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复习语文俗语及病句类型分析

时间:2019-05-15 09:4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升初复习语文俗语及病句类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升初复习语文俗语及病句类型分析》。

第一篇:小升初复习语文俗语及病句类型分析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知而弗为,莫如勿知。—孔子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9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朱熹

10学则智,不学则愚。——黄宗羲 11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5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1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18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1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2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3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24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5风声雨声读书生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上有天堂,下有苏杭。27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28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勇者敢攀登。29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3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3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3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34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 35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

36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37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刘嗣绾 38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雷庵正

39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苏轼 40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祈 歇后语

孙悟空72变——神通广大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打破砂锅——问到底 胸口摆天平——称心 哑巴吃秤砣——铁心 九月的甘蔗——甜心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雨后竹笋——节节高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针眼里看天——一孔之见 打开天窗——说亮话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农谚,天气谚语

1霜重见晴天,瑞雪兆丰年。2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3无林景不秀,无水林不幽。4多树多林,风调雨顺;无树无林,旱涝欺人。5春捂秋冻,一年无病。6早西风,夜东风,日日好天空。7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8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9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雨迷迷 10 鸟入林早,天气好,鸟入林晚,要变天。11蜘蛛收网,不久雷响 12 蚯蚓出洞,无雨也有风。13蜘蛛结网,久雨必晴。14雨中知了叫,预报晴天到。15田螺浮水面,风雨不会远。16 燕子高飞晴天告,燕子低飞雨天报。17今晚鸡鸭早归笼,明日太阳红彤彤。

小学语文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九种: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四、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八、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九、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1.望梅止渴:用于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2.开天辟地:用来比喻有史以来。3.千里鹅毛:比喻礼物微薄而情谊深重。4.老马识途:比喻对某事富有经验,能为先导。5.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办糟了。6.火树银花:形容灿烂的灯火或烟火。7.狐假虎威:比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8.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而遇事惶惶不安的人。9.纸上谈兵:比喻脱离实际的空谈。10.一鸣惊人:比喻平时平平淡淡,一下子做出了非凡的成绩。11.百步穿杨:形容枪法或箭法高明。

12.画龙点睛:比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13.夸父逐日: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也比喻自不量力。14.入木三分:本指笔力劲健,后来比喻描写或议论深刻。15.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16.破釜沉舟:比喻下定以死相拼的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17.熟能生巧:比喻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18.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冒充有本领,混在行家中间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19.见识多——见多识广 读书多——博览群书 兵马多——千军万马

观众多——座无虚席 人才多——人才济济 话语多——滔滔不绝

色彩多——五彩缤纷 贵宾多——高朋满座 22.这是两个老牌劲旅,为争夺一年一度的联赛桂冠,他们将在绿茵场一决雌雄。不少人出高价买了一张门票,以求一饱眼福。离比赛开始还有半小时,场内已座无虚席,很多球迷远道而来,为自己心爱的球队呐喊助威。上届冠军队教练曾扬言,他们蝉联冠军十拿九稳,企图来个先声夺人。而对方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的反击说他们是为捧杯而来的,不夺冠军誓不罢休。到底鹿死谁手,球迷和观众将拭目以待。成语误用例析

一、望文生义

1、在语文老师的具体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文不加点,文章写成不用涂改。点,涂改。而此句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二、褒贬不分

1、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献身的始作俑者。‚始作俑者‛指恶劣先例的开创者,含贬义,应换成褒义词‚史无前例‛者

2、当岳飞屡建战功之时,他的权势炙手可热。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含贬义。改为‚横扫千军‛。

3、李明见别人下棋,不免见猎心喜,蠢蠢欲动。蠢蠢欲动,先多形容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带贬义,可换为‚跃跃欲试‛。

三、重复累赘

1、他的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玩具,像潜水艇、飞机、坦克等。‚各种各样‛与‚形形色色‛重复,应删掉。

2、江姐不幸被叛徒出卖,投入渣滓洞集中营,虽然全身上下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全身上下‛属赘余,应删掉。

四、搭配不当

1、鳞次栉比的群山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鳞次栉比,形容建筑物很多地排列着,应换成‚层峦叠嶂‛。

