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夫妻暴力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夫妻暴力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①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黄国平张亚林
夫妻暴力是家庭暴力中最常见类型之一,在美国每分钟就有4名妇女遭到关系密切的人的殴打;在被他杀女性中,超过半数是被现在或以前的伴侣所害[1]。2000年中国北京一项民意调查显示[2],33.9%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47.1%的离异者离异是源于强度较大的家庭暴力;2002年一份资料显示[3],国内三地区共计3543个调查对象中,夫妻吵架发生率80.17%,夫妻打架发生率为34.9%。如果不进行干预,夫妻暴力有可能继续或升级(Rosenfeld,1992)。就暴力造成的伤害、配偶自杀或被他杀而言,夫妻暴力所造成的后果是令人震惊的。其它不良结果包括夫妻不满以及抑郁、酒滥用等。夫妻暴力与儿童问题紧密相关。如美国有三分之一儿童出生于婚姻失调家庭,这些孩子更可能与贫困相伴、靠福利生活和有行为问题,也可能不能上学、吸毒,最后入狱。1996年美国福利改革法将促进健康的双亲家庭作为国家目标,并计划每年斥资30亿美元即TANF计划,用于教导夫妻关系交流技巧。促进已怀孕妇女步入稳定、健康的婚姻,并且还为那些低收入夫妻提供训练以改善他们的关系和避免暴力行为[4]。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拟从夫妻暴力的事后治疗和事前预防两个角度来探讨其研究进展,同时对方法学和干预效果作一评价,以期为国内开展此类研究提供参考框架。
一、夫妻暴力的心理干预
由于丈夫对妻子的暴力危害将远远大于妻子对丈夫的(Cantos,et al,1994),所以各种治疗理论和方案选择是建构在丈夫对妻子的暴力事实基础上。各种具体治疗方案的目标不尽完全一致,其最终目标均是消除暴力行为。治疗形式的选择和治疗依从性一般来讲,夫妻共同,治疗会优于个体治疗[56]。但考虑到暴力问题的特殊性,治疗者还是应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决定夫妻共同参与还是分别接受治疗。若暴力行为发生不太严重或不频繁,或者夫妻双方都愿意通过消除暴力而改善关系的话,共同治疗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它的优点是[7]:使治疗者更准确了解正在发生的暴力;改变夫妻交流方式,帮助丈夫控制愤怒并与妻子沟通;帮助妻子识别危险信号及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等。
如果暴力行为很严重,或者施暴者不愿意降低暴力危险或妻子不愿以平等身份同丈夫一起参加治疗,则建议分别参加小组或个体治疗[7]。施暴者小组治疗能够让施暴者有机会和其他人交流,减少其通常有的孤立和耻辱感。这要求男性为暴力行为负责并有义务终止暴力行为和增加妻子安全感。对受暴者提供支持性小组治疗同样普遍。治疗给予受暴者感情支持和建立自尊的机会;给予社会和法律援助。有人对受暴韩国妇女进行支持性小组治疗,内容包括评估创伤、识别主要问题、处理情感、理解自我、改善应急处理策略和提高女性赋权等。干预后,16例受暴女性的特质焦虑分明显下降,但同时发现其状态焦虑、自尊、抑郁分的变化水平与17例对照组比较并无明显不同[8]。一些希望参加共同治疗的施暴者,治疗者可根据情况要求其先完成小组或个体治疗。①本课题受CMB(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编号:01-749)依从性是影响治疗形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接受施暴小组治疗者常常认为他们是迫于法庭或伴侣的外界压力,因而充满愤怒和对治疗的阻抗。如某研究有526个被推荐治疗的男性施暴者,仅有218人(41%)参加了一次治疗活动,132人(25%)完成了为期10周的短期治疗计划[9]。如何增加治疗依从性是小组或个体治疗的首要考虑问题。有人采用播放戏剧录相/心灵的阴影0让施暴者从内在动机上消除治疗抵抗。戏剧讲述一个年轻男孩眼中的夫妻暴力,当他长大以后也成了夫妻暴力的施暴者。被治疗者出自对目睹家庭暴力孩子的同情,他们学会将习惯化的愤怒反应转化为非暴力行动。在随机试验了106个男性施暴者后,发现观看录相可显著地增加治疗的出席和参与率(Stosny,1994)。
针对暴力发生后的治疗
对暴力发生后的治疗,无论是选择夫妻共同或小组治疗,还是个体治疗方式,所用方法多数是认知-行为治疗。其理论认为暴力行为可以通过儿童期目睹、影视媒体宣传、同伴影响等学习而来。有资料也显示暴力男性更多成长于暴力家庭、目睹或经历夫妻暴力(Hotaling,et al,1986)。同时还显示暴力男性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缺乏冲突解决技巧特别是在婚姻状况中,如研究表明目睹父母暴力的男性在当前的夫妻冲突中有更多负性情感和交流方式,女性有更多负性认知[10]。在新近结婚的夫妻中,有躯体暴力的个体表现为解决问题的技能更少。值得注意的是,在缺乏问题解决技能等方面,受暴和施暴的女性也存在同样的问题(Claerhout et al,1982)。
