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没有定理的中国古代数学,如何站在世界之巅
没有定理的中国古代数学,如何站在世界之巅
不同于希腊数学的公理化论证(以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为代表),中国古代数学是算法式的数学。它注重通用的方法,而不是特殊的技巧。
最近读到物理学家和科技史家程贞一教授的访谈录(标题是“我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作者郭金海),他提到早年的一段感受:
另一件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是上初中时,我对中国古代数学萌发了兴趣。记得那时我们在念代数,教科书是《范氏大代数》。那时一直困惑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数学教科书上没有一个来自中国文明的定理和成就?
正是这个疑问引导程贞一后来慢慢走向了科学史的研究,最终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与他相仿,我在年少时也渴望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然而教科书上很少提及这段历史。即便到了大学、上了数学系、念了研究生、翻了好多书,我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直到工作之后,我偶然读到吴文俊先生的几篇分析中国古代数学的文章,才豁然开朗。
照我的解读,吴文俊先生的意思是,中国古代数学其实只有一个关键字:术。吴先生在《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再认识》中的原话如下:
大体说来,中国数学的古典著作大都以依据不同方法或不同类型分成章节的问题集的形式出现。每一个别问题又都分成若干个条目。条目一是“问”,提出有具体数值的问题。条目二是“答”,给出这一问题的具体数值解答。条目三称为“术”,一般来说乃是解答与条目一同一类型问题的普遍方法,实际上就相当于现代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但有时也相当于一个公式或一个定理。条目四是“注”,说明“术”的依据或理由,实质上相当于一种证明。宋元以来,可能是由于印刷术的发达,往往加上条目五“草”,记述依据“术”得出答案的详细计算过程。
这里应特别提出条目三“术”的作用。虽然条目一、二中的问与答都以具体数值表达,有时甚至术文本身也是如此,但不难看出所有术文都具有普遍意义。术文中即使带有具体数值,这些数值并不起重要作用。如果以其他同类型的数值来代替,术文也依然行之有效。条目四的“注”或即证明也是如此。论证的正确性完全不依赖于原设数值的特殊性。例如,《九章算术》第九章勾股的第一、二、三的三个问题,都是以勾
三、股
四、弦五为例,知其二求其第三者。求法名为勾股术,术文曰:“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即弦。”显然,这是从勾股求弦的一般方法,与具体数值三、四、五无关。勾股术的注或即证明也是如此。因此,问、答或术文中的具体数值,只起着一种举例说明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术即一般方法的来历或动机。
在最近出版的《走自己的路——吴文俊口述自传》(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年)中,吴文俊先生着重指出:
机械化,贯穿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是机械化,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就是构造性和机械化。中国古代数学是着重解决实际问题,它的方法是“机械”的,跟西方数学的证明不一样,灵机一动什么的。中国古代数学不讲这个,没有什么灵机一动,都是死板的。这是我的发现,这是我真正读懂了中国古代数学。吴先生这里所谓的机械化,就体现在“术”的作用,相当于现代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读到这里,就容易明白,为什么一直以来我们称数学为“算术”了:因为“术”正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改称“算学”为“数学”,还是近代的事情。民国时期,北大有“数学系”,而清华的则叫作“算学系”。他们认为是一样的,但不想用同样的名字,因为互相不服气。
吴文俊先生一直强调,不同于希腊数学的公理化论证(以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为代表),中国古代数学是算法式的数学。这不难理解,只要看看我们的前辈创造了多少“术”:
更相减损术(《九章算术》,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因子)
盈亏术(《九章算术》,线性插值法)
方程术(《九章算术》,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国外称高斯消去法)
割圆术(刘徽、祖冲之,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作为圆面积的近似,从而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
球积术(刘徽、祖暅,计算球的体积)
天元术(李冶,设未知数解方程)
大衍求一术(秦九韶、黄宗宪,解同余方程,主要结果表述为中国剩余定理)增乘开方术(贾宪、杨辉)
正负开方术(刘益、秦九韶,英国数学家霍纳后独立发现)
四元术(朱世杰,天元术的推广,解四个未知数的方程组)
隙积术(沈括)、垛积术(杨辉、朱世杰)
招差术(王恂、郭守敬、朱世杰)
尖锥求积术(李善兰)
正如吴文俊先生所总结的:“中国古代数学,就是一部算法大全。”所以要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就要了解一些代表性的算法。以下我们选取其中几项,略为介绍。
1更相减损术
第一个例子是吴文俊先生本人举的,即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子的“更相减损术”。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求最大公约数,中国古代叫“更相减损术”。中国古代数学中,把最大公约数叫做“等数”,术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就这么几句话!比如说,要求24和15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 “等数”,“更相减损术”的步骤如下:
(24,15)→(9,15)→(9,6)→(3,6)→(3,3)因此“等数”为 3。真漂亮!
