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古诗词中的“酒”意象
浅谈古诗词中的“酒”意象
摘要:我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精心于诗歌“酒”意象的创造,使其诗具有高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也通过立意选象,其高峻的人格和洒落的胸怀也得以完美的彰显。诗人们或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书写人生,感叹现实。诗人们用他们那被醉人的的酒香熏染的、裹挟着情思的诗句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悠远的诗韵飘散在千百年的岁月的沧桑里。
关键词:借酒怡情;解愁忘忧;送友饯行;书写人生,感叹现实 意象是情感和形象的结合,是寄意于象,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为情感找到一个客观对应物,使情成“象”。中华民族自古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祭天地要用酒,祭列祖列宗要用酒,庆丰收胜利要用酒,迎宾客交朋友要用酒,婚丧嫁娶、日常宴乐更离不开酒。我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精心于诗歌“酒”意象的创造,使其诗具有高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也通过立意选象,其高峻的人格和洒落的胸怀也得以完美的彰显。“酒”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地位举足轻重,它展示了我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全部底蕴以及对生命的理解。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一、借酒怡情——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
酒能助兴,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常有佳句。“开轩面场圃,把洒话桑麻”这是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的诗句,浅斟慢饮中既欣赏了农村特有的自然风貌,又学会了事农桑的有关知识,酒成了最好的载体。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莫笑农家腊酒一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出农家人的憨厚纯朴无私。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过门辄呼,无须士大夫之间拜会邀请的虚礼;态度村野,更觉来往的随便。大呼小叫,毫不顾忌言谈举止的风度,语气粗朴,反见情意的真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中早年的李清照生活得那样无忧无虑,郊外野游也能开怀畅饮。“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描绘了秋高气爽,大雁振翅,登楼吟咏,怎么能缺少那激发豪性的玉液琼浆呢?苏轼开一派豪放词风,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酒中可见其过人的豪气!
二、解愁忘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世称“诗仙”,又由于饮酒成性,又称“酒仙”。李白仕途坎坷,官场失意,现实中,他常常借酒消愁,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酒气冲天,怒发冲冠的形象,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顺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题中一个“独”字,道出了李白的孤寂,引出的便是他饮酒的情节,酒便是诗的一个线索,酒因、酒前、酒时、酒后,一个个片断似被“酒”字串成了一串珠。《把酒问月》也是诗人孤苦失意处境的写照,诗中写道:“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在现实中李白感受到的多是冷遇,极度失望、孤独的情绪在诗中可见一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这首《雨霖铃》写离愁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酒醒何处?”表明作者离情之深、之浓、之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三、送友饯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即将离别了,饯行饮酒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宴席之上,饮酒赋诗,共话友情,不啻为文人常做之事。“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是曾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的饯行宴上的场面。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句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诗人满怀别绪酌饮。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贾至的《送李侍郎赴常州》“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作者送别魏二时难舍难分的情感。
四、书写人生,感叹现实——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精美的玉器,浓烈的琼浆,呈现出的是生命活力的光泽和喜悦的人生状态!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达了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追求和愿望。陶渊明“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道出了只有高天阔地的自然,才容得下是人的自由,也只有酒的洒脱,才懂得诗人的傲岸。李益的“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是历经世事回首往昔的独酌,凄凉感慨,恍然如梦。李清照“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是一首感时伤世之作,写出了人之无奈。唐代李商隐“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尽情倾诉了平生的孤独、凄凉、忧愁和苦闷,寄寓自己生不逢时、有志难酬的愤懑和不平。山河破碎,强敌虎视,欲挥戈杀敌却报国无门,愤恨忧愁郁积在心,时代的“大愁”既然无法用剑刺破,就只能用一樽浊酒化解心中的“小愁”。张孝祥用“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辛弃疾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词句勾画出慷慨悲壮、豪迈强健的身影!李白《将进酒》就透露出天赐英才却无人赏识的愤懑,虽自我安慰“天生我材必有用”,却难免有失落之感。“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就在“但愿长醉不复醒”中,独饮着自己的那份对人生愁苦与无奈。
古诗中酒意象记载着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诗人们的情感体验。意象是客观的,但却浸入诗人独特的主观色彩。酒意象,既书写了诗人们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昭示着诗人对于生命本身的审视。小小杯中物尽显文人之品格、性情、志趣。诗人用普通的意象投射思想的灵光,为世界文学史增添了许多绚烂的色彩。
参考文献:
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1977.