该治疗方案包括[1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夫妻必须学会采用非暴力方式处理婚姻冲突问题。即让夫妻学会更有建设性的冲突解决技巧,而不是单单注重消除负面的攻击行为。学会了有效交流方式和应对问题的策略以后,许多冲突和由此导致的暴力行为将得到避免。其次,要学会愤怒情绪方面的控制技巧如回避、自我劝解、放松。第二,应关注有增加暴力危险的问题如应激、酒使用等。应给予关于暴力基本知识和一些女权主义观点如性别角色教育,让暴力夫妻了解暴力危险和反省自己对暴力的态度。有人把218例社区家庭暴力的男性施暴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基于女权的认知行为治疗和过程-精神动力治疗。共有136例完成了治疗,其中79%完成了治疗后两年的暴力行为报告。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疗效没有差异,指出只有依赖人格的男性对精神动力治疗反应较好,而反社会人格的男性对认知-行为治疗的反应较好[12]。认知-行为治疗不仅对一般条件下的夫妻暴力有效,而且对特殊情况的夫妻暴力显示了同样效果。有两个两年随访研究发现,夫妻行为治疗(BMT)可明显降低酒中毒男性患者,对他们妻子的暴力发生率(从48%降至16%)和降低夫妻的言语攻击[34]。2001年,一项研究再次表明,夫妻行为治疗有物质滥用的已婚或同居男性后,可显著地降低毒品使用和增加夫妻间愉快感[6]。
其它如夫妻情感集中疗法(EFT),以成人亲密的依恋理论为基础。它认为紧张的夫妻关系和僵化的交流妨碍彼此感情吸引,后者又将导致夫妻采用负性处理方法去应对关系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模式限制了彼此亲近和回应,后者则是情感和依恋的基础。由于它重视夫妻间内心体验和含蓄的交流方式,所以被验证为目前最有可能将紧张关系修复为亲密关系的方法之一[7]。也有认为叙述治疗对治疗有过性虐待和暴力的复杂经历的受暴者有效(Draucker,1998)。
针对暴力发生或升级的预防
许多情况是这种夫妻治疗来得太晚以至无法修补夫妻严重冲突带来的损害,并且有些打算离婚的夫妻不再考虑夫妻治疗。一种可行办法是预防,尽管夫妻当前还处于快乐或冲突不太严重的阶段。它的重要性是由NlMH的研究报告得到认识的(Coie J,et al,l993)。它指出毁坏性的婚姻冲突是产生成人和儿童各种形式的精神病理的内在因素;对夫妻不和的预防具 2 有鲜明的优点,因为它的效果可辐射整个家庭。
各种预防项目中。预防与关系促进教程(PREP)的长期效果得到了最广泛研究。它于20多年前由丹佛大学的两名学者Marklnan H和Stanley S得以最初设计。它要求夫妻共同参加,4-10对或更多夫妻一起学习,然后各自实践并反馈信息。所以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很重要。其主要手段是教导夫妻交流、冲突解决和负性情感反应的调节技巧,以及如何维持和,促进爱、承担义务等。丹佛一项长期研究肯定了PREP的效果[1516]: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3年,研究组仍然保持了高水平的关系和性满意度、较低问题密度。干预后12年,研究组有更积极交流技巧、更少负性交流模式和更好冲突管理技能。干预3-5年后,研究组有更少躯体暴力发生率。同时发现,研究组更少出现关系破裂。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得到类似结,果[1718]。如德国一个研究显示,5年随访,PREP组的离婚率为3%,而对照组为16%(Thurmaier,1999)。2001年,一项更大规模、设计更严密的PREP干预项目再次证明它所起的作用[19]。
最初的PREP主要用于婚前预防干预,目前它已广泛用于婚后有高危因素(如关系紧张、有物质滥用或暴力冲突早期)的年轻夫妻的干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毕竟许多夫妻是终生没有暴力行为。PREP已有多种形式的宣传载体如书刊和音像带等。
其它的一些如夫妻交流(CC),是最古老和研究最多的以技巧训练为基础的夫妻预防项目之一(Miler,et al,1976)。主题包括反省和揭露、情感倾听、冲突解决和交流的信息模式内容。要求把每一个内容分解成具体的技巧,使被治疗者都能学会。目前研究最多的是12小时的结构式训练项目,已在美国军队中广为应用(Wampler,1990)。1991年,经过重新设计和更新,CC可用于小组或个体治疗。
二、对夫妻暴力心理干预的方法学
