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9:5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第一篇: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小学生心理咨询记录1 班级:六

(一)班性别: 女年龄: 12 基本情况: 性格不好,脾气固执,时刻以自我为中心.虽然是一个女孩子,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初步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辅导过程:

(一)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二)主动帮助.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三)诚恳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她的特点,一是在她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她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她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她布置工作任务,让她担任班干部,为她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适时地予以表扬,让她品尝为集体做贡献时,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赞许的快乐.辅导效果:

经过这件事情我能深深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她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小学生心理咨询记录2

班级: 三(1)班性别:男 年龄: 10岁 基本情况:

虽说来在我班的时间不长,但发现他学习上并不笨,只是交不了作业。每天放学时,别的同学都回家了,他却一样作业都没交,我只能耐心地等。

辅导方法:

1、了解原因:我一方面仔细观察他作业时在干什么,另一方面,我找与他经常在一起玩的朋友和家长了解情况。原来以前他的作业交不交都没关系,放学了,别人回家他也回家,老师从不跟他计较。

2、找他个别面谈。我明确告诉他,必须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我不会允许你不交作业就回家的,即使再晚 我也要批到你的作业才会放你回家。但有困难可告诉我,我会随时教你。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①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顾卓栋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

②指导家庭对策。首先对家长的心情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需要改进。

4、与**共同制定计划,对他作出一些具体要求。给一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他可分两次做,即一半可以带回家完成,但一定要做完。

5、给予鼓励,重建自信心。

辅导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能按时完成作业了。现在他每天都能和同学一起放学回家了,他也开心活泼了很多。家长更是为他的改变而感到惊奇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3

班级:二年级性别: 女、年龄: 8 辅导缘由: 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虽说是一个女孩子,可她的个性却一点不像女孩子,顽皮,好动,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初步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辅导过程:

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她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

进一步了解她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她,帮助她.其次,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她的全面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再次就是找家长谈.二、主动帮助.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补课,教给她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诚恳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她的特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始终让学生

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辅导效果:

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的成绩真的有了进步.这是前不久的一件事情.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请大家写一封信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写给了我.她说,“张老师我很喜欢你,我会记住你的话认真学习的,不给同学取绰号了.” 辅导感悟: 经过这件事情我能深深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她就一定会有较大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4

班级: 三年级(1)性别: 女年龄:9 基本情况:让其他小朋友停止朗读,忍不住回头看他。于是老师忍无可忍将他拉出了位置。这样的事情一段时间以来曾今在我的课堂上反复出现。肇事者**就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但却有着极强的逆反心理的孩子。课堂上,他我行我素,一旦被老师批评,他便破罐子破摔,和你对着干。他的出现就如一颗定时炸弹,可以搅乱你所有的教学秩序。初步分析:

**这样的孩子,其实是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当他被批评时,他用反叛维护着自己易碎的心,想以此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简单的训斥,粗暴的恐吓,对他只能造成更大的伤害。辅导过程:

一、以“爱”做桥梁,增进相互的沟通

二、以“行为规范”为准则,让他明辨是非

辅导效果:

之后去其他任课老师那里了解,**有进步了。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5

性别:女 年龄: 13岁 基本情况:

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乘接送车上。

初步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辅导过程:

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她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

进一步了解她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她,帮助她.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辅导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能按时完成作业了。现在他每天都能和同学一起放学回家了,他也开心活泼了很多。家长更是为他的改变而感到惊奇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6

性别:女年龄: 11岁 基本情况

父母文化水平为小学,她性格非常内向、有很强的自卑心理、思维迟钝 初步分析:

因其父母是在外经商的,因而,父母和她缺乏沟通,父母对她的关爱也就非常少,她整天放学回家后,就独自呆在家里,或和几个极熟的小伙伴在家门口随便玩玩,并没有太多的激情,因而使得她的性格内向,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次,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比如:看见别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有爸妈带着玩,而自己却一个人形影相吊,再看看父母,不是在卖东西(家里卖水果),就是在玩牌,从而让她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缺少父母的爱,而在学习上特别是在数学科目上,一些简单的问题,她要想很久才能思考出来,但她的智力水平很正常,说明在性格内向的影响下反应有些迟钝。

辅导过程

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辅导效果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我发现她比以前开朗多了,现在和我在一起也活泼多了,特别是通过与同龄伙伴交住,进步非常明显,她在平等,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见解的伙伴交往中,她的交往能力,自我理解,评价能力和集体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和伙伴游戏中她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而且她的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得到小同伴的制约,帮助而自觉改正,这使得她的个性得到完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其次是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通过家长和老师对了表扬,不约束她。她有进步就给予肯定,这样她的性格就相应的外向起来。使她变得自信,变得灵活多了,而且成绩也有了进步。

虽然,性格还不是很外向,不是很有自信,但只要给她积极的心理辅导,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下,相信她会一天比一天会更有进步。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7

性别:男 年龄:9 基本情况:

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父母分居.根本没有心思管他,似乎对他放弃了。爷爷对他要求过于严苛。

基本情况: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长方面,父母分居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爷爷的高标准、严要求,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

辅导过程: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辅导效果:

人.经过辅导后,孩子的作业完成率提高了,成绩也有所提高。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8

性别: 男 年龄:12 基本情况: 自入学以来,自控能力很差,上课有时爱走神,趁老师不注意时偷偷在书本上画画,在课堂上有时找同桌说悄悄话,影响周围同学听课。作业拖拖拉拉,往往拖到最后才交。从来不记家庭作业,经常打电话问同学家庭作业。作业字迹潦草,错别字特别多。常常丢三落四,不是忘带书,就是忘带作业.初步分析:

自控能力很差,上课有时爱走神 辅导过程

(一)父母的配合

(二)教师的教育 辅导效果

每个单元的考试成绩基本上都在九十分以上,成绩稳步上升,由中等生变为优等生,由一个曾经让老师有点头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让老师喜欢的孩子。五年级下学期和六年级上学期的这段时间里,吴智敏学习成绩稳中有升,已进入全班前十名。这期间我和家长一直保持联系,经常沟通教育方法,我和家长惊喜地发现吴智敏身上的优点越来越多。当一个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多时,缺点就处于弱势地位了。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9

性别: 男年龄: 8岁 基本情况:

该生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1、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

2、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要不就咬人。

3、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初步分析:

1、该生从小跟爷爷在老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恋。,爷爷对他言听计从,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小时候环境生活的影响)

2、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1.攻击性行为;2.人际关系;3.学习适应性。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3.学习适应性: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影响行为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辅导过程

1、询问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辅导效果

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攻击性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1

学生姓名:林XX 班级 七年级 性别 男 年龄 13 辅导理由:

据了解,他平时上课非常的不认真,完成作业也是相当的马虎,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初步分析:

他说自己对待学习从来都是这样的,总是说自己很笨,什么都不会,也不愿去学。而且他还 是自己从小学大概 5 年级起就开始厌学了,这和当时他的班主任不管他、经常骂他有很大的 关系,所以从此也就自暴自弃了。辅导过程:

1.引导他对自己目前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并且还要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于他以 后的人生的影响做一个预计分析,找出其中的利弊。

2.给予他在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人生方面的一些帮助。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比如: 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会有什么样严重的、不好的影响与后果。

3.针对他出现的问题,告诉他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尽量的避免,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为 了关心他的老师、更是为了疼爱他的父母亲人。辅导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不段的教育和监督,他在学习上有了比较大的进步。比如说在上课的时候,如 果他听不懂,他也会乖乖的坐在那里,不再捣蛋;课后作业也完成得更好了。辅导感悟:

不管什么类型的学生,只要你好好的、认真的、真诚的与他交谈,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的,这使我更加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2 案例介绍

林某,女,15 岁,我校初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 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 为是,孤芳自赏,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 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林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 她。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林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

2、学会聆听:虚 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 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 ②化解矛盾: ③欣赏他人: ④学会协作: 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林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 辅导工作,林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 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 老师的合理建议。同学们都说:“林某变文静多了,挺招人喜欢的。”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3

恐惧异性的女孩

案例介绍

林某是我校初二年级的女孩,从外表看来,她是一个文文静静、性格 内向的女孩子。但是,她对异性有着恐惧感。面对异性的时候,她总 是手脚发抖、头上直冒冷汗,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而且说话时会出现 严重的口吃现象。辅导方法

1、首先,培养林某的自信心。林某喜欢打羽毛球,让她参加学校的 羽毛球队,每次打球,林某的表现都很出色。

2、让女同学陪着她,在人群外远远地观察,观察人群中的男性的举止。

3、让林某自己到人群中去与异性相处,少了同性的陪伴,林某虽然 不再恐惧人群了,但还是不敢和人群中的异性交往。

4、让林某自己 与本班的男同学交往。当林某不再害怕本班的男生时,让林某与本班 的男教师相处、交谈。直到消除她对男教师的恐惧感为止。

5、让林某自己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林某还是很紧张,以听 为主。慢慢地,林某也敢发言了,甚至敢看着他人的眼睛说话了。

辅导效果

经过近五个月的辅导、治疗,林某不再恐惧异性,敢和异性交往了。而且开始穿起了裙子,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走路时也敢昂首挺 胸了。她变得较活泼开朗了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4

案例介绍

郭某,男,14 岁,初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皮肤 较黑,身材偏矮。父母离异,法院判其随母亲生活,但实际上因母亲 收入不高,住房条件差而让他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提供一定生活费。莫某在学校各类涉及家庭状况的调查表中从不填写父亲姓名,仅写母亲。在班级中,他缺少友伴,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辅导方法

1、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现莫某家庭状况,与其父母交流,请他们以孩子发展为重。

2、在集体活动中安排莫某 担任一定的任务,加深与同学的交流。

3、在班团干中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要主动与莫某交流,关心和帮 助他。

4、阅读指导:给莫某介绍各类有益的有关沟通技巧、促进人际关系 的书籍。

5、举办演讲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对莫某特别辅导,培养其 自信心,同时通过演讲活动达到主动交流的目的。辅导效果

经过教师、家长、同学们的配合及辅导、帮助,莫某与父亲关系逐渐 融洽。在各类表格中有家庭情况填写时,能主动写上父亲姓名及有关 情况。与同学关系有所改善,集体活动能参加,对同学们的善意谈笑 不再耿耿于怀,他走出了人际关系的误区。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5

