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庆志愿者发言
敬爱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黑龙江工程学院六十周年校庆志愿者们站在这里发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松江灵秀,成聚于此,煌煌学府,群星璀璨。风雨兼程中,我们的母校已经走过了60年。尽管有许多坎坷,但黑工程人的精神依然薪火相传,一代代杰出的工程人从这里走出去。奔向更蔚蓝的一片天。
我为成为校庆志愿者而骄傲,因为这是一份神圣的使命。母校历经六十年风雨,饱含六十年霜雪,久经考验,成就母校六十年辉煌。来宾们看到的是我校蓬勃的生机,学长们看到的是母校的荣光与自豪,体味的是母校的温馨与眷恋。而我们,我们这群学弟学妹们,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干净整洁;用我们文明的语言,传递炙热的情感;用我们阳光般的微笑,传递我们无限的快乐;通过我们最尽心的服务,让每一位来宾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母校六十周岁的生日之际,作为志愿者的我们,一直在为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努力着。我们练习着微笑,一遍遍温习着校史馆的解说词,努力让黑工程的温暖通过我们的言行传递给所有来宾,让所有的校友找到回家的感觉,让他们怀念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让他们为母校的新面貌而自豪。
我们会为母校成为更好的学科应用型大学而贡献微薄之力!让我们衷心祝愿母校在未来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发展。我们将忠于志愿
者事业,永远为自己是一个志愿者而骄傲!我们将不辱使命,永远为自己是一个工程人而自豪
第二篇:校庆志愿者心得体会
校庆志愿者心得体会
10月19日迎来了学校60周年生日,作为大一年级的学生,能够看到全校同庆,看到这些年多来学校点点滴滴的变化,毫无疑问,我是幸运的。当得知学校招募志愿者参与到校庆工作中时,我便兴奋不已,希望能够为学校做些什么,一直是我想做的,提交申请表、参加面试选拔,很荣幸成为了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同时是会场指引小组的组员,这不仅满足了我的心愿,真正让我可以参与其中,可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中,社团部长为我们讲了志愿者的整体工作安排及要求下,谈到学校情况,校史校情介绍,确实让我感受到我对学校的历史了解的并不深入,身为学生,本应该十分熟悉,深知校园历史文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爱学校的还不够多;还需要多多的去观察去了解学校的故事,凝结成我们学校的历史校园故事。即将到来的“迎校庆60周年”庆典活动是展示我校办学成果、办学实力,展示师生风采和能力,宣传学校形象的良好契机,希望各位志愿者能够把握机会,认真负责,充分展示我校学子的综合能力。
随着日子的推进,终于到了校庆日,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我负责嘉宾接待工作,下午两点许,我们在大榕树下待命的时候,部长来回奔波在行政楼和实验广场之间,当他走过我们身边时,突然和我说,你们身后的图案是有什么含义吗?我一时愣住了,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然后书记就说,这是个不错的图案,你们可以为它定义,附上含义,那衣服就更具有意义了。随后就匆匆地离开了,这让我心里暖暖的,马书记原本就已经很忙了,但他还是会关心我们身上细小的东西,然后对话之中也感受到了书记的亲切和蔼,在后来的工作中也确实更有劲了;随后在工作中,我先是负责行政楼的嘉宾指引工作,临时因为礼仪缺少人员,我随着几位礼仪一同先往大榕树下接待嘉宾,虽然我穿着不同地服装,也素未相识,但礼仪们向我讲解在接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还示范规范的动作给我看,着实让我感受到不管我们是否岗位相同,但我们都只有一个希望,就是把志愿者工作做好,完成我们在校庆过程的的拼图,即使不相识,也会为工作一起努力,有困难一起帮忙一起做。
到了11点左右,本来按原本计划是吃饭时间,但是车流量达到了高峰期。每当有车辆驶入,我们都必须跟着车辆跑到停车线,如此一来,我们跑了不知道有几十趟了,并且还要跑到上面的那一层去,基本上是没得休息了。后来,车位满了,我们还需要指引司机走到六一区去停车。向我们问路的校友更是数都数不清,但我都耐心地向他们解答了问题,为校庆出一分力。
早上的志愿服务历时4个多小时才结束,毋庸置疑,这次的志愿服务很考验我的耐力和持久力,看着同伴们这么辛勤地工作,我也不忍心去休息。我想,在她们身上,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包括她们坚持不懈的忍耐力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晚上的站岗时间不是很长,到了休息时候了,我也只能说句不舍,我想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毕竟华农的百年校庆,就只有这么一次。能在这次校庆活动中展现当代志愿者的风采,是我们的骄傲。到现在,每每看到我们交通指挥组的合照,我都非常感动,那是珍贵的友谊,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受益无穷。