“更相减损术”来自《九章算术》,一般简称《九章》,它是中国第一部数学专著,一共有九章内容。《九章》定型不晚于公元100年,但其作者不可考,后世流行的版本是经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加工之后的《九章算术注》(公元263年出版)。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曾明确指出,“更相减损术”的原理在于:在运算过程中,整数逐步减小,但其等数却始终保持不变。顺便提一句,《九章》中主要是利用“更相减损术”来约分,所以它完全包含在“约分术”中:“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就是求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子(等数),然后分子分母同除以最大公因子。
在现代教科书中,通常用“辗转相除法”(也称为欧几里得算法)来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子。它是“更相减损术”的一个变体,其基础是所谓的带余除法。
带余除法定理:设a和b是两个整数,其中b0,则存在唯一的整数q和r使得
a=qb+r,(其中r满足0≤rb)。
定理中的q称为a除以b的商,可以用下述性质刻画:qb是b的所有的倍数中不超过a最大的一个;r称为a除以b的余数,由r=a-qb确定。带余除法名称的由来,在于等式右边有余数r。当余数r=0时,称b整除a,而且b就是a,b的最大公因子。我们不拟介绍欧几里得算法,是因为在解决另一个与求最大公因子问题关系非常密切的问题时,中国古代的数学家本质上也创造了同样的算法,只不过它换了一个名字,叫“求一术”。
2大衍求一术
简单地说,求一术,就是求解下述方程
ax≡1(mod b)的算法。这里a,b是给定的非零整数,x是要求的整数,它满足方程ax≡1(mod b)是指,ax除以b的余数为1。
北宋数学家秦九韶发明了一种求一术,他在1247年出版的《数书九章》中命名为“大衍求一术”(“大衍”的来由:在序言中,秦九韶把这一方法与《周易》“大衍之数”附会)。后来,清代数学家黄宗宪进一步简化了秦九韶的方法。我们现在介绍的,是这个简化的版本。
不同于欧几里得的辗转相除,秦九韶‐黄宗宪的方法是用矩阵。首先写出一个 2 行 2 列的阵
其中a,b,1都是源自方程(1),只有0是补充进来的。秦九韶‐黄宗宪的方法(求一术)如下:对第一列的数a,b使用带余除法(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设得到的商为q,则较大的数那一行减去较小数的那一行对应元素的q倍。于是新得到的矩阵的第一列两个元素替换为第一次带余除法的除数与余数。重复之前的操作,直到某一步带余除法得到的余数为 1(算法结束)。此时1正右方的数,即为所求的x。求一术,实际上就是“得1”的方法,因此又名“得一术”。
作为例子,我们用秦九韶‐黄宗宪的方法来求
5x≡1(mod 7)的一个解。
解:求一术步骤如下:
根据求一术,1的右边的数,就是x的一个解,即x=3。这是很容易验证的:
5·3=15≡1(mod 7)当然,你或许以为我是把问题搞复杂了,你甚至在一开始就试出来x=3是一个解。然而,正如吴文俊先生多次强调的,中国古代数学讲究的是一种算法,是一种威力极强的基本功夫。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可以遇妖除妖遇魔降魔。简单的例子你用技巧可以解决,但如果我换成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如解方程
250x≡1(mod 2017)你若是还想故技重施,就没那么幸运了!说到这里,我想起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波利亚(George Pólya)的一句名言:“使用过一次的是技巧,使用过两次以上的技巧就有可能发展为一种方法。”正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中国古代数学,注重的是通用的方法(“法”“术”同义),而不是特殊的技巧。读者若想领教秦九韶‐黄宗宪的求一术的威力,不妨用上面的方程250x≡1(mod 2017)一试!
不难发现,秦九韶‐黄宗宪的求一术与求最大公因子的欧几里得算法是相通的。作为例子,我们用矩阵格式写出求250与2017的最大公因子的过程如下:
在上述欧几里得算法中,直到某一步带余除法得到的余数为 0(算法结束),此时另一个数(这里就是1)即为最大公因子。当然,在我们的例子中验证十分容易,通过分解因子250=2×5×5×5,不难发现2017和250的公因子只有1。(事实上,2017是素数,但要徒手确认这一点,比上述求公因子的问题困难多了!)