2、图书馆开放两个月,已经有二十本书不胫而走,为此图书馆应该加强管理工作。不胫而走,形容消息传播的和快,不能与失窃之类的事物搭配,应换为‚不翼而飞‛

3、起伏的群峰,像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雄伟壮丽,气吞山河。气吞山河,一般用来形容人,不能形容物。

五、近义混用

1张强就市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问题,提出不够切合实际的主张,与会者不以为意。

2他违章酒后驾车,挨罚多次,却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是根本不放在心上,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二者用倒了。

六、顾此失彼

1这次演出的成功,个别动作显得装腔作势,很不自然。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和姿势,可改为‚矫揉造作‛

七、误用了词性

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司空见惯,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如果说对那块广告牌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才合适。

八、前后矛盾 1 二嫂喃喃地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只能怨天尤人 罢了。‛既是认命,又怎能怨人呢。

九、不合逻辑 2007年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刘翔勇夺冠军,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实际上此时刘向早已是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了,‚一鸣惊人‛可换为‚不负众望‛。

2、荆轲对太子丹说‚臣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人怎能说出后人的话呢!

十、谦敬不分

1您刚迁入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简单,如给您挂一幅名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的到来或别人的字画挂在室内是自己十分荣耀。用于谦词,只能对自己

2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

第二篇:初中语文病句及类型

初中语文病句及类型

病句及类型(一)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一、成分残缺(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一)举例:

1、我有一个女孩,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病因:缺主语。造成了歧义。应该在“同”的前面加上主语“我”。

2、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因:缺谓语。因为句中有一个介词“为”,这就使“为建设……强国”成了一个状语,状语是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后面却缺少了这个作谓语的成分“而奋斗”或“而工作”。

3、边维兰曾在1983年出席了区的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病因:缺宾语。先进个人只是个定语,缺少了被它修饰的宾语中心语“代表大会”。

4、它使人们增强改造旧世界的信念,为打碎旧世界而斗争的决心。

病因:缺谓语。在后一部分中,“为打碎……而斗争”是宾语“决心”的定语,但是宾语“决心”没有谓语,应当在“为”的前面加上动词“坚定”做谓语。

5、杨排长满怀悲愤,情不自禁,双手打在悬挂着的煤油灯上,摆动着,颤动着。病因:缺主语。应在“摆动着”前面加上“煤油灯”。

(二)练习试试看:

1、从小王明确了参军目的以后,就主动地苦练杀敌本领。

2、看了电影《陈毅市长》,使我受到深刻教育。

3、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进行辅导,有不明白的问题就问,学习成绩进步可快了。

4、眼看着敌人的暴行,仇恨的怒火在我们的胸中闪烁

5、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南昌,但是很熟悉。

6、他的普通话很标准。

7、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这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8、人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疾病的抵抗能力,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9、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专门生活在海里的吃肉动物。

10、我和一些傣族演员觉得这种色香味的饭菜非用手抓住吃不过瘾。

11、县政府严肃处理水泥厂擅自提价。

12、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二、搭配不当。

(一)举例:

1、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为“表现”。

2、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包含关两项意思,其中“音容笑貌”可以和谓语搭配,而“教导”只能听见,不能看见。应作如下修改: 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

3、《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病因:动词“塑造”和宾语不能搭配。可以说“塑造”什么“形象”,不能说“塑造”什么“事迹”。

4、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病因:动词“注视”和宾语不能搭配。这个句子的谓语有两个动词,其中“倾听”可以和宾语“报 1 告”搭配,“注视”的对象只能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报告”能听见,不能看见。

5、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一支”和中心词“歌声”不能搭配。应将“歌声”改为“乐曲”或“交响乐”。

6、《法门寺》塑造了明朝大太监——“九千岁”刘瑾。此人在戏里有许多生动、深刻、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生动、深刻、性格鲜明”不能修饰“行动”。可将“行动”删掉。

(二)练习试试看:

1、中国人民从来就是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

2、一个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高潮正在全国展开。

3、三年来,我战胜了不少难题,然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4、学习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5、解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改善。

