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3[模版]

时间:2019-05-15 09:2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3[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3[模版]》。

第一篇: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3[模版]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

(十一):宋、辽、金士人画----3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

(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30、苏汉臣,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生卒年不详。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为北宋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复职,隆兴初画佛像称旨,任承信郎。擅画佛道、仕女,尤精儿童。师法刘宗古、张萱、周昉、杜霄、周文矩等,其仕女多画闺阁中仕女的意态。作品多婴戏图,成功地表现了儿童形象及其游戏时天真活泼的情趣,笔法简洁劲利,色彩明丽典雅。

有《秋庭戏婴图》、《冬日戏婴图》、《五瑞图》、《击乐图》、《货郎图》、《婴戏图》等传世。其中《货郎图》绢本设色,横181.5厘米,纵267.3厘米。描绘一货郎被五、六儿童围绕的情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无款,旧传苏汉臣,应为明人作品,画幅甚大,设色精丽。

秋庭婴戏图 绢本、设色,纵18.2公分,宽22.8公分,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本图右下有款题“苏汉臣”。描写官宦家姐弟俩在秋日庭院内玩推枣磨的游戏。推枣磨就是用鲜枣3枚,细竹蔑1根,一枣去半,露出枣核,3根小木棍设三足鼎而立之。另外两枚枣分置竹蔑两端,执中间置枣核上,轻轻一推,便会旋转不已。图中人物形象精细而神情毕肖。小男孩全神贯注,其重心已经都放到了撑在凳子的左手上,右手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这边一颗的上方,随时准备在它不平衡的时候或者快停的时候加上一点力。红色外套掉下肩头也没有发现,这边穿着白衣的姐姐也躬身站着,和弟弟保持着一样的姿势,脑袋都碰到一起了。

细腻的背景很好衬托了画面主体:图上绘有巨石屹立一旁,倚石而生的是盛开的芙蓉花,芙蓉花一边低处盛开的还有白色的雏菊,花丛中摆着张圆凳,上面散放着各种玩具、转盘、佛塔等等,地上还有一对双钹。姐弟俩被安排在画面左方,大量空白在他们周围,将他们与背景隔开一点点距离,观画者的注意力一下子便被引到了主体。笔法精致,设色艳丽。

苏汉臣现在传世的还有一张《冬日婴戏图》,尺幅与这张《秋庭婴戏图》相差无几,而画法、造型、构图也都有相通之处,所以学者们推论可能这最初是四景屏风中的两屏。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31、李安忠,两宋之交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宋徽宗宣和(1119-1125)时为画院祗候,历官成忠郎。南渡后绍兴(1131-1162)间复职画院,赐金带。工画花鸟、走兽,尤长于“捉勒”(鹰鹘之类),《画继补遗》谓其“工画捉勒,得其鸷攫及畏避之状”。亦间作山水。马臻题其《雪岸寒鸦图》诗云:“北风万里吹石裂,古树槎桠摧朽铁,群乌哑哑如苦饥,倦飞还向空林歇。孤村荒寒得食远,日暮沙边啄残雪,回情诉意各有态,羡杀画师心更切。我尝记得天随诗,至今读之心激越,妇女衣襟便佞态,始得金笼日提挈。老乌,老乌,尔身毛羽黑离离,况复人间厌尔啼,何不飞鸣丈人屋,丈人屋头春柳绿。”可见其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子公茂,世其家学,然不逮父。

画迹有《牧羊图》、《宜春苑训狮图》。现存有《晴春蝶戏图》,现藏故宫博物院;《野菊秋鹑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鹑图》团扇,藏日本东京根津美术馆。

野菊秋鹑图 册页,绢本,设色,纵24.1厘米,横40.5厘米,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可能是摹本。图绘秋天的林野里,两只体态丰圆、身披白羽的鹌鹑,相偕在土坡上漫步。一只举着头,听着风里的声响;另一只则低头,端视地上无名的草叶。坡地的一方,热热闹闹地横斜伸出野菊、荆棘、竹叶、秋草与攀附的藤萝。画家用笔细腻而又深具变化,鹌鹑的毛羽、丛生的秋草,都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细密的观察,虽然未必出自李安忠之笔,但仍属宋画中的精良之作。

