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猫狗大战观后感(共)
《猫狗大战》读后感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小孩子天生就喜欢小猫小狗这类可爱小动物,因此,这部猫狗相关的电影引起了我的兴趣。
猫和狗在我们眼里总是一对天敌,见了面就打或是抢食,总之它们好像永远都不会和好似的。可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成了天敌吗?电影是这样解释的。原来,狡猾的猫儿们一直野心勃勃的妄想统治地球,它们世代相传研发各种科技与武器,卧底在人类身边伺机发动“政变”,要不是忠心耿耿的狗们每次总是千方百计地挫败猫们的疯狂计划,恐怕人类早就被猫取而代之了。故事的起因,是一位人类科学家成功研制了一种专门治疗犬类过敏症的疫苗,可以想象,如果这种疫苗投入使用,这对于那些喜爱小狗却苦于过敏的人们无疑是个好消息,然而,对猫咪们来说,狗狗们得到人类的青睐,势必会使他们的地位受到威胁,为了逆转疫苗,猫儿们不惜与鼠类结盟,并不断派出雇佣兵,杀手,卧底前往教授的家。毫无经验的新手小卢,在其他几只性格迥异的狗帮助下,打响了一场针对疫苗的“破坏”和“反破坏”大战,一时间,爪牙横飞,猫叫狗跳,一番苦战后,狗狗们终于获得了胜利,猫狗大战也暂时落下了帷幕。
猫与狗的不和,在众多的文学影视作品里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一户人家里要是同时养了猫和狗,大多时候都免不了一场恶战。据说,根本原因在于二者之间交流中的误解,在生活习性与“情感的表达方式上有着巨大的差别,甚至根本相反。比如,如果一只猫咪对你竖起尾巴时,表明它正向你示好;而如果一只狗对你竖起尾巴,则表明它正对你充满敌意。相类似的,如果猫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则是它惬意地向人邀宠,而当狗鼻子喘着粗气的时候,那你可得躲得远点,因为它们那是真的发怒了。所以,电影的剧情虽说天马行空,但也是基于现实上的想象。
不管怎么说,猫和狗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有朝一日他们可以实现和平共处吧。
第二篇:《猫狗大战》感想
观《猫狗大战》引发的思考
杨俊恒
2009050104047 影视动画
资料:《猫狗大战》影片的拍摄过程一共动用了27只狗和33只猫,27名训兽员和数以吨计的宠物食品,配合上真人实景、傀儡道具和3D立体动画等多重繁复科技所组合而成的全新动作喜剧,把亘古以久的两大对峙族群的秘密战争搬上银幕,动作、趣味、流行、酷劲、高科技、悬疑媲美骇客任务、不可能的任务007系列电影之外,还兼具玩具总动员我不笨、所以我有话要说的特效爆笑点。片中每个重要的动物角色都有自己的“替身”——一只机械操纵的模型,当动物无法做出某些表情或动作时,“替身”们就派上用场了。
自从《猪宝贝》大获成功后,好莱坞就掀起一阵“动物拟人化”的风潮,而这部集结了众多小猫小狗的《猫狗大战》更是登峰造极,片中的动物演员们表演的相当出色,当然这离不开训兽师和电脑特技效果的支持,拟人化的动作,细腻传神的表情,再加上各种神乎其神的高科技武器,这帮小动物们顿时具备了几分“明星像”,俨然是一副“猫超人”和“狗邦德”的架势。导演拉里·古特曼说:“我们会让每一个养猫狗当宠物的观众都觉得片中的动物完全真实可信,当然,我们也会带给他们一些前所为见的新鲜感觉。”
个人感想:看了《猫狗大战》,觉得很搞笑,特别是对小狗,小猫夸张面部表情的特写,真的让人捧腹大笑。最开始小卢在狗窝里和他的伙伴们的对话,后来来了一个特务连,这几个小狗动作整齐划一,加上“Yes Sir"的夸张表情,让我笑晕了。后来和那几个小坏猫的打斗,也很精彩,总之,这部影片夸张情节很多,小狗们也都很可爱,自己本人也是爱狗一族......影片的细节非常丰富,尤其是一个又一个回合的猫狗大战,其想像力完全不亚于我们的武侠片。某些情节即便大人看了,也会目瞪口呆,绝不会把它当作“小儿科”而嗤之以鼻。比如,狗儿召开狗联合国紧急大会的一场戏,还有猫儿开希特勒式的群众大会的场景,不仅令人噗嗤笑出声,而且也颇为叫绝。
