
5、总结全课,课外延伸
1、学生谈谈学习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新的认识?
2、课外延伸:布置体验作业:
(1)
练习“做一做”。
(2)
调查实践:新年刚刚即将到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会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怎么支配这些钱呢?在班级中开展一个“压岁钱怎么花”的中队活动。
教育后记: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懂得勤俭节约的意义,不仅懂得了为什么要勤俭节约,而且还懂得了应该怎么去做,能逐渐养成生活节俭的良好品质,认识到勤俭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第三篇: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就是勤劳和简朴,指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珍惜劳动成果,有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要自己动手创造早财富。诸葛亮说过一句话:“静以修身,俭以美德。”这不是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中华民族自身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食,便念庄稼之艰难;每一衣,便思纺织之辛苦。”勤俭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是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负责。让勤俭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避免生活中许多资源浪费的行为,其实只是举手之劳,生活告诉了我们:节约不是省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智慧。中国是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倡导勤俭节约,孔夫子把“勤俭”和“温良恭让”一同列入基本的道德准则。周恩来和革命家们勤俭节约的故事众所周知,成为美谈,影响至今。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提高;许多人忘了优良美德。晴朗的日子,教室总开着灯;凉爽的天气,电扇竟还运转着;洗手间的水龙头滴滴答答的躺着水,来来往往的人视若无睹;饭盒还剩一大半饭菜。。。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不愁吃穿,经济富裕了,科技发达了,难道那样就以熄灭“勤俭”明灯了吗?如果每天少开一个小时,日积月累可以生写多少电,供贫困孩子上学?如果我们伸手拧紧水龙头,日积月累可以省下多少吨水?可以让多少缺水地区输入多少水?如果我们“粒粒皆辛苦”,又有多少人吃上饭?„„
勤俭,是生命的呼唤。祖国未来的蓝图,需要我们描绘,民族的理想更需要我们实现,建设新时代过程中,更应该有我们的实际行动。
我们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平时少用塑料袋,用过的水尽量保存下来利用„„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抵不过高级饭店十分钟耗掉的资源。但只要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粒米做起,人人付出一点点、一举手、一投足,水滴也能汇成大海,不是吗?
山东潍坊昌邑市围子小学六年级:李芳菲
第四篇: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节约是美德》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的刘乐彤。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中就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在当代,雷锋叔叔把钱一点一点地节约下来,损献给灾区,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努力工作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的衣服补了又补,也不舍得买,他勤俭节约的故事人人皆知,成为美谈。他们都是我们勤俭节约的典范,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高尚的品质。
现在,在同学中,有许多人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从而奢侈浪费。例如:水龙头的长流水,教室里人走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还有可以用的书包,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等。曾经我也是个奢侈的人,如果饭桌上没有我喜欢吃的菜,我就会拒绝吃饭,但自从我看了他们勤俭节约的故事后,我深深明白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高尚的品格,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所以,同学们,当人们看见水哗哗的流泪,请想想世界水资源的缺乏,当你们准备将一大碗饭菜倒掉时,请想想贫困地区的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当你们拿着钱走向小卖部时,请想想,这些零食包含了你父母的多少血汗……
让我们杜绝奢侈浪费,学会勤俭节约吧!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毕!
第五篇:勤俭节约是美德
《勤俭节约是美德》教案
上蒜一小:张晋芬
教学目标: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懂得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
3、养成生活接见,不比吃穿,不浪费钱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期间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老师:新的学期又来到了,我看到好多同学又背着新书包来学了,你买了新书包了吗?
2、调查班级中购买新的学习用品的情况。
3、小结:看来,有些同学的旧书包还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又买来新的书包,有些同学虽然书包旧了,但是还坚持使用。这就是勤俭节约的表现。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是个人的良好道德表现。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导入:你听说过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吗?结合课文的第一节,让学生介绍以下“南京路上好八连”
2、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
(1)解放初期,好八连是如何做到勤俭节约的?
(2)改革开放以后,好八连勤俭节约的美德是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提问:时代进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有些同学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你就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4、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相机进行板书:
生活节俭
1、勤俭节约是美德不比吃穿
不浪费钱物
5、任何事情都要从自己做起,你今后准备怎样做呢?
三、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完成书后“议一议”,使学生懂得如何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2)完成书后“辩一辩”,加深学生对“节约”和“浪费”的认识。
(3)“考考你”,遇到下面的情况,你怎么办?
A、你的球鞋脱胶了。
B 春游到了,同学们都在商量带什么食品做午餐。
C、你整理房间时,发现家里有许多费旧报纸。
D、妈妈给你5元钱买早饭,可是你只有花了2元,还有3元。
四、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学生谈谈学习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新的认识?
2、课外延伸:布置体验作业:
(1)书后练习“做一做”
(2)调查实践:新年刚刚过去,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怎么支配这些钱呢?在班级中开展一个“压岁钱怎么花”的中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