随着校庆圆满的结束,庆典大会以及庆典晚会的圆满落幕,想必我们学校向外界展示我们学校这60年来的辉煌成就,60年风雨兼程,现在迎来新的起点,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的同时,文化氛围也更加凝聚,也更多丰富多彩,开设更具有竞争力的专业,能够让我们在就业以及创业上有更好的前景,让我们学生看到更光辉的前景,与学校一起同行,一起去抒写新的篇章。
关于晚会,我们积极筹备、集思广益、反复推敲晚会创编方案。创编方案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后,将创编的基调紧锁石化发展脉络,彰显石化精神,凸现百年名校特色,烘托百年喜庆气氛;以庆典晚会向广大师生弘扬我校特色,以石化人的心讲述石化人自己的故事。石化的百年史正是中国石油史的缩影,很多师生对本校的光荣历史并不了解,我们要借庆典晚会这种艺术表演形式,让全校师生更加知校,荣校。
创作过程是紧张而又艰辛的,晚会台本的主创人员不辞辛劳,在担负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以及学业的情况下,凭着满腔热情,以“向石化的列祖列宗致敬”的心态,不计得失,笔耕不辍,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经过了无数次痛苦的取舍,终于完成了这一承载了六十年石化沉甸甸历史,千千万万石化人不朽精神的六十年校庆庆典晚会台本,为六十年石化起航的船帆上写下了胜利的航标。
虽然我们没有机会好好的观看校庆盛典,没有机会和校友们合影留念,可是我们依然很满足,因为我们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因为志愿服务,让我们凑在了一起;因为奉献,紧紧把我们相连!看着我校六十年校庆迎宾工作圆满结束,虽然我只是沧海一粟,可是我依然很满足!这次的六十年校庆志愿者之旅,让我在奉献中快乐着,幸福着!报告人:李浩学 2017年3月25日
第三篇:校庆志愿者总结
陈锋 108010401
校庆工作总结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了学校70周年的校庆,并光荣的成为了一名校庆志愿者。在校庆的工作中热情周到的为广大校友与来校的嘉宾服务,为校庆的圆满完成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此我感到很自豪。
在校庆志愿者信息公布之后,作为我校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学子,我很高兴第一时间参加了志愿者的招募,想到在校期间能有幸参加学校的70周年校庆就异常的激动,同时也很庆幸自己能够被选入校庆志愿者的行列。
在经过了几次志愿者培训后,我也深刻的体会刀客志愿者不单只是依靠你的热情与无私的精神就能完成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又丰富的知识,细心的观察与齐心的团队合作。在将近一个月的学习与锻炼下,经过了礼仪、校史、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等各方面的培训后,对我个人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我从这几节简单的培训中了解到了自己平时生活中一些不注意的细节,日常行为举止中的小毛病,并特意的加以改正,在为人处事中更加多的为他人着想,举止更有规范,无论出于什么情况下学会以微笑对待。同时在校史的培训中我也对我校的文化与传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能够成为学校的一份子而高兴,同时也更加明白了作为一位重工学子所肩负的使命,我们要向我们的优秀学长们看齐,为母校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在团队模拟的训练中,在突发情况下我们经过了多次的培训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最初对于突发情况的手足无措,渐渐的我们都成为了能够独挡一面的优秀志愿者。
在校庆的这一周里,就是实践我们培训成果的时间。在校庆的工作中我根据志愿者的安排很荣幸的被分到了一对一志愿者的队伍中。刚刚接到任务时我还是有些许的紧张,害怕在接待过程中对我索要接待的嘉宾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在其他志愿者同学的帮助下我也很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与嘉宾的交流中,从嘉宾参观学校后的有感而发,对于学校的评价与对于学校未来的期许,我为能在这所大学里学习生活感到由衷的欣喜。在此次接待过程中也历练的我对于领导贵宾的接待服务中的能力,为将来正式进入社会的为人处事打下了基础,提高了待人处事的能力。当校庆庆祝大会开始时当校歌奏响时,当看到主席台上嘉宾的笑容时,当看到几万重工学子唱起这首有力的歌曲时,我的心中就涌动着一股激情与自豪。当听到嘉宾对于我们志愿者的服务非常的满意,在离开时夸奖
