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际关系与和谐家庭1
人际关系与和谐家庭
2015年5月26日 主讲人:赵庆虎(六枝特区中寨乡宣传委员)
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和在座的各位同志共同学习、共同交流。我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人际沟通和家庭和谐这方面的内容。我们知道,进入新的世纪以后,咱们党,咱们国家和人民,都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对未来有很多构想,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在忙忙碌碌的。那么21世纪人类究竟在追寻什么呢?我们看一看,21世纪应该追寻什么?全社会追寻的是什么?作为家庭、个人,我们又该追寻什么呢?很多同志到这里来参加这个讲堂,我问问你们,你们每天都很早就起来,整天在忙忙碌碌,你想到这一天忙的是什么、为了什么吗?我想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大家说得很对,第一是活着,人忙碌为了就是活着,为了更好的生存。什么叫更好的生存?我快乐我幸福。我快乐我幸福的前提就是我要健康,不健康能快乐吗?不健康能幸福吗?不健康有很好的生活质量吗?那么什么叫健康?对于健康,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听听权威的机构怎么描述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全世界最权威的医疗机构提出,第一是身体的健康,第二是心理的健康,第三就是道德的健康,第四是社会和谐,能适应社会,能在这个社会里比较好地跟周围的人、周围的同事相处,这就是健康的标准。我们主要讲的是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大家比较关注,像举世瞩目的弗吉尼亚大学那场枪击案,可以肯定的说那位大学生是有问题的,是一个不健康的人,他可能有不健康的人格、有不健康的道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我们看看下面这样一个情景,我想在我们的家里可能很多都发生过。先生下班回家以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翻翻晚报,一边看电视。电视正在转播一场精彩的足球赛,他看得非常兴奋,有时候还情不自禁地高喊几声,不时还有几声咳嗽。这时候在厨房里忙着的太太,听到了咳嗽声,拿起水杯,走到客厅,把水杯递给了先生。先生会怎么说?上面的案例简单地来说,就是人际的互动,是一种人际关系。什么叫人际关系?一般理解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教材来看,人际关系讲的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一定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有这样的说法,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自己和自己最亲密、最相投的人是一个圈子,第二个圈子就是家人,先生、太太、父母、子女、亲戚,构成了第二个关系。第三个关系,一般的朋友,一般的亲戚。第四个是单位里的同事,街坊的邻居,比较熟悉的又构成一个圈。第五个我们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每天要接触的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跟社会上接触的人都会跟你构成关系。人际关系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联系。
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不论跟家人、邻居、同事、领导、下级,最好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是和谐。人际沟通就是通往和谐的桥梁,没有人际沟通,就很难谈上和谐。桥不就是为了沟通嘛,不就是因为有障碍,我们要想分设法跨越这个障碍嘛,所以说人际沟通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我们从生到死,在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面,离不开沟通。小的时候,在襁褓里,就有父母的沟通,婴儿的啼哭,父母的微笑,就构成了沟通。到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走向社会,到退休还要有沟通。所以沟通是人生的永恒主题,谁也无法避免。刚才说的,人际和谐来自于良好的沟通。我们怎么样跟别人沟通?沟通为了干什么?跟家里人怎么沟通?首先就是为了向对方说明事情,今天礼拜天,要到这里来听课,我要告诉家里的人。第二,要表达自己,就是你作为个人,要向家人,向你的同事,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情感等,就需要沟通。不沟通人家怎么了解你?不沟通你怎么表达你自己?第三,交换准确的信息,避免误解或者消除误解。我们经常讲对话就是沟通,对话就是避免一些误解。所以交换准确的信息,有时候夫妻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可能有一些误解,这些误解就是沟通不畅、信息不准确造成的。第四,建立关系,达成共识,提高效率。我们要跟别人沟通,就是为了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达成某一种共识。比如说周六了,我们邀上三五个亲朋好友一起去郊游,一起去踏青。通过很好的沟通以后,明天几点走,在哪里集合,到什么地方郊游,电话一沟通,说得很清楚,这个事就办得很顺畅。
第五,所有的沟通都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我们要获取外界的信息,要了解别人怎么想的,要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只有跟他交流。不交流我们怎么知道啊。很多家庭有读高中甚至读大学的孩子,你跟孩子怎么沟通?很多人说,我的小孩小学的时候跟我说得挺多,到了初中以后慢慢就很少跟我说话了,再后来几乎就说不上几句话了。回家以后,他把门一关,就在房间里,做作业或者是上网,或者是做自己的事,跟父母、长辈很少说话。这种情况比较多见,那就是双方这种沟通出现了障碍。沟通是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分享,这是沟通的一个根本。第六是满足。人最怕的是什么?给人最大的惩罚是限制他的自由,把他关起来是不是惩罚啊?一个人如果违反了社会的法律道德,首先就会被限制自由。再严厉的惩罚是什么?让他孤独,让他跟外界断绝交往,让他没法跟外界交流。你看看在所有的惩罚里面,最严重的惩罚就是限制他的自由,同时限制他和外界的交流。人与生俱来就需要与别人沟通,这是生存的需求。
第七是减少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冲突,出现一些对抗,怎么解决沟通、交流呢?六方会谈,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反复谈,最后就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