3方程术
学过线性代数的读者应该会想起来,求一术本质上就是解线性方程组的初等行变换法,也称高斯消去法。因此,可以想见,秦九韶的求一术可能脱胎于“方程术”。“方程术”出自《九章算术》第八章,这一章详述了线性联立方程组的解法并引进了负数。按现代语言,“方程”这一术语的最好解释就是“方阵”。实际上,“方”的字面意义为正方形或矩形。“程”,按刘徽在《九章算术注》里的解释, 就是把数据在盘上摆成矩阵:“并列为行, 故谓之方程”。因此,解法便是纵横移动算筹,如我们上面所展示的那样。
4天元术与四元术
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是在宋元时代,其代表人物是秦九韶、李冶和朱世杰。前面我们介绍了秦九韶和黄宗宪的大衍求一术,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李冶的天元术和朱世杰的四元术。天元术其实就是设未知数解方程的方法。元就是未知数,“天元”就是未知数的名称。打个比方,“天元”相当于“嫌疑人X”,其中“元”相当于“嫌疑人”,“天”相当于“X”。
我相信每个人都对这种方法的威力深有体会,尤其是刚接触这个方法的小学生。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小学就已经接触到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成就了,只是我们没有被告知而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有个数学专项基金名叫“数学天元基金”,命名就来自“天元术”。
四元术,是天元术的推广。四元是指“天、地、人、物”四元,相当于说四个未知数x,y,z,w。天元术是求解带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方法;而四元术则是求解带有四个未知数的方程组的方法。
“四”在此并无特殊含义,只是多项式中各项系数要摆在盘上的固定位置,这就限定了未知数的个数不超过四。因而对于懂“四元术”的人来说,这个方法不难推广到任意多个未知数。然而,宋元之后,中国古代数学就盛极而衰了,以至朱世杰的“四元术”没有被后人继承发展(甚至当利玛窦在明代来到中国时,中国已经无人懂《九章》了!)。直到 20 世纪,在计算机兴起和数学机械化思想复苏的背景下,朱世杰的这一工作最终启发吴文俊开创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吴文俊甚至这样说:“这里所谓本人所创立的方法,事实上无非是朱世杰四元术的现代化推广形式。” 结语
在一次访谈(标题是“走进吴文俊院士”,作者黄祖宾)中,吴文俊先生说到:
最早的几何学、最早的方程组、最古老的矩阵等等,翻开历史,中国曾经是一个数学的国度,中国数学在世界上的位置远比今天靠前。祖冲之、刘徽、《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四元玉鉴》等一批大家和著作,使中国数学曾经处于世界巅峰。正是由于这些辉煌,中国数学,不仅要振兴,更要复兴!
就我个人的感觉,从前学数学,在课本上读不到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确实有些打击士气,下意识里就觉得我们中国人,是不是不适合学数学?如果当初有幸从吴文俊先生的文章中 了解到一些中国古代数学思想,我想我可能会学得更好些,甚至有可能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笔者这里并没有要扬中国古代数学而抑希腊古代数学的意思,只是想告诉读者,从风格上讲,中国古代数学具有鲜明的算法特色,这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所在。
无论如何,我要向所有对中国古代数学感兴趣的读者,推荐吴文俊先生的文章。要知道,这位荣获2000年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大数学家曾经说:“对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是我最得意的,拓扑的那些工作不算什么。我感到最得意最自豪的是:真正懂了中国古代数学是怎么回事。”
第二篇:《登上世界之巅》教案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雪域高原的地方风情)
同学们,高度为8848、13米的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吸引着全世界勇敢者的目光。自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德·希拉克和夏尔巴人坦曾·诺盖伊站在白雪皑皑的山顶上,向全世界证明人类可以超越自我极限,在高耸入天之处生存后,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于1960年5月25日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的壮举,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当时随登山队采访的郭超人记者在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中记录了这一经典的历史时刻。今天,我们将重温征服珠峰那段往事,体会昔日英雄征服自然的毅力和勇气。
(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 视频《珠穆朗玛峰》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多媒体显示:字词注音
2、学生快速默读,准确把握文段中的主要信息(如有提示和概括性作用的关键词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思考:
⑴ 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⑵ 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的?