自信辅导

案例介绍

小彬,男,15 岁,我校初二(1)班学生,成绩一般,智商中等。父母 都在夜市里摆摊,故对小彬关心不够。他常迟到,听课效果差,不专 心,或是乱画画或是看漫画书,作业、练习缺交较多。家访得知,他 常常晚上玩游戏机到深夜。但他也有优点,即他的闪光点:

1、勤劳动,不怕脏不怕累。

2、有画画特长,并且得到家长的支持。辅导方法

1、安排他担任美术课科代表,负责课前准备的检查记录及协助美术 老师收美术作业及发动同学们制作美术作品参赛。在工作中使他觉得 自己是有用的,是有能力的。

2、发挥其个性特长,吸收他参加班上宣传小组,为墙报画画。鼓励 他积极参加市里的美术比赛,“爱科学月”。为他创设条件,使他尝到 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

3、举行班级心理辅导课“我已经长大”,每人列出至少五个优点,然 后再找出不足之处。

4、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共同商讨 如何去克服它,解决它。辅导效果

由于家长、老师的配合以及同学们的帮助,小彬身上的自卑感减轻了。他现在不迟到了,晚上也不玩游戏机到深夜了。上课较用心听课,作 业缺交较少。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是班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6

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案例介绍

陈某,男,15 岁,我校初三年级学生。初上中学时成绩一般,中等 智商。性格较内向,轻度口吃,特别是上课回答问题情绪更紧张,面 红耳赤,语无伦次,言不达意,几乎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更不敢与同学争论问题。辅导方法

1、家访:与家长交谈,并让陈某旁听,三方共同商讨对策,使陈某 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尽最大努力配合。

2、家长配合:(1)给陈某买一本优秀作文选或精美散文集,买一个精 美的日记本。(2)要求家长每一周每天发现孩子的一条优点并记在本 子上,然后读给孩子听,使孩子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以增强自信心,增强亲子关系。

3、系统脱敏法:

(1)1-2 周要求陈某每天用 10 分钟左 右的时间大声读一篇优美的文章。

(2)3-4 周,每天要求陈某尽可能地 连贯地大声读文章给父母听,并与父母交谈这篇文章(以陈某为主),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氛。(3)2-5 个月要求陈某对着窗户读给行人 听,锻炼自己的胆量 辅导效果

陈某在老师的帮助及家长的鼓励下,由原来默默无闻的学生兑变为引 人注目的学生。他在这集体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师生的关爱,更感到 自己也占了一份空间。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敢为坚持自己的真理而与 人辩论。充满自信使他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课堂提问复杂问题时,同学们都说:“陈某上!”陈某更相信自己是优秀的。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7

“我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案例介绍

陈XX,女,我校初三学生。“我感到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这是陈XX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我细细地咀嚼着她这句话的意思,等待她做出进一步的解释。“真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讲得清我此刻的心情。”陈XX接着对我说: “我自己长得不好看,我很自卑。在班上男同学、女同学都用一种轻 视的眼光看我,当我语文作文写得好,老师表扬,让我在班上宣读时,下面就有人窃窃私语地说些难听的话,?这个作文是她写的吗???我看 是别人帮写的吧?凭直觉,我感到陈XX是那种对自我十分敏感的人。

辅导方法

针对陈XX的心态,我采取了三个咨询步骤。

1、帮助陈XX宣泄出她的不良情绪,调整她的心态,使她能够积极 地面对新生活的挑战。

2、我竭力引导陈XX把比较的视野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这是使她 重建信心的关键。

3、我通过和她父母沟通,让家长给予她更多的关 爱,用火热的心去融化她内心的坚冰。我到她家进行家访,把事情跟 她父母反映,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希望父母亲更多的给予她父爱、母 爱,我用实际行动关心她的生活,她父母亲为之感动不已,表示要好 好地关心、爱护她,帮助她克服自卑感,重振自信心。辅导效果

在本个案的咨询过程中,我首先帮助陈XX宣泄她自卑所承受的精神 痛苦,并通过运用聆听,贯注,沉默等咨询技巧来传达我对她的同感,使她对我的咨询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信任。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8

脸上很少见笑容的男孩

案例介绍

林某,男,我校初一(4)班学生。个子高大、结实,正处于爱说爱笑 的年龄脸上却从来没有笑容,一双忧郁的眼睛常常茫然地望着地面,从不主动和别人搭话。辅导方法

1、了解原因:与林某的家长、小学老师、同学交谈,从而了解林某 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2、老师常常与林某个别会谈,使他自己找回积极的生活态度。谈他 的快乐的童年,谈他和奶奶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让美好的回忆驱走 脑海中那段恐怖的经历。

3、为他提供融入集体的契入口:安排一个 家庭条件好但性格温和,从不爱炫耀,积极上进,乐于助人又细致的 女孩与他同坐。

4、创造机会,把握契机帮助他重塑自信: 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同学的密切配合,林某自闭现象明显改变,和父母、同学的关系都大有改观,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与几个同学组织了 数学小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还参加了班级的篮球队,甚至 成为主力人员。林某已经从一个孤独自闭的孩子恢复为一个心理健康 的中学生了。他能面对现实了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9

案例介绍

陈某,男,16 岁,我校初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 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三家医院确 诊伤势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 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 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陈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让 其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

2、集体帮助:把陈某的 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陈某,使他感到班集体的温 暖,同时班上的各种体育活动,都请他参与组织和筹备工作,使他找 回自信心。

3、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 多种方式,了解陈某家庭情况,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希望吴父多与孩 子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孩子的信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陈某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 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10

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案例介绍

林某,女,15 岁,我校初三学生。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 助人。初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初二上学期两人突 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林某的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林某开始远离他 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 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与林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取得其信任,了解其心理 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 战。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在班组举行青春 期男女的交往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 进行指导。辅导效果

林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 在校刊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 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不用说,林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 的女孩又笑了。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11

他抵抗住了游戏机的诱惑

案例介绍

小敏,男,15 岁,我校初二(1)班学生,成绩中等,中上智商,性格内向。小敏是独生子,父母较能关心其学习,但因其父母均在菜市里 卖菜,早出晚归,对他无瑕顾及。不论是平常上学,还是搞集体活动,他都经常迟到。初一上学期成绩还可以,下学期开始下降,家访得知: 他迷上了电子游戏机。辅导方法

1、给予适当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2、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 系,到菜市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在班级举行如何抵抗电子游戏机诱惑的心理辅导课。

4、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指出他这种“静”的性格最有利于学习,而且智商中上,如能远离游戏机,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定能成绩优良 甚至优秀。

5、通过班级周记进行谈心、交心,师生进行笔谈。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小敏已经跟电子游戏机 Bye-bye 了。他已经不迟到,积极 参加集体活动,参加设计、绘画的墙报获一等奖,参加市里的绘画比 赛作品获了奖。他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强了,并能刻苦钻研,参 加区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已经进入了决赛。

第二篇:心理辅导记录

心理谈话(一年级)

时间:2015年9月7日 地点:心理咨询室 背景及内容:

小女生甲在教室的角落里偷偷的哭泣.当我们走过去问才知道他的书被同桌给撕掉了.通过与该生的谈话,我们知道同桌会经常的欺负他.因为同桌很顽皮又比自己高大一些,而且自己也比较胆小,所以受了委屈也不敢和同学讲,和老师说.这样的情况在小学生之间是经常会有的,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的去面对,并很好的解决它.首先教师应多多了解他们,多多关心他们,告诉他们要团结友爱,关爱他人,不能欺负别人,欺负别人是不对的.其次要帮学生树立自信心,要勇敢.最后,老师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健康快了的成长.谈话内容: 老师:怎么了,怎么一个人在这哭啊? 学生甲:(开始不说,后来才慢慢地说)他把我的书撕了.老师:为什么要撕他的书啊? 学生乙(坐在那什么也不说)„„

心理谈话(一年级)

时间:2015年9月9日 地点:心理咨询室 背景及内容:

下午活动课.同学们都在老师带领下学习诗歌和动作,有一个小朋友一直埋头做自己的事,没有跟同学们一起朗读也不做动作.安安静静的也不跟同学们交谈.课后,老师来到小朋友身边.谈话内容: 老师:小朋友,你在做什么啊 学生:我在画画

老师:那能给老师看看你画的什么吗?(小朋友把手上的本子拿给老师看)老师;画得很好,挺漂亮的.你很喜欢画画吗? 学生:我最喜欢画画了

老师:老师也很喜欢画画,你有不会的就来找老师教你画吧 学生:好啊

老师:不过你要答应老师一个要求,以后上课不能画画,要听老师讲课,下课后再画画 学生:好的

通过谈话可知,小朋友不是不听话,只是有自己的爱好,如果老师上课不能吸引他的兴趣,他就会做自己更喜欢做的事.小朋友们有自己的爱好是很好的,如果老师因为他们上课不认真而阻止他们做自己喜欢

做的,那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小朋友们爱好的发展,所以老师不应该是责备而是给出正确的引导.心理访谈记录(二年级)

时间:2015年9月15日 地点:心理咨询室 背景及内容:

该访谈主要以问答式开展,在这个过程中谈话随意,通过和学生简单的交谈来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是交谈内容记录: 问:为什么上课时你不翻开书,也不跟着老师诵读? 答:反正我又不参加比赛.该对话是在中华颂朗诵训练课堂上发生的,一学生在自顾自的玩.便出现了如上辅导员与学生的对话.从中反映出的问题是:课堂本来是属于全班学生的,但按惯例,这种比赛只有个别学生露面参加.以至部分没机会露面的同学便产生了惰性,久而久之也会散失对学习的积极性,这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认为解决的办法应是:班级的活动应尽量让所有的同学有机会参加,不要纯粹只顾及班级在活动中的排名,老师费心组织,相信整个班的力量会比一个人的力量更强大,团结就是力量;也建议学校的活动多以班为单位参加,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心理谈话记录(三年级)

时间:2015年9月16日 地点:心理咨询室

背景及内容:一个很像男孩的三年级女生,很短的头发,说粗话,讲话声音很大,和班上男生打架、抢东西„„

班上五六个男生一起欺负她,当我们把他们劝开时: 老师问: 是不是男生欺负你啊? 她答: 他们抢我的东西!老师问男孩子: 为什么要欺负一个小女生呢? 男生: 谁叫她平时那么凶,还打人!她答: 就打你,怎么样? „„

分析: 这种小孩貌似坚强,其实也许需要关注和疼爱,她伪装成强大的外表,其实就是想遮掩内心的脆弱.她需要鼓励和赞扬,她会非常认真的对待一件事情.我们要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慢慢的感化她,得到她的信任,然后帮助她养成好习惯.心理谈话记录(三年级)

时间:2015年9月16日 地点:心理咨询室 背景及内容:

三年级班上有一个小男生,别的小朋友都在抄黑板的诗,他却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老师问: 你怎么不抄下了? 学生不语.老师问: 是不是肚子痛?还是哪里不舒服呢? 学生依旧沉默.学生甲: 老师, 你不要理他,他是个呆瓜!学生乙: 对,他什么都不会,就是个呆瓜!„„

放学之后,他等姐姐而留在教室帮忙打扫卫生,又帮忙出黑板报.这时他的话很多,和之前“呆瓜”的形象一点都不符.分析: 对于这类被称为“呆瓜”的孩子,我们不能抛之、弃之,相反,他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以及信任,需要和老师更多的交流,也要给他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一、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多参加集体活动;

二、发现他优秀的品质,并教育他要擅长发现自己的优点;

三、教育其他的小朋友要尊重他,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学生心理谈话记录(四年级)

时间:2015年9月17日 地点:心理咨询室 谈话记录:

师:你将来的梦想是从事什么事业? 生:当一名军人

师:你为什么想当一名军人呢?

