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科学论文

时间:2019-05-15 09:1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科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科学论文》。

第一篇: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科学论文

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里庄小学 车皎玉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如:牛顿就是从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简单的单摆现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转的。所以,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观察品质主要包括:

(一)观察的客观性:“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应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观察的持久性:有价值的科学发现绝不是“走马观花”的结果。如: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物候记录,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达尔文也是经历了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观察与实验,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要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三)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伽里略就是从教堂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

(四)观察的全面性: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中对古代《受水型水钟》的观察,要将漏斗、水筒、浮标、齿轮、刻度盘、刻度尺等综合起来,进行全面地观察,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如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如果同时使用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其观察效果显然更全面。

(五)观察的选择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经常抓不住观察的重点,注意些不该注意的东西,如:用酒精灯加热物品时,本该观察被加热物发生的现象,但有些学生却只看到了酒精灯的火焰在跳动。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才能观察的准确、全面、细致。所以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方向,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

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惟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的进行下去?

三、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四、养成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分析出很多种原因,诸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小灯泡的灯丝断了;两节电池接反了;开关连接不对或开关接线处松动;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对待“失败”,学生收益非浅,因为强烈地自发地反思过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五、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舍得为孩子的学习投入,在家长看来,支持孩子学习科学,就是大量地购买课外科技读物或科技音像资料,而开发孩子智力,就只会采用购买智力玩具的途径。长此以往,孩子们养成了唯书本而学,唯现成用具而用的被动学习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更谈不上去开发生活资源学科学。

因此,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浇花喷水器的原理;家庭线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土电话、可以做听诊器、可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很多实验。还有小药瓶、饮料吸管、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丝、螺母、食品包装盒、袋、绳等,都可以用来做出精彩的科学实验。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篇: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从“今天气温60℃”谈起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之一就是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科学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发现自己苦心培养的科学习惯经不起实践的考验。本文中,笔者认为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应该是与实际生活相和谐的,并且需要多次反复训练才能逐渐养成。关键词: 科学素养

科学习惯

和谐生活

缘起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上级领导来检查我们学校的实验教学质量,抽了我班的几个学生。我自信满满,自以为在科学课上的每个实验还是扎扎实实在教的,不会出什么问题。但就是我班的那个女孩子,她一口咬定今天的气温就是60℃。检查的老师提示她:“你觉得今天的气温会是60℃吗?”她抬起头想了想,又疑惑地看了看自己温度计说:“是。”检查的老师又提示了几次,她就是不改口。

“今天气温60℃。”就成了笑话传到我的耳朵里。我有点生气,这个学生怎么连气温也测不出来!叫她过来一问才明白原因,原来,我上课的时候总是先测气温再测水温。今天检查老师让她先测热水的温度再测气温,结果刚测过热水的温度计液柱还没降下来她就读出了温度。

我说:“那你有没有奇怪今天的气温怎么跟我们平时测的不一样啊?” 她说:“有啊,可我不能改我的数据啊,您不是说做实验要实事求是,不能凭感觉,要用数据说话吗?”

看她那副认真的样子,我的气全消了。虽然气温测错了,但能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科学实验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看样子,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强调的科学习惯到是扎根在她心中了。于是,我放弃了批评,仔细地给她分析了气温测错的原因,又表扬了她实事求是的好习惯。

事后,我一直在想,学生如此不顾生活实际地迷信数据算得上良好的科学习惯吗?

一、什么样的习惯才是良好的科学习惯习惯,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新华字典解释为: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科学习惯则是有关于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学习为主的学科,科学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课,同时科学习惯也要在科学学习中逐渐地养成。

从很多公开的研讨课或示范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科学教师都重视对科学习惯的培养。如有的教师会给小组成员分工,培养学生有效合作的习惯;有的教师会用温馨提示的方式提醒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有的教师会用适当的点拨培养学生合理的猜想习惯;也有的教师用小组讨论、互相质疑来培养学生互动交流习惯;还有一位老师干脆把教学的结束部分设计成整理实验器材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

多么好的想法和做法啊,要是这些习惯都培养好了,那我们学生的科学学习该多积极、多快乐啊!还有什么科学探究不成功呢?又何尝担心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提升呢?问题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学生走出小学大门的时候具备了什么样的科学习惯吗?就像这位坚持今天气温60℃的孩子,她这样明知数据与实际相悖,却选择相信数据的科学习惯算得上良好吗?

二、良好的科学习惯应该与生活相和谐

生活中,有时候一个共同的习惯会成为一个地方居民们整体素质的表现。曾听朋友说他的关于习惯的一件尴尬事。那次,他去香港旅游,在肯德基吃晚餐。吃完后就跟平常一样出来了,没想到在门口被服务员拦住了,并示意他留在桌上的餐盘。他有些不解,看看自己用餐的桌面上有很多食物碎屑,心想大概是服务员认为他们的餐桌不够干净吧?于是赶紧把桌面给收拾干净了。没想到,再走到门口的时候,又被服务员拦住了,还是示意他留在桌上的餐盘。这下,他彻底糊涂了,究竟是怎么了呢?只好坐下来,观察其他顾客的一举一动。这时候他才发现,这里的每位顾客用完餐后,会把桌子上收拾干净,并把餐盘拿到门口,把餐盘里的垃圾倒入垃圾箱才离开。他这才明白服务员为什么三番五次地阻拦他们离开。等他红着脸从肯德基餐厅里出来的时候,心里特别感慨:没想到平时习以为常的习惯竟让他出了这么大的一个丑!