影片中的动物根据镜头需求分别由真猫真狗、机械模型、电脑动画三部分组成,但三者之间融合之巧妙,即使定格观察,也难分真假。
想象力是丰富的,镜头剪辑是恰到好处的,不过剧情是相对低龄的。不管怎么样,喜欢宠物猫狗的朋友应该还是会喜欢这部影片的,虽然这片很老了!!剧情比较普通,主要是看可爱的小狗的表情了
《猫狗大战》真是不错,又一次展示了高超的拍摄方法。一直在想,电影工作者们到底是如何让动物们展示表情、口形,做得太真实了。这部里面是集众多高科技于一身的狗版007,音效和很多动作都有仿照其他大片的桥段,加诸于动物身上。狗们忠实地保护人类,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而猫一心要破坏这种和谐,企图统治人类。在这场保护战中,猫狗各显神通,最终以狗的胜利终结,并且保护了人类。其中那只叫Sam的古牧,大个子却笨笨的,以前养过一只,真的好怀念;忍者猫出场时,配合日本音乐,还有珍珠港偷袭的飞行场景;俄罗斯蓝猫出场时,俄式英语更是可笑。相信看过这部,那些原本喜欢狗的人就更喜欢,讨厌猫的则更讨厌,我就如是。
美国电影的影响:美国凭借好莱坞强大的媒体宣传力量不断向世界倾泻所谓的“美国文化” 电影中的美国很大程度上都是独立别墅,私家汽车,锦衣玉食。就连一个穷困失业的人事都有看似舒服的标准间以栖身,一辆老爷车可开。社会学家分析,就是耗尽地球上的所有资源,中国也普遍达不到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这就造成了中国人盲目的幻想与乐观。
好莱坞电影借助美国自由经济的领先力量,在势不可当地覆盖着全球电影市场的同时必然会对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意义远远不仅仅是 对于电影的,而且也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传统的。
从客观上讲,美国电影实际上有很多采用特技效果。而且,美国电影的特点是场面效果,特别是采用道具上,可以说是下血本的。这些效果都是可以影响到观众的。美国电影最显著的一点就是 :美国电影过于突出个人英雄主义,比如超人、蜘蛛侠,这些非现实的英雄。这些都从侧面反映美国国民的思想观念,这些电影突出主题鲜明,给人留下印象也很好,所以感觉各国电影的影响力不如美国。
电影中的美国大兵。他们虽然出口成脏,漫骂总统,但关键时刻无不英勇果敢,悍不畏死。电影中尽管表明美国以维和之名,行侵略之实的观点。但实际上还是为美国的霸权歌功颂德。像《黑鹰坠落》《士兵宣言》。电影从来不说,美国人如何残杀当地平民,如何将人家的国宝据为己有。都只表示自己的战士如何勇敢,如何将敌人消灭或者如何在被敌人消灭时的英勇。给我们的印象是美国虽然有错,但当地的人民,政权错误却更大(如《深入敌后》),我们美国人是真心诚意的来帮助你们的等等。
美国文化是多元的,它本来就是一个由世界各国人士组成的新国家。没有多少历史的沉淀,短短二百多年,美国的经济是发达的,但文化却稀少的可怜。本土文化大部分来源于欧洲。却妄想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表面上说要博览众长,集思广益。实际却在宣扬精英白人主义,美国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仔细看美国的娱乐大片,不难发现,绝大部分都是英俊潇洒的小白脸(如《超人》《蜘蛛侠》《黑客帝国》中的救世主尼奥)。这种种族偏见是久已有之,根深蒂固的。美国的所谓民族主义其本质也是建立在白人至上的基础之上。种族歧视的劣根与文化的缺失联系紧密。
总结:
1.在大部分情况下,它们并不是刻意表现社会现实;
2.在表现社会现实的主题中,每每关注社会阴暗面和暴力。通过暴力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
