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

时间:2019-05-15 09:4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

第一篇: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

林小玲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3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0例体检的城镇居民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SCL-90总分(152.91±35.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5.98±28.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P<0.01);观察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惧7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强迫、精神病性2个因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非常严重的心理健康隐患,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该类人群处于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家属;调查分析;

Famili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ntal Health Survey Analysis【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amilies.Methods: Select the families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300 case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urban residents medical select 300 cases as a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Symptom Checklist(SCL-90)on the mental health of two popul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Results: SCL-90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152.91±35.32)m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125.98±28.51)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 = 4.62, P <0.01);observation group somatizati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paranoia, hostility six scores and scores were higher(P <0.05 or P <0.01), two forced differences psychosis and fear three factor scor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s: Famili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du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re is a very seriou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should be targeted interventions, so that kind of crowd in a healthy state of mind.[Key words] schizophrenia;families;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化医疗模式的不断深入人心,患者家属的心理情况也越来越受到义务工作者的重视,特别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由于患者疾病的特殊性,给家属的物质和精神都带来了较大的负担。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为20-45岁的青壮年,在行为、思想等多方面均可表现为各种分裂,由此,患者表现出的各种严重的生活实践,使得家属长时间处在心理的应急状态,严重影响家属的身体健康,因此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治疗康复将具有积极作用。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300例。入组标准:①患者均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研究对象为患者的直系亲属霍配偶;③研究对象年龄超过18周岁,且与患者生活在一起,本身排除精神病史、脏腑功能不全史和近期重大生活事件等。④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58例,女147例;年龄18-45岁(47.5±7.21);文化程度:大学5 例,高中80 例,初中156 例,小学及文盲59 例;职业:农民58 例,工人 92例,干部82 例,无业人员 68例。身份:父母148 例,配偶81 例,子女71 例。对照组: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0例为对照组,入组标准:①排除重大疾病史;②近期无负性生活事件刺激;③无精神活性物质成瘾。其中男158例女132例;年龄22-49岁,(46.7±8.92);文化程度:大学5例,高中54例,初中146例,小学85例,文盲10例;职业:工人92 例,农民 80例,干部50 例,无业人员 78例。两组人口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 年龄 教育年限

观察组 300 47.5±7.21 9.30±3.83 对照组 300 46.7±8.92 9.90±3.59 t 0.450 0.580 p 0.628 0.339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1]是目前医疗系统最常应用的用于门诊测量精神和心理障碍的量表。该量表共90个问题,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等10个症状因子。任一因子的得分≥3分者,则被认为可能有中、重度的心理卫生问题。[2]

1.2.2 研究方法 由专业的测试人员对两组研究对象首先给予健康宣教,对本研究的基本知识进行介绍,研究对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而后,采用不记名的形式,根据介绍的测试流程自助完成量表的填写,现场组织好量表的回收工作,对漏题等情况当场给予指导。

1.2.3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SCL-90总分及因子评分比较 见表2。结果表示,研究组SCL-90除了强迫、精神病性、恐惧因子分,其余各项因子分均高 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评分比较(x±s)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躯体化 1.85±0.52 1.42±0.31 5.32 ﹤0.01 强迫 2.01±0.35 1.53±0.52 0.53 ﹥0.05 人际关系 2.56±0.35 1.58±0.54 6.40 ﹤0.01 抑郁 1.89±0.53 1.49±0.52 5.24 ﹤0.01 焦虑 1.52±0.46 1.48±0.56 6.45 ﹤0.01 偏执 1.73±0.54 1.45±0.58 4.6 ﹤0.05 敌对 1.62±0.45 1.53±0.58 5.62 ﹤0.01 精神病性 1.45±0.48 1.43±0.29 0.93 ﹥0.05 恐惧 1.96±0.56 1.28±0.38 8.1 ﹤0.01 总分 152.91±35.32 125.98±28.51 5.61 ﹤0.01 讨论 3.1 本文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家属的SCL-90量表数据显示,除了强迫和精神病性,其他各项因子和总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等因子分得分差异尤为显著(p<0.01),由此分析,研究组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如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精神分裂患者家属由于患者的行为等生活事件心理情况受到影响,不仅身体状况,包括消极情绪、人际关系等也受到严重影响 [4-5]。

