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讲座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讲座 主讲人
龚喜顺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我认为,青年学生首先应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并且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好处。其次,青年学生应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满意的心境,形成良好的个性和统一的人格,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最后,我认为,心理辅导也是促进学生正确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与态度模式形成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中小学生应该学习一点心理知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2.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3.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为了学生的现在也为了将来,中学生应学习一点心理学。
二、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如果你问一位中学生“你健康吗”他也许会说:“我当然健康,瞧,我壮得象头小牛犊,从没生过病。”可是健康不应只指体格健壮与否,还应包括心理在内的健康。严格地说,只有体格健康还算不上是健康,因为健康不只是体格健壮与否,还包括心理健康与否,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与否从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现在不少中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胆小、忧郁、孤僻、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生理健康的指标较明确,判定容易一些,而心理健康的判定便较为困难,因为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模糊性。
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 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从相对的比较健康变成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 的和永远如此的。另外,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应指出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能只看一时性 的偶尔现象,使断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差异。
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正确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抱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即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 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立场坚定,即不保守,也不冒进„„总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 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② 满意的心境满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没有心理障碍。满意的心境来源于正确的认 识,由于他们能一分为二地论人论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外貌、德才学识有正确的分析。他们在别人的议论包围中既不会 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因为他们对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议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他们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 醒的认识,不会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他们总是处于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他们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 人。对工作、生活、学习也有正确的标准,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总是满意的、愉快的。
③ 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 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
④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 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既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顽固执拗,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作风,谦虚、开朗的性格。
⑤适度的情绪,充分的理智人与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须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护较长的时间。要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不低下猥琐、泪丧悲观的情绪,更不会反复无常。
三、注重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要从未成熟儿童期向逐渐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他们顺利安全渡过青春发育期,并把这一时期转化为学习的“最佳期”,人生的“黄金时代”。
要了解心理辅导是什么首先要明确,心理辅导是什么?心理辅导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 只在说教,绝对不是心理辅导了。心理辅导也不仅仅是进行逻辑分析,给予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 话,更不是指责、批评、游说、嘲讽或恐吓;至于用同情的态度、行为去安慰与开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辅导。多年来,学者专家纷纷为心理辅导作出定义。从狭义 看,心理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帮助一个人自助”。若从广义看,心理辅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的职 责在于通过心理辅导,给学生以一定的帮助、指导,促进他们认识结构和情感与态度模式有所变化,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和选择,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 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不断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使人生有统合与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
广丰区清湖学校
2016年9月8日
第二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稿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稿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大家都知道,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荐在,这类学生人数占多少呢?有人说是20%-25%,有人说是30%-40%,最保守的值是15%以上。人数是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缺乏有力的关注和有效的对策,同时我们德育效能很差,跟不上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速度。总得一句话“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心”。
举个例子:① 我们常常听到某学校有孩子“离家出走”,专家调查:平均两个班最少有一个孩子,有这样的打算,也就是说一个学校至少有几十个学生有这种心理问题。
② 上学期我们听到某中学有个学生自杀,就他一个吗?温师院的毛华配老师一次心理学讲座时就说,像苍一中这样的学校至少有5、6个这样的学生,正在作痛苦的心里挣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走到这一步。
③ 前几年听过,某中学优秀学生铁锤杀母事件,这是突发的一件事吗?像他这样的心理不成熟,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很多。只是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还没暴发出来!
当然,不仅是上面的心理问题,还有的学生太焦虑、特孤癖、太任性、太自卑、非常嫉妒等等,这些心理问题每个班里都能找到例子,只是成度有轻有重。
这就是我们当今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现状!
那么道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二、心理健康概念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是这样被定义:(看一看大家能不能理解)“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非常难理解,这句话换一个说法,就好理解多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这个人与其他人相比较,发现符合你们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特点,那么你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
举个例子:两、三周岁的小孩子,喜欢哭闹,这非常正常,但到了十一、二岁还哭闹,那这个学生一定有心理问题。因为哭闹不是十一、二岁年龄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特点。
再举个例子:到了十一、二的孩子至少会交些好朋友,如果一个朋友都没有。那这个学生心理一定有问题!