3.暴露与商业价值(票房)共存,从来不是为了暴露而暴露,带有纯政治性的目的;商业性与艺术性是平衡的;
4.大投资,追求巨片效果,场面宏大壮观,充满动作和戏剧性;
5.它的终极目的是通俗性,取悦于最广大的电影观众的趣味和爱好,因此充满新奇,不拒绝高科技手段。无论时代怎么演变,通俗性始终是美国电影的信条。通俗性始终优于艺术性;
6.在表现现实的过程中,它们从来没有忘记所谓的“成人语言”,用性自由来表现美国的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总之,无论主流电影还是非主流电影,其精英部分自20世纪中期之后在欧洲电影新现实主义和新浪潮的影响与启迪下,开始关注美国社会现实,用他们独特的艺术的方法对美国所处的战后时代作出回应。这些作品,无论是反叛的,黑色的,还是地下独立制作的,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后现代社会的焦虑情绪。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讲,它们无愧当代美国电影的精华。
美国大多电影的核心主题都是以信仰相关话题有关,诸如人性,美德,希望,勇敢,爱等等
美国电影比较夸张,场面华丽(后天,星战等),很多科幻片带有英雄主义(蜘蛛侠。007等。亚洲片比较注重内涵(如日本的大逃杀)和美感(我国的英雄、黄金甲等)
美国片宏大壮观,亚洲片细致内涵 美国片是外在的刺激,亚洲片是从内里引导
中国电影:黑色幽默,农村电影,武侠 美国电影:色情暴力血腥+奇思妙想 法国电影:暗喻+人文关怀+奇妙声色
我觉得中国电影比较生活化,美国电影商业化,法国电影文艺化,这和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有关。
第三篇:猫狗大战观后感2篇
篇一:猫狗大战观后感
至今观看过猫狗大战的小朋友们做噩梦经常梦到的是一只超级丑猫,其实从一开始就定位明确,猫是邪恶一方。
捣乱的破坏份子,依旧是猫,而且是一只浑身没有毛发的光猫。意外事故使这只猫的毛发全部都烫掉了,被人抛弃,随被马戏团收留,但一心只想报复人类,当然还有人类的宠物--狗狗。邪恶份子不光丑陋无比,还养了一只白色的老鼠作为宠物,还制造了一个比这只猫还难看的机器猫,可以说这只机器猫是世界上最最最最丑的猫了。
回想这一部片子,每次狗狗的出现都是那么可爱、讨人喜欢,而猫咪没几只正常的。比较一下,不得说,狗狗更受到人类的喜欢,而猫还带有种种不吉利的传说。这一部电影是正义与邪恶的pk,有时猫狗联合起来一起打邪恶而又丑陋的丑猫,这只猫似乎想统治天下,敌人只是少数份子就带给他巨大的打击。互相拼搏的热闹场面,稍显冷清了一些。毕竟敌人就一个BOSS,外带一个超级丑陋的机器猫和一个爱通风报信的一个鸽子。
篇二:猫狗大战观后感
《猫狗大战》是一部搞笑的影片。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只浑身没毛的猫和他的一只机器猫,还有两只狗和一只鸽子。
猫是邪恶的军团,则狗就是正义之光,不过,有一部分猫是正义的。这些动物可以用人类语言表达。那一只浑身没毛的猫想尽办法要把那两只狗消灭,结果那两只狗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平坦而过。
那两只狗在找鸽子时发现一只猫,不过他们没有打起来,反而还合伙打败那一只浑身没毛的猫。
这让我知道了再大的天敌也有团结之时,我们中国人不是中国人的天敌,我们还这样不团结,所以别的国家才轻而易举就能把我们的中国攻打下来,如果我们中国团结就算有十几个国家攻打我们也不怕。
正如俗话说,“鸡蛋有多大的功劳也比不过石头硬。”
第四篇:《狗·猫·鼠》分析