3.2 从本文结果可看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群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1)社会原因:由于精神分裂疾病患者遭受社会的歧视,在婚姻、生活、工作等方面均受到不公平待遇,而疾病的长病程等原因,家属除了会遭受物质上的压力,心理上也会有较大的压力[3]。(2)家属的精神科知识的缺乏: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疾病缺少认识,使他们在亲属患病后感产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的消极心理,不仅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配合情况,同时影响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后的康复情况。(3)经济负担沉重: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病情经常反复,病程长,医疗费用支出具有长期性,对整个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家庭经济费用支出增加或收入减少而使家庭陷入贫困,导致家属出现躯体不适、焦虑、抑郁和无助等心理状况。

因此医护人员要重视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在日常医护工作中,重视家属的不良心理问题,医护加强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患者家属产生积极的心理情绪,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患者家属寻求各类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给予关心与支持,以使其树立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27.[2] 金 华,吴文源.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12):260.[3] 李延红,姜长青,辛刚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5):555-558.[4] 赵向辉,马淑香.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不同家庭成员对比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136-138.[5]李梅香,李 宇,马振武.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430-432.[6] 陈自丽,陈美霞,住院精神病人家属的心态及护理干预措施[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2):177-178.[7] 李天放,黄德斌,孙 静等.精神病患者带给家庭的主客观负担[J].中国临床康复,2005,19(40):186-187.

第二篇:关于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的研究综述

关于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的研究综述

摘 要:精神疾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程多迁延、易复发,其特有的病程特征,给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精神病患治疗与康复的重要保障。因此,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干预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那么,社工如何介入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地分析与论证。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沈涛、周荣山和孙燕的《精神分裂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一文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工具对48例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将SCL-90测定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并与EPQ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往往表现为易焦虑、抑郁、恐怖和各种躯体化的不适感等,易表现过于强烈的身心反应及表面快乐内心悲哀的矛盾心理,且不善于表达和缓解自己的负性情绪。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患者本身的长期监护与预后情况,更是连接医患之间对精神分裂症诊疗及防治的一个重要桥梁。因此,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训练等,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联络,及时地发现和疏导心理问题,是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李红丽、吴江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对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SCL-90在躯体化、人及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这6个因子均与全国常模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社会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研究得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心理问。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也必须对其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减轻家属的心理负荷。

王义芳、兰淑芳和韦章丽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一文中,运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与全国常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积极应对因子分低于常模,消极应对因子分高于常模;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和因子分中躯体不适、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分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同时也影响着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康复,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缓解其躯体不适、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情绪,提高他们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技巧和应对措施,有利于改善他们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对患者的帮助和照顾,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和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现有关于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

2.1 护理干预

王云仙,田红琴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度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一文中,总结了4点护理对策,分别是:第一,掌握有关社会支持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知识。正确评估患者家属对社会支持的需求程度,运用相关知识可提供有针对性地支持。掌握对社会支持进行评价手段,考虑其类型、来源、数量和利用度,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协同患者家属控制社会支持量。第二,建立与家属之间有效的支持关系。护士要积极主动的为家属提供患者病情及精神病的有关信息,充足的信息支持可以帮助家属减少无效应对;同时护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掌握家属心理动态,注意其心理感受及反应,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与家属建立信任、友善、更有效的支持关系。第三,加强患者家属间的交流与沟通。同一应激状态下的应对方式是不一样的,患者家属处在同一应激状态下,不同的应对方式通过相互交流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第四,调动有效的社会支持来源。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以及传统的观念和偏见,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常常受到严重的歧视,造成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地位被降低。因此,我们要依靠各种组织、团体的帮助,给患者及家属最大的帮助及支持。鼓励精神病患者家属在面对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时,积极地争取、勇敢地接纳,以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综合以上几点,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家属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获得较全面的照顾和支持,提高社会支持水平,缓解内心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与家属的生活质量。