我们今天讲的主要是人际关系、人际沟通和家庭和谐。我们怎么理解这个沟通?我这里提出了几点,第一点,沟通有没有对错?沟通没有对错,只是有没有效果。家长跟上学的孩子,有什么问题要找他谈话,谈了以后有没有效果,这是很关键的。也许三五句话就解决了,也许三五分钟解决了,也许半个小时甚至一小时还没有解决问题。第二点,不管你说得多正确,都不一定有意义,关键在于对方怎么想,他怎么了解你的信息。也就是你说什么并不重要,对方听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同样的话,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听者可能收到说者想要表达的信息,那么这个方法就是正确了。换句话讲,你的意图必须通过一种合适的方法表达出来,让你的家人和你的同事准确无误地了解,这样才是有效的沟通。沟通的效果,除了声音,肢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比文字作用更大。这句话很多人不太理解,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信息有完全相同的反应,我们接受每一个信息以后,反应是不完全一样的。天气预报报了明天下雨,听预报的人很多,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下雨对我来说是好还是不好,我是希望它下雨还是不希望它不雨,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第八点,讲话的效果,是由说者来通知,由听者来决定。你讲了很多,他最后听了多少,还有最后起到多大的作用,才是重要的。
第九点,改变说话的方式,才有可能改变听的效果。内容是一样的,说的方式变了,效果也变了。
第十点,沟通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有和谐的氛围。家里人也是这样,单位也是这样,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来沟通,甚至要讲究周围的环境,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谈这个事情比较合适。比如说,谈恋爱的年轻朋友肯定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山清水秀、花前月下才比较好。
如何理解有效的沟通?话不投机半句多,气氛非常重要,所以你要想跟家里人沟通,首先一定要营造一个适合沟通的气氛。第二,沟通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父母跟子女的沟通,或者婆媳之间的沟通,要看上一次的沟通方式好不好,如果不好要改变、调换。第三,在儿童时期,经常是大人说小孩听,很少给小孩话语权,不让他发表意见,没有给他一定的空间,没有给他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效果不太好。第四,有时候说话带有很多主观的思想、假设。在没有谈话之前,我就认为他会怎么样,我就会想到他怎么样。有很多主观的偏见,这是不利于沟通的。第五,直接对话。说话在很多场合不能拐弯抹角,特别是跟家里人的沟通,要直截了当。直截了当并不是说完完全全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通过一种适当的方式很直接地表达出来。
怎么理解“希望别人改变,是不切实际的”这句话?就是要坚持找出新的解决方法。一个人从小到大,养成了很多习惯,我们要改变别人其实是很困难的,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了解他的特点,怎么去找到一个突破点,这很重要。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再说说人际关系。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第二个是社会的人际关系。我们今天侧重讲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和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有所区别的,但根本的原则或者根本的沟通技巧是相同的。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他能搞得很好吗?有这样的,但是不太多。家庭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我们需要的是这两层关系的和谐。
我们看看现在的家庭模式,一般来说都有子女,有爸爸妈妈,上面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能还有一些叔叔、姑姑、舅舅、阿姨。大多数的家庭,就是妻子和丈夫两个人的世界,加上子女变成三个人的世界。还有一少部分可能跟着爷爷奶奶过,三代同堂。还有一少部分可能跟着姥姥姥爷过,也是三代同堂。还有极少一部分人,两边都有老人,组成一个比较大的家庭。以前的家族、家庭,那是很庞大的一个机构。你看巴金写的《家》里面,关系就很复杂了。
总的来说,三个人的家庭比较多。在这种模式里面,构成了很多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父女、父子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母女关系,婆媳关系,类似各种各样的关系就出来了。在这样的关系里面,我们怎么样很好的、有效的交流,怎么很好的、有效的沟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重点。
人肯定不是一个孤岛,都要跟周围的人发生联系。圆满的人生,不仅是个人独立,还追究成功的人际关系。我刚才说了,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讲人际交往,就要了解人性,这些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任何人都有的。
一般来讲,人是喜欢赞同他们的人,而不喜欢反对他们的人。喜欢欣赏他的人,而不喜欢反感他的人。喜欢喜欢他的人,而不喜欢不喜欢他的人。我不喜欢你,你能喜欢我吗?很难。婆婆不喜欢儿媳,儿媳能喜欢婆婆吗?不太可能。人的本性是利己不利他的。考虑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这就是人性。首先是考虑自己,但是同时又会考虑别人。任何一项事情都是这样的,包括家里的情况也是这样的。
为什么说有些大爷、大妈说,我从来就不考虑自己,我省吃俭用,舍不得买衣服,舍不得买食品,甚至有病都舍不得看,我都是为了这个家。是不是我就不为了自己呢?我就是为了别人呢?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快乐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我满足了我自己的需求,得到了快乐。第二个层次是我有能力让别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让别人快乐了,我快乐。其实我们好多大爷大妈都是这样的,礼拜
六、礼拜天很早就去买菜,完了回来剁馅包饺子,搞一桌丰盛的菜,为了等待子女回来,美美吃上一顿。劳累一天,你说他是为了自己吗?从一般意义上讲,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家庭。从深层次心理学的层面讲,他还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什么?是一种高层次的快乐,不是自己的心理满足,而是我有能力让别人的心理得到满足,让别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让别人快乐了,所以大妈大爷才很开心,能乐此不疲,这个月这么做,下个月还能这么做,今年这么做,明年还能这么做。
今天讲这么多耽误大家时间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论人际关系与家庭和谐(定稿)
论述人际关系与家庭和谐
论人际关系与家庭和谐
【摘要】: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直接的物质交流和精神交流过程中,以感情为基础,相互尊重,诚信友爱,团结友善,和谐相处的关系。
【关键词】: 人际关系
和谐社会
家庭
要想跟家里人沟通,首先一定要营造一个适合沟通的气氛。第二,沟通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第三,直接对话。说话在很多场合不能拐弯抹角,特别是跟家里人的沟通,要直截了当。直截了当并不是说完完全全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通过一种适当的方式很直接地表达出来。