李安忠《野菊秋鹑图》

32、李迪,南宋画家,生卒不详,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北宋宣和年间任职画院,授成忠郎。南宋绍兴年间,他复任画院副使。供职于高宗赵构、孝宗赵眘、光宗赵惇、宁宗赵扩四朝画院。擅画花鸟、竹石、走兽,长于写生善画翎毛、走兽、花竹,亦能画山水小景,其艺术风格为工细与粗放结合。所绘禽鸟、鸡雏、猫犬等动物,精确生动,羽毛刻画尤为细腻入微,富有质感;补景树石等则用笔坚劲雄放,多用水墨渲染,画法在崔白与李唐之间。

传世作品有《枫鹰雉鸡图》、《鸡雏图》,《雪树寒禽图》(现藏上海博物)《枫鹰雉鸡图》、《鸡雏侍饲图》册页、《猎犬图》册页(均藏故宫博物院),《风雨归牧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雪中归牧图》(现场日本大和文华馆),《宿禽急湍图》(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风雨归牧图 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20.4厘米,横102.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表现的是风雨将作时,两个牧童驱牛回家的场面。作者对背景的处理巧用心机。两株古柳出枝挺拔,支撑着迎风翻舞的柳丝,侧面地表现了风势之猛。坡上杂木,岸边芦苇,叶落枝摧,风势之急得到极度的渲染。从笔墨处理来看,古树勾中带皴,一丝不苟,颇得娟秀之气。密密的柳叶,勾点结合,浓淡相济,层次丰富、朦朦胧胧,给人以大雨将作,细雾先到的清润之感。

李迪《风雨归牧图》

宿禽急湍图 册页、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4.8厘米,横26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图中古柏依石而生,盘根错节,溪流湍急,飞泻而下,溅起阵阵浪花。二鸟栖,息枝头,怡然自得,与水浪形成静与动的对比。构图形式以峭拔的树梢和二鸟打破了对角线的布势,也使画面获得了平衡感。树木多用颤笔描绘,线条颤动。虬曲的古柏枝干和急湍的小溪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以线勾勒和水墨烘染相结合来表现浪花,手法独特。

李迪《宿禽急湍图》

33、李嵩(1166—1243),南宋画家。钱塘(今杭州)人。出身贫寒,年少时曾以木工为业。好绘画,颇远绳墨。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承授画技,终成一代名家。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三朝(1190―1264)画院待诏,时人尊之为“三朝老画师”。工画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尤长于界画。人物画用笔细致,神采奕奕;花鸟画精丽严谨,不觉繁缛呆滞;山水画以意匠经营,情留象外,引人入胜;界画不用界尺,而宫苑楼阁规矩绳墨皆备,不同凡响。绘画题材丰富多彩,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农村、从生产到生活、从吃喝到娱乐、从仙山到龙宫、从历史到现实均在画中有所反映,以反映农村风土和农民生活的居多,所作有精工鲜丽之院体画,作品甚丰,仅著录者就达50多幅。如《明皇斗鸡图》《花篮图》、《西湖图》、《骷髅幻戏图》轴藏故宫博物院;《西湖图》卷藏上海博物馆,用水墨渲染了烟雨迷蒙的西湖全景;《听阮图》、《夜月看湖图》及传为李嵩的山水小品画《水殿招凉图》等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赤壁图团扇》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5厘米,横26.2厘米,(美)堪萨斯市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图中暗礁石壁,以小斧劈皴擦,寓拙重沉凝于简括遒劲;漩流急浪,用锯齿描精绘细写,于装饰美感中见激昂气势。远水无波,淡墨晕染,得悠远之境;孤舟泛波,名士闲坐,抒怀古之情。沉雄不让马夏,精丽则更胜一筹,虽为小品,堪称神妙。

李嵩的风俗画更为知名,他画过许多表现下层社会生活的农村生活风俗画,如《椿溪渡牛图》、《服田图》、《采莲图》、《观潮图》、《村医图》、《杂剧人物图》、《村牧图》等,把民众生活和劳作作为审美对象来描绘,这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后世论画者题其画说:“李师最识农家趣”。其《货郎图》有多种本子存世,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卷为最佳。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骷髅幻戏图》轴,人物表情甚佳,衣纹丁头鼠尾,多用直线,细而有力。《巴船下峡图》表现船夫在激流险滩中紧张的搏斗,极为传神。

