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那抹熠熠生辉的晚霞

时间:2019-05-15 09:3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灵深处那抹熠熠生辉的晚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灵深处那抹熠熠生辉的晚霞》。

第一篇:心灵深处那抹熠熠生辉的晚霞

心灵深处那抹熠熠生辉的晚霞 ——沉痛悼念李成瑞伯伯

陈玉荣

近日,从国家统计局传来消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矢志不渝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列毛主义的捍卫者,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同志的秘书、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伯伯于2017年2月11日14时23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因病医治无效病逝,享年95岁。作为曾在李成瑞伯伯身边工作过整整5年多时间亲历者,李成瑞伯伯以95岁高龄离开了我,留给我的是心灵深处那抹熠熠生辉的晚霞。他用了一种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犀利目光和手中之笔,穿越时光,满怀深情地记录了95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腐败现象与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现象等问题的反思,跳动着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奋发图强的时代脉搏。据李成瑞伯伯在生病住院期间的护理人员说,他的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安详地离开我们的。至于说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大概无人知道,但我宁愿相信这个温馨的说法。安详离去,是老人的福分。我想说的是,李成瑞伯伯蓬勃的学术生命是从离休开始的,长达几十年来,他默默地进行跨学科、宽领域的研究,就像一抹金色的晚霞镶嵌在我国统计、政治、经济、人口、诗歌、书法等领域的天空,洒落在了李成瑞伯伯这样一位简单率真的95岁高龄的老人身上,让他在95年的风雨沧桑中走出了一条并不简单的人生道路,以至于让我们追寻李成瑞伯伯的历史足迹,从冒着敌人的炮火15岁投身革命,到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主义战士,再到后来新中国成立后步入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要领导工作,专注于马克思主义的新长征的理论探索。

特别是自从李成瑞伯伯离休之后,辛辛苦苦半辈子,终于熬到离休了,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操心了,该歇歇了。离休待遇又不低,可以说衣食无忧,有条件放松,趁着腿脚利索,抓紧享乐。可是李成瑞伯伯离休后反倒更忙了,就像一位辛勤耕耘在统计、政治、经济、人口、诗歌、书法等领域中的孜孜一求的播种者,李成瑞伯伯都获得了令人敬慕的丰硕成果,真可谓是大器晚成。山涧的水在潺潺地流动,那清澈的水里面有着许多的浪花,绽放着李成瑞伯伯坚持真理,求实求真、孜孜不倦的为之奋斗一生的美丽赞歌。李成瑞伯伯之风,山高水长!

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勤勉付出,让李成瑞伯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身份被人铭记;“宁为真理下跪,不向谬论低头”,对真理的孜孜以求与执着坚守,则愈发彰显着一代大家的清亮品德与人格魅力。如同美酒陈酿,李成瑞伯伯的丰富阅历与精深学养,随着岁月的积淀而历久弥香。头顶耀眼的光环,李成瑞伯伯却总是强调,不要把他夸得太过了,不要给他戴各种高帽子,自己真正中意的是被称作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者”。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李成瑞伯伯都没有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探索和追寻。因此,特以此文写上我心灵深处的文字:好走,我最为敬重的李成瑞伯伯,请您在天堂里安息吧!据李成瑞伯伯介绍,他生于1922年1月16日,老家是河北省唐县,也就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医生牺牲的那个县,李伯伯的父亲是一位抗日烈士,为反抗侵略者,牺牲在日寇屠刀之下,我在李成瑞伯伯身边工作时,为了让他的父亲魂归故里,以尽李成瑞伯伯做儿子的孝道,他曾亲自为其父撰写了碑文,并请与他一起在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主席领导的财贸办公室的段云伯伯做成碑帖等。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从西柏坡赶往北京的途中,曾在李成瑞同志父亲的故居住过几天时间。

李成瑞伯伯是1937年参加革命的,1940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在参加革命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进步,有幸成为华北联合大学第一期研究生肄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政府《救国报》编辑、记者,民族革命通讯社晋察冀边区分社记者,边区政府机关刊物《边政导报》编辑室主任编辑,边区政府财政处税务科科长,曾多次被派往敌堡林立的游击区,转战在晋察冀。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新中国建立后,他历任中央财政部农业税司司长、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的秘书等工作。1981年10月任国家统计局第五任局长、国务院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第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顾问。1984年5月离休,享受副部级待遇。先后受聘任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政大学等高校教授,并于1986年当选为国际统计学会副主席。2009年,当选为“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无论是战争年代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还是建国后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李成瑞伯伯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只有最纯粹的灵魂与最单纯的心灵,才能融汇崇高的理想,才能吸收最纯粹的知识。在几十年的革命工作中,李成瑞伯伯善于总结经验,辛勤笔耕不止,并先后在经济、社会、人口、统计以及诗文方面都比较出色,先后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了诸如《财政、信贷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为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而奋斗》、《“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等300多篇重要文章。同时,他又能够结合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先后出版财经、统计、人口等方面专著《中国人口图集》、《中国分类(地区)模型生命》、《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程》等17部,其中李成瑞伯伯所出版的专著中有两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论文300多篇中有2篇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奖。此外,他还喜欢文学,所著诗集《流云集》获得燕赵诗词协会“国风奖”。2003年创作的长诗《千人断指叹》,获得了中华诗词学会首届华夏诗词一等奖。特别是在李成瑞伯伯离休后的晚年,仍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作为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经常为了撰写和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诗词等著作,熬到凌晨4点多还不休息,就算是普通做脑力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李成瑞伯伯的梦想,便是他心中的那块自由的土地,是他心中的那块可以让他休养生息,为今后的人生征途做足准备的驿站,那应是他心中的一块桃源圣地。