那么:怎样去判断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由上面我们知道:小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应该是这样评判:“如果这个学生与其它学生比较,发现符合小学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那么该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
(因为,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有人会问:小学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发展具体特点是怎样的呢?我从小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社会适应四方面进行剖析:就能知道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班标准。
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第一方面是学习: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是能够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慧和能力,并将习得的智慧和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因此,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是智力正常
一般地,心理健康的学生智商至少应该在80以上
不然,就是弱智,他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这样的学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2、是能自我满足
这里所说的满足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上成就感。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成就动机。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一心想成为全班第一、二,结果总是对自己不满意;而有些学生却不想有所作为。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甘于落后。这种过于强烈和过于滞淡的学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因为大部分心理健康的学生都是能“保持在适中的水平上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能在学习中获得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
例如:有一学生考了65分 非常高兴 因为他本来就只能考60分,65分对他来说已经能在学习上获得自我满足感。这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的学生。如果一个本来成绩是90分,考了65分,也嘻嘻笑笑的,不当一回事,甘于落后的话,这就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
3、是能排除学习中不必要的忧虑
例如:有些学生考试不理想会产生悲伤情绪,考试前会出现焦虑。问题在于,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一直不能摆脱这些不良情绪的阴影,结果焦虑过度,由其是低年段的学生,甚至害怕去学校,对学习产生逃避。心理正常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有烦恼,会采取积极的方法,会摆脱这一消极情绪。
第二方面是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学生既有好朋友,又乐于与人交往。能与父母形成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形成较好的同伴关系。
我们常发现班级中有的学生乐于与人往,但总是交不到一个朋友,没人理他。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有些同学却喜欢独来独往,把自己封闭起来,这些都是人际关系不健康的表现,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第三方面是自我认识
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但能了解自己,而且能接受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甚至有些学生对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有时还会自我安慰。
有些学生,一次考试考砸了或做了错事之后,总是极力地找各种借口或对同学和家长隐藏。还有些学生就是不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缺点。这些都不算心理健康的学生。
第四方面是社会适应力。
人是生活在现实环境中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个人的生活和学习有重要意义。所以心理健康的学生都能了解现实,正视现实。社会生活也能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准则。生活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学生容易产生出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例如:有些高年段学生沉迷电脑游戏,沉迷虚拟世界里,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些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以上四点,是我们评判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如果我们知道学生有心理问题,如何处理呢?这里有必要说一说心理健康水平的四个等级。
四、心理健康水平四个等级
按一定的条件,人可以分成三六九等。同时按心理健康水平,人可以分成四个等级。
一是完全健康型 心理非常正常完全符合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人占多数,不用服务。
二是一般问题型前面提到不能排除学习上忧虑、交不到朋友,自我封闭,焦虑、孤癖、任性、自卑、嫉妒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大部分学生心理问题都属这一类,这一类学生有少许心理冲突与障碍。要送交心理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三是人格异常型如想自杀、想杀人、有强迫症等。这一类人有严重的心理冲突与障碍,一定要送交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这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围。以心理辅导员能力不足以处置这类心理问题。
四是精神病
如精神分列症等这一类病人心理医生很难用心理疗法医治。一定要送到精神病医院交精神病医生处置。
第三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学生心理辅导讲座材料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学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2、情绪健康(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3、意志健全(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行为协调(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和性质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5、人间关系适应(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6、反应适度(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乐于学习。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
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
1、注意异常。常见的有注意增强,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达不到其应该达到的心理年龄,例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等的身心体验,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性刺激隔离;(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及文具外,不携带使用权自己分心的东西。
(3)课桌上的东西尽量减少。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尽量少摆东西在课桌上,这样可以减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
(4)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并能使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适应能有所提高。
2、情绪反应异常。人情绪的变化,常常和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让我们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当我们出现情绪低落时,即不开心的时候,不防采用以下方法来调节我们的情绪:
(1)换位思考。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会心灰意冷,觉得前途渺茫。此时如果换一种想法,想到吃一点苦,受一点挫折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我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有了更大的收获。或者想,自己还年轻,还可以从头开始,时间可以使用权自己增加阅历,经历给自己带来经验。暗示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胜败乃兵家常事”等等。
