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体心理辅导 心有千千结[大全]
团体心理辅导——心有千千结
黄池中学
花春翠
游戏目的:让参与者从游戏中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认识到合作与奉献对整个团队的成功的促进作用。时间:20分钟
操作规则:用时最少的组获胜。
1、把全班分为三组,三组同学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一定要记住,你左手拉的是谁的右手,右手拉的是谁的左手,不能记错”
2、记住后,闭眼(轻柔的音乐响起),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个同学,还是左手牵原来那个同学的右手,右手牵右边同学的左手
3、当手牵住后,在不能松手的前提下,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圆圈。
4、再把整个班级合起来围成一个大圆,按照之前的方法解结.注:当遇到难以解开的结时,主持人要鼓励小组成员不要放弃,一定可以解开结的!前提是不能松手 相关讨论:
1.生活中是不是会碰到很多结,举个例子?有没有心结? 2.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开这个结的?有什么体验? 3.这个游戏可以体现什么,有什么收获?
团体心理辅导——心有千千结课后反思
这个游戏可以让参与者认识到有解不开的心结是在所难免的,让其正视它,勇于解决。.同时这个游戏也可以让参与者学会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通过师长、朋友的帮忙,一起解决。.还可以教会参与者怎样与人沟通,怎样排解矛盾。学生感悟:
“我觉得有时候的什么困难,也不是解决不了的,只要我们能够齐心协力,什么是都难不倒我们,我们是最棒的!” “团结就是力量。”
“终于知道合作也是那么美丽的,以后我会多多与人合作,大家要为我加油哦。” “我们是团结的心家!”„„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解“心结”的游戏,谈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同学们纷纷道出自己的感受:“解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越复杂的结解越难。在解结的过程中所有在结里的学生必须都得动起来”、“小结不解,大结难解”、“没有指挥,大家白忙,良好的集体要在统一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出成绩”。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辅导,它通过特定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把心理问题表演出来,然后集体讨论,经过心理教师的引导,最终得出结论,可以让学生在团体中彼此深入了解。加深了同学间的熟悉了解,促进同学间的交往,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合作意识,加强彼此间的信任感与亲切感。
心有千千结——哈哈,这可怎么办?
团体活动——心有千千结
团体心理辅导——奇妙口香糖
1、辅导目标:打破彼此的距离感,增进亲密度,激发活力。
2、参加人数:全体
3、时间:25分钟
4、游戏规则:
1)先计算一下人数,如果是双数,则先请一个人做发令员:如果是单数,则培训师先做发令员。2)游戏规则如下:游戏开始的时候,请所有人一起问发令员“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开始发令,比如“口香糖,粘肩膀。”则所有人必须迅速找到另外一个人,两个人的肩膀粘在一起。最后肯定剩下一个人,剩下的这个则自动变成发令员,原来的发令员则回到人群中。然后,大家继续问“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继续发令。
3)最后请所有做过发令员的人(第一个发令员除外),一起上台演节目。
5、注意事项:
1)通常像粘鼻子、粘脑门、粘屁股等指令可以极大地活跃气氛,长可以听见人们的笑声和尖叫声,打破舒适区的目的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必须注意的是,培训师在开始的时候要声明:像沾嘴唇、粘胸部等指令是被禁止的。
6、相关讨论:
1)在工作中,有哪些情况下要求我们打破自身的“舒适区”? 2)为什么人们在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
3)我们的“舒适区”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拓展“舒适区”? 4)做完游戏,全体成员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奇妙口香糖课后总结
奇妙口香糖团体游戏,目的是希望通过同学间相互配合、寻找不同的伙伴,增强全班同学的了解和人际沟通。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在这次活动中,有班主任老师的参与,以确保活动的秩序和正常进行。此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游戏和自由的向往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活泼、好动。尤其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好动的本性就常使他们忽略了规则和纪律,因此这就给我们组织活动的进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观察中,我们发现也已经有部分学生(大多是女生)能够服从组织和纪律,按照规则和要求来完成游戏任务。但毕竟是初一年级学生,他们好动,张扬的本性就更明显的表现出来,嬉笑玩闹,热爱游戏仍是他们的主旋律。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完全不按照规则来进行游戏,虽然之前说好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每个人不能有固定的去粘的伙伴,但是孩子们却只是找到一个自己平时关系比较好,然后也比较熟悉的同学,之后就一直和他(她)在一起,不管我们怎么劝说,就是不肯分开。而且我们必须得很快的说口令,不然孩子们粘完后就觉得无聊,然后组成小团体就开始说话。在活动中,我们发现男女生不会一起进行游戏,女生只和女生一起粘,男生只和男生一起粘。其中有一个比较自卑的小男孩,没人和他一起游戏,然后我们和他接触的时候,玩到“粘手掌”,因为他的手都皴裂了,所以他都不太好意思和我们的手黏在一起,而且感觉班级上的其他人也都比较嘲笑他,不太喜欢和他一起玩游戏。这时候一个小女孩和他粘手掌,其他的小男孩就会有点开玩笑地说他和女生一起游戏,所以感觉无形中,性别意识在初一的学生中已经特别明显。
在活动中,当我们说到粘脚掌,粘大腿等身体部位时,孩子们摆出了各种不同的粘法,如在粘鼻子环节,孩子们用手接在鼻子上,这样接起来就容易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初一年级的同学们仍然是充满了想象力。这是很值得我们肯定的事情。活动后的交流环节,是我们考察、验证和让孩子体悟活动价值的关键一环。由于当时各种原因,学生参与的热情有些消减,但交流时,仍有些许的发现。孩子们因为只是和固定的人一起游戏,所以并没有找到新的朋友,然后也体会不到我们这次活动的目标,并没有和之前不太熟的其他朋友交流,所以感觉整体效果不是太好。