谈到做学问和写文章,李成瑞伯伯经常对我说:“我从来不认为我的任何一本书、一篇文章是十分让我感到非常满意的,我认为,我写每篇文章、每本书都是在进行新产品试验,如果试验成功了,得到了读者和社会的认可,那么就说明我的新产品试验成功了,如果读者和社会不认可,那么就说明我的新产品试验不成功,我再进行反复试验和认真思考。”他反对那些把他称为学术泰斗的人,他务实、敬业,却不善张扬。他认为:“我只是一位默默无闻地在经济学、统计学、人口学、诗歌、书法等领域的探索者”。他说:“在做各领域的研究方面,我进行过很多次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为后来者搞研究和做学问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也受到了很多质疑。探索者要有勇气,要敢于犯错。”

李成瑞伯伯曾经多次掷地有声地对我说:“我信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回顾种种争论给自己带来的纷扰,李成瑞伯伯举重若轻,“我就是这样接受命运的安排自投罗网,闯进这个‘无学之学’的圈子里面来研究学问的”,与他人的争论,也只是为了探讨自己所研究的学术领域的发展规律。

正像李成瑞伯伯在饭桌上经常诙谐的自嘲那般,几十年来种种遭遇,无非是“被卷进漩涡,呛了几口水,眼见几家欢乐几家愁,自己也成了一只落汤鸡,又打而不倒,死而复生,生就一副犟脾气,继续自己的追求”。李成瑞伯伯说,他甘愿做真理之神的马前卒,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恰恰就是这位学术理论大家最坚定的精神皈依。正如王国维在其文《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的这三种境界,原本是用在做学问,读书之上的。根据李成瑞伯伯的理解,他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求学的第一步,是说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一个人在认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之后,就必须刻苦读书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拼搏,即使衣带宽了,人渐瘦了,也始终不后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说在千百次地寻求知识之后,回过头来一看,忽然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就在眼前了,成功正在向你微笑呢!

其实,我认为这三境界更适合送给现在给一个为了理想、为了生活而努力而坚持拼搏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许你会想过放弃;在看到别人在潇洒在花前月下的时候,你会克制了自己的欲望„„。但是,为了你的人生理想、为了你们的人生目标,你们就应该付出超人的努力,在黑暗中前行,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方能成功,你的人生才得以升华。

李成瑞伯伯的常常教导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当代人思想形态上的巨大变革。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都受着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推动,具有外源性显著的特点,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两个联系紧密又相互区别的历史进程。在这些转变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因素或杂然并存,或互相排斥,或批判继承。因而,民族文化的变革过程,是个既有冲突又有融合,既有传承又有发展的过程。从社会和文化交织变革的角度解读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有利于深入了解社会转型中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引导社会管理创新。因此,我们在做事之前还是应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伟大的志向是人生前进的方向,是指引人们事业成功的灯塔。在一个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时势需要一大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之奋斗。要推动时代进步,就必须靠胸怀大志、志存高远的人。只有把国家、民族的未来大业当成己任的人,才能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成为改造社会的英雄。

他说,我们有责任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不是躺在床上等待死神召唤。他还说:祸福轮流转,是劫还是缘。天机算不尽,交织悲与欢。生命一定是一场悲与欢的考验。芸芸众生,匆匆穿梭,什么是痛不欲生你懂,什么是委屈挣扎你懂,什么是无人能理解你懂,什么是生活的酸苦你懂。只是啊,你太过善良,太过执著,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人或自己所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自己忍受所有的委屈,自己开解所有的孤独,自己经历所有的酸苦,自己承担所有的坚强。而所谓坚强,就是用高傲的姿态看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完整的离去。而这生活的所有磨砺,就是它活生生的本来面目,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生活就这样,给每一个人都安排着一场跌宕起伏的生命轨迹。而对于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和引路人而言,只有在苦涩难熬的岁月中学会坚强,在苦寂中难得住寂寞,在寒夜里尽力做自己的烛光。

挺过了“反右倾”浪潮,1968年到1978年,李成瑞伯伯又经受住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一名坚持真理、探索真理的共产党员来说的严峻考验,对于此间种种心酸与委屈,他鲜少提及,他甚至认为这些苦痛无足挂齿,因为“这些往事,好多人都能背诵一大篇”。然而,在政治运动中浪费的精力和虚掷的光阴,却成为李成瑞伯伯心中长久的遗憾。而实际上,不论是在宁夏下放到偏远山村给生产队放羊期间,还是在左派与右派的论战中,李成瑞伯伯都从未停止过对我们国家经济、统计和人口理论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只想大事,不想小事”的豁达性格,不仅让他在艰苦的环境里释怀了个人苦难,还让他的思想在更广阔的天空里翱翔。

李成瑞伯伯常常教导我做学问要学会记读书笔记。他说:“我有约无数个笔记本,每天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事物和思想都记录下来,以便随时运用。我这个人很笨,记性也不好,只有笨鸟先飞,下些笨功夫,才能够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点点成绩。从1956年到1981年,这25年中李成瑞伯伯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了比较琐碎的日常工作中了,并没有抽出时间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提炼成文章发表出来。人的一生有几个25年!到了老年才进入角色,真悔之晚矣!但为了党的革命工作,我必须站出来!”