生: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将来为祖国做贡献。师:呵呵„„那就努力为之奋斗吧!生:老师,我会的。师:你一定能行!

谈话浅析:

梦想是前进的动力,只要有了目标小学生就会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努力去奋斗,努力去学习,就会怀着那饱满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也不会学习一些坏的学习作分,对他们将来的人生起到引导作用。

学生心理谈话记录(五年级)

时间:2015年9月17日 地点:心理咨询室 背景及内容:谈话记录:

师:你们为什么是男生和女生各自同桌呢? 生:因为男生老是欺负女生!师:呵呵,同学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啊!生:可是,女生更容易相处。

谈话浅析:

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能力还不强,所以老师在此就需要耐心的教导和督促他们。

在小学五六年级,性别观念逐渐得到认识,男女生之间有了分歧,男生比较好动,是一种好奇趋势他们去欺负女生,而女生则避让。作为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在这类问题上不是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而应该让同学们增进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积极的面对这些问题,让同学们懂得同学之间应该要和谐相处,相互友爱帮助。

学生心理谈话记录(五年级)

时间:2015年9月17日 地点:心理咨询室

背景及内容: 谈话记录:

师:你怎么上课的时候总是趴在桌子上,不愿意学习? 生:我开始听课了,但是听了也听不懂。

师:听不懂就要多问同学啊,越是不听就会落下的越多。生:同学们都不愿意和我说话,我不想问他们。

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和你说话呢?是不是···你平时喜欢欺负他们? 生:···

师: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你的不对了,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你以后要多多帮助同学,不要再欺负他们,那样他们就不会再不理你了。生:嗯。谈话简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家长都是宠着他们,所以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的感受。到了学校里,他们就喜欢欺负同学,男同学欺负女同学的现象常常发生。这种学生到最后常常就是大家所孤立的对象以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自卑,有轻微厌学情绪。

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和其他同学一样孤立他们,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友爱同学的习惯。心理咨询记录(六年级)时间:2011.5.13 地点:真人桥小学 对象:一六年级女学生 谈话内容:

师:讨厌班上调皮的男孩子吗?

生:讨厌,他们很烦,就知道 欺负人。而且很喜欢目中无人!老师有时候也 拿他们没办法。

师:哦,这样啊。那他们平时上课也不认真的?

生:对。他们总是自己 玩自己的。根本不听别人的话。只有校长能管住他们。别的 老师他们基本上都不怕。

师:呵呵,那还是吃软怕硬哦。那你们女孩子和男孩子之间是不是分得很明显的界限?

生:是的,女孩子一般就和女孩子在一起。不跟男生玩的,他们也不会跟我们玩。因为男生太 讨厌了。老是欺负人,还爱和女孩子吵架,甚至打架,不好玩。

师:哦。这就是男孩子的 不对了。不应该欺负人啊,是不是?大家都是同学,是 朋友啊。应该互相帮助啊,这样 才是一个 大集体,才能 团结起来,才能把我们的 班集体发展得 更好。不过女孩子也 有 错哦,你们不理他们,嫌他们脏,爱玩儿,老欺负人,不愿意跟

他们一起,那是不是也不对呢?男生欺负女生,女生不理男生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双方都有错的,你想 一下:如果双方都能 相互体谅,宽容一点,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 ?女生对男生宽容一点,多点笑脸,那么男生也 就不好 意思在欺负你了啊!是不是?你们对他们好,他们也就不会自欺负你们了。这样大家就可以做真正朋友了。而不会再这样吵来吵去的,打来打去。这样也是你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要 好好和同学相处。

生:恩。姐姐,你说得很对,我知道 以后该怎么做了,会好好跟他们相处的。但是万一他们还是那样怎么办?

师:不会的,你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俗话说的:不打笑脸人。你对着别人微笑,别人也会报以微笑,都是 相对的。

生:恩。我会做到的。我会经常对 别人微笑的,每天都是开心的。呵呵。谢谢姐姐。。

师:恩。没事。姐姐希望你们每天都开开心心哦!

总结:对于现在年龄阶段的男女生来说,相互之间的交流比较困难,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 一种朦胧感,还有好奇心。总会使他们之间有 些误会,进而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之间的正常交流,所以我们要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好奇心给予解释。不能让他们误解,也不要让他们对彼此产生误会,应该想办法让他们 多了解彼此,正确的了解 彼此,然后才能正常的交流,相处。要让孩子们明白异性之间应该怎样正确 交往!要落落大方的,不别扭的正确对待。也要明白异性之间也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正确的引导他们,相互帮助。

第三篇: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

第一章 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

第一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两层含义:

1、无心理疾病

2、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稳定协调、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三)意志品质健全

– 什么是意志健全?行动的自觉性、行动的果断性、行动的顽强性、反应适度

(四)人格稳定协调

– 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双重人格(电影《绿茶》)

(五)自我意识正确 了解自己 悦纳自己 完善自己

(六)人际关系和谐 了解、理解他人; 乐于接受他人与被他人所接受

心理的分类

心理健康观念细化

三、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

2、孕期卫生

3、生理疾病和外伤

4、内分泌异常、心理因素

1、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

2、心理矛盾和冲突

3、压力与应激

4、心理挫折 家庭因素

1、家庭解体

2、家庭不和

3、亲子关系紧张

4、错误示范

学校因素

1、负担重、压力大

2、教师的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3、不良的师生关系

4、班集体中不良的环境与风气

社会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的影响

2、社会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

3、大众传媒与社会风气

4、社区环境

头脑风暴:–目前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学习问题 问题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厌学)、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以及学习困难等

情绪问题 问题表现为,不能合理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宣泄。人际交往问题 问题表现为:不能正确地与异性、父母和老师进行交往。行为问题 问题表现为:说谎问题、攻击、逃学、违反纪律、网络成瘾等。自我方面的问题 问题表现为:自我评价低(自卑或自负)、以自我为中心。性心理问题

学习问题 问题表现为:学习困难、考试焦虑

人际交往问题 问题表现为:异性交往问题、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行为问题 问题表现为:厌学、违反纪律、网络成瘾等 自我意识危机

情绪问题 问题表现为:抑郁、焦虑、愤怒 第二章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第一节 心理辅导概述

一、心理辅导概述

(一)基本含义 心理辅导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

学校心理辅导 教师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在适应与发展上的问题给予帮助和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二)心理辅导的目标 学会调适------调适性辅导-----基础层次 寻求发展-------发展性辅导------高层次

(三)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辅导学习技能、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习惯 2.人格辅导 自我意识、情绪、人际交往、青春期 3.生活辅导 休闲、消费、日常生活技能 4.生涯辅导

第二节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一)个体辅导

1.行为疗法

---定义 行为治疗家认为:适应不良行为是通过学习或条件反射形成的不良习惯,因此可按相反的过程进行治疗。行为疗法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试验方法确立的原则,对个体反复训练,以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目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华生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班杜拉---观察学习A、行为疗法----强化疗法

应用强化手段增进某些适应行为,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 负强化

案例——一位母亲诉说:小雄是她家3岁的男孩,每到吃饭的时候,全家总被他弄得鸡犬不宁。没坐上二、三分钟他就会从椅子上溜下来,躲在桌子底下发出怪声或拉人的脚;到厨房里东摸西弄,还会打开抽屉,把东西倒出来。如果我们将他拽到椅子上,他就会嚎啕大哭……。总之,不管怎样,每天,他一定会闹得一家人没心情来好好吃一顿饭。

小雄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情境:在晚饭的餐桌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正兴致勃勃地边吃饭、边聊天。此时,• 行为:小雄从饭桌边椅子上溜开,四处游荡。

• 即时后果:父母、姐姐立即放下碗筷,追逐小雄,拽他回桌边吃饭。• 长期后果:父母与姐姐的注意与追逐满足了小雄受到关注的需要,进而维护和增强了小雄离开饭桌的行为。

方法

当小雄离开座位到处游荡时: 谁也不理他。当小雄回到座位上: 家里的其他成员要及时与他交谈,关注他、关心他。

B、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 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立(20世纪40年代)(猫和铁笼)交互抑制的作用。饥饿的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不过这种抑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通常只能对付比较轻微的焦虑。所以沃尔普是由远及近,循序渐进,每次只增加一点焦虑,逐步增加,最终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于是沃尔普以全身松弛代替食物作用,以想象自己暴露于可怕的刺激物面前代替实际暴露,创建了系统脱敏疗法。

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适用于焦虑、恐怖状态

操作步骤 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系统脱敏 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反复练习,求助者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

学习放松训练 求助者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沙发扶手。让求助者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例如,静坐在湖边或者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使其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然后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求助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6-8次即可学会放松。要求求助者在家中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建构焦虑等级 引导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并按照引起焦虑事件或情境从小到大排序,一般是让求助者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最小焦虑是0,最大焦虑是100。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焦虑等级表,0代表完全放松,100代表高度焦虑。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要使这一等级的刺激定量恰到好处,要使各等级之间的级差比较均匀,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要求求助者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各种刺激画面,画面要具体、清晰,并且置身其中能出现相应的情绪变化。当然,如果有实际的刺激物,就用不着闭目想象。

系统脱敏

(一)求助者基本掌握放松技巧后,就可以开始脱敏训练按照设计的焦虑等级表,由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首先让求助者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当他确实感到有些焦虑紧张时,令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待求助者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

系统脱敏

(二)每次放松后咨询师都要询问求助者有多少焦虑分数。如果分数超过25分,就需要继续放松。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求助者如此想象不再感到紧张焦虑时为止,此时算一级脱敏。接着让求助者想象高一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然后又全身放松,反复多次,直到想象这一刺激不再焦虑紧张时为止。如此逐级而上,直到求助者对最高等级的刺激脱敏。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疗效。案例:一个考试焦虑的学生

事件 1.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还有很多书没有看

2.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3.我收到了试卷 4.我被一道题难住了 5.时间快到了,我根本做不完

6.考试后,我和别人对答案,发现自己的许多答案同他们不一样。

咨询员:我们现在从焦虑等级中最弱的刺激情景开始。明天就要考试了,可你还有很多书没有看,你可以围绕这一情景,利用你的想象力在脑海中生动地加以描绘。请你把这一情景在头脑中保持一段时间。(停20秒)请你告诉我,你想象到了什么景象?紧张程度怎么样?