如果发生在现在让我再去处理的话。我觉得我会选择先去房间一个人静静心。然后想想这段时间自己成绩下降的原因。有时候沉默未必是坏事。父母也是关心我,他们担心我成绩下降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然后颓废下去。这是我们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我会向父母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再学习时间听歌。和谐的家庭氛围不仅能增进我们亲密度,而且良好的家庭环境还能促进我的学习。
用自己成熟的想法换位思考,去体会父母的用心,也不至于会脾气坏到砸东西。沟通很重要,要是子女之间没法正常的沟通,那么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代沟,就会积累很多小矛盾,人际关系不和谐,就会有着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和谐才是真的幸福。
一、人际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追求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是人类的普遍信仰。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当前我国社会日趋多样化发展,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以来,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正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人是世间最基本、最具活力,也是最可宝贵的要素。人在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改善和发展自身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存条件,就不断创新文明、完善制度、提高效率、修养道德,从而推进了社会文化 1
论述人际关系与家庭和谐 的发展进步。通俗地说,人要生存,就必须参加生产与社会活动,而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个体的人与人就交织为各种特定的群体关系。
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其它各项关系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又决定着其他关系的本质与社会特征。可以想像,如果没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就会失度失衡,道德就会滑坡跌落,经济就会迟滞僵化,文化就会散失变异,自然也会缺耗不再。行为失谐,尚可挽正;人际失谐,百事无成。也只有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点,才能圆润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现实矛盾,妥置社会各阶层存在及相互关系,建设人民群众日益向往的健康和谐的美好社会。
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不论跟家人、邻居、同事、领导、下级,最好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是和谐。人际沟通就是通往和谐的桥梁,没有人际沟通,就很难谈上和谐。桥不就是为了沟通嘛,不就是因为有障碍,我们要想分设法跨越这个障碍嘛,所以说人际沟通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我们从生到死,在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面,离不开沟通。小的时候,在襁褓里,就有父母的沟通,婴儿的啼哭,父母的微笑,就构成了沟通。到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走向社会,到退休还要有沟通。只有能够有着很好的沟通,才会是和谐的社会。
人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离不开邻里间的友好亲善、互相帮助,离不开同事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就能形成巨大的合力,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社会的稳定,需要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社会繁荣进步的标志。维护稳定,不是回避冲突,掩盖矛盾,而是要靠社会的法律制度,靠我们共同的道德力量,去化解与消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已经出现或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不平衡、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在消除不和谐后建立新的和谐,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人的和谐离不开人际的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成功的基石。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用诚心和爱心对待每个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好回报,就是社会还我们一个能够促进个人成长的良好环境,并承认价值。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
论述人际关系与家庭和谐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族和睦的社会。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阶层和谐共处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力图从政治、经济等制度上解决社会成员融洽相处的历史难题,尤其是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开展社会捐赠、邻里互助等方式,促进不同收入的群体相互理解、相互关爱,逐步缩小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妥善处理因利益协调而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单位和谐的社会。单位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内部气氛不融洽、关系不协调、职工权益得不到维护、民主得不到保障,往往会影响人的情绪心理、才智贡献,甚至会影响到安定团结、工作开展等等。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和谐单位的建设。
四、和谐人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建立和谐人际环境,意味着树立人人平等的现代理念。从社会公正角度看,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享有平等的权利、合理的分配、均等的机会和正义的司法,不因地域之别遭排挤,不因文化差异受歧视,不因经济贫困被冷漠,不因身体状况挨白眼。良好的人际环境,能够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和谐共进、相互支援、真诚合作,能够使人们深深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暖意,从而使人们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积极向上、努力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家庭和谐是构造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家庭是公共关系学中社会组成的分子单位,或叫社会组织的一部份。家庭矛盾处理得好坏,宏观说会影响社会和谐,微观而言有碍家庭和睦相处。这就要求社会管理者、和家庭主要成员要有清醒的认识,善于处理、正确处理。