货郎图 卷轴绢本,设色画,纵:25.5cm,横:70.4cm,现藏故宫博物院。

这是一幅人物风俗画卷,画面上货郎肩挑杂货担,不堪重负的弯着腰,欢呼雀跃的儿童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货担上物品繁多,不胜枚举,从锅碗盘碟、儿童玩具到瓜果糕点,无所不有。在商品流通尚不够发达的南宋时期,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货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货郎的到来往往象节日般热闹,李嵩在图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画家借助货郎这一题材表现了南宋市井生活的一个侧面,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物品,虽然今天有很多已不明其用途,但却真实地记录了南宋百姓的生活方 式,是民俗学家 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画面中人物的塑造主要依靠线描勾勒,细秀的笔划辅以淡雅的设色,使画面古朴沉着。人物动态鲜明,无一雷同,显示出画家的写实功底。繁而不乱的货物描绘得一丝不苟,更显示了李嵩“尤长界画”的技巧。

本幅款署:“嘉定辛未李从顺男嵩画。”另有清乾隆帝御题七言诗一首。

李嵩《货郎图》(局部)

34、阎次平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孝宗隆兴初任画院祗候,授将仕郎。父仲为宣和及绍兴画院待诏,次平承家学而“艺过其父”,擅绘山水,法荆浩、关仝,风格接近王诜;亦善人物,尤工画牛。兼有北宋的雄强与南宋的优美。现存有《四季牧牛图》、《松磴精庐图》团扇。后者为绢本、设色,纵22.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高松、楼阁以精工画出,颇为可观。笔法缜密严谨,画风学李唐而立新。楼阁用硬线勾染,浓墨点小树、松树,树木坡石的勾染简洁,水波用细笔勾出鱼鳞纹,颇得李唐遗法。

牧牛图 立轴、绢本、水墨、淡设色,共四幅合裱为一整卷,每幅纵35.5厘米,横90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院。

《四季牧牛图》由春、夏、秋、冬四季各一幅牧牛图组成,真实生动地描绘了乡间生活情景。《春牧图》其首,寒气渐除、春意融融,青草长,杨柳飘,一村童,引双牛,放牧于春烟淡雾中;《夏牧图》随后,烈日当空,暑气逼人,浓荫下,池塘中,牧牛对语,牧童对歌;其三为《秋牧图》。树叶红,青草黄,秋高气爽;听流水,观行云,人闲牛慵;《冬牧图》殿后,大地雪白,长河冰冻,树木僵立,寒风肆吼;两牛相贴以取暖,牧童牛背蓑下任西东。通观整卷四幅作品,四季景色各造奇妙,牧童与牛随季节而自然变化,生动有致。山水、人物、牛高度统一,组合为一曲醉人的田园交响乐章。

《四季牧牛图》发挥了阎次平多能皆工的特点。从《四季牧牛图》可知,阎次平的绘画兼收了北宋的雄强与南宋的优美,而成一种复合兼容之美,这也是《四季牧牛图》绘画艺术高超与突出的一大原因。

阎次平《四季牧牛图》(局部)

35、李唐(约1083-1163)南宋画家。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徽宗时考入画院。据邓椿《画继》记载,当时考题是绘一幅题为“竹锁桥边卖酒家”绘画。众考生皆重于酒家,从而以小溪流水,野渡小桥,竹林清风等借以衬托,但这些画面皆不中徽宗赵佶之意。唯有李唐独辟蹊径:画面上是一泓溪水,小桥横卧,桥边则是一片竹林,在竹林上方,挂着一幅迎风招展的“酒”帘。赵佶看后大悦,他认为酒家藏在竹林中,正是符合“锁”字的意境,钦点为第一名。靖康之变后流亡至临安,在民间卖画,后经太尉邵渊推荐入画院。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