1981年10月,59岁的李成瑞伯伯果然“站出来”,成为继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先生第四任国家统计局长后,做了第五任国家统计局长,他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惊天之举——就是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他受国务院的委托担任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职务,大胆引进日本的计算机电子信息化系统,并将当时的实际统计数据按照每个人所填报的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哪里;年龄、民族、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不在业人口状况、婚姻状况、生育子女数和存活子女总数、1981年生育胎次等13项,以及按户填写的有户的类别(家庭户或集体户)、本户住址、本户人数、本户1981年出生人数、本户 1981年死亡人数和有常住户口已外出一年以上的人数等6项,共计19项,全部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彻底改变了以往我们国家在人口普查和统计过程中因为手工运算而带了的种种不便和相对而言容易出现错漏等现象。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李成瑞伯伯在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挥汗如雨,夜以继日,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人口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地理分布的地图集。接着他又撰写了第二部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口理论的《中国分类(地区)模型生命》的书籍,后来这两部书籍均被国家科委等单位评为“科学进步一等奖”。李成瑞伯伯在退居二线后,依然关注着我国人口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1997年75岁高龄的李成瑞伯伯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同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1‟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公布后,美国著名人口学家科尔教授利用这些资料进行了反复研究,在1984年出版了《从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一书,其中估算我国1958至1963年超线性死亡(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2700万(2680万)。我国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蒋正华教授经过反复研究,在1986年撰写的《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与结果》的专论和有关著作中,估算1958至1963年建国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1700万(1697万)等观点和论述,李成瑞伯伯曾专门针对上述观点,对我国在1958年到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前苏联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使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受到严重损失。许多地区的人民遭受饥谨,生活困苦,体质下降,致使人口出生串大幅度降低,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等问题,根据当时官方户口登记数字的公布、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与1‟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的公布和国外学者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学者研究方法和结果的比较,大胆采用数理统计、灰色理论、线性方程等方法,对美国学者科尔教授和国内蒋正华先生等观点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后认为,美国著名人口学家科尔教授在80年代初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包括“大跃进”人口后果的研究,是开拓性、具有重要价值的;蒋正华教授在后来的研究中所使用以历年生命表为中心、通过参数估计模型进行细致计算的方法,科学性更高一些。当然,更加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于今后的努力。不过,根据当时李成瑞伯伯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迄今为止仍然记得,他推算出来的我国在“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数据比科尔计算的6年正常死亡人口6462万人和蒋正华估计的6602万人都有所不同,认为当时我国6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

因此,我认为有的人对于李成瑞伯伯修正科尔计算中一项技术性错误而得出的统计数字,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硬说是“李成瑞认为中国非正常死亡2200万人”,这完全是一种歪曲,必须加以纠正。李成瑞伯伯说:愤怒是愚昧,让你时时受罪;冲动是魔鬼,让你常常后悔;躁进是后退,方向总是不对;意气是祸水,害人又害己。人生需要宽容,宽容是最高智慧!他说人世间的流言,谁爱谁评判。生死有何难,谁都别来管。生命就是一场来和去的历练。生命的严肃安排总是容不得商量,总在最好的时候留下无奈,美满的时刻出现缺憾。每个人都充满期冀的行走在人世间,两手空空来到,两手空空离去,这过程中所有的追求,无论财富、名利、地位、荣誉、流言蜚语,在生死面前都显得那么无关紧要。生命太过严苛,以至于他突然就把所有的东西送到你的手上,又在不经意之间把它夺走。一路上相伴着,青春、磨难、追求、荣誉、信念、健康、亲友,好似拥有了许多许多,忽然有一天,却又什么都留不住。人们啊,在这一场来与去的历练中,你有没有去思考清楚生命的发展规律呢?

李成瑞伯伯说:生命会教会人们如何在客观中坚强。面对生命中的缺憾,面对人生中的不圆满,面对求不得、留不住,面对怨相会、爱别离,我们要用怎样的态度来正确地对待人生呢?这人世间的生死别离和生命的发展规律,就是锻炼一个人的涵养,生活的阴晴圆缺,成就着生命的安详,生活所有的悲欢,何尝不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只要抱定了自己的执着,哪里有什么客观。一旦揪住烦恼不放,就会重复地为他人或自己制造心酸。人生这场路过,每个人都承担着人生的落差,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一定要学会从容地化解曲折,心头无奈的时候懂得坚持,心头堵塞的时候学会看淡。

李成瑞伯伯说:回头已没有办法,一转身不再牵挂。随它吧。没有执着过的人,不会懂得真正的放下。多少次恳求命运的恩赐,多少次在命运的任性中受伤,到最后,也终于懂得了接受和放下。而这一回生命转身的背后,是多少次午夜悔恨后的接受,又是多少次跟不喜欢的情境对抗后的淡然,而这些接受和淡然,又何尝不是命运的另一种担当呢?