求助者: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还有很多书没有看,我非常紧张,紧张地喘不过气来,脑袋也晕了。我拼命地翻书、翻书… …同学问我一个问题,我一个都回答不出来,怎么办?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复习了,我出了一身冷汗… …

咨询员:你很紧张,让我们重新进入放松状态。深深地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再保持一会。

(约10秒)好,请慢慢地把气呼出来,慢慢地把气呼出来。(停一会)现在我们再做一次。(放松训练)现在你感到完全放松了吗? 求助者:(点头)

咨询员:请你在重新想象一下刚才的情景,明天就要考试了,你还有很多书没有看… …

按照上述程序反复进行,直到当事人想象中不伴随焦虑反应时为止,这说明,当事人对“焦虑等级”的第一种情景已经脱敏成功,松弛反应已经抑制了想象中的相应焦虑反应,接下来对第二种情景进行脱敏,由此类推。

操作前注意事项 学生受到过充分的放松训练所有足以引发焦虑的刺激已包容在焦虑层级表中学生对情境能形成清晰的想象 操作中注意事项(1)焦虑事件的层级表由双方商定。(2)每次脱敏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脱敏事件1—3个。不能赶进度,一定要确认一个事件已经不再产生紧张才能进行下一事件的脱敏。(3)如出现疲劳应及时终止

2.认知疗法 思考:你的所思所想(想法)会影响你的情绪和行为吗?

影响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

认知疗法:于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适应不良认知

治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过程 :

(1)建立求助的动机 认识不良的认知-情感-行为模型

(2)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 建立新的认知-情感-行为模式代替旧的

(3)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4)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 又称ABC理论,Ellis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

ABC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A----------------B-------------C 诱发性事件 对事件所持的信念 情绪及行为

举例 事件A:出席一重要会议,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晚了。

情绪C:紧张、害怕、自责、沮丧

信念B:

1、我怎么这么差劲,连开会时间都会 搞错

2、我总是把事情搞糟,真无用

3、别人会认为我是一个大傻瓜

4、在众目睽睽之下迟到,真是丢人现眼

不合理信念的三个明显特征: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概括 糟糕至极

驳斥D:1.每个人都会出现记错时间的这种情况 2.错过开会时间,只能说明我不够细心,并不能说明我无用,许多事情我会是干得很不错的3.可能有人会认为我真傻,但只是少数认如此,大多数人会对我迟到持无所谓的态度4.迟到是不对的,别人可能会对我表示不满,但这并非糟糕透顶。我继续开会,继续我的工作。

效果E:通过自我辩论消除自责

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

治疗步骤

1、心理诊断阶段。直接或间接地向求治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找出其不合适的情绪和行为背后的信念

2、领悟阶段。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让求助者进一步领悟对自己的问题及其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3、修通阶段。通过多种治疗技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治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黄金原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布置家庭作业

4、再教育阶段。巩固心理治疗的成果,并进一步消除其他的不合理信念,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举例 求助者:女,30岁,大学毕业,现任某工厂技术员。

主要问题:婚姻冲突。两年前结婚,但婚后不久,发现丈夫对自己漠不关心,不做家务,而且经常夜不归宿,两人感情逐渐出现裂痕。丈夫数次提出离婚,她也想离,但因自己爱面子,怕人议论,又考虑到孩子、住房等问题,一直没有做出最后决定。为此,她一直处于矛盾、冲突、抑郁以及怨恨丈夫的情绪状态中。咨询师在了解了求助者的基本背景情况后,决定对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那还用说吗?我们俩经常吵架,他一点儿也不关心我……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吗? 咨询师: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是你对这些事的一些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求助者:会是这样吗? 咨询师:我们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带孩子去公园玩,你把你小孩非常喜欢的一个风筝放在长椅上,这时走过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结果把风筝压坏了。此时,你会怎么样? 求助者:我一定会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毁坏别人的东西。咨询师: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样? 求助者:哦——原来是个盲人,他一定是不小心才这样做的。咨询师:你还会对他愤怒吗? 求助者:不会了。我甚至有点儿同情他了。

咨询师:你看,都是同样一件事——他压坏了你孩子风筝,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 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前后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了。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做怪。

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夫妻吵架,感情不和,这在夫妻间是 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象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可是,我还看不到我的想法里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咨询师: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所要做的

[分析]咨询师在向求助者介绍ABC理论:不是通过空洞的说教和宣讲,而是通过举例在求助者稍有领悟之后,咨询师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咨询师还没有指出求助者的某个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但他已经使求助者对下一步的工作——寻找不合理观念并加以辩论有了心理准备。

咨询师: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你和你丈夫的关系。

求助者;我对他很好,给他做饭,洗衣服,使他高兴,总之我尽到了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和义务。可是他呢?他总是不耐烦,甚至不理我,真是伤透了我的心。

咨询师:你是说你丈夫必须爱你,象你爱他一样爱你。求助者:对,他必须,也应该这样做。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要求必须这样做呢? 求助者:因为他是我丈夫,我应该得到回报。咨询师:为什么因为他是你丈夫,他就必须爱你?

求助者:这……你好象在为他辩护。难道他那样对我就有理吗?

咨询师: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你可以希望他爱你,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爱你,因为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看,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会象现在这样。

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我也许不会象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放弃。

咨询师: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个人的感情都可能会变,你固然可以要求自己始终如一,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象你一样一成不变。

求助者:的确无法保证,感情这东西真是变幻莫测。

咨询师:我们再假设一种情境,有一个男人爱上了你,对你非常好,但你却不爱他——这非常有可能发生。对不对?

求助者:是的,实际上我在上大学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咨询师:你是怎么做的?是不是也象他对你那样? 求助者:没有,我最终离开了他。咨询师:为什么呢? 求助者:因为……因为没有什么理由要求我必须爱他。我也做不到这一点。

咨询师:你看,这件事和你目前与你丈夫的问题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无法做到别人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的事情,那么我们也就无权要求别人必须为自己做到什么。

求助者:……

咨询师:有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就是“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你刚才对你丈夫的那种观念符合这个规则吗?

求助者:好象不是一回事。

咨询师:其实你把这个规则用反了,我们将这类想法称为“反黄金规则”:我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应如何对待我。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总这样想,你就会越想越恼火。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确实不该有这样的观念

咨询师:看,你的不合理观念又来了,刚才那个是对别人,这个却是对你自己的。谁说你不该有这样的观念?类似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要学会把对自己或别人“必须”、“应该”做到的事情换成“希望”或“想要”。这样,当我们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的情绪就会仅仅是一种失望,而不是过分强烈地怨恨自己或他人……

[分析] 通过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咨询师是如何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我对别人怎样,别人也对我怎样”进行辩论的。咨询师不仅通过各种质疑性的提问,也通过列举假想的情境来使求助者认识到这一观念的不合理性,并引导她对自己的问题加以主动思考。可以看出,咨询师在使求助者放弃这一观念的同时,也在教会她如何用新的、合理的观念来代替。也就是说,咨询师不仅是一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正确信息的提供者。3.来访者中心疗法 美国 罗杰斯创立 特点:1.充分相信人的潜力,认为来访者有能力找出更好的应付现实生活的方法。

2.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员不是指导者,也不是权威或专家,而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伙伴或朋友。在来访者谈话时,咨询员要以执情的态度倾听,不打断、不解释,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也不妄加评论,只是对来访者的发言表示兴趣、理解和耐心。也就是说,应把主动权交给来访者,以来访者为核心。

3.强调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应建立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最重要的。咨询员应创造一个真诚、温暖和理解的咨询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没有人告诉来访者做什么,没有人对来访者干扰和控制,只有咨询员的温暖、关怀和理解,使来访者感到轻松、自由、安全,可以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一吐为快。

4.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咨询者不给予指导,这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与其他心理疗法最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咨询员不要代来访者作决定:也不确定下一步该讨论什么,讨论的主题是什么;不解释和分析来访者的谈话,也不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咨询员可以作情感反应和内容反应,具体方法是重述来访者说话的要点,鼓励来访者继续说下去。

5.关于咨询的内容,不是把重点放在来访者的过去,不一定要追究来访者的病史,而是直接处理来访者现在的情况,尤其是当前的情绪困扰。

6.成功的咨询表现为来访者生活能力不断提高,能妥善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缓解了情绪困扰与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变得更有信心;与他人的关系更融洽,行为也更成熟。此外,来访者的心理适应能力也增强了,能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4.理性--情绪疗法

(二)团体辅导

多动症 “儿童多动综合症”是儿童一种常见的心理功能障碍,据国外有关研究,发病率为3—10%,男多于女。患病的高峰期在7—14岁,到青春期症状多消失缓解。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行为表现为精力充沛,活动明显多余其他儿童。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小动作多,不但自己不能专心听讲,还时常干扰别的同学,扰乱课堂秩序。在日常生活中任性,冲动,冒失,做事不顾后果。与正常的儿童相比,他们的活动在量和质上都有所不同。