李唐擅画青绿山水,尤以水墨山水为人称道,是南宋山水画新风的开拓者。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他变荆浩、范宽之缜密为粗放有力,以峭劲笔墨摹写山川雄峻气势,使形象更具有强烈感人力量。晚年更删繁就简,创“大斧劈”皴。画水则打破鱼鳞纹传统程式,而得盘涡动荡之状。这种创新开始并不为人们理解,他曾有诗慨叹其山水画不为人赏识:“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但终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人所师法,在南宋传派很广,“引出半边一角山”,开创南宋一代画派。

兼工人物,初学李公麟,后变衣褶为方劲硬折。并以画牛著称。李唐长期生活在民间,北宋覆亡后又饱受流离之苦,所以他的一些人物画和民俗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表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怀,如《雪天运粮图》(现已不传),表现在山路崎岖或河滩起伏的艰难环境中旅行的辛苦,及在荒村野店中打尖暂息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村医图》此图描绘走方郎中(即村医)为贫民百姓医治疾病的情形,又称《村医图》。画家用清淡的笔墨描绘了医生、病人、观者各不相同的心理状态。此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不苟,造型特征准确,土坡草叶等处以细笔碎点为之,疏密安排有致。树木表现稍见粗犷,大笔挥写枝干,密点层层合成茂叶,顺应风势而有微风舞动之感。作品以紧张情节的朴实无华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采薇图》咏歌绘商末伯夷、叔齐在首阳山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在苟安的南宋,也意在倡导一种民族气节。从题材到技法也皆对南宋画家产生极大影响。

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松湖钓隐图》、《清溪渔隐图》、《长夏江寺图》、《濠梁秋水图》、《灸艾图》、《策杖探梅图》、《采薇图》等。其中《濠梁秋水图》长卷、绢、淡设色,纵24厘米,横114.5厘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画中描写安徽濠水一带的风景。开卷山川丛林,树下平台处坐二老观景。远山近水,由近伸向远方。左侧峡口飞泉直泻,与山下溪水相接。水中矶石兀立,波纹回环,落叶漂流,显示出初秋的气氛,山石用斧劈皴,表现出山石坚硬的质感,双钩树叶,密密层层。全图运笔工整劲细,墨色浑厚,气势生动,给人以清幽、清古之感;《灸艾图》立轴、绢本、设色,纵68.8厘米,横58.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用清淡的笔墨描绘了医生、病人、观者各不相同的心理状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松湖钓隐图》,团扇、绢本、淡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绘高山下平湖一泓,一渔翁坐在船头上钓鱼。画中高山石用小斧劈皴,松树画法显得严密,松针繁茂,充分表现出松树的状态。整幅画面具有娴静而舒雅之情。《策杖探梅图》立轴、纸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绘江南赏梅花之景。画家在定居临安后,开始接触江南山水,在他观照中,山是明的,水是秀的,树是翠的,石是润的,风是轻的……风光旖旎,画笔简练,线条秀长,用墨用水,淋漓畅快,创制了前人所未有的“大壁劈”皴法。为浙派山水画开了先河。

万壑松风图

大轴、绢本、浅设色,纵188.7厘米,横13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万壑松风图》是作者在

第二篇:第七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学设计

第8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教学目标:1.了解两宋和辽、西夏、金建立的基本情况。2.知道北宋与辽、西夏以及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能力培养:

1.识别《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与《宋金对峙形势图》。2.比较颤渊之盟和绍兴和议的异同。3.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澶渊之盟、绍兴和议既是两宋统治者屈辱妥协和议,同时又对双方的和平相处产生了积极影响。

4.结合岳飞和秦烩的有关内容,探讨对“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的理解。5.联系课外知识,收集有关杨家将的戏剧。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辽、宋、西夏、金并立,增强对祖国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基础上的认识。

2、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英雄事迹,增强对岳飞等英雄人物的崇敬、爱戴之情。

3、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教学要点

1、重点:面对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格局,两宋与辽、西夏、金的并立、和战以及澶渊之盟、绍兴和议是本课的重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颂扬的岳飞抗金事迹,也是本课应突出的重点。

2、难点:澶渊之盟、绍兴和议是宋辽、宋金关系的转折点,宋辽、宋金所保持的长期和平局面由此开始,因而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和约又是以屈辱的岁币为代价换取的。如何帮助学生以历史的辩证观点去分析澶渊之盟、绍兴和议,正确认识历史上这种南北即对峙又和平的局面,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杨家将的故事吗?谁能说一说杨家将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为什么会得到后人的赞扬?——抗击辽军,保国为民(杨家将是抗击的那个民族的进攻?—契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8课《辽、宋、西夏、金并立》,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一)、辽朝的建立

1、这些北方少数民族中的契丹族在唐朝中后期,趁政局混乱迅速崛起,建立了政权。契丹族建立政权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治措施)

2、“国制、汉制”是什么意思?