此次活动虽有不足缺陷,但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少发现。活动价值的效果有些许不佳,但孩子在课堂之余却得到了真正的快乐,也学会合作;有些活动目标仍得到实现。另外,我们对于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以后活动的进行有很大帮助,有助于我们提高,并设计出真正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活动。
团体心理辅导——奇妙口香糖
粘额头
团体心理辅导 抢种抢收
辅导目标:一是培养同学们辛勤劳动意识,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二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
方法:场地长20米,每组6人,每组队员成一路纵队依次站在起点,第一位手持装有5个乒乓球的盘子起跑,依次将乒乓球放在沿途设置的5个篮子中,跑到折返点后返回,再依次将乒乓球捡起放在盘子中,回到起点,交给下一个队员,直到最后一位队员结束,用时最短的队获胜。
注意事项:如果乒乓球丢在篮子外面或者跳出篮子,必须捡起来重新放回篮子里。回来时篮子里必须有5个乒乓球。
投入紧张的活动中
享受丰收的喜悦
抢种抢收课后总结
《抢收抢种》是一节团体活动课。我跟往常一样将学生带到操场,排好队形。当我宣布今天的课程内容是大家一起做游戏时,学生欢呼雀跃,情绪高昂。我讲明游戏规则后,活动开始了,学生很快进入了最佳状态,仅没有一个偷懒的,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同学们玩得很开心。下课后我在想同样是一节心理健康课,为什么效果完全不一样呢?一个不争的事实告诉我: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尤其心理健康课更不能呆板、生硬,这样阻碍着学生的全体参与。而用团体游戏教学法,可避免以上缺陷,把教学内容溶进游戏活动中,做到玩中学玩中练。帮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中,锻炼他们的身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平衡发展的兴趣乃至良好人格品质打好基础。
第二篇:团体心理辅导
二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一、辅导缘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教会他们换位思考。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换位思考的体悟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解读自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换位思考,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好孩子。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 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 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①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生答:“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生答:“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 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 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
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师用相同的方式举出其他同学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老师讲其夸张地表现出来。
②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③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①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
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摇头。
师: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带来了。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②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 :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尽管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游戏仍然是小学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带有表演性质的游艺活动对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发展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化装舞会正是适宜的活动形式。小学儿童通过参与准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通过主动邀请教师和同学参加舞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成功地举办化装舞会,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勇气。目的要求
1.通过舞会培养小学生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2.通过舞会,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化装舞会所需要的头饰、面具和伴奏音乐带等。
操作过程
1.导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好多好多知心朋友,可是我们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害羞,不好意思与人交谈,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边缺少友好的伙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舞会,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交上更多的好朋友。”
2.活动与训练。
(1)宣布舞会开始,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头饰、面具戴在头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用不着害羞,要大胆地去邀请对方跳舞,注意跳舞时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要问别人的名字。(”音乐起,舞会开始,要督促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寻找舞伴。)
(2)两曲过后,音乐暂停片刻,教师提问:“你觉得乐曲好吗?现在你的心情怎样,好吗?”