不再逃避,勇敢接受,不再情绪,努力改变,不再怨天尤人,慢慢的坦然。这就是一条人生的必经之路啊,生活让生活懂得淡然,生活让生活懂得客观,生活让生活懂得接纳,生活让生活懂得。李成瑞伯伯走了,看来不过一个轻轻转身而已,而这一长达95个春秋的人生足迹,留给我们后人的,足够引起人们对生命思考与唏嘘。这些依然在命运大海里行舟的人啊,这一条坎坷悲欢的人生路,要用怎样的智慧和坚强,才能稳稳走过。

花开花落,一期一会。他来过,走了一段悲欢故事。他去了,留给人世间的一抹美丽的晚霞。他很真诚,能够在不甘心里,用昂扬的热情,唱出对生命的热爱。他又很善良,懂得在苦痛中,依然用坚强拥抱生命的不圆满。李成瑞伯伯说:也许明天,没有谁,陪我走过,潮起潮落。我说:也许明天,行者懂得护心,归者懂得放下。

李成瑞伯伯说:“我愿意做一个终生求索的学生,不求名,不为利,只图为人民事业做一点小小的工作而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的通融与倔强、无畏与谨慎、愚拙与智慧,都让这恍如云烟般消逝的岁月变得充盈饱满。

生命当有足够的长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然后才有宽度和厚度,甚至高度。活出趣味,活出自在,也便活出了精彩。“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岁月的无情,带走了李成瑞伯伯那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学术理论大家的身影。也使我由李成瑞伯伯的“金色晚年”,想到了臧克家晚年的诗句:“自沐朝晖意葱茏,休凭白发便呼翁;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

不知道是怎么了,此时此刻北京的天空变得湛蓝湛蓝的。回首南眺,日落崦嵫,绚丽的晚霞映红了半壁江山,撒落在世间万物。李成瑞伯伯就如同留给人世间那抹熠熠生辉的晚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悼李成瑞伯伯

(一)噩耗传来亦使然,相交弹指度韶年。辉煌论述春天过,抖擞精神待续篇。

(二)高风亮节好专家,救难扶贫送晚霞。满腹经纶捐社会,桑榆如洗享清华。

(三)遗著珠玑报国家,精雕细刻选精华。人生留得精神在,胜似千酬后代花。

作者简介

陈玉荣,消费心理学博士、MBA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学硕士,曾在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和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秘书李成瑞先生身边从事过私人助理工作,在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从事过研究工作,在中国企业报、中国信息报和中国投资促进杂志担任过副主编工作;在著名民营企业珍贝集团从事总裁助理兼企划部长工作等。2004年被北京市组织部评为优秀人才称号。现任中国管理科学院生态建设研究所副所长、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研究所一带一路课题组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政企对接平台客座教授和顾问、国家产业转移促进中心高级顾问。出版专著有《秋凉犹热:西方经济透视》、《理想与改革:社会主义的改革历程》、《不断进化的经营:全聚德集团多品牌战略营销》、《转型中国的路径抉择》、《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一带一路:中国统筹发展大棋局》等;出版合著有:《集聚正能量:反腐、防腐、廉政管理三步走》、《现代化进程的跨越:贫富差距与犯罪率》、《微时代的危机公关》、《政府反腐工作的加减法则》等书,发表关于绿色经济、政治、贸易、投资、管理、营销、战略规划等论文300多篇。新近出版的《一带一路:中国统筹发展大棋局》一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重大选题备案,定价40元,欢迎关注和订阅。

第二篇:撒向心灵深处的那抹阳光

撒向心灵深处的那抹阳光

我的小学时代是在一所村校里度过的。如今离开那个地方已经二十年了。旧时的校舍已经拆迁,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空地上萋萋杂草。每当周末,我由现在任教的学校回家,当走到那所学校对面的马路上时,总会驻足眺望那个曾给我伤心和快乐的地方。儿时的往事就会不断地浮现在眼前,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给我影响最大的要算是何老师对我的关怀和信任,这是我一生也忘不了的。

那时,我的性格特别内向,别人都说我是三天不说两句话的人,再加上学习成绩很差,于是我就成了老师和同学瞧不起的人。越是这样我的性格就越封闭,成绩也越来越糟糕。自己好像掉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周围是一片黑暗。

考试,那时我最怕的就是考试,每多一次考试同学就对我多了一分鄙视的目光,老师就对我多了一分叹息和失望,爸妈的脸上就多了一分忧郁的神情,而我则更添了一层自卑。每当期末临近,我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因即将放假而快乐,相反好像是一个死囚在度过他那为时不多的苦难日子。我担心、我恐惧。就是在这样的境况里,我战战兢地将将自己试卷上的36分改成了86分,粗劣得连不识字的母亲都看出了破绽。结果的遭遇是自己被原本严厉而现在又伤心绝望的父亲用藤条打得皮开肉绽。母亲一边伤心地抹着眼泪,一边为我擦拭伤痕;父亲则在一旁气急败坏地骂我没出息。此时的我,真的以为自己是个很笨的孩子,是最没用的人。

第二学期开学的时候,我被老师编在了教室最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和我同样命运的还有几个比我更差的孩子。把我划为他们的“同类”,令我心里极其悲哀。那仅有的几位与我要好的朋友此时也与我疏远了,老师的目光也很少光顾这个地方。于是乎,我就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被遗忘的人。看着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享受尽老师的宠爱和笑脸,心里有说不出的羡慕。但我知道,阳光雨露不知距离自己有多么遥远的路程,似乎只能是心中的一个梦而已。

恍惚又是一学期即将结束了。那天阳光特别灿烂。下午快放学的时候,明亮的阳光从教室后面的大格窗里照了进来,照得人心里亮堂堂的。我的班主任何老师正在为期末复习迎考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她一个个的把班上优秀的同学叫到她跟前和颜悦色地与他们交谈,面授着复习的“秘诀”。我低着头,不想去看,但也忍不住的偷看。我渴望这样的“优待”,但我知道那几乎是妄想。