3、契丹族过什么生活?从哪里可以看出?

4、五代十国:在辽朝建立前后,内地又是怎样的呢?唐朝灭亡后,中华大地又处于分裂状态,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五个朝代,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则出现了十个政权。(教师讲清五代、十国包括的朝代和出现的顺序和并立情况)历史上和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的统一是由哪个朝代完成的?

(二)北宋的建立

北宋建立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通过什么事件)

1、让学生讲陈桥兵变(也叫“黄袍加身”)这一典故。

2、赵匡胤建立北宋是一次典型的武将凭借兵权夺取政权的事件,怎样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们是怎样做的?

3、学生回答后,欣赏《杯酒释兵权》的录像。

(三)北宋与辽的和战 这时中国大地上主要是北宋和辽并立,宋辽之间时战时和。他们的战和和表现在哪些方面?

1、战:宋太宗两次攻辽失败。

师:第一次是979年在高梁河一带宋辽交战,由于宋军刚刚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宋军失败。

第二次就是课本上讲的:986年,杨业、潘美领导的一次战役。由于潘美临阵退兵,使杨业陷入重围,他的百余部下包括他的儿子全部血战而死,杨业虽然顽强拼杀,最后力竭被俘。但杨业坚贞不屈,绝食三日而死。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就成为后来小说、戏曲《杨家将》中人物的原型,如杨继业、潘仁美、杨继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六郎)、孙子杨文广、妻子佘太君等,我国有许多戏曲就是表现他们的故事的,同学们知道哪些戏目? 生:《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杨门女将》《杨排风》等。生:澶州之战。

2、师:澶州之战后,双方进入和的状态,和表现在哪里? 生: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师: 澶渊之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订立的?内容是什么?作用如何?我们来评价澶渊之盟。(四)、宋与西夏的和战

1、宋辽关系稳定后,北部边境安宁了,这时在西北边境党项族又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西夏。

师:西夏是怎样建立的?与宋的关系怎样?

2、宋夏和议以后,宋、辽、西夏形成三角鼎立,时战时和,以和为主的政治格局。这一时期的边疆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这种并立的局面维持了近百年的时间。

(五)宋金对峙

1、就在辽朝、北宋逐渐衰败的时候,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又强大起来(女真族就是唐朝时期东北边疆的靺鞨族),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金先灭了辽,又灭北宋,北宋灭亡后又建立了南宋。这一切是怎样完成的?

2、岳飞抗金

(1)金灭北宋后,金军并没有满足,他们继续南下掠夺,南宋统治者在江南偏安,南宋军民则为收复中原而浴血奋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飞。岳飞抗金取得了哪些胜利?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门看录像后讨论回答。

(2)根据我们学习的内容,你能说说对“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的理解吗?(3)绍兴和议:

三、小结: 辽、宋、西夏的和战,南宋与金对峙,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舞台上复杂的政治格局,而且也使我们认识到祖国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之上的。我们在了解辽、宋、西夏、金并立的政局之时,还要永远记住抗金英雄岳飞的可敬可泣的感人事迹。

四、课堂练习:

1、完成学习指导 教后反思:

第三篇: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案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建立辽、宋、夏、金政权的民族首领及其建立时间,影响这些并立政权相互关系的重要盟约,理解辽、宋、夏、金之间通过和议维持和平关系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多民族政权并立下民族关系的特征的分析和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这一时期并立民族政权之间战与和的评价,培养学生对事件的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他们建立的政权和宋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议是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冲突的不同表现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通过对岳飞抗金史实的学习,增强对岳飞等英雄人物爱戴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宋、辽关系,岳飞抗金