(3)继续播放音乐,希望大家放开胆量,尽情地跳舞。
(4)几曲过后,教师再问:“想一想,你与几个舞伴跳过舞?在跳舞中交谈些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轻松吗?高兴吗?你最满意的舞伴有几位?使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5)音乐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寻找舞伴时应当注意哪些社交礼仪?自己做得如何?可邀请教师共舞。
(6)当一首乐曲进行过半时,突然停止音乐,请大家拿掉面具,前后左右互相看一看,对方是谁?(惊讶,大笑)教师:“①你的舞伴原来熟悉吗?如果不熟悉,请谈谈你们现在交往得怎么样?②与老师共舞,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跳得好吗?你感到拘谨吗?”
总结和建议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充分注意到社交场所应有的礼仪,就会顺利交往。我们今天的舞会开得很成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第三篇:团体心理辅导
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并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然后谈自己的感受,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活动对象:在校大学生
活动时间:2009年11月22日9:00—11:00活动地点:东区团体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开始,让大家做一个热身活动,让成员进入活动状态。
一、热身游戏——:哑口无言1、2、3、目的: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 时间:约30分钟 操作:全体围城一个圆形,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的感受,是疲乏、兴奋,还是焦虑、烦闷。然后每人用手势和表情,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他成员猜猜动作和表情反映的感受是什么。被猜测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
练习,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二、心理情景剧
1、活动目的:这场情景剧主要是针对大家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提
出的,如何与别人自信顺利交往并且融洽相处,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有些人在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恐惧的心理,轻微的症状表现为面红、流汗、颤抖、重度的则会发展成自闭,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2、3、时间:约70-100分 操作 : 在活动开始前,领导者先让观看演出的成员营造真诚和信任的气氛。社交恐惧 :最普遍的特定社交恐惧是公开演讲恐惧症,是对公开演讲或表演的恐惧,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怯场。其他的像是害怕公开写作、害怕脸红、害怕公开吃东 西害怕使用公共厕所等。
扮演:心理情景剧:1)选班委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竞选他们想当的班委,下面的人扮演一个班。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2)面试:苏宁电器招募促销员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先做自我介绍,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优点,下面的人扮演招募者。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讨论:同学们都对此问题深有同感,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紧张和不自然的感觉,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问题,应该好好对待„„
指导: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也有可能是自己希望自己能表现的很好,反而造成了压力过大而不自然。大家觉得对于轻微的症状,自己平时要主动一点,多多和别人交往,说话,克服障碍„„比较严重的就应改去找心理医生就诊
三、备用游戏:猜猜我是谁1、2、3、4、活动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时间:约20分钟 准备:白纸,笔 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
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随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让大家猜一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他人猜中自己时的感受
活动结束:本次活动结束后,成员间相互讨论感受,并鼓励成员谈其收获。
第四篇:团体心理辅导
让团体心理辅导开花结果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我校的教育实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团体心理咨询之所以在学校中适用有效,有以下四点理由:学校中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受教育者都处于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针对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情绪、学业、生涯发展、性、自我认同等重要发展课题的辅导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完成该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目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有:性质——教育性;重点——满足一群学生的共同需要(同班里的大部分学生);情境——班级全体参加。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