(2)掌握放松技术。在自己不高兴时,可以应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放松技术,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并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3)合理发泄。当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内心的不平衡。例如打球、跑步、爬山、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或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倾诉,将不开心的事说出来等,这样心理会好受一些。但切记不可选择伤害自己或他人方式。
3、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对我们学生来说,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时我们会感到力不从心,从而丧失信心,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而真正是天生的学习困难的人是很少的。其实,在学习中,谁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真正是天才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是很少的,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所以,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灰心丧气,要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和压力,勇敢面对,也可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只要能吃苦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4、人际关系紧张。
与好朋友(或者同学)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人之间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前提条件是相互的尊重。要关心他人的需要,体会及体谅他人的处境,乐于奉献,甘于付出,帮助朋友解除忧虑,创造良好而和谐的交际氛围,才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要热情直率,心胸开阔,对未来及前途充满信心,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当机立断,顾全大局,不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相互谅解,平易近人;要诚实可靠,而不能虚伪,如果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背信弃义,就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同时,要通情达理,乐观向上,要时时处处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在别人痛苦的时候,给人以宽慰,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5、考试焦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产生紧张心理,特别对我们小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常常会因为面对考试而感到紧张、焦虑,使考试前无法进行有效的复习,考试中无法正常的发挥,感到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使得我们考试后,感觉到失落、失望。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如何去应对呢?下面提供一些应对方法,供大家参考:(1)自我放松;(在音乐伴奏下,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依次用力将拳头握紧后再放松——牙齿紧后再放松——皱眉后再放松——脖子挺硬后再放松——下肢用力伸直后再放松。每次练习半小时,直到能够随意将身体的任一部位放松为止。以后再有焦虑情绪时,就可以这样慢慢地放松,这样焦虑就可以慢慢地得到缓解。)
(2)转移注意力;紧张和焦虑是因为我们过度关注某一事物所引起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来缓解我们的紧张和焦虑,例如可以通过听相声、看小品、听音乐等办法,来把我们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中解放出来。
(3)深呼吸及自我暗示。如出现考试焦虑,可以先闭上眼睛,然后做多次深呼吸,缓吸缓呼,把心神凝于一点,用以稳定自己的情绪,有意地让自己想像愉快的事情,进行良好的自我暗示:“我行,我一定能发挥我自己的水平,我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自信心,减轻或消除心理紧张。
6、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学生该做的事情很多,但我们首先要培养自信心。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具有获得成功的能力,并因此立志,坚定信念,战胜困难,收获成功硕果。自信心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没有自信心的人,眼前的世界便没有鲜亮的色彩。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而能让自己的生活绽放光彩的法宝就是自信心。缺乏自信,变得不相信自己,那后果怎样,别人叫你唱支歌,你却说:“我不行,唱不好。”不管什么事,你都不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否是正确的,不相信你能够胜任这件事。而自信的人,别人叫他弹首曲子,他大胆地走上前,充满自信地弹出优美动听的歌曲,遇到任何事,都相信自己能行。
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拥有自信心的人,他们相信自己,勇于胜任老师交给的任务,勇于担当任何职务。自信心可使我们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在我们同学交流的活动空间中,都有许多问题需要其他同学解决,要给缺乏自信的同学机会,鼓舞他(她)回答问题,如果回答对了,我们就可以赞扬那个同学,他便会觉得自己在群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芝加哥市。一个星期天,一群中国留学生在路上行走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对年轻的美国夫妇,带着一个3岁的孩子在散步,那小孩有点顽皮,不小心掉进路边的泥沟,泥沟里没有什么水。中国留学生想冲上去把小孩救起来,这对年轻的夫妇却阻止了他们,并且说:“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结果,小孩通过多次努力,终于从泥沟中爬了起来。
这个故事里的父母,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似乎有点不尽人情。一个3岁的孩子掉到泥沟里,自己不去拉他上来,而且也不允许别人拉他上岸,也有人认为这似乎有点太残酷。但是,这正是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让孩子树立自信,自立自强。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现在我们有的学生遇到一点小事,就说:“不可能”,“我不会”。那么今天我想对大家说今后不要在说此类话。你可以暗示说:“我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自信能孕育信心,你能通过充满信心的活动使别人对你和你的意见产生信心。其实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困难,实际上正是来源于你的信心不足,一旦获得了信心,许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自信能使你保持最佳心态,增强你进取的勇气。如何培养自信心,以下为大家提几点建议:
1、不要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不要害怕失败,一次失败不代表总是失败,成功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的。
2、每天清晨醒来是,在心理对自己说几遍“我相信自己,我能够做好我想要做的事情”。
3、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和情绪;
4、培养自己有主见,自己做决定及处理某件事情;
5、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缺点加以改正。
6、要多行动,不要只是想象,只要去做,你就会越来越自信.让我们大家都充满信心,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成功的心理素质,是对自身能力的科学估价。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取、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自信心在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就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做很多事都需要自信,自信,它就是登山的阶梯,过河的木舟;自信,就是理想的风帆,成功的基石,是勇于开拓进取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有所作为的人取得成功的法宝。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因为自信是成功的阶梯。
当流星划过,我们都许下自己美丽的愿望:我能行!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秘诀。”
愿同学们每天都有好心情!相信自己:我能行!