科学课的教学中,一个共同的科学习惯也能够代表一个班级的科学素养。关于学生的科学习惯养成,我们其实也经常在出丑,只是我们自己没意识到罢了。偶尔,我们会听到一些不成功的公开课,在执教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的时候,该班学生的科学老师是否也应该反思自己对学生科学习惯的培养是否到位?当我们抱怨科学课学生的纪律太差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反思自己是否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

常常听借班上公开课的老师说自己很累,为什么会很累呢?公开的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心里紧张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不知道所借班级的孩子到底有哪些科学习惯。如果所借班级学生原本没有较好的科学习惯,而执教老师又想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时,要么课前化大量时间去教孩子学习该有的“习惯”,要么只好上成“作秀课”或“表演课” 了。不管是课前教的,还是课中表演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习惯”算得上是科学习惯吗?当然不算,这样的“习惯”只能算是习惯培养的开始。只有学生在日常的科学课中已经养成并自然流露的,才是真正的习惯。

笔者以为,关于学生科学习惯的培养,听课的老师其实不需要去考虑展示者事先教好的还是课中表演的,或者是自然流露的。我们只需要考虑那些科学习惯值得我们去培养,然后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持之以恒地培养,让自己的学生拥有良好的科学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良好的科学习惯应该是逐渐养成的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要重复很多次才能养成的。我们知道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我们都知道要设立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最容易检验,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把握的目标。科学习惯的培养被包括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教师很难把握。

公开的展示课中,可以是多种科学习惯的综合展示,如有效合作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合理的猜想的习惯,互动交流的习惯等等。执教老师仅仅是运用孩子这些已有的科学习惯来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其真正的科学习惯培养还得靠带班的科学老师日积月累的沉淀。

笔者以为,在日常教学中,每一堂课可以重点体现一种科学习惯的培养,也可以是对多种科学习惯的后续培养。扎扎实实,循序渐进,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出小学大门的时候拥有一些真正的科学习惯。结语

再来反思关于“今天气温六十摄氏度”:孩子没有错,她坚持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她为自己的实事求是而据理力争。教师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教给孩子在科学实验中重视数据固然重要,但与实际生活相符合更重要。愿我们在培养孩子科学习惯的同时,更记得让孩子与环境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第三篇:小学生习惯养成演讲稿

小学生习惯养成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培养良好习惯,争做合格学生》。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如鲁迅先生,他在小时候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要求自己抓紧 时间,时时刻刻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 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就拿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有些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踊跃发言,有些同学双休日总把是一些作业拖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完成等等。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如果带着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益终身”。这样一来,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同学在校园里快速奔跑或高声怪叫;有的同学随地乱扔纸屑,更有同学在教室里看也不看,就把废纸扔向窗外;放学后,有的同学喜欢在校门口的小摊处购买零食,玩具……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情况在你的身上发生过吗?这些都是有损我们小学生形象的不良行为习惯。

人们常说,“播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会收获一种命运。”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小学生习惯养成标语