1、发展性功能:完成该年龄阶段青少年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
2、预防性功能:预防该年龄阶段容易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3、矫治性功能:对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给予纠正。
四、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
1、要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感;
2、一视同仁的爱心;
3、要有专业精神。
五、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注意的事项
(一)精心营造和维护团体辅导氛围
1、良好的辅导氛围的要求:信任、安全、真诚、坦率、合作、互动、活跃、有序。
不良辅导氛围的表现:紧张、防卫、调侃、迎合、应付、涣散、呆板、无序。
2、氛围营造的技巧:做好热身活动;设计好开场白;设计好第一个活动情境(注意情节的合理性与可探讨性);注意座位的排列;不要因多余的环节中断已经形成的氛围。
(二)灵活控制活动过程
1、设计好活动板块。
2、控制讨论的时间。
3、及时制止调侃或语言攻击,保护学生心理,使学生免受伤害。
4、讲清游戏规则、讲清楚活动细节、指令明确。
5、问题具体,少而精。
(三)让学生“动”起来
1、与一般的心理讲座相区别。
2、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活动中。
3、教师要先“动”起来。
4、宽松、和谐的环境。
(四)注重从情景体验出发
一般以心理剧表演、小品、案例分析、心灵日记、辩论等形式呈现。场景模拟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引起学生的同感。角色扮演(心理剧)或小品要有情节,尽可能生动有趣,使学生专注投入。
(五)促进学生主体自我发展
操作上要提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条件。
1、确保每个学生都被辅导教师注意到了。
2、教师讲得不要太多,不要喧宾夺主。
3、调动好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即让学生“动”起来)。
(六)辅导教师要易被学生接受
1、良好的个人素质——亲和力、自信、真诚、举止得体。
2、得体的语言——亲切、诚恳、简洁明确、鼓励性语言。
3、一定的组织能力——当机立断、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周密思考。
中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应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不同。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心理发展未成熟,具有过渡、闭锁性、动荡性与社会性。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
2.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目标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心理成熟的成人成为心理健康的社会成员,而中学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青少年按党的教育方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材,也就是尽早实现社会化的目标。
3.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内容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社会对个体的影响,而中学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学校、家庭对个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考试焦虑;学习负担造成之紧张;师生关系不良;父母期望过高;家庭关系紧张;性知识缺乏;异性爱慕,早恋倾向等。可见大部分问题涉及学校教育与家庭关系。又如学生厌学、逃学问题行为的出现,初看是社会因素(脑体倒挂、知识贬值),实际上还是由于教育因素(有的教师偏宠好生、歧视差生,教学方法的死板又使知识基础差的学生感觉不到成功的喜悦,反而还施加压力、加码)与家庭因素(家长、教师的读书无用论或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揠苗助长,学生不胜负担,对学习恐惧)所致。学校心理咨询要与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开展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4.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方式方法不同。
中学生由于自主力差,经验较少,自我观念没有成熟,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或不知如何去解决心理问题。因而特别要注意指导与咨询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心理预防的基础上,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中学生才会主动意识到有许多问题需要向有经验的专业工作者咨询指导。心理指导的工作还要推广到教职员工及家长的范围,让大家都来关心学生及子女的心理健康,教师与家长意识到孩子们有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时,会督促他们找心理咨询机构,甚至亲自带他们去共同接受集体咨询或家庭咨询。同时,在咨询指导时,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更明确的指导。
5.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年人心理咨询对咨询工作者素质要求不同。
教育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求有一般咨询人员应有的仲裁心理危机的本领与解除心理负荷、改善当事人认知结构的技能,而且要熟悉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卫生学,并且有中学教育的实践经验。故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教师及政工人员或行政干部担任此职更为合适的。