6、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7、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一定要刻苦地学习和战斗。

8、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

9、在这次战斗中,一共击落敌机一百架,坦克五十辆。

10、一个革命者应该具有渊博的革命知识和经验。

11、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12、他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青岗县人。

13、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度过了自己闪光的青春。

14、这支唱不完的歌声,一直在人们的耳际、心头荡漾着。

15、看见了纪念碑,我仿佛看见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敌人阵地的主峰。

三、语序不合理。

(一)举例:

1、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病因:“听取”和“讨论”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应该是先“听取”,然后才“讨论”,把它们倒过来不合事理。2、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应该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3、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病因:这个句子中的“将来”本应用在“成为”前头作状语,却用在“希望”的前头,表达不合事理。

(二)练习试试看:

1、这次大会对工作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2、我们普遍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3、我校两个初中二年级的篮球队正在进行友谊比赛。

4、大庆石油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5、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6、对于各科的习题我试题,为了学习方便,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做出了答案和提示。

7、那位美国老人在去机场途中才发现遗失在饭店房间三个钻石戒指。

8、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运输工作中的缺点。

9、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同印度文化界人士在非正式的、亲切的气氛中交流了经验。

10、他多次碰到,年轻力壮的农民,向他伸出血淋淋求援的残手。

四、句式杂糅。(有时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意思表达不清。)

(一)举例:

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病因:这句话是由一个主谓句和一个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的,可以改用下边两种句式中的一种来表达。(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2)、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2、我们的部队一队一队一批一批扛着枪支火药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病因:一个意思应该分成两句话来说,却并在一句话里说,思想跳跃得太快,语言表达跟不上,造成句式杂糅。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我们的部队一队队都扛着枪支弹药,这些武器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3、正如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的形象真的使我感动啊!

病因:应当用两句话说的,放在一起,使句式杂糅了。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她的英雄形象真使我感动啊!”

(二)练习试试看:

1、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2、止咳祛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3、我们学校本着节约为原则,自己动手修理课桌椅。

4、他们这种崇高的精神,给我留下了以深刻的印象。

5、学习究竟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每个同学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6、我们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充满着信心百倍的希望。

7、在旧社会,剥削阶级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五、不合事理。(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

(一)举例:

1、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病因:这句话前头说的是两篇“短篇小说”,后边却说“这部影片”,前后不一致。这个句子可以改为: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2、过了一会,汽车忽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病因:“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随时间缓慢地增减,“忽然”表示事情发生得急促而且出人意外,同时用这两个词来作“放慢”的状语,是自相矛盾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一个。

3、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句说得尽管严厉了一些,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病因:评价鲁迅的话,前面说“尽管严厉了一些”,后面再用“恰如其分”,语意就不大一致了。可以改为“这话有人听了可能觉得过分了,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4、通过上述事实,我懂得了课上与课下的关系——时间要安排得适当,课上充分思考,课下充分学习,这就叫科学地利用时间。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病因:前一句讲的是课上和课下时间的合理安排,后一句却说到“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 3 子”,意思不连贯。后一句的意思也没有再发挥。应当删掉后一句。

(二)练习试试看:

1、重建黄鹤楼的工程已经开始二十个月了。

2、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3、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4、船桨忽上忽下地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

5、他噤若寒蝉地告诉记者:…… 六:重复赘余。(在一个句子里,用不同的词语来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或用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词语,显得很罗嗦。

(一)举例:

1、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病因:这个句子的中心语“学习热潮”前头的两个定语“从来没有过”和“空前”意思是一样的,只用一个就可以了。

2、只有在科学的道路上没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最高的顶点。

病因:“顶点”就是山的最高处,再用“最高”去修饰“顶点”,意思就重复了。可以把“最高”改为“光辉”。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这才是世界上最最精妙绝伦的一句话。

病因:程度副词“最”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用一个就足够了;“绝伦”表示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用了“最”再用“绝伦”,语意重复。“精妙”一词也不准确。

4、那个青年猎人没有一点收获,垂头丧气,连精神也没有。病因:“垂头丧气”和“连精神也没有”意思重复。

(二)练习试试看:

1、海底锰结核,有的像土豆,有的像皮球,有的呈板状的样子。

2、我家里除了父母和我,还有一个年纪比我小的弟弟。

3、用不干净的脏手帕擦嘴,很不卫生。

4、暑假已过去,一个新的紧张而又愉快的新学期开始了。

七、虚词运用不当。

(一)举例:

1、为了把我国尽早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多么需要这种勇敢精神啊!病因:介词“把”使用不当,应该改用“使”。

2、我看过许多对我感兴趣的故事片、喜剧片,对我最感兴趣的电影是《神圣的使命》。病因:介词“对”表示对象或者关联,这句话把“我”和“故事片”的关系搞颠倒了,应该是“我对故事片感兴趣”,不是“故事片对我感兴趣”。两个“对”都应该删去。

3、小花负了重伤,何翠姑为了救小花,敌人就开枪打到她背后。

病因:“为了”表示目的,下一句换了主语,使句意不通。最后一句话应改作“不顾自己,被敌人子弹射中。”

(二):练习试试看:

1、入春以来,天气回暖,华山雨雪稀少,干旱程度严重,存在广泛的干土层,使风沙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2、关于这部电影的批评的意见既尖锐,又中肯。

3、地球在南北两极的半径要比赤道的半径小22公里。

4、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关于多级火箭的研究。

第三篇:初中语文病句及类型

初中语文病句及类型

病句及类型(一)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一、成分残缺(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一)举例:

1、我有一个女孩,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病因:缺主语。造成了歧义。应该在“同”的前面加上主语“我”。

2、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因:缺谓语。因为句中有一个介词“为”,这就使“为建设……强国”成了一个状语,状语是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后面却缺少了这个作谓语的成分“而奋斗”或“而工作”。

3、边维兰曾在1983年出席了区的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病因:缺宾语。先进个人只是个定语,缺少了被它修饰的宾语中心语“代表大会”。

4、它使人们增强改造旧世界的信念,为打碎旧世界而斗争的决心。

病因:缺谓语。在后一部分中,“为打碎……而斗争”是宾语“决心”的定语,但是宾语“决心”没有谓语,应当在“为”的前面加上动词“坚定”做谓语。

5、杨排长满怀悲愤,情不自禁,双手打在悬挂着的煤油灯上,摆动着,颤动着。病因:缺主语。应在“摆动着”前面加上“煤油灯”。

(二)练习试试看:

1、从小王明确了参军目的以后,就主动地苦练杀敌本领。

2、看了电影《陈毅市长》,使我受到深刻教育。

3、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进行辅导,有不明白的问题就问,学习成绩进步可快了。

4、眼看着敌人的暴行,仇恨的怒火在我们的胸中闪烁

5、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南昌,但是很熟悉。

6、他的普通话很标准。

7、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这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8、人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疾病的抵抗能力,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9、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专门生活在海里的吃肉动物。

10、我和一些傣族演员觉得这种色香味的饭菜非用手抓住吃不过瘾。

11、县政府严肃处理水泥厂擅自提价。

12、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二、搭配不当。

(一)举例:

1、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为“表现”。

2、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包含关两项意思,其中“音容笑貌”可以和谓语搭配,而“教导”只能听见,不能看见。应作如下修改: 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

3、《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病因:动词“塑造”和宾语不能搭配。可以说“塑造”什么“形象”,不能说“塑造”什么“事迹”。

4、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病因:动词“注视”和宾语不能搭配。这个句子的谓语有两个动词,其中“倾听”可以和宾语“报 1 告”搭配,“注视”的对象只能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报告”能听见,不能看见。

5、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一支”和中心词“歌声”不能搭配。应将“歌声”改为“乐曲”或“交响乐”。

6、《法门寺》塑造了明朝大太监——“九千岁”刘瑾。此人在戏里有许多生动、深刻、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生动、深刻、性格鲜明”不能修饰“行动”。可将“行动”删掉。

(二)练习试试看:

1、中国人民从来就是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

2、一个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高潮正在全国展开。

3、三年来,我战胜了不少难题,然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4、学习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5、解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改善。