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狗猫鼠》代表了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三个阶层。《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慨,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狗猫鼠》的寓意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为其今后成为文坛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质基础。《狗·猫·鼠》是一篇在现实问题的直接激发下近似杂文的作品,这是针对“现代评论派”那些绅士们而写的,着重在给“媚态的猫”画像。鲁迅一向对“奴性十足”的奴才深恶痛绝,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这是文章有明确的针对性,论战性很浓。
鲁讯先生在文中阐述了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其时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受到批评,说不定那种人就会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地歼笑。
猫捉老鼠本是天经地义,然而不知是物竟尽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猫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狗。狗拿耗子再不是多管闲事了。
猫是鼠的天敌,猫从小就是吃鼠长大的,而就算是天命也有变数,总有向小猫挑衅过的硕鼠,也有被群鼠欺凌过的病猫,但这些和猫吃过的鼠相比,远可以被忽略。
不过病猫的个案会提高猫的警惕,至少成为被鼠欺负的病猫是猫的一种担心,这是猫的推理,而猫就是吃鼠的猫;硕鼠的事迹放飞鼠类的梦想,每只鼠都幻想成为那只鼠,这是鼠类的逻辑,但鼠就是鼠。
强势的猫忧虑,弱势的鼠梦想,而猫和鼠就在这种杞人忧天的紧迫和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中进化的,相同的是大家都需要夸大事实。旁观者或觉本无可改变,而当事者却活在自己的逻辑里,总体的趋势也并不影响个体的奇迹,所以天真总会被印证。
狗为什么会喜欢捉那脏兮兮的耗子,我没有像巴甫洛夫那样做过实验,所以并不清楚,但据目前的情况看,一些娇贵品种例如狮子狗、哈八狗和一些长得像狐狸的不知名儿的狗大都捉不了耗子,能捉的只是那些并不怎么惹人喜爱甚至有些让人厌恶的劣种狗,黄狗就是其中的多数狗族。黄狗是何许狗也?就是本来是
经常吃人类排泄废渣,但随着抽水马桶的发明和禁止随地大小便的明文规定便被砸了饭碗,因而经常耷拉着脑袋在街头流浪的狗。因此可以说是黄狗取代了猫的地位。
黄狗抢了猫的饭碗,猫儿们自然心有不甘,于是他们便千方百计地去找黄狗的麻烦。若是一只猫在街头碰上了一只黄狗,他便会受了静电感应一般立即竖起全身的毛发,翘起尾巴,蹬紧了后腿,准备与黄狗大干一场,若是黛玉式的腼腆黄狗,自会绕道而行,算是万事大吉;若是鲁达型的粗暴黄狗,他便会凑上前去比试高低,要与那猫自然畏惧,便立马大吸一口空气,鼓大肚皮,撑起身子,然后小吼一声,佯装猛虎下山,试图唬住黄狗;那狗却不作丝毫退让,硬是要与他干到底。那猫儿早已被吓得撒了一滩猫尿,终是没辙地逃走,并言今天没空,某年某月某日再好好干一场云云。
猫儿们绝不甘心这样被狗欺凌,于是他们卧薪尝胆苦思冥想,想出了不少对付黄狗的手段,遂上门找茬。
那狗也倒霉,又在街上撞见了猫儿,这回可不是一只,而是一群。然而那狗照旧是泰山压顶而声色不动,先是露出几颗犬牙,接着狂吠两声,甩动尾巴,白壁无瑕头便溜,然后是一群猫儿追杀一只黄狗,再然后是漫天飞舞的狗毛。
由于狗族中能对猫构成威胁的多是黄狗,而黄狗又不善,狗狗相护,所以这场猫狗之战中,猫儿们占尽了便宜。生活好了,自然心情好,吃饭香,身子也胖。有一次我到一位富同学家做客,额刚一进门,便被吓得魂飞魄散。我早听说我那富同学喜欢养小动物,却不料他如此大胆,竟敢贩卖东北虎!我正拔腿要跑,却听到他温顺地叫了声
喵--
接着便在我跟前撒娇,我这方才明白这竟是一只猫,幸甚!