6.中学生心理咨询要采用适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的原则和方法。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保密性、交友性、认知性、启发性、整体性、明确与委婉相结合、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治疗与咨询相结合等原则)。
7.心理咨询宜个别进行,不能围观旁听。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转变健康观点及教育观点
学生的健康不仅指躯体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应纳入到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中。教育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纠正单纯追求升学率,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衡量教育工作的片面标准,把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个性特点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班级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指导原则,既更新健康观念、教育观念,开展行之有效的学校心理卫生教育。
二、辅导员与受辅者在精神上的协调一致
辅导员与学生应彼此心理相融,产生思想上的“共振”。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断,设身处地从中小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帮助他们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同时教师应注意克服对心理辅导有损无益的过分同情与怜悯的心态。
三、辅导员要尊重受辅者的人格
辅导员对受辅者人格的尊重,要注意以下方面:
1.接纳。辅导者要给受辅者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关心。辅导员要使受辅者重新感到自身的价值,产生积极改变现状的动力。
3.专注。辅导者要专心倾听受辅者的心声。
4.平等。辅导员要和受辅者之间平等地互相谈心、切磋、协商,杜绝“我教你听”的说教或命令方式。
5.信任。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价值,相信受辅者的可塑性和可改变性。
四、辅导员对受辅者应以诚相待
辅导员应真诚地对待学生,这样受辅者才会信得过辅导员或班主任,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五、辅导员应对受辅者的隐私注意保密 受辅的学生坦诚地向辅导员倾吐心声,寻找帮助,辅导员应注意保密,不能轻意地将学生的隐私外泄,更不能作为新闻传播,或提供给学校领导作为处分学生的材料等。
以上五点是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需注意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归根结底要求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和良好的人格特征,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第五篇: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记忆力训练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济南外国语学校开元国际分校
毛聪慧
【辅导年级】四年级 【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记忆力训练游戏,引导学生体验记忆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记忆方法探索的兴趣。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因记忆规律而衍生的记忆方法,发现自己的记忆方法,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记忆方法,在记忆方法上有所创新。知识目标:
了解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故事记忆法。
【活动准备】
1.自制的儿歌教具。
2.音乐:富有激情的音乐 为调整状态,激发激情而用。
音频:学生记忆困惑的内容
3.场地要求
普通教室
4.设置一位计分裁判员 【活动方法】
1.通过适宜的“音乐放松”、“感官训练”、“专注训练”等准备活动,寻找最佳的学习状态,把身心完全集中在情景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学习的平台。
2.综合运用“调整最佳学习状态”、“思维”(3步思维法:连结、发现、创新)、“竞赛”、“庆祝成功”的4步和谐活动法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探索记忆力的兴趣。【活动过程】
一、暖身阶段:
(一)导入
播放音乐《我相信》,让学生尽情放松自己。
(二)进行儿歌记忆游戏,引导学生体验记忆的乐趣。
出示一组数字儿歌:
1象小棍细又长; 2象鸭子水上漂;
3象耳朵听声音; 4象红旗迎风飘;
5象秤杆来买菜; 6象豆芽出水上;
7象镰刀割青草; 8象麻花扭一匝;
9象小勺来盛饭; 10象鸡蛋打蛋糕。
师:请我们的小演员把这组儿歌表演一下。其他同学试着在他表演的过程中迅速记住这首儿歌
生:表演,余生记忆
生:汇报记忆结果。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看一遍表演就记住了这首儿歌。你知道这首儿歌代表的数字是哪些吗? 生:123456789 师:那么打乱表演顺序,你还能迅速给这些数字按照表演顺序排序吗?
生:打乱顺序表演
生:开始排挑战
庆祝成功:看来同学们非常厉害,都是生活中的记忆高手,要是大家再通过这节课的练习,那对于我们来说记住安全平台的账号密码,记牢游戏的账号密码,甚至是记住每天需要背的英语单词简直如虎添翼啊。
二、转换阶段:
(一)数字记忆展示
师:相信大家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先不要说出来,下面进行本节课的第二环节,记忆20个数字,仅用2分钟。
出示数字
***067217
学生记忆
生1 ***7
记不全
生2.***7127
记不全
生3 ***067217
完全正确
学生鼓掌,你真行!加10分
师: 是不是很难记忆啊!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如何记忆的?