2.2 心理干预

邱海燕,陆小平,王金莲等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干预效果研究》总结出五点干预措施:第一,向新入院患者及家属做好入院介绍,重点讲解病区各项活动安排,如病区每天组织康复期患者做广播体操、定期组织患者郊游等,让患者及家属感到住院生活丰富而有意义。第二,向家属介绍我院的专科医疗水平及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使家属了解我院的医疗水平和护理服务都是可以信赖的。第三,责任护士每周组织家属进行一次集体心理干预,讲解精神科护理知识,同患者及家属一起分析患者发病过程中各种症状表现,引导其对自身精神症状的认知及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向家属提供危机干预的知识及应对措施,纠正家属在于患者交流过程中对患者的责怪或过多的情感介入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第四,医院每月由主任医师为患者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并发放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手册。第五,组织康复期患者家属对新入院患者家属进行现身说法,互诉自己的情感历程,使其在康复期患者身上看到希望,从而增强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因此,面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家属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这有利于减少家属的负性心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家属及社会的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

2.3 健康教育

吴士玲的《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一文中,制定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护士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分两阶段进行:即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均由健康教育护士负责。第一,住院期间,对患者家属进行集体健康教育,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科普讲座,课后耐心地倾听并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主要内容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家庭精神卫生;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护理、生活技能培训;预防复发的措施,如何处理应急事件等。第二,出院后对患者家属进行个别健康教育,每月定期复诊1次,复诊时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为:强化院内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家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维持治疗的重要性;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合理的生活计划和作息时间、达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正确处理生活应激事件;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劳动,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逐步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总之,加强护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家属焦虑情绪和对患者态度的改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治疗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加强护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模式探索

张大文,谈国林,周琪等的《社工介入家庭干预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中,探索社工介入家庭干预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的介入方法是:第一,成立患者家属俱乐部,由社工介入以专业价值理论和技巧协助恢复和发挥自身潜能,给患者希望、信心和决心,教给患者战胜困难的方法和手段,来矫治患者不良的行为及心理以达到求助者自助并在自助中发展的境界。第二,成立社会帮扶体系,由社工介入,联合残联、社区、乡村成立社会帮扶体系,适时对患者家属进行访视,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例如每月1次)。第三,根据个体情况选用个别心理治疗,针对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支持措施,提高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程度(每月1次)。介入的结果是,通过社工的广泛介入干预,提高了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缓解了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得出的结论是社工的介入和社工理念的引入为精神分裂症系统治疗提供了新的力量和方法,对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和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李丽红,王凯,朱华等的《社会支持模式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一文中,调查深圳市福田区在社区康复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福田区社会支持模式对改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社会支持模式包括: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家属的疑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家属和患者进行有关精神疾病常识的健康教育,使家属学会积极、正确的心理应对模式,纠正不良的应对方式,放弃了对患者过多的忧虑和过高的期望,能以较平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第三,促进社区医生对患者定期的访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不仅可以为家属提供相关的应对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调动家属参与患者康复的积极性,使家属了解家庭支持是治疗的重要手段,提高家属的照料水平,改善家属对患者的态度,增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得出的重要结论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社区康复的同时,也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以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社会支持模式,使家属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况。社区是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开展社会支持最重要的阵地,在社区开展以对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和对患者进行访视为主的社会支持模式,有利于促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研究评述