萧涤非.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文学教育 2008.12 古诗词中酒意象的审美内涵 袁和平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浅析--《大家》2010年16期
古诗词中酒意象的审美内涵—《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12期
第二篇: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常见意象 ●花草类:
(1)菊:隐逸 高洁 脱俗
(2)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3)兰:高洁
(4)牡丹:富贵 美好
(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7)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9)莲 :出淤泥而不染 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10)丁香:愁思或情结
(11)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树木类:
(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黄叶:凋零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4)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5)竹:气节 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悲伤
(7)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风霜雨雪水云类:(1)海浪:人生的起伏(2)东风:春天 美好
(3)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4)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5)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 江湖诡谲(7)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9)雪:纯洁 美好
(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12)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13)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4)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动物类
(1)子规:悲惨 凄恻(2)鱼:自由 惬意(3)鸿鹄:理想 追求(4)猿猴:哀伤 凄厉(5)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6)沙鸥:飘零 伤感
(7)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8)(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
(9)(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10)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11)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12)蝉: 高洁
●器物类
(1)玉:高洁 脱俗
(2)簪缨(冠):官位 名望
●颜色类
(1)白:纯洁、无暇 丧事(2)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3)绿:希望 活力 和平(4)蓝:高雅 忧郁(5)黄:温暖平和(6)紫:高贵 神秘
(7)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其它类:
(1)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2)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3)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衰败(4)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5)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6)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7)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8)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9)破晓:初现希望
(10)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11)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12)深夜:愁思怀旧
(13)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第三篇:古诗词中的酒
古诗词中的酒沉醉千年一曲新词酒一杯”
“诗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诗”。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与酒有着难以割舍不断的情缘。大浪淘沙,从悠远的文化长河中淀积下来的文学精品,也散发出浓郁的窖香。于是在酒中飘逸出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的人生篇章。
晋代的陶渊明是实现诗酒真正结缘的第一人,归隐田园的他虽有“饮酒避世、借酒浇愁”的思绪,但更多的却是通过饮酒来实现物我两忘、回归自然、超然脱俗的境界。
诗与酒,共同注解着晋末隐逸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和人生。陶渊明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将诗与酒“攀亲结缘”,并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的诗人,在其现存174篇诗文中,有56篇写到饮酒,诗酒联袂,寄意遣怀。他“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试酌百情远,垂觞忽忘天”欲说还休,无形中将内心的悠闲自得融入到与世无争的淡泊名利中。于是在俗世的喧嚣中“心远地自偏”,恬淡自乐。