和效果评价针对夫妻暴力的事后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男性施暴者的小组治疗,有少数研究共同治疗。可能原因是后者往往让暴力夫妻误以为妻子也应为暴力行为负责和妻子可能处于更危险境地,如妻子和治疗者讨论了丈夫认为不应讨论的问题,将可能遭到丈夫的报复[11]。许多研究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对照,如将完成治疗的男性与中途退出治疗的男性比较,而不少研究表明他们存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如退出小组治疗的男性更多为失业、未婚或无小孩、低收入、少教育以及有犯罪史、物质滥用等[20]。一些研究还将有其它方面问题如酗酒或没有决心改过的男性排除在外,影响治疗在更多人群的效果评估。不同研究者采用了暴力、再犯和退出治疗的不同定义和评估方法,影响了研究结果之间的比较。多数研究是短期评估,长期追踪的少。所以有人对夫妻治疗干预暴力行为的效果感到悲观,认为与那些拒绝、退出治疗,的暴力男性相比,让法庭建议接受并完成治疗者本来就存在暴力不严重、低再犯率等特点[2122]。也有研究认为认知-行为治疗无效,如把861对海军暴力夫妻随机分成4组:男性施暴组、夫妻共同治疗组、严格监控组、对照组,在完成12个月的行为-认知治疗后,发现男性施暴组和夫妻共同治疗组暴力情况的各项评估指标没有明显改变[23]。对夫妻治疗持怀疑态度者,假定被治疗者仍接受的是标准夫妻治疗,而后者常常把挽回夫妻关系作为治疗的主要目标。现实中采用的夫妻治疗却与标准夫妻治疗有别,它注重消除暴力行为,不把夫妻关系的结束看作负性结果[11]。如果这样,至少现有资料已证明夫妻治疗对不严重的暴力行为是可行并有效的(O.Leary,et al,1993)。有人在综述有关文献后也得出:夫妻治疗至少在短期内可以减少冲突行为,且在促进婚姻稳定性方面还显示了一定的长期效果[24]。2000年,加拿大学者对夫妻治疗进行了10年回顾后指出夫妻治疗用于暴力问题的治疗进一步加深了对该问题的理解,同时认为治疗模式可能趋向综合,并正在成为暴力治疗的可行选择[25]。
如果说已有资料表明夫妻治疗不是最好干预措施的话,那么PREP出现,却让干预者有了足够信心,尽管目前研究在方法学上仍有可疑之处。其最重要的问题是大多数研究用短期设计去评估长期目标。此外,未经任何干预的对照组更容易出现关系破裂或退出研究,而随 3 机治疗或替代性治疗的对照研究少。无论怎样,至少有29种杂志包括了100余篇独立评估的文章表明:不管是婚前预防,还是婚后关系促进、夫妻咨询、交流技巧训练等心理治疗,在降低夫妻冲突、增加交流、促进快乐和避免可导致家庭解体的负性行为方面有效。且这些效果还体现在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中[4]。
尽管夫妻暴力的心理干预有一些方法学问题值得探讨,但有足够证据表明各种干预已给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的夫妻及家庭其他成员如小孩、老人带来了好处。未来考虑采用更严密的设计(如随机治疗对照以控制混杂变量)和更严格的评估,在不同人群中进一步验证心理干预的长期效果,还须结合成本-效益分析寻找最优化方案。此外,针对女性施暴的干预和进行更早期预防如在学校中添置暴力相关课程的效果研究,也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略)
(原文参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9期)
第二篇:校园暴力分析及心理干预
校园暴力分析及心理干预
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 743000 燕巧玲
关键词:校园暴力 学生 心理因素 干预
在校园暴力中主要就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我国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的同学会对被欺负的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在众多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从学生自身方面,由于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问题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学生大多是由本街道各个小学升上来的,也有少量外地转进来的学生,人数上百,形形色色,所以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学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同学也都是陌生的,在原学校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性也不同,行为观念相差比较大,所以,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祸从口出,有些学生语言不文明,脏话随口而出,容易产生矛盾,结果同学双方争吵,恶语相向,矛盾进一步激化,发生打架事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甚至还会引发社会人员参与的群体斗殴这样的恶性事件。