从上述国内学者关于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现有关于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这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索,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精神疾病患者家属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针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这些心理问题,目前国内学者相关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医护人员的干预,主要从护理干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这三个方面进行介入。而国内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少之又少,可见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主人活动,它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和多方协同。因此,社会工作在介入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时,是否能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结合认知行为模式、心理治疗模式和社会支持模式,在护理干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功能――解救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尴尬处境,缓解其面临的经济、心理和社会上的压力,促进病患家属积极参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过程,同时增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关于治疗和康复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克服不利因素的能力,挖掘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从而实现社会工作“增能”的理念。关于社会工作的介入研究国内文献还少之又少,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总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三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86-87.[2]潘川娣,徐美英,马琼芳等.不同管理模式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情与负性行为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6):7-8.[3]高士元,费立鹏,王向群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受歧视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82-84.[4]胡淑芳,杨来启,李栓德等.被隔离人群的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5):33-34.[5]邱吉玲、陈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5,8(15):39.[6]黄瑞儿,陈克佳,郑良娣,等.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与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8):18-20.[7]陈玉林.医院病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3,3(1):27-27.[8]黄慧玉,邬春华,王群,等.社会工作者介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06,9(17):805-806.[9]贺楚梅,周梅芬,阳前军,等.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与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20-2123.[10]沈涛,周荣山,孙燕.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1):49-51.[11]李丽红,吴江颖.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047-4048.[12]王义芳,兰淑芳,韦章丽.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J].当代护士,2011:124-126.[13]张素兰.39例危重神经介入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心理需要及护理干预[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8):1276-1278.[14]王云仙,田红琴.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度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50-51.[15]邱海燕,陆小平,王金莲,等.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734-736.[16]吴士玲.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10-3711.[17]赵春海,李园,郭燕飞,等.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方法改进及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1024-1026.[18]张大文,谈国林,周琪,等.社工介入家庭干预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86-287.[19]李丽红,王凯,朱华,等.社会支持模式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930-932.

第三篇:ICU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ICU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手术室和ICU基本实行封闭式管理,家属不能随便进入,但这带来了一些问题,也引起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等问题。

干预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必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转变,医疗服务过程中提供全面、系统、整体规范的身医疗服务一即心理干预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工作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实施范畴渗透到医疗的各个角落,心理干预对象从局限于患,扩展到患者家属及社区。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势迅猛,起病急、变化快,预后极差,常使患者及家属产生恐惧、焦虑等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甚至 产生严重影响。家庭中一个成员患病,其他成员将面临疾病及其治疗所带来的影响,影响患者家的日常活动和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家属在陪护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中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是过度焦虑和抑郁。一方,家属是与患者最为密切的接触者,他们的焦虑绪很容易波及到患者;另一方面,家属的身心健是为患者提供支持的保障前提,严重的恐惧、焦等负性情绪甚至可影响对危重病人的医疗决策,如何合理处理和有效缓解ICU病人家属的焦虑况值得医护人员关注,也是ICU重要的日常工作。作为医疗人员要加强对心理学理论、方法和医伦理学的学习,正确调节患者家属的心理冲突,轻其心理压力。

分析患者家属的现有问题

A.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

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付过程,结果是可以适应和不适应的。人在应激状态下常见的反应大致分为焦虑、恐惧、依赖、失助感、抑郁、愤怒、敌自怜等。ICU患者病情重、危、急、变化快,家属将承受着创伤和治疗带来的情感痛苦、高昂的医疗费用,无法亲自顾和陪护患者,ICU探视时间的限制,患者病情稳定后转ICU到普通病房后护理等将会对家属心理产生很大压力。B.ICU患者家属的行为状况

患者的病情变化时刻影响着家属的情绪和心理,这种心态使家属产生一定的情绪反映,极易发生医患冲突。主表现为:(1)冲动:当患者刚人住ICU时或病情发生变化,有些家属无法按捺心中的焦虑情绪,往往硬闯ICU或在门口大声哭喊,影响病人救治工作正常进行。(2)猜疑: 询问患者或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不信任,探视时翻床检查患者全身,一旦发现患者肩膀外露,责怪护士让病人,检查患者的毛巾、卫生纸,甚至饮品、食物,怀疑护士调拿走(常有的物品有:衣服、贵重物品(手表首饰)、剃须刀、假牙、门诊病历卡、CT、X片,纸巾,食物等)物品在进入ICU时应物到人手,必要可自行设计清单,用表格的形式,便于当场填写,记录客观真实,达到实用、清晰、便捷的目的。在转出ICU时做好检查防止遗漏,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3)暴力:因疗效欠佳或医疗损伤人住ICU的家属态度蛮横无理,无视ICU规章制度,自由进出。医护人员稍有不慎,便会招来一番漫骂,殴打。(4)自伤:情绪过于、焦虑,家属在ICU门外晕厥,尤其在患者生命濒危时。