2、难点:辽、宋、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状况下的民族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阅读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唐朝灭亡以后,我国历史发展的格局。并引入新的学习主题。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分布在我国北方,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在南方和今山西地区则先后建立个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在这一时期,我过先后出现了辽、宋、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学生阅读引言讲解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辽的建立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情景?你还了解这个民族的哪些知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放录像介绍契丹族,录像中解说词大意是这样的)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一个英俊的少年,骑白马沿土河而行,来到潢河与土河相汇处的木叶山,遇见一位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两个互相爱慕,结为夫妻。他们的后代,就是契丹各部落人民。畜牧业在契丹人的生活里,占有重要地位。他们逐水草放牧,随季节迁徙,以马背和帐幕为家。他们放牧的本领很高,两三个人就能管理上千匹马。游牧和渔猎给契丹人带来衣食,他们吃猎到的野兽肉和捕来的鱼,用马奶作饮料。到六世纪时,契丹族开始用名马贡献给中原王朝,并与中原地区进行贸易。到唐朝末年,不少中原汉人来到契丹境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人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

契丹国是如何建立的?其境内生活着哪些民族的人民?阿保机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契丹族不仅阿保机善于向汉族学习,其实他们整个民族都能做到这一点。下面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皇帝的,一个是民间的。辽代皇帝非常爱读汉族的文化典籍,如记录唐太宗治国经验的《贞观政要》和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有个辽帝要汉人讲《论语》,《论语》里有一些称少数民族为夷、秋的字眼,当然是蔑称啦,汉人避嫌疑不敢讲。辽帝说,上古时候的夷狄,没有礼法,所以叫夷狄,我们现在已经彬彬有礼了,有礼仪,有文化,和汉人没有两样,你还避什么嫌,尽管讲!辽代的民间,契丹人教小孩读书,常把汉人诗句按契丹语法改动、改编后念诵,比如,唐代诗人贾岛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这是多么幽静的月夜风光:鸟儿栖止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敲响了月光下的屋门。可契丹人读成“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不大有诗意了。正因为契丹人的虚心学习,所以汉化程度很快,很深。有一次苏辙出使辽朝,辽的结伴使臣几次谈及他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的文章,头头是道。苏辙回来向朝廷报告说:我们民间印的文字,北方无所不有。这是因为,不少的商人将来人文集运到了辽国去卖,“其利十倍”呀!这足见契丹人是多么重视向汉族学习!石敬塘为什么要把幽云十六州拱手送给契丹国?对宋辽产生什么影响?对石敬塘甘作“儿皇帝”你有何看法?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回答。、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并局部统一中原及南方地区。

3、西夏的建立:元昊是党项族杰出的领袖,他于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建立西夏。他通晓汉语,喜读汉文的法律和兵书,善于绘画,可以说他文武兼备,多才多艺。他当政以后,仿照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官制、兵制和法律制度,还仿照汉字创制了西夏文字。总之他推动了党项族的历史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1、辽与北宋的关系

北宋建立后企图统一北方,宋辽处于战争状态,1004年,宋军在澶州打败辽军后,于第二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此后,宋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先战后和,1044年达成和议,和议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三)、南宋和金的对峙

1、金的崛起。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2、1125年,金灭辽。3、1127年,金灭北宋,俘虏徽、钦两帝。4、1127年,赵构重建宋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5、南宋的抗金战争。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南宋政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

当南宋抗金形势一片大好时,为什么南宋政府急于向金求和? 岳飞抗金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岳飞会受到后人的尊敬? 6、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约,双方长期对峙。

课堂小结:第一、辽、宋、金之间的战争是民族大家庭中的纷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第二、辽、宋、金之间的战和交融,但以和为主,以相互的交流发展为主。第三、岳飞等英勇抗击女真贵族的掳掠的战争是正义的,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佩。

学习与探究:

课堂作业:学习辅导本课的作业。

第四篇:第八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学案

第八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学案

www.xiexiebang.com第八节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学案

本节学习重点:、三大发明的内容及完成和发展的朝代;

2、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者、传播和比欧洲早的时间;

3、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向外传播和意义;

4、南宋发明的管形火器及其意义;

5、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传播;

