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摘取谭氏八坪4月5号巴东清太坪祭祖活动
佘氏婆婆墓
4月4日,清明节。巴东县清太坪镇桥河村八组佘氏婆婆墓地前,人头攒动。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名八坪谭氏后代,在这里祭祀他们的祖先。
在巴东县清太坪镇,早就有鹰氏公公佘氏婆婆传说。相传七百多年前,佘氏婆婆为躲避战乱,逃进绝壁中一岩洞。后来,一只老鹰将她从绝壁上救下,婆婆又梦见老鹰入怀,于
是怀孕生下一男,取名谭天飞。
谭天飞生下8个儿子,分别落业于巴东县清太坪镇巴东县清太坪镇8个地方,故曰“所生八子,座落八坪”。从此,谭氏子孙繁衍,现分布于海内外。佘氏墓,即谭氏始祖母佘老太君墓,始建于清代,21世纪初被纳入州级文物保护名录。该墓长6米,占地24平方米,墓碑高3米。上世纪六十年代,原碑遭损毁。1995年,台胞
谭祖魁捐资,重新按原迹修建。
4月4日中午12时,祭祀主持人宣布: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经巴东县相关部门批准,谭氏八坪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
七百年文化的强大感召力
今年73岁的谭秀岩,没有想到两年前他们的一个倡议,会得到众多谭氏子孙的响应:居住于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八坪谭氏后代,能在今年清明节来到他们始祖母佘老太君墓
前,寻根问祖,祭祀膜拜。距今七百多年前的一个传说,带有非常神秘的神话色彩:美丽的村姑佘氏被乱兵追得走投无路。于是,她逃进一石洞中,石洞的出口是一绝壁。就在她走投无路时,一只老鹰飞翔至洞口,将她驮于地上。落地后,佘氏十分口渴,此时一只锦鸡,从地上刨出了一眼清泉。如今,锦鸡刨出的那眼清泉依在,人们叫它锦鸡水;佘氏婆婆落地的地方,人们叫它落婆坪。站在落婆坪看绝壁上那眼岩洞,人们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七百多年前的那个传说:真
相到底是什么?
香港世界谭氏宗亲联谊会主席谭福添,是专程从香港前往清太坪参加祭祀活动的。看见许多致力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同行都到了现场,他深有感慨地说:“八坪谭氏的传说,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大家自五湖四海到这里祭拜,说明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口袋”镇,初尝旅游的魅力
距清太坪集镇2公里、投资一千多万元的三星级兴隆村大酒店,清明节期间全部爆满。酒店负责人说:“这是自开业以来,第一次挂出客满的招牌。” 不仅兴隆村大酒店爆满,清太镇上十多家旅馆也全部住进了客人。后来的人没地方住宿,只好又开车到野三关住宿。野三关一家宾馆的老板说,如果一年四季都有这多游客,巴
东后乡的经济就会被拉动。
由于有天南海北的客人回来祭祀,清太坪集镇的环境也焕然一新。店铺里,店家老板的脸上都挂满笑容。店主谭福英说:自开店以来,生意第一次这样好,腊肉、茶叶都卖脱销
了。
平日安静的小镇,各种轿车穿线似地开进来又开出去,五十多岁的谭文山说,从来没见过这样多的车:“街上的餐馆都坐满了吃饭的人,好热闹!”
清太坪被称为巴东的“口袋”镇,意思是集镇的交通相对闭塞,多年来没有找到旅游的突破口。这次祭祀,激发了有志于开发当地旅游资源人士的灵感:谁说清太坪没有旅游资源,七百多年的八坪谭氏文化,就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谭氏后代,要为家乡作贡献
一次民间的寻根问祖祭祀活动,激发了不少在外游子建设家乡的拳拳之心。八坪谭氏文化研究会会员谭绍军,是武汉美佳辅导学院的董事长。从清太坪大山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后,就热爱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合作并声誉良好。前几年,他相继捐款6万多元修缮佘氏婆婆墓园。在祭祀现场,谭绍军对记者谈出了他对清太坪旅游开发的构想:清太坪的旅游,有着独特的潜在价值。佘氏婆婆墓的对面,就是在谷哥地图上能查到的祖寺观。与祖寺观相对应的是巍峨三里城。三里城的脚下,是著名的高山湖泊水流坪——在这里开发直升机与索道相结合的空中旅游,前景肯定可观!清太坪祖寺观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寺庙,位于清太坪集镇约两公里的一座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据当地老人介绍,在鼎盛时期,其香客遍及湖北、湖南及四川,后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站在祖寺观遗址,可遥望建始、长阳、五峰数县,背后有一大坪,是一个天然的停
机坪。谭绍军的设想,并不是热血来潮。他说:“八坪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不是一个梦„„在巴东,还没有一座寺庙有祖寺观的历史悠久,人们旅游,都是冲着文化而来。如果当地政府愿意立项,我愿意融资开发,让清太坪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明星镇!”
让古训感染教育人
八坪谭氏文化研究会会员谭祖锋,对这次祭祀活动有着另一种解释:“不是为了祭祀,而是要把这次祭祀活动转化成正能量,让先祖们的忠孝诚信教育后代,让八坪的谭氏子孙做
一个服务社会的有用之人。”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动人的故事。佘氏婆婆墓旁居住着一位八坪谭氏后裔,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谭氏后人。他就是守护佘氏墓的义务接班人谭祖顺,从1992年起就义
务守护佘氏墓。
每年总有寻根问祖的谭氏后人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桥河村,追寻先祖的足迹。为了这些来访的客人,谭祖顺总是尽地主之谊,请客人们喝茶、吃饭、休息,不计报酬,他只是坚守自己的一份承诺:自已活一天,就为祖先的墓打扫一天的卫生。水布垭镇草池塘村的八旬老人谭大红,同样是八坪谭氏后裔。为保存一本谭氏族谱,他历经劫难。他介绍说,他的祖先将一本制于清朝光绪庚子年的族谱交于他保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谭大红为了保存好族谱,偷偷在自己的床铺下挖了一个小坑,坑中四周装上多层木板,然后将族谱装进刷了桐油的木匣内,藏了四十多年。“我终于将它交给族人了,死也可以瞑目啦!”清明节前夕,谭大红挪开几十年没有挪动的床,用撬杆撬开洞口,让族谱得
以见光明。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文化精髓。今天的寻根问祖,是对先人的一种怀念,也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弘扬。”祭祀活动结束时,谭祖锋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