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5

时间:2019-05-15 09:5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5》。

第一篇: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5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D)

A.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A)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是(D)

A.无产阶级专政 B.劳动者成为国家主人

C.按劳分配 D.社会主义公有制

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力状况 B.资金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5、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A.公有制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集体经济

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

A.集体经济

B.国有经济

C.公有制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C.“三改一加强” D.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8、我国现阶段农业集体经济的基本的经营体制是(A)

A.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B.土地集中适度规模经营

C.集体管理、个体经营

D.股份合作制经营

9、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力的状况 B.经济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9、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C)

A.资本的占有形式 B.资本的运行方式

C.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资本的生产方式

10、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股份公司形式,是因为股份公司(C)

A.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体现了公有制的特性

C.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D.是职工当家作主的一种有效形式

11、看一个股份制企业的性质主要看(A)

A.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B.企业管理权掌握在谁手中

C.企业经营权掌握在谁手中 D.企业销售权掌握在谁手中

12、我国现阶段处于主体地位的经济成分是(D)

A.国有经济 B.个体所有制经济

C.高科技经济板块 D.公有制经济

1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D)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决定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按根本性质划分,可分为(D)

A.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

B.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

C.公有制经济与外资经济

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15、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D)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上

16、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D)

A.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 D.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是依靠(C)

A.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

B.凭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C.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

D.依靠产业政策扶持

18、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的形式是(A)

A.国家所有制 B.股份制

C.股份合作制 D.承包经营制

19、我国国有企业采取股份制形式的主要目的在于(B)

A.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广泛筹集资金

B.促进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C.积极培育、发展股票市场

D.实现规模经济,推进企业集团化

20、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的股份公司(A)

A.是公有制经济 B.是私有制经济

C.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D.具有明显的非公有性

二、辨析题

1、公有制经济是指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这一含义的确定,拓展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也对指导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反映的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反之,同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可以为不同的所有制经济所采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如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租赁制等。

错误。

2、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作了新的定位,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在实践上也有重大意义。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并巩固其主体地位,是确保我国社会性质的要求。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涵盖一切领域。因此,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客观必然。

(2)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作用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它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简答题

1、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是:

(1)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少数确实具备条件的土方可以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要从农村经济现状和发展要求出发,继续完善扼制结构,在积极发慌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3)农民采用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兴办经济实体,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积极扶持,正确引导,逐步完善。

2、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分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②根据公有制经济的产业性质、规模大小等特点寻找和发展多样化的实现形式,有利于筹集、扩充资本金,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3、简述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是:

答: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是:

(1)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我国生产力的现状是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层次比较多,与这种社会化程度差别很大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3)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是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包括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重蹈超越阶段的覆辙,同样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4)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用“制度”固定下来,更具有稳定性、可靠性。这对正确认识和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对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具体的说是由于

(1)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它能依靠经济力量和经济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3)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着生产和流通。它是国家进行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4)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切实保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迅速发展起来,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任务无疑是极其艰巨的,而真正能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的是公有制经济。

(5)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的手段,而是用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条件。它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又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怎样认识改革以来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过程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对此,要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是消除过去那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的必然结果。公有制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它们对社会资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并没有根本变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为了进一步消除过去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3)我们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的程度为标准,而是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的程度,是否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篇: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3

2012年自考《毛邓三》知识点习题三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4

一、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全党和全国的工作中心是(A)

A.经济建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实现共同富裕

2、重新强调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D)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5、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A)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实行依法治国 D.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6、党的十三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7、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

A.革命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9、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发展公有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A)

A.经济建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建设精神文明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B.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C.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有(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C.自力更生

D.艰苦创业

1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改革(B)

A.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C.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

14、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具体说,1956年12月到二十一世纪中期

1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不动摇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17、我们党制度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C)

A.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改革开放

18、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C)

A.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

B.原有体制的修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

1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B)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C)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发展文学艺术

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二、辨析题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开放,将把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1)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革命,因为:

①改革也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革命。

②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社会主义中通常的一般性变革,要把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从解放生产力,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的深刻性、广泛性,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

④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也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党领导下对原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①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②这一过程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逐步完成的。

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正确。

三、简答题

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什么?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贯彻这一方针,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

(1)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3)稳定是前提。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的稳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基本依据。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第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解决矛盾、澄清疑惑、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思想武器,是我们理解、认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

3、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面,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起着三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一是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保证有一个回乡务农的环境;三是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方根内容及简明概括是什么?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共同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还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5、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因为: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辨析:改革、发慌必然破坏稳定;稳定必然影响改革、发展。

四、论述题

1、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和正确认识初级阶段长期性的重要意义。

答案(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必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才能是“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①首先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地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决定: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国家水平。这决定了我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正确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十分重要。①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反对冒进,实事求是地建设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②明确长期性,要求我们埋头苦干、勤俭建国、艰苦奋斗。③明确初级阶段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用上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发达国家。

(4)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而不是从一般原则,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一般进程得出的逻辑结论。

2、试述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的关系是: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之所以成为主要矛盾,其原因,①是现阶段,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②是只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才能把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生产目的。并根据这种需要调节生产。

③是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我们在表述现阶段主要矛盾时所说的“落后”,显然不是就一般意义上说的,而是相对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所需要的生产力水平来说的。

(2)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

①认清主要矛盾十分重要。只有认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找到中心,确定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抓错了主要矛盾一切皆错。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初级阶段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③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第三篇: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6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6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

一、选择题

1、按劳分配是(D)

A.一切社会共有的分配规律 B.公有制社会的分配规律

C.商品经济社会的分配规律 D.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规律

2、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收入是(D)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C.风险补偿收入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3、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要体现(C)

A.国家的利益 B.人民的利益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D.公有制的实现程度

4、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D)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鼓励先进,带动后进

C.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D.实现共同富裕

5、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A)

A.共同富裕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社会公平

6、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C)

A.按劳分配制度 B.按需分配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平均分配制度

7、社会保障的核心层次是(A)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A)

A.按劳分配 B.劳动和经济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资产收益

9、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A)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C.公平与效率兼顾 D.效率为中心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B)

A.在全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B)

A.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B.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C.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D.承认了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12、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A)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

C.劳动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D.生产力发展水平

1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B)

A.全社会范围内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

B.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C.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

D.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原则

14、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D)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5、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在量的方面是指(B)

A.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全部劳动量

B.被社会承认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C.创造商品个别价值的劳动量

D.以复杂劳动为计量单位的劳动量

16、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肯定了(B)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风险分配 D.按经营成果分配

17、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在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时,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C)

A.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调节分配收入,防止两级分化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加强调控,稳定社会

18、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一种(A)

A.分配关系 B.交换关系

C.消费关系 D.协作关系

19、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A)

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满足人们富裕生活需要 D.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20、社会保险费用应由哪方面共同负担(D)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国家、企业和个人

二、辨析题

1、先富不会带来共富。

应正确理解“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这是因为:

①共同富裕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许多本质区别,但其中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②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巨大动力;

③共同富裕是促进全国安定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条件。但是,共同富裕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第二,“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手段和途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带动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至少有这样的作用:

①示范作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示范作用,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向他们学习;

②帮助作用。先富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帮助后富者,走向共同富裕;

③带动作用。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可以为落后地区和还没有走上致富道路的人们提供经济发展的空间、机会和手段。

错误。

2、效率与公平应当并重。

应正确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第一,效率与公平是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公平仅就与效率的关系而言,公平可以理解为平等,这里的平等表现为机会的平等和收入的平等。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矛盾,但又是人类各个社会形态都应追求的两大社会目标。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为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提供了可能。

第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第三,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基本目标。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依据市场效率原则进行初次分配,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促进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其次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平等。