二、结交一些辍学的同学和社会不良人员,近墨者黑。比如有网瘾的、抽烟的、打牌赌博等等而引发的学生矛盾事件。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与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化现象、不良风气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腐蚀和影响,特别是一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游戏充斥着大量的凶杀械斗,腐蚀学生的心灵,使得学生经不起诱惑,不自觉地模仿,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致使校园暴力频频上演。再就是社会、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过分渲染,及个别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对学校责任的过分苛求,助长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因为男女生不正常交往,争风吃醋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是由于男女生交往过度,关系不正常而导致的,所以我们男女生之间一定要正常的交往,正确的交往。
四、家庭因素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能否让学生健康的成长,起的作用很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学生的父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偏激,孩子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也总爱用暴力解决问题。一位心理学家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摇篮。只有健康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一颗健康成长的心灵会在家庭环境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反之则不然。”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家庭的健康都是保持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很多问题可以从父母、家庭里找到原因。
许多家长从小就向学生灌输的是在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不少家庭的父母因孩子是独生子女就对其溺爱、娇惯,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较严重的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发泄自身的愤怒。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忽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满脑子闪现的都是打架斗殴、强者为王的画面,一旦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便会发泄出来,打架斗殴也就在所难免了。
五、“哥们”关系,所谓的讲团结,讲义气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打群架就是因为同学互相帮忙、好朋友帮助调节问题,结果越调越乱,发生打群架事件。
六、学生心理年龄的原因,在每一届学生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性格缺陷问题。首先,从青少年这一群体身心发展的特点看,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加之面临考试、升学等诸多人生选择的压力,遇事往往不冷静、易冲动、敢冒险,处理问题也常常不计后果。一旦与同学、老师产生矛盾,就很容易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其次,从个别的人格特质看,一部分学生性格偏执、过激,遇事不冷静,钻牛角尖,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间矛盾或语言摩擦,也会使其难以承受或丧失控制力,就会演化成极端的暴力倾向,催生出校园暴力事件。
针对校园暴力所产生的主要原因,学生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呢?