其实东方人的家庭观念是很传统的,我们需要的是学会如何表达对家人的关爱,这种表达是很重要的,需要用一种仪式来传达。家庭是讲爱的地方,是讲奉献的地方,是不讲平等的地方,是不讲理的地方。所以清官才断不了家务事,家庭如果讲理了,清官就能断家务事了。家庭也不是讲公平的地方,家庭里面也不能讲谁对谁错,家庭里面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不合适。
只有家人之间的关系好了,才会是一个和谐的家庭。
个人素养才是处理关系问题的最关键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个人素养,只有人人重法规、守纪律、讲道德、真诚守信、团结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有良好的基础。和谐健康 3
论述人际关系与家庭和谐 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而建设和谐社会更无法脱离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令人向往,但真正达到这个境界,还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开始,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潮流中去。
家庭中的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的职能就是协调沟通。这其中除了协调最重要的就是感情沟通。人是有感情的,组织与个人之间有情感关系。如果双方感情好,任何事情都好办;感情不和,就会造成阻力。我们要重视心理情感的协调,善于拉近个人与组织的心理距离。从前的自己并不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性格上也比较喜欢凭着自己的好恶对人对事。并没有去注意去处理完善人际间的感情关系。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意识到注意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任何人都是不可以忽视的,理智的对待每一个人,特别是在处理是非事情的时候,不要因为个人感情而冒失决断。同时及时的与每个相关的人做好感情的沟通,这也是处理公共关系时必须要把把握的。我们更加不能够忽略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常行为举止,其实正是我们搞好公关工作的重要前提。
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和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有所区别的,但根本的原则或者根本的沟通技巧是相同的。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他能搞得很好吗?有这样的,但是不太多。家庭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家庭和谐,通过公共关系学处理的家庭关系处理和睦了,那么才会社会和谐,中国才会是一个和谐社会。总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无从谈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不仅能减少和解除人际之间的纠纷、矛盾,而且能更好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全面和谐。
参考文献:
1.公共关系学
廖为建 吴柏林
2.公关原理
白巍
3.公共关系学
居延安
论述人际关系与家庭和谐
案列: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着难以跨越的坎,常常让我们捉摸不透。但是这个世界唯一能够永远相信的人,只有自己的父母。父母永远不会伤害孩子,只是没有时候他们采取的教育方式不符合,也有可能不正确。因此,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使孩子非常反感,不仅没有教育好孩子们,反而使他们更加反感,叛逆。要注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才不会有很深的误会,父母与孩子们的关系就会像朋友一般们无话不谈,袒露心扉了。对此我深有体会,接下来我讲述一个故事。那是去多年前秋天的一件事了,先谈谈我的缺点吧,也是因为这个缺点是我和父母争吵过。
我这个人喜欢听Mp3,不管有空或没空我一直喜欢听着。以至于发展成了我写作业的时候也听。由于我自认为学习成绩比较好,所以我也没把这件事当成事,父母的劝告我只当了耳旁风。可是一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中,平时成绩还算优秀我这一次竟考了六十来分。我接到卷子脑袋嗡了一声,回到家里爸爸问我怎么才考了六十来分。由于我的心里也不好受,所以爸爸这一问我,我就冲着爸爸发起脾气来了。“考六十来分怎么了,我愿意!不就是一次考试吗?”爸爸也发火了,他说:“你考这点分就发脾气,你有没有想一想为什么考这点分?我告诉你!你学习差都是你那么听Mp3害的,如果你在那样听Mp3,我就给你把Mp3摔坏!”妈妈在一旁说:“好了好了,都别生气了,以后你不要那样听Mp3了,确实是你那样听Mp3才使你的学习水平下降。”我二话没说,回到自己的房里,把心爱的Mp3拿出来往地上狠狠的一摔,然后我就进屋了。当晚我没吃饭,我躺在床上,这时我冷静下来一想,我心里有点后悔了。爸爸说得没错,确实是我的错,我不该那样发疯得听Mp3更不应该当着爸爸妈妈的面摔Mp3,这样他们多伤心啊。这时我的房门突然看了,我赶紧眯起眼睛装睡觉,我从眯起的眼睛中看到是爸爸,只见爸爸把我的Mp3放在了桌上然后悄悄得出去了。我赶紧起来拿起Mp3一看,只见Mp3已经被爸爸修好了Mp3摔坏的地方给爸爸有胶带缠好了,里面的零件也修好了。那一夜我彻夜未眠,辗转反侧我明白了很多。
第三篇:道德讲堂讲稿-人际关系与和谐家庭
道德讲堂讲稿:
人际关系与和谐家庭
——张文江
老师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和在座的各位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家都知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所以,今天我要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人际关系与和谐家庭》。
那么什么叫和谐家庭?我想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心中一个和谐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的家庭,但是有矛盾后会很快和好,感情会比以前更好,经得起时间洗礼的感情会让人们倍感温馨,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就是一个和谐的家庭,正是因为家庭的真实,没有虚伪,才会有矛盾的存在,这是我的理解。
我们看看下面这样一个情景,可能在许多人的家里都曾发生过:丈夫下班回家以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翻杂志,一边看电视。电视正在转播一场精彩的球赛,他看得非常兴奋,有时候还情不自禁地高喊几声,不时还有几声咳嗽。这时候在厨房里忙着的妻子,听到了咳嗽声,拿起水杯,走到客厅,把水杯递给了丈夫。丈夫会怎么说?
上面的案例简单地来说,就是人际的互动,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家庭关系。什么叫人际关系?一般来讲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一定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与和谐家庭呢?