(二)交流记忆方法 下面进行本节课的第三环节,学生记忆方法展示
生1
死记
师:
死记也是一种记忆方法呀
生2: 分开记
894 208 508 168
师 :好!你发现了记忆的一个最普遍、最重要的原则。分开记忆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节奏美,就像音乐一样啊!我们给它起个名字:节奏记忆法(创新方法1)
生3: 数字中含有计算 42+08=50
(学生抢着想和大家分享记忆的方法)
生4: 我有更好的!我注意到数字含有对称 像8168中的两个8、7217 中的两个7,隔2个数子又出现了
生5: 我看到数字中的顺序和逆序,像 89 543 67 21
师 :以上3位同学发现了数字的四种美:计算美、对称美、顺序美、逆序美。这正说明了哪句谚语?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这3位同学可谓独具慧眼呀!好!我们把它提炼一下,看能不能找一条能串起珍珠的链子?再给它起个名字:特征记忆法(创新方法2)
好!还有什么呢?出示教具,并轻声唱出
1象小棍细又长; 2象鸭子水上漂;
3象耳朵听声音; 4象红旗迎风飘;
5象秤杆来买菜; 6象豆芽出水上;
7象镰刀割青草; 8象麻花扭一匝;
9象小勺来盛饭; 10象鸡蛋打蛋糕。
师: 1就是小棍,原来数字可以形象化,能不能用形象化的数字编个故事?
生6: 讲故事
师: 迎接挑战,更精炼一点好不好
生6:
爸爸(8)用勺子(9)把鸭食(4)喂给了鸭子(2),于是鸭子下了一个蛋(0),爸爸(8)给了我(吾5)一蛋(0),爸爸(8)要(1)了六(6)个蛋。后来爸爸(8)和我(5)买了些鸭食(4)喂给了30只鸭子,又下了67个,可它们还要(1)吃(7)。师生大笑(简直一个养鸭专业户)
师: 这位同学讲的非常精彩!该故事包含了三种记忆方法:形象记忆法 故事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创新方法3)
庆祝成功
以上5位同学将获今天的创新小卫士,记分长给他们每人加10分。
师:接下来,谁还敢来挑战
(三)学生竞赛
音乐响起《春江花月夜》(琵琶版略低,为调整状态,激发热情)
题目推出
6138540137
112451352010
(2分钟,记对一个得5分)
庆祝成功(利用规律大部分学生都能记住,得到了应得的分数).师: 下面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针对这两个数字,看有没有更好的记忆方法?
甲组: 奶奶的年龄正好是61岁,我家地址正好是38号楼5单401室,我的鞋码是37码
乙组: 足球比赛 11个人;踢2场球(主场、客场);每半场45分钟; 争一个球(对极了);比赛完没有结果,加赛3分钟;任然没有结果,点球决一雌雄!共点5个,主场一方进2,客场一方进0,于是最终主场一方以1:0险胜!
师: 甲组用家庭成员的年龄、住址等相关信息来促进记忆,他们发现记忆可以像自己的身体、家庭一样亲切!乙组还用上了足球联赛有关规则来改善记忆,记忆给他们带来了足球之外的享受。这莫不是也应了哪句“生活处处皆学问”的谚语吗?以上两组同学靠生活积累的知识,编个故事,解决了记忆上的困难,应该说是故事记忆法的发展。
庆祝成功(甲、乙组将获得今天的 “最佳讲故事组”,并给他们每组每人各加5分)
好!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总结了5种方法。(即:节奏记忆法;特征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故事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当然还有更多更好更快的记忆方法,要想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地,除了要熟练运用我们这一讲学到的5种方法,还要靠你深厚的知识、经验积累,爱好广泛,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高超的编故事的能力。
三、工作阶段:
(一)强化讲故事的记忆方法
师:想不想听个故事,我给讲个故事。还记得“花椒、大料、飞机、大炮”的故事吗?(该故事在小孩子中颇为流行,大意是说妈妈叫小明去商店买花椒、大料,小明害怕忘记,口中念念有词,一不小心,摔了一个大跟头,这下可坏了,花椒、大料变成了飞机、大炮)
(学生反映热烈,争先恐后的要亲自讲一讲故事)
生1: 讲故事
生2.:讲故事
游戏开始: 出示题目:顺序记忆以下5个词组
鞋油、运动鞋、稿纸、牛奶、玫瑰花
要求:
30秒记概念,强调顺序!顺序 不对不得分
生记忆 大部分学生能够记住
师:
今天记住的,明天还能记得住吗?