第一、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而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冒然攻击。
第二、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碰到‘下暴’应尽量保持镇静,不要惊慌,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下暴’者的人数和体貌特征,以便事后及时报警或报告老师。最好还是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进行周旋,达到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巧妙制服坏人的最佳效果。
第三、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报告或报警。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害怕而选择怯懦,不报警只能助长‘下暴’者的嚣张气焰,他们不仅还会不停地来纠缠你,而且还会继续危害其他同学。对学生来说,让“暴力”远离校园,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
每个同学都要树立正气,这样才会形成学校的正气,这就要求我们同学要按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养成举止文明、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和好习惯。
第三篇:心理干预调研报告
新坝镇中心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调研报告
在素质教育稳步推进的今天,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新时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重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新坝镇中心小学收到 张掖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调研的通知后,高度重视,做了周密部署,安排分管安全的副校长专门负责该项工作,成立了调研小组,向各校区下达了调研任务。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各校区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为及时疏导、有效干预校园师生心理危机,避免或减少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发生,及时、有效、稳妥地处置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奠定了基础,中心校总结了各校区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经验,形成了该心理干预机制。
一、预防教育
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心理辅导室通过课程、广播、讲座等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干预对象 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我们关注与干预的对象。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或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 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
3.存在诸如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
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7.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 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
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等。
三、早期预警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每届新生入校后,由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观察,安排进行心理测试,在四年级建立心理档案,并对重点学生进行特别跟踪,掌握其心理动向。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
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在学生层面,培养班级心理委员,负责本班同学心理健康健康方面的联络,对班级内出现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初步判断,并报告班主任或心理辅导老师。
在班主任层面,心理辅导站根据工作需要对班主任进行基本的心理健康水平甄别和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增强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
(三)建立心理咨询老师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 心理咨询老师在心理咨询期间发现学生存在较严重心理危机、超出学校心理咨询范围的,应在当天将相关信息报告给学校相关领导,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做好转介工作。
四、干预措施
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一)建立支持系统
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
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辅导员、学生干部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心理辅导站站长负责与个别学生的谈话和跟踪访问,动员有心理困难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
(二)建立治疗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辅导为主。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建议到相关医院的心理门诊接受咨询、治疗(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医院等专业精神医院治疗。
(三)建立阻控系统
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学校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
(四)建立监护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
(五)后期跟踪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向所在学校出具学校认可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
学生复学后,学校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班主任对其要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心理咨询老师每月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
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学校要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安排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干部等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对他们保持密切的关注,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和专家对其进行定期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
各工作人员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教育为主、及时干预、跟踪服务的原则,畅通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通道,经常性地对本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逐一分析。对学习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适应困难学生、突然遭受重大打击等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随时掌握心理危机高危学生的心理变化。
第四篇: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
为进一步有效干预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及时疏导、避免或减少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伤害事件发生,保障公安民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完成各项公安工作,省厅专门制定了《全省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预案》。