6、《梦溪笔谈》的作者、朝代及李约瑟的评价;

7、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工作和编制的《授时历》;

8、宋代理学的概念和朱熹的历史地位、思想实质;

9、五代的杰出词人;

10、宋词繁荣的原因;

11、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词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12、陆游的主要文学成就及其词的代表作;

13、元曲的概念及元杂剧、散曲的性质;

14、元曲最杰出的作者极其代表作。一、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

2、宋元文化:

3、契丹(辽)、党项(西夏)、女真(金)、蒙古的文化:

二、科学技术、三大发明:①内容:

②完成和发展的朝代: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①时

间:

②发明者:

③传

播:A、向东:

B、向西:

④比欧洲早

3、指南针的使用:①用于航海的时间:

②传播:

③意义:A、B、4、火药的发展:①经过:

B、南宋:

c、金朝:

②传播:

5、《梦溪笔谈》:①朝代:

②作者:

③内容:

④评价:A、A、北宋:

B、6、天文历法:①元

朝:

②郭守敬:主张:

成就:A、B、c、三、哲学思想——理学

、思想特点(概念):

2、代表人物:朱熹:①历史地位:

②主要思想:A、B、c、③思想实质:

四、文学——宋词和元曲、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词:

五代——李煜:①历史地位:

②词的特点:A、前期:

B、后期:

宋词:①繁荣原因:A、B、②词的特点:

③代表人物:

A、苏轼:时

间:

献:

位:

代表作:

B、柳永:时

间:

词的特点:

代表作:

c、李清照:时

间:

词的特点:

D、辛弃疾:时

间:

词的特点:

代表作:

E、陆游:时

间:

政治主张:

主要成就:

词的特点:

作:

2、话本:①形成原因:

②性

质:

③文学特点:

3、元曲:①概

念:

②元杂剧:

③散

曲:

④代表作家:A、作

家:

B、代表作:

c、内

容:

基础网络

情况:11世纪中期,北宋毕异创造活字印刷术。

外传: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早欧洲四个多世纪。

外传:13世纪传人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①用于航海,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北宋:在东京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南宋: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从而开创了战史新阶段。

①百科全书式著作,北宋沈括著,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的科技成就。

②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天文历法:元代郭守敬创制简仪、高表等天文测仪器。主持编定《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比西方早300年。

宋代哲学,又称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宇宙万物,“理”是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材料,是第二性的。

理由: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评价:把天理和人欲对立,实则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前期:主写宫廷生活,风格柔靡。

后期:亡国之作为主,抒发国破家亡的愁苦之情,哀婉感人,艺术成就很高。

①感情豪放,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强劲生命力,是宋词中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表。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其代表作。

柳永:反映市民生活,市民气息浓,流传很广,代表作为《雨霖铃》等。

①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有话,生活气息浓。

②流落南方后,渗透忧伤感情,也有怀念中原故土的。

①承扬苏拭的豪放词风,思想和艺术水平很高。

②悲痛山河分裂,时代气息浓,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陆游:有感慨国事的豪放之作,也有婉丽飘逸之作,《钗头风》缠绵徘侧,一往情深”

①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与唐诗、宋词并称于文学史。

②元杂剧把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是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舞台艺术,产生韵文、散文组合的文学剧本。

③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是北方的流行歌曲。

④关汉卿是杰出代表。揭露封建统治,同情受压迫人民。悲剧《窦娥冤》是其代表作。、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文化基础

2、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

高度发展、全面繁荣

各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一些各自的特点。

这一时期,我国的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往世界,为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对西欧的影响

中国古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向西传到欧洲,对西欧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印刷术作为新教反对天主教起了重要作用,火药炸毁了西欧的骑士阶层,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西欧资产阶级开辟新航路,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客观条件。

4、怎样认识文化现象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一定文化现象都是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①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私人书院也注重按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德行,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和封建制度完善的表现。

②词这种新体诗歌的发展,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兴起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③李清照作品的委婉含蓄,辛弃疾作品的豪放激愤,陆游诗词对统一的渴望,是当时民族矛盾和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反映。

④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直观地反映了宋代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繁荣。www.xiexiebang.com

下载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3[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3[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