“小雪――”,我!没听错吧!“陈小雪――”,是我,我听到了老师亲切地叫我的名字。我受宠若惊,几乎手足无措,心突突地跳着,诧异得脸都红透了。我来到老师跟前。

“小雪,其实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是缺点信心。快期末了,刻苦一点吧,你会学好的,老师相信你!”老师微笑着用一种我从没有见过的信任的眼神看着我,那是一种很美的眼神。那一瞬,她的目光穿透了我的心灵,点燃了我心中那盏早已熄灭的灯,陡然间,我好像整个人都升了起来,又好像久居监狱的囚徒,突然间获得了自由,享受着春天温暖的阳光。

接着,老师又让我回家认真完成数学书上每一章的复习题和书后的总复习。我流着眼泪,使劲地点点头。

放学了,我背着书包,披着晚霞,沐着清风,快步奔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现在才明白那叫幸福)。大塘边小伙伴们的嬉戏我也不屑去多看一眼,小鸟的歌唱也没能引起我一丝的注意。我要赶回家去,我要用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去攻克我那些复习题。

回到家,我没休息,立刻开始“战斗”。我特地拿出一个新的作业本,工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快速地去完成那些以前我讨厌极了的数学题。说来也奇怪,那些个平时令人头疼的题目,这会儿却变得那么简单。一道道,一页页,轻轻松松地就迈过去了。晚上我挑灯夜战,不知不觉中一个新作业本也被我完完整整地写完了。

第二天放学的时候,我把八章复习题和一个总复习的所有习题答案交给老师检查。何老师惊讶得眼睛都湿润了。此刻我又看到了老师那美丽的眼神。

期末考试的结果是我一向难以及格的数学竟奇迹般地考了100分(可知道,班上仅有4名同学考了100分啊)。老师笑了,我也笑了,同学笑了,父母也笑了。

从此以后,我走出了阴霾的天空,才发觉世界还可以如此地晴朗。感谢老师在我内心深处最黑暗的时候,你用爱和信任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也许,那只是你一次不经意的关怀,可是对于一个绝望中的人有了那么一抹阳光就足够了。

如今,我已是一名教师,每当我用冷漠的目光看我的学生时,用严厉的语言批评我的学生时,我总会想起自己的过去,想起何老师的微笑和那美丽的、信任的眼神。这时,我的心就会微微一震,进而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因为多一点爱心,多一丝微笑,多一束信任的目光,或许那就是撒向孩子心灵深处的一抹阳光啊。

感谢母校,感谢老师!

第三篇:那抹绿色

升学版与经报学院联手推出 同题作文 擂台

从“绿色”题眼挖掘象征意义

指导教师:新华中学杨丽梅

总评:审题是写作文的首要工作。“那抹绿色”这个题目的题眼在“绿色”二字。我们可以把绿色解读为大自然的一种颜色,草木的代名词,环保的标志色等等,还可以纵深挖掘,开发它的象征意义。比如,“绿色”可以象征生机,象征希望,象征生命的不屈与忘我,象征人生道路上坚守的本真与原则。题眼开掘的深度,决定了文章立意的高度。而语言表达习惯则是影响文风的主要因素。

杨丽梅

那抹绿色

新华中学 高一9班 王雁南

我喜欢绿色。因为它是自然的本色。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长大的我,总是不能习惯那没有生命的冷漠灰色。唯有在绿色中,我才可以释放最真实的自己。

我在卧室的墙壁上涂上一抹绿色,幻想自己沿着这抹绿色逃出浮华靡废的城市,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无论喜悲欢忧都尽情释放在自然中,在天地的绿意中徜徉,悠然自得。

出门时,我把那一抹绿色装进心里,带它上路。因为心中有绿色,所以花鸟鱼虫成了我的好友;因为心中有绿色,所以十字路口的红灯也短暂;因为心中有绿色,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在向我微笑致意。把这抹绿色播种在路边,就又是一那抹绿色

升学版与经报学院联手推出 同题作文 擂台

片茵茵的草坪;把这抹绿色抛洒向小河,就又是一弯清澈的碧波;把这抹绿色挥扬到天空,就是365个晴空万里。我小心呵护着这抹绿色,因为是它,让这冷硬的现代文明变得柔软而亲切。

怀揣着那抹绿色,我奋力前行。一路上难免跌跌撞撞,难免疲惫受伤,甚至迷失方向。这时候,那抹绿色总能化作和煦的清风,吹散一切失意与无奈;总能化作无垠绿地,让我从逼仄艰难中解脱出来,纵情其中,放开胸怀,忘记了纷争,忘记了喧扰,无拘无束,洒脱畅快。在那抹绿色中,可以再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可以回到“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痴癫,可以重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品一口香茗,读两首古诗,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让自己沉静下来,与自己对话,与心灵沟通。

城市中的人们总是熙来攘往,永远行色匆忙。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和我一样,在心底保存着那一抹绿色,保持着最真实的自我。带着这抹绿色,不怕险关重重。

我心中的那抹绿色,自成一个世界。那里是爱,是暖,是希望;那里是自然,是安详,是平静,是生命中永远的四月天……

教师评语:对于生于都市长于都市的人们来说,自然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求,唯其如此,我们对自然的渴望就越强烈。作者用畅想的独白表达了内心满怀的决心与希望。如果再多写一些对现实的思考,应那抹绿色