该预案为我省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工作提供了细致周密、可操作性强的理论指导,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公安民警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工作、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用现有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造成或可能造成当事人陷于认知、情感和行为发生紊乱,甚至危及生命的心理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以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以人为本、预警及时;预防为主、教育先行;重点突出、干预到位;支持系统、多方结合;科学规范、严格保密这六项工作原则为指导。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民警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与认识,提高民警承受重压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措施,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当事人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重塑信心和正确评价自我,顺利度过危机,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预案中分别对省、市、县三级心理危机干预部门的职责提出明确规定,要求各市公安局政治部成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组,负责组织开展本市公安民警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配合省厅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组做好本地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各县公安局成立心理危机干预情报站,负责建立以政工部门工作人员、科所队长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民警的工作、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在发现或得知民警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要尽快向市级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组报告相关情况,采取必要的看护措施和妥善的援助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件。《预案》还根据事件的性质将心理危机事件分为A、B、C三级,对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杨博
第五篇:心理危机干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汇报自己参加培训后不成熟的感悟与思考。这次的培训是在华中师范大学,以讲座学习为主,参观了华师大的心理发展服务中心并于其他院校的老师进行了交流。由于时间所限,我仅就学习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和交流中引发的一点思考做一个简要汇报:
学习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指导员在心理危机中的角色定位究竟是什么。
1.辅导员应扮好心理危机“处理过程参与者”
辅导员工作侧重点主要在于平时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对心理危机苗头的发现与辨别等;工作内容主要是关注发展性危机,协同专业心理健康助人者,进行预防性干预,如做好心理普查、危机排查等工作。根据心理危机各阶段的特点,辅导员应偏重于进行全程性、动态性管理,定期访谈,定期排查,及时与专业心理助人者共同研判状态。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心理危机预防中,应更偏向于价值观的引导,解决心理危机的思想根源。在心理危机突发事件中做好陪伴和与各方的协调以及学生相关情况的及时提供。觉得我们也应该效仿一些高校,细化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应急手册,一方面明确各部门权责,另一方面提供指导型工作流程和范例式处理办法,使指导员拿来能用,用之有效,事后无责。
2.辅导员不应扮演“庇护者”的角色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下,学生问题的处理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简单粗暴,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这一导向下,我们容易产生同情心理,犯过渡保护的错误,最终错误的扮演了“庇护者”的角色。我们应当学会甄别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当做思想问题谈心谈话了事,而是需要提高我们的敏感性,自己迷惑和无法把握时及时转介。
3.辅导员不应当扮演“专业人员”的角色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有别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充当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至于业务上要求辅导员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辅导等相关知识,为的是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更好地开展工作,而不是要求其代替专业人士从事心理危机的诊断和干预工作。这背后有三个原因:一是辅导员如果兼具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辅导者的角色,会引起角色冲突。心理危机干预或者辅导要求遵循价值中立原则,而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二者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心理危机干预中,辅导员面临着相当大的专业受限性,所以真的很难做出准确判断。三是法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也就是说法律只赋予我们进行心理健康说明教育的权利,并且明令禁止我们进行任何形式的心理治疗和心理障碍的诊断。此外,现阶段关于心理危机干预问题方面的管控制度局限于如何从源头来解决问题,从而忽略了对心理干预的指导员法律途径的保护以及进行不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所造成的后果的法律责任的认定,这也导致了我们指导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心理问题问题谈虎色变。所以我们应当对二级学院的生活辅导室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作用定位,从宏观制度上细化明确指导员的权责义务,促使指导员健康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在交流中引发的思考就是我们指导员在心理危机工作中应重视体育锻炼的作用
体育锻炼对心理危机的积极作用是取得理论界和一线工作者一致认可的有效办法。大家总会听说这个官员那个老板不堪重负自杀了,娱乐明星今天吸毒明天抑郁后天离婚了,但你很少听说从事体育工作的人员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我想可能算做是一种证明吧。
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观看体育比赛。结合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组织大量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赛事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锻炼,在培训、资金、场地、设备上给予大力支持,通过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尝试建立学生工作与体育工作的协调配合机制,让学生工作部门与体育工作部形成合力,大力提升校园的运动氛围,让体商建设工程更上一层楼。这样才有可能取得体育场对网络游戏这场攻坚战的胜利。再如我们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观看大型赛事,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伴随着比赛的无限激情与跌宕起伏的是观众们的呐喊、鼓掌和感动,可以使他们压抑着的评判欲和表现欲得以释放。如果你去过辽宁主场,喊过辽宁,削他这样的口号。就一定能感受到这种作用的真实存在。此外,我们也应当强化心理训练和团体训练,全方位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寻求传统课堂理论性质健康教育教学的改革,大力提倡心理训练和团体训练,将其制度化体系化,努力实现在活动中教育,在笑声中学习,在快乐中思考。
以上即为我此次学习的一点感悟和一点思考,由于并非心理学专业出身,以上感悟和思考会存在大量不科学的结论和内容,也希望大家给与理解和原谅。最后,再次感谢学生工作部能给我们这样一个出外参观学习提高的机会,让我们真正的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更加认识到了自己业务上的巨大短板与显著差距,让我们明确了努力方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