6、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7、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一定要刻苦地学习和战斗。

8、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

9、在这次战斗中,一共击落敌机一百架,坦克五十辆。

10、一个革命者应该具有渊博的革命知识和经验。

11、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12、他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青岗县人。

13、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度过了自己闪光的青春。

14、这支唱不完的歌声,一直在人们的耳际、心头荡漾着。

15、看见了纪念碑,我仿佛看见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敌人阵地的主峰。

三、语序不合理。

(一)举例:

1、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病因:“听取”和“讨论”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应该是先“听取”,然后才“讨论”,把它们倒过来不合事理。2、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应该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3、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病因:这个句子中的“将来”本应用在“成为”前头作状语,却用在“希望”的前头,表达不合事理。

(二)练习试试看:

1、这次大会对工作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2、我们普遍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3、我校两个初中二年级的篮球队正在进行友谊比赛。

4、大庆石油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5、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6、对于各科的习题我试题,为了学习方便,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做出了答案和提示。

7、那位美国老人在去机场途中才发现遗失在饭店房间三个钻石戒指。

8、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运输工作中的缺点。

9、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同印度文化界人士在非正式的、亲切的气氛中交流了经验。

10、他多次碰到,年轻力壮的农民,向他伸出血淋淋求援的残手。

四、句式杂糅。(有时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意思表达不清。)

(一)举例:

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病因:这句话是由一个主谓句和一个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的,可以改用下边两种句式中的一种来表达。(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2)、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2、我们的部队一队一队一批一批扛着枪支火药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病因:一个意思应该分成两句话来说,却并在一句话里说,思想跳跃得太快,语言表达跟不上,造成句式杂糅。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我们的部队一队队都扛着枪支弹药,这些武器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3、正如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的形象真的使我感动啊!

病因:应当用两句话说的,放在一起,使句式杂糅了。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她的英雄形象真使我感动啊!”

(二)练习试试看:

1、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2、止咳祛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3、我们学校本着节约为原则,自己动手修理课桌椅。

4、他们这种崇高的精神,给我留下了以深刻的印象。

5、学习究竟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每个同学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6、我们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充满着信心百倍的希望。

7、在旧社会,剥削阶级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五、不合事理。(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

(一)举例:

1、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病因:这句话前头说的是两篇“短篇小说”,后边却说“这部影片”,前后不一致。这个句子可以改为: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2、过了一会,汽车忽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病因:“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随时间缓慢地增减,“忽然”表示事情发生得急促而且出人意外,同时用这两个词来作“放慢”的状语,是自相矛盾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一个。

3、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句说得尽管严厉了一些,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病因:评价鲁迅的话,前面说“尽管严厉了一些”,后面再用“恰如其分”,语意就不大一致了。可以改为“这话有人听了可能觉得过分了,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4、通过上述事实,我懂得了课上与课下的关系——时间要安排得适当,课上充分思考,课下充分学习,这就叫科学地利用时间。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病因:前一句讲的是课上和课下时间的合理安排,后一句却说到“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 3 子”,意思不连贯。后一句的意思也没有再发挥。应当删掉后一句。

(二)练习试试看:

1、重建黄鹤楼的工程已经开始二十个月了。

2、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3、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4、船桨忽上忽下地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

5、他噤若寒蝉地告诉记者:…… 六:重复赘余。(在一个句子里,用不同的词语来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或用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词语,显得很罗嗦。

(一)举例:

1、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病因:这个句子的中心语“学习热潮”前头的两个定语“从来没有过”和“空前”意思是一样的,只用一个就可以了。

2、只有在科学的道路上没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最高的顶点。

病因:“顶点”就是山的最高处,再用“最高”去修饰“顶点”,意思就重复了。可以把“最高”改为“光辉”。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这才是世界上最最精妙绝伦的一句话。

病因:程度副词“最”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用一个就足够了;“绝伦”表示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用了“最”再用“绝伦”,语意重复。“精妙”一词也不准确。

4、那个青年猎人没有一点收获,垂头丧气,连精神也没有。病因:“垂头丧气”和“连精神也没有”意思重复。

(二)练习试试看:

1、海底锰结核,有的像土豆,有的像皮球,有的呈板状的样子。

2、我家里除了父母和我,还有一个年纪比我小的弟弟。

3、用不干净的脏手帕擦嘴,很不卫生。

4、暑假已过去,一个新的紧张而又愉快的新学期开始了。

七、虚词运用不当。

(一)举例:

1、为了把我国尽早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多么需要这种勇敢精神啊!病因:介词“把”使用不当,应该改用“使”。

2、我看过许多对我感兴趣的故事片、喜剧片,对我最感兴趣的电影是《神圣的使命》。病因:介词“对”表示对象或者关联,这句话把“我”和“故事片”的关系搞颠倒了,应该是“我对故事片感兴趣”,不是“故事片对我感兴趣”。两个“对”都应该删去。

3、小花负了重伤,何翠姑为了救小花,敌人就开枪打到她背后。

病因:“为了”表示目的,下一句换了主语,使句意不通。最后一句话应改作“不顾自己,被敌人子弹射中。”

(二):练习试试看:

1、入春以来,天气回暖,华山雨雪稀少,干旱程度严重,存在广泛的干土层,使风沙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2、关于这部电影的批评的意见既尖锐,又中肯。

3、地球在南北两极的半径要比赤道的半径小22公里。

4、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关于多级火箭的研究。

1、成分残缺

2、语序不当

3、搭配不当

4、表意不明

5、不合逻辑

6、语意重复

7、句式杂糅

8、前后矛盾

9、否定不当

10、成分赘余

第四篇:病句类型及例子

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

请看下面例句:

例1.通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主语残缺)例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解析:宾语残缺,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 例3.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解析:谓语残缺。“建立与加强”的宾语是“制度”,而不可能是“工作”。

2、搭配不当

请看下面例句:

例1.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葬于谷内西北坡上。

解析:主谓搭配不当。“陵墓”不能“葬”,应改为“建”。

例2.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安排”会议内容、时间,“安排”“问题”就不妥当了。例3.畅销全国的金龙牌补脑液不愧为中成药验方。

解析:主语宾语搭配不当。“补脑液”不能是“验方”。

例4.他打量着闯王带着谦逊微笑的英明面孔。

解析:定语中心词搭配不当。“英明”不能修饰“面孔”。

例5.在他旁边,横眉立目地站着两个持枪卫兵。

解析:状语中心词搭配不当。“横眉立目”不能修饰“站”。

例6.在这次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刻苦用功。

解析:一面两面搭配不当。前面“能否”着眼于两个方面,后面却只从“刻苦用功”一方面说,显然就不合适了。

3、语序不当

请看以下例句

例1 这是三本我买的精美的很有教育意义的中文小说。

解析:本句定语的顺序不当。正确语序应该是:这是我买的三本很有教育意义的、精美的中文小说。

①多层定语一般按如下规则:表领属性或时间、处所的短语——指称数量词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②数量词——形容词——名词 ③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之前。

例2 他把红烧肉没有做好。解析:状语的顺序不当。“把”字结构做状语时,要放在否定词后面。

例3.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发展、运动、变化,语言也是这样。

解析:词序不当。“发展”“运动”“变化”,三个词语之间,首先应该是由运动引起“变化”,有变化才能“发展”。

例4.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解析: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在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这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才知道你由于正忙着……”

例5 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

解析:复句分句颠倒。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

例6 他从小在这长大,这里的山山水水,对他太熟悉了。

解析:主客体颠倒。应该把“对”提到“这里”前面。

4、结构混乱

所谓结构混乱,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造成语句不通顺。

例1.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成的。

解析:句式杂糅。实际上这句话是由两句话拼接成的,可改为“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也可改为“感冒退热冲剂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成的。”

例2.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解析:前后脱节。前面如改成“本着……的原则”或改为“以……为原则”,前后两个分句语脉就流畅了。

5、表意不明

所谓表意不明,指的是因为词义不准,词性误用,指代不清,语有歧义等影响了表意的明确。

请看以下例句:

例1.棺材后面跟着三个妇女——死者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儿。

解析:指代不明。句中“她”究竟指谁?“死者”还是“母亲”?如果指代“死者”,“她的”就应该去掉才好。

例2.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我校师生将近四百多人。

解析:数目不确切。“将近”与“四百多人”矛盾。删去“将近”或“多”。

例3.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解析:范围不确定。从字面上看,好像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应改为“六十岁以上的”。

例4.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解析:歧义。大家“气愤”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在“揭发”后面加上一个“的”字,歧义就消除了。

6、不合逻辑 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如下几种:

①前后矛盾 ②列举不当 ③否定失当

请看下面例句:

例1.电影快开演了,观众们争先恐后地鱼贯入场。

解析:前后矛盾。“鱼贯”是一个接一个地,应该是很有次序的,与前面的“争先恐后”矛盾了。“争先恐后”就应该“蜂拥”而上。

例2.成语误用矛盾。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3、分类列举不当。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垫道和搞校园卫生。

解析:扫地、拔草、垫道都是“搞校园卫生”的具体内容,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和”来连接。

4、否定失当。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解析:。整句话用了三重否定,造成语意的混乱。只有将后一个“不”删去,句子才通顺。

7、关联词使用不当

例、只要明天天不下雨,我们才去学。应是“只要……就…”或“只有……才…”

8、语意重复或赘余

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例

1、他大约70岁左右。

2、.今天,市里不少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

解析:谓语重复。“莅临”就是“来”。

例3.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

解析: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

修改病句

1、我们将来希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3、只有人民思想提高了,社会就会从根本上得到发展。

4、是否具有安全保障措施,这是韩、日两国保证本届世界足球赛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5、为了写好报道,我们调查了许多老张的先进事迹。

6、由于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使爱迪生在火车上变卖报纸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7、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住过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

8、多年来被旧婚姻制度压迫蹂躏下的妇女也觉悟起来。

9、五一长假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各地风景区热闹非凡。

10、金天得来的幸福不容易,保卫今天的胜利更不容易。

11、雷锋的精神难道值得我们学习吗?

12、我们今天做了现在新中国的主人。

13、他不但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14、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15、水面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

16、杨林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17、我们了解并认识了他。

18、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米电池”换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19、大家正在热火朝天的学习着。

20、即使日本已在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的真相。

21、他是一个女性劳动模范。

21、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认真汲取教训。

22、这篇小说情感细腻,文笔生动,受到了读者的普遍的欢迎,把它誉为一曲难得的爱国主义颂歌。

23、学校对面又开了一家卖水果、汽水喝饮料的小店。

24、他们是优秀的我们学校有三十年教龄的四位数学教师。

第五篇:病句类型及判断

病句类型及判断

一、常见病句类型

(1)用词不当 ①感情色彩不当。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②关联词用错。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

②动宾搭配不当。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③主宾搭配不当。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的作用,所以,应删去“使”)

②缺宾语。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①逻辑语序不当。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②关联词语序不当。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5)前后矛盾 ①前后不统一。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②否定多余。如: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思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③范围不清。如: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6)重复啰嗦 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顽症”和“疾病”重复)

(7)表意不明(歧义)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

二、快速辨识病句九法

①、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例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应是:“昨天,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或“许多老师昨天……”②、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例1:许多穿裙子的妇女和青年正在那里拍照。句中的“青年”和“妇女”词义有交叉,不能并列。

③、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小心,谨防掉入命题者的陷阱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用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谓语部分只有一面:“是根本任务”,而主语部分却说了两面:“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④、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应考虑句意是否明确例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否认”“不”与反问语气构成三重否定,使意 1 思反了。

⑤、代词指代句中内容应考虑指代是否明确例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王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这方面”是“欣赏”还是指“创作”,不明确。

⑥、句中出现数字,可考虑数字说明是否前后矛盾或重复,是否有歧义等例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是说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还是不同学校的几个领导?有歧义。

⑦、句中有判断动词“是”,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例1: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高风亮节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高风亮节”与“榜样”不搭配。