错误。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1)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性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反映的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2)公有制的内容要由公有制实现形式来体现,公有制经济的质的提高,也必须通过适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来实现;

(3)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反之,同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为不同的所有制经济所采用。

答:正确。

三、简答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形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管理)等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此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要获得相应的收入。

(4)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1)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应该取得相应的收入,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适应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就是为了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益。因为只有承认其合法性,允许生产要素所有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投入,以劳动的价值分配到一定的收入,才能鼓励生产要素有效、合理地流动,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3、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功能是什么?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居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作为一种体系或一种制度社会保障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

(2)社会保障的功能主要有:社会稳定功能;市场运行的保障功能;劳动力再生产功能;经济调节功能。

四、论述题

1、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实现有那些特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我们实行的按劳分配原则同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有很多不同,主要的特点有: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它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也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4)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总之,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主体形式的按劳分配,它的实现是同所有制关系以及市场经济规律密切联系的,它作用的范围、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不但受公有制成熟程度的制约,也受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制约。

2、怎样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答:“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是:

(1)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实际上包含三层含义:

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

②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带动后富,不搞两极分化。

(2)先富和共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如果离开先富谈共富,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只能回到平均广义者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贫困;如果离开共富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有客观必然性,也有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带动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

①示范作用。一部分人由于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势必然影响左邻右舍,推动他人向他们学习,从而使国民经济波浪式前进,走向共同富裕;

②帮助作用。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不仅通过交纳税金或通过国家的财政活动这一中介环节,而且通过各种途径,带动和帮助落后地区和人们走上致富之路。

③带动作用。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可以为落后地区和还没有走上致富道路的人们提供经济发展的空间、机会和手段,这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先富起来的这些作用,邓小平说它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4)邓小平提出先富和共富思想的意义。①我们党落实邓小平先富思想为一种导向性政策,很快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牵动效应,激发了各阶层人民勤劳致富的愿望、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②同时,由于允许一部分地区、企业或个人先富起来,一些符合市场需要、经营管理得好的企业,能力强和勤劳的人就能得到较高的收入;反之,那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经营不当的企业,收入就会少些。这种收入差别成为一种杠杆,一种激励手段,促进了市场需要的部门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勤劳致富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3、怎样认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关系?

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关系是:

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定义:效率主要是批量经济效率,即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公平与效率相比,涵义更为宽泛一些,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公平包含着自由、公平和平等等多方面的内容。仅就与效率的关系而言,公平可以理解为平等,这里的平等表现为机会的平等和收入的平等。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但又是人类各个社会形态都应追求的两大社会目标。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在生产关系占有关系上处于平等地位,构成社会成员经济权利平等垢基本前提;公有制提供了解决生产资料归属和个人消费品分配不公问题所需要的制度条件。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提供了可能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④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效率提高。

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和竞争机会,依据市场效率原则进行初次分配,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促进劳动者主动性的发挥,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其次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平等。总之,我们要在提倡效率优先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采取各种措施,防止两极分化。

(3)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党的十五大提出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并且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

①依法保护合法收入,保护人们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获得的一切收入。

②取缔非法收入。即坚决取缔、严加惩处以非法手段牟取利益。

③整顿不合理收入,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理收入的因素。

④调节过高收入,主要通过税收等手段对收入分配结果进行调节。

⑤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第四篇: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细节决定成败文化是很多很多年的习惯追求公司的利润是责任,是目标

1、能独立完成中控,音视频会议系统设备的调试工作,可以解决现场问题。

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协调能力强,能够完成跟单

项目。

3、深刻理解弱电子系统的理论知识并熟悉设计思路。(包括:综合布线系统、音

视频会议系统、音视频系统集成、)

4、能够独立进行招标文件设计、设备材料选型、清单报价(概预算)、技术方案、图纸设计、投标讲标

5、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具有一、二高级音响师证书或中、高级职称等相关证书者优先;

职位描述:

1、系统方案的设计和投标文件技术方案的制作。

2、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变更方案的编制或审核工作。

3、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难题的解决。

4、较大或较复杂系统的联调指导工作。

5、配合项目经理整理竣工文件的工作。

6、售后服务的技术支持工作。

任职要求:

1、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丰富,具有三年以上弱电系统设计规划、招投标及现场弱电项目施工管理经验。

2、熟悉工程设计、合约、造价控制、施工及较强的图纸审核和综合管理协调能力;并具备工程技术指导、审定施工方案、解决工程难点的能力。

3、精通智能建筑的相关子系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独立处理本专业技术问题。

4、注重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具备良好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5、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6、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工作主动性强,耐心细致,有责任心,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身体健康。

7、熟练掌握Autocad、Office等办公软件;

其具体职责是:

1)前期准备阶段:分析工程现实,编制具体的工程预算案提交指挥部审核批准后执行,提交进货计划表、人力资源计划及施工进度计划表,向现场管理、施工技术人员和工程队下发任务职责书,并组织培训和项目交底,确立项目奖惩办法;组建现场工地办公室和相关管理程序及技术档案体系。

2)施工设计阶段:配合甲方及组织弱电系统方案设计审查会;遵守国家有关设计规程、规范;主持制定系统施工设计方案,制定专业施工设计资料交付文件格式,配合甲方组织系统施工设计图会审,审查管线图和安装图。

3)施工阶段:配合甲方组织弱电系统施工协调会;制定施工工程管理制度;参加工程例会,及时处理相关事务;配合工程监理,协调施工;向甲方工程代表和指挥部提交工程月、周报和工程进度报告,申请工程进度款;管理协调施工与相关施工单位关系;紧急事件无法处理则与公司指挥部沟通,及时处理相关事务;审核施工队的施工进度,批准其相关工程进度款;执行工程预算及项目奖惩办法,签署工程月、周工地报告,检查和评估现场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业绩,召集内部工地现场例会。

4)验收阶段:配合甲方和工程监理,组织验收。

5)售后服务阶段:负责售后服务的计划和措施的跟踪、落实。

公司介绍

北京中电甲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前称是北京东方海天音响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音响、视频集成工程公司,本着先进、创新、求实的设计理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为会议厅、多功能厅、礼堂、报告厅、洒店、培训中心、歌舞厅、卡啦OK等场所提供声光视频工程设计、产品供应、施工安装、售后服务及长期维修保养等方面的服务。

经典工程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审判庭、北京自然博物馆、地质工程勘察院会议厅、北京市电信工程局会议厅、中国文化部会议厅、中国银行、中建一局集团、中国原子能、京津塘高速多功能厅等一些国家重点单位及高级酒店专业音响灯光工程。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联系 人:钟对梅

联系地址:朝阳区建国路98号盛世嘉园C座

岗位职责:

任职要求: 1、25-40岁

2、计算机能力良好;

3、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至少一年专业音响或相关行业项目跟进经验;

4、了解一般经济理论,熟悉市场营销,较熟练使用AutoCAD等软件(看图纸,非设计要求);

核心任职资格:

掌握经济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谈判技巧、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与自律能力,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具有奉献精神,勤奋,积极主动,乐于沟通,形象、谈吐较佳,能够在压力下高效工作。

主要岗位职责:

1、搜集信息并跟进大型场馆、体育、会议会展中心及其他扩声系统项目;

2、与项目甲方、设计院保持良好沟通;

3、负责项目售前、售中、售后整个过程推进控制,包括:商务沟通、安排技术沟通、合同签订实施及现场跟进、账款回收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4、配合工程总监的工作。

联 系 人:叶经理电子邮件:dsaudio@163.com

联系电话:(0769)22117348

联系地址:广东东莞莞城区旗峰路三巷粮丰楼一号(523000)

面试地址:(同上)

第五篇: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基本上照搬了()A、苏联模式 B、匈牙利模式 C、波兰模式 D、南斯拉夫模式