第四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义
主讲人:王波 一.理解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1.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给人的健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 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三.什么是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是运用有关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除心理咨询者的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体发张和潜能开发的过程.2.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就是纠结,是郁闷,是每个人都存在的问题,是每个人心中的秘密,没有心理问题的人是石头。心理问题有的能自行化解,如不能自行化解的,就需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四,出现下列情况时,你应当想到心理咨询。(1)当在择业时需要准确判断自己的适应性时;
(2)当某些事引起了你强烈的心理冲突,自己难以解决时;
(3)当你心情烦闷,难以自拔时。一般这类常见的情况有过度抑郁或长期抑郁、神经衰弱、对某些事过度紧张焦虑等等。(4)当你人际关系中出现了问题,常与他人发生冲突时;(5)当你总觉得睡眠不好如失眠、做恶梦或者梦游时;
(6)当你学习或生活中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7)当你有明显不平常的感觉和行为时,例如,总感觉有人在说自己的坏话;总听到一个声音指挥、控制你„„等等。
(8)当你常会害怕一些并不可怕的事物,害怕花、害怕水、害怕笔、害怕看人等等。再如,脑子里总不停地想一些无意义的小问题,或者不停地洗手等等。
(9)当你有一些古怪的性问题时;或对月经、遗精等问题有困惑时。(10)当你希望进一步改善自己性格时候。五.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一.建设要求
学校咨询室应独立设立,相对固定。咨询室的建设要与新颁布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的细则相适应,要符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一)名称的选择:应选择亲切、生动、贴近学生心理,能够易于接受的名称,如心语室、知心屋、谈心室、聊天室、心情吧等。(二)地点的选择:本着安静和方便的原则,尽量设在远离教学区和办公区的地方,便于形成一种安全、温馨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心态的调试。
(三)设备的配置:计算机、打印机、电视机、影碟机、投影机、摄像机、收录机、小型情绪调节器械、心理图书资料、常用心理测量工具和统计软件、资料柜、舒适而且温馨的坐椅(沙发)、茶几、办公桌、钟表、饮水器具、面巾纸等。
(四)环境的布置:整个房间的布置以简洁、温馨、舒适、安全,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为原则,房间达到一定的隔音标准。可以在墙上挂有“心理咨询人员工作守则”、“心理健康标准”和温馨话语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心理咨询室中,增添心理活动区和阅览区,也可以单独建室。一是为学生进行各种团体辅导活动提供场所,二是为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提供条件。心理活动区(室)可根据辅导活动或训练活动的需要,配置一些设备,一般有地毯、学生坐椅、收录机、录音带(心理训练用)、音响、录像设备以及活动道具等。
阅览区(室)应配置书柜、阅览架、桌椅、心理方面的图书、报刊和杂志等。阅览区(室)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现代教育思想、心理辅导技术等方面的资料。
(五).心理咨询室必须有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及工作人员职责。
(六)、人员组成
学校心理咨询室应至少有1名受过系统培训的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咨询室人员还可以包括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以及热心于此项工作的其他教师、校外人员和学生志愿者。(七)、使用要求
(1)咨询室应定期开放,每周不少于10小时,开放时间应符合求助者的需求,在开放时间内必须有咨询人员值班。
(2)学校心理咨询室可以根据咨询室设置情况和求助者的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如:现场咨询、通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
(3)全心全意为求助者服务,尊重并积极关注每一位来访者。未经本人或监护人的允许,不得擅自向其他人透露求助者的各种隐私,心理测量结果和咨询记录等;
(4)在进行咨询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
(5)在咨询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求助者情绪,如遇特殊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校领导和有关方面人员汇报。
(八)目前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厌学)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目的实现率低,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他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爱好。
1.厌学的学生有哪些表现?