⑶ 用简洁的语句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
指名学生回答,有不完整的地方鼓励其余同学补充,教师明确:
⑴ 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在体力衰弱的情形下,承受着寒冷、黑夜和缺氧对生命的严峻考验,完成了从北路攀登珠峰的壮举。如“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等提示语。
⑵ 作者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⑶ 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艰难向前行进。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刘连满反应最强烈,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他留下休息,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同志,并留下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830米,氧气全部用完,三人开始了危险的无氧攀登。必胜的信念支持着他们在凌晨成功登顶。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登山队员的英雄气概。
四、精读探究,揣摩运用
1、围绕以下问题,请学生精读课文。
⑴ 文中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在登顶活动中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怎样的优秀品质?
⑵ 文中第12语段引用扬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有些离题?
⑶ 本文在叙述事件经过时很注意详略处理,试结合事例说说其作用。
⑷ 文中优美的写景语句无疑是文笔精华,请找出这些语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四人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巡回点拨,指名小组代表阐发讨论意见,并归结。明确:
⑴ 刘连满在征服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时,毅然为队友作人梯,以致过度疲劳,体力衰弱,放弃登顶。在等待队友登顶返回时,他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同志,并留下一封感人的短信。
他的崇高行为鲜明地体现出自我牺牲、团结协作的精神。联系全篇通讯看,登顶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刘连满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例子。
⑵ 文中的引文是为了表现珠峰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遭遇困难的巨大和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段话中强调了登山队员到达顶峰最需要、最重要的是勇气,而坚强的中国登山队员恰是靠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人民的委托的力量勇往直前。
⑶ 课文叙述事件详略有致,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征服“第二台阶”中刘连满毅然为队友作人梯,而“第二台阶”恰如文中叙述攀登垂直而光滑的顶部的三米岩壁耗时长达三个小时,其难度可想而知。这是被外国探险家所公认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刘连满的行为,则是全体登山队员的团结协作的情操美的写照。
总之,课文详写的内容很典型地表现出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团结协作、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⑶ 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如:
①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运用比喻手法)
②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③ 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④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喜马拉雅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⑤ 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渲染登山环境的恶劣,这是为了衬托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是用了较多笔墨描写了美丽的珠峰景色,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更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请学生调动生活体验,充分发挥想象,仿照文中写景语句,试着写几个表现夜色美的句子。
3、以CD《珠穆朗玛》为背景音乐,教师深情诵读课文片断,学生用心体悟。
五、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胜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会走得更稳健、更远。
第三篇: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重回世界之巅范文
大家好!
我是来自南阳市第八中学的万航宇,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
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重回世界之巅
悠悠华夏史,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政治、军事等,林林总总、博大浩渺,就象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包裹在我们的周围,为我们提供着无尽的营养。
我们的文化一直领跑世界几千年,然而,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不再是当年受到各国羡慕的“唐人”,而是帝国主义侵略者枪炮下的“东亚病夫”,中国文化也遭到了损毁和涂炭。
无数的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现代的科学发展观,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理应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可是现实并非这样,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贪污腐败,赌博盛行、食品安全、考试作弊„„等等等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协调的现象令人担忧。说明物质生活的丰富,不能直接带来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需要精神食粮,需要真正能带来幸福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
几年前,北京天安门侧方竖起了9.5米高的孔子雕像,国家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作为法定节日放假,让人们享受传统节日,品味传统文化。《弟子规》、《孝经》等传统文化的读物也在社会上流传,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学到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和精髓,他们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了自己,知道怎样才能做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统文化的受益者,为和谐社会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们的传统文化,倡导和为贵、道法自然、百善孝为先,与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理想是一致的,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需要我们世世不忘,代代相传。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应该去了解,珍惜,传承。我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作为中国人,理应自觉学习、宣传、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成为继承者与受益者。弘扬传统文化,使其融入世界,走向世界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思想的中心,让中华文化再次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让中华民族重回世界之巅!
谢谢大家!
第四篇:国旗下讲话: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
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
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些传奇,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国家梦——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
想起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那时,人民解放军是来自全国各地,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可是他们并没有气馁。因为,他们有一个梦,有一个中国梦——为了保卫全中国,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同学们,作为小学生,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呢?其实就是从细微小事中体现“中国力量”,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勤俭自古为美誉,节约至今是佳称。”这一流传至今的古联说的便是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勤俭节约这种美德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了,在生活上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正在同学间悄然形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尚未忘却,“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的古训尚在心中回响。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从身边做起,要积极加入节约水电、节约纸张、节约粮食的行列,从一元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支笔、一张纸、一本书、一块像皮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勤俭节约的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伴随我们的一生!在学校第五届读书节活动中,我们可以阅读教育部推荐的100本优秀励志图书,通过诵读经典红色书籍和革命诗词,铭记历史,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加油吧,中国会永远屹立在世界之巅!