升学版与经报学院联手推出 同题作文 擂台

该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那抹绿色

新华中学 高一9班 孙念元

过了熟悉的路口,我又伫立在那片绿地旁,望着那抹绿色,与十年前仿佛别无二致。

每次走到那个路口,外公总是要挡住我的身体,对我说:“要看车,那些二把刀可是不看人的。”接着他眯起眼睛,左右张望,确认安全之后,才握紧我的手一路小跑过来。等顺利到了路边的绿地,他又叮嘱道:“过马路要左右看,但人不能总是左顾右盼,更不能总回头。因为前方才是目的地。”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里却一直在琢磨,外公的手怎么那么大,那么温暖。

我们喜欢到那片绿地上玩耍,那一抹绿色总是那么新。而外公总会带来水果和饮料,然后约上三两只蜜蜂,唤来几对金蝶,共同在这片春之绿野上嬉闹。远处的人也能清晰地听见我们的欢笑……

可十年后,花鸟依旧人安在?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场秋雨带走了春之绿地,却带来了无尽的物是人非的悲苦。我曾无数次地独立在这片绿地上,看着这抹绿色,却再也等不来那绿地上的时光。不过死神的匆匆一瞥,我就永远失去了那双温暖的大手。在一个人的冬天里,我盼望着新那抹绿色

升学版与经报学院联手推出 同题作文 擂台

芽攀旧柳,朝露悬春叶,然而春天,还在霜雪中久等。

再次来到这绿地,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小小的嫩芽已经迫不及待地钻出地面,欣欣地向我问好,使我无法拒绝它们的邀请。我向绿地深处走去。一霎间,我仿佛又置身从前,空中仿佛又传来旧时的回响:“人不能总左顾右盼,更不能总回头。因为前方才是目的地。”

我终于懂了!

心中的嫩草争相钻出头来,为枯黄的伤心添上一抹新色。春天终于破土!春风又吹活了那抹绿色!

人生的风景是不能没有回忆的,我们需要温暖的回忆,更需要灿烂的希望。因为前方才是目的地。我于是抬起头,向前方走去……

教师评语:有些回忆可以化为一种让人温暖的力量。作者用诗意的语言诉说了略带忧伤的情愫,以绿色为线索,写出了从回忆、徘徊、等待到充满希望的转变。在行文过程中,回忆与现实不断交织,使心理的转变有了现实的基础。文笔通畅,情感真实。

那抹绿色 4

第四篇:作文 那一抹晚霞

那一抹晚霞

蔚蓝的天空中,染上了一抹晚霞,夜的篇章,即将拉开序幕。

橘色的霞笼罩了天空,落日的余晖把每个人的脸颊蒙上了撒满金粉的轻纱,翠绿的草也糁上了一层如水的霞光。蟋蟀振动双翅,奏起了美妙的乐章,毫不注意将至的夜;一只红蜻蜓在微风中伴着花香跳起了芭蕾,为这灿烂的霞增添了几分惬意。彼岸的光映衬着天边的云,渐渐把耀眼的红浸透天空。红色的云在空中翻滚,火一样的燃烧,即刻又平静下来。柔和的金色光芒洒满天空,好似触手可及,又远在天边,照亮了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我的心,一种幸福感弥漫了心。傍晚的湖波光粼粼,泛着金橘色的波浪,几只手摇船在湖中划动,船桨吱呀吱呀地响着,构成了一支美妙的乐曲。在霞光下,水像一袭桔色的纱,清新的感觉弥漫在空气中。阳光又从一朵云中探出头,把金色融进霞中,那金色比繁星更加耀眼,更加灿烂。一抹紫红色的云夹杂着红色弥漫开来,好似天空的舞裙,还带有百合色的褶皱,好像是为去参加舞会而特意赶制。

忽然,霞不见了,天被撕开道裂口。夜,已降临。

第五篇:等待那抹阳光

等待那抹阳光

阴暗的天空好不容易有点六月暴雨后的气势,监考老师坐在台上沉着和天空一样黑的脸,大概是厌倦了长达两天的监考时光。她的眼睛盯着我,好像在说:“快做题呀,你。”的确,周围一片沙沙写字声,只有我傻瓜一样抬着头张着嘴看着天。不知过了多久,当宣布中考正式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我如同听到解放的号角一样激动。于是用自认为最帅的姿势把试卷拍在桌上,头也不回地逃出考场。

天很凉,气温显然没有像天气预报里说的那样如期迅速回暖。我站在你的考场外张望,却没看见你。看来你交卷后冲刺回家的水平比我高超得多。我靠在窗前,想起很久很久一天,我们是那么莫名其妙地认识。

同在一个班很久了,你就像空气一样透明不会引起我的关注,只是偶尔从任课老师气急败坏地批评里听到你的名字。所以——

那居然是我们的第一次对话!