心理护理及干预对策

1.提高自身素质,灵活适时的心理护理在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指导下,护士应学习心理学知识,加强责任心,多点爱心,设身处地为家属着想,关心家属的感受,适时恰当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学会宽容,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医护人员要充分理解家属的心情,家属反复向医护人员询问患者病情,急于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是合情合理的心情。当患者病情无法治愈时,家属希望所有可能的医疗措施均都已执行,没有遗憾。针对家属的心理问题主动以简单的言语提供符合其教育程度的讯息,表示理解,总结谈话结果,询问家属是否有其他想法和要求,从家属的言语变化认定是否接受或否认。

2.较强的协调能力,恰当的技巧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在ICU护士是第一个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人,在做出准确的判断、急救配合的同时,还有可能是第一个电话通知家属的人,得体的语言在此时将是非常重要,如:“患者病情有变化,医生护士正在抢救,请您在门外等候,医生会详细告诉您况”、“请保持安静、在外面稍等一会,好吗?”、“为了咱们的人,请冷静”。(当家属看到患者,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突遭变故,病情危重,危及生命,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痛哭。家属急切希望挽回患者的生命,恳请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抢救治疗及护理。这种情况对神志尚清楚的患者会加重其心理负担,间接影响其病情,对抢救工作极为不利。因此,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以高度的同情心来安慰患者家属。注意语言平和,避免使用伤害性词语,减轻和消除消极情绪,使其在接受现实的同时,对患者病情的恢复也充满信心,以便积极地配合抢救工作⋯。)

3.发挥集体力量,稳定家属情绪有纠纷及时组织会诊会诊结果告知家属。当遇到有医疗纠纷时避免正面冲突,时科主任、护士长出面,通知领导,解决难题。

4.有预见性防范措施针对ICU环境特殊性,病情复性,对于可控制因素进行预见性防范。及时沟通,对需要入ICU进行救治的病人,专科医生首先要向家属讲明转ICU必要性,医疗费用问题等;入住ICU后,ICU医生护士积极救治的同时向家属介绍探视制度,留下家属的联系式;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与家属沟通交流取得理解.告知家属治疗方案,每日定时把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护理效果信息告知家属(及时告知病情患者进入ICU后,采用通俗易懂语言,尽快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归情况,让家属有充分的心理思想准备。随后治疗过程中一旦有病情变化,也应及时向家属告知。尤其是女性或低收入者做好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解释工作,尽可能减轻焦虑反应。)。根据本地风俗习惯调整探视时间,如探视排在下午4点午睡后(在既不增加患者感染率,又能满足患者和家属心理需求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探视时间。因为亲情的安慰、支持和鼓励是医护人员和医疗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如何保证家属能探视而又不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关键在于管理。目前我们实施每天两个时间段探视,让主要家属轮流进入病房面对面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家属探视在病情变化、各种侵入性操作前征求患者家属意见.签署协议书,催交欠款时注意讲话艺术,不能动不动就以停止治来威胁家属,对一些必要的外出检查提前告知家属,做好备,若因病情变化而无法外出检查,如:机械通气病人无法机要及时告知家属,以免家属在ICU 外长时间等候,听不能去检查引起不满。当病情变化或无好转时,开导家属万不要失去信心,不可在病人面前悲悲切切,更不可有反情绪,以免促使病情加重。当死亡是不可避免时,及时同属进行开放性沟通,对家属在观念上传递死亡是的自然生周期的一部分,如果家属觉想哭,愤怒,悲伤等心情都是正常的。尊重家属的教信仰,允许家属参与协助尸体料理,为家属提供患者可怀念的物品。

5.健康指导对病情稳定需转出ICU继续治疗的病人对其家属进行必要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指导,并定期到专随访。对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的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出院导,包括生活护理,如何处理呼吸急促,各种管道护理。居环境要安静,避免过多访视,特殊症状如疼痛、恶心、呕吐、搐时处理。死亡后处理,各种管道如何拔除等。