陈锋 108010401 了我们志愿者的服务时,心中的压力全都化成了喜悦,为我们的工作感到自豪骄傲,此次校庆志愿者工作令我感到即快乐又收益良多,很感谢学校给我们的这次机会,也感谢培训我们的老师,以及为校庆工作圆满完成付出努力的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志愿者同学。
第四篇:校庆志愿者感想
60周年校庆志愿者感想
5月的重庆,太阳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气息,路边的小草树木都不自觉的收缩着、耷拉着,偶尔有几缕微风吹过,留在脸上还有热热的感觉。
可是这一切丝毫都抵挡不住举办校庆的热情,每天学校都有一个新的面貌,每时都能发现学校新的美丽,每刻都能看见人们忙碌的身影„„两个多月80多天的时间就这样既漫长又飞快的从我们身边溜过,每天学校的倒计时就被刷新一次,掉漆的钢柱被重新漆刷了一遍,脱落的瓷砖经过工人师傅的精密测量后都补上了,干枯的小树、植被都换过了,道路两旁挂满了灯笼、卡片,宿舍楼前都是条幅,竞湖前面的小广场修好了,游泳馆开放了„„一切为校庆可以圆满完成的努力都在进行中。
60年是多么吉祥的数字,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正好遇到了,我们庆幸自己在校期间遇到了校庆这个重要的节日,为了让校庆更加顺利、更加圆满,我们参加了校庆志愿者的选拔,最后经过学校的面试,我们终于有幸成为校内引导中队的校庆志愿者,可以给校庆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校内引导中队的职责是在校园内为来宾及校友提供引导、咨询及校园参观等服务;协助安全保卫及秩序维护,及时解决来宾及校友各类问题;负责引导校友及来宾处理生活中的日常事务。中队的第一次见面会时,200人全都到齐了,责任老老师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说明,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份志愿者应知应会两百题,为的就是给我们补充一些知识,虽然说我们都是在校学生,可是对学校的某些方面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为了确保我们在校庆期间不会出现差错,中队还给我们进行了培训,5月4日进行了第一次培训,给我们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重庆的历史、特色及学校的简介,会后还发了额外的资料,让我们每个人都了解,11日还进行了考核与第二次培训,同时具体安排了引导中队的任务,我们参加的是咨询服务点,负责给来宾提供帮助,还有的同学是交通志愿者,负责为来往的车辆指引正确的路线;5月7日为了让大家更加熟悉校园,中队举行了一次“科院一日游”,了解了学校的建筑、路线;10日进行了咨询服务站的分组,另外为了体验大学生形象,每个咨询服务点都要求取个名字,责任老师还给我们提了一些要求。
随着时间的流逝,校庆也越来越近了,学校陆陆续续开始紧张起来,校庆志愿者的其他中队也纷纷开始忙碌起来,19日我们进行了志愿者的最后一次会议,老师给我们简单的提了点要求后就带我们去分配咨询服务点,我们被分配到了逸居酒店旁边,那天下午很热,等找到我们的服务点后,脚都快走不动了,看着这个站点,四处都没有棵树,当时已经是下午了,可太阳的锐气却丝毫不减,想想校庆也就不过两天时间,我们再怎么着也得坚持下来。
2011年5月18日,重庆科技学院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60华诞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新契机,它饱浸着一代又一代重庆科技学院人的辛劳和汗水,承载着10万余校友的光荣与梦想,虽然开幕式还没有进行,但是我们却感受到了浓浓的气氛。
20日,7点50分我们来到了咨询服务点,以前可没这么早起来过,7点钟被闹钟叫醒,赶紧收拾收拾,吃点面包,换上志愿者服装,带上工作证,从容园这边走过去,站点多了20几箱水,多了三张桌子,想想那些工作人员肯定辛苦了。今天天气没有那么热了,风吹在身上感觉还很惬意,负责人不时的过来考勤,问问有什么要帮助的等等,或许是因为地方偏僻,过来的人并不多,倒是有工人叔叔阿姨们过来拿水,大热天的,每送出去一瓶水,他们都会给我们说声谢谢,我们都感觉甜甜的,有时候他们还会和我们唠会。中午吃饭休息也是轮着来的,总之咨询服务点是不能没有人的,有时候没有人过来我们几个就在一块聊天,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很高兴通过志愿者这个平台认识了几个朋友,各自分享着一些好玩的东西,美好的记忆,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共同美好的记忆吧,就这样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21日,迎来了60周年校庆的开幕式,我们7点40到了咨询服务点,听说很多服务点都移去开幕式现场——大田堡的周围去了,那边今天来往的人比较多,我们还是在原地点,因为中午的时候贵宾嘉宾校友们就要过来,所以不能撤,虽然我们不能参加开幕式,但我们还是很快乐。天气一下子降了10多度,经过一夜风吹雨打的洗礼,教职工住宅区门口的花盆等吹倒了,我们组同学就过去帮忙,天空依旧一直在飘雨,有时候大有时候小,还夹杂着凉飕飕的冷风,待一会还可以,可是几个小时下来,我们都冷的起疙瘩了,中途又不能取衣服,只能等着吃午饭的时候拿,可是等到了容园这边,开幕式结束了,我们赶紧拿了衣服又过去。这里也是交通志愿者的站点,他们只能穿着雨衣,不管雨水有多大,都得在雨里边站着,有时候他们得到批准可以过来坐坐,这时才看到他们的头发都湿了,在这里还不时有校友问路,我们的组员就耐心给他们说,最后还给他们一张交通指示图,每次都能得到一句温暖的“谢谢”,我们心中的抱怨也荡然无存了。午饭过后,看着一辆辆车驶了出去,我们的工作也快结束了,心中还有一点点不舍得。