还记得那个上午的天气很晴朗,阳光射在楼梯的拐角,浅橙色,暖洋洋明晃晃的,就像你傻傻笑着的样子。

我说过,原本我们是两条不相干且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的直线。我向着我的理想冲刺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你憧憬你那野猫一样清闲的日子悠哉得意安闲自在。也许我们本就是陌路的缘分,但在乱哄哄的运动会上,你我二人因为参加了同样的弱势项目一同感慨必死无疑而,相交了。

从你的眼中映出当日暖阳金灿灿的颜色,单纯,明朗,好像自信得连世界都可以一口吞下。不尽人意的是,最后我们冲过终点时名次都是倒数。我坐在终点的草坪上欲哭无泪,你却无所谓嘻嘻哈哈地和第一名搭讪,估计是嘲笑人家长得像只瘦猴。我终于承认你的脸皮厚度属于城墙级。第一次很意外地看见你扶着楼梯一级一级走下观众看台,挂着耳机,嘴角牵着浅浅一抹笑意。阳光照在你的脸上,亮晶晶地勾勒出好看的轮廓。尽管后来我才知道你耳机里放的是郭德纲的相声,那天是因为在跑步时崴了脚才肯一级级走下楼梯。我摇摇头笑了——才知道你是这么乱七八糟的一个人。

貌似你很喜欢茉莉花味的奶茶。在食堂相遇时总能看见端着一大杯在很多人看来很恶心的粉绿色液体,坐在那群拎着可乐抱着篮球自认为豪爽硬朗的男生中间,完全无视别人对你手中粉粉嫩嫩的奶茶的鄙视。看来,作为一个男生,你不仅脸皮厚,品味也是无与伦比的。

我知道,你只是表面故意表现得坏坏的罢了。

突然好像所有喧闹都归于原点,世界上就只有你捧着茉莉花味的奶茶,抬起头,眯着眼享受正午温柔的阳光。

笑意凝固在嘴角,澄澈透明。

好不容易挨到了周末,我们面对面坐在阅览室书桌前。我咬着笔头绞尽脑汁对付眼前的数学难题,你翘着二郎腿喝着最爱的茉莉花奶茶专心致志地攻读侦探小说,一副天塌下来与你无关的模样。我对着题目扯着头发大声尖叫抓狂,边拍桌子边不停重复:“怎么办又做错了这道题目怎么这么变态。”吓得你嘴里的茉莉花奶茶差点喷出来。一旁被埋没在一堆史料中的眼镜大叔抬起头,瞪了我们一眼,之后继续低下头沉浸在几千年前的兴衰往事中。

大概这属于对做题狂的同情。你探过头来一把抽去试卷,用对待欠债者的神情盯着它出了一会儿神。可以想象你大脑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尽职地思考,因为过了半天你才指着一个无关紧要的计算步骤,吐出一句让我差点从椅子上翻下去的话:“这里好像不对。”

我对你的答案欲哭无泪,看来看了这么多侦探小说你和文章中主人公的分析能力依旧相差甚远。“拜托,这一步这么简单不会错的。而且以我们的水平差距,应该是我辅导你好不好啊亲,”我调动出全部耐心对你的话作出回应,“下次考试冲进年级前一百你就看得出到底错哪了。”说完后我有些后悔,这么直接的藐视,会不会伤到你的心?

事实证明我的自责是多余的,你不屑地耸了耸肩,继续低下头用吸管哧溜溜地吸着茉莉花奶茶里的珍珠。

后来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解出这道题目,却发现果然是你指出的那一步错了。

好吧,我承认那是你的一次瞎猫碰上死耗子。因为很不幸,下一次乃至下N次考试你都在原地徘徊,毫无进展。不过,我可以看出,你终于愿意在数学课上踏踏实实认真听讲了。不知这是你体内压抑已久的上进心突然爆发还是不甘心败在那道数学题之下,总之,你对这门科目产生了空前的浓厚兴趣。一扫眼便撞见你仰头看着黑板,正好对上清晨耀眼的阳光,明媚得让我眩晕。我低下头转动笔杆的伴奏是数学老师干巴巴的讲课声。看到你脸上好不容易出现一次认真的表情,我不觉一笑,把目光转向窗外。

一碧如洗的澄空,那样绚烂的阳光。

你的成绩向来要死不活,任何一位老师的课你都不感兴趣。幸好教室里没有枕头被子,否则课桌就成了你的第二张床。真搞不懂一个正常人怎么会有这

么多睡眠。我猛然想起你在上某节地理课时因为冒出了一句“二到风景无限好”被老师气急败坏地拎到讲台上罚站。原因是那位大婶级的老师认为你在骂她。一下课,气得快变形分解的老师就指手画脚地给你补上政治课。面对老师因为描了几层眼线而显得“凌厉”的眼睛,辩解无果后的你便无奈地开始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检讨。老师趁机停下说话喝了一口茶,继续叽里呱啦唾沫四溅地对你进行品德教育。

我快步从你身旁走过,扭头对上你的视线。我看见你的眼里,除了清澈的阳光,就是无邪的笑意,朗然,明净,像含着一汪泉水。

是不是对于你来说,除了天塌下来,就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呢?你摆出一副默哀的表情低着头面向老师,眼神却似笑非笑。

忘记了认识你这么多年来,挨骂违反纪律对你来说和打雷下雨刮风一样属于家常便饭。直挺挺地趴在课堂上睡觉,在自由讨论时和前后左右天南地北地神侃,在炎热的夏天脱了校服穿着花花绿绿的短袖T恤,在其他人包括我看来简直是无法无天。可是后来才明白,你这么散漫也有几分歪理。既然青春只有一次,干嘛那么任人摆布循规蹈矩。现在拥有,随意也好,严谨也罢,反正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轰轰烈烈乱七八糟的梦,还回忆什么,好好挥霍便是。现在想起,那是多么开朗的少年,多么明媚的青葱岁月。

初中最后一个考试周就像湖面上偶尔掠过的鸟,扑棱棱便划了过去。下周一,我们这一届莘莘学子就要参加传说中轰轰烈烈的两天中考。周末,我坐着公交车,准备去阅览室复习。公车慢吞吞地耍脾气,走走停停,一车乘客呼啦啦涌下车,空荡荡的车厢里除了司机叔叔,就剩下我和一对少男少女。

公车继续优哉游哉在街道上晃悠,速度堪比三轮车。我靠在座位上,手指无意识地画着圆圈。手机发出电波干扰声的一瞬间,我像被闪电击中了一样,只觉得少男少女的悄悄话,司机叔叔不时冒出的抱怨,好像都成了耳边的一阵风,嗡嗡响着,很快消失。

眼前一下明朗,阳光洒进车厢,我垂下眼帘,沉浸在午后静谧的安详中。缓缓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发件人是你,短信内容只有一句话:“我在阅览室,你来不来?”