其一,课堂上,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吵闹,实行“四不主义”: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视上课为坐牢。
其二,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交白卷,既不管耕耘,更不管收获。
其三,逃学,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
2.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
客观原因
涉及考试制度,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还有家庭教育环境、社区教育环境、社会大环境及大众传媒等方面的消极影响。(1).学校原因。
我国虽然已经实施了课改,但目前好多学校,虽然素质教育声势“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更“扎扎实实”,片面抓智育,忽视德、体、美、劳,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2)教师因素
教师对学生厌学的影响有两种方式,已有研究表明,师生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和成绩,积极性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负性的师生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的消极情绪,把对老师产生的抵触情绪,带到日常的学习中。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对中下生比较冷淡,久而久之,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了隔阂,往往对他讲课也不感兴趣,严重的对该学科也不感兴趣。其结果常常运用惩罚自己(不学习该学科或者故意不学好)的手段来反抗教师。教师教育的不当也是影响学生厌学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讲课千篇一律,不能根据其所教学生的特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讲课完全照本宣科,完全不能带动学生的兴趣。(3)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能够在很多方面产生影响,大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教养方式不当,对待孩子的学习不懂得如何疏导,而是一切唯分数论,造成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丝毫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如果孩子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父母不是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症结,而是采用粗暴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主观原因:
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学生的厌学,突出一个“厌”字,“厌”是一种心理状态:厌烦、厌倦、讨厌。这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其它心理因素造成的,具体说来,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学习动机的缺失
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学习不能够满足中学生任何需求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所以动机缺失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
(二).兴趣转移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巨大而多样的诱惑,由于他们思想不成熟,理智不健全,选择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往往被许多消极因素所吸引,所迷惑,从而抛弃学业。
(三).学习无望
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多少成功经验的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没有信心,进而也会导致其厌学心理的产生,即这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习得性绝望。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厌学的
学生往往是自己虽然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极少取得成功,所以他们就做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的结论,进而放弃了学习。
(四).情感饥渴
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因而他们往往广交朋友,追求刺激,以从其它渠道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这同样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
以上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些客观因素我们左右不了,但我们能左右的我们要尽力去矫正。厌学的矫正方法。
1.谈心:了解其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对症下药。
2.老师应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关注学生。
3.正确归因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败的原因归之于自身努力。成功了是努力到位,失败了是努力不够。不能归因于能力,否则,成功了可能助长骄傲情绪,失败了必定产生颓废心理,而后者极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当学生认为自己天生愚笨时,很容易灰心丧气,泯灭信心,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
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过健康成长的路程。
4.
第五篇:中小学生用电安全常识讲座
通江县德才外国语学校 学生安全用电常识讲座
主讲人——杨仕权 2018年4月12日
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安全用电常识》。大家都知道,电的广泛使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方便,使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但用电的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多,触电事故经常发生,轻者致伤,重者致死,因此,普及用电知识势在必行,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一、触电的几种形式:
1、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一部分触及到一相带电体的触电。
2、两相触电:是指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此时加于人体的电压比较高,所以对人的危害性很大。
3、跨步电压触电:在电气设备对地尽缘损坏之处,或在带电设备发生接地故障之处,就有电流流进地下,电流在接地点四周土壤中产生电压降(电位差),当人体走进接地点四周时,两脚之间便承受电压,于是人就遭到跨步电压而触电。
二、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 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 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电伤亡事故。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 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 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 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三、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 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 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7、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 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8、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
9、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 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 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10、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 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11、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12、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13、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14、入户电源线避免超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15、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16、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
1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1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19、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20、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21、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22、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23、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头以防意外。
同学们: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而生产、生活用电远远高于36V,所以,用电必须遵循安全用电原则,即: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命安全,同时,用电不慎,可酿成火灾或爆炸等严重事故,只有保证用电设备质量,规范操作,才能保证财产安全,让电为我们服务,造福人类。
四、效果检测:
1、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的颜色是什么? 答:红色
2、用来标志安全无事的颜色是什么? 答:绿色
3、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拭电器对吗? 答:不对,不能用湿手摸电器,不能用湿布擦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关掉电器开关就可以了,正确吗?
答:不正确,还要拔掉插头。
5、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对吗?
答:对
6、发现有人触电,情况紧急,只好用手去直接救人,可以吗? 答:不可以。要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棒让触电人与带电体分开。
7、安装灯泡不用断开开关对吗?
答:不对。要先断开开关。
8、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正确吗?
答:正确
9、电源插座有问题,我们用小棒或金属丝去探测,查找问题对吗?
答:不对。要用专用工具。
10、电器冒烟或出现异味,为了赶时间继续使用可以吗?
答;不可以。要立即断开开关。
11、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
答:不高于36V
12、安全用电原则是什么?
答: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