做为校庆志愿者,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为学校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是幸运的,在付出中体验快乐,我们是幸运的,在努力后获得成功,我们是幸运的,在劳动中丰富经验,我们是幸运的,虽然热的让人发晕,虽然冷的让人生畏,但是我们经历过,我们收获了,我们知足了。
第五篇:校庆志愿者心得体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建校二十五周年校庆志愿者心得体会
To give is better than to receive.这是一句可以说是非常有哲理的话,它曾经陪伴着我们走过高中的那段时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虽然现在说这个有点为时过早,毕竟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进入社会,然而,大学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小社会”。我们是中山学院的一员,就像是社会中的一个行走者,应该努力为我们的学校添砖加瓦
两年前,我也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大一新生,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渴望得到成长的我在这里一直不间断的努力着,时光荏苒,不经意间已经大三了,在这里度过的两年,经历了许多,心态越发平和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有过欢乐,也有过难过;有过轻松,也有过疲惫;有过付出,也有过收获;但心里更多的是怀着一股感激之情。在这里度过的每个美好时刻都是值得用一生去珍藏的。其实两年间,学校也发生了很多让人欣喜的变化。初来乍到那一年,体育馆还只有一个地基,我们每天都会望一下体育馆,想象落成那天会是什么模样,大家都憧憬着。而今天的体育馆果然不负重望,大气磅礴,无与伦比。
在经过报名和选拔之后,我很荣幸得成为校庆25周年400多名志愿者中的一名。每个庆典都因为有大量的志愿者而锦上添花,我也愿意成为拥有使命感的志愿者。接到工作证和蓝白色的志愿者服装的一刻,无论是谁都会兴奋和紧张。我的任务是一对一接待——接待到上层领导,说它简单但又不简单,简单的是我只需要事先联系沟通好要接待的领导们,不简单的是要懂得接待领导,让来访的领导感受中山学院校庆志愿者的热情周到。
11月12日,校庆当天,我们志愿者早早开始准备工作,神经紧绷,一直是随时工作的状态。计划赶不上变化,突发情况还是发生了,领导在来的途中迷路了,于是我赶到学院外面的君利酒店通过电话口述引导他们正确的路线,并时刻注意经过的车辆车牌号码,以免错过,终于,他们在典礼开始之前就坐于来宾席上了。校庆典礼,我驻站在场边,看着台上演讲者们激情飞扬的抒发着对母校25年来跨越式发展的感慨、收获体会以及祝福,心里泛起一阵阵的骄傲。回头看着校道边那红色的牌子上“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这是学院寄予我们每个学子最诚挚的祝愿。二十五年,九千多个日日夜夜,使我们感到庆幸的是校庆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是全体中山学院人的成功,是中山学院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成功。
这次校庆最应该感谢应该是为这次校庆努力筹备了那么久的教职员工们。正是他们的业绩、工作和每一个努力构筑起中山学院的历史传承和今日的辉煌;而且,也正是他们对中山学院这一共同事业的理解、信念和热情为校庆庆典定下了基调,营造了气氛。为此,我们由衷地感谢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志愿者和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毫无疑问,假如没有他们深切的理解、热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建校25周年校庆的庆典年就不可能那么隆重、热烈,就不可能那么精彩、令人难忘。
1986-2011年,二十五年的风风雨雨,二十五年的栉风沐雨,二十五年的春华秋实,成就了现在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的路还很长,中山学院还很年轻,它那翱翔的翅膀,直击长空,必定会在今后的每一个25年里画出属于自己那独特的生命轨迹!
一对一志愿者李婷组:黎美君
20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