于是陶渊明之后,诗酒结缘的文化心态便在中国文人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酒渴思吞海,诗狂欲上天”的杜甫在为众诗人画像的《饮中八仙歌》中生动地描绘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位诗仙在《将进酒》中吟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把酒问月》中唱到“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饮一杯孤独的酒,在人海中徜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形单影只,便于幻想中将内心的孤寂凄凉融入到浪漫恣情的梦境中。正因为“举杯消愁愁更愁”的人生苦短,于是乎诗人把郁结已久的愁绪化解到极致梦幻的超现实当中,寄月抒怀,随月歌舞,在“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狂放之中痛并快乐着。苏轼身藏雄才大略,胸怀远大理想,可“乌台诗案”使他身陷囹圄,出狱后,僻远的黄州成了他人生驿站,他身心疲惫,远离故乡,远离亲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一个游子的旷达,也是一个名士的洒脱,他体味了自然和生命的意义,回归淡泊和宁静,”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以举杯祭告江中的明月自解,将无限感慨,尽蕴其中,我们不难体味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
饮一杯伤离的酒,在送别时慰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难舍,便于规劝中将内心的深挚情谊融入到临别饯行的劝酒中。没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话别,也无需“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絮叨,一杯酒、一句话便将真挚的友情弥漫在那渭城朝雨之中,温暖人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抒写出漂泊江湖,羁旅失意的苦闷。
饮一杯豪放的酒,在壮行时激励。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腔热血,便于遐想中将内心的干云豪气融入到欢乐畅饮的壮行中。生有何患?死又何惧?立志报国乃男儿本色,人生快意在“葡萄美酒夜光杯”中觥筹交错。“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的豪放在酒力的渲染之下挥洒得淋漓尽致。中国近代革命家秋瑾的《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 表现了其轻视金钱的豪侠性格和杀身成仁的革命精神。凸显了其豪侠性格及巾帼英雄本色。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李白在天宝三年遭受谗言,被迫离开都城长安,还豪放地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并且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君同销万古愁”,足见诗人放荡不羁的性格和不满时弊、借酒消愁的无奈。李白的诗酒豪迈洒脱、气势磅礴,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饮一杯苦闷的酒,排遣寂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抒写出词人漂泊江湖,羁旅失意的情怀,诗人李白或感怀身世,或忧国忧民,久不得志,愁肠满腹,忧心忡忡,频频举起的酒杯中满蕴的是伤感。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面对佳肴美酒,诗人食不甘味,怎一个愁字了得?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晚景潦倒多病、流落他乡的沉郁心情在此让人顿生不忍。
饮一杯郁闷的酒,在失意时解脱。曹操面对军事上的失利,统一大业迟迟未成,而自己年华渐老,壮志难酬,从而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慨,不得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用酒来解除胸中之块垒。苏轼“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
饮一杯欢快的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酒味中荡漾着少女烂漫的笑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闺中少妇慵懒的形象跃然纸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饮一杯思念的酒,冰释悲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思夫的苦痛直落得女词人“人比黄花瘦”!国破家亡,良辰美景不再,女词人纤弱的肩膀何以堪负啊!——“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更令人觉得凄黯,不禁扼腕泪下。醒也罢,醉也罢,都寄寓了真心和至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坐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孔融);“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徐干);“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身世酒杯中“的辛弃疾“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过着“寄酒为迹”的生活,当报国无门的时候则“人间路窄酒杯宽”。
陶渊明的“酒中有深味”;“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元好问);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又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友朋会聚时诗酒相酬,一人独饮时飞觞邀月,苏东坡“酒酣胸胆尚开张”,而怀素则“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钱起)。那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感觉让诗人们抒发了“共将诗酒趁年华”的才情,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酒朋诗侣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酒助诗兴,酝酿了无数优秀诗人的诗篇,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酒文化
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自造酒鼻祖杜康酝酿出这等醇香美味的饮品以来,酒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情感宣泄和灵魂寄托之物。因而它不仅可供人啜饮,而且还孕育了千百年的酒文化——中华文化大观园中一朵绽放着芬芳的奇葩。郭沫若先生曾煞费苦心地统计出,在现存的诗作中,言及酒的,李白占17%,杜甫占21%。可见,如果没有酒,李杜的诗歌便少了些不同寻常的韵味,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就少了些悠长的滋味,人世间值得回味的东西便乏善可陈了。
当然,这酒还融入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苦闷,“沉醉不知归路”的欢快,“酒酣胸胆尚开张”的狂放,“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的沉重……就让我们一起细酌这撩拨人心历久弥香的“美酒”!