猫狗相争各有所伤,这可乐煞了那些鼠辈。他们再不必东躲西藏,尽可以大摇大摆地在街上逛,若是遇上了黄狗要拿他,他便说:没用的家伙,空有一副大体格,连那小猫都对付不了,却只会来欺凌我们这些弱弱小。
若是碰到了猫他便说:孬种,连饭碗都被人抢了还来逞什么威风,回家睡觉去吧!
就这样,猫狗继续针锋相对,而鼠辈们则自在地过活。
也许某一天,大街上会发生这样一件趣事:一只猫和一只狗正争斗着,旁边突然窜出一只小老鼠,那猫和狗便立马撒腿,向深巷里钻了去。
狗,猫,鼠代表了鲁许迅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三个阶层,我不知道应读该用手中这杆笔去抨击哪个赞颂哪个,心中只有一种同情,发自内心的同情,同情生于那个适者生存,而大多人都不是适者的年代的鲁迅。记得有个老师说过:鲁迅的文章,只适于浏览而不是品味,以我的知识面去揣摩他老人家的情感还为时过早,可我已能体会到鲁迅对这个日渐浑浊的世道的无奈与悲切,他用他的笔战斗着,挽救着奄奄一息的中华民族。可这,只在历史的轮回里留下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呐喊与彷徨。也许,这就是鲁迅,一个高于世俗而又不脱离世俗的革命家。
第五篇:狗猫鼠读后感
篇一:狗猫鼠读后感
最近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着《朝花夕拾》,它的作者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是艰深的,多读风遍,就会有了一些感悟。正如《朝花夕拾》的第一篇——《狗·猫·鼠》。就是这部散文集里的一篇佳作。
《狗·猫·鼠》这篇文章通过对猫和鼠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常引用寓言说明狗猫结仇的来源,其实是在嘲讽社会上那些无中生有的结论。文中:
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放走,又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这段话作者用隐喻的手法写出了反动文人的残忍和媚态,不禁人拍案叫绝,使我感受到作者对猫以及和猫有着同样品质的人的烦感。鲁迅先生富有讽刺性的文章也反映了爱憎分明的胸怀。: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集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文章层层深入,把“推广”手法活化,语言十分巧妙。“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当时是怎样一个感想,但和猫的感情却终于没有融合,到了北京,还因为她们伤害了兔的儿女们,便旧隙夹新嫌,使出更辣的辣手,“仇猫”的话柄,也从此传扬开来。这几句话用词准确,让读者也一目了然。
这篇文章,以议论为中心,中间穿插描述童年时代的生活,脉络也十清晰,鲁迅巧妙的运用了往事挟击了那些侵略我们国家的人们,他也用不同的方法,做了自己力所能及,为国家的士气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篇二:狗猫鼠读后感
这个周末我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细读鲁迅先生写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并写出读后感。我回到家,就翻开书,简单看了一下目录。顿时,我的目光落在了一篇名叫《狗·猫·鼠》的章节上。初看题目,还以为是先生小时候与他们家的三种动物发生的奇闻轶事。但当我把这章看完之后,我才茅塞顿开。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鲁迅先生仇猫——既不喜欢猫的原因。在这一章节中,先生清算了猫的三种恶性: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玩弄厌了,才肯吃掉它;第二,猫与狮子、老虎等凶残的肉食动物同为一类,但展现在人面前的却是一副娇宠可爱的姿态;第三,它总在交配时嚎叫,让人心烦。读到这里,除了对先生精湛的写作手法感叹外,也不得不对鲁迅先生的“骂人术”心生赞叹!先生就是先生,连写一个儿时的回忆录也不忘骂骂那些跟猫一样的“正人君子”。