小结:对ICU患者家属心理行为护理干预,能提高ICU护士的自身素质,意识到ICU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救治患者身心康复,还体会到患者家属在对待家人病情变化及生活环境变化时的心理变化,渴望得到医疗护理的心态,以及在面对自身,周围人和事物变化时的脆弱情感。医护人员针对家属心理给予心理干预,降低其焦虑,抑郁等一心理状态,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优化医护关系,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第四篇:四种心理健康状况

四种心理健康状况
整体状况 指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是交互影响的,当其中一方面发生障碍的时候,另一方面也 受到影响.也即通常所说的身心障碍或心身障碍.例如,咨询和治疗的实践证明,甲状腺的 主要功能是控制个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当甲状腺分泌过多时,代谢作用将会加速,个体会有 紧张反应,情绪激动,注意力分散,焦虑不安,甚至有妄想和幻觉出现.反之,当甲状腺不 足时,代谢作用将会降低,个体的心智活动会趋于迟钝,思想迟滞,反应缓慢,记忆减退, 且常有抑郁的倾向.同理,情绪反应这一心理活动也会引起心理的变化,例如人在生气愤怒 的时候,食欲常会降低,胃酸分泌增加.而且,因胃壁充血关系,胃壁粘摸便有随之延展的 倾向,使某些部位变得单薄,保护胃壁的作用因而减低,这一系列反应连续出现,便使胃壁 部分受到胃酸的侵蚀,而形成溃疡.所有这些都表明,健康应是心理和身体两个方面的.平均状况 指一般人都处于常态分布领域,大部分人怎样,他也怎样,就认为正常的,健康的.例 如,有些人在社会行为上极端退缩和回避,有些人则极端进取和公开,而大部分人却处于中 间状态;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应该就是正常的,健康的.又如,有些人在人格方面极端遵奉或 顺从,有些人则极端独断或对抗,而大部分人则处于中间状态;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应该说是 正常的,健康的.再如,有些人在社会依赖性方面完全失助,有些人则完全自我满足,而大 部分人却处于中间状态;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应该说是正常的,健康的.理想状态 指心理健康是人们意识中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也即一个人希冀要达到的那种状况.倘 若达到那种状况,便是正常的,健康的;倘若达不到那种状况,便是有障碍的或受到了障碍 的.由于人与人之间希冀达到的状况悬殊颇大,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若想达到既是自己 希冀的又是众所公认的健康状况,那只能在理想中实现,亦是一个人一辈子追求的过程.适应状况 指心理健康是一种适应过程, 处于一种适应的状况下.当前的世界, 社会在变, 环境也在变, 有些人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的社会和环境, 表现出一种健康的心理准备和应付行为, 有些人 则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社会和环境, 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心理不适应和阻抗行为.介于这种顺 应和不顺应之间的还有一种人,他们敢于打破一些社会陈规,驱动社会和环境变化.对于这 些人应作具体分析;如果他们的动机和效果是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则心理是正常的,健康 的;如果他们的动机和效果是不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则心理是不正常的或有障碍的.客观地 说,我们应该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看待心理健康.


第五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调 查 报 告

赵 桂 红

2010.1

2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平遥中学赵桂红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平遥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平遥中学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性建议,也供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人士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共计1167人。

2、调查时间:2010年11月

3、调查工具:采用益尔心理教育研究所提供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该测验适用于综合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测试共有60个题项,该测验覆盖面广,筛选率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每个题项后有“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五个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60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60,得出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4、调查方法:本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配合,利用学生自习时间,在计算机教室利用电脑集体施测。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益尔心理教育研究所提供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的初步结果

1、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平遥中学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良好,具有正常的心理水平。从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被调查的1167名中学生,心理状态良好的人数866人,占总人数的74%,说明这部分人的心理状态是比较好的;有轻度心理问题人数278人,占总人数的24%,说明这部分学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导和教育;有中度心理问题的人数23人,占总人数的2%,属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对于这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需要制订个别辅导计划,要重点辅导。