一、相互沟通
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人际沟通就是通往和谐的桥梁,没有人际沟通,就很难谈上和谐。那么,如何理解有效的沟通呢?“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半句多。”气氛非常重要,所以你要想跟家里人沟通,首先一定要营造一个适合沟通的气氛。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和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有区别的,但根本的原则或者根本的沟通技巧是相同的。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在单位里、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他能搞得很好吗?可能有这种情况,但是不多。
我们说,语言的沟通,文字的沟通,表情的沟通,符号的沟通,食物的沟通,心灵的沟通,很多很多的沟通方式,我们在家里运用最多的是什么?可能最多的还是表情。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剩下的才是语言。文字的沟通在家里是比较少的。年轻一点的父母,给子女写个便条的多不多?不太多吧,其实这也很重要。有些家庭里面有个小黑板,小黑板可能是写给丈夫的,可能是写给妻子的,可能写给子女的。有几句话留言,其实就是很好的沟通。西瓜切好了,放在冰箱里,你回来以后拿出来吃,什么什么东西准备好了,放在哪里,这但是我们可能运用得不太多。我们可选择食物的沟通,逢年过节买点礼品、送点东西,这个是比较多的。我觉得这里面大家要有一个了解,送的东西是不是越贵越好?越能表达我们的感情呢?不一定对。他最需要的,你送给他,可能才是最高兴的。换句话讲,你给父母、给子女买礼品的时候,你一定要考虑他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东西,这是最好的东西,而不一定是最贵的。也可选择心灵的沟通,心灵的沟通是最难的。有的人结婚几十年,好象他从来就不了解对方,从来就没有走进过对方的心里,要达到心灵的沟通,确实是比较难的。语言的沟通也好,文字的沟通也好,表情的沟通也好,都是为了达到心灵的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我们说讲话,真正字面的内容只占了信息来源的7%,38%是靠声音、声调这种语言、语速来表达的,更多的是身体的语言。所以我们经常感受到,听节目和看节目是不一样的,家里人也是如此,打电话和面对面说话是不一样的。对待父母我觉得仅仅有孝心还不够,还应当尽点孝道,要多陪陪老人,所以现在提倡要常回家看看。
二、相互尊重
家里人应该说是最亲密的人。最亲密的人往往又是互相之间说话很随意的人。即使是家人但也要做到相互尊重。单位里,一般是尊重上级,对同事也是尊重的,但是到了家里就不一样了,对自己家里人哪还有咯多讲究啊。其实尊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尊重?尊重应该是要尊重他的感受,要尊重他的选择。对父母的尊重、子女的尊重就是给他他最需要的、最想要得到的东西,跟花钱的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
善意的表达躯体的语言,我们用的多不多啊?我们在家里微笑多吗?我们有些人在外面跟别人有说有笑,但一到家里面对老公或老婆就把脸拉长了。其实,最好的礼物就是微笑,微笑又不用花钱。而且什么人微笑都是漂亮的、都是美丽的。唯独到家里以后,我们就把这个微笑,把这样一个很好的礼品,给浪费掉了。如果你的小孩读小学、初中,拿着成绩单回来了,考了96分,你是怎么反应的?我们很多的家长就是说哎哟,96分还不错,但你怎么丢了4分呢?假如说他只考70分,那可能前面的话就没有了,说我花了这么多钱请了家教,你才考了70分,30分怎么丢的? 对家里面的沟通来讲,第一要夸行为,这样就会让对方感觉是真诚的。比如,这个菜你炒得非常好,有蛮好吃。你要夸一个人,夸你的丈夫,你的夫娘,夸你的家娘,就说哪个事情让你感动了,哪个事情让你感谢他,要说得具体一点。当面夸自己的媳妇,背后还夸自己的媳妇,她总会听到的。你要说一个人好,当着面可以不说他好,背着说他好,他一定会知道的,不信你去看看生活中是不是这样的?反过来也是如此。
三、赞美家人
我们需要赞美家人。其实,人人都喜欢赏识。吃点好的胃舒服,听点好的心舒服。夫妻两人之间需要赏识,夫妻两人都是因为赞美而结合,因为欣赏而流畅,因为挑剔而粗糙,因为指责而分手。我跟我妻子结婚18年,一直以来,妻子对我父母照顾有加,从吃的到穿的都是她操心打理,照顾得周周全全。那年为送我弟弟到习水一中读书,当时因家里刚建了房子,没有宽裕的钱,她找人借钱替弟弟垫付学费,并省吃俭用给弟弟寄零花钱。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对妻子更是从内心深处有着一种感激和赏识,到今天为止两个人还没讲过嘴红过脸,更不说结筋打架了。其实,处理夫妻关系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体味、用心去维护、用心去经营。每个人都需要别人赞美,人的天性就是喜欢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他喜欢我,所以我会喜欢他。他越喜欢我,我越喜欢他,这就是爱生爱,恨生恨。要注意赞美的技巧、夸奖的技巧。家里的一些事情,要找机会请教或者征询长辈的意见。特别是作为晚辈的向父辈请求,虽然有些事情你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再听听他的意见,感受是不一样的。父辈退休在家里了,有很多生活的阅历,或者在某个方面有专业的知识,你作为子女的,听听他的意见,这会比经常给他买吃的喝的感觉还要好。在家庭内部来讲,这就是表扬,就是夸奖。
对待子女,我们要多采取赏识教育。《中国妇女杂志》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一位母亲的三次家长会》。讲的是有位女性学生家长,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跟她说:“你的小孩有多动症,他在板櫈上3分钟都坐不了,建议带他看看医生。”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说了点啥呀?”这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没哭,她说:“老师表扬你了,老师说宝宝原来在板櫈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够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特别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啦!”结果那天晚上这个小孩破天慌地吃了两碗米饭,也没有离开板櫈。你看,老师说孩子有多动症,妈妈的鼓励让孩子有了自信。上了小学,又开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孩子这次数学又不行,全班50人,他得了49名,怀疑他有智力问题,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下。”回家的路上,这个母亲哭了,回到家里,看到诚慌诚恐的儿子,这位母亲打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老师说你并不笨,只要你细心,就会超过同桌!”母亲说完这话的时候,发现小孩暗淡的眼神亮了一下。第二天上学小孩起得特别早。你看,老师说孩子得了49名,有智力问题,妈妈说他能超过同桌,孩子就有了信心,其实同桌是48名。小孩上初中了,又开家长会了,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问题。”这位母亲这样告诉孩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老师说孩子有问题,妈妈说孩子有希望,状态是一样的,但是给小孩加的力是不一样的。结果高中毕业,这个小孩竟然考上了清华大学。他把通知书给妈妈看,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知道我自己不聪明,是你诱导激励的结果。”这位母亲哭了,她是个聪明的母亲,就是因为她的赏识激励,才造就了一个清华学子。我们有的人不是这样,总喜欢揪住别人的缺点不放。我觉得如果你总是揪住别人的缺点,那是你一生最大的缺点;总是盯住别人的失误那是你一生最大的失误;喜欢说别人的不是,那是你一生最大的不是。