3、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带有明显的()A、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特点B、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特点 C、封闭和半封闭的特点 D、备战型或准战型特点

4、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的命题是()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

C、第三世界的兴起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想信群众,依靠群众B、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A、1987年党的十三大B、1992年党的十四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8、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A、1942年延安整风 B、1945年党的七大

C、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1956年党的八大

9、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A、坚持关系B、继承关系 北京自学考试网 C、发展关系D、继承和发展关系

10、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新的科学 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是()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1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经济特区建设

1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回答()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问题 D、社会主义实践问题

1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实事求是的理论D、改革开放的理论

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A、十年“文化大革命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D、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义

15、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列宁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1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爱国统一战线

1.“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D)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提高综合国力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生产力标准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指的是(B)

A.生产关系的地位B.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社会主义生产目的D.共同富裕的目标

3.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D)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C)

A.坚持治理整顿B.坚持改革开放

C.发展经济D.发展科技与教育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D)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6.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在(C)

A.1982年B.1987年

C.1992年D.1997年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

A.建成社会主义社会B.解放生产力

C.发展生产力D.向共产主义过渡

8.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

A.革命B.改革

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

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现共产主义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我们过去(B)

A.已经搞清楚B.没有完全搞清楚

C.什么也不清楚D.其他国家的学者搞清楚了

11.“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它是针对(B)

A.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B.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

D.社会主义理论建设问题

“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2.我国改革前的失误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归根到底是没有完全搞清楚(C)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

13.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C)

A.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正确认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D.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和主要矛盾

1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D)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

15.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重要内容规定的是(D)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

C.毛泽东D.邓小平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C)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

18.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该主要体现在(A)

A.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

D.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19.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D)

A.一靠资金,二靠技术B.要靠改革开放

C.要靠安定团结D.要靠自己的发展

20.邓小平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D)

A.1980年B.1984年

C.1987年D.1992年

二、辨析题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在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是一致的,在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方面是一致 的。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3)它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 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 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

2、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 党的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靠实事求是;要恢复实事 求是的思想传统就必须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3)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如果解 放思想离开了实事求是的轨道。就有可能出现“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并不等于随心所欲,必须同实事求 是相联系,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①正确。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1)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这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①错误。

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

(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生产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三、简答题

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次飞跃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 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

(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无忧自考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

(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下产生的。

(2)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 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 的科学体系。

(1)在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是一致的,在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方面是一致 的。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3)它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 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 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这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这一矛盾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怎样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科学命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重要例题贯穿在邓小平的全部理论之中。

(1)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中国是世界和平的稳定力量。中国发展强大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为解决所有问题提供物质保障。

(4)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4.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是什么?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

(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5.为什么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1)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集中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难以提高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首先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

(2)以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是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所决定的。当今世界范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较量。只有尽快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才能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也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3)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4)“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提供了根本依据。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说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绝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5)“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我们排除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3)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反映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一般联系,又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特殊联系。与剥削社会相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剥削制度的本质区别。强调共同富裕,既把社会主义与剥削制度区别开来,又把社会主义与原始社会共同贫穷区别开来,还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内在联系起来。

(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

(5)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等各方面的统一。

2.试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是从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态势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看,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1)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明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

1、试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 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 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 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教文、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第一次系 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 问题。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 论断。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台阶式的发展战略。

下载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5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2012年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第二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选择题 1.“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D)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提高综......

    毛邓三习题

    第一章习题 •1(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反对教条主义错误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B.刘少奇 C.周恩来D.张闻天 •2(多选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五篇范文)

    考生们期待已久的2012考研新大纲于今天上午正式对外发布,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考研辅导团队第一时间邀请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考研政治主讲任汝芬老师做客演播室,为广大考生进行新......

    毛邓三习题六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B......

    毛邓三第一、二章习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进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 ) 。 A.八七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

    毛邓三习题2(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毛泽东思......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邓三)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毛邓三考试重点

    1. 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八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