古诗词中的酒
中华美酒香飘四海,中国酒文化可以说是与中华文明史同步的。大浪淘沙,那些从悠远的文化长河中淀积下来的文学精品,居然也带有浓郁的窖香。而这其中部分作品走进了中小学课本,成了语文教与学无可回避的风景。
最有趣的是中学课本选入的李清照的四首词,居然无不与酒相关: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酒味中荡漾着少女烂漫的笑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闺中少妇慵懒的形象跃然纸上;“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思夫的苦痛直落得女词人“人比黄花瘦”!国破家亡,良辰美景不再,女词人纤弱的肩膀何以堪负啊!——“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醒也罢,醉也罢,都寄寓了真心和至情。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代文人嗜酒是不争的事实,但文化作品中的“酒”通常只是“形”,放浪形骸之“形”;而其“神”则隐含于思想境界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今天品评古代文学佳作的最基本要求,也便于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养。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一代枭雄曹操的感慨;“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这是菊花隐士陶潜的情趣;“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则满含着恃才放旷的李白愤世的悲怆。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想将学生培养成“酒徒”,但如何做到既让学生避开酒的魅力,却又能引导其步入诗人的境界中去呢?我想除了进行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引导,不妨试着理性地给这类诗文整合归类。
一、人生得意须尽欢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诗中写咸阳少年一旦相逢,大家意气扬扬,举杯畅饮新丰美酒。这样,把诗人青年时代学游侠、任气节、重义行的性格和生活作风活生生地再现了出来。无忧的青春在美酒中绽放。“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庐陵太守欧阳修,政通人和,与民同乐,陶陶然酌一杯,颇有点自鸣得意(当然个中情感是复杂的)。
二、多情自古伤离别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雅士送别,无酒岂可,浓情蜜意在推杯换盏中得到诠释。这正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浊酒一杯家万里”,杯酒过后,游子或远赴边关,或浪迹天涯,于是“酒”成为寄托情感的最佳物化形式。
三、举杯销愁愁更愁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人或感怀身世,或忧国忧民,频频举起的酒杯中满蕴的是伤感。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面对佳肴美酒,诗人食不甘味,怎一个愁字了得?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晚景潦倒多病、流落他乡的沉郁心情在此让人顿生不忍。
四、俱怀逸兴壮思飞
杯中乾坤大,壶内日月长。酒酣之时,满腔豪情者不乏其人。宋朝词人张孝祥有诗云: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以“北斗”为杯,以“万象”为客,境界雄放,格调高亢,这是何等的气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的豪放在酒力的渲染之下挥洒得淋漓尽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中自有豪迈,诗中自有无奈!
酒,一种特殊液体,成就了多少佳作,又贻误了多少青春。“未捞到半个秀才”的孔乙己爱酒,爱得*;“举杯邀明月”的李太白爱酒,爱得狂;“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的陶渊明爱酒,爱得痴;“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雪芹爱酒,爱得苦……问世人“酒”为何物,竟让人痴迷到如此地步?还是著名的诗人艾青说得好:酒,使聪明的人更聪明,糊涂的人更糊涂。
无论“把酒问桑麻”(孟浩然),还是“把酒问青天”(苏轼),或是“煮酒论英雄”(曹孟德),诗人们寄托于酒的情意总是难以言表的。李白主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况且“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劝君为我倾耳听”。
“酒渴思吞海,诗狂欲上天”的杜甫在为众诗人画像的《饮中八仙歌》中生动地描绘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位诗仙在《将进酒》中吟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把酒问月》中唱到“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郭沫若先生曾煞费苦心地统计出,在现存的诗作中,言及酒的,李白占17%,杜甫占21%。可见,如果没有酒,李杜的诗歌便少了些不同寻常的韵味,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就少了些悠长的滋味,人世间值得回味的东西便乏善可陈了。
第四篇: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意象。在我国古代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他蕴含的意义 基本是固定的。就让我们伴随着意象一起走进诗歌的殿堂。
柳意象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植物意象,是一种荣格所说的蕴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国文学的特有风貌。而每一诗歌意象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众多创作者不断丰富而完成的。柳意象的形成亦是如此,它发轫于《诗经》,形成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因此,研究六朝诗歌中的柳意象,对研究我国诗歌意象的发展历程无疑有所裨益。