原因(1)遗传因素。父母童年有多动症状对儿童多动症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2)脑外伤或中毒因素。幼年时受过脑外伤或食物中毒而导致的神经系统障碍。(3)教育和环境因素。不良的成长环境,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的导致的多动症状。矫正 儿童多动症是神经行为问题,因此,治疗起来难度较大,可采用多种方法配合治疗,必要时求助医院神经科,采用药物配合治疗。强化法,替代法; 焦虑症 中小学生常见的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学生因担心考试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表现 生理反应:心率加快、呼吸加剧、多汗、尿频、肌肉紧张

心理反应:苦恼、无助、头脑空白、注意力分散、思维处于僵滞状态、,不能正常归纳、分析和推理

行为反应: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他们或者胡乱作答,早早离开考场,或者东张西望,无心作答

原因分析 主观原因 中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对考试性质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预测程度、对自身应付能力的估价程度、临场经验和应试技能、个体的身体状况如体质的好坏、疲劳过度、睡眠质量,另外,考试焦虑还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有关,忧虑、情绪不稳定、追求完美倾向的学生更易产生考试焦虑。

客观原因 教师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当面临一些重大的考试时,学生由于意识到考试成绩对自己的意义重大,或者当考试与奖惩挂钩时都会引起学生的焦虑。与考试本身有关。学生自身的气质类型。

矫正策略 1.重建自我,确立合理的期望值 2.加强考前复习,提高应试技能

3.注意力转移 4.运用一些心理矫正方法。如放松训练、暗示训练、表象训练、系统脱敏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特征等减少和消除考试焦虑的发生。

网络成瘾 特征 : 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的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无法控制上网; 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 5)一上网就能消散各种不愉快; 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

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 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 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 10)下网后有疏离、失落感

危害 对于青少年而言,正是自我发展的重要形成时期,这一发展由于虚拟网络的各种非现实性因素,而使之缺乏良好发展的必要环境,因此容易导致人格缺陷。

自我角色的混乱;心理生理受损;消极地逃避现实;自我约束力的下降;违规甚至犯罪行为 成因 内部原因:自我满意感的缺失、人格中的某些缺陷、缺乏理解与沟通,过重的学习压力,内心的孤独、寂寞,成人感的无法兑现才更多的沉溺于网络之中的,他们之所以过度迷恋网络是为了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或压力。或者说网络成瘾症患者在网络中所体会到的快乐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寻找到。

外部原因 :现实生活压力过大、生活中的未知变量太多、对中学生使用网络的错误教育方式和引导

防治 家长和老师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引导中学生的上网行为。其次,提高中学生的现实交流沟通能力,重塑自信。建立现实社会的自我满意感是最基本的预防思路。只有当青少年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到真正的目标和方向,内心充实,情感积极,网络的诱惑力才会减少。抑郁症 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患上抑郁

定义: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有严重的的焦虑。表现:情绪:消极,悲观,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认知:消极,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喜欢责备自己,对未来不报多大希望

动机: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躯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易产生自杀念头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1)心境抑郁(2)丧失兴趣或乐趣;此外,表现出躯体、思维、意

志等其他症状

病程标准:持续两周时间

严重程度:明显的痛苦烦恼,在社交、职业和其他重要方面造成功能缺损。排除标准:排除由疾、物质滥用、离丧等引起的症状

发病率 根据WHO研究报告和中国卫生部有关资料,在中国有20%的人有抑郁症状,有7%的人患有重性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中有90%未得到过正规治疗。抑郁症占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位

病 因 与 发 病 机 制 病因不明确,多因素致病

1、遗传:抑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1人得抑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抑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

2、环境因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诱发抑郁症,如丧偶、离婚、失恋、失业、失去健康等,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

3、疾病: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抑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抑郁症。抑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4、其他:有研究证明,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过去,可能会引发抑郁症及焦虑症。并且饮食上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抑郁症状。

危险因素 性别因素(成年男:女=1:2;青春期前男:女=1:1或2:1)

年龄因素:青春期前和更年期后

个性因素:不良个性的影响

生活事件的影响:幼年时期的不良环境(家庭和社会)、精神创伤

精神活性物质影响:酒精/鸦片类物质/中枢兴奋剂,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抗痨药

/降压药/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

躯体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肿瘤/消化性溃疡

治 疗 药物治疗抗抑郁剂:经典药物,5--HT受体再摄取抑制剂(SSRI)丙戊酸钠,碳酸锂

抗精神病药物 电休克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

补充: 自杀

一.统计资料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会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高中生以及大学生中,自杀是处于第三位的死亡原因。男性的自杀倾向是女性的4-5倍。只有在我国是女性的自杀倾向高于男性,尤其是在农村。有关自杀的寓言和事实

二.自杀的危险因素

1.生物学因素 和抑郁症一样,自杀也是可以遗传的。2.抑郁和自杀 抑郁症患者仍然是自杀率最高的群体。大约有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3.文化差异和自杀 自杀在所有的文化中都存在,但是似乎在工业国家更为普遍。

4.性别、年龄与自杀 在自杀的人数上,女性大约是男性的三倍。但对于成功的自杀人数,男性却是女性的四倍。

三.自杀会传染吗?

在对自杀进行广泛宣传后的9天内,自杀的案件有所增加。青少年自杀总数中的50%反映的是这种模仿行为。媒体对自杀的描述是浪漫的 ;此外,媒体经常将自杀的方法十分详细的描述出来,这实际上就为潜在的受害者提供了自杀指导。极少有报道指出由自杀未遂导致的麻痹症、大脑损伤等悲惨结局或类似这样的事实,也很少有报道说明自杀经常与严重的精神障碍相联系。

四.自杀的处理和预防 如果患者的自杀意图和观念非常明显,那么危机干预、密切观察以及住院治疗就是必要的。如果不是的话,治疗则应该趋于长期化,应该开始抗抑郁剂的药物疗法和/或心理治疗,然后需要仔细地了解导致抑郁的各种因素。

恐怖症 定义: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三种类型

广场恐怖症:符合恐怖症的诊断标准,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案例分析:李某,男,36岁,不管走到哪里都需要太太作陪,甚至连上厕所也不例外。据李某回忆,他在25岁时,有一次单独走过新华广场,在空旷的广场上,他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惊惶,呼吸持续加快,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心脏也跟着猛烈跳动,而腿则软瘫无力。眼前的广场似乎无尽延伸着,让他既难以前进,又无法后退。在全身冷汗淋漓下,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跋涉到广场的另一头。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会有那种反应,但从那一天起,他对新华广场敬而远之,下决心绝不再自己一个人穿越它,不久之后,他在单独穿过童心桥时也产生了同样惊惶而难受的感觉,随后,在经过一条狭长而陡峭的街道时,也莫名奇妙的心跳加快,全身冒汗,两腿发软,最后,不管他走到哪里,他太太必须跟在旁边。

社交恐惧症: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 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

案例分析 柴某,女,20岁。与人交往时恐惧不安、羞于见人、焦虑痛苦,回避社交年余。两年前,患者之父叫其去粮店领粮,但不小心把粮证丢失,全家为此焦急。父生性暴躁,厉声训斥患者:“你这么大意怎么得了,以后跟你妈一样成疯子”,并以污秽词语相辱,在众多路人围观下,患者深感无地自容,患者之母罹患精神分裂症经治不愈,深感受遗传之苦。父训斥自己“会成疯子”使其恐怖倍增。随后,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是否变异,是否已经引起他人的注意。每当发现有人看她,即感面红耳赤、心情忐忑不安。上课见教师视线,如坐针毡,惶恐万状。邻桌一位男同学见其表情紧张,时时关注询问,患者据此认为别人都在观察自己。患者对镜审视,未见自己有怪异之处,举止言行也无失态表现。自知无必要紧张、恐惧,却无法控制,而且对自己的这种莫明其妙的恐惧百思不得其解。为此,患者苦不堪言,四处求医。因无法坚持学习而休学深居简出。

特殊恐怖症:又称单纯恐怖症,表现为对广场恐怖和社交恐怖两种类型以外的某些特殊物体、情景或活动的害怕。特殊恐惧症有时也和其他心理障碍相伴出现。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

案例分析1:苗某,女,37岁,个性外向,善于社交,有很多朋友,她唯一的毛病就是怕猫,但她对其他小动物,譬如乌龟、小鸟都很喜欢,但就是不喜欢猫,不仅不喜欢,而且还怕得要命,一看到猫或想到猫,就会感到紧张、焦虑、惊惶得不知所措。虽然明明知道猫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总是担心突然出现的猫会跳到她身上,抓她、咬她。自己也明知不大可能发生这种事,但就是挥不去这个念头,一想起来就忍不住全身发毛。如果知道某人家里养猫她就避免踏入那个人家里。她不只怕猫,她也怕像猫一样的皮毛制品,在公共车上,旁边的乘客若穿着毛皮大衣,她就会浑身不自在,而避得远远的,她的生活里总是充满了猫的阴影,任何突然出现的影子或声响,都被他解释成是猫在作怪,晚上也经常做有关猫的噩梦。

发病机制 心理学机制 1.心理分析理论当本我的冲动和超我发生冲突时,自我如果不能运用理性机制来调解他们的冲突以及缓解冲突引起的焦虑时,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当自我的力量不足以抵挡或缓减这些焦虑时,就会产生神经症性的冲突。由于本我要寻求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领域,自我就很难意识到其冲突的真正对象,因此就体验到莫名的焦虑、恐惧。当焦虑的对象被转向外部世界的对象时,就表现为恐惧症。

2.行为理论 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恐惧反应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建立的。

3.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强调,情绪与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的刺激直接产生。正常的认知产生正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异常的认知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如果认为某些实际无危险的环境有危险,就会形成恐怖症。

生物学机制

治疗

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案例分析2:柳某,女,二十一岁,某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长期以:来,我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时至今日,我仍旧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它已经给我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真心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助我)她还在信中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

施治方案: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

咨询与治疗: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开导下,柳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谈到不愉快的经历,柳某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挖苦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我、指责我、刁难我,故意当我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我、孤立我。这使我委曲极了,难过极了。我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我们发生了冲突。我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我也觉得她讨厌我。不知不觉地我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

原因分析:①你的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

②父母对你交往中的禁忌以及灌输的与男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使你的性格中形成了较强的羞耻心,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③少儿时,你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和老师当众的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④在与同学相处中感到“好心未得好报”,反被误解,恶意相待,于是委屈、怨恨、愤激;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同学的压抑的敌意和回避反应导致你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另一方面,自责、自怨加重了你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所以,人际矛盾这桩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你对人恐怖的直接的、现实的诱因。