师:
编个故事
讲的好的,将获“最佳讲故事奖”
生1:(略)
生2:(略)
生3: 早晨起来,迷迷糊糊去刷牙,一不留神竟把鞋油涂到牙刷上,幸快发现的早,要不然,倒霉可就大了!牙刷是不能再用了。扔掉它,怪可惜的,总想找个法补偿补偿。咦,何不用它去刷运动鞋,再用稿纸涂匀;该喝牛奶了,别忘了,给生病的王老师买一束玫瑰花
生4: 把鞋油挤进运动鞋,(孩子们最爱做的恶作剧)再用稿纸涂鸦、(坏上 加坏)用牛奶浇玫瑰花(奢侈极了!)(加括号的语句为教师加的题注)
师: 以上几位同学讲的都不错。特别是后两位同学的故事更精彩,他们二人将获今天的“最佳讲故事奖”。第三位同学故事的可读性强,尤其是他尊敬师长,这一点更值得称赞!第四位同学有点要搞恶作剧的意思了,不值得提倡。但他能打破常规思维,故事显得荒谬离奇,出人意料,趣味性强且易于记忆,不是吗?因此,他也将获“最佳讲故事奖”。
总结:这一节的学习,“故事记忆法”显得更加丰富了,更加色彩化了,就像广告所做一样,画面生动、声音优美、故事夸张、荒谬离奇且出人意料等。
出示题目
2分钟记20个毫不相干的词组,而且要求顺序!
蛋 椅子 菠萝 犀牛 套装 录音机 裤子 水龙头 香水 吊床
书架
箱子 杯子 牙膏 玻璃杯
写字台 杂志 窗户 游泳裤 磁盘
评分标准:第一行记住一个得3分;在记对第一行的基础上,每记住第二行的一个词组,另加4分;在记住第一、二行的基础上,每记住第三行的一个词组,另加10分;全部记住的加100分。祝你成功!
小结:这一节我们进行了词组记忆游戏,同学们反映热烈,参与性高,有近半数以上的学生上台表演,分别获得了相应得分数。故事记忆法在这一节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同学们可以在课下互相探讨一下有没有更好的记忆方法?
四、结束阶段:
(一)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师:播放学生一段音频(内容:学生在记忆生词如何读时总是记不住,或者记住了很快就忘了)
师:出示生词:懒惰、平衡、跨越、袭击、红润,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帮他顺利的记住这五个词?
生:学生交流帮助他记忆的方法。
师:那么大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和记忆力有关的困惑呢?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彼此的困惑。
全班交流困惑,教师选出比较普遍的困惑1---2个,全班一起解决。(鼓励学生多用故事法记忆)
师 :以上几位同学讲的都不错。特别是后两位同学的故事更精彩,他们二人将获今天的“最佳讲故事奖”。第三位同学故事的可读性强,尤其是他尊敬师长,这一点更值得称赞!第四位同学有点要搞恶作剧的意思了,不值得提倡。但他能打破常规思维,故事显得荒谬离奇,出人意料,趣味性强且易于记忆,不是吗?因此,他也将获“最佳讲故事奖”。
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今天一样,积极运用各种记忆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记忆问题。那样我们的学习生活会越来越轻松,我们的明天也会更美好。
音乐 :师生齐唱《明天会更好》
【活动反思】:
在本节课中,暖身阶段的小儿歌可以将学生带入熟悉的情境中,同时利用儿歌巧妙的变换数字顺序,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记忆训练的兴趣,达到了在熟悉的环境中进入情境的目的。
在转换阶段,通过一组组数字记忆的练习,运用挑战式的比赛方式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自己创造了节奏式记忆和特征记忆法。顺学而导,接着引出故事、谐音及形象记忆的方法并让给学生设计有趣的情境进行运用这些方法。
进入到工作阶段后,重点训练学生的故事记忆法,因为这种方法让学生比较容易操作而且趣味性强,在学习及生活中可以很好的运用。结束阶段,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中与记忆有关的困惑,并且用《明天会更好》再一次掀起课堂的高潮,增强学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