在《狗·猫·鼠》这一章节中,鲁迅先生取猫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恰到好处得把生活中那些与猫相似的伪君子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得把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欺软怕硬、恃强凌弱的特点表达出来,表述了他们对弱者的“尽情折磨”和对强者的“一副媚态”,写出了先生对这些人的厌恶。同时,作者追忆童年时救下的一只隐鼠的经历,也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
《狗·猫·鼠》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讽刺了那些与猫一样有丑恶嘴脸的人。直到现在,对文坛的影响依然十分巨大。
篇三:狗猫鼠读后感
不曾发现,狗和猫原来是有着过节的冤家;也不曾知道,鲁迅先生原来是仇猫的。
现在读了《狗·猫·鼠》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鲁迅先生仇猫是有着正当理由的:一是猫欺负和折磨弱者,二是猫有一副令人仇恨的媚态,三是它们的嗥叫令人心烦。然而这些都不是鲁迅先生起初仇猫的原因;那是后来才添加进去的。
令幼年鲁迅仇猫的原因很简单:它吃了鲁迅心爱的隐鼠。真是单纯!后来知道隐鼠是被长妈妈踩死的,鲁迅这才恍然大悟,但仇猫的感情非但没有减淡,而是更深刻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猫不是单指猫,更是指那些“媚态的猫”——那些“现代评论派”的人。鲁迅先生借自己的仇猫而用辛辣的笔调无情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
看到这,我不免为猫抱不平。仇猫的人的确很多啊!我们身边就有不少人经常打猫、赶猫甚至吃它们。但是,猫本无罪,为何要仇猫呢?
诚然,猫有着一些令人讨厌的恶习,如玩弄猎物、有时很娇媚。但是这毕竟只是它们先天的秉性,是无法改变的。人为什么要给它戴上“媚态的猫”的臭名?常说人在进步,但借本无伤人之力的文字语言,借那些“只能嗥叫的动物”去攻击人,这绝不是进步的表现。又如狗,和猫根本没什么深仇大恨。有时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猫狗逗着玩的情形,而不至于恨之入骨,见了猫就穷追不舍。然而人却偏要说“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是所谓的“君子”应有的言行吗?这是人的堕落啊!
人类的进步,往往伴随着血腥无情的战斗,我想这应该是正常的吧。但是把战斗扩展到其他生物上,指桑骂槐般战斗,未免有点放肆。
猫也罢,狗也罢,不过是一些无辜的生灵。自人类会走路、会打猎那一天起,它们就已经追随人类了。然而作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如今却被用作人与人斗争的工具,那是它们的不幸,也是人的不义。同一摇篮下,人与动物之间应该多一份尊重。
篇四:狗猫鼠读后感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列出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东西,总是西安玩弄够了,才一点一点的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在叫的时候,总是令人心烦意乱,最后,也是最令鲁迅先生痛恨的一点,它吃了他最爱的小老鼠。虽然他后来知晓,小老鼠并不是猫给害死的,但是鲁迅先生还是对小猫产生不了好感。这篇文章,典型讽刺和嘲讽生活中与猫同一类型的人。
我也和鲁迅先生的想法所见略同,即便它动作敏捷,惹人喜爱。
我则更喜欢够多一些,狗给我的感觉就是对主人的忠诚。不管主人怎么对它,它总是忠心不二,而且它很恋家。不像猫,天天弄得个早出晚归,有时还几天看不见猫影,等到终于有心想回来时,就懒散地趴在地上晒太阳。
猫的精神就像统治者,天生娇贵的贵族一样,要的只是面子。
狗的精神就像鲁迅先生一样的爱国人士的精神,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狗的嚎叫就像鲁迅先生用文学武器来扞卫,批斗和嘲讽无能的统治者所发出的呐喊。
整篇文章,内容精练,却无时无刻的不在讽刺着生活中像猫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