四、相互关爱
我们再回到前面讲的案例,看看这几种回答的模式。
第一位丈夫把水杯接过去了,喝了一大口水,用眼睛的余光瞄了一眼,又把水杯放到妻子的手上,两眼一直盯着电视不离开,妻子回到厨房继续做饭去了,这是一种选择。
我们再看看第二位丈夫怎么做的?丈夫回头接过妻子手上的水杯,先说声谢谢,喝了半杯,然后就说喉咙都干了,现在舒服多了,谢谢你,你还在做饭,还帮我倒水,你真是太好了。妻子拿着杯子,高高兴兴回到厨房又继续做饭了,丈夫还在看球赛,这又是一种选择。
第三种情形,丈夫转身过来接过妻子手中的水杯,也是喝了半杯,拉着妻子手说,谢谢你,厨房里忙着还知道我在咳嗽,还帮我倒水,你真个好妻子。同时让她坐在旁边,说我不相信这世界上哪个老公比我还幸福,你要不要也喝一口水,这个比赛太精彩了,你还是先去做饭吧。表示一个亲昵的动作,然后再让她走。
这种选择,假如说发生在在座的男同志的身上,或者是女士的身上,这种情形多不多啊?这样做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吗?我们来分析一下。作为妻子,她采用的是同样的方式来关爱丈夫,丈夫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接受妻子的这种关爱。第一种情况,让妻子没有感觉到丈夫对自己的关爱,让妻子感觉自己的行为没有价值。换句话讲,如果是现在比较文明的家庭,保姆送了一杯水,你可能还要说谢谢,而自己的妻子送了一杯水,丈夫却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表示,好像是你该做的。第二种情况,当妻子的会感觉到自己的关爱有价值,这是很珍贵的。第三种,妻子会觉得我在关心老公的时候,我的老公也在关爱我,也在疼爱我。这种行为值得肯定,使夫妻之间的感情得以升华。其实女人是很容易满足的,就看你丈夫怎么做。还有句话我想说一说,有的人整天欣赏天边的玫瑰,不会欣赏身边的月季。不同的人对快乐的理解不一样,但是几乎所有的人有一种感觉,就是感觉别人比自己幸福,别人比自己快乐。所以我们经常说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老公是别人的好。你去欣赏天边的玫瑰,不会去欣赏身边的月季。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你要想快乐,就永远不要和身边的人争吵。记住这句话,你就容易快乐。平时坐在你身边的人,你可能非常不喜欢,非常讨厌他,但是你千万不要和他争吵,一争吵,你肯定快乐不起来。哪怕是坐公共汽车,你想想,他踩了你一下脚,弄脏了你的衣服,吵两句你快乐吗?所以永远不要和身边的人争吵。当然跟你生活在一个房子里的人,就更不能争吵了。
对家的理解有很多,男人经营天下,女人经营家庭,家和才能万事兴。家经营不好,天下经营也很困难,60%到70%的幸福快乐来自于家庭,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说,现代社会以家庭为中心,如果社会都不要家庭了,就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社会以家庭为中心,家庭以谁为中心呢?一定是以夫妻为中心的。如果两口子就是为小孩活着,把中心位置摆错了,会出现一些问题。夫妻一定是以配偶为中心的,而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一定要以对方为中心,这样就好办了。配偶之间以什么为中心呢?不是以金钱为中心,不以职位权利为中心,一定是以情感为中心。夫妻之间的感情怎么样,这是最主要的。你生活得怎么样,日子过得怎么样,不是多少金钱可以决定的,不是住多大房子、开多大车能决定的,而是由情感生活怎么样决定的。有和谐的婚姻,就会有和谐的家庭,有和谐的家庭,就有和谐的人际,人际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今天我就讲这么多,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谢谢大家!
第四篇:和谐人际关系教案
和谐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是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这种能力的形成对个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必经之路,通过交往,我们能从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中得到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可以让人获得安全感和增强自信心,化解人的孤独感,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能够得到鼓励,能够被同伴所接受,能够归属于某一积极团体,这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人品。因此说,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可以促成人健康的成长。青春期是健全人格形成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但有关调查表明,相当部分的青少年朋友在社交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欠缺,所以要重视青春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在青春期,和青少年关系最密切的是父母、师长和朋友,青少年要重视如何处理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话题一:亲子沟通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一家人吃饭时是争论还是谈话,是称赞还是训斥,是一个很好的测量计,它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是在疏远分离还是在越来越亲近。”
以下有话语,同学们看看平常发生在你家的情况有多少:
“为什么你总是整天让我操心,难道你不会变得自立一些吗?”
“看看你的屋子,脏得跟猪窝一样,难道你就不会收拾一下吗?”
“你看你那样,整天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呀?”