⑧、句中有介词或连词,可考虑其是否用得恰当

例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句中第二个介词“在”使用不当,应改为“从”。件都做了详细报

⑨、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等。这是辨识病句最基本的方法。例: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针对”与“攀升”不搭配,状语“针对”的中心语“的形势”残缺。

三、强化练习:

1. 在优裕的家里,子女一切得来容易,因而所以难以与长辈沟通。2. 我们将来希望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3.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教师们正在努力改进教学质量。4. 晚会上表演了音乐、舞蹈和气功等文艺节目。

5. 宁静的夏夜、繁星满天,明月高悬,我们在树下听故事。6. 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志愿者和中学生。7. 桔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8. 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9. 在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10.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11. 在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12.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13.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王老师的事迹。

14.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15. 中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16.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17.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18. 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19. 他的家乡是湖北省襄阳市人。

20. 升学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都投入到全身心地复习迎考中。21. 我记得我们演过许多莎士比亚的戏。22. 这时,教室里没人,只有班长坐着读书。

23. 《三国演义》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鲁达等人的英雄好汉事迹。24. 几个学校的老师在讨论听取教学工作。25. 张大爷的头上头发全白了。

26. 我跟他在同一个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7. 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28. 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29. 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30. 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31.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2. 我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镜头,制成相册。

33.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位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34. 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35. 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36.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37. 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38. 王老师告诉同学们,凡是被医院确诊为假性近视的同学,都得一律到医院用雾视法加以治疗。

39. 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模拟考试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C.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D.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3.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完好的遗桥了。B.在这里我们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C.笑,是人们心情愉快的表现,对于健康是有益的.D.成熟的荔枝大多数都是深红色或紫色。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7.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

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B.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D.刘璋从新疆带回一筐他最喜欢吃的葡萄。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穿的只要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B.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林也着眼在画意。

C.只要我们和自然和睦相处,就能保护好地球——我们的家园.D.我市在西部大开发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B.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夏天的白马水库碧波,绿树葱茏,风景如画,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

B.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阳光灿烂、繁花似景,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

C.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D.乌鲁木齐发生的“7•5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内行动、境外指挥,有组织、有预谋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福州,每到晚上和空闲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到乒乓球馆或羽毛球馆挥上几拍,成了时尚。B.“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于清至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闽都福州城市。C.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D.福州市的许多中小学生积极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灾区的重建.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综合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的结果,“千年羊城,南国明珠”被正式定为广州城市形象的表述词。

B.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目的是通过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平台,让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C.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大干旱等级.D.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的各种文字发展史上不是一个奇迹。13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2010年,在我国南方抗旱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C.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下载小升初复习语文俗语及病句类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升初复习语文俗语及病句类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升初复习之修改病句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专题 1、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 2、袁隆平被誉为光荣的神农氏。 3、无论你同不同意,我们也要按照计划行事。 4、妈妈从小把我养大。 5、我们要用实际行动......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病句类型及解析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病句类型及解析 病句分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近几年多用单选题考查病句的辨认,也考查了病因判断、病句修改等,并多......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 高考病句题怎么做?语感好的同学,继续保持阅读,保持语感就可以了,没语感的同学,就来看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吧! (一)搭配不当 主要有动宾不......

    2016年高考复习:六种病句类型

    2016年高考复习:解答六种病句类型的十八种技巧 辨析病句类型的口诀: 辨析病句要认真,雾里看花莫慌神;基础知识先到位,再察病源记类型。 语序颠倒结构乱,搭配失调意不明;成分残缺或......

    初中病句类型及例句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病句类型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一、 成分残缺(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一)举例: 1、我有一个女孩,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 病因:缺......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 1、 搭配不当 (1)动宾搭配不当如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开设了丰富 多彩的活动。 ·古代唯物主义者的著作,对后来的哲 学家们起了很有益的影响。 (2)主谓搭......

    病句常见类型及例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2、状语位置不当。如: 语......

    高考病句类型及例句

    高考病句类型详细解析 (一)搭配不当 句子是由词和短语组成的,词(短语)与词(短语)之间的搭配既有一定的规范性,又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如果违背这些规律,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