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研所的故事]脚踏实地做事一丝不苟做人访原院所长血液学家郝玉书教授
[血研所的故事] 脚踏实地做事、一丝不苟做人 ——访原院
所长、血液学家郝玉书教授
编者按脚踏实地做事、一丝不苟做人——访原院所长、血液学家郝玉书教授
依稀记得是在三年前科室轮转时,我第一次见到郝爷爷,当时已经80岁高龄的他每周三上午会准时出现在阅片室指导大家进行骨髓形态观察。对于一些疑难病、少见病,郝爷爷会仔细听取病例汇报,反复在镜下观察每一个细胞,然后会心一笑,假装不经意地提出一个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的检测指标,然后悠悠然地说出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依据,详尽地为我们讲解相关的诊断要点及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每次郝爷爷给我们分析患者的诊断、讲解疾病时,每个人眼中认真而崇拜的神情。后来,我有幸跟随郝爷爷出每周二上午的门诊,郝爷爷对待每个患者认真而谨慎,患者带来的每份资料他都认真翻阅,反复询问患者病情,不放过蛛丝马迹。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今天,借院校百年校庆、院所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有幸能够采访郝爷爷,听郝爷爷与我们分享他60余年的从医之路。——采访者:李羿 史仲珣 1957年,与血液结缘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郝玉书开始了高中的学习生活,三年后,出于家庭的希冀,报考了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5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当年被分配至刚刚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图片注释:郝玉书北京医学院毕业文凭
图片注释:1957年,郝玉书(第二排右二)在北京人民医院实习结束时的合影
在当时,国内血液学领域一片空白,年轻的他迎难而上,勇敢的走上了一条当时很少有人走的道路,与血液学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图片注释:1962年血液病实验诊断训练班全体合影,第二排右七为杨崇礼、右六为陈文杰、右五为杨天楹、右四为郝玉书
由于时代的特殊性,中学和大学期间学校对英语的教学极其不重视,以至于他的英语学习几乎处于荒废状态。1957年,郝玉书刚到血研所时,老大夫第一个问题就是询问他英文水平如何,这在他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从此,他每天熬夜自学英语提高英语水平。当时的学习条件完全无法与现在相比,学习资料非常匮乏,他凭着一本英语字典,一点点的“死磕”国外文献。在血研所组织的第一次全所青年人英语考核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迈进了英语的门槛后,他一直坚持学习,后来每每有外宾来,他总是负责接待和翻译工作,获得外宾的一致好评,也因为出色的英语水平和扎实的医学素养,后来被选派到美国NIH深造。图片注释:1987年,美国NIH同事欢送郝玉书回国。左一为Section 负责人 Dr.Young,左三为 Hematology Branch Head Dr.Nienhuis
英语对于一个医生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跨过语言障碍后,郝玉书开始大量阅读血液学外文资料,著名血液学外文期刊《Blood》建刊之初到现在他每期都仔细阅读,同时也通读各类血液学中外书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血液学基础。在整个访谈过程中,郝爷爷一直在强调对于青年医生,打好基础的重要性,他用几十年的从医经验告诉我们,扎实的基础会使医生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做到对各个病种的认识的融汇贯通,实现用整体的眼光看待患者,从而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一个病发生的原理并开展治疗。图片注释:郝玉书教授青年照
建所初期,国内血液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国人对于血液病的了解甚少,更不用说跟上国外的研究步伐。包括郝玉书在内的血研所老前辈们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一系列我国血液病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开始了为我国血液病患者谋求生路的征程。图片注释:郝玉书等人完成的科研成果《天津地区1677名健康人血象的调查报告》1960年发表在《天津医药》杂志
作为负责人,郝玉书主持完成了天津市1677名健康人血象调查报告总结,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正常人血象常数的调查报告,确定了中国健康人群的血象基线。听郝爷爷讲,当时仪器尚不先进,都是人工计数、人工分类,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另外,他们还进行了献血员献血后血液再生情况追踪调查,对于制定我国正常人适宜的献血间隔时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今天看来,这些研究都不够“高大上”,但在我国血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些基础调查和数据采集,为以后的血液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3年,郝玉书在国内率先引进“白血病前期”的概念,让广大血液学研究者们初次认识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一疾病的雏形,在后来离开血研所调至陕西工作时,他依旧没有放弃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撰写了关于“白血病前期”的综述,对于国内血液学工作者开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图片注释:1979年,郝玉书与王志澄(右一)、万景华(左一)在陕西临潼血液病患者心中的好医生,学生们敬爱的好老师
图片注释:1984年,郝玉书(右二)与邓家栋(中间)、陈文杰(左二)、陈璋(左一)、杨学庸(右一)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合影
图片注释:2010年,郝玉书(左二)与阮长耿(左一)、王振义(中间)、张茂宏(右二)、沈志祥(右一)在西安参加全国血液学年会合影
医学的发展是个长远的过程,需要医者代代传承。郝爷爷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为我们诠释了一名好医生、好老师的完美统一。在血研所的几十年时间,他不仅挽救了无数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还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人才,其中硕士生5名,博士生11名。当年的优秀学生已成长为诸如王建祥、肖志坚、杨仁池、徐开林、齐军元、张凤奎等如今的国内血液学科带头人。
图片注释:郝玉书教授出门诊
郝玉书把自己所学、所想倾囊相授,毫不徇私的传授给学生。在职期间,他兼任着血研所领导职务和临床的工作,退休后,他就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培养年轻医生身上。每周三都去阅片室指导年轻医生观察骨髓形态,在门诊和平常工作中,也是后辈们心中慈祥又敬仰的郝爷爷。在今天的访谈即将结束时,他仍然不忘叮嘱我们,年轻人要有定力,不论环境多么纷繁复杂,自己内心要有支撑的力量,才能执着地走下去,现在是年轻人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现在的条件比他们当年强百倍,希望我们不误大好时光,踏踏实实做点实事。图片注释:郝玉书教授与学生在一起,右一王建祥教授、左一肖志坚教授,后排为本文采访学生2015级博士生史仲珣、2017届博士毕业生李羿。
从医六十载,郝爷爷见证了我国血液学的飞速发展,从原来的谈“白”色变,到如今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率大大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已成为可治愈的疾病,国内对很多血液疾病的治疗已达到了国际同等水平。如今我们见到的这位老人,衣着朴素,面容和蔼,在交谈中,我感受到郝爷爷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对于学术研究的无尽热爱,这种淳朴的奉献和热爱让我为之动容。而今,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我们新一代的血液人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奋斗,“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我们会记住郝爷爷的教诲,努力攀登、潜心钻研,不负大好时光。
编辑:董源 刘志红 刘晓黎 周家喜
本文中,照片由被采访者本人提供,郝玉书教授与学生照及单人照由宣传科提供,戴强拍摄。郝玉书
1933年10月生人,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院长,19世纪60年代初,主持并报告天津地区1677健康人血象调查结果,为建立我国成年人血液生理常数提供了重要依据。
1963年首先在国内提出“白血病前期”问题,启动了国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
80年代初,奉命主持航空工业部某所爆发的血象异常现象的调查研究,在国内首次报告“巨细胞病毒引起类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
1963年-1983年,奉调进入核工业部为两所医院培养了血液病专科医师队伍。
1989-1997,连续担任两届所院长。
1986-1997,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多名博士生,储备了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队伍,为所、院血液病临床诊疗研究的振兴和腾飞打下了人才基础。
“八五”期间,联合主持“八五”攻关课题:“肿瘤细胞耐药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于1996年获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的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作者:史仲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