“如果你昨天晚上不看电视,怎么会起不了床呢?你总是贪玩,不知道学习!”
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非常耳熟,而这正是许多父母指责、埋怨孩子时经常用到的。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种责骂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损害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同时,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最重要的,甚至是自己的希望。因此,他们往往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予以满足,一旦孩子发话,做父母的都唯命是从,结果,孩子形成了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富翁老年得子,他对儿子非常宠爱,对儿子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不管儿子要什么东西,他都尽量满足。儿子在吃饭的时候喜欢骑在父亲的背上,于是,父亲就每天在吃饭的时候趴在地上供儿子骑,母亲则在一边给儿子喂饭。
终于,儿子长大了。他喜欢上了隔壁的一位女孩,要求女孩嫁给他。这位女孩的家境比较贫穷,但是,她非常勤快。在她眼里,富翁的儿子根本就是一个任性无礼的人,自己是不可能跟他在一起生活的。
于是,她讥笑着对富翁的儿子说:“像你这样每天吃饭要骑在父亲背上的人怎么可能独立生活呢?我是不愿意嫁给你的。”
为了表示自己的心迹,富翁儿子竟然说:“那我以后不再骑在父亲的背上了,如果你不相信,我就把父亲杀了。”
女孩以为他说说而已,笑了笑就走开了。
结果,当天晚上,富翁的儿子对父亲说:“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但是,因为你每天让我骑在背上吃饭,所以人家不喜欢我。因此,我要杀了你。”
父亲一听,老泪纵横,但是,谁叫自己这么迁就、纵容儿子呢,于是,他把眼睛闭上了。儿子真的拿起菜刀砍向了父亲……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你知道怎样使得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父母百依百顺。” 如果孩子习惯于一味地被迁就,那么,父母在孩子的眼里,仅仅是供他们差遣的“仆人”,甚至是满足他们欲望的“钱包”。连接亲子关系的纽带只有物质和欲望,一旦父母的经济状态出现了危机,或者给孩子造成了妨碍,在孩子眼里,父母就一无是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不良的亲子沟通方式,即管家型父母只知道好好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包括孩子衣食住行,生怕孩子饿着、冻着,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不知道孩子有交往的需要、自我体验的需要,等等。
武钢三中高三老师王一凡曾经对班上的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的问题是:“你放学回家,家长问的第一句话是什么?”80%左右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作业多不多”和“在学校吃得怎么样”。
王老师说:“孩子在校差不多一整天,回到家后家长和孩子交流的第一句话可能是无意识的,但能反映出家长最关心孩子的是哪个方面。”可见,大部分父母走入了管家型父母的误区。
处于管家型亲子关系下的孩子,往往觉得父母是不了解自己的,尽管父母为孩子付出了许多许多。而且,这种父母往往喜欢整天唠叨。
“早点睡觉,明天早点起床,要不然会迟到的!”
“作业本都拿上,红领巾不要忘记了,盒饭带了吗?”
“今天天气不好,要多穿件衣服。要是感冒了,你会很难受的。”
“晚上早点回来,不要到同学家玩,要不然回来的时候没车,你就得走回来了!”
实际上,这些事情孩子只要经历过,就自然会明白的。而父母出于“关心”孩子的角度,整天唠叨个不停,孩子就会产生逆反与抵触心理,亲子关系就这样破裂了。正如快乐教育创始人、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孩子有意见得不到及时交流,主要责任在于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掌握不好沟通的火候,甚至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唠叨一顿就是沟通,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青少年在小时候一般不会去考虑父母的教育、职业、出身、品德等情况,他们一般都相信父母,依赖父母。可是到了青春期,生活环境扩大了,父母不再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所以这时候青少年可能会觉得朋友比父母更了解自己,而父母常常不能理解自己,墨守成规、跟不上潮流,加之这时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已觉醒,十分渴望独立,但他们在经济上还是依赖父母,生活上离不开父母照顾,自己在外界又面对许多问题和困惑,如学习成绩、考试压力,与同学矛盾,对异性好奇等等,因此常常情绪不稳,有挫折、自卑、不安和无助感,这一切都会让他们滋生逆反心理和敌对态度。所以,在与父母相处上,青少年要注意:首先是,时刻提醒自己珍惜父母的爱心和关怀,对你来说,天下爱你的人莫过于父母,父母总是处处为你设想,不惜牺牲自己,即使父母想法与你不一致,做法欠妥,也必有他们的良苦用心。其次是,要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消除潜在的误解;学习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父母交谈,对父母态度要谦恭,不要任意发脾气;尊重父母的建议和指导,当与父母出现冲突时,要主动寻求父母谅解。
话题二:青少年与师长的关系
小故事:在一次观摩中队会上,中队长由于紧张,把唱队歌这一重要议程丢掉了。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高涨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了许多。会后同学议论纷纷,她的压力很大,她在日记中写到:老师,我没有完成好您交给的任务,您还会信任我吗?知道了学生的想法,班主任一边找中队长谈心,鼓励她主持的队会很精彩,没因一点失误影响全过程。希望她要充满信心,勇于锻炼自己。一边教育全体学生,启发他们站在中队长的角度分析失误的原因和体会失误后的心情,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与宽容。中队长再一次站起来向大学道歉,表示今后要认真细致地工作,弥补这次失误。此时,全班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教师的工作不仅体现了对待小干部的信任、培养和严格要求,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对于青少年来说,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与他们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师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对老师,尤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可是,与小学生不同(小学生一般对老师言听计从),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他们自己对事物和对人都逐渐有了独特的看法和评价,他们开始会以批判的眼光来评价老师,并且有时会表现出对部分老师的崇敬而对另外部分老师的排斥甚至反感。如何用自然,正确的态度与老师相处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与老师相处中要注意:
一方面要知道老师与其它成年人一样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万能的。作为学生,要有意识的调整好自己对教师的看法,如果因为不满意教师的性格或是过度崇拜老师都会影响自己知识的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了对教师正确的态度,才能认真听取教师作为一个年长者和学识丰富者对自己知识的教导和为人之道的指导,通过不断向老师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另一方面要知道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作学生的如果对老师敬而远之,就会失去许多与老师相互沟通的机会,实际上一般教师都是愿意和学生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所以,青少年学生不要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来关注自己,而是可以主动去和老师作交流,探讨课业上的疑问,也可以谈些内心的想法和学习的心得,以便及时得到老师的教导。
话题三:青少年与朋友的关系(同性与异性)