⑤正值青春期的你,一方面有着正常的与异性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你已经内化了的有关两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有意无意地使你批判自己的想法,抑制自己的欲望。因而,你常常处在一种是否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冲突之中。而害伯、羞于见男生这种病态反而减轻了你的这种冲突。

建议:①设身处地地站在那位被你帮助而又对你不友好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并宽容她。同时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过敏、多疑等不利于交往的心理。以此,逐渐解除压抑的敌意。

②正确认识两性间的正常交往,认识青春期渴望接近异性很正常,摒弃旧的道德意识,尊重自己的正当意愿。

③找两位关系较好的女生了解一下她们对你在与人交往中的反应,如脸红、发抖、目光恍忽等“不自然”状态是否确实。目的是让她通过调查,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心理医生为柳某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①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着重观察周围人的举止言行和对你的态度。②分别调查两位老师和两位男生对你的评价,证实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

③每天做二至三次想象——放松训练。即在想象中将最想见又最怕见的人(如某位男生),想回避又回避不了的人(如任课老师)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然后放松,使情绪和肌体产生由紧张到松驰的反应,最后产生意向上的适应并扩展到现实行为中。④为其布置了“大目标小步走”的与人接触、交谈的作业。

⑤加深对障碍产生原因的认识,淡化负性心理印痕,提高挫折承受力,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强迫症 是一类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焦虑障碍。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

强迫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焦虑障碍,患者内心感到非常痛苦,其正常的工作、生活也受到严重干扰。

诊断要点

一、不可控制的反复出现某种观念、动作或意向,伴有焦虑和痛苦的情绪体验。

二、患者明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却难以摆脱,迫切要求治疗。

三、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日常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

四、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诊断。病程可长可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个月。

五、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强迫症状。

(一)致病因素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脑组织结构因素。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强迫症状与脑中的基底神经节及前额叶的病变有关,也有通过颅脑手术而成功治疗顽固性强迫症状的病例。必须指出,脑部器质性病变、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都可有强迫症的表现,因此,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患有强迫症状的都是强迫性神经症。

2、心理社会因素(1)压力与创伤

(2)人格因素:2/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性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3)心理动力因素:心理动力学派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解释强迫观念是激发焦虑的刺激和该观念间建立条件联系的结果。(5)认知行为因素:认知失调,常常对正常人不在意的信息过分主义,反复思考又使焦虑增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使患者了解其疾病的性质,指导患者把注意从强迫症状转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案例 当事人为女性,今年36岁,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本科毕业

1、每天反复洗手20-30次,每次5-10分钟;

2、每天洗澡1次,每次3小时;

3、每天用2个小时的时间清洁室内卫生,有些地方需要用酒精反复擦洗;

4、不敢使用公共厕所

5、不敢到饭店餐厅用餐;

6、不敢和别人握手;

7、有病不敢去医院,除非万不得已,即使去了也非常痛苦和焦虑;

8、头脑里强迫思维很多,如为什么会有艾滋病?为什么无法治愈艾滋病?出门后门有没有锁好?经常出现自己得了某种病躺在医院里的图像、等等,9、总是怀疑自己身上粘了什么东西需要反复的检查;

10、开车总是认为撞到了人,而不断的看倒车镜;

11、见到尖锐锋利的物体非常恐惧,害怕会伤害自己或别人。

93年第一次发病。当时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的叔叔因为被邻居家的狗把手指弄破了,由于伤口很小没太在意,也没有打狂犬疫苗,一个星期后发病,医治无效死亡。同学参加完叔叔的葬礼,她到同学家里安慰同学,用手拍过同学的肩膀。回家后担心自己也被传染了狂犬病,非常后悔自己不该用手拍同学的肩膀。这种担心越来越严重,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无法控制自己的担心。3个月后非常痛苦和恐惧,就到医院注射了5支狂犬疫苗。注射结束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94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看过新闻以后,头脑里突然出现自己会不会已经被感染了艾滋病的想法,然后开始反复洗手。半年后,只要家里有客人来过就必须进行彻底清洁,尤其是客人坐过的凳子和用过的东西必须用酒精擦洗。2年以后即使家里不来客人,也必须每天进行清洁。对关于艾滋病和其他流行病的报道特别敏感。98年开始不敢使用公共厕所,也不敢到外面用餐。99年开始不敢去医院。开始出现反复检查的行为。00年看电视时,看到一个凶杀镜头,从此见到尖锐锋利的东西就恐惧,害怕伤害自己或他人。开车时开始出现撞到了人的想法。01到03年间,病情时好时坏,起伏不定。

治疗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催眠疗法、药物治疗等等

第三章 教师心理健康

一、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今天,尤其是农村的教师职业,不仅失去了昔日的光环,而且与清贫、倦怠相联系。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环境差!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而导致的职业倦怠(心理枯竭的一种)。社会对同样具有七情六欲的教师,除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要求外,也需要给予他们普通人一样的尊重与关怀。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有哪些影响?

1.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情绪不稳定的教师会错误的处理学生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师生关系 3.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学生的

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才能胜任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教师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教师以爱心、欣赏、尊重、鼓励、勤勉和纪律营造一个促进学生成长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丰盛的人生。教师的尊贵使命是:帮助学生确定自我价值,发展潜质,培育他们的优良品德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引导他们向往公义、追求真理。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国内)中小学教师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总体素质。国内一项“关爱教师”的调查显示,63.2%的教师需要心理减压,51.8%的教师认为平时工作“疲于奔命”,88.6%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呈上升趋势,52.84%的教师希望自己得到心理健康咨询。可看出非个别现象。问卷调查法为主 工具:SCL-90(主)

结果 1.概况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受损检出率为14.2%,单项严重的依次为:敌对,偏执,人际敏感和抑郁,躯体化,焦虑,恐怖。小学教师躯体化和焦虑程度高于中学教师,其余无差异。

2.性别差异 男教师的偏执程度显著高于女教师

3.城乡差异 城市教师的总均分,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显著低于乡村教师,但躯体化显著高

4.教龄差异 1~10年教龄的教师在总均分、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显著高于11~20年,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教师必然尊重他的学生;知道如何建造师生之间的沟通;衷心地接纳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关怀学生的需要与困扰;对于学生的态度是自由而不放任。

教师需要调查表

三、教师压力来源——《怎样教书不生气》

来自学生:学习意愿低落,难以矫治的偏差行为等 来自家长:不关心孩子,不配合老师,过度干涉、批评等

来自学校及管理政策:班级人数太多,难以兼顾教学之外的行政负担和杂务,与学校行政人员沟通不足等

社会因素 社会变化,教育改革 社会过高的期望 低待遇

社会取向对教师职业的描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传统文化对教师奉献精神的颂词,但换一个角度看,也是对教师心理枯竭状态的生动描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0周年教师节教育部诗歌朗颂会主题词。昨天提倡“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今天强调“在燃烧的同时发展自己”,倡导资源的平衡与回报(德 —得)。

学校因素 学校的管理和条件,工作量大 学生品行、学习情况 学校的人际关系

工作量普遍较大。按有关规定,每周课时分为较轻(每周7节以下)、适度(每周8~17)、较重(每周18~24节)和很重(每周24节以上)。调查显示,47.8%的中学教师每周 授课在18~24节之间;另有17.4%的在24节以上。

个人因素 过高的自我期望 教师能力素质的束缚 教师的人格特征和感受力 适应不良:新课程改革 各种培训、考试 经济负担重——男教师成家难(取样评

估)、养家糊口难、买房难。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社会对教师的理解与支持

(二)学校与同事的协助

(三)教师自我的调节 具体措施

(一)指导措施

1.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1)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2)和谐的管理的作风与工作方法

(3)设法协助教师解决物质生活上的困难(4)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5)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的时间与场所(6)增加教师进修机会

2.完善自身人格(1)良好的职业道德 敬业爱岗、富有牺牲精神。(2)博爱 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服务对象、热爱同事、爱家庭、爱自己。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3)豁达、热情。(4)有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坚韧。

3.提高自身修养(1)与人为善;(2)宽容、豁达;(3)陶冶情操、品位高雅;(4)提高专业技术水平;(5)提高社交能力。

4.调控情绪,自我缓解(1)保持乐观的态度(2)转移注意(3)增强自信心(5)悦纳自我

但是,我们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在家庭中难免有失意、有矛盾、有冲突、有挫折,甚至有创伤,该怎么办?

原则:该喜则喜,该悲则悲,该怒则怒。但要适当控制、调节,减轻它的强度,缩短它对你的影响时间。

(二)情绪处理的方法: 1.换个角度想

2.注重修养,提高境界。站得高,看得远,不为蝇头小利而恼。3.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4.以合适的方式缓解情绪