第五篇:被玷污的世界之巅名人故事
保罗·思伦已经68岁了。他十几岁时就在书里读到了珠穆朗玛峰。成年之后,这个德国人坚持跑马拉松,在冰场上练习攀爬绳索,还先后成功挑战了海拔5893米的乞力马扎罗山和6962米的阿根廷阿空加瓜山。但最终,—个德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喜马拉雅山,他却不是为了在此完成登顶梦想,而是爬上去,清理满山的垃圾。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好吧,让我们把讨论精神的事儿暂时缓缓。事实上,尽管从航拍图上看来,珠峰白雪皑皑,可登山者们知道,那里藏着数量巨大的垃圾,“简直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
人们普遍认为1953年夏尔巴人诺盖和新西兰人希拉里创造了人类历史对珠峰的首次征服。在危险重重的征途中,希拉里曾雇用1200名搬运工运送设备,每个登山者的氧气瓶都重达15公斤,就连沿途购物使用的硬币都装满了整整25个木箱。希拉里承认,自己将那些设备留在了珠峰,而以后登顶的数千人也大多如此。
据资料统计,从1921年到1999年,共有615吨垃圾被丢在这座神圣的雪山。一位尼泊尔顶级探险家发现,人们留下了氧气瓶、幡旗、绳索和破旧的帐篷。甚至有时,金枪鱼罐头盒就大摇大摆地躺在距离附近村落仅有十几分钟路程的雪地上。“而且据我所知,有两具登山失败的探险家尸体已经放了一年。这座世界之巅正在丧失美丽。”
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探险者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他们被要求在登顶前支付4000美元的保证金,保证除了脚印外,什么也不会留下。不过当地污染控制委员会的一位官员表示,“登山爱好者总是粗心大意,虽然带着垃圾袋,但还是会留下各种垃圾。”每年的旅游登山季节,约有3万名登山者和旅游者来到珠峰地区。以每人每天上山携带6升水计算,仅废弃的矿泉水空瓶就“数量惊人”。
那里寒冷的天气也大大延长了垃圾的降解时间。人们可能在珠峰发现1962年的锡罐,有时候,一脚钉鞋踩下去就会碰到20年或30年前丢弃的罐头盒。那些垃圾的外表曾经被厚厚的冰层包裹起来,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这些废弃物正在重见天日。
思伦并不是唯一关注这个问题的登山家。早在10多年前,来自日本、韩国、格鲁吉亚等国的44人组成了高山清扫队,发起者野口健发现,“在山上乱扔垃圾的登山队,其国家的环境垃圾也很成问题,相反,注意山上环境的登山队,其国家也是很干净的”。
去年,尼泊尔政府和民间组织发起了“拯救珠峰——废弃物治理2011行动”。该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参与者包括29名训练有素的尼泊尔登山好手、65名背夫和75头牦牛。
登山好手们攀登到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收集了8吨垃圾,然后由背夫和牦牛组成的清运队运送到海拔3440米的小镇切巴扎集中。包括直升机残骸、编织袋、绳索等在内的垃圾有些被就地处理,有些被运往加德满都,特别有纪念意义的还将进入博物馆。
清道夫们打扫的雪山正是珠峰上被称为“死亡地带”的区域。那里空气稀薄,仅在2006年就有11名登山者死亡,尸身就留在原地。勇士们分组多次进入死亡地带,争取每人每次带回15公斤的垃圾。
在上山前,他们曾壮志满怀地告诉媒体:“我们面临的风险非常大,虽然要面对极端复杂的天气还有寒冷和暴风雪,但是我们有信心完成挑战。”
登山家思伦也是如此。今年,他所在的生态珠峰探险队带着沉重的食物和装备到达海拔7200米的营地,收集垃圾后原路返回。从2008年至今,这支队伍已经收集了13吨垃圾,包括几百公斤粪便和几具尸体。
他能够理解为什么这座高山上的垃圾如此之多,“在珠穆朗玛峰,达到一定海拔后,你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登山或安全返回上,除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外,你甚至根本没有任何精力去考虑其他事情”。他知道,耗尽氧气的氧气瓶会成为登山者的沉重负担,随身使用的帐篷也常会被暴风雪包围。一般情况下,精疲力尽的探险者根本无力拖着如此沉重的垃圾下山。
但是许多“珠峰清道夫”仍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尽可能地唤醒登山者的环保意识。他们说:“请不要去玷污它的神圣,毕竟我们只有一个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