表1:

科目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上少数教师自身人格偏异及不健康的教学行为,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就家庭因素来说,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他们或者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观地给孩子确立一个理想的目标;或者把孩子奉为“上帝”,使孩子拥有无限的权利。孩子往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就社会来说,功利主义的主导性倾向和大众传媒的消极因素,使青少年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他们要面临升学、就业、交友、休闲等各种生活压力,特别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发展的性心理之间的矛盾,导致产生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协调。需要指出的是,中学生在冲动、自责、过敏、恐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对学习、对考试的一种焦虑反应,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困扰,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加应该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根据我们调查分析发现,改善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实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改善家庭教育

1、家长要注意儿童早期人格的培养

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大多是儿童早期教育和社会交往带来的精神发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剥夺、童年的经历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态度和心理体验。如果在人生早期(一般指0-6岁)得到适应最佳教育将会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家长要加强儿童早期的独立性和自制力的训练,要抓住这一时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开发或优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长还应经常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家长只有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同时在实现期望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原有期望进行调整,才能减轻孩子的压力。应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运用符合子女身心发展实际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2、让子女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我国自古以来,提倡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子女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育人方法。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育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从中得到锻炼,并帮助子女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3、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优化

家庭环境的优化不仅应体现在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气氛;还应体现在家长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长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践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对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为表现,家长及时给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励、强化的效果。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指出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因此在教育中,要减少斥责和限制,多给以“表扬”和“承认”的机会,以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了帮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纠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可以适当采取不损害孩子身心为比标准的惩罚。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子女,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用简单的手腕来应付,是无济于事的。”为此,家长应了解有关教育以及儿童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机械地按照预设的一套模式向学生强行灌输,使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这个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抹杀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应将中学生由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向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轨道上来,它有助于中小学教育走出狂热追逐高分、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误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把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才能在教育内部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要纠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倾向,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他助到自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可以采取宣传普及心理学常识(通过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和讲座的形式等)、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以及推广集体辅导、朋辈辅导的形式,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健康向上的心境。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矫治。

3、加强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一定要讲究实效、慎重、科学,并注意把握时机。根据上海等地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的经验,初二年级是性教育的关键期,从这是开始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并将这种教育有计划的延伸到高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4、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讲座、讨论、宣传材料等

方式,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聘请有关专家和教育先进工作者介绍符号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以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5、重视家校沟通的途径

建立家庭和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学校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6、重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课余时间参加业余活动,有利于中学生多种才能的发挥,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丰富,心理紧张得到缓解。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脑力、体力的效率,改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三)积极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对于学生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锻炼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青少年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持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特别是女同学要摆脱“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充分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第三就是要学会自觉地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对身心的伤害减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这个对处于紧张学习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密切配合,综合治理,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下载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患者家属感谢信

    患者家属感谢信 患者家属感谢信 尊敬的红星医院领导: 您好,我是患者xxx的家属,首先我代表全家送上对贵院最真挚的祝愿,祝贵院事业蒸蒸日上,在医学科学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X......

    如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

    如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 【摘要】 精神分裂症在世界人口中的患病率约为1 %。临床表现多样,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及现实检验障碍;阴性症状包括情感平淡......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摘 要:调查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邢台市第七中学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心理健康好或者较好的占98.27%,说明总体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实践报告此次调查报告所用数据,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获取。问卷发放地点为学生宿舍,一共收得问卷52份。其中男生人数32人,女生人数20人,范围从大一至大四。取......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克山农场中学王宇 当代中学生存在无法承受学习成绩竞争的压力、自我定位出现迷惑等问题,为此,可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量表该测验是调查心情和感受的,不是测验能力和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无关, 答案也没有好坏之分,请按平时所想的如实回答;本......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总结

    心理健康状况排查总结 为全面掌握学期初我美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防御,提升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一 、研究性作业的总原则 牢记十二个字:“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团队精神!”总之:优秀的作业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二、研究性作业展示的形式 1.讲解:利用PowerPoint、Fron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