一抬头,满眼阳光,暖洋洋的。

一阵冷风吹过来,我缩了缩脖子。考完中考,就意味着相处三年的同学要各奔东西了。也许分数的落差让我们以后再也不会相遇,心里不免有些失落。我把所有的书一股脑塞进书包,头也不回地跑出校园。

从擦肩而过到认识,再成为好朋友。就像昨天的事一样,一转眼,所有的剧情都出场过了。现在,该到分离了吧?

到了一切尘埃落定,我收到A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早晨,手机里多了一条来自你的莫名其妙的短信:“我也考上你梦寐以求的A中了,信不?”就像做梦一样,你和上帝都给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下一秒,我傻笑尖叫直到流泪。我真的像你这个白痴一样义无反顾地跳上公车,还是不知去向何方的公车。此时的天,就像那次运动会时,是多么的晴朗,阳光落在我的睫毛上,就像天使的吻,轻柔温和。我在市区晃了一整天,去了我们当初一起去过的所有地方,包括阅览室。最后太阳快落山时才想起打电话给你。

呼叫转移——

你又和我玩捉迷藏了吗?眼泪瞬间奔涌而出,一个急刹车,我的脸贴到车窗上,于是慌忙站稳脚步。一跳下车我就凭感觉往A中的方向跑,心里不停默念着:“请让我再见到你一面,哪怕只有一面也好。”远远的,在太阳的余晖中,我就看见你倚在一中校门口,头发被夕阳染成栗色,我用最快的速度冲过去。你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我,手里拿着两杯已经凉了的茉莉花奶茶,还有一中的录取通知书。

时间就在这一刻停止,仿佛电影里的慢镜头。世界很安静,好像就只有我们两个人面对面站着,这是多么奇妙的感觉啊。看着你依旧那么纯真的双眸,尽管泪水还残留在脸上,我却破涕为笑,如同当初“二到风景无限好”的你。你也笑了,像极了那抹浅橙色的斜阳,淡淡的,却澄澈透明。

我看见,你的眼中分明有泪光在闪烁。那一天,我一直牢牢记住。因为那天傍晚的夕阳,格外温柔,格外浪漫。我分明看见,这几年的时光,慢慢融在暖阳里,透着晶莹的亮光。后来再也没有看见过这么美丽的阳光,再也没有。

所以,我一直在等待着,等待那抹一直住在年少青涩回忆里的阳光,再次出现。

初一:真夏的公车

下载心灵深处那抹熠熠生辉的晚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灵深处那抹熠熠生辉的晚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追逐那抹阳光

    追逐那抹阳光 207班余启航 青春是盛开的雨季。行走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感到旅途的孤单。是理想,如阳光般,温暖了前方的路,给了我那抹追逐曙光的勇气。于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

    珍惜那抹绿

    珍惜那抹绿 在虚伪和纷繁中,留一片纯洁的栖息地给自己,让人类永远充满希望。——题记 在我的梦境中,驻存着一抹绿,纯洁剔透似翡翠,生机勃勃如野草。 呱呱落地的婴儿,都有一颗纯洁......

    想念那抹阳光

    想念那抹阳光 高二文理分科时,我兴奋地选择了文科。第一次随笔作业发下来,教语文的刘老师竟问我“谁是你的初中语文老师”,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还记得文章的题目是《与文学共舞......

    那抹绿色的回忆

    那抹绿色的回忆——军训总结 高一22班 许天旗 一周的军训生活已结束,它让我们从懒散的假期过渡到了紧张而充实的高中生活。昨日训练的口号依然会在耳边响起,霸气的军人风范仍......

    清晨的那抹橙色

    清晨的那抹橙色有人喜欢红色,热情奔放;有人喜欢绿色,祥和平安;有人喜欢蓝色,深沉忧郁。而我却偏喜欢那橙色。“叮铃铃......”闹钟的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睁开朦胧的睡眼,我透着窗......

    遗失那抹绿(推荐)

    遗失那抹绿 森林,是我们地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森林,是孕育人类的母亲,森林作为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它有一......

    那抹绿(1300字)作文

    精选作文:那抹绿(1300字)作文 偶然一次注意到了朋友家阳台上养着各种各样的花草,姿态万千,争奇斗艳,十分羡慕,一时心血来潮,从市场上搬回了好多花草,文竹、吊兰、海棠、月季&&......

    生命那抹蓝诗歌

    十八岁的年龄,花开半妍的蕾七粉三白的羞涩静静地等待,从十八岁到二十四岁曾有多情的雨吻过,温柔的风抚摸也有烈日无情的炙热,寒雪冰冷的裹挟她悄悄地收起美,尘封所有的颜色隐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