5.静下心来,学习Being(活在当下)6.积极认知,寻找快乐

第四篇: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2011年10月24日

时 间: 12:13 学生姓名: 鞠有为 班级: 8年(1)班

性别: 男 年龄: 14 辅导缘由: 乖巧,能说会道,对人热情,肯帮助人,尤其喜欢帮老师干活.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初步分析: 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良的主因.其聪明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又使之显得狡猾善辩,不承认,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缺少家庭温暖,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老师之间未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案主对大多学科已失去兴趣.辅导经过: 1,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立自信心.下课后,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他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给他干.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教关系中,无论是认识还是情感,我都是以忠诚,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个人的完整性和可信赖性.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成为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的人,消除案主的敌意和戒心,理解老师的善意,这是帮教问题学生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2,系统脱敏训练.通过导入式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犯错误后的后果,这样多次的反复后,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控制,降低犯错率.3,提供学习榜样.提供可模仿的老师,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如把案主跟优秀学生编在一起坐,编在一个学习活动小组.4,激励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奖小红花等方法,只要案主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如在老师那儿借书,实现他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具,纪念品,或带他去参加某一项活动,社会实践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曾将案主带回家中,从此以后,我发现案主特别喜欢来我家,于是,我就把来我家作为一种奖励,与他约法三章,只要他做得好,我就把他带回家中,既可以辅导他功课,又可以加强沟通,一举两得!5,换位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我在实施整个帮教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最主要,最见效的方法之一.换位思维——就是站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例如,当你发脾气打同学,扔同学的东西时,你要站在那同学的位置上,想想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换个角度想问题——就是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想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老师的批评,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没面子的坏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这是老师在关注着我,说明老师对我的关心,别的同学上课也开小差,老师都没注意他呢.案主如果能换个角度想问题,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6,学习技能训练.学习技能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时间安排,内容安排,体力和精力安排,学习方式选择方面的能力.(1)时间安排上,既要有规定的,固定的,绝对时间的安排,也要有个人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2)内容安排上主要是不同性质的内容搭配和内容量上的安排,因此,要教给案主内容安排技能,形成最好的内容安排习惯是改善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把案主的兴趣精力引导到学习上,使他尝试到学习的成功.7,调动多方因素.与家长联系了解案主在家中的情形;向邻居了解在社会上的情形;与任课老师联系,利用巡堂的机会了解案主上课的情形;必要时与派出所干警配合,多管齐下,约束案主行为.8,法律宣传.鉴于案主有盗窃和勒索等行为,我经常通过录象或讲故事等形式,向案主讲解法律中对各种犯罪行为的处置,或带案主到附近的看守所参观,使其对法律产生震慑,收敛行为.9,挫折教育.经常找案主谈心,告诉他人在成长过程没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并给他假设一些事例,如当同学冤枉你昨天没有做好值日生工作时,你怎么办 当你要求父母给你买一双名牌运动鞋,而他们不答应时,你怎么办 ……通过这些假设挫折教育,使案主懂得在不如意,受挫折时候该如何正确处理.十,辅导结果和体会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精心辅导,问题学生张舒恒在行为表现上出现了极大的好转,现在,他在课堂上基本能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打架,盗窃等行为也基本得以控制,可以看得出来,案主已有改正的决心,在平时的言行中能努力克制自己,这是非常可喜的!之所以有的案主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其行为的异常,是因为他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时,思维走进了死胡同,钻了牛角尖,从一个眼孔看问题,不懂得换位思考,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只要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用我们的恒心,爱心和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他,感化他,就一定能走进他的心灵,打开他心中的“结”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2011—2012学

满堂红九年制学校

第五篇: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案例介绍

1、李某,女,16岁,高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

2、学会聆听

3、老师助一臂之力:

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同学们都说:“李某变文静多了,挺招人喜欢的。” 恐惧异性的女孩

2、盘某高中二年级的女孩,恐惧异性的女孩

从外表看来,她是一个文文静静、性格内向的女孩子。但是,她对异性有着恐惧感。面对异性的时候,她总是手脚发抖、头上直冒冷汗,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而且说话时会出现严重的口吃现象。因此,她总是避开人群。但是,在面对同性时,她却又是一个谈吐幽默风趣的女孩。

辅导方法

1、首先,培养李某的自信心

2、让女同学陪着她,在人群外远远地观察,观察人群中的男性的举止。当远观

人群不再有恐惧时,让女同学陪着她,到人群中去倾听他人的交谈,看他人的交往。不久之后,在女同学的陪伴下,她不再害怕人群了。

3、让李某自己到人群中去与异性相处

4、让李某自己与本班的男同学交往

5、当李某对熟悉的男性不再存在恐惧感后,让她与女同学做伴,与陌生的男性交往。

6、让李某自己与陌生的男性交往

辅导效果

通过自己努力,同学们的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盘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特别是异性朋友。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非常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陆某,女,18岁,高三年级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较差,初中毕业后未能参加中考。她性格较内向,智商中等,属于矮胖型身材。父母亲均为个体工商户,照顾她的时间相对较少。她喜欢一个人呆在家,害怕与同学交往,缺少友伴,不愿过集体生活,不喜欢体育活动

辅导方法

1、个别谈话

2、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3、与科任教师多了解情况

4、与本班团干部一起进行帮助活动

5、在操行评语中给予鼓励 辅导效果

通过以上的辅导方法和过程,陆某的自卑感有了明显减弱,而变得较活泼开朗和同学们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体活动也能积极参加,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珠算技能进步最快,在高中二年级最后一次珠算等级定级时,达到能手五级,获得全国珠算等级定级能手五级的证明书。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在,她白天实习,晚上参加成人高考补习班,为了争取高等教育的学习机

会,正在努力。

4、莫某,男,17岁,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他对同学们的谈笑耿耿于怀。

皮肤较黑,身材偏矮。父母离异,法院判其随母亲生活,但实际上因母亲收入不高,住房条件差而让他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提供一定生活费。莫某在学校各类涉及家庭状况的调查表中从不填写父亲姓名,仅写母亲。在班级中,他缺少友伴,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时他上课迟到,进教室时扭扭捏捏,有些同学笑话他,他就发火。课余时间,同学们在他课桌旁边开玩笑,他就认为同学们在嘲笑他,独自喃喃自语;同学们打闹碰了他的桌、椅,他认为是故意闹的,专门是针对他。

辅导方法

1、与家长联系

2、在集体活动中安排莫某担任一定的任务,加深与同学的交流。

3、在班团干中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要主动与莫某交流,关心和帮助他。同时安排一位热情细心的团干与他同桌,形成友好的氛围。

4、阅读指导

5、举办演讲活动

辅导效果

经过教师、家长、同学们的配合及辅导、帮助,莫某与父亲关系逐渐融洽。在各类表格中有家庭情况填写时,能主动写上父亲姓名及有关情况。与同学关系有所改善,集体活动能参加,对同学们的善意谈笑不再耿耿于怀,他走出了人际关系的误区。

5、小彬,男,16岁,高一年级学生,成绩一般,智商中等。父母都在夜市里摆摊,故对小彬关心不够。自信不好他的自卑感比较较强。他常迟到,听课效果差,不专心,或是乱画画或是看漫画书,作业、练习缺交较多。家访得知,他常常晚上玩游戏机到深夜。但他也有优点,即他的闪光点:

1、勤劳动,不怕脏不怕累。

2、有画画特长,并且得到家长的支持。有一次其父来校,班主任跟他说起小彬画画画得好,其父非常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辅导方法

1、安排担任群众性工作,在接触群众中受教育,消除自卑和焦虑心理

2、发挥其个性特长,吸收他参加班上宣传小组,为墙报画画

3、举行班级心理辅导课“我已经长大”,每人列出至少五个优点,然后再找出不足之处。增强自信,消除自卑。

4、对他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如勤劳(不怕脏不怕累)、成绩进步、作品获奖等等。

5、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共同商讨如何去克服它,解决它。

6、写周记,老师阅后认真写评语,写自己的看法,同学生交心、谈心。

7、与家长联系,取得步调一致:对小彬以鼓励为主,以表扬为主。

8、期末采用“谈心式”评语,对其多作鼓励性的评价。

9、组成“一帮一,一对红”对子,班上一优秀生主动跟他结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辅导效果

由于家长、老师的配合以及同学们的帮助,小彬身上的自卑感减轻了。他现在不迟到了,晚上也不玩游戏机到深夜了。上课较用心听课,作业缺交较少。高二上学期被评为校进步学生,‟99爱科学月获学校科幻漫画一等校,多幅美术作品参赛参展,参加班上墙报制作三次获三次校级第一名。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是班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6、王某,男,17岁,高二年级学生。不相信自己是优秀的,初上中学时成绩一般,中等智商。性格较内向,轻度口吃,特别是上课回答问题情绪更紧张,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言不达意,几乎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更不敢与同学争论问题。兴趣爱好:看书,特别是科技方面的。家境较差,父为下岗工人,母为临时工,均胆小内向,不敢大声说话,与世无争,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

辅导方法

1、家访

2、家长配合

3、系统脱敏法

4、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表扬 辅导效果

王某在老师的帮助及家长的鼓励下,由原来默默无闻的学生兑变为引人注目的学生。他在这集体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师生的关爱,更感到自己也占了一份空间。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敢为坚持自己的真理而与人辩论。充满自信使他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课堂提问复杂问题时,同学们都说:“王某上!”王某更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7、王红红,女,17岁,高一年级学生。

“我感到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这是王红红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我细细地咀嚼着她这句话的意思,等待她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真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讲得清我此刻的心情。”王红红接着对我说:“我自己长得不好看,我很自卑。在班上男同学、女同学都用一种轻视的眼光看我,当我语文作文写得好,老师表扬,让我在班上宣读时,下面就有人窃窃私语地说些难听的话,„这个作文是她写的吗?‟„我看是别人帮写的吧?‟当我拾金不昧,做了好事不留名,后来失者通过其他渠道将感谢信送到学校,我受到学校表彰,上台领奖,下面却有人说道,„她怎么也能上台领奖,为什么这样的好事都给她遇上。‟我听了心理很不好受,难道我就不能与别人一样生活吗?„我就低人一等吗?‟” 说着,王红红忍不住淌出泪来,她用手捂着脸,鼻子一抽一抽的。我连忙给她递上纸巾,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讲。”她仍饮泣不止,双眉紧锁,一直擦着眼泪。趁这工夫,我仔细端详了她。身材瘦小,穿着很宽松的校服,显得有些发育不良似的,她的脸瘦长瘦长的,布满了粉刺,她的皮肤颇为粗糙,头发有些蓬乱,她的神态显得很疲倦,眼圈略有些发黑,表明她连日来睡眠不足。凭直觉,我感到王红红是那种对自我十分敏感的人。

辅导方法

针对王红红的心态,我采取了三个咨询步骤。

1、帮助王红红宣泄出她的不良情绪,调整她的心态,使她能够积极地面对新生活的挑战。

2、我竭力引导王红红把比较的视野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这是使她重建信心的关键。

3、我通过和她父母沟通,让家长给予她更多的关爱,用火热的心去融化她内心的坚冰

辅导效果

在本个案的咨询过程中,我首先帮助王红红宣泄她自卑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并通过运用聆听,贯注,沉默等咨询技巧来传达我对她的同感,使她对我的咨询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信任。

8、王某,男,17岁,高一年级学生。父母是普通工人,他是个养子。初一年级时从朋友处得知自己是被人抱养的,从此便抱怨父母隐瞒自己身世。虽然养父养母视他如掌上明珠,他却与养父母关系疏远了,害怕别人嘲笑他是“养子”而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变得内向。原先考重点中学读大学的理想破灭了,他普通高中也失去了信心,很少与同学交往,特别害怕看见读重点中学的同学。

辅导方法

1、个别谈心

2、家长配合

3、自我接纳

4、发挥特长

5、阅读指导 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王某与养父母的关系亲密如初,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他的雕刻作品《龙凤相争》在校园艺术节中获二等奖,更可喜的是在重点中学的同学生日时,他自制生日蛋糕前往庆祝,不再害怕看见重点中学的同学了。