。《诗经》中有四首诗说到柳,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采薇》,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六朝诗歌中就留下了很深的痕迹:“浮云玉叶君不知,思君惜去柳依依”(萧子显《燕歌行》);“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刘孝绰《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陈后主叔宝《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春心自浩荡,春树柳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江总《折杨柳》);“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等。古代诗人罕有不读《诗经》的,在他们吟读时,《诗经》中柳意象就会潜移默化地进入诗人的心灵,并沉积下来。当诗人创作时,它便会发生作用。
1.民间“折柳赠别”风俗的影响。六朝社会动荡,人生别离也就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柳与人之间已具备“心有灵犀一点通”(指异质同构)的情况下,人们就非常乐意把柳当作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亲朋别离,折下一条细柳枝,什么话都不说,便表达了送者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也希望离别者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像柳那样成活发达,随遇而安,更希望能把故友的绵绵情丝永远留在心里,早日归来。“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等,或希望远行人早日归来,或希望友谊长存,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不要忘记。汉代出现了第一首专门反映折柳送别的《折杨柳行》,六朝时则有30多首,还出现了《月节折杨柳》这样十三首连在一起的组歌,并由乐府歌词发展到文人的专门创作。六朝时仅梁就有刘邈、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等人写了《折杨柳》。也许折柳赠别更合六朝文人高雅飘逸的心态,故而反映折柳赠别的诗在六朝大量产生。但还须注意的是,当时还有折梅赠别的习俗。贺彻《赋得长笛吐清气诗》中的“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是互文,意思是城边的柳树梅树被折来送别,只有岭外的梅柳才能舒适地生长。陆凯《赠范晔诗》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则是折梅表离别之情的名句。但折梅赠别远不及折柳赠别繁盛,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柳比梅种植普遍得多,便于就地取材;二是柳枝弱,枝条长而下垂,容易攀折。
2.“柳”与“留”、“丝”与“思”、“絮”与“绪”谐音。中国人善于使用谐音表达情感,柳及其相关物的这种谐音便易于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这在六朝诗歌中大量存在。“垂丝被柳陌”(卢思道《赠刘仪同西聘诗》)、“悬丝拂城转”(岑之敬《折杨柳》)、“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等都可以有谐音双关之意。何况“,柳”还有聚之意《周礼天宫》“柳毂”注疏:“柳者诸色所聚。”《释名·释丧制》“柳车”注疏:“柳,聚也,众饰所聚,亦其形偻也。”“聚”也就是留聚的意思。
3、柳是六朝诗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之物,易于入诗。柳生命力强,随处可插。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况且古人很早就喜欢种柳,先秦《石鼓诗》中有“何以橐之,惟杨及柳”,在这里,种柳就很带有一股文化味儿。种的柳多了,柳树也就随处可见。不管是屋前“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陶渊明《拟古诗》),还是园边“折柳攀场圃,负绠汲潭壑”(鲍煦《秋夜诗》);不管是路边“桃林方灼灼,柳路日瞳瞳”(梁简文帝萧纲《乐府上之回》),还是水边“柳条恒拂岸,花气尽薰舟”(梁元帝萧绎《赴荆州泊三江口诗》)、“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隋炀帝杨广《昔昔监》)都有柳树垂拂。毕竟,诗人的诗反映的是现实世界,所使用的物象也只能是他们所看到、所熟悉、曾经引起他们情感波动的物象。这些物象往往成为了人的审美对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物象显示或者使我们忆起生活,一如我们所了解于生活的那样,我们觉得他们美。
4.柳具有独特的表现性。阿恩海姆曾指出:“事实上,表现性乃是知觉式样本身的一种固有性质。”⑸他还举例说,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柳丝柔长,象征情意绵绵;纷舞不定的柳絮又与游子飘零、分离时的离情别绪飞扬合拍;柳枝下垂,跟感慨离别时的人们那压抑低回的情态同构。格式塔学派认为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的各种情感,在于“事物运动或形体结构本身与人的心理─生理结构有相类之处微风中的柳树并不是因人们想象它是悲哀的人才显得悲哀,相反,而是由于它摇摆不定的形体本身,传达了一种结构上与人的悲哀情感相似的表现,人才会立即感知它是悲哀的”。⑹柳的这种独特表现性使其具有独特审美性,诗人抒写离别,自然就会觉得“落絮游丝亦有情”
第五篇: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2、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3、从月亮的特征来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看着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出一辙,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来传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4、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又如“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等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弯弯的月牙儿的残缺形象与夫妻别离、飘散的孤苦形象交互辉映,摧人泪下。
5、月亮的亘古不变,很容易让人们把它看成跨越时空的永恒见证者。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等。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