小学生习惯养成标语

1、美丽校园是我家,清洁文明靠大家。

2、船欲远航先扬帆,人欲进步先努力。

3、一花一草皆风景,一举一动铸文明;时时刻刻重环保,绿色家园更美好。

4、养成好习惯,快乐伴我行。

5、朗朗书声飘满园,安全文明记心间。

6、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

7、大家常弯腰,校园妈妈笑。

8、垃圾废纸随手捡,礼貌用语随口讲。

9、艰苦奋斗好传统,勤俭节约最光荣。

10、养成教育从小做起,助人为乐快乐自己。

11、山好水好校园好,习惯养好会更好。

12、讲文明,懂礼貌,争做国家小公民。

13、今天老师教育我,明天我将教育人。

14、好习惯,终受益,决定性格与命运;少时养,终生用,成功得来很容易。

15、轻松读书,快乐成长。

16、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17、勤剪指甲常刷牙,健康快乐人人夸。

18、今天养成勤劳习惯,明天建造五彩世界。

19、认认真真听,大大方方说,工工整整写,端端正正坐,平平稳稳走。

20、培养良好习惯,收获幸福人生。

21、鸟要高飞先震翅,人要进步先读书。

22、工工整整写字,认认真真读书。

23、爱护一草一木,注意一言一行。

24、言谈交往讲礼貌,团结互助记心间。

25、礼貌不花一分钱,却能赢得全世界。

26、校园文明靠大家,众手浇开文明花。

27、养成读书好习惯,快乐生活常相伴。

28、节水、节电、节能源、约你、约我、约大家。

29、礼貌用语挂嘴边,团结互助记心间。

30、弯腰捡废纸,校园更美丽。

31、和谐发展迎奥运,文明礼含仪伴我行。

32、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

33、讲文明,树新风,团结友爱泰山移。

34、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差定乾坤。

35、废纸也有家,全靠你送它。

36、书本伴我成长,习惯给我力量。

37、你添彩,我添彩,文明校园更精彩。

38、上下楼梯右侧行,讲话走路尽量轻。

第五篇:科学课堂的习惯养成

科学课堂的习惯养成

威海市千山路小学 徐连超

好的习惯是人一生的财富。作为科学教师的我,在科学教学探究中始终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引导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的科学探究情节中,发挥学生的潜能,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

一、课前准备和课后延展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延展活动,不仅能为课堂的探究活动铺设好“垫脚石”,也增加了科学探究的厚度。

科学课前,教师须准备的内容很多,备教材、备学生,设计教学过程,准备实验材料等,须投入很多的精力。如果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准备,不仅能减轻教师的部分工作负担,而且也强化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来。课前,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们搜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资料,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材料或进行调查、统计等准备活动,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准备也宜分小组合作,不仅调动了学生课前准备的积极性,而且发掘了学生的集体智慧,培养了合作意识。

课后延展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后得以扩展和深化。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尚存疑问之处或再提出新的探究要求,引导学生把探究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仔细观察的习惯

我在教学《浮与沉》这一课时,把看似一样的两块胡萝卜,放入水槽中,一个沉在水中,而一个却浮在水面。让学生带着疑惑去观察、去发

现。这样,让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他们的感知深刻,理解透彻,掌握起来很是容易。从而养成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良好习惯。

三、善于做出各种假设的习惯

科学知识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科学教材的设计也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在科学探究中好多问题都存在于生活中,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的方法、结论进行猜测。如教学“水落盐出”,让学生猜想盐从水中析出的方法,烧煮、晾晒、风吹等等,设计实验过程,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范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在猜测中既体现了科学的人文性又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假设能力。

四、实验操作的习惯

实验操作是科学的主题,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一环。实验操作一般是以组为单位,组里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同时,操作是有目的的,有秩序的。因此,教师要明确实验要求: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实验时不要大声喧哗;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实验时要注意安全„„这样使实验忙而不乱。良好的操作习惯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与人协作的作风,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团结,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交往、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做科学的习惯。

五、合作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一是让他们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让他们在思想上克服单打独斗的心理。要求他们积极勇敢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甚至争辩,相互启迪,促进智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二

是老师布置一些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去讨论,去解决问题,并在一定范围内叫他们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对于做的好的,要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合作学习的甜头,产生合作学习的动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使他们从入学开始就习惯于有事和小伙伴商量。课堂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使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与采纳。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验材料,让孩子们在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索中一起调查研究,采集数据,一起制定方案,提出设想,进行探索;一起归纳总结,汇报成果。使孩子们不断地适应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久而久之,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六、质疑问难的习惯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根据自己写作的经验体会告诉我们: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都归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如果孩子从小总愿意对身边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思维必然会活跃起来。事实证明,孩子们走进教室,并非是从零开始的,他们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下,带着各自不同的疑问走进教室,教师必须为孩子们“疑”的释放创设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发问,大胆地怀疑、猜想、批判。讲新课时,让孩子们先质疑;新课进行中,孩子们可以随时质疑;新课结束时,再质疑。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另外,注意及时鼓励孩子们这种大胆质疑问难的精神。不论学生质疑的问题是否有深度,是否有道理,都认真地倾听,并给予适度地引导。对提出精彩问题的质疑者,给予鼓励和赞扬;对于平时不爱提问的同学,哪怕只能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也给予及时的肯定。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在长期的教学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下载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科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科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精选

    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精选合集 导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今天小编整理了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小学生习惯养成总结范......

    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偏远地区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除了教会学生必须的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

    小学生须养成的习惯

    小学毕业前须养成的7个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 1.规划时间的习惯 规划、利用时间是一种能力,不能等上了中学再培养,从一年级就要培养孩子独立规划时间的习惯,例如:周日一天14个......

    如何养成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

    如何养成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 太平小学马焕进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 摘要: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儿歌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歌 早晨起,不懒睡,背着书包上学去; 见同学,问声好,讲究礼貌要做到; 见老师,行个礼,尊师重教讲礼仪;讲文明,遵礼仪,人人争做好儿童;成绩好,有诀窍,认真听课很重要;书展开,......

    科学的学习习惯初养成

    科学的学习习惯初养成(小升初) 转载标签: 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智慧小升初学习方法 分类: 学习智慧方法集家长在指导小学高年段和初中孩子学习习惯上,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习惯养成

    四、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集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个活的两代中国人的“人史”,整体地成为现代中国的国情史。 鲁迅的杂文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留学时期《文化偏至论》、《......

    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 人们常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话一点都不假,成功的要素很多,良好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小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