9、孟某,男,高一学生。个子高大、结实,正处于爱说爱笑的年龄脸上却从来没有笑容,一双忧郁的眼睛常常茫然地望着地面,从不主动和别人搭话。鉴于他在小学有过任班干的经验,班主任委派他担任班级劳动委员。可是在大扫除时,他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在扫在擦,身边喧闹的同学似乎与他完全无关。小学成绩优秀的他,课堂上却总是沉闷无语,不是低垂双眼,就是双手揪着头发沉重地伏在课桌上,甚至课后的作业也交不上了,成绩也逐渐下滑。他所在的(4)班的男生都酷爱篮球运动,几乎人人都参加过市体校篮球班的训练,可身材条件极好的他却从不参与。遇到集体外出的活动,他也总是交来家长签字的请假条而拒绝参加。

辅导方法

1、了解原因

2、老师常常与孟某个别会谈,使他自己找回积极的生活态度。

3、为他提供融入集体的契入口

4、创造机会,把握契机帮助他重塑自信:

5、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同学的密切配合,孟某自闭现象明显改变,和父母、同学的关系都大有改观,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与几个同学组织了数学小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还参加了班级的篮球队,甚至成为主力人员。孟某已经从一个孤独自闭的孩子恢复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了。

10、吴某,男,16岁,高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广州三家医院确诊伤势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

2、集体帮助

3、与家长联系

4、心理咨询

5、兴趣转移及自我调适 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吴某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11、潘某,女,17岁,高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助人。高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学期两人突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李某的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李某开始远离他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战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辅导效果

李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在中校报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不用说,李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12、梁某,女,16岁,高一年级学生,打篮球是主力,爱打扮,学习成绩差,但嫉妒心却很重。她的同桌张某,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好学生。每次张某考试得第一名时,梁某就在背后议论张某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梁某经常把张某的笔记本藏起来,让张某不能上好课。只要张某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梁某心里更不舒服,说张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梁某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梁某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不仅背

后议论人,还恼得晚上失眠。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

辅导方法

1、案例教育

2、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3、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

4、参加有益的活动

辅导效果

梁某开始拿自己的特长入手,为班里获得年级女篮的冠军,坦言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希望老师、同学们给她帮助。

13、赵某,女,17岁。十六、七岁的少女,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像一朵过早枯萎的百合,忧郁地走进了我的辅导室。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人群中心事重重的,独来独往,一声不吭,学习开始走下坡路。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

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总说没什么,只是感到学习压力大。她究竟怎么了? 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第三次咨询:主要采用行为疗法。

辅导效果

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默自神伤,性格比以前更热情开朗了,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处于班上前列,并在班上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

14、小敏,男,17岁,高二年级学生,成绩中等,中上智商,性格内向。小敏是独生子,父母较能关心其学习,但因其父母均在菜市里卖菜,早出晚归,对他无瑕顾及。不论是平常上学,还是搞集体活动,他都经常迟到。他话很少,常常闷声不响,集体活动很少参加,据了解,他会画画,但也不参加班上墙报小组搞

墙报。老师问其父母他是否假日帮父母的忙,说是闷在家里,那儿也不去。高一上学期成绩还可以,下学期开始下降,家访得知:他迷上了电子游戏机。

辅导方法

1、给予适当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2、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到菜市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在班级举行如何抵抗电子游戏机诱惑的心理辅导课。

4、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

5、通过班级周记进行谈心、交心,师生进行笔谈。

6、期末采用“谈心式”评语,及时肯定成绩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小敏已经跟电子游戏机Bye-bye了。他已经不迟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参加设计、绘画的墙报获一等奖,参加市里的绘画比赛作品获了奖。他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强了,并能刻苦钻研,参加区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已经进入了决赛。

15、吴某,16岁,一名高一女生喜欢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她自己也知道并非是交男朋友。但她仍然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同时,她不知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被笑话。她很迷茫,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老师为她解答。辅导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当你对一个人有强烈的喜爱念头时,就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会逐渐消失的。

3.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拜他并且希望能得到他的关心和保护,如果不敢面对面的说也可以间接接触,例如可以采用写信或者让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愿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

5.当有人评论时,要理直气壮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各种猜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要因此而气愤。

6.为了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则应该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成绩搞好,从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16、刘某,18岁,一名高三女生来询问,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吵架,她不知道两人还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谊,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与错,甚至在她的好友有偷盗自己东西的行为时,也不敢多说,近来,好友还被一群品行不良的人恐吓威胁着让陪着他们玩玩,而且让好友去干坏事,她们两个都害怕不服从会招到报复,而服从了又害怕自己变坏。因此,徘徊不定,也不知道怎么办。辅导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1.首先明确真正的好朋友不仅仅是讲“义气”。好朋友就是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2.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要敢于接纳与自己不同的合理观点,保留自己的正确观点,最好能够采用一切合理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

3.真正的好朋友应该为对方的健康成长着想,对方的不当行为我们都应该勇敢而委婉的提出,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如果不方便直接说也可以通过他信任的老师或者同学来转达。

4.当好朋友在做伤害自己的事时,应该大胆提出,并表明只原谅第一次,再也不愿意看到有第二次。如果他还是不能改过就应该向相关老师反映情况,老师会帮他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让大家来帮助他改掉这个坏毛病。

5.面对不良行为的影响,应该主动向家长或者老师寻求帮助,毕竟咱们处在

一个法制较健全的社会,一切不良的和不合法的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惩罚的,正义终究会压倒邪恶的。

17、周某,16岁,高一年级学生,前来咨询说,我在班上学习很刻苦,经常拿第一,如果有时当不了第一。就感觉会被别人说而感到很难受,我该怎么办呢?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少年对别人的关于自己的评价特别在意,如果有人评价不合事实或者不公正就会引起某种愤怒情绪。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一般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因而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偏高,对别人的评价往往吹毛求疵。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肯定自己的优点。好学,有上进心强永远都是对的,值得大家学习的。2.要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可以在一张纸上分别写上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点和不足。对照着找到自己的差距,要看到身体条件的差异,起点高低等种种原因。多给自己一些肯定,从而争取下一次赶上去。

18、覃某,男,16岁,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5、本人的自我调节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

19、陈夏飞,男,17岁,高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眼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我通过与该生交流,了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家庭和个别老师教育不当。制定了辅导计划,并实施。主要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坚持正面疏导教育,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使该生的逆反心理有所改观,作业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5、本人的自我调节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陈夏飞的逆反心理已有所改观,和同学、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学习比以往认真,上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20、黄乾帅,男,18岁,高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

2、集体帮助

3、与家长联系

4、心理咨询

5、兴趣转移及自我调适

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黄乾帅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21、罗某,男,17岁

高一年级学生。问题行为概述

1.惰性较足,自入学以来便不愿读书,不愿上学,上课不爱听课,课后不做作业。尽管父亲因读书问题经常暴打学生,但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倒每况愈下,竟至于学校里的事情都不做,值日生不肯做,纪律也不遵守

2.该生不爱说话,但经常撒谎,不太合群,经常和同学打架,存在“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不犯我,我也犯人”的现象。案辅导策略

1.分别对该生父母、奶奶及该生本人进行单独谈话,了解该生家庭教育情况;针对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寻找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2.了解该生父亲的情况,并要求其平等对待孩子,发现问题,不能光靠打去解决问题,而是要针对不同问题,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否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他以后一定做到不管孩子成绩如何,不能再打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切合实际的去帮助他,如帮他建立学习自信心,帮他克服学习上的难关,在教育孩子时,应交给他正确的做人原则

3.劝该生母亲改掉打麻将的习惯,多关心孩子,在生活上不能一味迁就,需要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学习上也需要多过问、多关心、多辅导

4.教育该生奶奶,不要把迷信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因为任何成绩都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得到,以后烧香拜佛坚决不能带他。5.在学习上加强指导

6.上课时多关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去回答,不时的吸引该生听课的注意力

7.该生多谈话,拉近师生的距离,不断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其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以及怎样与同学相处。怎样遵守纪律,怎样融入集体,帮他形成健全的人格

8.帮他克服生活上的惰性,轮到他值日,与他一块儿扫地,及时进行鼓励、表扬 9.只要取得进步,则及时表扬,改变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让他感到成功的快乐,也让其他同学一起来帮助他,促其产生进步的动力。辅导效果

1.通过多方面的引导、谈话,该生渐渐能够听从我的教育,要求他做的,它基本能够做到,课堂纪律和校纪律基本能够遵守

2.帮助该生渐渐克服了惰性,这学期做值日大有改观,轮到他那一小组值日,他基本能按时到校,按时做值日,态度也较好

3.培养该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需要和同学友好相处。本学期该生少有打架现象,他尽量做到不主动去欺负别人,在别人困难时尽量帮助别人,这样也为他赢得了不少朋友

4.加强学习指导,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也帮助他克服了学习上的惰性。本学期,他数学作业每次都做,语文作业会做必做,以前从来不做的英语作业也尽量做。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了,偶尔也主动举手发言了,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增强了他学习的自信心。

下载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永丰中学初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辅导对象: 何勇志 年级: 七年级 性别: 男 年龄: 12 辅导时间 :2017. 10.31 问题表现 :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一些惹人注意引人发笑的恶作剧。当老......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语心理辅导

    认真回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这门课,写一个您学到的心理辅导方法?教师和家长一起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

    中小学生挫折心理辅导(最终版)

    第四教室 中小学生社会活动与心理辅导 第五节 挫折心理辅导 三、高中生挫折心理辅导 (一)高中生产生挫折原因的分析 产生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任何具体的心理挫折,应具体......

    论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广东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 师资培训学院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论文 学院: 系、专业: 班别: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1 论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摘......

    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游戏

    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游戏 游戏一、无敌风火轮 一、项目类型:团队协作竞技型 二、道具要求:报纸、胶带 三、场地要求:一片空旷的大场地 四、游戏时间:10分钟左右 五、详细游戏玩......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姓名:小超 性别:男 年龄:13岁 年级:七年级 籍贯:天津 家庭住址:西青区于泽园 咨询时间:暑期军训期间 辅导老师:phdnr 辅导简要记录(心理问题、简要经过、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训练记录

    丹徒区上党中心小学学校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辅导训练记录年月训练时间,丹徒区上党中心小学学校心理咨询室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