小故事:曾经有同学这样问过我:我有很多的好朋友,好得都不知道哪个是我最好的朋友。每个朋友都有自己最好的朋友。我也有几个交往频繁的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合起伙来整我,抢我笔不给我。我最讨厌“多对单”了,他们还笑,还要脱我外套,抢我钥匙,后来我就生气了,怎么着我也是一班之长。其中也有学习特别好的被老师称作好学生的。中午我实在没人玩,就找了一个上午跟他们一伙的其中一个。她竟然不理我,跟自己死党说话还叫我回避,我离开她时尴尬极了。回到座位,我觉得自己好孤独哦!我该怎么办......进入青春期后,随着青少年自身生活环境的不断扩大,我们开始走向独立,朋友对自己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这时期,青少年自己也是十分在意同学、朋友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在他们中间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在和朋友相处中,不仅仅是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得到自我更多的肯定,还可以从朋友中得到自身情绪上的缓解。而且,青少年时期的朋友感情最为单纯、真诚,正因为如此,这个时期的所交的朋友经常是一生的朋友。所以,学会结交好朋友,并与朋友相处好也是非常重要。这就要求:
一是交朋友要注意性情相投,积极真诚。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交友不当,互相会沾染不好的习性,对自己发展肯定不利,所以朋友交往要注意有益于彼此的健康成长。
二是与朋友相处要学会宽容待人,严以律己。每个人都会有缺点、短处,朋友的作用是互相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并帮助他改正不足。嘲笑和轻视朋友的缺点都是不可取的。
三是朋友之间也要互相尊重,保持彼此的相对独立和自主性,不可过分依赖朋友,互相是平等又是友好的。
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是青春期心理、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
目的:肯定青春期感情的正常存在,对此表示理解,消除抵触心理、调动情绪,便于师生深入沟通与交流。
小困惑:还有一位男同学咨询时说道,我上初一了,与一名女同学交往,我和他也算是朋友,因为她经常帮助我,可是别人总说我和她有那种关系,面对这种流言蜚语,我应该怎么面对,怎么向那些说我坏话的说明道理?
第五篇:和谐人际关系制度
武城县气象局和谐人际关系制度构建单位的和谐人际关系,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切实加以解决。一是职工对利益的占有与自己在单位财富创造中的贡献是不是对应的,合情合理的;二是产生了利益矛盾,单位能不能及时地加以协调和解决。这里既有员工自身素质的原因,又有单位体制机制的问题。为此,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应当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在思想道德问题上,要着重抓好三个教育,一是理想信念教育。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引导人们超越各种具体利益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又是鼓舞人们万众一心、无私奉献、奋勇前行的精神旗帜。为此,要切实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二是诚实守信教育。诚实守信乃为人之道,立身之本,是职业道德的灵魂。要教育广大职工诚实守信,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崇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利益而忘我工作、多作贡献;三是分配观念教育。人们对自己之于社会贡献程度的自觉估量,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心理基础。树立正确的分配观念,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正确对待和处理自己的付出和报酬,始终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2.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协调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一是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在政策制定上,必须坚持以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层次职工群众的承受能力,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职工群众利益的行为;二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和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确保职工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要求得到保护和满足。
3.切实强化局务公开工作。公平公正,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根本保证。就单位来讲,体现公平公正,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职工群众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些企业劳动争议和集体上访之所以频频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职工群众对企业的改革改制政策不了解,缺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严重影响了职工队伍稳定,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甚至混乱。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正是落实职工群众对企业经营管理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做好了,必将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
4.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净化单位风气,改善和调节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务必以身作则、从严要求自己、努力成为改善人际关系的中坚力量。这里值得强调的,一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摆正自己与生产者的关系。在社会主义企业里,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并非金钱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彼此信任、互尊互爱、团结互助的友谊合作关系。一个企业领导者,只有做到把自己的爱心全部献给企业,真正与职工心连心、心贴心,企业才有可能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二是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广大党
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群众观念,把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身体力行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队伍、凝聚人心的思想工作,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切实发挥好各自的作用。
5.发挥法律制度调节作用。抓好职工法制教育,让广大职工真正懂得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懂得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承担什么责任,懂得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应持什么态度、应该注意掌握什么方法,懂得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哪些是正义、哪些是合法等,进而知法守法,规范行为。同时,企业应该重视规章制度对规范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切实抓好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努力引导人际关系沿着制度化的轨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